《活着》 余华 读后感

2024-04-08

《活着》 余华 读后感(精选14篇)

篇1:《活着》 余华 读后感

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我不禁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又是为什么活着?“活着”这两个字眼也许对常人来说平凡得很,可当我看了《活着》这本书,才明白《活着》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虽为活着,但却让我不断地看着鲜活的生命在这个活着的故事中一个个死去。

《活着》这本书太过沉重,看着那些曾经鲜活,最终变的死寂的生命却已深深的映在我的心上。本书作者余华用冷静的令人发怵的笔调记述着这个故事。

年少的福贵是富家大少,有着刘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宠。可他却整天在烟花柳巷里,而里面像无形的磁场,使福贵一步步陷进其中,当他让青楼女子背着穿梭在大街上之时,他不顾一切,包括他妻子的父亲。他也许从未想到此刻的逍遥只是昙花一现.......。

烟花柳巷太柔情,而金牌赌场才是他挥手洒金的地方。福贵比钟爱他的妻子还要钟爱于赌场,可不知赌场上的输赢就像梦一般若真若幻,当妻子苦苦哀求福贵跟她回家不要再赌了。可最终他还是输掉自己的人生。福贵不再是富少了,他的前半生充满了奇幻。

人一旦被上帝关注,那么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遗弃。家珍之父看到这样的女婿心痛不已,便罗鼓声张的接走了女儿,带着福贵未出生的孩子。福贵木讷了,哑然了,没有说一句话。男人一旦犯错就难以让人原谅,男人一旦倾家荡产就少了拥有时的霸气,福贵看着妻子走了,默默耕种着租来的五亩地,他要养活一家人。

从那以后,福贵学会了耕地,看着年迈的老母蹒跚在旁福贵心中也许很痛;看着伶俐的女儿凤霞,福贵也许在狠狠地咒骂自己。我一直认为:亲情是人内心中无形的线,看着亲人为自己所累时,人的自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贵也如此。福贵的人生轨迹从圆滑优美的弧线变的曲曲折折、颠簸不平了,而他在一直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时的福贵叫“富贵”,带有点讽刺性的悲凉,但此时的福贵很真实,很认真的在活着。

当福贵的妻子家珍带着儿子有庆回来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里被自己痛打痛骂的妻子竟好端端的站在门前,带着那份执着的微笑,福贵终于明白了自己有多么的浅薄。但人生总是悲喜杂剧,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

他们的母亲因劳累过度卧病在床,请医治疗是必须。福贵进城了,没请到医生却被拉去当壮丁,这就是人生必然中的偶然,福贵欲逃不能,看着离家越来越远,福贵越来越感伤,这也许是上帝故意搞的一处闹剧,活生生的让一个人经历些许的生离死别,尔后彻悟人生。

在战火纷飞时,福贵更想活。之后遇到解放军,他幸免回家,看着那依旧的茅草屋,福贵也许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看着眼前的一双儿女,福贵也许才真正体会到活着有多么的重要。福贵在死亡中的挣扎是有价值的,是对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独和痛苦的勇敢。

但命运似乎并不赞赏他的坚强和勇敢,无情的夺取了有庆年轻的生命,福贵心中那升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看着静静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福贵的坚强被失子之痛冲磨的所剩无几了,他也许自责自己给儿子起的“有庆”这样带着嘲弄的名字吧,但福贵还在活着,因为还有家人。可随后女儿、妻子、女婿、小外孙相继离去,留下了他孤独一人,怀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经历着孤独。

到最后只剩下富贵和他的老牛,他们仍会继续活下去。家珍对他所说的:“一定要活着,活着。”这句话一直铭记于心。

人生固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因为有了这些困难,我们活得才更加精彩。如果人生总是一帆风顺,那这样的人生必然是无味的,人也会因此而懈怠。只有在困难中,才会使人不断磨砺,不断进步。

有时,失去一些东西未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富贵正是因为失去了家产,才捡回一条命。失去,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我们不必因为失去了什么东西而悲痛不已,也不必为了得到了什么东西而洋洋得意,得与失都应以平常心来对待,这样我们才会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活着。

活着,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活着,就应该不为了得失而大喜大悲;活着,就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人或事;活着,就要充满对生活的信心,脚踏实地地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余华书中语录:

1、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2、“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职责。”职责,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可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所以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职责。

3、人只要活得开心,穷也不怕。

最后,我想告诉读者们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时代的局限,只需真实的活在当下。唯有为自己而活,才能活出风采!

篇2:《活着》 余华 读后感

还记得狄德罗效应,哲学家丹・狄德罗很喜欢友人送的高级睡袍,但当他穿上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家具和装饰都显得粗陋庸俗,于是把旧的东西一件件更新,最终也不觉得开心,他发现“自己竟然被一条睡袍胁迫了”。所谓知足常乐,其实就是要克制自己追求一些并没有多少价值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的欲望,欲望是永远不能填满的黑洞,过于追求一些对自己并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只会让不完美的感觉对自己越缠越紧。

人性有很多弱点,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人之所以郁闷,是心中装进了许多杂质,不但不清理,还越装越多。于是更加迷茫,并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越陷越深,最终沦为自己贪欲的奴隶。知足常乐,说到底就是一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心境,不过分的去强调什么、不过分的追求什么,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明确自己的追求,抛弃贪欲的羁绊,从而达到一种平和的心境,这就是知足常乐。想要做到知足常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人生阅历的积累和生命的沉淀,没有足够的人生感悟,想要做到知足常乐是困难的。因此,我们一般看到的活的知足快乐的人,大多数是老人,这并不是说老年人没有了追求,这恰恰说明在经历了人生的历练、磨砺之后,人的欲望会降低,至少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有火一般的追求,人生会磨掉一个人初生时的燥气、狂妄的追求以及内心的炽焰,留下的是金子般珍贵的经验,这个时候的人往往是最睿智的,看透人生大起大落之后,他们学会了知足常乐。这时候,他们的最大的愿望无非是合家欢乐,仅此而已。

篇3:《活着》 余华 读后感

一、活着的艰难

《活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活着背后承载着如此沉重的人生苦难和弥漫着如此浓重的死亡气息的故事, 是一个个以死亡组成的“活着”的故事, 是在亲人们先后离他而去世, 而自己一个人在艰难的环境中勇敢的活下去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年少时的富贵是个嗜赌成性, 终日流连于风月场所的浪荡地主少爷。多年的浪荡终于酿成了恶果, 福贵输掉了所有的财产。当他把祖辈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田地和房产换成三担铜钱挑送给债主的时候, 苦难的生活就此开始, 没有喘息的时候。父亲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全部信心, 从粪缸上跌下来, 摔死了。母亲疲沓过度, 奄奄一息。他又被国民党强行奴役去当兵, 行兵逃难期间, 经历了人生最残酷、最凄惨的一幕幕, 也目睹了人生最集中的死亡与苦难。满眼见到的是重重叠叠的死尸或者缺胳膊断脚的伤员。也就是这段生活, 让福贵顿悟到了活着的奥妙, “只要想着自己不死, 就死不了”。1坚强的活下去的意念支撑着他。两年后, 历尽千难万险, 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然而, 他所见到的是久已亡故的母亲的坟墓, 从娘家回来的妻子, 因病失去听说的可爱乖巧的女儿和从来没见过面的儿子。历尽艰难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又在新社会, 可以好好的活了。但是, 灾难也已悄悄揭开了这个苦难家庭的悲剧的序幕。三年大饥荒, 沉重的饥饿感压迫着他们, 他们拼命地努力, 却依然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在苦难的岁月里, 饥饿的威胁、灾难的逼迫, 仍然使象福贵一样的这些勤劳善良朴实的劳苦的人不敢对无望的现实有丝毫的怀疑, “队长去了三次公社, 一次县里, 没有拿回一颗粮食, 只带回来几句话‘大伙放心吧, 县长说了, 只要他不饿死, 大伙也都饿不死。’”这样的话人们是不敢不信的, 他们能够做的无非是心存希望, 苦苦等待, , 或者如福贵一样狠心地将儿子辛苦喂大的羊卖给肉铺子。对于特殊年代里的人民, 无法批判他们的愚昧与迂腐, 他们的目标就是“活着”。好不容易熬过这段艰苦的日子, 没有想到, 灾难发生了。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 抽了儿子有庆过量的血, 一条鲜活的生命结束了;接着, 女儿凤霞嫁给了城里做搬运工的二喜, 过上了美满的幸福生活。然而好景不长, 凤霞因难产而死;接连受丧子之痛的打击, 福贵的妻子家珍, 这个陪伴丈夫走过无数灾难、瘦弱可怜但异常坚强的女人, 三个月后, 带着困扰她多年的软骨病, 离开她无限依恋的丈夫和曾经为之苦苦奋斗的家。四年后, 一次意外搬运事故中, 女婿二喜带着对儿子无限的关爱和期待, 满怀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三年后, 唯一的亲人, 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 不断向他们靠拢, 甚至摧毁他们脆弱的生命。死亡, 它不再抽象, 它是如此的真实, 如此地接近!如此趋之不散的浓重的死亡气息窒息着读者, 让读者难以呼吸, 难以想象, 福贵毅然坚强地活着。那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 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这一切充盈着盎然的生活气息。经历了如此多的灾难以后, 他懂得知足和珍惜了, 并且好好地享受生活, 好好地对待生命。

余华向读者耐心地描述了这个令人难以承受的死亡故事。在其纯净的语言和完美的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大量死亡描写, 几乎没有哪一篇能比得上这篇的。灾难, 艰难和死亡是联系在一起的。死亡构成了灾难并使得追处于艰难的状态。死亡从普通意义上讲有两类:正常死亡 (自然生命的终结) 、非正常死亡 (自然生命的提前终结) 。把非正常死亡作为考察对象来看, 又有两种情况:他杀 (生命被终止于外界力量) 、自杀 (生命终止于自身内在的力量) 。他对正常死亡和自杀现象关注非常少, 而更留心于非正常死亡中的他杀, 而且让读者在阅读中亲自感受到这种死亡。他以一种冷漠的笔触来描述死亡, 而且描写极尽残忍之能事, 令人毛骨惊然, 目瞪口呆。福贵的一生总是处于生死的边缘, 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使我们感到“死亦难, 生亦更难”, 在生死之间找寻“活着”的艰难。

二、艰难的活着

《活着》用密集而又刺目地铺陈着人间的苦难, 同样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死亡图, 但已不是单纯地从暴力、血腥、恐惧角度来渲染死亡, 这些死亡的背后蕴含了作者深层的心理学、社会学的思考。死亡是人类苦难的集中体现, 是人类苦难的升华。

《活着》铺陈着如此多的死亡与苦难, 寄托了作者余华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生存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对中国农民生存方式的同情与怜悯。中国几千年来饱受战乱动荡之苦, 面对历史的大风大浪,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憨厚纯朴的农民是社会中最弱小最无能为力的一群, 他们的命运是被动的, 要想活着, 只能忍饥受苦不争不抗无恨无忧听天听命逆来顺受。正如余华在他的韩文版自序中写道“‘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受到社会战乱和动乱的一次次地冲击, 安定的生活一次次地被毁灭, 一次次地遭受背并离乡、妻离子散的痛苦, 使他们一面对生存的威胁时, 就特别地焦虑、恐惧, 努力地想从土地上得到慰籍。“不管被压抑的是知觉记忆还是思想观念, 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否认或歪曲存在于内部或外部的对自我完全的威胁, 从而消除客观性、神经性或道德性焦虑。”中国农民具有根深蒂固的朴素的大地之恋。他们就是依靠着土地才生生不息地繁衍生存下来的。只有在田地里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地辛勤劳作, 才能感受到生存的脚踏实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广裹无边的土地才是他们精神依恋的故乡, 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 厚实宽广的土地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的悲与喜, 爱与恨, 给他们生的希望, 生的勇气, 生的力量。哪怕死后, 他们也希望叶落归根, 葬在他们为之劳碌一生的土地里。这就是农民们简单的理想。他们只希望自给自足地安安份份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那片上地上, 世事变幻, 金钱, 仕途, 都如过眼云烟。这一观点是在福贵与龙二、与春生人生道路的参照对比中获得的。在与龙二的对比中, , 小说写道:福贵赌博中惨败, 龙二接管了他的财产。然而, 没过几年, 全国上下进行土地改革, 龙二拒不交出土地, 态度恶劣, 被枪毙了。龙二死时大叫“福贵, 我是替你去死呀”, , 福贵立刻醒悟, 幸亏丢了家产, 否则被毙的可能是他。福贵暗暗说“这下可要好好沽了。”3在与春生的对比中, 是这样写的:春生与福贵一同被国民党抓去当兵, 幸得保性命后, 福贵解甲归田, 春生随军辗转, 并当上了福贵所在县的县长r然而好景不长, “文革开始”了, 春生被迫害上吊自杀了。福贵一直在他家的五亩地里辛苦劳作, 但是仍然挣扎在贫困的边缘, 日常生活捉襟见肘。福贵如此艰难地活着, 间接或直接的都是接踵而至的战乱和运动带来的, 是社会对他可怕的压抑造成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 许多熟知这段历史或者亲历这段历史的人, 跨过几卡年的历史长河, 福贵不再是一个人, 而已经成为一种符号, 一种概念, 它是中国无数受苦受难的农民顽强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余华在深沉地“叙述死亡”以后, 又回到生命的原点去吟唱“活着”。这体现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审美思维呢?在福贵身上, 隐含着作者余华对生命的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面对人生的苦难或者突然的死亡, 人如何去面对, 去承受。在福贵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之光。现实世界的存在, 对个体来说是一种精神把握的, 而对福贵来讲, 活着就是一次次用自己的双手理葬自己的亲人, 活着就是遭受更多的苦难, 活着就是要忍受平庸和无聊的生活。但是, 他的信仰“人活得高兴, 就不怕穷”, “鸡会变成鹅, 鹅会变成羊, 羊会变成牛”的朴素的人生哲学, 激励着他努力地同苦难作斗争, 坚强地活着, 也正是他坚韧的性格, 面对生活有足够的勇气, 从而丰富了“活着”的内涵、

在《活着》里, 我们可以感到, 福贵历尽了生命的艰苦与磨难, 饱尝了人生的痛苦与辛酸, 走遍了人生道路上的崎岖与坎坷, 从物质富有到物质赤贫, 从物质赤贫到精神肉体的彻底丧失, 身边的亲人接连死去, 生命被现实一次次地击打、撕裂, 一次次地被动乱逼到死角, 但是生命张力无限, 福贵毅然坚强地活着。晚年, 孑然一身时, 他终日在田地里, 牵着那头命名为“福贵”的老牛, 光着黝黑的肩膀, 扯着粗哑的嗓子响亮地唱起旧日的歌谣, “皇帝招我做女婿, 路远迢迢我不去”, 将那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 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这一切充盈着盎然的生活气息。经历了如此多的灾难以后, 他懂得感激、珍惜了, 并且好好地享受生活, 好好地对待生命。这种生活的背后, 包含了人物对活的全部的理解和信仰。当老年的福贵坐在田间里头嘎怪那头命名为“福贵”的老牛偷懒, 并用“家珍”“凤霞”“有庆”苦根”等亲人的名字命名的老牛 (其实根本不存在) 激励它时, 老人早已得到人生的真谛—牛的精神。这是一种顽强隐忍, 自我鞭策的精神, 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 对善与恶一视同仁, 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它使读者体悟到惨痛后宁静超然的心态中泪眼含笑的意蕴, 从而不觉庄严、肃穆起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灾难一次次降临到他身上, 他没有怨天尤人, 没有从苦难走向更深的苦难, 而是从苦难中超脱出来, 让灵魂升华到平静、自足的境界, 满含着对人类生活的感激和怜悯。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对死亡的那种畏惧被一种超越的理性化的乐观主义式的叙述姿态化解了。从他身上, 闪现出了中华这一古老民族的自强不息, 百折不挠的精神原型:和对于苦难的生命抗争不止, 在生命的渲泄中又保持节制, 于命运的静态承受中又包孕着对生命的执着。在执着外化的同时又包含了历尽沧桑的人生体验、在他身上闪烁的是自信而宽容, 坚实而无所畏惧的精神火花。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3月

[2]、王燕《论余华〈活着〉的死亡体验》《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期

[3]、焦会生《活着的诗意呈现》《殷都学刊》2000年2期

篇4:余华和《活着》

余华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_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经历了人生的生生死死之后,怎样活下来的感人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叫福贵,他是一位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而在老年陪伴他的则是一头老牛。全书以主人公的讲述和“我”的聆听来向读者展示社会变迁和福贵的一生。

主人公从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到因赌博输掉家产并气死了父亲。突然间成为了为生存奔波的劳苦百姓;当他知道了珍惜亲人,想好好生活的时候,又被国民党大兵拉去当壮丁了: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却早已不在人世了,而女儿凤霞因一次发高烧就再也不会说话了;儿子小学还没毕业,却因为要救人而被抽干血而死;为女儿找了一个好的归宿,可她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接着妻子家珍因病而亡;女婿因事故而死,就剩下爷孙俩相依为命,可是偏偏就这么一个亲人都剩不下。最后外孙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里,儿子是徐家唯一的香火,却因救县长的女人以及在护士的无知下丧命,可以想象作为一名父亲福贵心中有多疼,多痛。在他知道县长就是那个在战场上与他有生死之交的春生时,他只说了一句“春生,你欠了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我吧!”只一句话写出了他的宽容与善良。对于富贵来说。活着的事实就是承受亲人死亡的一次次打击,因为饥饿、贫困、衰弱,亲人们一个个地离开福贵。只有他还活着,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生命的脆弱。而最重要的就是福贵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与豁达。他经历了那么多的生生死死,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死亡。而死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福贵最后却能坦然面对,到了老年,生活没有放弃他,而他也并没有放弃生活,仍然以超越苦难的豁达和超越绝望的平静坦然地生活着。他以“活着”的在世态度拯救了生活。他善待生命,默默承受着生命之重而无怨无悔地活着,不仅活着,而且越活越通达,越活越超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在对他不幸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之时,又油然升起一种对生命的敬意,而看过他的生死,我们对人生也就会有另外一种感悟,

篇5:余华《活着》读后感

书中主人公福贵幼时家境富贵,不愁吃不愁穿,他生在福中不知福,每天沉浸在赌场,挥霍人生,挥霍家产,直到有一天,他输光了家产,他们家一落千丈,他爹也因为这样死了,他爹死了,他像染上病似的浑身无力,就这样过了几十日,他妻子的爹――米行的老板来了。他是来接他女儿家珍回去的,家珍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家珍走后,他找了龙二租了两亩地,他得养活自己一家人啊。慢慢地,几个月过去了,家珍带着有庆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了,即使穷,但也开开心心地,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福贵他娘病了,他去城中请郎中,可是并不顺利,他被拉去拉大炮,打仗去了,他害怕极了,他担心自己就这样死了,家珍和他的儿女还有娘怎么办,就这样过了许多天,解放军放他回家,当他到家时,他娘已经死了,凤霞也因发烧不能说话,后来家珍也病了,她得的是软骨病,可伶的家珍啊!

家中没有米吃,人民公社也不发米,人人只能各吃各的,又过了一些天,有庆出了事,有庆的学校教五年级的学生到医院去给校长献血,校长(县长的女人)怀孩子大出血,孩子们一个个的都特别高兴,到了医院,孩子们挨个验血,验了许久,都没有合适的血型,直到有庆才对上校长的血型,可是抽血的医生一直抽,抽到有庆的嘴唇都白,还不停下,有庆死了,福贵他很伤心,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他要找到害死他儿子的的人,可害死他儿子的人是县长,县长还是当年自己一起打过战的老战友。他还能怎样?有庆死了,家珍也快不行了,只是后来家珍的病慢慢的好像好了些似的。慢慢的到了凤霞出嫁的年纪,可是她不会说话,没人上门提亲,福贵和家珍就请队长帮忙,没想到还真找到一个,叫做万二喜的人,条件不错,就是个扁头,过了几天,凤霞嫁给二喜,不久也有了孩子,可生完孩子的后一天,凤霞大出血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只剩下福贵,二喜和苦根了,最后二喜和苦根都死了,只剩下福贵。

篇6:活着余华读后感

从富贵到贫穷,到不断的死亡,最后只剩下富贵活着,同时还有一头老牛。

对我们常人来说,每个人如此死亡都是锥心泣血的,富贵一次次经历一次次活了下来,我们不禁要问,余华在这儿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活着,生命就是一个活着,不谈幸福或苦难,生命只是一个活着的过程。

活着,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卑微,又都是有尊严的。我们活着或如一粒种一子,或如一只虫子,终究会走到生命的最后,而过程就是时光对生命的记录,也告诉我们只有时光是永恒的。

从这整篇小说里,余华也告诉我们:活着吧,活着,生命仅此而已,毕竟,生命还要继续。

余华的《活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心灵去处。佛说:一切都是缘生缘灭,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同缘法聚合。可是,当我们历经种种,终究如陶潜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说到底,我们在现实之中还是需要一个自我的肉一体和心灵的安顿。

《活着》,没有过多诉说悲凄万千的生命磨难,而是以佛家和道家的超脱来警醒人们。

余华自己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想这是一种对深沉的生命经验的感悟,写《活着》时的余华尚年轻,有如此悟性,实在是一种心灵的卓越,所以他赢得了世界的认同和喝彩。

活着,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过程,祸躲不过,福也不可尽享,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生命就渐如流沙,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印迹而已。

余华在《活着》最后的概括说:“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也印证了蒋捷《虞美人听雨》的对生命的解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我们活着,生命的最后,或许就是道家所说的“静”吧。

《活着》告诉我们:活着,最后我们都会回归生命的静虚,也是一种完满吧。《活着》讲的是关于死亡的事,其实它更想告诉我们的该是如何去不死,也就是说,无论生命经历怎样的磨难,我们都该以“活着”的姿态面对死亡。这是富贵的个人生命记录,我想也是我们民族的自画像。

篇7:余华《活着》读后感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反动派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作弄人,这样令人无法捉摸,令人尴尬、无奈、痛苦。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上演。《活着》,我几乎是哽咽着踏在福贵的人生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难的沉重,感受到泪水的微不足道。他的亲人因为天灾人祸先后离他而去,让他孑然一身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绝望,精神的支撑似乎随时会被瓦解,会在眨眼间烟消云散。但他没有抱怨,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友好,他依然维持着他和命运的友情。

福贵历尽沧桑仍有滋有味地活着的意义在于:在人生之中,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在困顿之中活下去的力量。想必,这就是作者余华所要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如同书名《活着》。

作为一名在儿子十六岁时就遭遇车祸失去父亲的母亲必须要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承担教养孩子的责任,要坚强面对一切将孩子抚养成人。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用最真挚的爱滋润孩子的心田,用师爱鼓励孩子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励孩子们树立努力学习的决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一名父母健在的女儿要像父母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和辛苦抚养子女长大那样尽孝,让年迈的父母安享晚年,不给自己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生遗憾!

从《活着》这部小说中让我认识到: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我们也应该树立像福贵这样一种坚韧的人生观,不管什么事情发生千万不要轻易言弃。

篇8:浅析余华《活着》的写作特色

关键词:《活着》,温情,写作特色,转型

《活着》在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意义非常巨大, 标志余华在创作主题与创作方式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开始由先锋转向现实。《活着》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生存困境的找寻, 体现出余华小说创作虽然转向现实, 但是仍然有重大的意义, 那就是通过现实的叙述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 追求人性的温情以及终极的人道主义关怀, 对生命意义与生存状态的持续关注, 成为《活着》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下面以《活着》为例分析余华的创作风格。

一、从“人性恶”向“人性善”的转变

余华的创作风格多种多样, 在《活着》之前, 余华的小说创作主要是对死亡与暴力的叙述。作品展现给读者的也是一个个死亡, 一场场血腥, 用死亡与暴力来表述作者对于生存意义的质疑。《活着》向我们展示的是富贵家人一个一个的死亡, 但是向我们阐述的却是对生的希望和坚持, 人性的善良是富贵在苦难的生活中坚持的希望。也是余华对苦难人生的救赎, 从富贵的人生我们就可以看出余华对人生苦难的救赎, 也是余华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追求。富贵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 从享受荣华富贵到亲人最后一个一个的离他而去, 福贵经历了平常人家无法经历的苦难, 自己最亲近的人一个一个的死去, 面对他们的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因此, 他比任何人都有死去的理由, 但是他还是坚韧的活着, 因为他是个善良的人, 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人性的善良。虽然, 他不断的遭受苦难, 但是他在苦难的人生中享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享受到了爱情与友谊, 这些都是他坚持活下去的希望, 在他亲人每次离开的时候, 富贵都要与自身进行反复的较量, 但是人性之间的温暖始终贯穿他的人生, 这种人性的善良与温情成为富贵对抗苦难的支柱。

所以, 我们可以看出, 余华在《活着》中已经从死亡暴力的叙述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回归, 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探讨人性的真善美, 对人性美的肯定即是对恶的抛弃, 从《现实一种》到《活着》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 绝望与血腥在《活着》中已经被平常的生活所取代,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画面, 小说更加趋向平实的写作。不在专心于人性恶的叙述与对人性恶的关注, 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命运, 对人性的肯定与真善美的肯定, 这是余华小说创作转型后最为突出的风格特征与意义。

二、从死亡暴力向现实温情的转变

《活着》描写的是乡土题材,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 它又不是乡土题材。虽然活着, 但是却是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去, 富贵要面对这样残酷的实现, 在他的家庭与生活中, 自己的亲人在生活中逐渐的离开自己进入到了死亡, 但是在经历了亲人一个一个死去的时候, 福贵还在无能为力, 只能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作者以平静温和的笔调写出了富贵在苦难人生中的温情坚守, 在富贵的生命历程中, 死亡成为他生活中无法摆脱的阴影。从输尽家产到一无所有, 只是因为参加革命稀里糊涂的捡回了一条命, 以为就能够过上简单的生活, 但是战争又使他妻离子散, 个人的生存现状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主题交织在一起。接下来, 新政权的建立、我国的十年浩劫, 富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从纨绔子弟成长为饱经沧桑的农村老汉, 余华正是通过富贵这样的人物形象, 来审视中国40年的历史变迁, 让我们更加明白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承受苦难的永远是底层的老百姓。余华在前期的作品中, 主要是用冷峻的笔调, 不带感情的色彩进行叙述, 所以余华的前期作品很多人读不懂, 主要就在于余华前期的叙述风格冷峻、含蓄。但是在《活着》中, 作者用朴质的现实主义手法, 对人物的命运进行细致的描述, 从而使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温情。

三、从先锋向现实叙述方式的转变

余华前期的作品, 我们可以看出在语言方面的刻意追求, 如果命运一定的文学根底, 读起来还有一些困难, 而且小说的情节具有跳跃性, 语言风格含蓄、冷峻, 同时具有一定的荒诞性。如《往事与刑罚》中的“刑罚”到底是什么, 在文章结束的时候, 读者也不知道什么是具体的刑罚。在《鲜血梅花》中阮海阔所找寻的仇人是谁, 知道文章的结尾才略露端倪。

《活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塑造出了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 作者深入民间, 选择适当的民间语言, 作品表面上看上去平实, 但是能够深深的给人强烈的震撼。能够让读者明白故事所要表达的意义, 又能够在故事中获得有关人生与命运的深奥哲理。因此, 在《活着》中余华用浓郁的心灵际遇方式方法, 彰显出人类超越万物以后所独具的本性, 用独特的描述角度使作品从艰涩难懂的先锋作品中脱离出来, 用乡野田舍的日常气息的作品开拓出属于中国本土先锋作家的发展道路, 并孜孜不出在转型的道路上创作出以《活着》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而且在社会中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爱和肯定, 表现了余华对语言驾驭能力的精湛, 是他创作转型的成功代表, 标志余华创作进入新的时期。

结语

由此可见, 《活着》在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意义非常巨大, 标志余华在创作主题与创作方式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开始由先锋转向现实。《活着》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生存困境的找寻, 体现出余华小说创作虽然转向现实, 在这个过程中余华的小说创作也不在追求冷峻的叙述方式与语言技巧, 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关注人物平常的生活, 更多的是向现实主义写作方法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韩丽艳.生命的伦理——爱与善的哲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

[2]昌切, 叶李.苦难与救赎——余华90年代小说的两大主题话语[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1 (9) .

[3]余华.自传[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4]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篇9: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

关键词:《活着》 生存意义 价值

余华是80年代崛起的先锋小说家,余华的作品充满了大量的暴力、死亡和苦难。《活着》是一部关注人生苦难及苦难中生命个体生存意义和态度的作品。

小说主人公富贵经历了坎坷的一生。他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的离他而去,他以平淡的语调叙述了一个又一个亲人们的悲惨命运。看似无所谓,实则内心承载着巨大的痛楚。他在承受了亲人们远去后的悲伤中隐忍的生活着,并且还可以真切地回忆起亲人们的死亡过程,表现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顽强而执着的生活态度。

一.活着就要学会承受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中的所谓“活着”,实际上是在苦难中挣扎,是痛苦地生存,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的承受一生中的不易。突发的、毫无预见的灾难与苦痛只能学会承受。活着不仅要学会承受生命旅程中的愉快与幸福。也要学会承受艰难与苦难。小说主人公福贵的生命实际上也就是说对于世界的残酷,人生的悲剧完全理解、认识了以后,以一种不惊不喜的平常态度、宁静心情来对待生活。主人公富贵看似戏剧性的人生实则充满着很强的真实性。余华在这里警示人们要珍视生命,要包容生命出现的一切苦难,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二.活着就要学会隐忍

主人公富贵在抗战爆发后,输光了家产00亩田地,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父亲在痛骂儿子一顿后,变卖了家产,还清了儿子的赌债,但也因此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念,掉入粪缸死了。不久,母亲重病,福贵在为母亲进城请医的半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两年后回到家中时,得知母亲早已病故。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儿子有庆在献血时因超量抽血而丧失生命。女儿凤霞虽然脑筋不好使,但是勤劳、心底善良,嫁给了城里搬运工的二喜,生活平淡而踏实,但不久却死于难产。不久富贵的妻子家珍也离开他。女婿二喜时常到家里帮忙干活,日子还算清闲,只是好景不长,二喜在工作时意外死亡。而与他最后唯一能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却因吃豆子太多被活活撑死。富贵在经过命运一次次的打击后仍旧活着。也许他并不像很多伟人那样为社会创造过奇迹,也不曾像有钱人那样活得逍遥,但就像作者余华所说的那样,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活着本身就已经包含了隐忍的生活态度。

小说全文都被死亡的气息覆盖,让人不禁感受到生存的异常艰难。而主人公福贵都是忍受、都是承担。从一开始福贵下田种地,到最后一人一牛地犁地,福贵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用劳动来默默地承担苦难,这种隐忍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伟大而令人崇尚的。

三.活着就要学会坚持

富贵的一生是在经受一次又一次生活的打击中度过的,活着有时比死亡更加令人可怕。但是他熬过去了,哪怕年老时仅剩一头耕田的牛与他相伴,可是他仍旧活着,生命原本就是如此的倔强。富贵用他坚持的信念延续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有的人认为他活得有些卑微,然而,生命的价值其实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辉煌去铸造,能坚持的度过每一个挫折,坚持熬过每一个磨难已经很伟大。试想,现在有些许的年轻人竟然仅仅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事业的不顺就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显得更加的可悲?于此,生命是需要坚持的,它的珍贵来自于自己的珍惜。富贵用他的坚持告诉众人活着比什么都来得可贵。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只有活着才有奋斗的理由。

从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体味生命的意义,作者用最简单的人的生存方式表达出人生的价值。以生命最原始的状态展现活着的本质,生命归于本真,倔强而执着。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篇10:活着余华读后感

少年徐福贵过着富裕、安逸和舒适的生活。他家庭富裕:“徐家有一百多亩地,从遵循合理一直到那边工厂的烟囱,都是我家的。我爹和我,是远近闻名的阔老爷和阔少爷,我们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的。”但是福贵却“从小就不可救药”,私塾先生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上私塾是从来不走路,都是他们家一个雇工背着他去;长大以后喜欢往城里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我穿着白色的丝绸衣衫,头发抹得光滑透亮,往镜子一站,我看到自己慢脑袋的黑油漆,一副有钱人的样子。”他经常出入妓院,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可以说是十足的二流子,浪子。这样的富家少爷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赌博,福贵把家里一百多亩田产全部输给了龙二,一家人从几代居住的屋子里搬出去,搬到茅屋去住。福贵的赌友龙二完成了他从一个富家子弟到穷光蛋的身份的转变。联系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导学生选对朋友很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跟着赌博的人在一起,只会学会赌博,虽然暂时会为你带来快乐和享受,却最终是把自己引入人生的死胡同。

福贵的爹爹面对输掉全部家产的儿子,虽然痛心疾首,气得昏死过去,但是却为儿子上了成功的一课,他说:福贵啊,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我把一百多亩地,我把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们就会送铜钱来。我老了,挑不动担子了,你就自己挑着前去还债吧。”福贵挑着铜钱走十多里路去城里还债。一天下来,他的绸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渗出了血。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钱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辈挣下这些钱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他才知道爹为什么不要银元偏要用铜钱来还债的道理。这次挑铜钱的经历完成了他从一个富家子弟到穷光蛋的思想转变。让他意识到挣钱的不容易和祖辈积累财富的不容易,也让他在爹爹死后面对一家人的生活,租龙二五亩地,开始从富家子弟到一个穷困农民的劳动实践有了担当和勇气。在福贵输掉家产这件事上,母亲虽然难过,却常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面对从未干过农活的福贵,母亲一直是提醒:别留神别砍了脚,别割了手。孩子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面对犯错误的孩子,父母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智慧的让他意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同时父母还要不离不弃,选择和犯了错误的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去面对错误,克服困难。

给福贵这种不利不弃的支撑的还有他的妻子家珍。这个米行老板的女儿可以过好一点的日子,完全可以带着儿子生活在富裕的娘家,但是她却选择了带着刚出生后不久的儿子回到了丈夫的身边。家珍可以在福贵赌博时挺着七个月的孕肚,去赌博场求丈夫别赌了,被扇了两耳光,还是选择与这个赌徒丈夫不离不弃。在福贵输掉家产被爹爹接走后,仍然义无反顾回到丈夫身边,和丈夫过着贫困的生活,却患难与共。显示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善良,勤劳,朴实与宽容。有人说,好妻半辈福。余华给作品中福贵的妻子起名“家珍”,也许正是向我们传达一个意思:好女人是家中的珍宝吧?

福贵两个孩子的命运如何呢?凤霞是福贵的长女,她因为一场病成了哑巴,这个善良的孩子,始终是这个家庭里的重要支撑和顶梁柱,她力气大,能干活,在这个故事中,她是我最同情的一个人,这个哑巴女孩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父母和这个家庭的希望,但是命运给了她一个好的丈夫,却没有改变她悲惨的命运,最后却因为生孩子死在和弟弟有庆死的同一所医院里。有庆是福贵唯一的儿子,这个鲜活的生命却因为为县长的老婆输血而送了命,而县长正是春生,春生是福贵被拉壮丁时的战友或是伙伴,后来当了县长。但是,善良的福贵和家珍却最终选择了原谅。儿子死了,老婆死了,女儿死了,女婿死了,外孙也死了。如果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这么多的磨难,也许早就找根绳子吊死了,自己也不活了。然而,这个命运多舛的老人福贵,最后就剩下了一头牛和他为伴。福贵虽然没有福,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高贵。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作品最后定格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活着的力量。

是的!“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

篇11: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在我们语言是充满力量,他喊力量,是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责任,忍受展示给我们快乐和痛苦,余华《活着》读后感。无聊。和平庸。作为一个”活“之间一名男子和他命运,这是最动人友谊,友谊作品,因为他们互相欣赏,而且还相互仇恨,他们不能抛弃对方,而谁也没有抱怨理由每个其他。走在尘土飞扬道路上,死时又一起转身将雨水和泥浆,他们住在一起。

fukki年轻,富有主人曾经荣耀,因为年轻人愤世嫉俗废话为所欲为破坏自己和家人一生幸福。他终于在贫困意识,也许不会太晚。可厄运阴影追随他脚步,残忍地杀害每一个与他亲和力,为人类生活,没有同情。他父母死于家庭失去了落后,已经没有疼痛,平静,与他妻子离开了他同甘共苦。最后,他唯一孙子也没有逃脱死神魔掌,留下他一个人独居。

fukki埋葬六个近亲,到人。我不知道他特别祝福,或其他处罚命运,他幸免于难。许多其他人难以想象痛苦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重负。他只是简单地住住。

我记得一个字:生活领域生活,每个播种苦难成为总统希望,他们是我们手中。不管谁吃亏,不管东西脖子,不管肩上负载.作为一个在海洋,船舶颠簸,将永远是UpS和起伏波浪山谷,创造写作作家无疑是不相符方式前行状态,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1995年余华文学创作,就是在说:”活着“创作进入一个非常微妙时期。

首先,我们通过跳跃和猜测和假设原因,眼睛就直接到1997年,我们会发现,在今年,俞华,使前卫中国文坛决定坏消息好:给了先锋测试,读后感《余华《活着》读后感》。然后,我们将回首身后。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在1995年,已经注定事情。今年,另外两个著名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决定。余华告别先锋小说宣言:”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作家“时,它恰恰是在”住“,一种新型”关心“杀青很快。让我们在这一点看,后一个自称是有关真实”工作。事实上,之间显着变化余华早期作品。或者说,我们将惊奇地发现这篇文章,余华早期“毛毛雨”两种外观。

我们再回首1995年,你会发现余华作品,只有文学现实主义与先锋小说特点,是我在读“活着”轰动。如此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转型。

从这个角度看,“活着”是作者耗尽开创性文本创新和寻求出路。但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种观点。从工作本身,尤其是很多随机性,可以看到显示在上半年工程,工程由“活”创建是不是一个成熟想法。余华是可以写一个像一个孩子涂鸦一般开放。

刻在此之前工作不能在创建称为。在余华创作低迷,写作其实只是一种习惯。“活着”是在一个偶然完整小说,为读者和作家,像所有好作品,是一个双皮卡,或发财。

“活着”是读人感到沉重小说。只有关闭我书会感到隐隐不快,不是故事作品引起残酷。毕竟,死亡,他妻子死亡,损失谁送黑衣人故事,没有煽情女性和白发作品回家。同时,余华是不是一个强大煽动能力作家,其实,以使这个表达式是余华一直轻蔑。余华主张刚才所描述,叙述是不正常故事用一种近乎冰冷提示音。这声音叙事过程中所有情绪悄悄侵入读者。说,“我要活下去”表现手法,质疑生命意义哲学渗透。

他像一个熟练外科医生慢慢地剥夺了生活残酷性,从假真,善,“活着”在一个非常平静,甚至是一个非常缓慢方式,阅读有可能是另一个方向错觉是在一个打破之一。这将有一个结果:这本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阅读是一种心理恐惧经历。

事实上,这也暗示了中国文学事实:现实主义到现实主义口号是最害怕面对现实。例如:从本质上讲,人活着本身不会有任何意义,除了住在外面。然后必须赋予意义,那么唯一可以为意义计算,恐怕生活本身。“活着”伟大感可能正是从这里。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活下去”明确提出在一般理解内容活着是一个过程,但是,生活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

篇12:余华《活着》读后感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此外,它还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等等。

其实,读这本书也是经朋友介绍开始的,从开始漫不经心的翻页到如今的投入,我只能说,这是一本很值得大家品味的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而且让我有决心去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足和缺点。步入大学生生活已近两年半了,有时会觉得很累、很悲观。后来我才明白,我在长大,我在适应社会。想想自己在过去那两个月做了些什么,真觉得不值一提,每天似乎忙忙碌碌,却忘记自己要追寻的是什么;每天都觉得压力很大,却不知道为何要让自己活在不该有的压力之下;每次都要考虑人情世故,却忘记了最真诚的自己。时常抱怨、时常抑郁、时常烦躁……我发现自己一直在追寻着什么,我总是拼命跑、拼命追,忽视了一路上的所有风景!细细想想,我好像一直是父母长辈眼中的好孩子,一直是左右邻居口中的勤奋孩子,所以后来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也给爸妈争脸了。现在回想走过的大学路,自己学的东西太少了,我在深造的路上,似乎不知所措。

教师这一职业近在眼前,又似乎离我很远,因为我一直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缺少的是什么,哪些,我还仍需不断努力才能赶上别人,我都会努力。所以当我读着《活着》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能触动我心里那片最敏感的地方,人活着,不是专为自己的,从自身出生到现在,就被赋予相应的义务,至于每个人的生存状态,不是事先预定的,是自己怎样看待,自己追寻的。

读完它,我没有理由不平静,没有理由不思考,脸上的泪痕告诉我,这样的一个故事莫名的让人投入,也会莫名的让你感动。“二喜,有庆不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这句话总是萦绕在我的耳旁,所有的这些名字,这些人物,都让我觉得是活生生的。也许是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书中描绘的场景都觉得那样地熟悉,他们的形象似乎都可以在我的生活中找到代言人。小时候,不明白那些在地里劳作的老者,为什么对着一头不言不语的老黄牛喋喋不休;小时候,也有很多像有庆一样的玩伴;小时候,也见到像凤霞一样的姐姐以及家珍一样的女人;小时候,也取笑过像二喜一样的女婿……一切都那么的亲切,所有的人都那么的生动,他们的故事,平凡而感人,琐碎而深刻。

篇13:论余华《活着》的“苦难书写”

关键词:《活着》,苦难,崇高之美,人文关怀

一、 “苦难书写”的原因

《活着》中对于苦难的书写, 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作者创作风格的转变。作者直言对原来的创作套路已经疲惫, 也认识到自己原来伸出拳头打向世界, 然而世界却不痛不痒。随着年龄的增长, 作者认识有了新的境界的提升, 有了新的信仰。二对超然人生态度的展示。在写《活着》之前, 余华一直想写一个人和生命关系的小说, 但一直都缺乏灵感。直到遇到那首美国的民间音乐《老黑奴》。老黑奴经历了很多苦难, 家人先他而去, 但是她依旧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 余华赞同他对待世界的超然与达观, 并认为那才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活着》中福贵说“龙二和春生, 他们也就风光了一阵子, 到头来命都丢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 争这个争那个, 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 说起来是越来越没出息, 可寿命长, 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地死去, 我还活着。”很多人都质疑过福贵的生存信念, 认为这是一种动物性的生存方式。其实不然, 认真考虑福贵的生存处境, 富贵选择一种达观的方式去面对生命的无常, 生存的荒谬, 这已经是对人生最好的抗争。当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远去的时候, 福贵承受到精神上的痛苦, 但是福贵坚持了下来, 始终持一种乐观的精神态度去面对人生, 面对死亡, 面对苦难。这是一种达观, 一种释然。生命中总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给我们肉体和精神带来伤痛, 而余华则教给我们一种面对无常人生的方式 --- 达观、释然。

二、“苦难书写”的特点

不同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苦难书写是对野蛮历史的控诉和反思, 不同于余华早期小说中对死亡和暴力的钟情, 《活着》苦难书写是对宿命人生的展示、对达观人生态度的赞同。当然《活着》也充斥着死亡, 但是作者想要传给读者的东西已经不同, 之前作者给读者传达的是人性之恶, 而这时他更愿意传达的是人生之厄, 即无常宿命的人生。余华本着先锋小说家的创作姿态, 通过对历史的无理性、现实的荒谬性的展示, 书写了个体人在历史中无法逃避的生活困境, 展现出历史对人命运的摆弄的现实境况。而且《活着》中多了余华早期作品中没有的人间温情。包括福贵与家珍的爱情, 福贵与刘县长的战友情, 福贵与有庆, 凤霞之间的亲情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情感在里面, 整个小说才具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三、“苦难书写”的深刻内涵

(一) 生命的顽强与韧性

苦难是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或者是损害了主体人正常的生活需求, 导致主体人受到肉体或者是精神上的痛苦, 其表现形式是失去或者是不合理。富贵自从倾家荡产后一直承受着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打击。国内战争时, 被拉去当炮兵的那几年饥寒交迫不用说, 差点连命都丢了。后来又经历了人民公社, 大跃进, 大炼钢铁, 三年自然灾害, 文化大革命等灾难性事件。由于一些系列的不合理的人为因素, 福贵一直陷于物质贫乏的状态。在精神方面, 福贵更是受了接连不断的打击, 他们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亡。

面对非理性的历史环境, 面对无常的人生, 福贵没有选择逃避, 他抗住了生存的压力, 亲人离去的痛苦, 在尝尽人生之厄后, 他选择了乐观面对, 淡然处之, 豁达地看待世间的事情, 对待善与恶一视同仁。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他学会了寻找生活的乐趣, 赋予老牛人格, 和老牛对话, 甚至把老牛当成自己。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明白了, 人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活着, 是为了活着本身活着。表现出人生命力的顽强与韧性, 很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

(二) 由苦难到悲剧的崇高之美的价值。

《活着》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尽人生酸甜苦辣的乐观豁达的老者的形象, 表现出人强大的生命韧性, 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终极关怀。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 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 一般不是为了接受什么教育, 而是寻求一种精神的快乐和满足。而悲剧则是使人先经历痛感然后再到快感的过程。《活着》产生了一种“让人由悲悯到崇高”的艺术效果, 让读者也经历了一个先由痛感然后再到快感的感受过程。福贵苦难的一生时时刻刻牵动着读者的心, 让读者和福贵, 同呼吸共命运, 让读者忘掉了自身, 完全沉浸在福贵所经历的苦难中, 最后通过福贵的乐观和豁达对待苦难的人生态度, 展示出人顽强的意志力与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引起了观众的崇敬之情。

四、《活着》的“苦难书写”的艺术特征

(一) 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我们看到, 不管是余华的早期作品《现实一种》, 《河边的错误》还是后期的《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都是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 以一个全知全能的零度情感的姿态去写作。而《活着》余华则用由主人公福贵的第一人称来叙述, 对于这个问题, 余华自己曾这样说过:“我仍然用过去的叙述方式, 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的叙述, 结果我怎么写都不舒服, 怎么写都觉得隔了一层。后来, 我改用第一人称, 让人物自己来发言, 于是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叙述了里充满了亲切之感, 这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关键……”很明显, 我们从余华的话中可以了解到第一人称是有利于苦难书写的。首先, 第一人称叙述是主人公对发生的事提出自己的解释, 这样则容易创造出一个连贯的故事。《活着》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而且第一人称叙事者又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福贵采用回顾性叙事的方法, 从现在的角度追忆过去的事。有利于把福贵这一生经历的身边亲人的死亡和各种苦难集合起来构成福贵的个人苦难史, 使故事完整连贯。其次, 第一人称是所有叙事人称中最具有个性色彩的叙事方式。事情由主人公自己所经历, 使叙述自然逼真, 有利于主人公表达出对人类生存最真切的感受, 容易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活着》中, 福贵对苦难有直接的感受和表达, 给读者一种代入感, 读者和文章中的学者“我”一样, 同样作为福贵苦难故事的倾听者, 拉近了读者与福贵的距离。再次, 叙事视角的选取和作者对于世界的看法密切相关。余华认为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才是高尚的。于是《活着》中福贵用老年人的宽容和平静去体现生命的本质—苦难。而且福贵的一生不需要别人的评价:“福贵讲述的是他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生活, 而如果第三人称来叙述, 则有了旁人的看法, 那么福贵则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如果福贵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那也就无法体现出福贵是一个高尚的人了。

(二) 创作风格

从创作风格来看, 《活着》是余华转型作。余华早期作品迷恋于死亡, 暴力, 血腥的叙述。《现实一种》写一场由于小孩的过失而导致连环杀人的作品, 暴力是人内心的渴望, 是人性之恶的表达, 是从暴力, 血腥和死亡中体会到对人性之恶书写的狂欢。再如《河边的错误》写疯子连杀三人, 警察又杀掉本来应该赦免的疯子的故事, 体现出暴力, 血腥, 死亡的无处不在。然而, 余华的后期小说《活着》则有了很大改变。他不再沉溺于暴力与血腥中, 虽然也有死亡, 但是死亡作为一个引线或是情节发展的推动力, 作者的关注点已从死亡本身转移到死亡背后的主体人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余华试图通过对一系列死亡的描写, 展示人顽强的意志力与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通过对福贵苦难的描写, 表现的是富贵的坚忍和高尚, 流露出的是充满人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三) 语言特点

首先, 整个小说是以福贵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苦难, 其语言平实质朴, 真实感人, 毫无夸张和粉饰。这样的特点首先取决于福贵的身份。福贵是一个历经苦难的老实农民, 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他不会用华丽的语言, 只会把自己一生的经历, 用平时自己生活中的语言讲出来, 其平实无华的语言中透露着福贵所经历的岁月的各种沧桑和苦难。其次, 平实质朴的语言有着自然真实的特点。苦难, 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困境,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 所以任何夸张和掩饰都无法使读者真切的体会到小说中人物的苦难, 也无法唤起自己的苦难经历。只有平实的语言, 真实自然的表现苦难, 才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再次, 语言的特点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余华按照自己对人物理解, 没有赋予福贵过多的抱怨和控诉。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歌中那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 家人都先他而去, 而他依旧很友好的看待这个世界, 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 就是这篇《活着》, 写人对于苦难的承受力, 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在福贵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磨难后, 福贵的心态应该和老黑奴的心态是一样的, 即是平静安详的, 也学会了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 所以语言也应该是质朴平淡的。

五、余华《活着》的“苦难书写”的价值

《活着》是余华苦难书写的代表作, 他通过富贵悲惨的人生表现苦难, 是对当代乡村农民的深切关怀, 对当代乡村农民生存现状的再度审视, 传达出了极大的人文关怀。让读者从人物的死亡中感受到人类所经历的共同的苦难, 唤起读者同情悲悯之情, 也通过福贵勇于对命运的嘲弄说不的抗争精神表现崇高, 见证人类精神的强大和生命的顽强意志力, 使读者在感受福贵的时候, 自我审视, 自我调整, 自我激励。

篇14:余华小说《活着》的孤独意识

摘要:余华小说《活着》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在苦难中生存下来的故事。文章的主旨在于“活著”面临的各种苦难,虽然主人公最后依然“活着”,但是小说中透露出来的孤独感却依然十分明显。本文就余华小说《活着》孤独意识的体现进行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余华小说;《活着》;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06-01

一、引言

《活着》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作者余华用平淡的文笔讲述了福贵一生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故事。从小说的整体情况来看,文章中的福贵是人生充满痛苦之人,虽然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家园,但是却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1]。不少读者认为,福贵的“活着”是现实中唯一的光亮,但这也恰好说明,福贵以及小说世界中的孤独意识十分明显。

二、小说内容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余华的作品风格经过了阶段性的变化,在《活着》之前的余华小说基本都是以血腥和暴力的方法进行事件的论述,《活着》这部小说回归现实,因此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无论在哪部小说中,余华对于生存的意义一直在进行探寻。小说《活着》中,余华也在探寻生存的意义。福贵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活着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寻求的过程中,他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和希望[2]。例如,福贵小时候十分纨绔,不务正业,他父亲因此十分伤心绝望。然后福贵以第一人称说道“我眼睛里酸溜溜的,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脖子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这是少年福贵第一次感受到失落和伤心,然后他开始真正走向了寻求精神家园的道路。福贵开始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照顾这个家,他想要自己干活了,想着对家珍好了,想要照顾好加重的老人和儿女了。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所珍视的希望慢慢都变成了绝望,最后他的解决是妻子离开、儿子去世、女儿嫁人难产死了、最后女婿和孙子也死了,只有福贵自己还活着。文中从始至终没有说过福贵的孤独,却让人看到了他心理的孤独和无奈。当所有的亲人离开,福贵说:“看看自己还能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3]。”然后福贵买了好些头牛,这些牛的名字就是自己家人的名字,还包括自己的名字。

文章没有提过任何人的孤独感,我们却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情感。如果不是太孤独,福贵怎么会将牛的名字取得和自己的家人一样,他让家人以“牛”的形式存活下来,是对家人团聚的渴望,也是内心孤独的具体表现。

三、叙述中的孤独意识

余华在小说当中采用了叙述的手法进行故事的描写,而正是这种叙述者的写作手法,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意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余华表示开始使用的叙述方式依然是过去的冷漠式和距离式,也就是说,作者在进行叙述时并没有对文章进行过多的介入,口吻属于客观地看客口吻,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方式更加耐人寻味[4]。文中以叙述者角度进行描述的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出现在乡间歌词的收集情节上。余华这样写道:“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咿呀啦呀地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了两句歌词———皇帝叫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这一段想说明的是,皇家女婿的道路是孤独而寂寞的,而我情愿回到现实中;第二处出现在“我请他继续讲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着我,仿佛是我正在为他做些什么,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受到别人重视,显示出了喜悦之情。”这里的“他”指的是福贵,叙述者只是让福贵继续讲述自己,他就像“我再为她做什么”一样的感激我,看得出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听福贵说话、讲述自己,反衬出福贵内心的孤独;第三部分在文章的结尾,老人再次唱着歌,黑夜降临,土地似乎在召唤自己的儿女。我们知道,不是土地在召唤自己的儿女,是福贵-老人在召唤自己的亲人,从老人的背影中,我们也看到了深深的绝望和孤独。

四、叙述特征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活着》的创造中,余华不再适用过去小说的叙述方式,而采用的故事情节行的叙述风格。这样的叙述模式下,故事的现实性更强,但是其中隐藏的思想和情感也更加深刻和明显。人们将《活着》进行总结,认为它是“温情的苦难”,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一生都在追求,但是身边的亲人却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主人公从原来的坚强到最后的“看看自己还能活几年”,说明虽然到最后,福贵还是活着,但是他已经犹如行尸走肉,过着“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4]。余华在叙述过程中并没有感慨世事的无常,也没有抨击社会的丑恶现状,而是采用安静淡然的方式继续进行描述。但是,也许这种我们看到的淡然和寂静,才是人们内心深处孤独、绝望的最佳体现。余华曾经说过,他一直在找寻身为一名作家的真正意义,然后他角色,作家的生存目的就是将超脱社会现实,理解社会现实,包括的社会善恶的理解。因此余华在小说中并不会抨击社会的丑恶,而是采用了理解的方式,他理解社会的丑恶,理解福贵即使活着也是在残忍的现实中活着,理解福贵的这种情况是一种社会现实。

五、结语

《活着》是余华的转型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余华将孤独意识渗透在每一个小说细节当中,包括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中,小说的叙述手法中以及小说的叙述特征中。以平淡的口吻进行孤独的描述,是《活着》中孤独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使得其中的孤独感也更加深刻、具有现实性。

参考文献:

[1]贺常颖,柳芙蓉. 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J]. 城市学刊,2015,03:112-117.

[2]黄华莉,靳明全. 《活着》与《挪威的森林》中生死观之比较[J]. 当代文坛,2015,06:75-78.

[3]王祎颜.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浅析《活着》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哲学[J]. 东南传播,2014,05:117-119.

[4]余冰. 救赎路上的灵魂游弋——论余华小说的内在精神力量[J]. 文艺评论,2014,07:92-97.

[5]吕丽. 苦难中的人性之思——余华小说的主题及其精神向度[J]. 学习与探索,2013,06:136-138.

上一篇:在全市农村规范药房建设现场会上的致辞下一篇:清明节扫墓纪英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