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专家建议

2024-05-24

高考倒计时专家建议(通用6篇)

篇1:高考倒计时专家建议

备考进入倒计时研友压力大 专家建议摆正心态

12日中午休息时间,曲师大日照校区考研教室里还有不少考生在学习。

随着考研考试时间的临近,备战考研的学生们正在做最后的冲刺,11日-12日,记者走访日照大学城获悉,很多考生每天昼夜拼搏,仍觉得时间不够用,离考研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考生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专家表示,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过长,会直接影响到考生考研的结果。在这个时期,考生不仅要加紧复习的步伐,还要处理好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应对考研冲刺阶段的挑战。

压力大,常做考研失败梦

12日早晨7时刚过,记者就来到了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在公共教室和图书馆考研固定教室看到,每一个图书馆考研教室的`桌子上都摞着厚厚的参考书,早晨7时30分,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来到教室。

“我早晨一般 6时30分起床,洗刷吃完早饭之后,大约在7时30分之前开始学习,晚上学到10时左右 。像我这样的 ,在周围同学里算是不太积极的。”曲师大信息传播学院一名大四的女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多数备战考研的学生,每天在教室学习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其中较为刻苦的学生甚至早上刚5时许起床,而晚上到了10时图书馆熄灯之后,还会去其他教学楼继续学习一直到11时之后。

记者发现,“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是目前多数备考应届生的共同感受,他们表示越临近考试,心里越没谱。“我有好几次晚上做梦考研试卷一发下来,我什么都不会。”曲师大日照校区经管学院大四考生张浩鑫说,他们班有好多同学和他一样,总会梦到自己考研失败。

每天提高学习效率可减压

记者采访多位考研“过来人”,他们表示,考研不是拼时间就能取得成绩的 ,还需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注重学习效率。

“每天的复习很充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压。”中国石油大学级研究生李华楠说,他考研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合理安排一天的学习时间,让每个时间段都得到最佳的利用。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南京师范大学级英语专业研究生杜启瑞说,可以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研究生郭晓萌说,考生可以利用考前充分对考试进行模拟训练。

专家

要把考研结果看得淡一点

“考生不要给考研附加太多功利的东西,只需将其当成一次自我的提升与完善。”山东经济学院心理学专业舒教授说,这样不论结果如何,备战考研这个过程的本身就足以让人享受。考研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多方面的收获 ,不仅包括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完善,还会有人格的成熟 、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抗压能力的提高等。要让自己拥有这样平和的心态,努力让学习成为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情 。

舒教授说,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考生还会出现忧虑、恐惧之感,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紧张、压力大造成的 。人的一生很漫长,考研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因而对于考试结果不要看得过于重要。要看到自己过去的成功,看到自己复习中的每一点进步。让自己意识到每一天经过学习努力,学习上都有一点提高。

篇2:高考倒计时专家建议

语文篇

玖久高考专家:语文学习模板韩晓君

高考已然只剩下120多天了,那么在这剩下的120多天内,我们该如何全面提升成绩呢?学习有方法,但无定法。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强项和弱项,发挥长项、补齐短板,就是我们所要讲究的。这必须对学科的复习重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要非常客观的评价自身的能力。

先说各学科复习重点和突破途径,再谈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补齐短板,在这仅有的120多天的时间内,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达到最大化的提高分数。

语文复习重点和复习途径:

学好语文与考好语文的概念是不同的,我们的目的是考好语文,而要想考好,只需大家做到:重视语言基础、突破文言文、掌握诗歌鉴赏关键、精炼现代文阅读、借鉴精华作文即可大幅提高分数。每个要点只需两个途径,即能保证在剩下的时间内真正获得提高。

语言基础考查的范围是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词、病句、选词填空等。我们复习时从这两条途径出发:

一是尽量贴近生活。

现今新课标背景下,贴近生活是高考各科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字音字形需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读错、写错的词。尤其是多音字、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大家平时模拟考试时遇到偏难怪的字倒是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关注。

二是做一道归纳一道,见一道题就归纳一道。

每做一道题,就因该归纳成自己制定的体系。如字词,可以按照多音字、同音字等归类。如考查词组辨析,可以把选项提供的词组按照近义词归类。平时系统的累积是能够大幅缩小备考范围和减少备考压力的。像成语辨析和病句通过系统归类,尤其是病句,相同语病类型的病句排在一起,症状一目了然,考试时就能一眼判定。如语义衔接题可以归类到近义词、辨析词体系中。文学常识题我们遇到了就抄下来,平时就不用再花费时间复习,直到考前,我们拿着抄下的内容复习即可。

在文言文复习上,我们的两个途径:一个是考纲内18个虚词,重点放在课文例句。翻阅课文时发现含有虚词句子就按照用法归类;二是熟悉文言实词、翻译、文意、断句题各自的答题技巧。在考试时,我们可以发现非常直白的解释基本上都是错的,而活用类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对的,大家做题时可以总结一下规律。如“善”解释成“善良、亲善”基本上是错的,而翻译成“和„„交好”等活用,基本上都是正确答案。

同样,诗歌鉴赏也不必事无巨细,按照语基的方法来:一是把平时遇到诗歌鉴赏常考的艺术手法和对应例句,像病句题一样,对相应手法归纳;二是加强翻译,高考中大多数内容题或主旨大意题中,如果不知道要答什么,只要把相应区间的诗句翻译一下,也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

在现代文阅读上,一是从题目入手阅读;二是从文章内容入手阅读。如果是前者,按照个人的习惯把题目设问方式归类,后者按照文体进行归类即可。

在作文复习上,很多人喜欢借鉴高考优秀作文集。其实这么做大多都是落得一个中庸水平,即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只建议作文水平确实十分低下的同学,参看作文模板并模仿。而有一定水平的同学,建议不要随大流。依旧是两个途径:一是锻炼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并以多种方式呈现。比如说自己写的一篇议论文体的作文,第一段是观点、而后引论、再后衔接案例最后结论的一篇作文,可以尝试着构思这篇作文如何把段落顺序调整,把案例提前,结合题目意思,然后引出论断,最后得出你的观点,这样能极大的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并且发挥出你的优势。另一个是收集素材,平时语文试卷特别是试卷中的文言文,有很多任务传记,阅读文里也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案例,还有我们不经意的看到的一些事迹等,特别是文科的考生,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事件都可以加以归纳分析,按照自己的系统进行整理。如“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型;挑战失败最后成功型;幡然悔悟型、哲理心态型、社会现象分析型”等,按照自己认为的方式把遇到的古今案例素材整理,但要注意一定是积极向上或者和谐的素材,不要偏激的。

由于语文板块虽多,感觉复习时无从下手,但进过我们分模块,同学们完全可以选取自己薄弱的版块加以集中突破,使得自己的语文应试水平(而非语文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较大的飞跃。如果认为较为平均,或者认为哪里都不行,那么就请参考下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复习语文。

后进生:后进生语文基础较为一般,复习时往往无从下手,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做到行为踏实、始终保持信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最快捷的途径是用平时的试卷、练习来提升,真正要做到做一题,归纳总结一题,明确把考点分类归纳,并且平时与人交流或者写作的时候多用平时不用的多音字词、收集的成语、近义词、辨析等。先巩固语言基础,再读课本文言文,做到熟悉文章故事、句子翻译准确,结合考纲18虚词。在现代文阅读上,先看题目揣测文章可能讲述了什么内容,再通读全文。作文训练以段落展开为主。尤其是作文水平实在惨不忍睹的同学,最好的方法是拓展型写作为主。如800字的作文,先用几十或一百字左右描述个大概思想,然后用以展开,逐渐训练“丰润”文章的方法,就能从不会写作到中等写作水平,再借鉴、参照优秀作文和平时收集的案例素材,一般60分能够获取45~54分左右。文学常识照旧平时注意累积摘录,考前复习即可。

中等生:中等生一般基础较好,分数不高的原因是,欠缺阅读分析能力、比较辨析能力,因此多在这方面下功夫。也有部分同学是因为文言文、语言基础、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主观题文字应用上某个版块有所欠缺,那么在相应的薄弱环节上加大复习力度即可。在作文写作上,可以参考优秀问题,也可以参考本文前面提供的方法。

尖子生:尖子生基本上会错的也就是多音字词、个别文言文试题、多音字词以及文学常识题,还有作文没有足够的信心获取高分,因此参照本文,如果提供的方法对你实用的话,可以参考学习。高分作文只要注意三点:点题、立意、骨架。做到不偏题,观点鲜明,文章骨架合理,段落鲜明,没一个段落主题都较为突出,行文立意无需特殊,但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落入俗套即可。玖久高考专家:高考数学120天倒计时科学提分技巧

距离2011年高考还有120天左右,全国各地的考生经过一个学习的复习与期末测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一目了然。

无论是参照《考试说明》,还是同学们实际做题与考试,都能发现数学这个学科单纯复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往往考查学生多方面的因素。这里我给大家归结一下高考数学考查学生三个方面:基础知识、逻辑推导能力、想象能力。至于计算能力,由于高考新课标有趋于降低计算量、有意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趋势,计算能力要求有所降低,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应对。

很多同学数学学不好,但是却无从下手,我们今天根据数学学科考试命题的特点,来阐述一下距离高考120天,如何全面的攻破数学学科,从而获取高分。数学学科非常严谨,但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但不能主观想象,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数学试题的环境进行客观的思考,如图形想象、空间想象、函数式转化方向等,都需要具备针对性和客观性。

数学考不好的同学,一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二是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三是容易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左右,至于粗心、马虎之类的,基本上属于主观意识主导所致。

先说数学学科命题特点,与以往略有不同,现今数学考查更多灵活性和综合性。考查的手段也翻新。但是基本内涵是不会变的。基础知识考查部分,基本上不纯考知识点,多是考查知识点的简单应用或图形图像意义,或同类型、近似知识点比较。并且小题思维跳脱性较大,解法多样。因此同学们备考时要注意以下一点:凡是有涉及到几何图形的,一定要掌握图形变化趋势,特殊点的几何意义以及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有些地区还要注重向量坐标、极坐标的意义。只要抓住这些,能解决大部分数学问题。

谈一下具体如何做:

一、从学的角度怎么做:

从数学学习到高考考试的过程,基本上可以这么理解:是从知识获取和理解,再到把知识转化为解题应用的阶段,最后提升到应试能力转变的全过程。

同学们需要通过对上学期一轮复习的进行总结,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来清醒的认知自己处于哪个阶段,再分析自己的分数到底丢在哪里。数学备考复习不怕自己当前不会,而是最怕不明白自己哪里不会,殊途同归,这里可以参照其他老师总结的话:

对应基础知识缺陷:有哪些丢分是因为对所涉及的知识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全面?

对应解题能力缺陷:有哪些丢分是知道题目考哪个知识,但是不知道怎么用?

对应应试能力缺陷:有哪些丢分是因为时间来不及,计算错误,填错了等问题?

具体解决方法:以下是玖久高考数学专家唐海兵老师的教学心得,请同学们参考学习。

基础知识缺陷:对照2011高考考试说明上列举的每一个知识点,问自己以下问题:

1,这个知识点概念是什么?描述数学什么问题?围绕它有哪些基本公式?

2,应用这个知识点或者公式是如何推导的?有哪些注意点,图形图像?易错点?

3,这个知识点在高考中常出什么题型?考到的概率大不大?一般出现简单题还是难题?

二、从考的角度考虑怎么做:

1、要搞清出题人在想什么

每学期课本刚刚发下来,抢在老师讲课之前,花一两天时间,把所有课文看一遍。

即使琳琅满目的参考书充斥着课后习题的“标准”答案,老师也会阐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要非常注重自己的赏析和判断,不被所谓“标准”限制。如果发现某个作家有价值,即使课本上只是简单引用了一句,学生都会找来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阅读。凭借大量的阅读、独特的鉴赏能力和充分的领悟灵感,可以让你获得过作文大赛一等奖。

所以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搞明白那个出题的人在想什么。””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2、如何让你的数学从50多分提到143分

因为现在同学们数学作业最多、最占时间,如果做数学作业,同学们的课余时间,等于无,所以,同学们需要在方法上简练自己的思维速度。

“爱不爱学习,就看爱不爱做题”;“会不会学习,就看会不会做题”!这两句话是我们同学们的一句考评!我们的同学们要从来不做数学题变为“狂做”数学题。对于数学,你们要养成不相信除了做题外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你完全可以在半年内,将数学从原来的50多分提高到了143分。

挑灯冲刺的高三

寒假一过的高三开课,每个教室都挂着高考倒计时牌,有的班甚至夸张地挂上了“距高考只有1天”。每天感受着临战氛围,一向喜欢自己控制时间的同学肯定感到非常不适。这个时候的你需要回家调整。之后,你要暂时停止一些占用时间的业余爱好,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每天晚上,大家从6点多开始做题,晚自习后接着做。抽时间看状元的学习经验和心得,无论我关注什么领域,都希望知道那个领域最好的样子是什么,哪些人是最好的,他们是怎么办到的。“状元有两个特点:一是状元都是独来独往的,二是状元喜怒不形于色。”

每天都在研究学习方法

高三的老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做的作业,比老师布置得还多。同学们做完习题后喜欢去翻书后的答案,但是这样效率极低,就克制了。学会购买教辅书,连辅导书的前言都读一读。了解市面上最常见的几十种教辅书的编写特点和优缺点,于是安排自己学到哪个阶段,就做哪套教辅书。

做选择题,除了从四个选项中挑出正确的,还会注意看其他三个错误的。“因为错误的选项,也是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故意把年代啊人名啊写错。这样做一题,等于做四题。”问答题答完后,在旁边另外写一些话,用来分析出题人的用意。

揣摩出题人的用意,是应付考试的一大秘诀。引用和解释日本校园剧《龙樱》中的台词——“考试就是对话”,“应该是三方的对话:跟出题的人对话,跟写文章的人对话,跟改卷的人对话。”

“骗自己或者骗老师的学习方法——比如抄作业、赶作业、抄写课文、大声背书等等,只要自己意识到是低效率的,就不做。”

高考是另一种竞技体育,只承认成绩,既然参与了这个竞技,就要认可它的规则。“时刻保持清醒,在课业上保持不紧不慢的速度,不求最好,只要还在第一梯队,就有冲刺成功的机会。”“要时刻对自己说:整个中学阶段,我没有浪费我的智力和时间。”

举个例子:考试说明给出: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直线与方程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A B C √

就应该想:

1,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2,使用注意点:两点间距离公式往往是根号下面一个二次函数的形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要把直线方程写成一般式。

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两点间距离公式一般可以根据坐标计算线段长度,可以把根号下一个二次函数的形式看成两点间距离。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般解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圆和直线相交的弦长问题,解决角平分线问题,解决一些对称性问题。

4,这个知识点在高考中一般不单考,也不作为命题的核心思想,仅仅作为工具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

解题能力缺陷:通过训练自己的思维起点和终点来总结。通过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关键条件的解读来完成。

学会看题,平时复习的时候回顾以往的题型:会做的题是怎么思考的?不会做的题是怎朝哪个方向思考导致解答不出的?正确答案或者其他解答出这些题的人是如何思考的?怎样调整自己的思考角度?

这道题的思考角度、方法和其他题的区别点在哪?有没有共同点?

一道题有多种解法,哪种是最方便快捷?哪种是你应用的最为纯熟的?

应试能力缺陷:通过限时训练来完成。

考数学的时候,时间不够时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花费过多时间思考?还是做题时犹豫不决,反复而难以确定?

怎样可以避免少算?甚至不算?

怎样快速解答选择题?题目如何简化?

想办法通过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题目的严格时间控制来完成,自己定表,看规定时间内的完成率。平时做试卷练习时最好把答题时间提前10~15分钟。先不考虑对错,先把能做完的做完,能做对的尽量做对。

要想在120天内全面获得提高,基础知识是一定要牢牢抓住的。基础知识点是基石,即全面整体地梳理知识点,只有像上面所说的每个知识点都了然于胸,才能为下学期的提高突破打下基础。

结尾再谈一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备考数学:

后进生:因为基础较差,应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结合课本后面题型来复习,逐渐增强补漏。而后渐渐朝中等生、尖子生的学习重点转化。

中等生: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推导过程、几何意义(图形规律)、数学现象(解决数学学科上那些问题)、简单中等题上。而后再研究试题。

尖子生:重点放在思维训练上。如何省时省力、如何少算甚至不算、如何用定型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做题时如何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入手点。总而言之,尖子生把精力投入在“不断思考、总结如何把题做得对、全、快”上。

高三中等生,每日如何训练理科思维?

——每日一道题,一个月快速提升数学成绩!

玖久高考专家:一个高三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努力,总成绩能够提100多分的,是方法对路的。如果没有方法的干预,确实不容易大幅度提高。

努力需要方法,同时还要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前几篇博文在大篇幅的分析了三个人群的特征,现在我们系统的讲讲高三中等生,如何在这个宝贵的春节期间,快速的把自己的数学成绩提高上去。先讲数学,然后再每个学科逐科分析,看看其他科学科怎么学习。

在讲方法之前,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自己的记忆规律:

1、运动记忆:

类似于游泳、骑自行车,这是终身难忘的一种记忆。随时拿起来随时会,永远不忘。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更多的被动式的记,多年以后,就想不起来了。

2、乐感记忆:

类似于平时唱歌,也许歌词忘了,但是曲调一直都记得。同学们如果读英语美文或者中国古诗词也有这种印象,也许某个字真的不记得了。但是可以瞬间把整首诗都念诵出来。这就是诗词和美文的韵律带给我们的记忆。他们和音乐的旋律一样,让我们很难忘怀。所以,我常教育同学们,学习语言和文学类的知识,你要多读诵,每日读诵一遍,7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知识的节拍,你不是记住他们了,而是走进了他们的世界。这很有意思。同学们可以趁寒假的时候阅读一下那些英文或者古文。前三天是一个考验,开始也许你读的很僵涩,很不情愿的读。但是读着读着,到了第8天,你已经进入了文章的境界,并且深刻掌握。

3、词汇记忆:

这就是我们平时学习中的记忆。这种记忆存在遗忘规律。但是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并没有遗忘这种概念。所谓的遗忘,是你记下的信息,又被新事物压到你的潜意识里了(这时,我们把它称作馄饨归零)。这就为什么不难解释,我们某个时候非常清晰的想到小时候的某个时段的记忆。这是因为在某个时段给你一个刺激。学习最痛苦的是边学边忘,边干边丢。所以,在进行某项学习之前,必须有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就是,学生只有主动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其结果才是好的。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不采用,那也等于0。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无数种解题的小技巧,但是对于许多学生来讲,他们对此没有兴趣,那么这些技巧就等于没讲。

我们这个机构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学生非常不容易。他们处在一个周而复始的学习环节中,批量的学习任务,还要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确实有点难。所以,每名总想走捷径。我们不是不主张学生走捷径,而是希望学生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拍,只要拥有自己的学习节奏,任何问题都不是难题。

什么叫方法?有些专家告诉学生的是做题的方法,告诉学生一步一步的把做出来。我来理解,方法其实是通过做题的过程中如何破解考试的密码。记住那些知识点不难,难的是出来的题目,你如何会解答?大多数学生在这个阶段普遍感觉,知识点和题目没多大关系,那些水平很高的学生好像一看到题目就能看到怎么解。那不会做题的学生,看到题目就找不到入手点,知识点也用不上。

有些学生说,数学能考110,但是再提高就难了。考不了120分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认为自己的能量已经够了。那你认为数学老师能考多少?他们可以考的分数很高。我就见过唐海兵老师拿到天津的模拟试卷,选择题1分钟1道,做出来就能确认是正确的。大题也不过是1分钟内就有了结果。什么原因?是唐老师天天做数学题吗?

没有,唐老师每天备课时间只有45分钟。除此之外,绝无其他。但是他每天备课45分钟已经进行了14年,大家向想,每年的每天他都在备课。这个结果很卓越,他现在的数学水平已经修炼成一定的境界,完全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是决定着他的数学水平的不是他这么多年的45分钟,而是,他备课的流程:首先,他不需要做题,他需要把当日要讲的知识点,进行深刻分析,想象如何给学生讲解,会让学生更容易听懂。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如何理解,他会把知识点看的更深更透。而且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会更有逻辑性。其次,他来考虑如何把例题一步一步的计算出来,如何体现步骤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环节,他是在考虑解题的思维,长时间下去,他就会练就出一个透视眼,一眼看穿出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每个出题老师在出题的时候,都不希望学生一眼识破自己的意图,他们会把题目进行包装,目的是为了不让大家看到这道题考你的是什么?一个老师在长期的训练中,一眼就可以看到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他来考虑,用哪个知识点,用什么方法把这道题做出来?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老师的这个备课流程我们大家不用坚持14年,我们这个高三坚持1个月就不得了。50分的学生可以马上达到90分,90分的学生可以达到120.我们去年一个复读的学生,用这个方法,数学一直难以突破120,但是高考的时候,达到了147分!

对于数学来讲,很像一种心理学现象。把一条狗关在笼子里,拿电棍电它。每隔5分钟电一次。过一段时间,你把门打开,让它跑,它都不跑了。惯性反应。学生就是如此,我认为我数学不行了,我天天学,天天不见提高,我智商低。2010年,带了几个学生,专门找几个差生,其中有几个学生已经高七了。我个人不建议学生复读,在复读的过程中,想法就多了,而且灰色的想法也多。我们看这些复读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他们的学习规律。他们知识点都学完了,如果再学一遍,不过是知识点的查漏补缺,而决定他们成绩的是,解题的思维。如果一个复读的学生还在盲目的做题,是很不科学的,他们需要对自己的短板进行总结,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训练自己的解题思维。我们对于这个高七的学生训练方法,就是让他备课,也就是每日一道题,效果很好。高七的水平,平均成绩没上过500.去年的考试,理科生,考了449.今年考了559分。这里面,每个方法不见得都适合大众,但是这个方法很适合我们的中等生。

上面的这种现象,其实我们的家长可以给学生一种正面的引导,比如让你们的孩子顺手写50个职业,让学生看看这50个职业是不是他最喜欢的。给他一个暗示,做一个潜意识沟通。然后在这50个里面,让他每两个月里挑出3个,而最后留下来的职业,也可能是将来养他1辈子的职业。这里面隐藏的是孩子的一种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也同样作用于孩子的学习。过去我们通过意志来克服困难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是现在好多学生都希望通过方法达到目的。

学习一定要连续,也就是今天讲给大家的线性学习。你可以试试,一个月之内,保证能涨5-10名之间。这是多少年沉淀下来的经验。

学生如果像老师那样,看看分析题,那就可以像老师那样牛了。我能做好,你也一定能做好。对于数学来看,到底有什么难的,我们来看看。数学实际上是一个基础训练。对数学来讲,拿题来说事。这里面有一个顺序,你可以这么做。第一个要求:你要准备一个本子,精题本。第二要求,每天上午12点之前,你抄下来一道题。老师讲的,你做的。我要求,一张纸抄1道题。可能家长会讲,这可能很容易。上午如果你要会学习的话,上午你就和韩老师没关系了。下午你要用一下午的时间,你要会讲。这也不难。这个事情完成之后,你该做作业做作业,和老师的程序不冲突。到了晚上干什么?我希望在座的家长,给你们的孩子挂一张图。到了晚上,你拿出精题本讲一遍。学生模拟一个学生,你只需要写。这是一个过程,已知条件,求解问题。当你做完这步之后,你一定要跟学生说,一定要符合高考的要求。你每天一道题,目的是向老师的考试方式上靠拢。老师不做题,但是看一道题,看到几个方法。他看到一道题,看到的是思维逻辑。我们的孩子是做题,是哑巴抓驴,闷逮。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理科思维训练的方法,你们每天用10分钟训练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维,一个月看看,效果不同凡响。

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或者听我们的专项数学光盘的时候)分为三个步骤:

上午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的数学题,每个步骤都听懂,每个环节都不拉,做好笔记。如果拉下一些步骤的细节,在下课的时候,必须补上。

下午自习:拿出上午的课堂笔记,回忆老师讲解的题目,重新理解那道题的已知条件、问题点、解题过程。不能有疏漏。

晚上自习:拿出一A4空白的纸,把纸分成两份:

左侧:写上题目

右侧:写上四个部分内容

1、已知条件写清楚(已知条件是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学会在题目中体会知识点的作用。)

2、求解写清楚(求解是题目考我们的问题。正确理解一道题该是:已知条件是题目给我们的知识点,题目用知识点解出来的结果。那么问题就是,题目没给出来,而我们要利用现有条件,根据问题补充上的知识点。同学们要学会正确理解求解的问题,找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才是我们解题的正确思维。思维从哪里来?从问题来!)

备注:这个时候请努力想:出题老师在想什么?他们掩去什么?我们怎么把掩去的给补上来?

3、解题步骤写清楚(步骤是利用已知知识点和问题,不断借助所学知识点找前提条件的补缺过程。同学们可以把解题步骤分成三块:

1、知识点

2、问题

3、答案“答案就是在知识点和问题之间补上缺失的那部分知识点,很像我们平时玩的填空游戏”

但是,同学们在写解题步骤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讲解过程写,也就是要写的标准。这个解题步骤代表着高考时候的正确格式和严谨的思考习惯。)

4、收获:自己的心得。(无论是对这道题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对问题的把握,同学们都要写清楚)

在写完这张纸之后,模拟一个小课堂,假设有人在听你讲课。你把刚才那道题从头至尾、由浅入深的讲出来。如果你真的听懂课堂上老师讲的,如果你真的把一道题拆解开,那么,你再进过讲给他人来听,你才是真正的理解这道题的内在思维。这样,你才进入了理解。

每天都要这样去做去讲一道题,时间长了,你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才可以把知识点归类形成体系,明白知识点如何去运用。而且,思考问题,对于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就逐渐培养起来了。而这个培养,一定要经过讲解才能快速形成。

我们一直在倡导解题思维,在同学们思维还不具备的时候,请按照上面的办法去做一下,你就抓住了思维的手,很快就可以和思维一起共舞。

那么,也老师在讲,如何做到一解多题,怎样做到一解多题?只有你明白了知识点

问题

之间的空缺的关系,你才会懂。我们对那些只会讲题的数学老师有点建议,如果你不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不告诉他们如何去思考,只是把题给讲出来,做出来,对于一部分学生是没有用的。特别是外地那些所谓的高考大省,一直以来靠题海制胜地区的老师们。所以,现在的教学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一个综合能力强的老师才能教好学生。否则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知半解的毛病。

下面,我们把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再给同学们提提:

第一步:道题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是函数、极限还是几何?

第二步:道题所有涉及到的公式,写出来。

第三步:每道题,绝对不会有一个方法,我们要看出法

二、法三的办法。

脑子里有法二法三的话,脑子里的思维肯定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法2法3,实际上是让学生做了两道题。这会,我们实际上是看到,老师拿着着一道题讲10个班,可把题的题魂讲出来。

第四步:提炼解题技巧。

第五步:收获,给自己一个暗示,每道题,都有收获。看懂叫浅阅读。

可以把这道题,在脑里形成深刻的烙印。

这道题,给学生形成一个很好的做题思路。

这套做题的逻辑,对学生很有帮助。为什么12点之前,我们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些孩子做三天到四天。今天我不想做,我明天做三道题补上。这就不行了。必须要连贯,持续性的前进。我们的孩子都做一个计划,但是那样的计划没有超过三天的。我今天告诉大家的这个方法。物理、化学也可以用这套方法。晚上一定要有一个时间,站起来,给大家讲。想把自己的孩子锻炼成一个优秀的孩子,张开嘴。经过大脑皮层反应之后,讲的一道题。

当你写满的时候,拿A4纸来,抄下来,建立一个数学园地,每天穿衣服的时候看一遍就够了。很多东西不需要背。当你每天进行一道题的时候,当你进行到100多到的时候,你再设计一个表格,这边是一个不丢分的格式。这里是一个知识体系。这个地方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解题系统(从一摸开始),在这个地方每复习一道题,写个日期就行了。当你复习三遍就够了。这道题就在你脑子里定下来了。注意有什么好处,100多道题。现在孩子最头疼的就是复习资料。你是否让孩子做一道题呢?有知识、有体系,有自己的体会。这是自己的一个复习资料。你看自己的东西非常清晰。

篇3:专家建议高考语文要多阅读少分析

2009年4月1日的《文汇报》全文刊登了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谈当今高考语文改革的文章。李教授在文中建议高考语文要多一些阅读的东西而少一些繁琐的分析。李教授称:信息社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了改变, 我们的教学和考试也应相应作出调整——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快速、准确地摒弃和捕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并迅速判断信息的真伪, 已成为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老师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讲解得再深再透, 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印象深刻。考试完全可以以“大运动量”阅读理解为主, 只检测学生是否能将全文读全、大体读懂, 而不纠缠于个别词句的理解或者艰深问题的甄别。细嚼慢咽、精读细解, 甚至吹毛求疵, 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普遍运用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和考试, 导致学生汉字亲和力降低、文字阅读量滞后、文字信息摄取速度减缓, 进而产生学生语文水平倒退、人文素养缺失等现象。而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爆炸时代, 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它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快速、准确地摒弃和捕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并迅速判断信息的真伪。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加大阅读量的教学和训练刻不容缓。在中考、高考等考试中不妨进行加大阅读量、降低理解度的尝试, 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能力。

篇4:高考倒计时专家建议

“高考房”备受追捧 一房难求现象普遍

为了给孩子提供舒适的备考环境,许多家长很早开始在考点附近寻找合适的酒店。在不少考点周围,高考酒店一房难求。由于酒店的需求在高考期间猛增,不少商家借助高考热度,推出了“高考房”“状元房”“金榜题名房”等诸多类型的房源。增添了高考噱头的酒店房间,价格也相应抬高了不少。甚至一些不温不火的旅游假日酒店,仅因为临近考点,高考期间的房价却涨了50%。此外,距离考点2-3公里内的酒店预订最为火爆,家长们平均需要提前一个多月前才能订到房间。

6月3日, 记者登录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看到,在酒店预订页面已新增“高考”栏目,北京市内酒店根据高考考点重新分类,每家酒店信息下醒目地标注着到考点的距离。携程网6月6日-8日的北京酒店预订情况显示,考点附近酒店在这两天多显示为“订完”。据悉,最近出现不少“囤高考房”和“转高考房”现象。一些家长为保险起见,在公布考点公布前就已预订好几家酒店房间,考点公布后陆续转让或退掉多订的房间。为此,部分酒店在预订前就声明不能退订金和房款。

“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高考这两天。”高三考生家长郑先生说,他已经为女儿在考点附近订好了高考房,虽然酒店的高考房价格比平时翻了两番,但是能给孩子省出来回路上奔波周折,也能多休息一会儿。郑先生表示自己还加入了一个考生家长“调房联盟”,“如果考点确定,要调整高考房,大家可以在群里互相帮忙”。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家长们不仅喜欢预订酒店推出的“高考房”、“状元房”、“金榜题名房”等寓意很好的房间,还对房间号码有讲究。“家长们最爱带6的房间,寓意高考一切顺利。”中关村附近一家四星酒店负责人透露,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酒店提前将6层的房间全部空出来打包成了高考房。

“高考经济”市场火爆

家长称:为了孩子一切都值

除“高考房”外,市场上与高考相关的其他周边产品也异常火爆。诸如各类《考试宝典》《高考押题卷》部分地区已经断货,多家药房的“健脑补品”近期销量猛增,而各大旅行社也针对高考考生推出了“减压游”。总之,商家围绕着高考,做足了“高考经济”文章。

预订“高考房”是家长们为考生的高考做着准备,而考生们自己更不会闲着,他们也在争分夺秒复习,希望能从教辅资料里嗅到高考真题的气息。一家书店老板称,从开业至今,他已经见证了15次高考,也见证了自己书店的考前辅导资料从最开始的一两种,到现在的十几种,各类所谓“押题”的试卷也是多种多样,辅导资料数量在增多,但每年也都会卖断货。

离高考就剩最后几天,在这段冲刺时间里,考生紧绷着神经,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健脑补身”。记者日前走访了京城几家药店及超市发现,保健品中补脑类的最火,价格多在百元以上。据了解,高考前期,口服液、含片、咀嚼片等销量一路高涨。有药店健脑保健品销量达淡季的四五倍之多,一周能卖上百盒,几近断货。

今年的端午节正赶上高考过后,考生“减压游”较为火热。一些旅行社推出以名校游、山水游为主题的游线线路,颇受家长和考生追捧。四天至六天的旅游产品最受欢迎,目的地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厦门、广东、青岛、杭州等地。

另外,一些平常司空见惯的产品也在想方设法搭上高考的班车,一件普通的T恤,印上“逢考必过”“加油”等字词,销量就要比同类型印有其他文字的T恤高得多,从购买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不少都是家长或者考生在购买。

一位高考考生家长表示,除了提前预订高考房,还为孩子高考做了不少“功课”。当然花费也不在少数,从高考房、请高考保姆、吃营养套餐到散伙饭、谢师宴,再加上高考完犒劳孩子的旅游花费等,高考消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不过不少家长认为,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

专家建议理性对待高考

一位心理辅导教师认为,“高考房”、“高考餐”是否有必要,关键还是要看孩子有没有这个需要,而不是家长认为孩子有这个需要。“许多高中在高考期间给在本校高考的学生提供正常的住宿和饮食,让孩子们就住在平时的宿舍里,吃平时的饭菜,孩子们更容易以一颗平常心应对高考。到底是哪种方式好,最好由孩子来选择。其实,每一种方式都有利弊,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需求而定就好了。”

另外一位心理老师也表示,一系列高考经济现象背后不乏有商家的刻意炒作,利用高考热度,利用考生和家长渴望成才的心理,制造出一种畸形的消费氛围。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搏”的是实力、心态,而不是父母的金钱之搏。

篇5:高考倒计时学习计划建议

同学们在前一阶段的复习中几乎都会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也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微博)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对于进入100天冲刺状态的同学们而言,“高原现象”是极其有害的。因为越是临近高考,大家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倘若迟迟不见进步,大家就会有再学无用、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甚至放弃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这也是造成许多同学本来成绩不错而高考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00天的冲刺里,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得弄清其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那些难度较低和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大家比较容易掌握;相反,那些难度较高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点,大家往往掌握得比较差。再加上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千差万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偏点”“弱点”现象。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即“高原现象”的出现。

其次就要找出自己的“偏点”“弱点”。为此,可对平时每次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统计的数据逐项加以整理,就可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偏点”“弱点”找出来。

第三,拿出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偏点”“弱点”,进行必要的定点训练和强化,实施重点突破,因为这些“偏点”“弱点”正是同学们的能力增长点。

二、备课必须处理好七个关系

1、计划与落实的关系

高考还有100天,同学们要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每天都要分配复习时间给各科。相对好一点的科目或“优势环节”,分配时间适当少一点,而弱势学科或“薄弱环节”分配时间适当多一点。建议每个同学都建一个错题集,专门收集自己做错的题目,经常翻翻,下一次再出错的几率就小得多了。除了抓好基础知识,总结也是不能少的,在总结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很重要。除了紧跟老师复习的步伐以外,个人总结十分重要,在总结中就可以将各科的知识浓缩了,这样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总复习中一定要保证学科复习的完整性,所谓完整性是说考生的每一天的复习、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的复习,这样,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学科知识网络清晰,复习效率就高,复习效果就好。有的考生东一把历史,西一把政治,一会儿又抓起了地理,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科间互相干扰,考生越复习心里就越没底。

2、考试与看课本的关系。

冲刺阶段,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绝不放过每一道做错的题目。考试,正是对同学们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考查,目的在于弄清楚同学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因此我们在庆幸自已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绝对不可放弃自已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正是自己学习的漏洞所在,正是自己知识体系的断层所在,正是自己逻辑推理有误的体现。所以紧抓住这个错误,从错误着手,找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的错误,是某一个概念不清,还是某个方法不会,或某种演绎不到位?建议同学们对待错误就象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有的人简单地将很多错误归结为粗心,其实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都不是偶然的,你认为是粗心,但下次遇上还会错,是因为自己对某个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请同学们准备一本笔记本,凡出现错误,及时记录在案,并标明出自何处,认真写出出错原因和正确解法,并反问自已,是否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有不懂的问题,尽量向老师请教,并非只有老师才能帮你解答,而是因为老师会诊断出你出错的真正原因,找出你知识体系中的盲点,给你的最合理的建议和解决的方案。

当然,考试之外,大多数时间要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回到课本上来,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否则,丢了基础,考试也达不到目的。高考(微博)试卷中易、中、难试题占分比例为3∶5∶2或3:6:1,易、中试题占80%或90%,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应狠抓基础。我的口号是:基础、基础、再基础;加分、加分、再加分。这里我提三个建议:

(1)进一步吃透《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精神,明确复习范围和要求。《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它严格规定了命题的范围和能力要求,同学们高考前应进一步学习《考试大纲》,以明确复习的内容、方向、能力要求和难易程度,根据《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侧重地安排复习。

(2)充分利用课本用好课本,抓好“双基”的落实。有些同学在高考前的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题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事倍功半。同学们必须高度重视利用课本用好课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课本上,按照课本的要求抓好“双基”的落实,不要刻意追求社会上流传的偏题、怪题和难题或技巧性过强的试题,不要在题海中不能自拔。

(3)正确处理训练的质和量的关系。同学们在做题训练中不但要注意训练的数量,尤其要重视做题的质量,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就题论“理”,就题论“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题的效用。在做题的量和质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将题做通,做透,才能于不同中见相同,于相同中见差异,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最佳方法,考试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3、攻薄弱学科与发挥优势学科的关系。

每个人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同学们要强化优势学科,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并靠它拿高分。弥补弱势学科,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进,一步一步来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从而强化自己考试的信心。越到后面越要扬长避短。

4、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复习要坚持同步性原则,所谓同步性原则就是同学们的复习计划一定要和老师的复习安排同步进行,万万不可另起炉灶,同学们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但这个计划是在学校老师复习安排下的细化和调整。

老师毕竟有着多年的教学和辅导经验,所以是最能把握分寸的人。他们既能将有效知识有规划有步骤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又能详细地讲解解题技巧。“在上课时,一定要追求随时随地不走神”。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早就掌握了,而自己的不懂之处老师又较少提及。同学们又很容易走入两大误区:一是抵触老师的授课规划和知识链接,二是独自钻研生涩艰难的试题。“这样的考生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高考(微博)不是竞赛,它不会曲高和寡;而老师是过来人,他知道如何引导”。

跟牢老师复习脚步之后,最关键的就是“链接宏观知识点”,同学们自己必须要具有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行动。

5、复习效果与班风的关系。历史证明:哪个班的班风好,高考成绩必定好!

篇6:高考倒计时专家建议

点击数:96 次 录入时间:2011/11/16 9:30:00 编辑:walter-75

一转眼距离高考也只有二百天左右的时间了,相信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或学习方法上的一些薄弱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提高成绩的突破点。所以,针对高考即将进入倒计时二百天,特级教师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重基础知识,紧跟老师复习节奏

目前,高三同学仍在进行第一轮复习中,虽然马上要进入高考二百天倒计时,但人教学习网的特级教师建议同学们,即使老师的授课内容是熟记于心的基础知识,也仍要跟随老师们的复习节奏,切不可一味自己钻研一些零散的偏题、难题,此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各科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这些基础知识的贯穿,是为同学们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所做的铺垫。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找到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探寻自己的复习方式,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加强针对性,实现自我突围

高考实为一场博弈,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有效复习最起码的。反之,主次不分,不顾轻重缓急,漫无边际,往往收效甚微。这就是说,复习必须要加强针对性。具体地说:首先,要针对遗忘的知识组织复习。哪些知识容易被遗忘?一些非重点内容;自以为不重要、不感兴趣的知识等。怎么知道遗忘?只需按课本目录默认相关知识,如果不知道讲什么,或者回忆不清如何定义某些概念、规律,即可检查是否遗忘以及遗忘的程度。在翻阅至相关章节的同时,重新审读理解体验一遍,便能起到有针对性复习的作用。其次,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复习。所谓薄弱,就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突出的是审题不清楚、题意理解不深不透是个薄弱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做不来。有的是解题丢三拉

四、稀里糊涂,很不规范成为薄弱环节。解决的办法是加强阅读训练。通过读报、读课文,提高语速,体会语境。至于逐步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步使解题思路纳入规范化轨道。

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要抛开兴趣的因素,狠补薄弱的科目。一定要把“瘸腿”补好,成绩才会有较大提高。最好能把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总结出来,不断发现不断补充。然后加强优势,争取拉分。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

明确自身定位,确定主攻方向

上一篇:公共卫生培训制度下一篇:一份亏欠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