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总结

2024-05-15

青年志愿者总结(共12篇)

篇1:青年志愿者总结

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所以我们刚刚上大学时就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这个组织,成为了协会的一员,并且从中获得很多课本学不到的,但是对我们的人生很有意义的领悟。

一、刚刚开学时,青年志愿者针对新生进行志愿活动的宣传,让更多得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并对加入的学生每人下发青年志愿者证书以及号码。让协会活动变得更加系统化,正规化,人性化。在那个时候,我便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了外联部的一个成员,积极参加协会的活动,如:花卉义卖,圣诞节苹果义卖等。

二、针对我们工学院外联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活动:协助校团委开展好义务献血活动,发动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为那些生命垂危得人贡献自己得一点力量。与其他部门一同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为他们带去慰问品还有我们的欢笑声,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院范围内募捐,为因疾病而面临死亡的白血病儿童贡献一点力量,让他们能够继续活下去。并打算在全院范围内募捐衣物为贫困山区和那些需要帮助得人送去温暖。而且在今年暑假期间,根据我们专业的技能,我们打算进行“三下乡”,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

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不仅应该努力学习书本知识,更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是提高自我,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从社会需要上来讲,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需要友爱,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应具备的起码素质。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必备的道德观念,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尤其要有清醒的认识,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

青年志愿者在这一年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特别是一些具有本系特色的长期项目活动,需要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另外,需要加大对青年志愿者的宣传力度,在整个校园里形成参与志愿服务光荣的道德风尚,号召广大的青年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推动我校我院的青年志愿者事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篇2:青年志愿者总结

三月是全社会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月。通过集团公司团委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学雷锋的热情,将雷锋精神转化为优质文明服务和创建“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的具体行动中,培养青年员工敬业奉献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出租公团支部司按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志愿服务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向身边的活“雷锋”学习活动

于红亮同志曾在部队服役6年,1995年从事出租汽车行业,驾驶新BT0186号出租车,一干就是17年,安全行驶超过200万公里。“爱心车队”于2003年成立,他是第一批爱心队员,在从事出租汽车行业期间,于红亮同志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事迹在行业中广为流传。

于红亮同志正如他加入爱心车队时宣誓的那样,“接送一位乘客,奉献一片爱心,增添一份温暖,赢得一方信任”他将这24字承诺牢牢记在心中,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奉献爱心的事迹正如他的年龄一样与日俱增,在营运过程中于洪亮同志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事迹发生在每一天,只要他能看到的困难,总会伸出友爱之手助难者一臂之力,在行业、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是我们青年、团员学习的榜样。乘客落在车上的财物,他从不动心,小到钥匙、手表,大到手机、钱包总是及时通过公司归还失主,践行重金面前不动容的爱心精神,在今年1月中旬,一位乘客将一手提包落在于师傅车上,包内装有13000元现金、银行卡,身份证件及全部家产的账簿,总价值在130000余元,于师傅发现后担心失主着急便放弃营运,第一时间把财物交到公司,经多方联系才找到失主,真真做到在重金面前不贪财;在营运中看到出租车司机争抢乘客、乘客与驾驶员发生冲突,他都会主动上前调节、相劝,维护好行业的稳定,减少治安事件的发生;在营运中对丢失钱包、醉酒、老弱等特殊乘客给与免费拉松,并将其送往安全地点,体现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于洪亮不仅在生活中体现着小爱,同时也践行者大爱,汶川、玉树地震后,公司组织义捐,他把一天营业收入的一半捐献给灾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履行着共产党员的义务。多年后这些受助的驾驶员、乘客还不忘提及;这些流传在行业中的事迹,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今年四月出租公司新增了18个经营权,在新员工入司培训中,我们邀请了于洪亮同志给新员工讲授了一堂爱岗敬业课,讲授了从业17年的历程,同时我们也号召公司所有的爱心队员向身边的活雷锋于洪亮学习,学习他的职业操守,学习他的爱心奉献。

二、开展美化工作环境,打造优质服务活动

出租汽车作为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每天接送着乘客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三、开展扶弱助残活动

各团总支(支部)、青工委结合工作实际,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通过“一助一”、“多助一”长期结对等方式,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老、帮孤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各类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进行志愿帮扶。

四、开展“献爱心、树新风”活动

篇3:青年志愿者总结

一、青年志愿者培训模式设计构想

(1) 志愿者特点分析:

青年志愿者理解能力较强、学习目标明确、主动性和自控能力强, 大都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2) 志愿者国际礼仪培训设计:

根据青年志愿者的特点、需求和知识结构, 构建新培训模式——学导式培训法。让青年志愿者主动进行生动活泼的自学活动, 指导青年志愿者浏览查询信息、下载文件、在线交流、进行实时交互培训。专家进行在线网络培训, 提供培训大纲、参考书目、影视作品、电子教案等资源, 为志愿者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网络环境。

二、志愿者培训创新架构及实施策略

学导式培训理念是“以志愿者为主体、以指导专家为主导、以资源为核心”, 通过指导专家的专业辅导,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 充分利用当代教学的多媒体资源, 通过自我学习或者是共同创建学习小组来共同学习。其基本特点是:学习之前有专家的引导, 且引导贯穿于自我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始终。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个关键步骤是学导式培训的基本方法。

(1) 让志愿者充分自学。

志愿者自主学习的关键是转变传统观念, 从知识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主动构建者, 在指导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查阅了解培训知识结构、资源、重点及自学思路方法。小组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实现某一学习目标而组建小组共同学习, 在指导专家专业的引导和组织下开展各个小组进行的讨论与学习。其主要是围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采取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与交流, 让学习者处于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主题情境中, 围绕目标 (由指导专家设计) 进行集体讨论, 形成对目标的共识, 然后由各小组之间的配合协作来解决情境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这不但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强化, 还提高了个体和集体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培养了当代青年志愿者分析和解决国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了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指导专家解疑。

指导专家解疑即指导专家与青年志愿者进行即时面对面交流或非即时的面对面交流, 解决志愿者在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当代青年志愿者的学习活动进行深入的引导, 给予正确的方向。在这一重要的环节中, 指导专家的角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转变, 已经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当代青年志愿者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帮助者和引导者, 小组之间共同学习的重要指挥官和各方面的协调者。

(3) 指导专家进行精讲。

所谓精讲, 就是指导专家通过网络在线讨论、电子邮件、现代化聊天工具等手段去讲解志愿者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通性问题。指导专家要从传统培训模式中解放出来, 由传统的“教授”转变为“导向”, 学习方法的介绍和指导是重心, 逐渐引导青年志愿者及时准确地找到难点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重点问题的掌握方法

(4) 鼓励青年志愿者独立、个性化演练。

集中演练时, 首先让青年志愿者及时独立复习, 每堂课鼓励志愿者写一些心得体会或对培训的评价与建议, 使指导专家下一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要每一个志愿者进行自由小结和自我管理, 使知识体系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小组模拟真实演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处理危机情况和突发情况的能力得到强化。通过这种终结性评价可以检验青年志愿者对知识掌握和了解情况, 衡量青年志愿者的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摘要:学导式创新模式是黑龙江省学者首创的开发学习者心理潜能与五元智能的人才心理学理论。我们尝试将学导式应用于中国志愿者素质培训工作中, 并对培训模式进行简介。

篇4:海外青年志愿者的步伐

第一阶段:初期探索

(2002年~2005年)

2003年,团中央出台《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简介》,对其主管部门、招募方式、招募条件、服务领域等进行了初步界定。这是中国志愿者走出国门的初次尝试,得到了商务部等有关部委的积极支持与协助。

志愿者派遣计划主要由地方团委及各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承办,采取“一对一”的模式,即集中在一省(市、自治区)范围内招募对象国所需要领域的志愿者。志愿者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符合服务对象国提出的具体服务领域要求。选拔程序包括笔试、面试、健康检查等,获选志愿者前往对象国前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为期一周的相关培训,包括语言培训、风俗培训、技能培训、自护教育培训、外交培训及团队培训。

志愿者在海外服务期间,主要由服务对象国的政府部门、青年组织等负责日常管理与联络。志愿者不拿服务对象国任何报酬,团中央为志愿者提供每人每月200美元的津贴,初期资金主要由团中央自筹(如企业捐助)。

第二阶段:规模派遣

(2005年~2009年)

2005年至2009年是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规模发展的时期。2004年底,商务部颁布了《援外青年志愿者选派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5年团中央会同商务部将海外志愿者服务计划纳入国家援外工作范围;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三年内派遣300名志愿者赴非洲国家开展医疗、农业、体育和汉语教学等领域的服务,以支持非洲经济文化建设,加强中非友好关系。截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成功兑现三年派遣300名志愿者的承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达到阶段性高峰。

首先,服务区域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显著增加。从初期尝试阶段派往东南亚三国(老挝、泰国、缅甸)扩展到派往非洲15国及拉美国家圭亚那。在初期探索阶段,出于体制和经验等原因,团中央发起海外服务计划的选点是离中国较近、体制与中国相仿的几个东南亚国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影响力的提升,在得到商务部大力支持、又正好赶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的机遇,海外服务计划在非洲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由前一阶段四年四批次63名增加到该阶段四年27批次405名。

其次,志愿者服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项目发起之初,团中央等部门把海外志愿者计划的服务领域主要划分为文化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三个方面。在商务部颁布《暂行办法》后,服务领域的定位有了新的内容:援外青年志愿者除了从事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外,还要提供其他有益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服务。这个定位很宽泛,但恰恰说明项目的成熟发展:中国派遣海外志愿者不仅仅只是提供我们传统的、拥有丰富经验、能上得了台面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服务,任何有助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志愿者工作,只要对象国有需求,只要中国能够提供,就可以派遣志愿者。

同时,海外服务计划的组织管理更为规范化。而在经费方面,明确提出开始利用国家援外资金;志愿者补贴从200美元调增到300美元。团中央在项目发起之初,项目经费来源于企业的援助。海外服务计划纳入援助工作范围后,得到商务部援外资金的支持。海外志愿者项目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拨款,促进了项目的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反思沉淀

(2010年~2013年)

完成“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的承诺后,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进入了一个转折点。2009年《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至2012年)》没有再提到关于派遣志愿者的计划。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主要侧重于社区建设与公益领域。事实上,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青年志愿者海外计划的派出人数有所减少,分别为41人、28人、60人。这一阶段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派出人数上,国家政策和报道宣传等也反映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正处于反思沉淀阶段。

与这种沉淀相呼应的是政府对援外工作的全面总结和学术界对该计划的关注增加。政府在反思,学界也在反思。在反思的氛围下,2011年2月,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等将对外援助部际联系机制升级为部际协调机制。2012年又将部际协调机制的单位扩充到了33家。这是政府反思与不断推进的结果。

目前,我国对外援助管理涉及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等20多个中央部委和机构,以及地方省市商务部门、驻外使领馆等,体系庞大繁杂,尚未形成对外援助的网络化管理,对外援助协调机制效率不高,确实有待完善。

中国派遣海外青年志愿者的三个特点

首先,志愿者派遣根据国家政策倾向有明显的起落升跌。在纳入援外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志(如中非合作论坛“300援非志愿者”)时,志愿者体系开始规范,资金得到稳定支持,派遣人数及服务领域得到扩展。这说明志愿者体系与国家援外政治性举措保持一致,受到传统援外思维的影响,仍是领导人推动型的被动发展,国内成熟稳定的公民社会型志愿体系还没有真正展开。

其次,志愿者派遣以与服务对象国的官方合作为主要路径,派遣持续性主要基于对象国的需求与国内现有资源,实现接力派遣的国家较为集中。在现在的人才库中,中文、英文及体育的教学人才最为充沛,有关计算机及农业科技的人才较为缺乏,医疗方向的志愿者也较少,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常常需要花大力气找寻合适的志愿者。

最后,志愿者派遣实行“多部管理制”,由多部门共同协商决定,团中央、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都参与其中,商务部最后统筹管理。其中,援外体系60年的经验为援外志愿者提供了大的政策背景,团中央依靠青年培养体系为志愿者选拔输送人才,外交部负责与对象国进行接触并对志愿者进行在地管理,财政部为志愿者提供援外资金支持。这种派遣机制需要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才能更好地保证项目的有效有序运行。由部际联络机制到部际协调机制的转变反映了志愿者派遣在“多部管理”下的实际需要,但部门协调机制效率低下,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

篇5: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金融知识宣讲进社区”志愿活动

一、活动目的河北金融学院作为华北、西北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学校一方面为金融机构培养这方面人才,同时一直坚持服务社会,为了提

高公众的金融素质,服务百姓生活,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我校举行了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知识宣讲社区”志愿活动。

二、活动过程

在经过中国人民银行专业人士相关指导的四次培训后,10月23日,130名青年

志愿者在图书馆前宣誓,然后分组奔赴保定市几个小区进行志愿宣传真假币辨别、安全使用银行卡知识。

我们第五小组在上午八点半左右到达警盾家园小区,当时有些人在做晨练,在小

组长的指导下我们完成场地布置后就分散开来给小区居民去讲解宣传,看着那些爷爷、奶奶、阿姨们满意的表情,志愿者的脸上也绽放出欢乐的笑脸。

三、活动的中的不足之处及意义

首先,不足之处,由于天气原因,那天雾气很大天气有点冷,在外面的小区居民

比较少,所以导致宣传力度不是很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还有一些

小区居民对志愿者活动不是很支持,我觉得是宣传力度不够……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意义和收获还是主要的,第一、参加这次志愿者活动的主要为

大一或大二学生,为了准备这次金融知识宣讲,参加了多次培训,对于

学生个人来说,增加了金融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第二、在和小区居

民接触宣传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沟通、与人交往方面的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第三、同学们在做宣传的同时时刻不忘自己身

后的河北金融学院,展现了良好的金院学子的风貌;第四、过志愿者活

动接触社会,体会助人之乐,收获之乐,践行志愿者精神,传播先进文

篇6: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大家好!下面由我来为青协总结这一年工作情况:

2010年10月上旬,青协在文虎楼210展开纳新活动,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了47名表现优秀的同学,确定为青协成员。

2010年10月中旬,于文虎楼213组织了新生交流会。

2010年11月,青协组织志愿者去东肖敬老院,与老人交谈,为他们打扫卫生并表演节目。

2010年11月,青协为校运会及院迎新晚会尽上一份力。

2010年12月5日,应校青协安排,我院青协携同“贴心服务社”与数计院青协及体育系青协一起组成街心服务队服务街心群众,其中我院负责维修家电。

2010年12月25日,我院青协前往龙岩市新罗区儿童福利院与孩子们一起过圣诞节。

2010年12月28日,我院青协组织成员到学生宿舍募捐旧衣服等生活用品,由山和数码提供2000运费,运往西藏贫困地区。

2011年3月5日,应校青协安排,我院青协及“贴心服务社”再次与数计院青协和体育系组成街心服务队服务群众。

2011年3月21日,我院青协组织爱心募捐小学图书馆活动,募捐共计83元。

2011年4月9日我院青协与数计院及生科院青协一起前往东肖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从中学习并打扫馆内卫生。

在此期间,我院青协协助组织部组织的“联想”宣传活动于2组团空地帮忙搬桌椅;在院十佳中我们青协负责维持学术报告厅秩序,搬小圆凳等工作;协助院里做好网线义务检修工作;在院新闻中心关于福达杯手机摄影大赛评选中搬桌椅;帮助在院党团知识竞赛中搬桌椅活动等一系列工作。

虽然在这学年开展了较多活动,也获得一些丰富的经验。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从活动中多做总结,这样才能使青协越做越好。

以下是这一年的工作心得及不足:

工作心得方面:1.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加强院际协调合作;

2.关注生活,关注周边的人;3.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关注时事要闻,关心国家大事;4.保持无私奉献的热情,坚持认真执着的态度;5.团队合作精神。

不足:1.活动内容有待丰富,活动领域有带扩展;2.活动策划不够具体,准备工作不好;3.团队的协作性不够默契;4.团队行动力不够快,效率可进一步提高;5.队员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可操作性欠佳;6.奖励力度不大,影响队员积极性;7.加大宣传力度。

以上是我们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2010-11的工作总结,其中包含了我们的汗水和喜悦,也不乏失败和教训。我们坚信:在一届届青年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在团委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做好青年志愿服务这项事业,将我们的志愿活动开展得更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7:青年志愿者期中总结

对我部门上半期活动的总结如下:

一、常规活动

1、志愿者动员大会

我部门于十月开展了本学期的动员大会。各班同学都积极参加了这次志愿者动员大会,在会上为先进的志愿者颁发了奖状,部长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领导也进行了讲话,鼓励青协干事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为青协争光,将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发扬光大。

2、感恩祖国进社区活动

我部门于十月开展了感恩祖国进社区活动,活动圆满结束。在活动中,干事们态度良好,做事积极认真,有效的宣传了感恩祖国的主题。干事们为老人们打扫房间,与老人聊天,给老人们带去了温暖,让老人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

3、义务献血

上半期我部门协助校青协开展了两次大型的义务献血活动。在这两次义务献血活动中,我部门干事积极的做好了宣传工作及义务献血的现场维护秩序的`工作,为义务献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及环境,让医务人员能安心的工作,也让同学们能放心的参加义务献血活动,为万州人民做出一份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4、进老年大学活动

我部门于十一月开展了以“学习永不止步,活到老学到老”为主题的进老年大学常规活动。此次活动是与本校物电院合办,在活动过程中干事们态度认真,做事积极。此次活动圆满结束,现场气氛热烈。主要节目有同学们带来的歌舞表演以及老人们的民乐演奏、拉丁舞,并看了关于老人们生活的视频及照片,让干事及志愿者们更加了解老人们的生活。

二、长期活动

敬老院活动

我部门长期开展走进敬老院活动。在这项长期活动中,干事们为老人们捏肩、捶腿,陪他们聊天,并帮护工阿姨们为老人们做清洁、打扫房间。在敬老院里,老人们孤独寂寞,子女们的不关心让他们心灵受伤,而青协干事及志愿者们的工作为他们带来了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这也是当代大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而我部门将持续开展这项活动。

三、其他活动

1、迎新军训服务

在开学伊始,当新生们在流着汗水军训时,我部门志愿者也战斗在“前线”。毒辣的太阳照射在地上,热气穿透了鞋底,脚掌如踩在火石上。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志愿者们的脚步。在同学们需要水的第一刻把谁送上,在有同学晕倒时将同学送到校医务室。同学们军训辛苦,而志愿者一点也轻松。我部门圆满的完成了迎新军训服务工作。

2、迎新晚会安全维护

文学与新闻学院于11月举办了迎新晚会,我部门负责迎新晚会的安全维护工作。在活动中,我部门干事一直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的检票、查人。为迎新晚会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安全的环境。迎新晚会顺利结束,没有出现安全问题。

篇8: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建构

一、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构成及功能

机制, 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规律。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主要由青年志愿者的期望和激励措施两个部分组成。该机制的功能体现在这两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上。首先, 我们要了解青年对志愿活动的期望有哪些;其次, 根据这些期望值, 提出相关的激励措施;最后,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来满足青年期望, 最终实现青年志愿活动的参与。

二、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期望需求

青年志愿者的需求主要包括: (1) 安全需求。青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时, 希望确定自己服务的对象是一个可信的机构; (2) 求知需求。在志愿服务中, 青年志愿者希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 能获得社会履历, 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3) 认可需求。青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 常常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4) 归属需求。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 自己会融入一个团队, 在团队中, 就像在家一样, 有人互相牵挂照应着。所以此需求对团队的打造提出了要求; (5) 奉献需求。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 深深地体会到国家、社会、家庭对自己的帮助, 他们心中有着极强的感恩心理。通过志愿活动, 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社会。

三、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1. 志愿者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志愿服务的法制建设非常不健全, 严重影响和限制着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国家没有统一的制度, 各地方就形成了各自的民间机构条例。这样的规定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志愿服务的发展, 但从大方向看, 志愿服务在国际合作中就很难协调各地方的条例设定。此外,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省市出台了相关条例, 在其他省市的志愿服务中, 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很难保障志愿者的各方面权益。导致问题发生后很难处理, 造成青年没有意愿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2. 志愿者培训专业性不足

很多青年志愿者都是非常热心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 所以这对组织的培训提出了要求。但很多组织对专业培训并不重视, 只重视其态度等基本素质。导致整个志愿服务流于形式, 而没有实质的效益。这样的结果对志愿者来说是消极的, 因为自己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这样的结果对于机构来说同样是消极的, 因为没有实现效益。

3. 志愿者活动资金匮乏

我国的志愿服务资金大多源于政府。因为社会上的志愿组织还未能建立公共的信任度, 很难通过募捐筹集资金。资金的缺乏导致志愿服务得不到基本的物资保障, 志愿服务活动很难吸引和留住有志青年, 组织难以得到发展。

4. 志愿者服务领域狭窄

我国青年的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基本上局限于校内或社区, 很少向社会层次伸展。此外, 向社会层次发展的志愿活动的内容又比较固定, 没有创新。

四、我国青年志愿者期望满足的激励措施提出

1. 青年志愿者期望满足的内部激励措施

(1) 价值实现激励。价值的体现方式是适应了主体的需求, 主体需求越大越突显其价值。青年志愿者的价值实现体现在其对社会的贡献, 即得到社会对其志愿活动的认可。青年志愿者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最重要的是, 我们要让青年志愿者领会到他们的价值然后才能实现这些价值。青年志愿者志愿活动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中国青年不太清楚明白的, 但他们知道其中的文化价值。所以, 价值实现激励在深化其文化价值的同时, 要强调其中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方面, 青年志愿者的志愿行动能够缓解社会上存在的部分问题, 使得国家社会稳定发展。虽说志愿服务看似力量单薄, 但中国的众青年都投入社会公益活动之中时, 将会是一个力量无穷的巨型组织群体。经济价值方面, 由于志愿服务属于非盈利性行为, 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活动能给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利润。据统计, 自1993年以来, 全国累计已有超过1亿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累计创造12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另外, 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传播着我国优秀传统美德文化。他们不只是作为个人而存在, 他们的行为在给整个社会注入正能量, 呼唤着人心底最初的真、善、美。他们走过的地方, 人们会因此而拾起偶尔遗忘的美德;他们留下的, 有时候是汗水, 有时候是温暖, 更多的时候是希望。此时, 青年志愿者就是中华美德文化的载体, 无形中在社会里弥散, 让好的品质得到传承。

(2) 个体发展激励。青年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并非完全利他,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己的成分在里面。他们也同样希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 使自己的技能得到提高, 以帮助自己在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时能更自如地应对面临的问题。首先, 要鼓励青年去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该活动的性质、类型可以尽量贴合青年所学习的专业或技能。如此, 青年会将此看成一个学习完善自我技能的过程, 他们就会非常珍惜并好好把握这类机会, 甚至会努力争取类似机会, 尽力将其做到最好。另外, 就业是每个成熟的社会个体需要面临的大事件。当志愿服务与就业方向挂钩时, 青年志愿者出于利益化的动机, 也将非常愿意参与。

(3) 情感交流激励。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情感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志愿活动中情感的传递是通过沟通交流来实现的。这里的沟通就涉及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组织与社会人员之间的沟通。要通过情感交流激励的方法来促进青年参与志愿活动, 则志愿活动组织内部首先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相处环境:成员之间带着共同的目标, 互相理解、支持和帮助。除了内部关系融洽外, 还要与外界处理好关系。总之, 在志愿服务中, 让每一个成员感受到快乐温暖的主观体验, 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团体中有一种被认可感和归属感, 最终从情感上征服青年志愿者。

2. 青年志愿者期望满足的外部激励措施

(1) 物质保障激励。首先, 以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障基本物质基础和基本服务补贴, 是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志愿服务组织内部没有经济的直接来源, 所以应向外筹资。志愿组织虽然属于非盈利性组织, 但为了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寻求政府拨款、企业单位赞助和捐赠等形式筹款, 同时也可为社会提供部分有偿服务, 这些盈利最终归组织所有。除了筹款, 管理资金也是非常关键的, 组织可以实行资产透明化管理, 大家共同监管, 给志愿组织提供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度联系紧密, 国家也支持则其发展迅速。所以, 政府应该在此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具体的表现为物资和精神上的共同支持。国家如果能够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志愿者工作开展起来也会顺利得多。其次是完善的法制保障。目前, 我国还未对志愿者活动建立一个完整的法规。志愿者非常希望能在志愿参与中享有法律给予的权利, 如人身保障的权利、物质保障权利等。在法律的监控下, 志愿活动的开展就有了最权威的保障, 青年参与志愿活动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此举将促进青年志愿者活动数量的急速增长。

(2) 科学管理激励。有些青年并不是不愿意去参与志愿服务, 而是不知道如何做, 怕在大家面前出丑。开展志愿者培训就可以帮助这些青年抛开这些顾虑, 同时也能提高志愿者团队志愿服务的整体效率。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和技巧学习两方面。基础理论即关于志愿服务的工作性质、内容、对象和流程等知识。技巧学习则是重点, 包括人际沟通技巧、专业技能训练、管理能力训练等。人际沟通是任何社会性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 专业技能训练是在志愿活动中要做的中心内容训练, 管理能力则是整个活动中处理事情的一种统筹能力培养。志愿者培训的核心是务实——即真正有助于提高青年志愿者的相关技能。志愿者培训课程旨在给志愿者指导方向, 为志愿活动高效顺利的完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志愿者培训课程的实效性是吸引青年志愿者非常关键的因素。另外, 可建立志愿者中介系统, 这个系统可通过网络来进行, 如建立相关的网站, 网站与社会各层次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形成一个巨型的网络, 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丰富的选择。当选择多样化后, 青年志愿者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活动。

(3) 宣扬文化激励。在社会中树立典型模范的人物, 就像一面镜子, 有利于大家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坐标。因为得到社会公认的人物才会被宣传, 所以青年通常会以其为自己的榜样, 向他看齐, 一步一步走进青年志愿者团队。此外, 当整个社会处处都有对模范志愿者的宣传时, 社会大众也会开始关注青年志愿者行动。由此一来, 青年志愿者行动就能建立良好的民众基础。另外, 创办刊物也是宣传的一种方式, 刊物将志愿行为文字化、图片化, 更富有渲染力, 以杂志的途径宣传, 也会让事实更有说服力。青年是阅读刊物的一个大群体, 志愿者刊物能有效鼓动青年参与志愿活动。当然, 要让青年志愿者行动成为公众认可的活动, 则志愿团队应设法建立一个专属的品牌。首先, 要坚持不懈地做宣传工作, 如在各类公众广告栏贴广告、建立网站、在大型公众场所做宣讲等。宣传的目的是让大家接触并逐渐了解关于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相关事情。其次, 在各节日来临的时候, 定期为社会做一些志愿活动, 让社会群众开始关注到青年志愿者行动。此时, 青年就会非常乐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五、结语

志愿活动在青年的心中是一项神圣而且伟大的事业, 他们内心是非常愿意参与的。但由于一系列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导致志愿活动不能和理想中相照应, 形成落差。笔者认为在激励机制的提倡下, 落实相关要求, 我国青年志愿者定能将志愿组织壮大, 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

摘要: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是根据青年志愿者的期望采取相关激励措施, 最终满足青年志愿者期望以实现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运行过程。本文简要地说明了现行志愿者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我国青年志愿者期望满足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期望满足

参考文献

[1]戴卫义, 闪茜菁.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青年工作论坛) , 2003 (05) .

[2]刘家祥, 杨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价值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

[3]蔡宜旦, 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1 (04) .

[4]孔伟红, 艾楚君.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调查与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篇9:青年志愿者郝廷东

4年前的一个决定,让郝廷东的人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2011年7月,西藏正值雨季,昼夜温差较大。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怀着好奇与热情,郝廷东踏进了西藏山南地区的大地。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他参加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西部计划,服务共青团西藏山南地区委员会青工青农部。

“志愿者们怀着不同的梦想来到西藏。当我们聚在一起,再谈起这些岁月,都感到这是青春年少时一段最珍贵的记忆。”郝廷东说。

从理科生到志愿者

深色秋衣配上牛仔裤,这是郝廷东在西藏秋冬白天时常见的配搭。经过近几年在西藏山南地区的紫外线“洗礼”后,他已经变得有点黝黑。

郝廷东今年29岁,作为正宗的“80后”,他笑称自己已不算年轻。

是什么原因,让郝廷东愿意来到西藏山南地区,过着与别人大不相同的生活?2011年,大四的郝延东面临选择业。郝延东说:“当时在一个公司实习,主要是编程的工作,跟人接触的机会很少,生活比较单调。”

郝延东工作了5个月左右,发现太枯燥了。后来,他得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有西部计划的志愿者项目,就报了名。2011年7月,郝廷东作为志愿者来到了西藏山南地区,期间担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山南地区志愿者服务队团支部书记、队长。

郝廷东觉得,来到山南地区后,环境和他想象中很不一样。他说,在北京接受培训的时候,培训人员都跟他们介绍说要有心理准备。因为西藏的环境不像大城市那么优越,图片中看到的房子都是石头建造的。因此,志愿者们都做好了适应艰苦生活的准备。但是来了以后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糟。当地也有楼房等现代化设施,生活环境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助人实现梦想,升华自己人生

在郝廷东的眼里,山南较之拉萨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些安静。新的工作岗位,新的社会环境,新的同事,一切都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他被安排在团委业务最忙的科室,主要从事基层团建和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团建的工作与党建有些相似,首先要扩大组织覆盖,完善基层团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全地区团的工作重心逐步向乡镇,团的工作触手延伸到每个青年周围这一目标。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则主要是帮助全地区大学生寻找就业创业机会。

他认为,一开始大家对于创业的愿望并不是特别深。年轻人的思想都是外出务工、靠政府补贴或者考公务员等,而很多村民更是仅仅依靠虫草增收。但是随着创业人员的增加,他们的意识开始发生变化。现在,他们会尝试新的路径,例如积极引进良种黄牛,发展核桃、油桃种植业等,逐步拓宽了致富门路。

郝廷东觉得,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也是在升华自己的人生。这是他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道理。

为爱留在西藏

结束了两年的志愿者生涯,大多数人都选择回到内地,但郝廷东却选择继续留在西藏山南。2013年8月,他考取国家公务员,分配在海拨4500米的西藏山南地区曲松县邱多江乡人民政府。当问到留下原因时,郝廷东说:“因为在山南的工作已经习惯了,并且很喜欢这里的生活。”

志愿者的经历使郝廷东在行政工作上入手很快。由于业务熟练,他被抽调到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办公室从事文秘和协调工作,负责统筹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曲松县活动亮点。活动结束后,郝廷东被安排留在曲松县学习基层党建和组织工作。分配后半年的时间他先后3次深入全县5个乡镇21个行政村走访调研基层党建开展情况。

除了工作之外,现在郝延东的家庭也已落根在西藏。他说:“情感在这里了,也是不舍得离开的原因之一。”郝延东的妻子是西藏本地人,他们相识于志愿者服务的工作中。郝廷东说:“我们都觉得在年轻的时候,要留在这个有共同梦想的地方。”现在,他已是两个月大孩子的父亲了。

年轻人不要放弃梦想

郝延东在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活动和安家在西藏的过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家人觉得我付出同样的辛劳,在内地得到的报酬和人生经历都比西藏好,因此不理解我为什么要一直留在西藏。而且,当父母越来越老、身体不好的时候,我不能留在他们身边,所以还是有些内疚。曾经的朋友圈子也离我越来越远,一开始总有特别孤独的感觉。”

但慢慢适应西藏后,郝延东爱上了西藏的风土人情、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他认为,西藏生活节奏没那么快,不缺歌声,不缺舞蹈,而且人民都比较淳朴、热情。“譬如说,我想从县里到某个地区,但又没有交通工具,那在路上就可以搭个顺风车,很多人都愿意载的。”

西藏人民热情与友好深深地感动着郝廷东。“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差不多要离开了。有几个小孩把几朵小野花送给了我和另外一个志愿者。当他们把花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觉得是特别淳朴的感情。我走出校门的时候就哭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志愿者生涯值了!”郝廷东回忆道。

郝延东鼓励参加“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年轻人应该有梦想,并要用行动来证明。不管到西藏是怎样的心态,都可以把这里当成是施展才能的舞台。”

篇10: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五、开拓创新,继续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意义深远的工作,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在活动的方式上,我们将开拓创新,不断拓展活动的阵地和形式;在活动内容上,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之上,积极开拓适合当代在校大学生需求的内容,使志愿者活动能够上水平、上档次;在活动的考核上,我们将和注册青年志愿者活动相结合,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活动考核体系……总之,在青年志愿者活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我们将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为更广大的大学生提供广阔的施展舞台。

篇11:青年志愿者个人总结

在思想上,我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大事,并多次组织同学们学习政治精神,希望他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传统,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抓紧时间,不仅学习好学科基础知识,更加学好专业课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乐意与其它同学共同努力,做题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他们探讨,希望大家能共同进步。于是,在XX年年上学期获得了专业一等学生奖学金等。

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出色的完成学长学姐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作为07级机电班的副班长,我多次成功组织班级活动!在社团里出谋划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获得“优秀报道员”称号。

篇12: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本行动是一个致力于创造美好明天的行动,是有个着眼于开拓未来的事业,是青年创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事业。

财政局团支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文明单位为契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促进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规范管理,推动团的工作和志愿者行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中。

青年志愿者行动始终坚持“致力于帮助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宣传家电下乡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宗旨。我们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利用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志愿者精神,循序渐进得拓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服务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活动总结如下:

一、为增进青年团员的团员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青年团员的先进性,本着服务群众的思想,财政局的青年志愿者们开展了“进社区”的志愿者活动。首先是将温暖送进敬老院,然后志愿者们又将爱心送到了贫困乡,将爱心洒向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二、深化我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青年团员良好的精神道德风尚的形成,由团支部举行了一系列的爱心捐赠活动。

三、他们在学雷峰活动日中做了很多好事,当然平时的他们也是本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尽好志愿者的职责。

四、各类活动还有很多,例如每周星期五打扫全局卫生活动,而且临近冬日的扫雪活动处处可见志愿者们的身影。

志愿活动让他们提高正确的道德认识;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磨练坚强的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以倡导和推进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这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为青年干部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舞台,为满腔热情、乐于奉献的青年们提供了沟通的桥梁;因此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得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积极配合县团委做好常规活动,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

我们深信,在局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我局青年志愿者一定能发挥出我们应有的作用,作出一番成绩!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上一篇: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和谐园区工作汇报下一篇:少先队新队员入队宣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