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志愿者

2024-05-18

优秀青年志愿者(精选6篇)

篇1:优秀青年志愿者

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评选办法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化我院青年志愿者行动,总结、表彰我院志愿服务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项目,进一步发挥激励示范作用,引导我院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始终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为鼓励我校青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更好地促进我院青年志愿者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每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对优秀青年志愿者和集体进行评选表彰,评选办法如下:

一、奖项设立

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二、参评条件与要求

(一)优秀青年志愿者参评条件

1、年龄在14周岁至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院在籍注册青年志愿者,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践行科学发展重要思想,在本职岗位上表现优秀,各方面成绩突出的注册志愿者。

2、参评对象志愿服务时间累计300小时以上或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做出较大贡献,有良好社会影响的青年志愿者。

3.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思想积极上进;遵守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组织的安排,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文明服务,自觉维护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形象;思想品德良好,敬老爱幼,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无不良行为;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举行的各项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表现积极,乐于奉献,服务效果良好。

(二)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参评条件

参评对象为二级学院分团委或成立两年以上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重点为在服务的社会覆盖面、青年志愿者的动员面和注册面、网络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

(三)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奖参评条件

参评对象为近几年来在我院具有较好社会反响和公益效果的志愿服务项目。参评项目应具有相对完善和规范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有显著的服务成效,项目实施时间不短于3个月,参与人数不少于15人。申报项目要有较完备的文字影像等档案资料。

篇2:优秀青年志愿者

尊敬的团组织:

我是信息工程系计机1001班的万忠青,进入大学之后,立志做一个志愿者的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一直是志愿者协会的宗旨,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以全面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为促进学校志愿者活动的制度改革和基础建设的发展,推动其全面进步而不停奋斗。

“ 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过,你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会过,你才知道其中的快乐,只有拥有过,你才知道其中的纯粹” ,这是我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青年志愿者”,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代表的是青年志愿者的形象与行动指南。志愿者,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工作方面,大一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2010年9月9日去郄马敬老院看望老人,打扫卫生,送去我们的温暖。2010年10月28号净化校园清除小广告;11月6号校园环卫活动清洁校园卫生;大一下学期参加植树节活动美化校园环境,回收废旧电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服装,参加校园文明工程启动仪式,院运动会协助,去方村路口维护交通秩序等。我自进校以来就加入了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积极配合其他人的工作。现已是青协部老干事。我坚持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认真负责,出色的完成了学院、系部和班级的各项工作,也深刻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融入团队,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生活方面,勤俭节约,曾获得四次文明宿舍。

思想素质方面,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平时积极参加学校里组织的各项具有一定政治意义的活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精神内涵,并且认真执行校园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用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学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接受思想教育,争做一个优秀青年志愿者。

学习方面,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获过三等奖学金。我努力做到脚踏实地。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虚心好问,以务实的态度对待接触专业知识,努力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希望以后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在此,我深知志愿者的事业既平凡又伟大,之所为伟大,因为他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无私的帮助和爱心的付出;之所以平凡,因为它是有众多的志愿者在自己的日常行动中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了伟大的奉献事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细小的角落,在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细心地呵护,在对周边环境的热心的关注,在对国家的事的积极的关注。用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别人,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我始终以自己的热忱和爱心,尽自己所能,服务社会,关怀弱者,完善人格,弘扬新风。这就是我对志愿者的感悟。我将不断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我将不断把自己的热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里,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

春暖花开今又是,跃马扬鞭正当时!曾经参与的活动已成往事,在以后的日子中,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会多多参加。我深信:每一次参与,都有价值!在此我正式向组织申请优秀青年志愿者,希望组织可以批准。此致

敬礼!

申请人:万忠青

班级:计机31001 学号:15

篇3:优秀青年志愿者

用热血融化寒冰

“最艰苦的担子我们挑, 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去, 最紧急的关头我们上, 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时刻准备着, 吃苦在先, 冲锋在前……”这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2008年抗冰抢险保电攻坚战中留下的铮铮誓言。

2008年1月, 由于连续多日暴雪, 仙女山3条10k V线路因导线覆冰严重, 倒杆断线几十处。突击队队长秦小云带领队员天不亮就赶赴现场, 他们连走带爬, 把抢修物资运上山。队员谢小林、王银川在雪林里巡了一天的线, 身体被融化后的冰雪泡得发白。公司前任团委书记罗洪长期在山腰低谷抢修, 双脚长满了冻疮, 又痛又肿, 原本穿40码的鞋只能换成43码的鞋, 他说:“大码的鞋能减少摩擦, 虽然爬山、走路不方便, 但是能减少疼痛, 跟上抢修节奏。”队员肖世云顶着凛冽寒风, 在电杆上工作六七个小时, 下杆后双脚冻僵, 竟一下瘫坐在雪地上。

当年正月初一, 羊角分队队长熊孔明刚从抢险现场返回, 还未换下被冰雪渗透的鞋和裤子, 就接到妻子流产的电话。熊孔明今年都37岁了, 妻子有病一直没有怀上孩子, 结婚10年来, 好不容易怀了宝宝, 可是又……他知道后沉默片刻, 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老婆, 到处断线, 山上有1 000多人没有电, 我是队长, 你要理解我, 不能回家照顾你了, 我对不住你!”

山上冰雪覆盖, 荆棘密布, 杂树丛生, 根本就没有路。脚下打滑的史志国, 被沉重的角钢压倒在雪窝里, 队员们急忙拉起他。这个硬汉活动活动臂膀, 扛起角钢迈步继续往前冲。在山间阴冷的寒风中, 党委书记冯小明亲自带领突击队, 扛着数十千克的角钢, 一步三滑, 艰难前行。

冰天雪地, 年轻的突击队员们高举“青年突击队”旗帜, 冲向抗冰抢险保电的第一线, 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冰雪中重新“站立”的杆塔, 分明是武隆电力铁军用信念浇铸的钢铁脊梁!

用行动彰显责任

2009年6月5日, 武隆鸡尾山发生特大山体垮塌, 74名矿工和村民被垮塌山石掩埋。灾难发生后, 126名队员冒着山体垮塌的危险, 星夜奔赴受灾现场。他们克服高温、暴雨、垮塌山石、泥石流、道路不畅等困难, 不分昼夜安装变压器、架设导线、敷设电缆……连续17天, 坚守在救援一线, 做到“救援抢险到哪里, 电就供到哪里”, 被当地老百姓誉为“投入战斗最早、战线最长、工作任务最重、战斗力最强、成效最突出”的团队。

6月7日夜, 检修分队的突击队员在上面是摇摇欲坠的山石、下面是万丈深渊的狭窄山路上, 用布满茧子的双手, 一把一把拖着沉重的电缆。队长张敏被雨淋湿的工作服, 湿漉漉地捂在身上, 全身皮肤长满了红疮, 发肿的双脚仍不停走动着。8日凌晨2时, 队员们才结束战斗回到救灾帐篷, 来不及换下湿透的衣服和满是淤泥的胶鞋, 抓起方便面就往嘴里送。风雨中, 他们已整整15 h没有进食。队员徐成, 工作点离家不足2 km, 可整整6天没进过家门。连日的降雨和繁重的工作, 使他患了重感冒, 可他仍挺直腰板, 坚持工作在救援现场。

6月9日中午, 保电现场热浪滚滚, 气温高达39℃。队员们在几近笔直的崖壁上, 穿越灌木密林, 攀着绳索, 踩着碎石泥汤, 艰难下行200余米, 到达坡度70余度、海拔1 020 m的崖壁, 在险峻的峭壁间打出了一条“生命”通道。烈日下, 队员们忍着高温酷暑, 干渴饥饿, 弓着腰, 迈着沉重的脚步, 吃力地拖着沉甸甸的导线, 工作服上布满汗渍, 黑黝黝的脸上只有牙齿是白的, 背上、胳膊上和脖子上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 但他们仍挥汗如雨, 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

用爱心书写辉煌

几年来, 这支朝气蓬勃、追求奉献的队伍一直在扶贫济困、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春风般温暖人心、给人希望。他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开展富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各类活动。

在开展“青春光明行”、“供电服务进社区”、“金牌服务迎奥运”、“迎祖国六十华诞, 展供电服务风采”等主题活动中, 志愿者利用节假日进社区、进村社摆摊设点, 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安全用电知识, 并现场办理用电申请、服务投诉等, 受到当地政府与百姓的广泛好评。他们还走进学校, 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为全县中小学生上一堂电力安全知识普及课。同时, 服务队与县特殊教育学校“1+1”结对, 将孤残儿童作为重要服务对象, 定期为聋哑学生授课。

篇4:海外青年志愿者的步伐

第一阶段:初期探索

(2002年~2005年)

2003年,团中央出台《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简介》,对其主管部门、招募方式、招募条件、服务领域等进行了初步界定。这是中国志愿者走出国门的初次尝试,得到了商务部等有关部委的积极支持与协助。

志愿者派遣计划主要由地方团委及各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承办,采取“一对一”的模式,即集中在一省(市、自治区)范围内招募对象国所需要领域的志愿者。志愿者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符合服务对象国提出的具体服务领域要求。选拔程序包括笔试、面试、健康检查等,获选志愿者前往对象国前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为期一周的相关培训,包括语言培训、风俗培训、技能培训、自护教育培训、外交培训及团队培训。

志愿者在海外服务期间,主要由服务对象国的政府部门、青年组织等负责日常管理与联络。志愿者不拿服务对象国任何报酬,团中央为志愿者提供每人每月200美元的津贴,初期资金主要由团中央自筹(如企业捐助)。

第二阶段:规模派遣

(2005年~2009年)

2005年至2009年是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规模发展的时期。2004年底,商务部颁布了《援外青年志愿者选派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5年团中央会同商务部将海外志愿者服务计划纳入国家援外工作范围;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三年内派遣300名志愿者赴非洲国家开展医疗、农业、体育和汉语教学等领域的服务,以支持非洲经济文化建设,加强中非友好关系。截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成功兑现三年派遣300名志愿者的承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达到阶段性高峰。

首先,服务区域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显著增加。从初期尝试阶段派往东南亚三国(老挝、泰国、缅甸)扩展到派往非洲15国及拉美国家圭亚那。在初期探索阶段,出于体制和经验等原因,团中央发起海外服务计划的选点是离中国较近、体制与中国相仿的几个东南亚国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影响力的提升,在得到商务部大力支持、又正好赶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的机遇,海外服务计划在非洲迅速扩展。志愿者人数由前一阶段四年四批次63名增加到该阶段四年27批次405名。

其次,志愿者服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项目发起之初,团中央等部门把海外志愿者计划的服务领域主要划分为文化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三个方面。在商务部颁布《暂行办法》后,服务领域的定位有了新的内容:援外青年志愿者除了从事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外,还要提供其他有益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服务。这个定位很宽泛,但恰恰说明项目的成熟发展:中国派遣海外志愿者不仅仅只是提供我们传统的、拥有丰富经验、能上得了台面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服务,任何有助于对象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志愿者工作,只要对象国有需求,只要中国能够提供,就可以派遣志愿者。

同时,海外服务计划的组织管理更为规范化。而在经费方面,明确提出开始利用国家援外资金;志愿者补贴从200美元调增到300美元。团中央在项目发起之初,项目经费来源于企业的援助。海外服务计划纳入援助工作范围后,得到商务部援外资金的支持。海外志愿者项目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拨款,促进了项目的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反思沉淀

(2010年~2013年)

完成“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的承诺后,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进入了一个转折点。2009年《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至2012年)》没有再提到关于派遣志愿者的计划。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主要侧重于社区建设与公益领域。事实上,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青年志愿者海外计划的派出人数有所减少,分别为41人、28人、60人。这一阶段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派出人数上,国家政策和报道宣传等也反映出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正处于反思沉淀阶段。

与这种沉淀相呼应的是政府对援外工作的全面总结和学术界对该计划的关注增加。政府在反思,学界也在反思。在反思的氛围下,2011年2月,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等将对外援助部际联系机制升级为部际协调机制。2012年又将部际协调机制的单位扩充到了33家。这是政府反思与不断推进的结果。

目前,我国对外援助管理涉及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等20多个中央部委和机构,以及地方省市商务部门、驻外使领馆等,体系庞大繁杂,尚未形成对外援助的网络化管理,对外援助协调机制效率不高,确实有待完善。

中国派遣海外青年志愿者的三个特点

首先,志愿者派遣根据国家政策倾向有明显的起落升跌。在纳入援外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志(如中非合作论坛“300援非志愿者”)时,志愿者体系开始规范,资金得到稳定支持,派遣人数及服务领域得到扩展。这说明志愿者体系与国家援外政治性举措保持一致,受到传统援外思维的影响,仍是领导人推动型的被动发展,国内成熟稳定的公民社会型志愿体系还没有真正展开。

其次,志愿者派遣以与服务对象国的官方合作为主要路径,派遣持续性主要基于对象国的需求与国内现有资源,实现接力派遣的国家较为集中。在现在的人才库中,中文、英文及体育的教学人才最为充沛,有关计算机及农业科技的人才较为缺乏,医疗方向的志愿者也较少,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常常需要花大力气找寻合适的志愿者。

最后,志愿者派遣实行“多部管理制”,由多部门共同协商决定,团中央、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都参与其中,商务部最后统筹管理。其中,援外体系60年的经验为援外志愿者提供了大的政策背景,团中央依靠青年培养体系为志愿者选拔输送人才,外交部负责与对象国进行接触并对志愿者进行在地管理,财政部为志愿者提供援外资金支持。这种派遣机制需要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才能更好地保证项目的有效有序运行。由部际联络机制到部际协调机制的转变反映了志愿者派遣在“多部管理”下的实际需要,但部门协调机制效率低下,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

篇5:优秀青年志愿者

计信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

优秀青年志愿者颁奖词:

他们诚实、勤恳、自信、每次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每次工作都能积极认真的完成。他们是大家的好榜样,是协会的主力军,他们是最优秀的青年志愿者。

优秀青年志愿者名单:

宋双双 颜华俊 张贤 谷禄帅 任燕婷 潘江

苏秦泉 刘金超 杨凯 刘文娟 苏牧轩 周丹

刘正威 符桂柳 丁宇 郭世团 朱春花 戴水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筑梦篇”活动月闭幕式

邓娉婷 罗凤梅

篇6: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

李家鑫,男,汉族,共青团员,出生于1992年01月19日,西安市莲湖区人。现就读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通信专业,担任院学生会主席,计算机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2011年09月,我申请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担任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一职,在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教师及会长、干部、同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以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同时配合会长以及干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我在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认真负责、仔细、积极、热心,勇于创新,积极配合学校团委的工作和开展活动,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上积极进步,课外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时以共青团员的标准来批评和表扬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3月份是学雷锋的热潮,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在咸阳市团委的倡导下,在学院团委的领导下,与学校机房的老师进行协商,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将定期的去打扫学校的机房卫生。无论再累再辛苦,我们也尽心尽力的去劳动,为老师和同学构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上机环境。并且对学校内的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同学进行分队的帮忙,此举

不仅得到了学院团委的肯定,同时也感染了广大的同学,在学校里掀起了一波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

在学校共青团委的领导下,我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的义务活动。在2011年的10月,我们配合学校院团委组织会员到咸阳市秦都区夕阳红托老中心去看望那些为社会作出无私奉献的老人们,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排遣他们晚景的寂寞;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老人日常生活添一份祥和;通过这样一次次活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常怀感恩的心,为自己为社会做出应尽的贡献!此次的活动结束后,我们的会员为人民服务的心却更坚定了。

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我们也在不停的扩张我们的志愿者团队,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因此我们举办了招收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工作。在这次招新工作中,我认真给同学们讲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优秀志愿者的生动事迹,同时,向新同学们讲解了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发展历程,同学们听了都积极报名参加,并在协会的会旗下进行了宣誓,使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这次招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几乎所有同学都参加了,得到了学校共青团的肯定。

2011年4月,为了构建“和谐、文明、清洁、卫生、美丽、进步”的校园,使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到“争创文明校园”中来,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院团委的领导下,我带着计算机系的五十多名会员,对校内的道路以及校外的文林路进

行了清扫。任务有点重,还有点烦,但我们却乐滋滋的做着,只因我们是志愿者。此活动结束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2011年12月,是忙碌的一个月。为了让孤儿院的小朋友也能过上一个美好的元旦,我们举办了元旦的献爱心猜灯谜晚会,并在晚会上进行募捐,并且将所募捐的资金捐献给了咸阳市的孤儿院。

另外,在2010/09—2012/01这段日子里,除了以上活动,我还参与举办了院团委学生会举办的对敬老院的老人进行募捐的活动,趣味运动会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篮球赛来加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上一篇:瑞安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工程申报钱江杯解说词下一篇:舍得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