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

2024-05-23

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精选6篇)

篇1: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

影像科工作流程

(全程注意微笑服务及使用文明用语)

一、接收放射线检查申请单,确认收费及费别。

1、接收各种检查申请单→核对病人信息、住院号或门诊号、检查项目、科别、医生签名、日期、确认收费→按检查项目进行信息录入或登记。

2、一般患者到医技检查室检查。

3、危重者可床边或抬担架送至检查室检查,申请单左上角见注明“床旁”或“急”。

二、检查操作

1、影像科医师检查前应检验仪器,阅读申请单,了解病情及检查目的→按申请单姓名顺序叫号→

2、通过X光机按放射线检查常规及时给患者进行各专业项目常规检查→

3、放射科→常规检查→造影检查→

4、检查出结果值→要结合病史、体征、临床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按规范书写格式打印或手写在报告单上并签字。

三、审核发报告

1、审核检查结果→审核后(最终审定值)→核对登记信息→无误后发送报告单至病人或开单医生。

2、影像诊断结果,一般应于30分钟内发出,报告内容要详细、具体、准确,防止错别字、漏字,用医学术语,必要时可附示意图。

3、对于低年资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高年资医生会诊审核无误后签发报告。

四、注意事项

1、危重患者床边检查时,须有经治医师或护士及家属在旁,病情变化随时处置。

2、传染病患者检查时,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尤应注意妥善隔离仪器,勿使污染。

3.凡脱去衣服,除掉装饰品及依带物品的有关检查,必须向病人说明原因,有病人自己处理并协助妥善保管,对女病人检查,原则上由第三者在场或请家属在场。

4.严格控制孕妇及婴幼儿检查特征,减少照射。5.检查完毕,应确保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检查结果,否则须 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满意。

五、质量与安全

1、规范执业行为→按影像科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提高技术质量。

2、落实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及时做好申请单、报告单跟踪追查和与临床医师沟通→做好交接班→避免差错→提高质量→保障安全。

六、仪器保养、维修、消毒

1、按制度对所有仪器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并有记录。

2、仪器消毒→按仪器消毒规定→进行消毒液檫试消毒。

篇2: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

(全程注意微笑服务及使用文明用语)

一、接收超声波、放射线、心电图检查申请单,确认收费及费别。

1、接收各种检查申请单→核对病人信息、住院号或门诊号、检查项目、科别、医生签名、日期、确认收费→按检查项目进行信息录入或登记。

2、一般患者到医技检查室检查。

3、危重者可床边或抬担架送至检查室检查,申请单左上角见注明“床旁”或“急”。

二、检查操作

1、影像科医师检查前应检验仪器,阅读申请单,了解病情及检查目的→按申请单姓名顺序叫号→

2、通过B(彩)超、X光机、心电图机等仪器→按超声波、放射线、心电图检查常规及时给患者进行各专业项目常规检查→

3、开展术中超声超导检查→

4、放射科→常规检查→造影检查→

5、检查出结果值→要结合病史、体征、临床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按规范书写格式打印或手写在报告单上并签字。

三、审核发报告

1、审核检查结果→审核后(最终审定值)→核对登记信息→无误后发送报告单至病人或开单医生。

2、影像诊断结果,一般应于30分钟内发出,报告内容要详细、具体、准确,防止错别字、漏字,用医学术语(包括超声专用术语),必要时可附示意图。

3、对于低年资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高年资医生会诊审核无误后签发报告。

四、注意事项

1、危重患者床边检查时,须有经治医师或护士及家属在旁,病情变化随时处置。

2、传染病患者检查时,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尤应注意妥善隔离仪器,勿使污染。

五、质量与安全

1、规范执业行为→按影像科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提高技术质量。

2、落实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及时做好申请单、报告单跟踪追查和与临床医师沟通→做好交接班→避免差错→提高质量→保障安全。

六、仪器保养、维修、消毒

1、按制度对所有仪器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并有记录。

篇3:超声科工作流程管理

1 工作前准备

1.1 科室工作人员提前10分钟到岗。员工正式上班前进行仪容整理。

1.2 员工精神面貌应自然、大方、整洁、神采奕奕、充满活力。

1.3 启动工作设备、空调, 检查室间整齐清洁, 床单干净, 随时有污渍, 随时更换。

2 接诊

2.1 接诊工作是最先接触患者的岗位, 在整个服务流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接诊要求我们使用礼貌用语, 合理地运用语言技巧。

2.2 患者来到接诊处, 文员应热情大方地起身迎接, 双手接受检查单, 根据检查部位作相应的解释工作, 例如:

检查肝、胆、脾、胰腺需空腹检查;检查子宫、附件、膀胱、输尿管、前列腺、下腹部包块等需膀胱充盈;作阴道超声检查应在检查前将膀胱尿液排空;为婴幼儿检查心脏时需镇静。交代注意事项, 并给予电脑排号, 交代检查室等。住院患者由护工当天拿申请单来预约记账排号, 科室文员在接到申请单后, 按申请项目的收费标准收费, 如申请单上检查项目部位不明确或有疑问, 向临床医师询问后再进行收费。收费时文员填写医技科室费用核对登记本。如发现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 文员填写不合格申请单登记, 定期向院部反映, 督促临床纠正。护工次日护送患者连同已记账申请单到科室检查。检查时发现不符合检查要求的, 通知文员立即冲账。住院危重, 不方便行动的患者, 实行床边彩色B超检查。由临床直接通知科室, 文员接到电话后, 通知床边B超医师。床边B超医师接到通知后, 立即到相应的临床科检查, 检查完立即发口头报告, 然后回科室记账并编写诊断报告。

3 检查工作

3.1 在检查过程中, 一些微小的细节往往会影响着患者的心理, 那当面对患者来检查时, 我们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呢?

3.2 采用电脑呼叫系统。

呼叫患者到检查室检查, 检查医师拿检查单迎接患者, 核对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等, 解释这个检查是无痛苦的、无创性的, 叫患者放心, 不需要害怕。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工作, 做到拉窗帘或关门检查, 阴道超声检查、乳腺检查或女性患者提出要求的, 由女医师完成检查。检查完主动帮患者擦干净耦合剂。

3.3 超声检查人员认真分析超声图像并作出诊断, 将超声描述及诊断

结果告诉编写报告人员, 编写报告者编写完毕, 由超声检查医师审核后签名发报告。一般超声检查完毕后30min内, 彩超40min内, 疑难病例可于3d内发报告, 但必须向患者及申请医师交代情况。

3.4 通常在日常工作中, 一些小细节会被检查医师忽视, 却会让患者产生好感的行为:

帮助不方便的患者过检查床;女性患者检查子宫、附件, 忍尿困难者建议改做阴道超声检查。

3.5 进行检查时,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 检查过程中, 接听与工作无关的电话。 (2) 与编写报告人员聊天。 (3) 检查完了, 催促患者快一点起床, 语言不规范, 漫不经心。 (4) 当场评价患者病情时可疑情况或表现出大惊小怪的语言。

4 发报告

发报告是我们服务流程最后一个环节了, 在这个环节里, 我们特别要注意一些语言和动作上的细节。患者领取报告时, 作简单的超声报告结果解释, 对病情及治疗方法的解释, 指导患者找开单医师。如果还没有报告, 文员立即在电脑上查找报告, 及时发出。

5 特殊情况处理

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会遇到许多特殊情况, 例如需优先的患者, 投诉和性格急躁的患者。 (1) 对忍尿困难的患者建议改为不需要膀胱充盈的阴道超声检查。 (2) 对患者投诉插队, 向患者解释不是插队, 而是优先人群 (优先人群:危重患者、年幼老弱人群、贵宾和领导特批等) 。 (3) 对性格急躁、不耐烦的患者且要求优先检查的, 找科主任解决。 (4) 对检查结果有疑问的, 立即给予解释, 必要时免费复查。

6 超声科岗位职责权限

为了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 明细工作细节, 特制定超声科岗位职责权限。

6.1 超声科主任岗位职责

(1) 制定科室工作计划, 组织实施, 经常督促检查, 按期总结汇报。 (2) 定期组织集体阅图, 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 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诊断, 经常检查诊断和照片的质量。 (3) 经常和临床科室联系, 征求意见, 改进工作。 (4) 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 提出提升、调离、奖励、惩罚的意见, 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 开展科学研究, 督促科室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5) 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6) 组织领导本科室人员,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严防差错事故。 (7) 确定本科室人员轮换、排班、值班和休假。 (8) 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和报销, 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 (9)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6.2 超声科副主任岗位职责

(1) 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管理工作。 (2) 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医师、技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 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负担院内外特殊病例和疑难病例的会诊和病例讨论。 (3) 参加日常心电图及超声诊断操作, 负责科室及急诊值班会诊工作。 (4) 协助科主任开展新技术, 新项目, 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5) 指导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并对违反者, 向科主任提出处理意见。 (6) 督促下级医、技人员爱护仪器设备, 定期维修保养, 努力提高设备使用率、完好率。 (7) 协助做好科内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 (8) 完成科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6.3 彩超诊断医师岗位职责

(1) 负责彩超诊断工作, 完成诊断报告。 (2) 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及医疗安全管理规定, 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3) 做好相关诊查资料的记录保存, 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及时审签结论报告。 (4)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及时总结经验。 (5) 协助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 (6)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

6.4 黑白超诊断医师岗位职责

(1) 负责黑白超诊断工作, 完成诊断报告。 (2) 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及医疗安全管理规定, 遇有疑难问题技师请示上级医师。 (3)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及时总结经验。 (4) 协助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 (5)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

6.5 超声科文员岗位职责

(1) 负责接诊窗口环节工作, 审核检查申请单的申请项目和收款单据、住院患者电脑记账录入及核对登记, 按接诊申请单先后顺序, 分别将黑白B超、彩超进行排号登记或电脑录入。 (2) 向来检查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介绍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检查流程, 指导如何配合检查操作医师做好相关检查。 (3) 及时报发已审核签名的门诊检查报告, 指导患者取报告后到原就诊诊室或专科看医师。 (4) 接听临床科室工作电话, 需要核对患者检查项目的记账、检查报告单、未检完项目冲账;接听急诊电话, 需及时转达当班医师执行, 并做好记录。 (5) 做好不合格申请单的记录统计, 相关报表按季度上报医教科。 (6) 在医师指导下, 兼职协助诊断操作医师编辑打印超声检查报告。 (7) 完成科主任临时指派的其他工作任务。

7 讨论

篇4: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

【关键词】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临床分析

在临床急诊之中,医学影像科工作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大;医学影像科在急诊处理方面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会对临床急诊处理工作造成直接影响1。本文分析了5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5月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50例患者,男29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为24至70岁,平均43.5岁。

1.2 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资料,并分析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工作的要点,总结临床急诊处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2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工作的要点分析

2.1 对急诊患者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解,能优化急诊处理工作 急诊患者所具有的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急。在急診科中的患者多病情危急,检查与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应争分夺秒,稍有疏忽,将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死亡2。第二,危。进行急诊处理的患者多为病情重及生命垂危者,必须迅速进行检查,否则将会为患者带来不可逆转之损失。第三,重。在急诊科当中的患者常常无法自行走动,更不能任意搬动,无法很好的配合检查。

2.2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分析

2.2.1 对急诊患者病情的变化及药物治疗进行观察 做好院前抢救工作,密切观察及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活动指标,如呼吸、心率及脉搏等变化,以便为判断病情状况提供参考,为病情预见及后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如患者正在输液,要密切注意是否出现输液外渗及不良反应等,合理控制静脉滴注速度,避免接触注射部位。

2.2.2 医学影像科的接诊程序 医学影像科当中的工作人员应该在接到申请单及CT检查摄片时,就立即仔细阅读及观察相关的说明及患者情况,以便准确把握患者病情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如申请单上出现了字迹不清楚的现象,则需要马上联系临床医生,联系之后方可确认,万不可胡乱猜侧;同患者家属交流与沟通,以便了解患者具体的病情,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急诊处理方案3。此外,为了能赢得最优抢救时机,可在后期处理具有复杂程序的事项,如急诊患者直接进入到医学影像科,则应经过临床医生的急救处理之后,才可以进行摄片或CT检查,以预防发生意外。

2.2.3 相关的检查准备工作要做好 以申请单作为依据,快速简单询问患者病情,以制定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案。为患者检查时,检查参数就会对检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准确调节及设置相应的检查参数。可选择大规格的数码板及片盒等进行摄片,让患者保持适合的体位,以方便常规检查,并使获得的影像检查资料变得相对精确。如急诊患者受到体位限制,则应选择患者能够接受的体位。在检查时,应尽量避免变动患者体位,可利用移动性的机架或X线球管,尽最大可能在同一体位下完成多项检查。

2.2.4 影像学科的检查操作 科室内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步骤及相关性能指标,并熟练掌握检查位置,轻巧适度操作检查设备,如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则应立即进行检查,以为临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4。根据初步诊断报告及临床表现,准确判断检查角度、参数及部位,进而为治疗提供价值较高的影像资料。减少搬动病危及昏迷者,摄片工作可在担架或平车上完成;如病人有严重外伤,则需要行站立式检查,以观察是否存在血气胸及脏器穿孔等情况;如患者无法站立,则可取坐位及半卧位。

2.2.5 诊断报告的出具 检查完成后,应及时出具急诊报告,不可遗漏关键阳性征象;如在检查时,患者被体位所制约,不能获得准确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为了确保顺利实施抢救工作,影像科也应提供一些参考价值较高的影像资料。

3 结 果

经过医学影像科的急诊处理之后,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良好,影像科出具了及时、准确及清晰的报告单。

4 结 语

急诊患者具有多变及复杂的病情,这对医学影像科的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操作不当,将引起病情的延误,造成救治困难。因此,在急诊处理工作中,医学影像科应及时出具性相应的检查报告。如患者出现了同病异影或异病同形的状况,则可根据临床病症与检查资料进行确诊5。医学影像科的急诊处理隐含的风险较大,所以必须科学防范风险,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努力将各个环节做好,以便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影像检查信息给临床医生,从而顺利开展急诊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惠军,和金玲,付国宝,陈庆,李晓真.急诊医疗工作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6(12):8720—8721.

[2] 刘静,马令.放射科急诊工作素养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26(3):312—313.

[3] 康腊梅,孙华.基层放射科急诊摄片工作的应急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09,35(21):653—654.

[4] 贺斌,聂勤,谭隆旺.成友华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几点体会[J].西南军医,2009,11(2):649—650.

篇5: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

一、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医学影像科各类突发事故(事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更好地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将火灾、触电以及放射性等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编制本预案。应急处置遵循“以人为本、救人优先”、“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反应迅速、处理果断”、“防患未然,消灭除险”、“及时上报,如实准确”的原则。

二、基本情况: 普通放射科位于医院门诊楼东侧一楼内,其西侧、东侧、南侧分别与医院正门、东院门、急诊科院门相连接。距最远的医院正门约90M。普通放射科1—6号照相室及胃肠造影室分别设置X光机、胃肠机等。CT/MRI室位于医院门诊楼东侧一楼内,南北走向,北侧与普通放射科相邻,南侧通往急诊室院门,走廊东侧为双排CT室及MRI室,接诊护士站及诊断室,走廊西侧是64排CT室。中间通道向东是医院门诊大厅。诊断报告室配有医院工作站及电脑。各机房均配置铅防护门和灭火器。

三、事故类型 根据放射科危险因素分析,可预见的事故(事件)分为:辐射、触电、火灾等。

四、应急组织机构:负责人:严庆宣 1.正常班:当班组长

成员:值班技师 医师 2.节假日值班:组长:值班技师

成员:值班医师 3.夜班时:值班技师 医师。4.急救药品及器材专岗管理:当值护师

五、事故处置程序:

(一)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1.正常班时 1.1 预警、报警程序:由第1发现发生触电事故的工作人员以大声呼救的方式通知临近工作人员,明确发生触电事故的地点,各岗位人员听到呼救后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并以最快的方式通知科主任,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 作好急救准备。科主任立即向保卫科及有关领导汇报; 1.2 应急指挥:放射科主任为应急指挥(第一责任人不在现场时,由现场最高职务人员为应急指挥),具体组织指挥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人员救护、抢险、上报等工作; 1.3 人员疏散与救护:发生触电事故时由照相岗及诊断报告岗工作人员带领待检患者及无关人员向放射科南侧通道进行疏散,撤离至开阔安全地带。1.4 应急抢险程序:第1发现发生触电事故的工作人员立即切断有关电源,救护人员到位后在绝缘情况下把触电者移开。如无法切断电源或触电者靠近高压电,不要盲目施救,应等待电工到场关掉总闸再行施救。当伤员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进行必要处理后送急诊室抢救,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则一边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和胸外按压一边移送急诊室。

2.节假日及夜间值班时 由第1发现发生触电事故的工作人员以大声呼救的方式通知另一值班人员,由另一值班人员立即用手机通知科主任,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作好急救准备。科主任立即向保卫科及有关领导汇报;发现者立即切断有关电源,在绝缘情况下把触电者移开。如无法切断电源或触电者靠近高压电,不要盲目施救,应等待电工到场关掉总闸再行施救。当伤员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进行必要处理后送急诊室抢救,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则一边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一边移送急诊室。

(二)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正常班时 1.1预警、报警程序:由第1发现火灾事故的工作人员以大声呼救的方式通知临近工作人员,明确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明具体地点、时间及燃烧物。各岗位人员听到呼救后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并立即手机通知科主任,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作好急救准备。科主任立即向保卫科及有关领导汇报。1.2应急指挥:放射科主任为应急指挥(第一责任人不在现场时,由现场最高职务人员为应急指挥),具体组织指挥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人员救护、抢险、上报等工作; 1.3人员疏散与救护:发生火灾事故时由在岗工作人员带领待检患者及无关人员向放射科南侧通道进行疏散,撤离至开阔安全地带。1.4应急抢险程序:第1发现发生火灾事故的工作人员立即切断有关电源,停止一切作业。报警后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如发现危 险则立即撤离,禁止盲目行动。登记室工作人员马上赶往医院西门接应、引导消防车。救护人员到位后立即将伤者移送急诊科观察、诊治,如火势较大无法施救则立即撤离现场,等待消防人员处理。2.节假日及夜间值班时 第1发现发生火灾事故的工作人员立即切断有关电源,停止一切作业,以大声呼救的方式通知另一值班人员,由另一值班人员立即用手机通知科主任,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明具体地点、时间及燃烧物。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作好急救准备。科主任立即向保卫科及有关领导汇报;第1发现发生火灾事故的工作人员报警后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如发现危险则立即撤离,禁止盲目行动。另一工作人员疏散人员后,马上赶往医院西门接应、引导消防车。救护人员到位后立即将伤者移送急诊科观察、诊治,如火势较大无法施救则立即撤离现场,等待消防人员处理。

(三)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置 1.正常班时: 1.1预警、报警程序:由第1发现放射性事故的工作人员以大声呼救的方式通知临近其他工作人员,明确发生事故的地点,各岗位人员听到呼救后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并立即手机通知科主任,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作好急救准备。科主任立即向保卫科及有关领导汇报; 1.2应急指挥:放射科主任为应急指挥(第一责任人不在现场时,由现场最高职务人员为应急指挥),具体组织指挥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人员救护、抢险、上报等工作; 1.3人员疏散与救护:发生放射性事故时由在岗工作人员带领待检患者及无关人员向放射科南侧通道进行疏散,撤离至开阔安全地

带。1.4应急抢险程序:第1发现发生放射性事故的工作人员立即切断有关电源,停止一切作业,关闭防护门窗,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救护人员到位后在立即将伤者移送急诊科观察、诊治,如伤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则一边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一边移送急诊室。所有工作人员撤离现场。由医院有关领导及部门组织防疫部门工作人员佩带放射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并排除险情。2.节假日及夜间值班时 第1发现发生放射性事故的工作人员立即切断有关电源,停止一切作业,以大声呼救的方式通知另一值班人员,由另一值班人员立即用手机通知科主任,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作好急救准备。科主任立即向保卫科及有关领导汇报;第1发现发生放射性事故的工作人员报警后同另一值班人员疏散检查患者,撤离现场。由医院有关领导及部门组织防疫部门工作人员佩带放射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并排除险情。

(四)MRI失超的定义及应急措施 1.定义:即一旦超导体因某种原因突然失去超导特性而进入正常态,即为失超。此时温度MRI磁体内容器温度急剧升高,其内液氦迅速的大量挥发。2.应急措施:出现失超后应迅速撤离到磁体间外,确认磁体间无人后禁止任何人进入。与院内、外联系,避免被误认为是火灾。关闭冷冻机,并关机。并严禁磁体间周围烟火。等待工程师进一步的措施。

六、应急终止 当事故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受伤人员都得到妥善救治和安置,危险源得到及时隔离后,应急行动应终止(行动终止命令听从上级指示安排)。

七、善后处理 1.组长组织相关人员核对各物品数量,填报损失清单,并由核对人员签字上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同时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分析。2.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对事故情况、征用资源情况、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等做出评估,并在专用紧急抢救记录本进行记录,要求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做好抢救记录,抢救器材及药品包装材料就地封装并记录封存时间和执行人员签字备查,抢救结束48小时内进行讨论并记录。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人员和事故损失情况,同时上报伤亡人员的家庭联系方式。3.应急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对整个现场进行巡查,发现并消除可能产生二次事故的危险因素,并将巡查结果及时报告组长。4.应急小组依据事故处置过程的具体情况,对本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应急联络方式: 保卫科:8241381

配电室:8241342 总值班:8241309

火警电话:电话119

普通放射科危险点源图和逃生路线图

CT/MRI室危险点源图及逃生路线图

电力中断应急预案

电力突然中断 病房 医技科室 当班人员 当班护士 当班医生

1、立即开启应急灯或电 筒照明

2、通知配电室值班人员

1、立即为上呼吸机病

1、立即开启应急灯或电 /夜间及节假日通知人改用简易呼吸器筒照明 总值班(8208),了解 辅助呼吸供氧

2、通知配电室值班人断电原因及恢复情 员,了解停电情况/

2、密切巡视本病区急况,必要时通知科主

夜间及节假日通知总危重症患者,并做任 值班(8208)出及时处理

3、检察使用中的仪器设 将停电情况及时与医

3、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备,必要时以人工方 生及总值班沟通指派护士通知总值 式维持设备正常运转 班、二线医生、科

3、协助医生处理患者

4、关闭精密仪器电源开主任及联系急会诊 关,以免因突然通电

4、维持病区秩序、安抚

4、电

力恢复后,对急造成设备损坏和资料

患者情绪 危重症患者情况应丢失 持续观察

5、电力恢复后,检查急

5、维持机房内秩序及安 危重症患者监护仪器

5、当日交班时将患者全 工作情况 情况与接班医生详细

6、电力恢复后,再次检 交接

6、再次巡视病区 查仪器,确保正常运 转 于当日交班时将断电

7、及处理情况汇报护士于当日交班时将断电

7、长 及处理情况汇报科主 任

失火应急预案

1、突发火灾时,应立即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同时通知当班医生、护士看护或转移病人,同步通知院保卫处及院办,夜间及节假日通知总值班,同时拨打119。

2、火势大时立即打开防火通道,迅速组织病人疏散, 同时采取紧急措施(关闭门窗、封闭通道、封闭火灾现场)阻止火势蔓延。

3、切断火灾现场氧气设备及电源开关。

4、让病人保持镇静,听从负责医生和负责护士的指挥,待保卫处或119到场后听从相关人员的统一指挥。

5、疏散人员时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砸伤。

6、在逃生过程中,嘱病人避免大声呼叫,低位逃生,防止烟雾进入口腔。穿越烟雾区时以湿毛巾(如身边无毛巾,可用床单,衣物打湿代替)捂住口鼻。

7、逃离烟雾区时,注意朝明亮处跑,并尽量往楼下疏散,危重病人及行走不便者须由专人照看,先疏散到安全的房间内并及时关闭门窗,防止火势蔓延以赢取逃生时间等待救援。医学影像科对比剂过敏抢救预案

有过敏史及肾功能异常者严禁做造影增强检查

1、轻度副反应的处理: 使患者安静休息,吸入新鲜空气或低流量给氧,观察病情进展。大量饮水,口服抗组胺药物(扑尔敏或苯海拉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

2、中度副反应的处理: 无高血压、心脏病、甲亢者:肾上腺素 0.3~0.5 mg,皮下注射静注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考的松50mg,5~10%葡萄糖盐水100ml+氢化考的松100mg 静脉滴注,给氧。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松5mg及肾上腺素1mg做喉头喷雾。

3、重度毒副反应的处理: 一般处理: 即刻平卧位,松解裤带、领带等。呼吸困难者,适当抬高上半身。意识丧失者:头侧位,抬起下颌,以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吸氧;清除口、鼻、咽及气管分泌物。药物治疗: 首选0.1%肾上腺素0.5~1mg立即肌肉或皮下注射,严重者可用0.5ml+50%GS40ml静脉注射。如以上处理无效,可3~5min后重复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考的松200~300mg+5~10%葡萄糖 500ml静脉滴注。钙制剂: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脉注射。升压药:阿拉明20~60mg+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中分子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水;补充血容量:先500~1000ml,以后酌情补充,注意并发肺水肿可能。

4、其它紧急处理: 心脏骤停:立即心脏按压;严重喉头水肿:气管切开术;无法缓解的气管痉挛:气管插管或辅助人工呼吸; 防治并发症防治并发的肺水肿、脑水肿、心脏骤停、代谢性酸中毒等。一旦发生对比剂过敏反应扫描医生立即配合护士抢救,首先告知急诊室,准确告知发生过敏地点,同时告知手术麻醉科配合抢救,完成以上任务后主动配合护士给予患者吸氧,对心脏骤停的患者给予心脏按压。急诊科内线:1277 配电室内线:1342

麻醉科内线:0686 总值班:1309 火警电话:119 医务科内线:1396 医学影像科与临床紧急呼救机制与流程 1.危重病人做影像学检查时,需有临床主治医师陪同检查。2.在检查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患者接受检查时出现意外,应立即停止检查,并投入抢救。由科主任或当班的最高职称医务人员主持抢救工作。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急诊科及患者所在病区的值班医师,请求协助抢救。3.抢救时,护士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4.医学影像科医生应具有初步的抢救知识,在专科医生到来前,能给 予必要的抢救药品。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5.在临床医生到达后及时汇报抢救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临时用抢救药品的情况。6.抢救结束后,做好相关记录,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讨论。7.医学影像科备有抢救药品并由专人保管。8.科室人员定期检查抢救药物是否到期,设备是否可用。9.医学影像科与临床科室开展紧急呼救的支援流程:各临床科室送检病人病情稳定,危重病人待病情稳定后由当值班医生、护理人员陪同送检,并符合医学影像科各项检查前要求,当病人在科内发生紧急意外抢救时,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紧急意外抢救预案,并通知所属科室和急诊科人员参与抢救。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总值班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医学影像科危重病人急救流程图—医生为指挥,护士和技术员配合。10.为保证紧急抢救的有效性,科内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急救培训并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并做相应记录。

紧急意外抢救流程 病人在检查过程遇突发事件导致 意识丧失,应立即停止检查 护士立即准备急救器技术员推床、适当降低医生初步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呼

篇6: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

一.操作规范

1.核医学科门诊接诊甲亢或疑诊甲亢患者,首先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表现,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后进行相关辅助检查:甲功五项(TT3、FT3、T4、FT4、TSH)、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核素扫描、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

2.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做出甲亢诊断。对于内科药物治疗反复发作、无效、导致肝功能受损、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等并发症或副作用或内科药物禁忌患者,拟行碘131治疗。

3.碘131治疗前,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过程,并说明治疗的禁忌症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详细宣教碘131治疗后对周围人群的辐射防护。

4.说明该治疗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之后,取得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治疗。

5.治疗前嘱病人停用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片、优甲乐、雷替斯等甲状腺制剂、含碘食物药物1-2周,治疗当日空腹来诊。

6.碘131治疗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史、病情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药物剂量的确定,以最小的药物剂量治愈甲亢,以降低甲减发生率及对患者局部组织器官的辐射损伤。

7.碘131药物准备:接诊医师根据所确定的药物剂量进行药物淋洗及制备。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与放射药物使用规范,并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穿戴铅衣、铅帽、铅镜、无菌手套等)。

8.接诊医师负责病人的全程管理,即接诊—→开具辅助检查申请单—→诊断确认—→病历书写—→治疗前谈话—→治疗方案制定—→药物准备—→治疗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部由接诊医师本人完成,必要时可请上级医师或相关科室会诊。

9.治疗完毕嘱告知病人治疗后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复诊内容等。

二.操作流程

上一篇:1#楼转序验收会议汇报材料下一篇:承包山林砍伐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