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2024-04-16

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共14篇)

篇1: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准备为教育奉献终身的小学英语教师,我觉得,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必须学会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在此,我对我的职业个人发展进行了一次规划设计。、我的发展目标

1.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使教学成果显著。

2.每年至少研读3本理论专著,定期阅读《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江西教育》等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尤其写好深刻的读后感。

3.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具体内容:

一、内涵发展方面:

刻苦钻研,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努力成为最优秀的教师。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不断追求,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具备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教育事业、把爱心播撒给学生们。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在信息技术方面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以及课件的制作水平,以达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很好整合的目的。力求能独立制作实用性强、美观的电子课件。

二、课堂教学方面:

进一步深化落实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自身还必须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优秀教师的方式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想工作方面:

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无疑是当代教师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做个富有责任心的优秀老师,在遵守制度、与人相处方面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

1、进一步领会 “课改”精神,并付诸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自己能灵活驾驭新教材。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2、业务方面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5、在信息技术方面要不耻下问,多向高水平的同行请教。

6、自己在工作中曾得到过很多教师的帮助,他们良好的师德带动了我,因此当身边的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定会竭尽所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水平。

对于现实而言,规划永远只是一个发展方向,我还必须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但是,我会努力朝着不断完善自我的方向前进下去。

篇2: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的发展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重要的阶段,不断增强职业道德,强化专业技能,下面根据自身特制定以下个人发展计划。

一、提高专业文化水平

迫切要求广大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和学科教育两个方面的专家。既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又要有学术的前沿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手段。

1、目标定位

a、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b、认真听从导师的指导,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认真学习政治法律

篇3: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必要元素之一,推动学校完成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目标与任务。从国家发展角度来说,国家的发展要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这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个人发展角度来说,每年都有大量高学历人才涌入各高校,这对已经处于教师岗位的人来说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大多数高校也分别制定了各时期相应的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并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完成。高等院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的最前沿机构,汇集着众多的人才和硬件资源,具备进行不断创新的条件。这些改革与创新的条件之一就是进行团队建设,团队的发展不但能够促进学校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目前,对大学团队建设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以共同的目标建立起来的教学团队具有目标一致性特点,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实现技能互补,大家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目标任务。这种团队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往对于教学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团队的构建模式、管理与激励等方面。研究结论也基本都是肯定团队建设的积极作用,对团队建设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并为团队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国内众多的学术会议也介绍了一些先进、成熟的团队建设经验。在众多的团队建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团队建设是基于教学的研究。

作为身处北京市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我系外语教师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且绝大多数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但是由于系里缺少基于共同目标的团队建设,加之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系里的课程建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教师也进行科研活动,但是内容比较分散。教师的研究多半是基于教师个人的喜好,研究成果对外语系的整体课程法发展并未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并没有得到太多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开展团队建设、如何以团队促个人发展,这是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

2 团队建设

2.1 组队背景

在团队建设之前,主持人首先对外语系教师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经过主持人对问卷结果的整理,大致反映出了如下问题:我校外语系半数以上的教师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大概半数的教师表明他们对应用语言学、教学法、教学设计、需求分析和科研方法仅仅达到基本熟悉程度。由于教师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原来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文学等方向的教师没有机会去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几乎很少主动阅读相关论文和书籍。这种学科只是的性对缺乏必然导致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李洁存在一定的偏差,继而对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以上的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和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时,通过某些途径来弥补教师相关学科知识的不足就显得尤为迫切。

2.2 目标设定

教学团队目标在于教师的发展,近年目标表现为:年轻教师能够就听说、读写开展示范课教学,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师生好评,能有教师在教师基本功大赛或者是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团队成员能够构建完善的外语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团队能够承担校级重点课题或者市级及市级以上课题;团队能够发表系列研究论文;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设计案例;团队能够根据我院情况开设新的选修课等等。并将远景目标设定为两年内成功申报校级创新团队。

基于以上的各项目标,团队将目标具体化。团队计划在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的两年间,团队成员共完成如下目标:成功申请校级项目2项,争取市级项目一项;制作听说读写示范课;至少两名教师获学校教学基本功奖项,一名获市级教学比赛奖;开设2门以上选修课,班级人数在30人以上,效果良好;在核心期刊或者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4篇;公开发表于教师发展、教学等相关的论文8篇以上;完成教材二次开发,提供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设计案例。

本团队拟构建教学导向科研创新团队,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科研与教学的接口问题,然后形成一个以教学为导向的图式,最后通过本团队构建研究为外语系各种创新团队的构建提供可以参考的模式。

2.3 团队活动内容与形式

2.3.1 专题报告

团队主持人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博士,定期为帮助团队成员扩学科教学知识,以课程教学论为主。通过专题报告这种形式,不但开扩了团队成员的视野,团队以外的外语系其他教师也经常来学习,以此推动了外语系的学术氛围。

2.3.2 专题研究

团队成员会定期轮流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教学案例的专题研究,团队成员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以科研促教学。

2.3.3 微格教学与教学设计分析

结合大学英语教材开展微格教学与教学设计分析,研讨,增强教师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开展教学设计的能力。团队成员帮助团队内的教师准备、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技能,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准备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基本功竞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技能。在完成分析阶段任务后,团队成员会在实际课堂中进行课堂录像、并在课后对录像进行分析,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2.3.4 读书会

每个学期,团队主持人都会给团队成员指定书目进行阅读学习。在阅读这些书目的同时,团队成员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论文进行阅读。然后,在固定的团队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轮流进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每位成员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系列专题读书报告。这样,每位成员其实也共享了团队其他成员的资源。

2.3.5 项目研究

项目研究主要是结合大学英语和基础英语开展项目研究,主要是教材的二次开发、基于认知的教学设计、基于社会需求的评价设计、有效教学设计等。针对团队成员年轻化的趋势,而且基本只是参与了一些项目而缺乏申报、主持项目的经验,团队主持人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帮助成员申报项目。

2.3.6 团队成员的培训

团队秘书为每位成员构建一个电子档案袋,记录教师参与教育设计研究的历程,记录成长经历,通过观察、访谈、研究日志等方式观察教育设计研究在教师知识学习、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团队主持人通过引导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变化,了解教师发展的历程和方法。

2.4 团队特色

2.4.1 合理组建改革团队机构

本团队由外语系大学英语责任教授主持,下设团队秘书负责团队日常事务性工作。团队成员则全部是来自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全部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每个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以便团队成员有的放矢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本团队是外语系自己的第一个创新团队,以教学为本,积极开展基于教学的科研工作。与传统的教师发展研究不同,本研究采用“教育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由语言学、文体学、文学、课程与教学论、测试与评价、教育技术、商务英语等专业方面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以教学为核心,以科研促教学,通过开展教学设计研究,开展各种项目研究,通过各种专题讲座与学术沙龙等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2.4.2 改革教学模式,摸索改革经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团队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展基于教育设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改进教学理念,从最初的“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再改变到“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4.3 建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

作为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团队在活动设计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师教育活动,教师们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本团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团队定期开展活动。团队成语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与系里活动的前提下,每两周举行一次团队活动,形式多样。

本项目旨在构建外语系自己的创新团队。本团队以教学为本,开展基于教学的科学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研究方法,由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人员组成一个研究实践共同体,通过专题研讨、学术沙龙、案案例分析、微格教学、教学设计研究等弥补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

2.4.4 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改革成效

因为本团队主要基于教学设计的研究,根据教授与设计的原理,开展教学设计研究。根据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可以进行如下操作:选择一个案例设计,要求团队成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学自由、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资源和学生的分析设计教学方案;将设计的教学方案应用于实践。

3 结语

本团队建设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教育设计研究”可以说是首次用于教师发展;将教学与科研结合,为教学而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学;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设计,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总结起来,本团队建设具有实用性(能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交互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促进教学)、参考性(为外语系团地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创新性(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特点。

通过一年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本教学团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团队成员中平均每人至少主持一项校级教改项目(不含指导的URT项目),一年内各级各类论文近十篇,完成读书会、专题讲座多次、教师也获得了各级各类的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本团队主持人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团队成员经验丰富、基础扎实、合作意识强,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做事严谨认真,能够保证项目的有效开展。项目人员在此之前多参与各级项目,教授课程相同,具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基础。外语系领导对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十分重视,能够从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撑,保证项目的有效开展。这一切都为申报校级创新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一直是制约其个人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以北京某高校为例,从团队建设的视角探析大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创新模式,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模式。

关键词:个人发展,创新模式,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003,谈外语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

[2]王笃勤.《基于教育设计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2011.

[3]何克抗等.2007,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教师个人发展三“借力”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在他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学校对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你的全部活动,每一社会关系都会促使你不得不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也应该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实现自我教育和培养的场所。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力”。

一、向学生“借力”

新形势下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受教育的对象,而应该视他们为灵动的生命体。学生本就有着属于自己个性,有着独特的灵魂、各异的思维方式,还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样一个现状:学生的主体意识正逐步苏醒。得益于此,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作为成人的我们很多提醒和启发,这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具体地说,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探索未知是一种乐趣。他们会为了一个在我们看来无须思考的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得到自己认可的答案而罢休。对比我们自身,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少人更愿意停留在过去的知识积累层面,认为“储存”足以应付“如数家珍”的教育生活。殊不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发展同样是与时俱进。自我满足所带来的只能为时代所抛弃,为现实所淘汰。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面对失败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乐观。学生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形成阶段,因此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并不是那么深入,但这种“不深入”恰恰给了他们“重新来过”的底气。面对失败和困难,他们不会想到他人的眼光;面对一些误会,他们也不会“画地为牢”。摔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前。但是我们自己呢?有时因为工作中的一点挫折就容易陷入“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的极端思维之中,有时因为一个失败就会有了退缩甚至是放弃的念头……这些无疑都是不可取的,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负能量”。一个教师,要想更好地在教育的原野上驰骋,不甩开这些“包袱”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还应该向学生学习因为点滴进步而兴奋不已的那份自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自我实现的渴求在学生身上尤为明显。所以,平时工作中我们常能够听到学生得意地走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今天学会了包饺子”“老师,我已经会自己洗衣服啦!”“老师,今天体育课跑步我是第一名”……这些在我们看来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足以令他们快乐许久,而且这种“快乐因子”,很大程度上会促使他们在今后做得更好。其实人应该学会悦纳自我,悦纳的过程是自我肯定的过程,这种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会有效增强我们的信心,为我们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提供动力。

二、向同事“借力”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身边的同事,也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库”,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年轻的同事,往往对于工作有着饱满的热情,就像是初升的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光芒;年长的同事,往往兢兢业业一辈子,工作起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了榜样无穷的力量。在我们的同事中,有的有着高超的教学本领,进入课堂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有的思想深邃,能够站在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思考教育,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扰;还有的心中满是流动的师爱,关爱学生,无怨无悔,尽心尽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师道的尊严被撑起,教师的形象被擦亮。可是,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在我们的身边或许也存在着一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有的甚至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事实。尽管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些现象发生,但真的遇到,也应将其作为我们进行反躬内省的契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向领导“借力”

在学校,无论是校长还是其他中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教师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他们的成长之路,对于我们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学骨干可以给我们学科教学以方向指引和理念指引。可是一个教师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学科的“术”和“技”,更应该站在教育之“道”的层面,做到“道”与“技”兼顾,全面而均衡地发展。因而,有些领导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才是我们应该研究并学习的,有些领导灵活巧妙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也应该研究并学习,有些领导处理突发情况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更应该研究并学习……总之,领导们的优点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方向。这样,我们就会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逐渐开拓眼界、丰富思想、活化思维,进而更好地投入教育工作。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教师的个人成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向外部“借力”。比如学校,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篇5:小学英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时秀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要求,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一、现状分析

从事英语教育将近十年,我始终能做到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着”廉洁从教,乐于奉献“的宗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学生争取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潜心投入教学实践,留意抓紧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和孩子近距离接触和沟通的,走进孩子心里的前提,我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了解孩子,为孩子的心灵遮一片阴凉。

二、发展目标

1、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继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 度,工作兢兢业业。

2、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使教学成果显著。

3、踏踏实实地做好远程研修,做到学有所得;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培训讲座,不断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努力适应新时期对英语老师的更高的要求

4、用爱心对待学生,对于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用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观影响学生,以身作则,争取做到用人格培养人格。

5、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关心教育新动向,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并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总结,吸收教育教学名家的好点子,好方法,他山之石来攻玉,提升自己,造福学生。

6、坚持与书为友,定期阅读《中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并做好读书笔记,反思自己的教学。

7、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坚持经常教后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听课以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公开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三、具体措施

(一)研读小学英语教材及教法;

(二)阅读有关小学生心理的书籍;

(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提高英语口语水平,造福 学生;

(四)认真开展学校英语教研组活动,提高学校英语教学成效;

(五)用自学形式完成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

(六)及时记录自己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业务学习、个人感悟等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6: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金州实验小学 袁平

随着教育改革大形势的深化,学校的发展也随之突飞猛进,工作要求、工作节奏将越来越高、越来越快。学校师资水平将是直接影响、阻碍学校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校知名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个人自身的发展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做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开展的时候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结合自身实际,我将我2014年至2018年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拟写如下:

一、个人基本情况

我于2001年毕业于贵州仁怀师范学校走上教育岗位已13年。我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对教育事业一直充满热情和神往,从不懈怠。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一头雾水,到历经多年的摸爬滚打和不断探索学习,在学校领导和诸多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多次获得县、乡、校级各种奖励,也成为三岔河乡中学、良村中学英语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中坚力量。随着素质教育的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无疑在发生着一场巨变。教学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不断体现、落实,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活了、涉及的视野广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多了、但是作为教师也越来越感觉到驾御课堂越来越难、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对于我这样刚刚考入金洲小学,从事小学教育教学还不到一年的“新老师”来讲,角色的突然转变,教学对象的差异,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更新迫在眉睫,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也势在必行,对我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整体性目标:

通过五年的学习,力求自己逐渐向专业化、研究型教师转变,教育和教研水平有质的飞跃,成为金州小学一名优秀教师,在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前提下,力争使自己的语文教学也能在金州小学这一块天地里有我的立足之地,跻身为校级名师。努力把自己打造为实干加巧干,敢干而会干的综合型小学教师,同时努力研究、探索小学班主任管理,做一名既做实管理者又做好实践者,五年之内,争取评委县级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实现我教学生涯的再一次飞跃。

三、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应该根植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要学会规划自身的教师生涯,在不断实现规划目标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名教师。因此,在这五年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2)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为,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能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与其他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发展实践性知识,争取在本校甚至是本县有一定的知名度,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

(4)认真踏实地学习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学好理论知识,努力提升个人语文素养,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在摸索中不断进步,也许别人早走在前面,但我只要不停歇,这个距离只会越来越接近。

四、具体措施:

1、认真读好有关教育和班主任管理书籍,并作好理论学习笔记。保证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

2、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争取外出学习一次,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3、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并坚持经常写课后反思,从反思中努力提高自己,养成教学后反思的习惯,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后反思用来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听老教师和其他教师的课,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教研组和学校的汇报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4、加强教育科研能力重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

作为初次尝试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讲,我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要不停的学习和反思,利用好学校教研课题带动教育教学的提高。在教研与科研的实践中,发展自己,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与反思而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强化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学科知识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来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重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5、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努力使学生基本形成会预习的好习惯,努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钻研的学习品质,敢于表达的好习惯。将比较容易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讲,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7:小学信息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一、个人分析

1998年毕业以来从事教育已经13年了。近十多年来基本上都在小学信息教学,能比较系统、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教材。近几年来自己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有点迷失了发展方向。其次,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深入思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太理想。理论素养不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已是中年,学习的主动性和钻研精神不足,学术方面获得的成绩层次较低,难以突破。

二、发展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复合型的教师。

1、科研能力有一定进步。能够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每学年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区、市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二等奖以上)。

2、教学水平有明显突破。能够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每年所任班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有优秀的作品能拿出来参展,并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3、专业引领有较大作为。引领本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创出成功的经验;引领中青年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更上一个台阶;力争将学校网站建成区乃至市级的窗口网站。为学校建立建全教育资源库,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4、培养教师有较大成果。在本校选定10至20名相应层次的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关心和指导,通过2到3年的努力,帮助他们提高信息化专业发展水平,并成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

三、实施措施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树立崇高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2.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以及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培育与发展教育教学风格和专长,追求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3.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反思与总结。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案电子化,以先进的理念实施先进的教学手段,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内,运用科学的测试评价及时进行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评价。

4.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使自己能在本校、本地区参与教师培训活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最新教学研究信息,在新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为学校献计献策,贡献出个人的才智与不懈的努力。

5.认真履行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职责,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和要求,珍惜与名师交流学习的机会,积极合作,共同提高,不断进步。

篇8: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一、因服务于“课改课题”研究而诞生

早在2001年,大连市成为全国首批的38个课改实验区之一。为完成课改实验任务,大连市教育局及大连市教科所提出“以课题牵动课改”的思路,由此生成了多个“课改课题”。甘井子区承担了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初中数学、初中美术、小学美术等多个学科“市课改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在此带动下,其它学科也纷纷确定了各自的课改课题。在具体的课题研究中,在市科所专家们的引领下,我们确立了“大课题小操作”的实施策略,即在具体在课题研究中,将每一大的“课改课题”分解成一个个小专题,然后将之逐一分配给课题组老师,再由他们各自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进而通过各小专题的研究来推进大课题。

为服务“课改课题”研究,从2002年开始,甘井子区“教科研规划办”在科研顾问的建议下,决定新设一个课题类别———“个人课题”,由此,“课改课题”组的老师可以将自己承担的小专题,向区规划办申请立项为“个人课题”。这样,课题组成员在完成学科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有了申报“自己的‘区级个人课题’”的机会。“个人课题”一经确立,就得到了教研员及其课题组老师的欢迎。随之,教师们认真准备、踊跃参与。到了2003年下半年,在区规划办立项的个人课题就达120余个。就这样,基于“课改重点课题”的因缘,“个人课题”正式诞生了。

与此同时,基于“个人课题”诞生,甘井子进修学校“研管训一体”的工作思路得以深入发展。进修学校在2003年出台了《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参与课题管理的意见》,在其指导下,那时的“个人课题”培训会,教研员们几乎场场不落地参加,而教研员的学科课题组研究活动,也常常邀请科研室的教师去参与。

在这一阶段,因为“个人课题”依附于教研员的课改课题,所以其管理多是参照市课改课题管理要求,其研究时限基本与“课改课题”同步,立项申报也要求提供《申请·评审书》和《理论综述》等等,在结题评审时则充分尊重相关教研员的意见。

二、为服务于“骨干教师”成长而发展

2005年,我区的“课改重点课题”纷纷顺利结题,其研究得到了市科所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的小学科学获得一等奖,小学美术获得了二等奖。与此同时,当时的120余个区“个人课题”承担者,其研究也得到了区规划办的认可,真正实现了双赢———教研员、教师个人均受益。至此,“个人课题”很好地完成了服务“课改重点课题”的使命。

由于看到了“课改课题”受益于个人课题,其它“集体课题”的主持人也纷纷寻求个人课题的支持,积极推荐其课题组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立项。而各课题组中的骨干教师们也不再满足于仅为他人打工,也想自己独立承担课题,所以,完成了服务于“课改课题”使命的个人课题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基层领导积极推动,教师们积极主动地申报,个人课题需求空前旺盛,仅2006年初就有400余人提出个人课题申请。

在参与“个人课题”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对个人课题的定位也在调整。到了“十一五”,对个人课题的功能定位已不仅仅局限于服务于集体课题,而要着眼于其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科研素质的提高,可称之为“骨干教师个人课题”。2006年初,我们听取了科研顾问和参研骨干的建议,对个人课题管理重新进行了系统设计:正式出台了《甘井子区个人课题管理办法》,具体制定了个人课题立项申报评审标准、个人课题过程管理评价标准、个人课题结题验收评审标准,量身定做了个人课题管理系列标准件(《个人课题申请·评审书》、“‘个人课题理论综述’框架”、个人课题研究过程档案样例、个人课题研究计划表框架,等等),并将五年一次个人课题立项、结题机会增加为两次,在管理机制上实施两级管理(区规划办和基层学校),由此,对个人课题的管理趋于规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课题”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其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行政领导的关注,随之是领导的大力支持:决定将是否承担“个人课题”作为骨干教师选拔的标准之一,并且将参与“个人课题”的研究情况纳入骨干的日常考核项目。不仅如此,各校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的情况,也成为政府督学室进行督导评估的要点之一。

自此,有了领导有力的支持,有了“规划办”完善的管理措施,有了基层领导的认可,骨干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十一五”期间,共有900余人参与了个人课题申报,最终批准立项640个,按期结题456个,其中177个课题被评为一、二、三等奖。

三、由服务于“全体教师”而成熟

无论是“十五”立足服务于“课改课题”的个人课题,还是“十一五”着重服务于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人课题,其主要针对的其实都是骨干教师。但随着行政、业务合力推动效果的显现,特别是看到骨干教师们因此而受益,在“十一五”期间,一些非骨干教师陆续表达了参与个人课题的愿望。这样,到“十一五”中后期和“十二五”初期,即有部分教师作为“校级骨干”而成功立项、顺利结题甚至获奖,更多的非骨干教师也跃跃欲试。教师们高涨的参与热情不断触动着我们。作为服务于区内教师的教科研规划办,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任何一位老师的热情(这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由此,服务于全体教师的“个人课题设想”逐渐提上日程。

本着好事要做好的想法,在“十二五”初期,我们做了一次“个人课题管理专项调研”,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广泛征求意见。调研过程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个人课题”被广受欢迎,同时也听到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部分骨干教师反映,经过多年的区级个人课题研究,未来他们更期望有市级、省级的课题研究机会。这样,原有简化版的“个人课题管理办法”和“个人课题标准件”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急需升级为规范版(能与省市课题接轨的);另有一部分跃跃欲试的非骨干教师则反映,其研究基础尚很薄弱,对他们而言,即使是原有简化版“个人课题管理办法”和“个人课题标准件”,也感觉要求太高,建议还应再简化、宽松些。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决定对“个人课题”进行全面改版,将“个人课题”细分为“个人‘小课题’”与“个人‘微课题’”,从2013年初正式实施。

“个人小课题”主要服务于要求“升级规范”的部分骨干教师,其管理原则是“严进严出、力求规范”,具体要求比原来的“个人课题”更规范了,力求与省、市相关课题管理要求接轨,为其未来申报省市课题奠定基础,其研究时限为1~2年,其立项、结题均由三位专家匿名评审,立项评审通过发放《立项通知书》,结题评审通过发《结题证书》。过程管理相对严格,立项后要有开题论证,每学期要有计划和总结,研究中必须建立“体现轨迹”的研究过程档案,并且要求每年至少有一次展示交流等活动。

“个人微课题”服务于全区所有在职教师,管理原则是“宽进严出,适当规范”,对其管理采用“备案制”,即立项评审主要由申报人所在学校组织,其评审结果由区规划办组织专家稍加把关后,即可在区教科研规划办备案(体现“宽进”),其研究时限为3~6个月,研究过程也主要由其所在学校负责管理;但在结题时,须经三位专家匿名评审(与小课题类似),决定其是否结题(体现“严出”)。对微课题的过程管理,也必须有开题论证,并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至少要有一次校内的展示交流等。

与此同时,我们又对个人课题管理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改进。为服务教研员和学校的集体课题,减轻教师的选题负担,我们积极倡导教师从所在学科教研员或所在学校的课题的子课题中选题。这样,既有了高层次的(教研员或学校领导)引领和支持,也在为学科或学校研究工作做贡献。区规划办对此也大力支持。我们还着手构建个人课题视频培训课程,分为科研通识类、科研方法类、科研实践类三个部分,用制作视频的方式将相关培训固化下来,再将其放在“区教师教育网”上,供教师随时观看学习,这也解决了“个人课题”参与人数众多而培训困难的问题。为及时推广、转化个人课题研究成果,我们在“区教师教育网”、《甘井子教育》设置“成果发布专栏”,并且将立项人在校内发布成果作为结题的前提条件。另外,我们推出“免审结题条件”,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在刊物发表,参与学术评优,在会上发布。为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要求结题时要提供一份《结题申请表》,评委们尤为关注其中的“所在单位领导对其研究成效的认定”,将之作为结题的必要条件。

由于个人管理的全面改版以及相关管理的调整完善,甘井子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的热情空前高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仅2013年、2014年、2015年就分别有473个、543个、387个微课题正式备案,参与教师的成分越来越全(骨干和非骨干教师,老教师和新教师),反响也越来越好。

篇9: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关键词:新教师;个人发展;短期规划

我区是一个学前教育发展新崛起的区域,幼儿园大量的兴起,教师也是快速的大规模的招聘上岗,因为人员的剧增,非专业人员也相当的多,教师队伍极为复杂,这不仅对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挑战,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升也面临着困难。在让新教师以最快、最佳状态适应幼儿园的常态工作的同时,如何走出新教师入职初的专业发展瓶颈,找到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彰显个人价值,这不仅是新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更是幼儿园管理者的对这样一个教师队伍梯队发展规划的再次挑战。笔者就本园关于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规划制定过程中,如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谈几点做法:

一、入园初期宽松适应,不忙规划

入职初期的新教师、年轻教师总是怀着自己对幼教的已有认知和自己最初的早教体验来到新岗位的,他们会面临着经验的冲突,面临着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冲突和与孩子交流互动的障碍,因为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还没有真正的准确定位。我们需要给他们自我消化、自我内化的过程。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要给新教师忙着定性,也不要让新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需要我们给予认可、引导和相应的时间。让他们去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孩子去适应,找准方向。我园在新教师的到来首先会去关注他们的表现,但是不急于给予评定,因为他们此时只是在适应,还没有能关注到自己的表现。对于他们的需要我们会积极的给予,让他们知道我们会在乎他们;对于他们的困难我们会全力的以赴,让他们知道这个团队是温馨的;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会主动地承担,让他们感到这个群体是可信的。还有什么比团队的包容更能紧紧吸引一个新人,这就是我们团队建设的魂之所在。

二、找准各自发展的点,个人规划迎合园内规划

当短暂的适应期过后,我们就要上下齐动,和教师合力为每个教师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虽然是个人规划,当然也离不开幼儿园的介入。一个教师短期的规划他们更多的只是一个自身迎合幼儿园发展或者迎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所不足制定的一个发展弥补计划,缺乏自身循序渐进的个人规划,更不会结合幼儿园现有的师资队伍的综合状况给自己的事业规划。幼儿园需要给予的是他们在这个团队中的找准个人发展的点,定位发展。这个点其实就是每个新教师融进集体的那个价值点,有了个人价值,每个人才会积极的对待工作,对待工作的每一天。

幼儿园在教师个人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恰当的介入给予合理化建议,根据每个新教师在整个团队中的优劣势以及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的梯队发展需要给予意见,会给教师指明方向标,更能够告知幼儿园需要的是一支怎么样的教师队伍,每个教师在现有的团队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完成个人的职业愿景。

在新教师制定规划时,我们除了学历和资格的基本元素外,更注重教师在专业和特长上的发展。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一专多能;没有哪位幼师在幼儿园坚持下来,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会;但是我们要求的是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应为新人量身定制一个专长发展。可能现在还不是他的专长,或许他还只是在这个专长的门槛边迈开脚步,但是只要他是可能的,我们都需要一个时间和机会来实现,因为我相信幼师是聪明的,是执着的。接着就是让他去承担与专長相关的工作,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能激励人,没有什么比实践更能提升人。

三、上下联动,合力实施

教师的个人规划,幼儿园需要一个计划去协助完成。那么幼儿园在师资队伍的发展中要积极建立好“研、培、训”这样一个发展机制,更需要一个“学、用、展”的一个发展平台。

我园的做法是,在年级组教研的基础上,建立社团学习小组。让教师打破年级组的界限,打破年龄的界限,打破师徒的界限,让教师们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特长,根据幼儿园特色教育的需要,开展社团小组的研究学习,每组都有两名组长负责,进行培训和展示的计划学习。他们也会根据小组的需要主动的挖掘一些身边人力资源给教师进行培训,如家长、家属等参与社团教学培训,减轻幼儿园因组织和实施带来的繁琐,以及幼儿园“官方”性组织培训的强制性,相反更大大调动了教师自主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培训和学习成为一种内需。特别是当新教师承担这样的活动时,不仅让他们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集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得更为主动。

第二就是活动的承担,每个教师都能承担一些活动和任务,虽然第一次不会成功,但是有了这个承担和担当,他们就会努力,努力做到最好。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指正感到面子难下,而是主动请缨,他们会不耻下问,会在活动中积极学习。现在是个信息化时代,我会尽我自身的最大给予,给予老师帮助,给予支持;我更会给他们一句经典网络语“姐不是百度,不懂上百度”。让网络在教师培训、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能效。

篇10: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中堡镇中心小学 杜桂兰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二十八年的教龄。在这二十八年里,我在不断学习、交流和摸索中,有了一点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让我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还是很匮乏,为了使自己在未来两年之内,得到迅速的成长,我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数学专业素养的提升

1.作为教师的我,只有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研究,才能不断进步,促进自身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更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作为教师自身,为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和提高教学效益,应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业务进修,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研读新课程标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研读教育理论专著,关注前沿动态,更新教育理念。多向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取经,争取尽快提高自己对所在教年龄段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能力。

2.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精心准备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和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在教学中形成自己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3.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开一些公开课,争取大量的实践机会,并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机会。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只要通过百般锤炼才能有所增长。

二、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做好每节课后面的反思工作,反思要及时,写出每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写出应对措施。反思内容可以包括:教学环节是否流畅,教学内容是否完整,这节课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吗,哪个是我没有预设到的,哪个是我在课堂中生成的,反思教学重难点的解决过程和方式,取得了什么效果。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每一节课都会有优缺点,所以不光要反思缺点,更要发现自己课堂的精彩,让自己有种成就感,既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又可以让自己带着愉快的心情工作。

篇11: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23年,一直认真踏实地工作。在工作中谦虚好学,自觉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平时从不与人计较,能认认真真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作为一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老师,应先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确保自己向这个目标努力。

一、自我分析:

1、个人优势分析: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2、不足剖析:课堂教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方面,虽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方法,但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得心应手。以后,我将努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二、预期三年发展目标

三年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取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

三、实施措施规划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爱岗敬业,按要求完成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知识储备。

2、认真参加函授本科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自身能力。勤于学习,更新观念,认真研究学科特点,认真学习各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

3、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反思,平时抓紧时间加强自身学习,阅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5、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努力学习

篇12: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 “育人先育己”,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二、课堂教学方面: 丰富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把本次培训所学应用于实践。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出继承传统,结合信息技术的崭新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思想工作方面:

注重修身,不贪名利,为学生树立榜样。做个富有责任心的优秀老师,与同事协作、与领导沟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

四、具体措施:

1.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在反思中扬长;在审视中甄别;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每星期抽出一定时间到阅览室,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理论专著,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教学案例2篇;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3.继续提高学历层次,通过进修、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提高学历是适应职业的需要,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很看重文凭,但求知比文凭更重要。虽然我已经是本科学历,已经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但是还有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接受终身教育的过程。

4.继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无疑是当代教师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

5.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

篇13: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一、教师个人知识的逻辑结构

个人知识问题素来是复杂的, 其结构的划分方式也不一而同。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划分方式中, 影响较大的可归为两类。一类从内容的角度进行划分, 姜勇曾总结国外关于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研究成果, 认为:“虽然不同学者对教师知识的分类不同, 但都会包括这四种重要的成分:即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以及关于情景的知识。”[2]另一类从逻辑的角度进行划分, 正如陈向明认为, 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结构至少包含信念、教师主体、问题情境和行动中的反思这几个构成要素。[3]本文谈及的教师个人知识, 意指教师这一独特的职业角色应该具备的知识整体, 其本质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获得的, 一整套的包含符号、方法和信念等内容的逻辑体系。

综合现有研究, 可以认为, 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应包含以下四个构成要素:理论与事实、方法论、信念、情境。四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结, 并作为一个整体对教师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见图1) 。

1. 教师个人知识的理论与事实构成

“理论与事实”是教师拥有的关于教育理论、教学内容的命题或图式。理论与事实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有的理论可以有多个例证来解释或证明;有的理论却没有任何事实支撑, 教师可能仅仅是记得了一个道理, 但却并没有结合实际真正理解。并且, 还存在理论与事例错误匹配导致误解的可能性。种种情况表明, 教师应当重视知识结构中的“理论与事实”构成, 并对其进行不断扩充、更新、澄清。

作为知识结构中的事实性存在, “理论与事实”本身不体现教师个人的情感及价值去向, 而是作为一个“材料库”为行为或思维加工提供参照, 为其他三个构成的建构提供原材料。教师以往的生活经历、教学经验、所学习的理论, 存放在这里, 在知识结构不断的动态发展中, 向其他三个构成输出例证或理论解释, 使教师对情境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 建构出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信念及方法论体系。

2. 教师个人知识的方法论构成

教师如何监控自己的发展状态, 如何管理自己的知识结构, 都是需要教师动用自己的方法论知识构成来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或是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都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方法。教师必须随着需求、对象、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法, 这要求教师的方法论构成必须处于不断的更新调整之中。

从层次上看, 教师个人的方法论中既有对整个思维、行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式方法, 又有面向具体情境的策略式方法。理论式的方法取之于万千具体情境的共性, 无法直接作用于具体情境, 要对日常实践发挥作用, 必须根据教师面对的不同场景、对象、任务等进行具体化。教师个人的日常经验又常常是零散、不确定的, 甚至是包含错误的,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理论上的提升。连接这两种需要的桥梁, 就是策略式方法。

3. 教师个人知识的情境构成

每一位教师都是生活在特定情境中的人, 其个人知识结构中必然有来自于自己生活、工作的具体情境中的成分, 也必将面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每一个情境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丰富的含义, 教师“关心的是一个或一群具体的孩子, 他 (她) 或他们有着特别的生活经历, 有着具体的心思或一系列问题, 他存在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4]。

尽管不同的教师面对的教育情境各有差别, 但同一名教师所面对的具体教育情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学期为时间单位, 教师往往面对相似的学校文化氛围、相似的班级和学生, 及相同的教学科目。这就为情境知识构成的积累和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与学生长久的情境性接触中, 教师得以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并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学策略、师生关系。而且, 这种对情境特点的深入把握, 可以让教师在面对具体问题时, 能迅速找准要点, 对症下药, 采用最为适当、有效的方法。

4. 教师个人知识的信念构成

教师个人的信念“通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行为”[5]。如果一个教师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考试能考高分, 他会对教材上的“考试重点”详细讲述, 会让学生“放弃”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去记忆标准答案。我们一度认为这是教师错误教育观的结果, 然而, 这并不仅仅是教育观问题, 教师的行为是整个个人信念系统作用的结果。教师对社会发展趋势、需求的看法, 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点等, 会结合成为一种“信念假设”。面对各种价值冲突, 教师从自己的“信念假设”中出发, 在对各种价值取向和需求的比较中做出行为决策。

有些教师知道不应该让学生的学习过于疲劳而影响健康, 但还是无法在现实中做到。部分原因在于外界压力让教师“不敢放松”, 还有部分教师对应试教育“不愿放手”。在后者的“信念假设”中, 为学生好, 就需要让学生拿高分、上名校, 这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信念。

二、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 对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条件的考查, 理应围绕个人知识的四个构成来进行, 进而引领教师的个人经验, 构建教师个人知识的逻辑, 决策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具体而言,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的条件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方面。

1.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关键在于新理论的获取

认知平衡的打破是推动知识结构发展的起点。教师只有在对当前知识结构不满的时候, 才会主动地去获取新理论, 改变知识结构, 直到问题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或“完善的需求”是知识结构得以更新的契机, 也是知识结构得以发展的关键。

本来, 教书育人者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才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去补充相关理论知识, 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 当前存在着诸多违背这一原则的教育行为, 其中, 少数或许是有意为之, 大多数却是在教师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些教师要么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经验的缺陷, 仍旧在自我编织的‘茧网’中辛苦地忙碌着;要么即使看到了症结所在, 却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全感, 仍旧抱残守缺。”[6]如果教师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发展, 就谈不上自主发展, 其知识结构也会在“茧壳”里止步不前, 难以应对新的问题。

2.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核心在于方法体系管理

对自己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管理, 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反思、筛选、梳理, 去除冗余记忆, 澄清错误, 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顺利接纳新知识, 促进知识的不断创生。如果不常常将自己的知识做一番回忆、归类, 一些稍纵即逝的“灵感”、“顿悟”及与此相关的方法, 就不能相互联系起来。

后现代视野中,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永远正确的。任何个人的方法体系中都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甚至是错误的成分。不加以澄清, 会使得错误的知识继续发挥作用, 也可能使正确的新知识被拒之个人知识体系的门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试着将指导自身行为的、无意识的、内隐的方法体系显性化。显性化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知识体系的缺陷,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另一方面是为了发现其中优势加以发扬, 便于同他人进行知识的共享、传播。

3.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重点在于情境性的运用

通常情况下, 年轻教师掌握了更多陈述性知识、公共知识, 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如老教师。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 大量的情境性运用可以使老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情境性运用会产生大量的内隐知识, 与陈述性或者显性知识不同, 前者无法通过简单的“听”、“看”获得, 必须并且只能从个体亲自“做”与“悟”中获得。

在情境性运用中, 每一次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教师分析事件特征, 对原有经验进行回顾和对比, 重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问题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 一部分原本联系不紧密或无联系的知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还会生成新的策略, 或深化对原有理论的理解。如果教师想要理解并内化教育学、教学法等新的知识或者技能, 必须调动自己已有的那套知识体系, 和新体系相互比较, 相互“切磋磨合”。内化新理论新方法时, 依赖自己的教育经验来解释;外化教育理论时, 也需要主动把内化的理论嵌入到日常教学情境中去。

4. 教师个人知识发展的支撑是信念性的情感

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满足感、对自身不断发展的追求、对改进教育教学的愿望, 都作为信念与情感因素影响着教师的自主发展。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是自主建构个人知识的诱发机制。

对教育事业更加热爱, 或者完善自我的愿望更加强烈的教师, 往往会在自主发展上有更强的行动力, 更加注意捕捉各种发展机会, 时常反思, 迎难而上。武汉市一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在谈及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时, 认为促进自己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莫过于“勤奋”、“热爱”和“执著”。[7]信念与情感水平中等的教师, 能够注意发展自己, 但并不会付出很多努力, 觉得只要达到一般水平就可以了, 只要自己不是最差, 就用不着那么“费劲”提高自己。而具有更多消极情感因素和信念的教师, 有时迫于无奈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发展任务”, 如写教学反思, 也是敷衍了事, 对于自身知识的发展没有任何实质作用。

三、教师个人知识的自主建构

具体教学行为是极具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每一个教师都来自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是独一无二的。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建构的实现, 最终也将落实到这四个构成的个性化发展之上。

1. 唤醒自主意识, 形成自我理论风格

不同的教师之所以可能, 且应当具有不同的自我理论风格, 主要因为支撑教学风格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知识是发展着的、有情境的, 学生是有个性的, 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不断变化的, 价值观是多元化的, 每一个教师个体也拥有不同的知识构成。真实的教师专业发展, 不应是“千人一面”, 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建构适宜的知识体系, 树立自我教育信念。

教师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学生的关系、自己对教育的看法, 甚至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 将这些零散的内容向理论与事实、方法论、信念、情境这四个知识构成中归类, 形成一个极具个人特征的知识体系。独特的理论风格往往会带来独特的知识结构, 最终催生个性化教学风格的产生。教学工作中的每一次成功, 都可能为教师塑造自我风格提供信心和勇气, 每一次失败, 都为完善和改进自身的理论提供了鉴戒。

2. 在重复的日常实践中执著求新

教师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重复”, “重复”容易使知识结构走向封闭。要保证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就要刻意地从“重复”中获取新内容。长期在相似的教育环境中重复着相似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倾向不断走向熟练化, 最终达到自动化状态。自动化能容许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监控课堂状态上, 对于常见情况能迅速做出反应。但也可能因“太过熟练”, 而忽视了新问题、新方法, 使得知识体系的各构成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无法产生改变。

要在日常“重复”中求新, 就不能把看似相同的实践仅当做简单的复制。每一次“重复”都应该是基于之前行为的经验, 并对之实行超越。如教授同样的教材内容, 可以变换不同的教法, 采用不同的练习, 从中挑取最好的, 或者说最适合的, 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 避免让自身的教学方法体系静态化、固化。

3. 深入班级, 全面把握每一个情境性特征

教师是情境中的教师, 教学是情境中的教学。情境构成是教师个体知识结构中最富个性的部分, 是任何一本教材或者任何一个专家所不能准确阐明的, 然而却是最接近实践的知识, 因为只有生活于这个情境中的人才能把握有关这个特定情境中的知识。教师的情境构成发展得如何, 又将影响其他三个构成所能产生的实际效力。任何知识不与特定情境特征相结合, 都会有不良反应, 或者无效。

班级是教师最常面临的具体情境, 是其知识的来源, 也是去向。无论是作为旁观者去用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 还是作为参与者亲身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或者是作为倾听者、询问者去主动同学生交谈、调查, 都可以获得大量建构个人知识的材料。不同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兴趣喜好或学习风格, 不同的课堂行为表现都可能是不同的学习诉求。只有去深入了解, 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情境构成。

4. 在不断反思中确立生成个人知识的信念

在一定程度上讲, 信念支配着教师的个人知识建构行为, 而信念的形成与改变, 也有赖于教师对个人知识和实践行为的不断反思。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论方法, 实际上是对个人教育经验的深加工进而形成特定教学信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一开始往往把教学的期望与结果、理论与实际等进行对比, 从而挑选出那些“想当然正确”的内容来作为个人信念并以之为指导建构个人知识。

随着反思内容、目标的变化和反思自觉性的增强, 教师的信念构成也会发生改变。因此, 教师在进行反思活动时, 更应当注重结合自己的个人知识构成特点和需要, 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同时, 这样的反思还应从多个角度来展开, 以减小所生成信念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3) .

[2]姜勇.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1) .

[3]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 2009 (10) .

[4][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14.

[5]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 .

[6]王帅, 方红.论教师个体经验的价值向度与实践突破[J].大学教育科学, 2011 (2) .

篇14:高中数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知识管理 时间管理 网络名师工作室 微课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笔者工作已十余载,在近几年感觉进步比较快,从大量的解题讲题中挣脱出来,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育知识和高效课堂的实践。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的不是教育理论家,而是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藏起一半爱给自己,奉献一半爱给学生”是特级教师林华民的一句名言,它的内涵就是要留有老师学习充电,自我反思提高的时间。同时,笔者认为自己的进步还得益于对自己的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上。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教师的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与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方面。知识管理是其中核心的一环。知识是教师赖以完成教学任务的资本。知识的丰富程度、深厚程度和更新速度,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完善知识管理,加速专业成熟,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課题。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可以依托于文本,而隐性知识需在实践中学习获取。知识管理,指的是个人通过对智慧资本进行管理,以知识积累为基础,通过对知识的获得、分享、储存、创新和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有效提高个人素质的动态过程。知识有序、高效的管理是个人知识、能力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它能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每天要花很多的时间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但如果挤不出时间来给自己再充电,是难以在知识爆炸的这个时代胜任一名好教师的。笔者利用纸质笔记本和电子笔记本(为知笔记软件)以及四象限法则来管理好每天的各类事情的处理先后和所花时间,从而赢得较高的学习效率,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就是教师接受充足的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教师自己拥有充分的学科知识,并通过教育知识把这些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师新手,在刚参加工作的一两年,就是拼命地去学习这些知识,经历三到四年将慢慢转为熟手。如果有约五年时间的钻研,将达到精练的业务程度。笔者也是在五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两轮的高三教学任务,对高考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有了较准确地把握,基本完成了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工作,在教学方式上基本得到了学生和领导的认同,取得了较突出的高考业绩。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在实践中螺旋提升,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的获取,而在于通过对自身的全面反思,促使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以促成反思性实践。在工作两轮后,笔者开始思考教学方式,苦于加班加点的“题海”和“填鸭”战术,借助网络,开始接触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积极学习了一些高效课堂实践学校的理论和实施方案,感受到教育理念的先进和思考的深度,有蠢蠢欲动着手去实践的想法。但毕竟是一种新式的课堂模式和管理模式,作为新老师,不能突然转变,导致学生不适应。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不得已豁出胆开始操作自己的高效课堂方案。 其中最成功的便是“试卷讲评高效方案”,既调动了各层次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积极性,又贴合了高考的导向性,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拉平甚至超过了最优秀的班级。而且个人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充分理解和敬爱。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策略和风格,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1).

[2]韩宏莉.完善知识管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成长[N].教学与管理,2010,8.

上一篇: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幕词下一篇:灿烂人生 辉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