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2024-04-23

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共9篇)

篇1: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中国“写人论”的古今演变》读后感 在叙事文学备受关注的今天,对叙事理论的研究不胜枚举。想要在这一片天地中有所建树谈何容易,而这篇文章,从古今演变的眼光,将“写人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源起及发展贯穿起来,颇有创意。

文章主要通过四个阶段探讨了中国“写人论”的演变过程。第一部分,形神论:依傍画论的初期“写人论”。作者认为中国叙事理论突出抒情愿望、精神寄托等内容,很少为我们提供切实可操作的写人理论,这样,来自绘画的“形神论”就相对滞后地成为中国文学写人论最初的核心话语。第二部分,性格论:中国“写人论”话语的独立。作者认为明末清初,金圣叹在继承并发展“形神”论的基础上,标举出“性格”说,从而实现了中国“写人论”话语的独立。之后毛氏父子评三国、脂砚斋评红楼等都以性格理论为“写人论”的独立话语,包括鲁迅也曾用性格论评赏《红楼梦》,并对当代写人论产生深远影响。第三部分,典型论:中国“写人论”话语的细化及单极化。作者分析了“典型”一词在我国古代的使用情况和不同含义,以及它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所带有的新内涵,进而探讨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论”由于政治影响所造成的偏颇,及八十年代后人们对这种偏颇的努力纠正。作者认为“典型”论既是传统“写人论”的西化,又是传统“写人论”的细化。尽管其政治化倾向一度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很大伤害,但是由此生发的艺术典型、文学典型等一系列概念,使中国写人论得到不断的深化和细化。第四部分,多重论:中国“写人论”话语的新变及多元化。作者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在冲破种种社会化批评的遮蔽后,开始全方位借鉴西方各家文论来解释复杂的文学现象,各种日趋人文化的“多重论”以及与之相仿佛的“面面观”、“组合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新时期中国“写人论”的主题。实际上,人物的角色性也是中国文论一向突出的内容,如容与堂本《水浒传》和《〈金瓶梅〉序》中都曾有对人的角色性的强调,只是今天人们所关注的“人”不再仅仅是古代文论中社会化的“人”,而是现代话语背景下肩负着“多重文化角色”的“人”而已。

在分析了中国“写人论”四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作者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结论,也就是文章的第五部分——以形写神:中国“写人论”的气脉贯通。作者认为尽管中国“写人论”的主流话语在不同历史情境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异,但却始终有一股气脉或暗或显地贯通其中,那就是“以形写神”。在人们已经逐渐远离画论“形神论”的过程中,却在不断地用更新的术语来衍义着“形神论”这一精髓。

看完这篇论文,我觉得本文在组织结构、语言表达上细密严谨、条理贯通,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资料翔实,论据充分。论文最怕的就是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或是论据不足以证明论点。就像是大型团体操表演或是像交响乐团演奏,空有人多不足以成器,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规则、演奏秩序,否则就只能是熙攘的集市、嗡嗡的蜂鸣了。本文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论据,资料丰富,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而由于作者将其行之有效地运用于文中,则使文章显得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如在第一部分“形神论”的论述中,作者从《淮南子》、《画品》中找到中国写人论的最初源起,之后又从北宋、南宋之人对《会真记》、《世说新语》的评点中,明代李贽评点、《水浒传》眉批、王世贞和汤显祖评点中,以及清代《红楼梦》眉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评点中找到了大量关于“形神论”的关注,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写人论的初期,是以画论中的形神论为依傍的。其二,对于典型论的新认识。“典型”一词向来是以纯粹进口产品的面貌出现的,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著作在谈到它时,都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普遍性中的特殊性”作为最权威的解释,殊不知,典型一词古已有之。包括西方人对于“典型”的理解,在我国传统的写人论 1

中也是一以贯穿的,并非由于西方的引进,我国“写人论”才初次认识到这一点,只不过由于西方“典型”理论的引进,使其更加流行而已。文中对于“典型”一词的考证,对于它在金圣叹、张竹坡等人的评说中所找到的古人关于“典型”一词运用的发掘,既体现了作者的细心,也说明了我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尽管古人在运用“典型”一词时与现代人的运用有诸多不同,但是从这种溯古的探究中,我们仍能得到一些启示。其三,文章重在对中国“写人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但并不仅仅停留于古代传统的“写人论”框架内,而是将古代的“写人论”与现当代的“写人论”贯通起来,将当下“写人论”的多重话语放在中国文论的历史演变中去考察,从而得出“以形写神”是中国“写人论”的精髓这一结论。很显然,这样的研究更有整体性,因而也更为可信。

此外,由于本文认为“以形写神”是一道贯通古今的气脉,我进而又想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传统理论中特别重视精、气、神、韵等方面?文中对于它的原因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那么我想这种现象是不是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关。因为老子、庄子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把“无”看作世界产生的本源,也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道”、由“无”产生的,人的存在只是一种现象,人的真实是人的实体之外的神、气的存在,这样,文学作品要表现真正的人,就必须以表现人的实体之外的神、气为最高境界,而文学“写人论”自然也就以神、气为核心话语了吧。

再有,就是书中对“典型”一词的发掘让我感慨良深。自打西风东渐以来,传统的东西真是被我们干净彻底地丢在脑后了。原本有的不用,偏偏请那些漂洋过海的,这样品读起来才觉得有滋味,莫不然真的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不成?然而,当我们连语言都在放弃、生疏之时,还有什么可以坚守呢?只是可惜了古人聪明的脑袋,这样看来,还真的是非常有必要对我国古代文化来一次大盘点,若是在古书堆中好好地翻翻,还指不定找出多少宝物呢。但愿我们真的能在古书堆里干得天翻地覆,却又兴高采烈、新奇无限。

《谈谈1900年前后的三部“中国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说到底是史书的一种,所以它承载了史书特有的责任。既是历史,就需真是,而既是文学的历史,就需写出美的言辞的轨迹。

《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作品永远是在被读者不断解读的过程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哪里想到过这许多事情,可是,今天的我们却在分条、分点、分章节地对其作品逐一考察,有点匪夷所思,却又未尝不可。时间允许每一代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文化在这样的声音中得以传承。

《“五四”新文学源流研究述评及其反思》在这里,我充分感受到了辩证法的强大力量。这篇文章主要对以往关于五四源流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将这些研究归为五种: 一,晚明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以周作人及其高足任访秋为代表,他们认为“五四”文学运动源自晚明的公安、竟陵派的主张,这对于纠正新旧文学不可逾越的偏见意义重大,但是它又弃置了新文学运动发生时极为明显的西学背景。

二,明末清初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以郑家建为代表,他从六个方面指出了明末清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内在渊源,指证了一反传统自居的五四人物其实本身就带有中国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印记,很有见地,但是他以局部判定整体一致性的研究方法本身有问题。

三,晚清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以陈子展、杨联芬、王德威和张全之等人为代表,它作为声势最为浩大的一种学说,对当今学界的影响最为深刻,但由于这一说法内部还村在很大分歧,各家所强调的重点有明显差别,所以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讨论和沟通。

四,辛亥革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以台湾学者陈万雄为代表,他主要从新文化运动的人

员构成、对传统思想的反叛以及文学革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渊源关系,但这一学说只能作为“晚清说”的补充才有意义,否则就是片面的。

五,魏晋南北朝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以陈方竞和刘中树为代表,他们主要从受章太炎影响最深刻的鲁迅对六朝文学的重视来论述新文学的源流,对通体了解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过分夸大魏晋文学与五四文学之间的一致性,有局部类比的嫌疑。

分析了以上几种观点的优缺点,作者认为“主题先行”、“事后追认先驱”是诸篇文章的通病,而仅仅对中国文学的源头与五四文学的相似点进行比较,缺乏脉络式的梳理,是诸位学者的又一缺陷。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任何条件的更改都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在各种历史力量的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相互替代的动态过程中产生的,而绝不是一种直线主义的简单进化。正确的态度是要抓住“五四”新文学运动这颗“果”,顺“果”摸“藤”,直至最后找到它真正的“根”。也即从“五四”新文学运动本身着眼,从“五四”新文学“科学”与“民主”的价值内核、“重估一切价值”的怀疑精神、“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拿来主义”等各个方面,运用“文学的整体观”来追本溯源,才能找到它的真正源头。

篇2: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篇一: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读后感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蓦地涌出一种好奇。

一个小女孩家境并不怎么好,但爱攀比。有一次她对妈妈说:“我想要一件美丽的花毛衣。”当时的妈妈已经重病缠身了,为了满足女儿,只好动手织起来。就这样,母亲没日没夜地织,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发病,经治疗无效去世,女儿悲痛欲绝。护士告诉她,她母亲在发病住院的几天里,每天都在织着一件花毛衣,每天晚上护士查房时,母亲总哀求说:“不要把这件毛衣没收,这是织给我女儿的。”直到她去世的前一刻也没停手。

女孩抱着这件没有织完的毛衣,斯声裂肺地呼唤着“母亲”的名字,但母亲已经听不到了,已长久地闭上了眼睛。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个病弱的母亲为了女儿的一时之欲,不惜自己的生命......其实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小皇帝或小公主这样欺迫母亲,但大家想过没有,是谁给与了大家生命?是谁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英雄儿女?是母亲。母亲的地位应该是崇高的、至高无上的,当然母爱更是无私的、伟大的、他容得下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欺辱,却容不得自己儿女受欺辱,母爱容得下一切生灵。

我呼吁全世界的儿女们,用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来回报母亲,回报母爱,回报赋予我们生命的人。

篇二:读《短短的时间长长的味》有感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拿起新买的《读者》,细细地品味着,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作文。突然,我眼睛一亮,不由得被《短短的时间长长的味》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文中主要说一位司机驾驶着一辆大巴车行驶在泸宜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块巨大的铁块不知从何飞来,刚好穿过这辆车的挡风玻璃,砸到司机的腹部,当时这位司机忍着肝胆俱裂的疼痛,用手控制住大巴车,挂挡减速,大巴车平稳以后,拉起手刹,按下双闪灯,并叫车上的乘客不要乱走。而他却因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这位司机就是被人们称为“最美司机”——吴斌。

掩卷静思,被“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所感动的同时,我的脑海中升腾起一个关键词“责任”,正是吴斌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心中有乘客,才保障了所有乘客的安全,吴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一词,他的举措让我不禁感到汗颜。

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写练习册的作业,并再三强调写字要认真。我下笔如飞地写起来,把老师说过的话抛到后脑勺。不一会儿,练习册写完了,看看自己写的字真是起来龙飞凤舞、横七竖八,看都看不清楚。老师批改后,给我了个c+,并严厉地批评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让我把作业重写一遍。我当时后悔极了,真是自作自受。

还有一次,妈妈叫我洗袜子,我很不情愿地照办了。我随手把袜子丢进盆子里,倒了一点洗衣液,随便搓几下就好了。准备拿去晒,妈妈说要来检查,一开水,从袜子流出来的全是泡泡和黑水,我站在一旁,无言以对。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袜子是你的,你如此不负责任,随意地洗一洗,洗衣液还残留在袜子上,你穿上去,就会腐蚀你的脚,最后害的是你自己。”我什么也没说,拿起袜子重新洗起来。的确是呀,责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人人做事,只要充满责任感,用心去做,就会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我要过一种有责任的生活!

篇三:羊脂球读后感

“羊脂球”不仅仅只是一本书的书名,也是一个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个特殊的人,她总会有着于其他人不一样的行为,因为在她身上,可以发现许多的优点。然而最令我欣赏的却是羊脂球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也许大家对这一老套的意见没什么看法,但我认为,这是值得一提得!

在从法国前往德国的过程中,大家几乎看不到一个可以歇息,可以吃饱的地方,就连一个闪光灯都没有,有的饿的已经快死了;有的累的已经倒在了地上……而在这时,羊脂球动心了,她实在不忍心看到于自己坐在同一车厢的人就这样被折磨死,她拿出为自己这几天的旅行而准备的食物,分给了大家,在生死关头救了无数人的名。

在这生于死的交接口,谁都希望得到一份爱来养活自己,羊脂球就是提供爱的人,要知道那时会有多少人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羊脂球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实在是难得。她完全已经不在乎自己了,只要救活别人,再怎么样牺牲自己她都愿意,她给了自己素不相识的人鸡腿,给了他们水果;更令我感动就是她竟然用更多的食物去救活她的仇人。可以看出,什么仇人、陌生人,羊脂球都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作贡献,自己却什么也没吃。(.)

当今的社会上像羊脂球的人并不多见,大家总是一个劲地说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却没有人有过实际行动。这些人实在是可恶,说到却却不做到,他们如果真的能为什么奉献点什么,那就会带动所有人去帮助别人,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就像船长哈尔威正是已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所以生活中不能缺少八个字“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哪怕却少一个字,那世界就会不美满。

篇四: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篇五:读《遥远的岛》有感

在《成长的岁月》的《内心的成长》这个分目录里,有篇名叫《遥远的岛》的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孩子内心成长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孩子,他们一心向往着海上的那个神秘而异彩纷呈的小岛。可是当终于有一天,他们真的踏上这个小岛之后,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荒野。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曾日夜向往的小岛。他们回家之后一直很难过,也从此不再看这个小岛了。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触很深。从对梦的痴心幻想到逐步认识冰冷的现实,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是梦的季节。小时侯,我们阅读的,是美妙的童话,画的,是无拘无束的想象画,听的,是欢快的儿歌,做的,是无奇不有一心向往的梦。小时侯,在我们的眼里,周围每个人都是笑着的,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可以画成绿色,狮子,不会吃人……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飞逝,我们长高了,长大了,看到的东西多了,也懂得了不少。其实我们有很多梦想,当我们真的涉足期间,却突然大失所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人的想象那么美好。我们总会慢慢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是笑着的,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毕竟还是蓝的,狮子,还是会吃人……

篇3:摭谈写好一篇文章的两个要素

一、如何写好一句话

1.句子写得通顺连贯。要想写好一句话, 不管这个句子写得多么简单短小, 最基本的要求是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 所以, 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说明谁或者什么, 后一部分说明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

2.根据表达的需要尽量写具体, 可长可短, 使表达的内容更丰富。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不断推敲, 尽量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优美, 并发挥想象,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艺术感染力。句子表达的效果跟一个人的阅读积累、语文素养以及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 要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 除了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要做的事情外, 还要用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方法, 这样句子不但具体, 而且更生动。不过, 句子要写得具体生动, 还需要平时仔细观察, 不仔细观察, 没有想象, 句子也不会具体生动的。

二、如何写好一段话

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写好一句话, 而一段话又是由一句一句话组成的, 并且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 写好一段话就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 按照一定的层次, 用恰当的方式把句子有机地组合起来。具体操作中, 要围绕一个中心去写,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 前后兼顾, 相互照应, 可以按段的构成规律来写。

1.根据段的构成关系来写

(1) 总分关系构段:有先总述后分述, 有先分述后总述, 也有先总述, 中间分述, 最后总结。例如, 《海底世界》一文中描写动物活动方法的一段, 第一句是总起句, 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 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 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2) 因果关系构段:先写原因后写结果, 这种结构形式能把问题说得明白, 把事理说得清楚。

(3) 并列关系构段: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 没有主次之分, 说明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例如, 《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第四段, 具体描绘了小兴安岭夏天美丽的景色。四句话分别写了“树木”、“晨雾”、“太阳”、“野花”, 都是围绕小兴安岭夏天美丽的景色来写的,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2.根据段的构成顺序来写

(1) 事情发展的顺序构段:例如, 《黄河象》第四自然段, 这段文字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连贯而有条理地描写老象“跑、伸、走、踩、踏、陷、栽、挣扎、呼救”等失足落水的全过程。

(2) 以时间推移的顺序构段:例如, 《瑞雪》中的一段话, 就是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的。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 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 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 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 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3) 以空间顺序构段:例如, 《三味书屋》中描写“三味书屋”陈设的一段, 就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 (挂着画) →画前——— (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 →四面——— (学生的书桌) → 东北角上——— (鲁迅用过的书桌……) 。这样写一目了然, 且前后连贯, 井然有序。

篇4:魏巍: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的遗产

8月24日,走过88年生命历程的魏巍老人谢世。消息传出,引起诸多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恭致悼念,是人之常情,但对魏巍的悼念,却有一番值得寻思的意味。

作为文学家,魏巍留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但广为人知的是那篇影响数代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刻上毛泽东时代烙印的“战士”,晚年的魏巍一直是“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捍卫者,他主办的《中流》杂志一度影响蛮大。因此,概括地说,魏巍留下的遗产就是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正是这样的遗产,使人们在悼念他的时候,多了一份意味深长的情感。

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后,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的魏巍向领导请缨,赶赴朝鲜前线。他“深入生活”到了战斗的最前线,与部队战士同吃同住,积累大量的第一手素材。1951年2月魏巍回到了国内,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之后,《谁是最可爱的人》诞生。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高规格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并建议其他领导人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从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成为我们今天怀念魏巍的理由。

这篇文章在2007年的命运,为这种怀念添加了意味深长的色彩。这一年,《谁是最可爱的人》被排除于中学课本之外。

中学课本做调整,本不算大事,但由于魏巍本人所捍卫的政治理论色彩,则放大了这一事件的视野。当年就有人欢喜有人忧,而魏巍的谢世,使这种欢喜或忧愁几近演变为一种政治意味上的喧嚣、网上的论战硝烟弥漫。

太多的政治色彩,让一些人变得不厚道了。按照古人的传统,盖棺论定、善待逝者。魏巍也应当得到这样的待遇。

一本杂志:《中流》

身为作家的魏巍,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里,尽管继续进行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但他的关注点则更着眼于社会现实。他出版的《地球上的红飘带》影响有限,但他对时政的臧否则颇引人注目。

要臧否时政,就需要有自己的阵地。早在1980年,魏巍就与黄钢、姚远方等人联手,创办了一份《时代的报告》。由于编者有着“我们是在战争威胁的条件下进行四化建设的”心态,因而将“本刊的职责”作了这样的表述:

首先是提醒我们的读者,注意霸权主义者的扩张侵略与颠覆阴谋,剖析当前国际紧张局势继续加剧的根源,着力介绍国际间隐蔽战线反间谍反颠覆的斗争——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这样过高的警惕性,似与改革开放后的“和平与发展”主题相悖——须知,这个主题的确立,是中国能够一心一意搞建设的重要指数。由于有着这样的警惕性,使这本刊物对文艺领域的一些作品进行上纲上线的指责。比方说,在创刊号上,“本刊评论员”就对当年引起争议的电影文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提出了批判,并辅之以《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社会档案”?》的“读者来信”。当年国内外著名的关于电影《苦恋》的风波,就是该刊首先引起的。

虽然我们对当年魏巍在这本刊物的作为不甚清楚,但从这份刊物对文艺界极高的关注度和他后来的文章看,身为文艺界人士的魏巍当不无关系。

这种依然奉行文革时代思维方式的办刊思路,引起了公愤,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1982年,中央书记处决定整顿《时代的报告》。1983年,这份刊物被《报告文学》的名称所取代。魏巍等人被迫“下课”。

此后,继续拥有一块阵地,将过去的价值观继续宣扬下去,就成为魏巍等人的渴望。1988年,与魏巍成为同道的林默涵与之合作,在《光明日报》社分得了一块阵地,创办了《中流》杂志。

《中流》所承接的,依然是《时代的报告》的办刊宗旨。过去时代的话语霸权体系,在这里依然被奉为圭臬。魏巍、林默涵两位主编及其编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事,充满着焦虑;而对冷战终结后的世界缓和局面,依然以警惕的眼神打量着进入国门的外人,并由此推及有外国“亡中国之心不死”的种种迹象。因此,他们对邓小平所言的“不争论”置诸脑后,着意挑起一场又一场的争论,以扩大“要继续革命就要批判修正主义”的思维理念。

魏巍由此而成为一面“旗帜”。他的《警惕“四化”危险——在<中流>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女娲补天》《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等一系列文章,迅速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关注。

无论是对魏巍本人,还是对魏巍观点的拥护与反对者来说,《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都被视为一篇重要的文章。笔者当年读完这篇文章后,毛骨悚然到竟然生出“不知有汉,遑论魏晋”的惶惑:到底是魏巍的眼光出了问题,还是我辈所感受的为绝大多数人所拥护的改革开放政策真的有问题?

在这篇着重论述修正主义的表现、根源的文章中,魏巍肯定了20世纪是“一个伟大而辉煌的世纪”,“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可质疑”。同时,“世纪末的悲剧”也让他扼腕。他说:“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数十年的国家,竟然会遭逢资本主义复辟的命运,这是出人意料的,甚至是一般人想也没想到的。能够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的,只有极少数人,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毛泽东。他远在1956年就预见到了这种危险的萌芽,并起而抗争,这就是为期十年的中苏论战,也就是那场著名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今天回头看来,这场斗争的意义是何等重大何等深刻啊!”他认为,中国当时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魏巍以“能够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的”“极少数人”自居,大声疾呼反修防修。

2001年7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著名的“七一讲话”,包括魏巍、林默涵在内的“一群共产党员”,以《“七一讲话”是极其重大的政治错误事件》为题,上书中央,以罕见的口吻质疑,“共产党的总书记到底代表谁?”并指责“七一讲话”所阐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违反了党章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允许私营企业家入党是带头破坏党的规定”。

而在此前,《真理的追求》和《中流》遥相呼应,就私营企业家能否入党问题,反复、连续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加以剖析,阐明了不能吸收私营企业家(资本家)加入共产党的理由。2001年7月出版的《中流》杂志上,更是将给中央上书的主要内容以文章的方式公开刊登。

魏巍此举,再一次让他的主编生涯画上了句号:2001年8月,《中流》宣告停刊,而《真理的追求》杂志则在数月前终结。

之后,魏巍没有放弃,网络成为这位81岁高龄老人的新宠。他的文章频频传到网上:“毛泽东旗帜网”“乌有之乡”,使他再一次找到了主编的感觉。他就这样在网络中“冲浪”着,直到生命的终点。

告别仪式

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的命运,让魏巍走后依然众说纷纭,也使他的告别仪式的政治色彩淡化了应有的悲哀。“继承遗志”的昂扬弥漫于八宝山告别室内外,“向魏巍同志学习,向魏巍同志致敬,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大地思潮终涌动,中华山花烂漫时”的留言,成为这种昂扬情绪的写照。而悼念厅外,两位男生拉起的“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最可耻的人,虽生犹死”的一条长长的横幅,则令人迷惑。

在现场发放的描写魏巍生平的小册子的最后一节,写到了这位老人的一个故事今年8月9日,已经住进医院1年,病重的魏巍从昏迷中醒来,看到了床边的小孙子,他似乎觉得头有些昏沉,对孙子说:“抱着我的头摇一摇。”他想让自己清醒一下,孙子抱着他的头轻轻地摇,魏巍交待给孙子一句话:“我交待你的只有一句话:继续革命,永不投降!记住没有?”孙子说记住了,爷爷让孙子连续说了3遍“继续革命,永不投降!”孙子说到第二遍时已泪流满面。

这位因《谁是最可爱的人》成名的人,临终仍然觉得自己没有离开过战场。

其实,令我辈最怀念的魏巍,是《东方》以及此之前的那个并不关涉太多政治而显更多爱国热忱的魏巍。

篇5: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记得,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它既让我懂得了人生道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滴水穿石的启示》主要讲了国外名人靠着“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是啊!诺贝尔不就是经过几百次失败才发明了炸药吗?姚明不就是天天持之以恒打篮球才成为“篮球第一巨人”吗?爱迪生不就是孜孜不倦的去发明才成为“发明大王”的吗?司马迁不就是目标专一才写下《史记》的吗……你看,古今中外的名人不都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成功的吗?

在美国,有个穷人十分贫穷,甚至连一套像样的西装都买不起,可他却依然要励志成为明星。于是,他到好莱坞去寻找能够接受他的公司。第一次,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要他,第二轮,结果还是一样。他仍不放弃,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终于,第350家公司董事长被他感动,破天荒的接受了他。他,就是著名影星史泰龙。而拍的那部电影叫《洛奇》。

再举一个我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上学期,我被老师选中参加绳操队,这个队要去参加鼓楼区比赛。到了比赛那天,我的心情像揣了个兔子,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比赛时,我放松心情,面带笑容走进了赛场,跟着熟悉的音乐做起了操。比赛完了,我们学校的分竟比拉萨路小学的分高!我的心又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训练时的情景。那时候,我们天天下午都练,练得腰酸背疼,可还是咬咬牙,继续练。终于,我们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拿到了奖。

每个人都有一扇成功之门,有的人是用纸做的,一捅即破,有的人是布做的,只要稍微努力就能捅开,大多数人的成功之门是用木头做的,只要长期努力,也能撞开。还有少部分人的成功之门是用铁做成的,只是不怕失败,不怕疼痛,也能撞开,同时巨大的成功也迎面而来!

篇6:令我感动的一篇文章

女娲名叫王小蕾

升入初三,我们的天就塌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按照学生的成绩优劣分成了快慢班,而我们初三(9)班是排在老末的慢班。我鼓励全班同学找校长理论:“凭什么这样歧视我们?”校长的话让我们颜面扫地,他说:“知道进慢班丢脸了?快班的大门随时向大家敞开着,我们每月一考,有本事就考进快班去。”

说这话是对我们的轻蔑和侮辱,可偏偏就有个很傻的人接了腔:“好!我们回去好好学习,争取一个月后考进快班。不说快班,考进普通班也行呀!”接话的女生叫王小蕾,是新转来的同学。大家哄堂大笑,刚刚进行的模拟考试,她可是排在全年级倒数第一的。

王小蕾急得快要哭出来了:“我就是因为成绩差,在原来的学校受不了人家的歧视才转校的。我被别人看不起太久了,我一定要改变!”她说到做到,第一次月考,王小蕾考了全年级倒数第七,进步了六名。

11月的校庆,校领导要求每个班准备一个节目参加校庆演出。我们班没有一个人报名。有人说:“我们是老九,凑什么热闹啊。”王小蕾又傻乎乎地站起来:“我们成绩比别人差,难道其他方面也比别人差吗?我们一定要参加,而且要比别的班演得好。”教室里一下安静极了,不知是谁先鼓起掌,然后,掌声热烈而持久。

许多人报名参加了演出,每天一放学就到学校的舞蹈厅去排练。校庆那天,我们班出尽了风头,我们的节目拿了一等奖,我们一下子找到了尊严。

第二次月考,我和吴桐的成绩可以进入8班了,我俩就要与8班的两名同学对调班级了,但王小蕾站起来挽留:“你俩别走好吗?只要你俩不走,我们就有成绩超过8班的同学,谁也不敢说我们是慢班了。”看着她殷切的目光,我和吴桐没有理由不留下。

第三次月考,王小蕾的排名进入了8班,但她没有离开9班。王小蕾的榜样作用激励了9班的所有同学。9班从此变了模样,大家都开始发奋。

期末考试,全班已有9名同学有资格离开了9班,但没有一个人离开......中考爆了一个大冷门,王小蕾排名年级第三,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校长异常高兴,在毕业典礼上,请传奇学生王小蕾上台演讲。王小蕾脸红红的,她说:“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女娲名叫王小蕾‟。”

她说,“在原来的学校,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三。搬家后,就转入了我们学校。学校分快慢班,硬是将慢班学生的天给捅塌了啊,谁来为他们补天?

我只有来当女娲了。事实证明,是他们以不放弃的精神,补了自己尊严的天!”那一天,我的手掌都拍肿了,9班的同学全哭了。

篇7:令我感动的一篇文章

生活中处处有感动,感动可以是一个眼神,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

我喜欢看书,特别是感人的故事和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书集。其中令我映象深刻也最为感动的是名叫一篇《看夕阳》的文章。这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位老人在看夕阳的过程中,丈夫不小心失足滑下悬崖。妻子用娇小的身躯拉住丈夫,她的胳膊又肿又胀,仿佛随时都会和身子断裂开。她只能用牙齿死死咬住丈夫的衣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牙齿一颗颗的脱落,掉下。七窍都在流血。

此时她在用一颗坚毅的心,和死神对峙,对抗,争夺。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被人救下了。

妻子在医院住了好久,她的牙齿都没了,人也再也没站起来过。丈夫每天推这轮椅,陪她去看夕阳。

他们是夕阳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这篇文章我来回看过几遍,很感人,妻子用不放弃的信念救了丈夫。这就是爱的力量,多么令人向往啊!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没有,爱是用什么也换不来的……

篇8: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具体来说, 读懂一篇文章, 第一步要快速浏览作品,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第二步要理清文章的思路, 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第三步要深入品味理解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第四步要理解文章的主旨, 把握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情感。第五步要理解文章在语言表达或写作方法上的特点。第六步要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解文章开头或结尾的作用,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 可以说是读懂了一篇文章。当然, 一篇文章中并不是都有这些要素, 但大部分要素还是具备的。下面, 笔者就以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月是故乡明》为例, 来做具体说明。

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我们看一个人, 首先是整体来看, 获得第一印象, 即这个人是高是低, 是胖是瘦, 穿着是否讲究, 长相是否漂亮。至于这个人有没有内涵、品质怎样, 需要深入地考察才能了解。阅读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先要快速浏览,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看文章写了哪些东西, 至于文章的主旨、语言的妙处、写作特色、感悟体会等需要仔细品味才能获得。

《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 前半部分写了作者小时候在故乡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后半部分写了作者离开故乡后的人生经历, 文章总体上是写作者对故乡的感受。这就是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这只是对文章粗线条的认识, 尽管还不深入, 但这一步是不可或缺的。

二、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这确是经验之谈。作者在写文章时都有一定的思路, 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就很容易读懂文章, 这就好比是顺藤摸瓜一样。

《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很丰富, 既有小时候在故乡的一些趣事, 如数星星、捉知了、看明月、捡鸭蛋等, 也有在国外不同地方游历观赏月亮的情况, 还有在朗润园居住的生活环境, 这些内容都紧紧围绕文章的题目来展开。此外, 文章还按照时间的先后安排材料, 使得整篇文章思路清晰, 井然有序。

这篇文章非常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衔接自然, 结构非常严谨。第一段开门见山, 开篇点题。第二段用“但是”一转, 写月亮的陪衬物, 为下文张本。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提到的“山”, 写月亮的陪衬物“山”。第四段用“至于”一词过渡到写月亮的陪衬物“水”。第五段与第四段的衔接也很紧密, 首先是时间上的衔接, 第四段末尾写“黄昏以后……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第五段写“到了更晚的时候”;其次是内容上的衔接, 第四段有一句“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 第五段有一句“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一个“更”字使这两段有机地连接起来。第六段第一句话“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 以后就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起承上启下。第七段第一句话“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 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承接上面的内容, 写现在的居住环境。第八段紧承第七段的内容。第九段呼应开头, 篇末点题。整篇文章首尾圆合, 浑然一体。

三、理解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也就是文章所表达出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大多数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是直白地显露出来的, 而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需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仔细推敲, 真正读懂文章, 才能体悟出来。

《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的主旨并不难理解, 从文中可以找到不少表现文章主旨的议论和抒情性的关键语句, 如第一段中的“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第六段中的“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 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我的小月亮, 我永远忘不掉你”, 第八段中的“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 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第九段中的“月是故乡明, 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 心飞向故里”。把这些句子归纳起来, 就是本文的主旨, 即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四、理解文章的写法

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 还要理解是怎么写的, 也就是要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了解了写作手法对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帮助。

《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文中有两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一处是文章第六段, 作者把“在世界各地看月亮的情景”与“我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作对比, 突出了作者对“我那心爱的小月亮”的强烈的思念之情;另一处是文章第七和第八段文字, 第七段写燕园胜地的美景及在此赏月的情景, 第八段写“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这两段形成对比, 同样突出了思乡的情感。文章中的两处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五、理解文章的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 有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有的题目是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散步》;有的题目是文章的线索, 如《有月亮的晚上》;有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话题, 如《谈生命》。阅读一篇文章, 不能忽视题目提供的信息。

理解题目有三个层次:理解题目的含义, 理解题目的作用, 理解题目的妙处。

《月是故乡明》这个题目来自杜甫的题为《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个富有诗意的标题不仅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而且是全文的线索。

六、理解文章开头或结尾的作用

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开篇点题,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篇末点题, 卒章显志;总结全文, 深化中心;首尾呼应, 结构严谨;点明中心, 升华主题;令人深思, 给人警醒。

篇9:读一本书,还一篇文章

我有一个研究项目——读写一体化实验,有多所学校参与了这一实验。其实方法非常简单,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只要孩子读一本书写了一点东西,父母也要读读也要写写。一年下来,每个班都积累了一本厚厚的“书”。而整个实验过程,没有一位家长提出反对意见,并且从父母的文章中,能感受到他们共同读写的幸福感。

《狗来了》读后感

五(1)班 夏宜时

最近我看了《狗来了》,书的作者是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她是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获得过弗雷里克·伯德克奖、德国青少年奖、奥地利儿童图书文学奖……1984年,她全部作品获得素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世界最高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童话文学奖。

这本书讲了一只狗到辽阔的世界去,狗先遇到了作弊的猪,帮助它实现了做明星的愿望。和猪分手后,它来到一所学校,被熊校长误以为是新来的老师,可是后来警察发现了它,全城搜捕它,校长也被解职了,和狗一起逃亡。熊校长想从政改变一切,但却被政敌发现,狗奋不顾身地把校长救了出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彼此和谐相处和互相协助。

我认为老狗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朋友,它的忠心耿耿、诚心诚意和对待朋友的友情值得我们敬佩。

如果以美文的标准来衡量这篇读后感,肯定得不了高分。但从开启一条新的“欠债还债”(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之路来看,这却是一件高兴事。因为,小读者会越欠越多,越还越有智慧。请看夏宜时的妈妈戴雪梅所还的文债:

《狗来了》读后感

戴雪梅

女儿把读完的《狗来了》递过来,要求我也读。封面已经告诉我这是一本获得了国际大奖的小说,但我依旧不以为然。因为感觉时下不少可读性并不强的书,在封面上狠下功夫,打上各种旗号来调动读者的购买欲望,更何况这是一本孩子读的书。

打开书本,前言部分是梅子涵老师写的,深入浅出地谈了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我分明感觉到他对孩子拿捏得恰到好处。喜欢上这段文字,阅读的感觉也紧跟而上了。

这是一本充满童趣的书:狗离开了家,打算去辽阔的世界,它把房子卖给了驴子,开始了它的旅行……整个故事生动有趣,文字叙述浅显易懂,充分考虑了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讲述故事中始终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理解主人公所经历的事情。比如看家的第一天,在教学钟声响过十二下时,狗对自己说:“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在草地上它把桌布铺在箱子上,做了一个像样的餐桌……就在这个叙述过程中,作者将文字着重于主人公的语言和心理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孩子般的天真和活泼,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

……

孩子读了妈妈的文章,会有什么感觉?即使不说,下一篇文章一定会变,因为她看到了妈妈抓住了哪一块内容让文章更有意思。这样看下去,写下去,怎能不其乐融融?

uu

读一本书,还一次债,不难!想坚持下来,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我们知道还债的方式有多种,在快乐阅读中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还债,坚持就不是问题了。

1、读一本书,还一句话、一段话

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本书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而所有文章、所有书都是由一句话、一段话变来的。比如《西游记》不就是“唐僧带着四个徒弟到西天取经”这句话变来的吗?而绝大多数的童书封底有作家、出版人写下的一句话、一段话。亲子共读共写时,看到这一切,我们应该明白这是一种写作方法,作家、出版人都可以这么做,我们也可以做。读一篇文章、一本书,写一句话、一段话是非常简单的,人人都能做到的。在初期共读共写阶段,相信家长与孩子都不会拒绝这种简单。当然,你们也不会永远喜欢这种简单。

2、读一本书,还一首诗

在儿童诗歌中,有一类诗,是作家读完一个个故事、一本本书后写下的。这些诗非常简单,把文章、书的主要内容概括成几行字,中间穿插着作家的想法,就可以了!比如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贾里·罗大里,看了《睡美人》写了一首《睡美人》的诗:

童话在哪里?/每个家里有一个。/在桌子的木头里,/在杯子里,/在玫瑰里。/童话躲在里面,/很久了,不说话。/她是一个睡美人,/需要将她唤醒。/如果没有一个王子,/或者一个诗人把它亲吻,/有个孩子将会/白白等待她的童话。

家长与孩子共读《睡美人》后,再共读这首诗,相信你们一定会说:“这样的诗,我们也会写。不就是把每一章的重要事,一行行写下来吗?”是的,就这么简单!“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家长都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孩子诗性的语言非常多,家长的诗性语言也不会少,读书的过程肯定会产生很多诗性的语言,把这些语言,一行一行地写下来,就是诗,一点都不难!因为简单好玩,“读一本书,写一首诗”,家长与孩子一定会喜欢,但这样的诗写多了也会腻味,这就自然过渡到读一本书,还一篇文章。

3、读一本书,还一篇文章

本文的第一部分向亲爱的读者呈现了亲子共读共写的例子。我们享受一本书,给予我们几万字、几十万字的快乐,还上几百字一篇短文之债,不该是负担,不该有难度。

4、读一本书,还一本书

很多人读过《木偶奇遇记》,但大多数人没有读过阿·托尔斯泰的《金钥匙》。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读,你会发现《金钥匙》就是对《木偶奇遇记》的改写。阿·托尔斯泰说自己太喜欢《木偶奇遇记》了!这本书改得非常有意思,除人物的名字、故事的结尾不一样外,整体内容大体相似。亲子共读时,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书,家人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寒暑假中玩一玩这种游戏,也是一种幸福的经历。当然,读一本书,读整个世界,最高的还书境界是写出一本本原创的书。

上一篇:美术《动物面具》说课稿下一篇:中学生运动会校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