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2024-04-09

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精选9篇)

篇1: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下派工作三队的要求,结合“民情百分百”和“创建让组织满意、让群众赞扬工作组” 的公开承诺活动,市卫生局驻东营区xx镇前邵村工作组部署早、行动快、组织认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取与村两委成员座谈、逐家走访、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等方式,对本村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前邵村隶属于东营区xx镇,位于xx镇政府驻地南2.5公里,东临西四路,南临xx镇产业路,西临原西范乡政府驻地,北临xx镇政府驻地,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武家大沟自东向西穿过本村,农田灌溉较为方便。该村属区、镇两级党委政府重点扶持村(区领导主要联系点),综合实力在xx镇42个自然村中居上游。

(一)村民情况

1、村民基本状况:全村共有村民389户1139人(实际现住村户数为325户,1047人);调查情况以住村户为准,其中男525人,女522人;按年龄

分:17岁以下183人,18-49岁529人,50-59岁179人,60-69岁79人,70岁以上77人;受教育情况(包括在读学生):大专及以上23人,高中(包括高职及中专)83人,初中512人,小学413人,文盲16人。

2、劳动力从业情况:劳动力人数631人(18-60岁,排除在外工作及省外打工者),从事一产行业339人(种植313人,养殖26人);从事二产行业121人(工业3人,建筑及运输业118人);从事三产行业174人(服务业89人,其他85人)。

3、村贫困户情况:村中有贫困户17户26人。主要以单身老年、残疾、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者为主,现已加入低保。

4、主要生产工具:私家车31辆(轿车23辆),客运车11辆,货运车4辆,砂石料车29辆,三轮车(包括电动)92辆,农用运输车19辆,拖拉机38台,播种机8台,铲车、挖掘机、推土机各1台,水泵19台。

(二)主要经济资源及经济发展情况

1、土地、水库等资源:全村耕地面积1785.3亩,人均1.2亩(户人均土地最高1.7亩,最低0.9亩);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706.6亩,其中粮食(小麦、玉米)种植1274.2亩,棉花种植432.4亩,蔬菜种植191.6亩(冬暖大棚236个,拱棚24个),林地26.1亩。有水库一座,占地120亩,设计蓄水能力16万方,因多年未清理,现存水量很少。

2、村民经济收入情况:近三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800元、5400元、6600元(数据来源于镇政府报表)。从事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全年共收入691.7万元;其中一产收入386.5万元,占总收入的55.9%;二产收入193.8万元,占总收入的28%; 三产收入111.4万元,占总收入的从产业结构上看,本村仍然是比较典型的农业村,种植、养殖是本村的主要产业。有宋氏菌业有限公司(麒麟食用菌合作社)一处,没有集体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三)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

1、生产、生活用水情况:农田用水源于“六支”渠,依靠抽水,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蔬菜及食用菌大棚的灌溉用水源于区科技局帮扶的一口深水井;生活用水源于油田供水公司,已达到家家通自来水,生活用水方便。

2、用电来源:村内路灯等公共用电费用已协调联通公司及宋氏菌业公司解决;生活用电为农网改造电。

3、道路情况:油龙路穿村而过,村南有产业路一条。村内街道五纵三横,宽皆 5米,长2.92公里,全部硬化为柏油路。

4、家家户户有电视机,均已开通闭路电视。

(四)村两委和党员干部情况:

1、村支部共3人,书记:张新利,男,45岁,初中文化;委员:张兰刚,男,54岁,中专文化;张兰祥,男,58岁,初中文化。村民委员会选举已完成,结果暂未公布。

2、党员共计37人,2个党小组,2010年发展预备党员2人,有入党积极分子2人;村务监督小组3人,理财小组3人;村民代表15人,红白理事会5人;党员中有27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养殖、种植等);

(五)村级财务管理情况:

1、村财务按规定由镇财政所统一管理,村财务制度规范、健全。

2、有上级财务监督制度及村民民主理财制度,且认真落实;村财务收支节余项目一月一理财,一月一报财,财务公开。

(六)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前邵村社区服务中心占地 1625平米,主体三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中;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处,平房5间,306平米;村内有幼儿园2处。

2、村民接受信息来源主要为电视,有远程教育设备一套,按需要组织学习。

二、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1、地理环境优越,适合综合农业开发。2011年,按照镇政府统一规划,引进蓝海集团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村内流转土地800余亩,已部分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该项目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更增加了村民对现代高效农业开发的信心和决心,为村内综合农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2、土地条件优越,适于发展种植项目。一是继续发展大棚蔬菜及食用菌种植;二是发展其他高产值农作物种植(如金银花);三是水库建设好后,可依托水库,发展生态农业,淡水养殖,休闲观光旅游项目。

3、养殖业大户带动势头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已有肉食鸡养殖户7户,每年出栏肉食鸡20万余只。养猪户5户,年出栏生猪600余头;可适时成立养殖业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养殖业,也可引进新的养殖品种(如鹧鸪)。

4、种植、养殖业的发展,使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基础。可利用村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模式,成立种植、养殖深加工企业。

5、村党支部具有创新力,发展思路清晰。支部成员在村民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较强的号召力,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出本村的发展思路。

6、本村居民综合素质较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三年无刑事违法案件。

(二)制约因素

1、人均土地较少,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偏低,抵抗外部挑战、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较

弱;村民创新力不足,怕担风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信心有待提高。

2、种植、养殖产业规模有待增大,缺少龙头带动。虽然村民种植、养殖的产品种类较多,但形不成有影响力的产业,只有宋氏菌业有限公司一

家龙头企业带动。如本村所养的肉食鸡,每期养殖40天,每只的纯利润仅4元左右,其余大部分利润都被屠宰、加工企业占有。

3、村集体缺少公共积累,既难以发展集体企业也难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建设工业项目和产业调整结构形成制约。

三、工作思路和对策

根据市委对帮扶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我们今后帮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帮扶工作“区域统筹、强基固本、内外结合、富民强村、率先发展、和谐稳定”的指示精神,结合卫生系统的优势,一是从好事和实事入手,首先解决村民健康问题,倡导生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文明。二是制定谋划好发展的思路和目标,认真制定一年帮扶计划和两年规划,做到思路清楚明白,目标切实可行。三是结合前邵村实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扩大放心蔬菜种植规模,积极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区建设。四是针对本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利用股份制形式或能人效应发展蔬菜及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争取通过两年的帮扶,实现前邵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殷切希望和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

篇2: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2019年9月9日)

下派办:

根据***县“万名干部下基层”的工作要求,8月7日,我从***局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我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到任之后,我迅速开展工作,全面了解***村村情,认真扎实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村的帮扶工作有了一定思路,也收获了一些体会。

一、全面掌握村情民意

***村位于***,全村共有***户,居民***人,党员**名。其中贫困户***户,低保户**户。全村经济状况不佳,村民生活用水和居住环境有待改善。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详细调查摸底,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访贫问苦。通过调研,对***村的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心中对驻村帮扶工作和独山西村的发展有了大致思路。

二、帮扶规划要切合实际

在未开展实质性工作之前,我认为开展帮扶工作要遵循的原则是“精准发力、务实管用”。要结合村情,找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长期无法脱贫和影响村民居住环境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精准施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处理好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群众分忧。在具体工作中,帮扶人员要抓住政府提供的一些列好政策,对缺技术的,可以向他们推荐政府提供的免费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学习一门适合自己的技术,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获得一份收入。对于缺失劳动力和部分残疾人,应帮助其申请低保,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三、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

篇3: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为了解庆阳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2016年6月,以实地考察、群众座谈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庆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一个试点县、两个试点镇做了调查研究。

一、庆阳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现状

(一)统筹编制城乡规划,不断完善城镇功能

庆阳市各试点县、镇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战略,已编制完成了试点城市、乡(镇)、村庄总体规划和城市、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规划全覆盖。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指导、控制性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保障体系。目前,正宁县已完成94个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多规合一”规划进入评审阶段;南梁镇编制完成了《南梁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华池县南梁镇历史文明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方案》《华池县红色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11-2020)》和南梁红色小镇建设整体规划及三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镇原县孟坝镇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启动新型城镇化“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实现城乡建设的“五统一”,对城镇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

(二)全力促进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城镇功能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大力开展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统筹推进试点县、镇道路交通、供热供气、排污排洪、垃圾处理、停车场、便民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宁县自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共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31亿元,2015年新修通村水泥路197.25公里,全县10个乡镇已全部通客运班车,建成停靠站14个,建制镇道路通畅率达到100%,新增自来水入户村11个,解决了23 1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100%覆盖,开工建设周家110千伏变电站;华池县南梁镇已完成红色旅游小镇供水、排水,树木栽植、路灯安装、道路及桥梁、广播电视入户等工程;镇原县孟坝镇建成垃圾集中处理场3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场、病死畜禽处理场各2处,划定临时停车场2处,车位200个,增置垃圾箱68个,实现了“三场三点三到位”,解决了农村“十乱”、街区“六乱”问题。

(三)完善政策资金配套,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

一是狠抓住房建设,按照“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强化督促检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着力增房源、控房价、强保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进的来,留得下,住得起,正宁县农村危旧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孟坝镇紧扣“3341”项目工程,全方位谋划,快节奏推进,全镇今年实施重大项目13个,完成投资2.7亿元。南梁镇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农宅改造步伐,不断提升人居质量。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宁县加强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和学校、医院、幼儿园、社区养老等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便民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便民超市和平价菜店等生活服务设施94个,建成文化广场、乡村舞台95个,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三项医保制度,积极发展居家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体系;孟坝镇新建幼儿园2所,刘城小学、王山小学增设学前班,完成醴坳、何范、峁合3所小学薄改和维修,给14个村卫生室均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和专职医生,发放各类惠农资金2 2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5.1%,农村养老保险参加率达95.5%;南梁镇完成列宁小学科技楼建设,对7所村小学进行了维修改造,建成中心幼儿园1所、村级幼儿园2所,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完成镇中心卫生院和3个行政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21.5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全镇农合参保率达98.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5%以上。四是加大资金保障,专项支持试点工作开展。2015年,全面贯彻落实《庆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3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市财政安排1亿元以上资金用于市区和7个特色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确保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城建税费全额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在试点开始后,正宁县也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工作,确保了各项建设的顺利推进;镇原县孟坝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采用BT、PPP模式,优化项目投资结构,“兰洽会”签约项目3个,争取项目资金188万元,引资5.75亿元,完成投资2.8亿元;华池县南梁镇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河道治理及土地整理2个建设项目向金融机构融资贷款13 300万元。。

(四)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城乡产业支撑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推进”的思路,创新融资渠道,加快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引企业入驻,以产业吸纳人口,让人口向产业园区和重点开发区集中。正宁县集中发展以周家工业集中区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加快核桃峪矿井、电厂、罗川煤田、电解铝厂等项目建设进度,指导支持永和、湫头、三嘉、永正等乡镇重点发展苹果产业,榆林子、宫河、周家等乡镇重点发展烤烟、蔬菜、苗林、中药材等产业,西坡、五顷塬等乡镇重点发展草畜养殖,四郎河川区重点发展高原夏菜;孟坝镇建成太新、镇三公路沿线集中连片示范带、千亩集中连片示范点各2处,完成宽展湾、上秦万亩示范点建设,新办养殖厂6个,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南梁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形成了以草畜、苗木及劳务输转为主导产业,以全膜玉米、小杂粮种植为区域优势产业,依托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存在问题

庆阳市城镇化试点工作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城镇发展水平滞后。2015年庆阳市城镇化率为33.46%,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城镇发展中还存在功能定位不准、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产业发展特色不明显、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二是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庆阳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庆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三是农村投融资机制仍未建立。农村宅基地、农民承包地和林产仍未资本化,土地流转仍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各种合作社仍处在照猫画虎阶段,农村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优势产业提质难、规模小,农民融资难,农民兼职就业、隐性失业、就业难等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市民转化难。四是农业人口城镇化分担机制还需进一步强化。特别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空心村已成为农村生活、生产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能否集中养老、集中办学成为我们目前建设新型城镇化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更新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当代中国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覆盖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当然也要覆盖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坚持创新发展,优化规划布局

尽快完成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规模层次、空间布局和开发强度,促进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有效衔接。

一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庆阳原生态民俗文化游览胜地”和红色革命旅游、周祖农耕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历史古迹旅游、黄土生态旅游五大品牌,努力把庆阳建成甘肃重要的“旅游城市”。二是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立足区位优势,重点建设物流园区、物流枢纽、物流通道和县乡物流网络,形成干线贯通、支线顺畅、服务全市、辐射陕甘宁毗邻地区的物流产业新格局。三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等优势文化产业为核心,着力提升特色文化产业的效益和知名度,全力打造民俗庆阳、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四大文化”品牌。四是加快服务产业发展,为城镇下岗、未就业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二)坚持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加快城镇路、热、气、排污、排洪、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旧城改造,以城镇建成区内城中村、住宅区、棚户区、商业区为重点,加快旧城巷道及供水、供热、排洪等地下管网提质改造,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推动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向工业园区延伸,实现工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三)加快城镇公园及公共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试点小城镇必须建成1处中心花园或休闲广场,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全面落实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各项环保措施,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扎实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天保”工程建设,着力创造“天蓝、地绿、水碧、山青”的宜居环境。

2016年4月22日,庆阳市成为14个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市之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镇也可以借鉴这种雨洪管理概念,通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运用,以期改善生态环境。

(四)坚持共享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转户制度体系,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在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完善落户政策,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2. 深化用地制度改革。

合理调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供应节奏,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分配用地指标,保证城镇发展应有的空间。优化用地结构,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坚持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3.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在试点城镇开展统筹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保险、养老和社会服务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向社区、基层延伸。

4.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地做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工作,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坚持不懈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大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摘要:笔者概括了庆阳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现状,总结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篇4: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研究,召开这次年底总结会议,主要是交流2011年各工作组帮扶开展情况,研究部署新一年的帮扶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和形势需要,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帮扶情况

自2011年4月1日进村到岗后,按照“区域统筹、强基固本、内外结合、富民强村、率先发展、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结合帮扶村实际,以“民情百分百”主题调研、创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工作组,努力做一名让群众赞扬的人”公开承诺和“项目推进月”等活动为载体,积极主动地展开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每一名下派的同志都找准角色定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竭尽全力参与帮扶,配合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截至目前,共实施重点帮扶项目25个,其中产业帮扶项目5个,硬化整修公路街道31公里,修建街道排水沟15.9公里,新建扩建水利工程5处,整修灌溉渠20.5公里,实施电网改造4个村,安装路灯197盏,村庄绿化植树1.5万余棵,共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450万余元。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各下派帮扶工作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主动融入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布局,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造了一批品牌和示范基地。市人大机关工作组拟建设高标准畜牧养殖小区,帮扶村民实施科学高效畜牧养殖项目;市卫生局工作组扶持麒麟食用菌企业及合作社提升品质扩大规模,实施工厂化生产带动村户食用菌养殖;市信访局联系组扶持村民种植金银花苗木,并纳入全市金银花种植示范点。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加快推进帮扶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立足于“帮民富、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各工作组把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作为重点列入帮扶规划,力争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出一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市农业局工作组对村集体所有的水库及周边土地进行整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业精品示范园,综合利用立体农业、气雾栽培、快繁技术、生物反应堆、物理农业、鱼菜共生模式等现代农业技术,健全完善瓜果蔬菜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的生态循环机制,大批量生产安全、营养、洁净、优质、平价的农产品,既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市公交公司工作组结合全市“生态文明村”创建,通过土地流转,规划建设以生态观光农业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市知识产权局工作组,立足本村优势和特点,建立了颜华草莓农业合作社、俊国沼气合作社及循环农业合作社,并在三个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东营市第一家农业合作联社,帮助村集体注册了草莓品牌,实现了品牌、信息、技术、资金、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与区域共享,对如何破壳集体经济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最终消灭“空壳村”打好了坚实基础。

三是立足于“做示范、带周边”,有效扩大区域帮扶辐射半径。要求各工作组在抓好点上帮扶的同时,充分发挥好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程度地让周边村庄群众共享帮扶成果。各派出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思路、统筹规划,积极推进所在乡镇及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农保、新农合、医疗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农村社区建设、社会事业管理等各项工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帮扶区域共同发展。市国土资源局工作组突出产业帮扶和区域帮扶,与山东正汉集团多次联系,为所帮扶村提供食用菌养殖技术、菌块及收购“一条龙”服务,并协调该公司对周边村有意愿养殖食用菌的农户一并给予扶持。市卫生局工作组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在东营区、广饶县的27个帮扶村中开展“就医直通车”试点活动。该活动内容包括“就医直通卡”、“健康咨询名片”、“下乡义诊”等,体现了区域帮扶理念。半年来,已为10个帮扶村以及辐射周边村5000余名群众进行义务健康查体,向农民群众赠送了价值4万余元的药品,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目前,各工作组正积极与乡镇对接,共同寻求更多的区域帮扶结合点,力争在基础设施、文化娱乐场所、医疗卫生、小学幼儿园教育、新型一二三产业、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合组织、信息品牌等方面有所突破。

四是立足于“惠民生、保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关注群众温饱,关注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关注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市公路局工作组农村幼儿园建设、村内4000米道路排水沟渠修建衬砌工程以及环村路地下排水管道铺设工程;市国税局工作组开凿农田深井及2500米灌溉管道铺设工程;市气象局工作组为村内主干道6200米路边沟衬砌工程;市人大机关工作组1500米引水沟渠衬砌、村庄街道美化、绿化工程;市卫生局工作组修建“健康路”“幸福路”并开挖衬砌“益民渠”工程;市农业局工作组生态文明村建设村内道路硬化、净化、绿化工程;市国土局工作组建设村内文化大院工程;市公交公司工作组硬化亮化道路、改造电网、开通有线电视和打工直通车等;市信访局工作组进行水库衬砌工程;市委老干局工作组为村内进行电网改造,结合电改把动力电输送到养殖小区;东营移动通信公司工作组修建文化广场;市人民银行工作组为村内畜牧养殖户协调贷款400万元;市统计局工作组完成了村供水设施建设和街道涵管的更换;市知识产权局工作组实施6000余米村内道路硬化;中国人寿工作组对村委新建综合服务办公楼进行装修;市民宗局工作组修建村内6000米主干道排水沟及资助大码头镇敬老院建设工程;市委政法委工作组动工修建畜牧养殖基地引水工程以及农田灌渠深挖整理工程;市妇联工作组村内“巾帼路”硬化工程及小额信贷助推行动;市委统战部工作组为村内电网改造工程已完工。同时,重点做好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在“六一”“七一”“老人节”期间,各工作组为村里的孩子、老党员、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截至目前,各工作组结对帮扶贫困家庭188户,救助贫困儿童66名,残疾人2名,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142人次,慰问救助7.24万元,确保了“最该接受帮助的人,得到最有效的帮助”。

五是立足于“促党建、激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分析各村情况,切实改变个别村“两委”班子“软、散、弱”的状况,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培训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型农村干部,形成年轻化、科技化、专业化的“领头羊”团队,为所帮扶村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各工作组积极指导新一届村“两委”按照“创先争优”、“两评一树”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年”等活动的要求,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结合“项目推进月”的实施,推动村务工作实现“四议两公开”,逐步使村级组织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注重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村居开展了“喇叭响起来,红歌唱起来,路灯亮起来,村庄美起来,群众乐起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通过两年的工作,使帮扶村成为班子有力、干群和谐、民风清正、邻里融洽、矛盾最少的村,在和谐稳定上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立足于“提素质、树形象”,培养锻炼干部队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下派干部队伍是做好下派帮扶工作的关键,也是下派帮扶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我们始终把加强下派干部队伍管理、提高下派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确保通过两年的下派工作实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煅炼的目标。一是注重学习。在下派工作之初,就专门举办了培训班,组织全体下派干部学习了农村工作所需的理论、业务、法律知识等,邀请党校教授进行授课,帮助掌握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基本方法和本领。二是注重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月”活动,统一组织各驻村组进行了民情日记、民情档案及帮扶工作中的音像等各方面资料展评,让各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倡导包村干部开通微博,交流帮扶工作心得体会,拉近与社会各界的距离,广泛宣传我市包村帮扶工作的成效。三是开展公开承诺。各工作组在项目建设中以向群众承诺、向组织承诺、自身承诺为主题,以办实事、解难题、树形象、促发展为目标,着力强化全局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意识,创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工作组”。大力倡导“五心”工作法,要求大家在工作中要全心负责、潜心研究、精心谋划、用心推进、真心融入,带着感情做好帮扶工作,力争通过两年努力,使帮扶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明显提升。四是打造交流平台。工作队开辟了下派干部论坛,每三个月一期,每期确定一个主题,分批分次让下派干部走上讲台,结合帮扶工作谈想法、谈做法、谈经验、谈体会,进一步激发了热情和干劲,推动下派工作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以“为党旗添彩”、“打造精品工程”、“做一名让群众赞扬的人”以及“党建统领 文化强基 构建和谐文明村居”为主题的四期论坛,为下派干部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现自我的有效载体。五是开展冬季重点工作“百日行动”。入冬以来,工作队从农民培训、基层党建、就医直通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七项工作入手,从方案设计、活动实施、考核评价,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六是开展读书季活动。工作队把2011年11月、12月和2012年1月确定为驻村干部“读书季”,建议每位工作队员从学习农村知识到党政理论、从现代文学到人文历史,认真阅读两本以上的好书,用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下派干部的头脑,凝聚工作队员的向心力,从思想上、知识上、境界上,为做好两年下派工作打好基础。七是创新帮扶工作评价机制。工作队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下派帮扶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创新帮扶工作评价机制。12月31日,在东营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11个驻村帮扶村的近千名村民进行了帮扶工作电话回访,进一步明确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了帮扶工作好不好让群众来评判,更为今年帮扶计划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一年来,各工作组思路明、措施硬、工作实,各单位领导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充分发挥本单位的职能优势,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克服一些帮扶工作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解决“浮”的问题。有的工作组下派干部没有真正铺下身子,时间和精力投入少,不能深入实际研究解决问题,口头上条条是道,落实上寥寥无几。二是解决“愁”的问题。个别帮扶单位和干部思路不宽,趟子不亮,对帮扶工作存在畏难发愁情绪。三是解决“衡”的问题。个别工作组帮扶工作行动慢,力度差,被动应付,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分析原因,虽然说有帮扶单位职能各有侧重,帮扶工作各有难易这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主动争取意识不强所致。四是解决“靠”的问题。个别村班子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等靠要”思想较严重,不主动想办法、想出路,只是被动接受帮扶,不能利用帮扶创造条件,谋求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二、帮扶工作体会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感触和体会:

一是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必须要始终牢记市委、市政府的深情嘱托。下派帮扶是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民心工程”, 是统筹城乡发展、培养锻炼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认识下派帮扶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时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加快农村发展、培养锻炼干部”的深情嘱托,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取得实效。

二是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必须要始终不忘基层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的帮扶点,绝大部分是相对落后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亟需帮一把、促一下,基层群众对帮扶工作组充满了希望和期盼。这是信任,也是激励我们做好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所在。特别是大家到村以后,切身体会到了农村父老乡亲的难处,更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想方设法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成为下派干部的自觉行动。

三是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必须要始终感谢区(县)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心支持下派帮扶工作,对各工作组的生活环境、办公条件、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细致、周到的安排。多次听取下派帮扶工作情况汇报,亲自到部分帮扶点调研,协调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下派帮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是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必须要始终依靠派出单位的全力支持。帮扶工作能不能取得较快进展,关键就要看派出单位是不是重视、有没有支持。帮扶工作进展快的工作组,必然是派出单位领导对下派工作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

五是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过去大家都在机关工作,下派帮扶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崭新的课题,需要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出好题目、当好参谋,协调解决帮扶村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要不忘加强部门业务学习,不能帮扶两年成了业务工作的门外汉。

三、2012年工作打算

当前,我们已经跨入崭新的2012年。展望新一年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实效上下功夫,在项目上做文章,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项目帮扶为切入点,以建设和谐农村为落脚点,扎实开展党建帮扶、区域帮扶、文化帮扶、产业帮扶和民生帮扶,推进所帮扶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美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坚持“一个目标统领”:创建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工作组,努力做一名让群众赞扬的人。

(二)实施“四项重点突破”:在产业帮扶上实现突破,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在富村强村上实现突破,对破壳集体经济进行探索;在区域帮扶上实现,推动统筹协调发展;在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上实现突破,探索发挥实效的机制。

(三)实现“三项建设提升”:提升帮扶村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篇5: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各乡镇(街道),县派“第一书记”、县直机关下派干部、市县“第一书记”工作人员,未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联系组:

为保证联络畅通,加强队伍管理,确保新入驻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实现良好开端,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两办下发的《关于选派党员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的实施方案》以及《张和森同志在全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动员暨下派帮扶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崔志刚同志在全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动员暨下派帮扶工作调度会议结束时的讲话》,由乡镇(街道)于5月7日前组织“第一书记”、下派干部、乡镇(街道)联络员、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集中学习,自觉将工作统一到县委、县政府要求上来。学习讲话后,“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组组长)以“怎样干好„第一书记‟”或“如何干好下派帮扶工作(党建帮扶、产业帮扶、区域帮扶、基础设施帮扶等角度均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体会文章,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对如何干好“第一书记”或下派帮扶工作的理解,择优刊登在《利津下派简报》上;其余下派干部和工作-1-

人员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500字左右对“第一书记”或下派帮扶工作的思考,于5月8日(下周二)前报挂职副书记(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工作人员上报材料由组织委员收齐后报挂职副书记),由挂职副书记收齐后于5月9日(下周三)上午10:00前将电子版报县委组织部下派办。

二、要搞好调研,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做出表率,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规划、帮扶计划和“第一书记”工作计划(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参考内容及格式附后)。未派“第一书记”的联系组要及时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书记”联系沟通,共同完善原先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帮扶计划。帮扶计划和“第一书记”工作计划于5月15日前;长远发展规划于5月23日前报挂职副书记(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工作人员上报材料由组织委员收齐后报挂职副书记),由挂职副书记收齐后分别于5月16日、5月25日上午10:00前报县委组织部下派办。

三、车辆情况统计表、通讯录由各“第一书记”或下派干部负责统计,务必保持表格原有格式不变及内容的准确性,于5月7日(下周一)上午10:00前报本各挂职副书记(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工作人员上报材料由组织委员收齐后报挂职副书记),由组织委员配合各挂职副书记逐条信

息核对(核对信息的草稿一并上报)无误后,于5月7日(下周一)下午3:00前报县委组织部下派办邮箱。

四、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严明工作纪律。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间一律吃住在村。确保驻村固定电话、网络、手机联络畅通,查岗时固定电话、手机均联系不上的按不在岗处理。

五、各“第一书记”交通工具配备情况及时报告,不论公车、私车都要保持车况良好,务必保证交通安全。到村任职期间,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对酒后驾车、无证驾驶,对违反交通法规、造成负面影响的将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六、各“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及时与所在乡镇(街道)挂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和联络员汇报沟通,及时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七、加强信息报送。各“第一书记”和工作组要及时将工作信息报送下派办,下一步下派办将制定信息考核办法,将信息报送作为期满考核的内容。各挂职副书记要在7月份前至少在市级以上党建期刊或新闻媒体以利津县下派帮扶或“第一书记”名义发表一篇(条)理论文章或信息;其他“第一书记”、下派干部和工作人员要在7月份前在县级以上党建期

刊或新闻媒体以利津县下派帮扶或“第一书记”名义发表一篇(条)理论文章或信息。

八、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要做好各类工作资料的留存、收集和整理工作,系统记录好民情日记、民情档案和各类帮扶项目投资情况,对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图片、音像资料和各类文字资料,通过建立照片档案等形式妥善保存,为集中观摩和期末考核保存资料。近期,下派办将通过实地查看、集中调阅等方式对民情日记、民情档案、组织生活记录等进行检查。

九、乡镇(街道)组织委员、“第一书记”及市县“第一书记”工作人员未加入利津下派飞信群的,县委组织部下派办将于近期发送添加请求,收到后请直接回复“同意”。

十、本通知由挂职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分头传达落实,确保各“第一书记”、下派干部和市县“第一书记”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接收到通知。挂职副书记负责县直机关“第一书记”、下派干部的传达落实;组织委员负责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书记”及市县“第一书记”工作人员的传达落实及相关材料的催收、汇总。

联系电话:5621074;电子邮箱:ljxp2011@126.com。

附:

1、《关于选派党员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的实施方案》(利办发„2012‟15号)

2、《利津县下派帮扶工作简报(第12期)》(两个讲话)

3、帮扶工作计划格式及参考内容

4、县直下派干部考勤制度

5、请假条格式

6、车辆统计表

7、通讯录格式

篇6: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下派帮扶成效,树立科学的帮扶工作导向,实现下派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不断推动下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东营科学发展新跨越,现就建立完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

进一步规范重点帮扶项目的前期论证审批、建成考核验收和后续追踪评估等工作,建立起相互配套、运行有效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为帮扶项目发挥长期效益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详细了解掌握各重点建设帮扶项目的真实情况,并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反复论证、集中会诊,强化项目的示范表率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确保项目的生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综合考虑帮扶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实际以及帮扶单位的现实情况,科学考核和评估。把项目长效作用的发挥情况作为效益分析评估的重要内容,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把关、高效率运作,形成帮扶项目建设重实际、管长远的良好导向。

——注重实效、群众公认。将帮扶村群众满意度作为帮

2村对帮扶项目进行必要的工程改造或机制完善等,使其发挥应有的帮扶效益。对属设计建设原因但帮扶工作组已经调整撤出的,建议原帮扶单位再选派原下派干部对帮扶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和分析查摆,并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四、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直各派出部门、单位,各驻县区工作队、有关乡镇和帮扶村要把落实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作为加强下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2、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有关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组织协调,形成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增强素质,提高能力。广大下派干部要加强学习、注重调研,真正做到贴近农民、熟悉农村、了解农业。要认真学习与“三农”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建设规划等知识,真正掌握农村实际、农民心理和有关工农业项目的运作程序,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篇7:市下派工作队帮扶调研报告

来宾市地属山区, 到底能不能实现机械化?在普遍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 对山区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大不大, 效果好不好?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 今年分别到忻城、象州、武宣、兴宾等县区及部分乡镇、村屯, 农机合作社及农机大户, 进行调查了解和研究分析, 调研结果证明: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极大调动了农民购机积极性, 有效拉动了农村资本向农机投入, 加快了山区农机化的进程, 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 促进山区农机装备水平提高

购机资金增大。全市自2005年开始实行农机购置补贴至2012年止, 总共使用农机购置财政补贴资金达到19986.5818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6957.265万元, 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1902.468万元, 市县财政配套补贴资金1126.8488万元, 总共补贴购买农机具46480台 (套) , 拉动农民投入60958.0745万元, 财政补贴加上农民投入购买农机的资金总共达到80944.6563万元, 按全市210万农业人口计算, 人均购机投入385.5元。

总量大幅增加。2012年,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47453k W, 比2005年增加642850k W, 增长64%, 年均增长9.14个百分点。其中, 田间管理机械, 2012年全市拥有量364台, 比2005年的55台增加309台, 增长561.82%。以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甘蔗割晒机、甘蔗剥叶机、联合收割机等为主要的收获机械, 2012年全市保有量达到5400台/94569k W, 比2005年分别增加5216台/91334k W, 分别增长28.35倍和28.23倍。

结构不断优化。实行购机补贴后, 机具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大马力、高性能机具不断增加, 种植、收获的机具不断增加。如大中型拖拉机, 由2005年2241台增加到2012年的6786台, 增加了4545台, 增长202.81%, 尤其是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 2005年是零, 而2012年达到1291台。水稻动力插秧机, 2005年前是零, 而2012年达到1373台/4648k W。水稻联合收割机, 2005年只有169台/3173k W, 且大部分都是小型轮式的, 到2012年拥有量达1963台/82637k W。甘蔗的种植、收割、提升机械实现零的突破, 2012年拥有1940台。耕作机械拥有量与种植、收获机械拥有量的比值, 2005年台数是131.27∶1, 动力是84.69∶1, 而到2012年台数是8.04∶1, 动力是6.02∶1。

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 全市农机作业总值59337.4万元, 作业成本53626.2万元, 成本率达90.37%。2012年, 作业总值132372.2万元, 作业成本88702.6万元, 成本率为67.01%, 成本率比2005年下降了23.36%。又如千瓦作业值, 2005年, 全市每千瓦动力实现的作业值是590.66元, 2012年, 每千瓦动力实现的作业值是803.50元, 每千瓦作业值提高了212.84元, 提高了36.03%。

二、实施购机补贴惠农政策, 提高了农机综合生产服务能力, 加快了山区农机化进程

农机装备总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 扩大了农机的服务领域, 提高了农机综合生产服务能力, 实现了农机作业由主要以机械耕作为主向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扩展, 农机服务由主要以农作物耕种收环节为主向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储运扩展, 农机化工作目标由主要以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主向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扩展。

2012年, 全市完成机耕面积231667hm2, 比2005年机耕面积增加151768hm2, 增长189.95%, 机耕水平达79.88%, 比2005年的45.26%提高了34.62%;实际机械种植面积49305hm2, 机种水平11.1%, 其中, 水稻机种水平27.2%, 2005年机种为零;实际机械收获面积98553hm2, 机收水平为22.18%, 比2005年的0.85%, 提高了21.33%。其中, 水稻机收水平为75.33%。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93%, 开始迈进农业机械化的中级阶段。综合机械化水平比2005年的18.35%提高了23.58%, 仅7年时间提高了1.28倍。

全市农产品加工及农用运输机械也同时增长。2012年, 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拥有量35515台 (套) , 比2005年增加16230台套, 增长84.16%。农用运输机械拥有量14154台, 比2005年增加3311台, 增长30.54%。

三、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国家农机补贴范围及补贴资金的不断增加, 农机部门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及工作责任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加, 有些干部缺乏工作热情和办事激情, 存在畏难情绪, 怕担当责任风险, 工作一般化。二是购机补贴程序仔细具体、操作系统运行较慢、农民办理手续繁琐费时、部分机具补贴额度逐年降低、补贴实施方案出台相对较晚错过农时, 加上工作业务量大, 承办人员显得不足等,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购机补贴工作。三是某些农机经营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与国家规定的要求配合不够, 价格不够透明, 特别是增加配置部件全价收取且价格虚高, 开具发票及录入信息不及时, 有些甚至企图收取代办补贴手续误工费等,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四是购机补贴资金落实近期发展不够平衡, 不够合理, 平原的多山区的少, 购买大中型机具的享受补贴占得多, 而山区购买小型机具享受补贴占得少。

几点对策:围绕一个目标, 处理两方关系, 做到三个强化, 实行四个结合及抓好五大环节。

围绕一个目标。农机购量补贴工作, 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来抓落实, 加快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和优化发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处理两方关系。在购机补贴实际运作中, 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平原与山区、重点扶持与普惠制等两个方面的关系。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大多是在土地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地方, 他们的作业服务能力、引领辐射作用是很大的, 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中坚力量。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继续向他们倾斜, 重点扶持, 让大户更大, 多者更多, 促进这些农机大户及合作社的农机结构更加合理和更加优化, 作业服务领域更加宽阔, 作业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更大提高, 作业服务的地域半径和农户对象更加扩大。另一方面, 对山区、丘陵地区千家万户的家庭小而全的农业机械购量补贴不容忽视, 这些地方用不上大机械, 办不起规模大的专业化的农机服务组织, 地段分散、地块狭小、道路狭窄、地处山区, 丘陵高低落差较大, 很适宜使用相对简单的小型微型耕作机械, 如手扶式插秧机以及一些小型轻便的联合收割机。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的群众生活水平、生产经营收入相对较低, 外出务工人员多, 留守劳动力少, 因地、因人制宜大力发展适应山区、丘陵的农业机械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在实施国家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时, 对这些地方同样要给予大力支持, 不能因为机型小、需要量少和群众购机热情不够高, 个人投资能力不够强等, 就忽视他们。

做到三个强化。即在落实购机补贴工作中, 做到继续强化领导、强化责任、强化程序。

强化领导, 就是要进一步落实购机补贴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 充实完善以分管的市长、县长、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农机局长、分管副局长、管理科科长、科技科科长、技术推广站长、监理所 (站) 长为主的工作小组。负责整个购机补贴工作的决策部署, 检查督促, 组织协调及各项具体业务的办理落实, 做到人员不减、力度不减、经费不减。

强化责任, 就是要进一步落实购机补贴工作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相关环节的各项责任。领导小组和农机、财政、纪检监察以及经销企业等, 都要按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完成。

强化程序, 就是要进一步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及自治区农机局、财政厅规定的购机补贴办理程序进行运作, 做到阳光操作, 公正公平运行, 不能弄虚作假, 不能暗箱操作, 不能怕麻烦而省步骤、省程序、省环节。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是检验合法合规的重要标志。

实行四个结合。即落实购机补贴政策, 发展农业机械化,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技农工农贸紧密结合、与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与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林水牧副渔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重点是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与农技农工农贸紧密结合, 重点是实行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农机推广与本地品牌农机具研制的结合及农机发展与农机经营市场发展的结合。与土地整理项目的紧密结合, 重点是发挥土地平整的地块大而平坦、水利道路配套完善的优势,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林水牧副渔产业紧密配合, 重点是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大社会, 在大力发展农业耕种收作业机械的同时, 大力发展林业机械、水利设施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

抓好五大环节。即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 必须认真抓好宣传发动、选型购机、核验兑付、检查督促及管理监督等五个环节的工作。

篇8:下派农村第一书记工作报告

我下派到xx村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其中的酸甜苦辣自己也略有领会,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大干一场的憧憬,到碰了一鼻子灰、失落,再到重拾信心,稳扎稳打,逐步深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主要体会有两点

1、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是关键

从我的下派实际情况看,第一书记要想在村里有所作为,与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记得最深的就是当我在村里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凭个人的力量难以逾越的`时候,河桥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班子会集体研究下派第一书记分类指导事宜,对xx村的下派第一书记进行权责明确:树立xx村第一书记的权威、理顺权责关系,进一步支持第一书记在推动xx村民主管理、加快发展、稳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按照“五议两公开”的民主议事程序,在充分听取村务联席会议与会人员的意见建议后,第一书记最后表态。涉及村级财务管理、社会事务审批管理和工程项目审批管理等事项需经第一书记审核把关、签字确认,这让我做事有了底气。

2、坚信群众的力量是基础

这次下派工作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毛泽东思想,记得一次参加村民代表会议,由于xx村历来有部分代表不参加会议的,而且从来不请假,那天开会前我强调一点,就是今天的开会内容与到会情况,将会以公告的形式张贴到小组,我说你不来没关系,不请假也没关系,但是我每一次都会张贴,每一年都会统计你到会情况,下一次换届选举前会在你的小组户代表会议上公示你三年的到会情况,让小组的村民来看看你这个小组长或代表是否称职。下午准时张贴完公告后,所有没请假到会的代表都来电话向我说明原因,我当时真的感慨毛泽东思想太伟大,群众的监督太厉害。

篇9:市妇联帮扶工作总结

今年,市妇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承担了香坊区向阳乡长林村的帮扶工作任务,一年来,我们市妇联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帮扶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倾心倾力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多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对帮扶村实际困难和进一步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协调,促进了当地建设,推动帮扶村经济发展。

一、以强化领导为手段,抓好帮扶措施的落实

接到帮扶工作任务后,市妇联党组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立即召开会议商量工作对策,成立了领导小组,责成一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副处级干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且尽快地做到了和帮扶村进行工作对接,详细的了解帮扶村的自然状况,根据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共同商讨拿出了帮扶工作方案。市妇联主席办公会议还多次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年的工作目标之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结合帮扶村实际和经济发展目标,与帮扶村领导面对面的共商帮扶措施,为帮扶村解决困难,推动经济发展。市妇联主席田岚先后3次亲自到帮扶村实地了解情况,访贫问苦。副主席吕岩5次深入帮扶村抓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注重实效,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走访慰问帮扶村,年初,我们对口的乡镇是木兰县东兴镇东平村吕岩副主席带队一行5人,走访慰问帮扶村—木兰县东兴镇东平

村,将20000元扶贫款送到村书记的手中,为20名贫困儿童送去了羽绒服和书包,为20户贫困户送去了豆油和面粉,同时带去机关干部为这20户贫困户捐献的衣物,并为30余名贫困妇女进行了免费体检,受到了农村妇女的欢迎。这次走访慰问活动共为东平村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万余元。

3月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我们的结对单位调整到双城市团结乡连丰村,我们及时进行了对接。为了全面推进帮扶工作,市妇联结合工作职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把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作为帮扶的重点任务之一,努力为贫困孩子办实事。对2008年5月27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市妇联田岚主席亲自带队,由市妇联机关干部、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和爱心企业家组成爱心帮扶队伍,开展爱心帮扶农村贫困学生活动。

田主席带队,由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和爱心企业家组成爱心帮扶队伍,到帮扶村小学,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10名特困女学生,提供了每年240元生活补助。协调哈尔滨新嘉盈新嘉盈商贸有限公司、大全烧烤、养生堂等企业连丰村的孩子们爱心捐赠了90个崭新的大号书包,全新的运动服套装和篮球、羽毛球拍、彩笔和跳绳学习体育用品。7月初,到帮扶村开展帮扶活动。为10名贫困学生,提供了每年240元生活补助。送去学习用品、图书近千册,衣物500余件。

同时,市妇联发动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献爱心,成立的专门针对贫困学生的“爱心超市”,也在双城市团结乡连丰村小学“开业”,2

30多名贫困学生成为超市的首批顾客,他们都领到了急需的学习生活用品。

三、协助引进项目,发展劳务输出,帮助帮扶村调整产业结构

依据帮扶村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目标,我们着重协助帮扶村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市妇联还把“引项目,办实事”做为帮扶村重要内容。我们帮助指导连丰村建立了妇女养牛扶贫联合体,并纳入了2009年的市妇联扶贫联合体的帮扶计划。针对帮扶的双城市团结乡连丰村缺乏抗旱机井的实际困难,我们协调相关部门为连丰村解决了5万元的打井资金。我们还协调双城市政府,为村里争取了2万元的资金,将村小学前100米的土路全部硬化。我们积极牵线搭桥,开展了“巾帼文明岗”和企业家的入村对接活动,连丰村和黑龙江明日建材制品结成了对子,通过人才、项目、文蛤对接,通过岗村联动、企村联动结对共建模式,充分利用“岗”、“企”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把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村企合作共建工业项目和生产资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双方发展的融合与共赢。组织“岗”、“企”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广泛开展农村社区家庭文化交流,促进农村文化迈上新台阶,为创建和谐家园搭建平台。向企业家介绍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帮扶村经济的发展。

四、推动帮扶工作常年化

我们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将帮扶工作融入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开展的农业专家顾问团订单培训,在双城的培训,协助村里组织20多人参加,和省扶贫办省妇联举办的带头人免费,都为村里预留名额。培训在开展的在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农民有急于外出打工的迫切需求,就立即协调市妇女培训中心和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为妇女提供了免费介绍工作和提供酒店服务员上岗前培训后包找工作等服务,为她们外出打工,提供工作岗位需求信息,帮助多名农民和农村妇女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同时,结合市妇联的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在连丰村创建巾帼示范村,按照市级巾帼示范村的创建要求,组织妇女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同时,我们还结合

五、谋划好下一步的帮扶工作规划

日前,为了给今年的工作收好口,谋划明年的工作规划,我们帮扶干部再次深入到帮扶村了解落实情况,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准备。并和乡村领导共同商定了帮助引入更多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促进村经济的发展等工作措施,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帮助长林村发展生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确立了发展目标,再今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要把帮扶村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确定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开辟新渠道,为促进帮扶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户奔小康的步伐做出积极的贡献。

哈尔滨市妇女联合会

上一篇:林荫街道司法所2010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计划下一篇:涂料与涂装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