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故

2024-04-16

中国典故(共16篇)

篇1:中国典故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做过将军、刺史等高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生活也相当俭朴。

有一次,王恭跟随父亲到了会稽(kuàijī,今浙江绍兴),因为那里盛产竹子,所以回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时带了一领精美的竹席。

回到建康后,一个叫王忱的朋友去看望他。王忱见他坐的那领竹席既舒适又美观,心里非常喜欢,便对王恭说:你从盛产竹子的地方回来,这样的好席子一定带了不少吧?是不是可以送给我一领呢?王恭笑笑,便答应了他。

王忱走了以后,王恭便让人把竹席给王忱送了过去。因为仅有的一张竹席已经送给了王忱,所以王恭读书、吃饭只好坐在草垫子上。

王忱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十分吃惊,他找到王恭,非常抱歉地对他说:我还以为你有好几领这样的席子呢,所以才开口向你要的,没想到你只有一领。王恭笑了笑,说:看来你还不怎么了解我。我在生活上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篇2:中国典故

一直流亡在国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便开始了复国的活动。他派人同宁悼子联系,并许诺自己回国后一定要让宁悼子掌权,自己不管朝政。

宁悼子有些心动,于是和众大臣们在一起商议。

大家都反对宁悼子做这样的蠢事。其中有一个大夫说:“想十二年前,你们宁家驱逐了卫献公,并没什么过错。可现在又要接卫献公回来,我想这会很危险。就如同下棋,棋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遭到失败。对待一个国君的废与立更是这样,犹豫不决就会招来灭族之祸。”

篇3:中国典故

许渊冲教授不仅是闻名中外的翻译家, 而且根据多年的翻译经验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翻译哲学体系, 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美化之势”, 指“三美”﹑“三化”﹑“三之”﹑“三势”, 而“三化”是其体系的方法论。“三化”指等化、浅化和深化, 等化包括形似的对等, 意思的动态对等, 词性转换, 句式转换, 正说反说, 主宾互换, 同词异译, 异词同译, 典故移植等。浅化包括一般化, 抽象化, 减词, 合译, 化难为易, 以音译形等。深化包括特殊化, 具体化, 加词, 分译, 以旧译新, 无中生有等。以许译的《江雪》为例说明:

千山鸟飞绝,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s in flight,

万径人踪灭。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孤舟蓑笠翁, A lonely fisherman, behold!

独钓寒江雪。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该译文中, “千山”和“万径”是浅化, “飞绝”和“踪灭”是等化, “舟”是浅化, “渔翁”是等化, “看”是深化, 以起到以动衬静, 愈见其静, 最后一句不说钓鱼而说钓雪是深化, 将诗中暗含的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 但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突显了出来。

二“三化”在典故翻译中的应用

等化指原文为形象、具体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 译文也保持相同的语言风格。比如, 张祜的《何满子》:“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Home-sick a thousand miles away,

Shut in the palace twenty years.

Singing the dying swan’s sweet lay,

Oh!How can she hold back her tears.

第三句中的“何满子”就含有典故。按《全唐诗话》:“张此词传入宫禁。武宗疾笃, 孟才人歌一声《何满子》, 气亟立殒。上令医诊候, 曰脉尚温而肠已断。”自此之后, “何满子”成为歌女临终的绝唱, 并成为断肠诗的开始, 试想要何等的哀伤才能让一个人活活的肠断而亡。怎样才能传递出这种断肠之情呢?许先生将“何满子”等化为“天鹅临死前的绝唱”, 这样外国读者就能感觉到诗中所蕴含的无限哀伤。

浅化指把原文形象、具体的语言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很多典故里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 如果用等化法会令读者困惑, 而吕叔湘先生在《中诗英译比录》中曾说:“读诗而非注不明, 则焚琴煮鹤, 大煞风景矣。”因此, 许教授认为翻译典故时应该变通。在这种情况下, 浅化法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诗歌的思想和意蕴上。比如,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Moored on Qinhuai River

Cold water and sand bars veiled in misty moonlight,

I moor near a tavern on Qinhuai Ri'er at night.

The songstress knows not the grief of the captive king,

By riverside she sings his song of Parting Spring.

最后一句“后庭花”含有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生活奢侈, 不问政事, 且喜爱艳词。他在后庭摆宴时, 必唤上一些舞文弄墨的近臣作词, 选其中特别艳丽的句子配曲给宫女演唱。有一首《玉树后庭花》歌词中云:“玉树后庭花, 花开不复久。”陈后主的好日子就象这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 前后不足七年。《玉树后庭花》遂被称为“亡国之音”。原诗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 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如何传达该诗中“后庭花”所隐含的“亡国”之意呢?许教授的译文将原诗的典故浅显化或直白化, 将“后庭花”译为“Song of Parting Spring”, 虽难以完全传达“后庭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但“parting”基本上传递了该诗深沉的感情基调。

“深化”指当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时, 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在典故翻译中, “深化”通过补充译文意境, 传递诗歌的感情色彩等手段揭示其言外之意, 从而起到引申和明确主旨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 这种深化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感情和意境。如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A steed which raised red dust won the fair mistress'smiles.

How many steeds which brought her fruit died on the run!

这两句诗含有一个典故: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她爱吃新鲜荔枝, 玄宗不惜动用国家传送紧急公文的系统为她传送。这首诗把玄宗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 抨击了玄宗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 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 走数千里, 味未变, 已至京师”, 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许教授根据这一史实补译出“How many steeds which brought her fruit died on the run”, 这一补译使得诗的意境跃然纸上, 如果没有这一补充, 整首诗的译文会流于描述而缺乏抨击和谴责的内涵。

三小结

典故文字简洁洗练, 蕴含丰富的联想意义, 因此很难将典故直译。在实践中许教授采用变通的手法即“三化”来翻译典故, 成功地传达了原诗的意义和情感。

摘要:典故的广泛应用是中国古诗的特色, 它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 如何传递典故的文化韵味, 又不损中国古诗简洁深邃的特点,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许渊冲教授的“三化”理论对中国古诗典故的翻译正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三化”,典故翻译

参考文献

[1]吕叔湘, 中诗英译比录.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文殊, 诗词英译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篇4:中国鸡肴典故(二)

重庆古为巴国,宋朝改为渝州、重庆,据今约有2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于重庆地处祖国西南腹地,多雾潮湿,人们善食麻辣之品以御寒邪,故以火锅闻名于世。古代蜀人多养鸡鸭,因此鸡鸭鱼是天府之国儿女所嗜爱之物。

清朝嘉庆年间,川东地区重庆府枇杷山脚下的观音崖拐角坡下边,有一片蒲草田,蒿草如林,十分荒凉。坡下湾田角住有一个姓肖的穷书生,名字叫做肖和汉,为人谦和老实,但土豪劣绅们却瞧不起他,讥笑他,叫他肖呆痴。时逢一个大年三十晚上,一位邻居周氏因烤竹■篼火一时不小心,引燃了夹壁的竹墙而殃及四邻。肖书生见状当即奋不顾身冲入火海连救数人,自己却不幸被烧伤了左臂,从此当地人戏称他叫“肖拐爪”。然而好人却没有得到好报,就因为这么点残疾,这个家境贫寒、为人忠实、善读诗书、心地善良的拐爪书生也就很难再中举而仕途不顺了,多次赴试垂头而回。没有办法,为了生活只得到鹅岭坡下李子坝的一家富绅中教两个顽童识字读书。这样,倒也勉强可以糊口。

有一天下午,肖和汉书生回家时路过牛角沱大湾角,一时便意,找了一处隐蔽之处正欲蹲下来“轻松”一番,哪知脚一踏下去,草丛中“吱吱叽叽”一声声尖叫,吓得他毛骨悚寒三魂出壳,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从半坡岩洞里掉下来的小狐狸,正可怜巴巴地望着他。肖书生见此情景不禁顿生恻隐之心,于是用衣衫兜着小狐狸回家去了。

一天夜里,肖和汉被门外的响声惊醒,以为来了盗贼,便顺手抓住抵门杠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只老狐狸叨着一只鸡站在门前,被开门声一惊,它便放下鸡惊恐地扭头跑开了。肖书生惊呆了好一阵,方才醒豁过来,这情形肯定是老狐狸迷恋亲情,叨鸡来看望它的孩子。就这样,每天夜里老狐狸都会扔来一只鸡,满腹幽恨地又离开去。肖书生用这些鸡喂养小狐狸绰绰有余,他自己一时也吃不完,手抠头皮思忖良久,忽然灵机一动,便用花椒、豆瓣酱、盐巴、蒜泥、生姜、海椒粉等辛辣调料,把煮熟的鸡肉腌渍好,上午用竹篼子提上鸡肉片到通远门或金汤街一带热闹之处叫卖。城里人品尝之后,觉得这麻辣鸡片新鲜爽口,能驱湿除寒,大饱口福,居然交口称赞:“这麻辣鸡块味道好,好味道,肖拐爪不仅字墨好,下厨也有一套”。乐得肖书生心花怒放,但口里却谦虚地叹息说:“肖某不才,承蒙众乡亲错爱夸奖!”

时间一长,肖书生卖鸡片忙不过来,便辞去了李子坝塾师一职,悉心干起卖麻辣鸡块的生意。因其麻辣鸡片味道好,所以他干脆买些鸡来加工售卖,一时名噪乡邻。可是,由于老狐狸偷鸡太多,不免惊动了牛角沱、上清寺以及李子坝一带住户人家。人们又看到肖拐爪天天都在食汤街城门洞梯坎边卖麻辣鸡块,顿生疑窦。其中失鸡最多的豪绅陶聋子,鬼诈地暗中派人到肖拐爪后门查看,发现到处都是鸡毛和骨头,便怒火冲天地带着他儿子陶铁锤和几个打手到重庆署衙去报了案。

重庆知府接案后,马上命令捕头差役黄鼓眼、牛麻耳朵等人手执铁链来到蒲草田去抓来肖拐爪问罪。肖和汉被差狗子们凶神恶煞地抓到知府大堂上之后,知府命令肖书生谈出麻辣鸡片的来历。肖某仔细述说出这桩离奇有趣的故事,但知府哪里肯信?!大骂肖拐爪是编造谎言,狡猾搪塞,企图蒙混过关,又派差公衙役到肖家反复搜查,还把小狐狸用箩篼抬到府衙公堂上来。

知府令肖和汉做一盘麻辣鸡块让他亲自品尝,好吃狗官员一尝啧啧惊叹:“这麻辣鸡块鲜嫩可口,味道果然不俗!”竟然从心里赞叹不已,于是留下了这对小狐狸和肖拐爪,巴望老狐狸每天也给知府捉鸡来,并威逼肖拐爪专门为他悉心做成麻辣鸡块饱享口福。哪知老狐狸知道了自己的小宝宝在府衙上,不但不送鸡来,反而趁机叼着它的两个孩子,从府衙围墙下面的阴沟洞孔中钻出去逃走了。知府知道后勃然大怒,无端将肖书生投入监牢百般折磨,可是肖拐爪死活也不肯给昏官暴吏们做麻辣鸡,也不承认他偷过鸡。因证据不足,迫于民愤,知府无奈之下只好放了肖拐爪。有天夜里,老狐狸悄悄爬到重庆知府的卧榻上面,将知府的脸给抓破了,知府气得七窍生烟,派人到处寻找这3只狐狸。可是他们枉费心机,人们再也没有见过这3只狐狸的踪影。重庆知府只好摇头作罢。为此,昏官觉得受了肖拐爪的愚弄大为恼火,当即派遣捕头差衙手拿铁链枷锁捉拿肖兴师问罪,意欲逼他去捉狐狸回来,还想让他一辈子在官府中做事不给工钱。

可是肖和汉书生又不是个傻子,听人说知府又派差狗子要抓他,便迅速逃跑。当他跌跌撞撞想钻入文庙的魁星阁里去躲避时,不料在西来寺旁边迎头撞上了一队来捉拿他的官府兵马,吓得他慌忙钻进一架拉粪的空车中躲藏起来,方才虎口脱身。但是他却再也不敢回家去了,后来只好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坐上了一条木船,沿江而下逃到了鬼城丰都,在那里又做起麻辣鸡片的生意来。

篇5:中国古代故事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包围在荣阳,项军攻城十分猛烈,荣阳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已经把齐国平定,刘邦给韩信写了一封信,要他火速派兵来援救。

几天后,韩信的使者带来书信。刘邦拆开一看,竟然是写着韩信请求封他为假王的内容,不禁大怒,当着使者的面骂了起来:“这小子太不知趣了!”刚骂出口,张良和陈平不约而同地在暗中用脚尖踢了踢他的脚,并附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现在汉军处境不利,怎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封他为齐王,做个顺水人情,以免发生变乱。”刘邦恍然大悟,急中生智接着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当王就该当真的,干什么要做假王呢!真是太没出息了!”接着就派张良为使者,去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打下齐国后,谋士蒯通曾经怂恿他叛汉自立,韩信正在犹豫不定。他的使者回来后,报告了见到刘邦的情况,紧接张良宣布了封王的命令,使他放弃了自立为王的念头,很快派出了大军,去解荣阳之围。后来,项羽多次派人来劝说韩信反对刘邦,他都没有动摇。

篇6:中国历史典故

纸上谈兵:行动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纸:书;兵:用兵之道。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篇7:中国历史经典典故

语句出自《周易》第二卦:坤卦。全句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整句意思是说,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古大德教人改心,现在人叫调整心态,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当以善念,当每晚省身,害人伤人之心切不可有,助人谅人之心还须思之,道家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人还是广积德,深积阴德为好,信仰“德”没亏吃的,德的能量甚大,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易经》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朱子治家格言》说“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人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要做事就要利儿,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正所谓吃大亏得大福,不吃亏不得福。佛家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蜀先主给傻儿子阿斗留下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箴言,但阿斗不信不听,最终亡国奴一个,回归道德信仰才能根治当下芸芸众生之疾。

篇8:中国典故

关键词:典故,物理教学,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又不会”,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通过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解题过程的比较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信息源产生不同的设想,一旦一种思维方式受阻,他们便能立刻转换思维方式。而后进生从同一信息源产生的设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常说要使这些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道题设计一些发散式的问题,讲解一些一题多解或多变的习题,并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些此类题目,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并培养学生的知识交叉运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能力呈几何级数分化,学校教育无法穷尽知识与能力;社会生活愈加纷繁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学校教育无法培养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超人”。因此,学校教育应专注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挖掘和运用典故的教学功能,不仅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物理教学中典故教学功能的挖掘与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典故的运用

1. 利用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北宋名相司马光小的时候,看见同伴掉进大水缸里,急中生智拾起石头使劲砸缸,结果砸破水缸,使掉进缸里的伙伴获救。我们知道,要从水中救人,一般是使人离开水,即把落水者拉出水面,这对还是儿童的司马光来说是很难的。那么,能否让水离开人呢?往问题的反面一想,于是就有了砸缸救人的千古佳话。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正是物理解题中逆向求解的生动一例。通过这个事例,教师可启发学生:解题时,如果从正面出发,不易求解,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把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的方向思考分析。这样,很有可能获得新的认识、好的想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例1】用刻度尺测量如图1所示的瓶子的容积。问如何操作?需要测出什么?

分析与解:对多数学生来说,瓶子的下部是容易测量计算的,而对瓶子上部的体积,却想不出恰当的办法来进行计算。若将瓶口盖好,倒置,多数学生则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出相应的测量方法:先量出瓶中液体高度h1,封口倒置,再量出瓶子空出部分的高度h2,最后量出瓶子的半径r,则瓶子的容积可表示为V=πr2(h1+h2)。这里利用了液体倒置前后体积不变的道理,使不易测量的量变成易于测量的量。

2. 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三国时,曹操要称大象的质量(当时还没有能称大象质量的秤),身边的大臣们一筹莫展,但曹操的儿子曹冲却想出了一个称大象的绝妙方法:把大象牵到船上,记下船的吃水深度,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装石头,当船的吃水深度与前次相同时,再称出船上石头的质量,这些石头的总质量,即为大象的质量。曹冲运用的妙计,就是物理中的借代思维、等量变换的巧用。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启发学生:解题时,应注意运用静与动的变换,数形结合及局部与整体的转换,使自己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2】把R1=3Ω,R2=4Ω,R3=12Ω的三个电阻并联,其总电阻是____Ω。

分析与解:若按并联电阻公式先求出R1和R2的合电阻,然后再求与R3并联的合电阻,这样做能顺利求解,但比较麻烦。能否简化一些?我们可以退一步,先把R1=3Ω看成是四个12Ω电阻的并联的结果,R2=4Ω看成是三个12Ω的电阻并联的结果,连同R3算在一起,可以认为这三个电阻的并联与八个12Ω的电阻并联效果一样,则12/8Ω=1.5Ω。

这种等量变换求解的方法,其要点是:不直接用公式求解,而是先找出R1、R2、R3电阻值的最小公倍数R0,再分别求出R0与各电阻之比,如R0/R1=a,R0/R2=b,R0/R3=c,则可以认为R1、R2、R3分别是a个、b个、c个R0并联的等效电阻,其合电阻可以用R0/(a+b+c)求出。用这种方法求几个并联电阻的合电阻,不需要运算过程,对相关填空题的解答显得尤其方便、快捷。

3. 利用鲁班造锯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鲁班上山伐木,手攀杂草时,被一种带齿的茅草割出了血。鲁班想,既然带齿的茅草能割破手掌,那么带齿的铁条不是能割断树木吗?受此启发,他发明了锯子。鲁班造锯的思考方法,就是物理中类比联想的方法,在物理解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这种解题策略就是从要解决的问题,联想到类似而熟悉的另一个问题,通过两个问题的类似之处的比较,由其中一个问题的性质、结论和解决方法,猜想另一个问题也有类似的性质、结论和解决方法。

【例3】用细绳悬挂一根粗细不匀的直棒,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若从棒上绳子悬挂处A把棒截成两段,设左段为G1,右段为G2,可以肯定,G1与G2重力大小关系是G1___G2。(填“>”、“<”或“=”)

分析与解:此题可以这样分析,如图3,假定一段均匀的直导线,从中点悬挂,必然平衡。当右端向中心O弯折后,由于右端的重心向O点移动,力臂变短,若仍是悬于中心O,则右端必逆时针转动,若要重新平衡,悬点向左移到O′才行。把弯折的右端与上题中粗端类比,岂不是说,从新的平衡点O′处截断,其粗端G2较大。所以应填“<”,即G1<G2。

4. 利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齐王和田忌赛马,齐王的上、中、下三种马都比田忌的马快,第一局比赛田忌三战三败,这是必然结果。第二局比赛孙膑运用了重组思维的方法,将田忌的上、中、下三种马分别对齐王的中、下、上三种马进行比赛,取得了两胜一败的好成绩。他的成功主要是打破了习惯性思维,进行了发散思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说过:“凡有发散性加工和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地多向思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再经过筛选、重组,就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最佳设想。“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一个问题,通常会有几种方法。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不拘泥于现有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学生转换角度,多方思考,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4】将一只小灯泡与阻值为4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8V的电源上,恰能正常发光,这时灯泡的电功率为4W,求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从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压分配规律着手,本题有四种解题方法。不少学生都能找出三种或四种。

三、扫除障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扫除创新思维的种种障碍。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是习惯性思维、心理障碍以及环境因素造成的思维障碍。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比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点,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小圆点。”其实,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是线段的断面,或是线段的无限缩小,或是一个物体的无限缩小,等等。大家只认定一个答案,这就是习惯性思维的弊病。它禁锢了人的思维,束缚了人的想象,扼杀了人的创新意识。

克服习惯性思维的最佳途径是进行变通思维训练。我们常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等,这些词语实际上都表达了一种思维方式,叫变通思维。变通思维是指不同分类、不同形式思维的转换运用,即从这个思维角度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角度。比如说,废弃的饮料瓶,大部分人都把它当废品扔了,而有人却把它制成精美的工艺品,非常漂亮(曾盛行一时)。根雕艺术产生前,大多数人可能会把树根当柴烧,偏偏又是变通思维使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足见变通思维的重要。

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它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解惑,而且还包括对学生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逻辑能力的综合培养。我国古代文学中足智多谋的人物举不胜举,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多是发散的,有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果我们的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智慧的事例,遵循针对性、渗透性、有机性和合理性原则,有的放矢地穿插讲述一些典故,就可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思维的“热度”和“强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质,从而变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理性思维和快乐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纲论[J].教育研究,1999(8).

[2]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篇9:有趣的国外典故

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欠,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9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犹大的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诺亚方舟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伊甸园出自《圣经》。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的乐园。

禁果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象牙塔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滑铁卢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鳄鱼的眼泪西方传说,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篇10:中国古代成语典故

李膺到京都上任没有几天,就有人向他告发了张朔的严重罪行。李膺立即派公人去野王逮捕他归案。张朔听到这个消息后,知道李膺为官严厉,连夜逃到京都他哥哥的家里藏匿起来。公人虽然没有逮住张朔,但探听到他已逃至张让家里,便向李膺作了票报。李膺不畏强暴,亲自率领一批人,前往张让家里搜捕张朔。但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李膺命令再彻底搜查一次。最后,终于击破有夹道的墙壁,把张朔从里面抓了出来。平时神气活现的张让,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李膺把自己的弟弟逮走,李膺怕张让会搞什么花样,把张朔关进监狱后,抓紧时间审讯。

张朔在人证物证面前无法抵赖,只得一一招供。”李膺见罪证确凿,论律该死,立即将他斩首。 张让得知张朔被处决,马上到一向宠幸自己的桓帝那里去诉冤。

桓帝非常生气,下沼命李膺上殿亲自讯问这件事。 李膺跪拜后,桓帝立即责问他道:“你身为朝廷官员,为何不先请求就诛杀张朔?”李膺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从前,晋文公就在天子身边逮住卫成公,并将他押送到周的京城去,《春秋》肯定了他这种做法。《礼记》上 说,贵族犯了罪,按礼的规定虽说可以恕罪,但主管的官员也可以不这样做,孔丘在鲁国当掌握刑狱的司寇,上任七天就杀了犯乱政之罪的少正卯。今天臣到任已有十天,只担心办事不力而获罪,却没有想到犯的竟是办事大急太快的罪。好,臣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责。但即使把臣杀了,臣也不会旋转脚跟后退。不过请求陛下再留我五天,让我杀尽大奸大恶,然后罢了官下油锅,这才是我所希望的!”

桓帝听了,回过头来对张让说:“你弟弟是罪有应得,司隶校尉有什么罪过呢?”就这样,李膺没有受到皇帝的惩罚。

篇11:中国历史典故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篇12:中国历史典故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谢安觉得,人到中年,几经困苦曲折,易动感伤之情,每逢与亲友相别,好几天心中觉得不是滋味。王羲之附和说,人到晚年容易伤感是很自然的,于是寄情于丝竹,然又怕影响了晚辈们欢乐的情趣。后因用为感伤怀人之词。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书怀》诗之二:“已是中年频作恶,更堪秋日送将归。”

佩韦与佩弦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一作“缓己”);董安于之性(一作“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汉王充《论衡.率性篇》:“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能纳韦弦之教,补接不足,则豹、安于之名,可得参也。”

西门豹,战国时魏国人,魏文侯时为邺县令,曾引漳灌邺,开凿水渠,颇有政绩;又革除为河伯娶妇的弊端,造福于百姓。据说他生性急躁,故佩带柔韧的皮绳来勉励克制自己。

董安于,春秋时晋国人,他本是赵孟的臣子,为了晋国和赵氏的安定,自缢而死。据说他性格缓慢,故佩带紧张的弓弦以激厉矫正自己。后朋友之间互相勉励规劝称“韦弦”。

篇13:典故

“混帐”与蒙古包有关。从前, 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为了维持生计, 他们经常带着帐篷式的蒙古包, 赶着牛羊和马群, 到处游荡, 碰上有水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 定居下来。

白天男人们去放牧, 留下老人或妇女看守帐篷。这时, 在家的一些年轻小伙子为了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 就乱串帐篷, 混进姑娘帐篷里去。如果帐篷里没有其他人, 他们就尽情地有说有笑, 眉来眼去。如果碰上老头也在那儿, 年轻小伙儿就会笑嘻嘻地说一声:“啊!对不起, 我走错帐篷了!”急忙红着脸退出去。碰上严厉的老头, 待小伙子刚跨进帐篷时, 老头就会愤怒地骂一句:“你又混帐了!”“混帐东西, 又来了!”“滚开!”年轻小伙子自讨没趣、急忙退出帐篷。

后来, “混帐!”“混帐东西!”这句话就渐渐地变成了一句令人气愤至极的骂人的话了。如果看到谁做了不道德、不合情理的事或马虎、鬼混、不负责任的人, 我们就会骂上一句“混帐”。

露马脚

宋代以后, 妇女逐渐形成缠小脚的陋俗。“三寸金莲”———脚缠得越小越美。

据传, 明太祖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 年轻时与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

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足”, 这在当时是一大忌讳。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仍念马氏辅佐有功, 将她封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但是“龙恩”虽重, 而深居后宫的马氏却为脚大而深感不安, 在人前从来不敢将脚伸出裙外。一天, 马氏忽然游兴大发, 乘坐大桥走上街头。

篇14:中药传说典故等

有次和尚得了疟疾,身上忽冷忽热,无钱医治,没过几天就瘦得皮包骨头。

有一天,和尚拖着病体下山化缘,他来到一家穷人门前。主人说:“我们也吃不上饭,刚煮了半锅野草根稀粥,谁吃了谁吐。你要是胃口好就吃吧。”和尚早就饿得头晕眼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吃了两碗。奇怪的是和尚吃了这种野草根子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呕吐。

几天过去了,和尚的疟疾病一直没发作。和尚以为好了,挺高兴。可是,一个月后,他又发病了。和尚想:“上回吃了那种野草根煮的粥,病就不发作了,是不是那种草根能治疟疾呀?”他急忙去找那位施主,见面就问:“我上次在你家吃的那种草根,是在哪儿挖的呀?”

“那是我家不懂事的二呆子挖来的,有毒,一吃就吐。”

“让二呆子带我去行吗?我有用。”

二呆子是这家的儿子,看着有些傻气。他领着和尚上了山,找到一种开蓝花的野草,这种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上还有锯齿。和尚挖了些回来,在庙里煮着吃了,第二天真没犯病。他又挖了许多,栽在庙前庙后的空地上。和尚一连吃了很多日子,疟疾病就这样除了根。

从此,和尚化缘时遇到疟疾病人,就用这种草根给他医治,治一个好一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常山破庙里的和尚会治疟疾。”

一时间,方圆几十里内的人,都跑到破庙来求药。有的人还打听:“治疟疾的药草叫什么名字呀?”

和尚一想,这药草出在常山,就说:“叫它‘常山’吧!”

中医认为,常山味苦、性寒,主治伤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温疟发热、鬼毒、胸中痰结、吐逆。

筷子习俗传佳话

筷子虽小,但在我国婚俗、礼俗、食俗中常唱主角。

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解放前,常有扬州乡民到上海举着纸扎的麒麟挨户送子讨钱,见妇女吃饭即唱道:“小小牙筷七寸长,一头圆来一头方,少奶奶手里捧筷子,年底快生麒麟郎。”有时上海市民中不孕妇女会拔下麒麟头上的数根纸须。缠双筷子藏在枕头下,取“筷子”的谐音,以讨“筷(快)生贵子”的口彩。

山东旧时流传认干亲的习俗。为便于孩子健康成长,婴儿一出世就拜干爹干娘,相传这样宝宝可消灾祛病。认干亲干儿三天之内不能吃自家的过年饺子,要吃只能由义父母送到家中。盛饺子必须用新碗,只有用新筷子吃干娘包的饺子,干儿子才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无病,这种筷俗至今还在流传。

湘黔雪峰山瑶族定情允婚时,宴请求婚初次登门的新婿,有多双筷子强制性塞入嘴巴的风俗。当岳父母招待送定情礼物的毛脚女婿酒宴后,女方的亲友、恭候多时的姑娘们立即手持竹筷蜂拥而上。有的抱腰、有的扯臂,然后另几个以筷子夹起一块块腊肉、一只只辣椒等,送进未来女婿的陪同后生嘴里。这种奇特的以筷撬嘴的习俗称“喜筷劝菜”。

三教九流指什么 王晓梅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阴阳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流者,流派也。九流就是九流派学说。

篇15:中国成语典故及解释

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政权,但是边远地带却还没有完全统一。公孙述占据了四川一带,并且自己当起了皇帝。隗嚣(wěi xiāo)在甘肃一带自称西州大将军。而隗嚣和公孙述也有矛盾,双方不断发生斗争。于是,刘秀为了孤立公孙述,就想拉拢隗嚣。

有一次,刘秀听说隗嚣打退了公孙述的进攻,便立刻写信给隗嚣,表示愿意同他友好,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公孙述。信中说:“我现在忙着在东方打仗,目前实在是没有力量攻打成都和公孙述一比高下,而且,我西方的兵力也很薄弱。如果公孙述侵犯汉中,甚至骚扰长安的话,我希望能得到你军队的帮助。这样,在西方战场上,我就可以和公孙述旗鼓相当了。”后来,隗嚣就归顺了刘秀,成为光武帝的将领。

后来,人们用“旗鼓相当”来比喻双方的实力非常接近,难以分出谁高谁低。旗鼓,都是古代军队行军打仗用来传达指挥官命令的工具。

篇16:中考素材:中国传统典故

山公启事

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诗》:“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

最望山公启事来。”后遂用“山公启事、名贤启事、山公启、山涛启、山公鉴、山涛鉴、山公识”等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

龙阳泣鱼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仙山楼阁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因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形容统治者为所欲为,却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

千金买骨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战国时郭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骂坐灌夫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与丞相田蚡有隙。在一次列侯宗室为田蚡贺喜的酒宴上,使酒大骂临汝侯(灌贤)和程不识以泄怒。后遂用“灌夫骂座、使酒骂座、骂座”指酗酒任性而骂人,亦表示刚直不屈,不谀权势;用“骂座灌夫”指刚直不屈的人。

漱石枕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孙楚)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王济),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孙楚认为归隐一定要做到枕流洗耳,一去俗尘;漱石砺齿,远离人间烟火。后用“枕流漱石、枕流、漱石、枕石、枕石漱流”等借写隐居或闲逸生活,或称品质的高洁无尘。

曾母投杼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后遂用“曾母投杼、三告投杼、投杼、曾参杀人”等比喻流言可畏,使人迷惑、相信;用“谗言三及、三至之谗”等比喻受诬枉。

骑鹤上扬州

唐无名氏《商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几个人在一起各言其志,有的想做高官,有的想发财,有的.想骑鹤上天成仙,其中一人则想三者兼而有之。后遂用“骑鹤扬州、扬州骑鹤、扬州跨鹤、扬州鹤、腰金骑鹤、缠腰骑鹤、腰缠万贯、十万缠腰”等指做官、发财、成仙三者兼而有之,或形容贪婪、妄想,或写得意之事及得意之态。

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后遂用“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魄、古帝魄、蜀鸟”等指杜鹃鸟;用“子规啼血、杜鹃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常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的心情。

断送老头皮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六:“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躭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隐士杨朴被召,在回答宋真宗问话时,他以佯狂之态,诡称妻子作诗说他应召是被官府捉去,把老头儿断送了。后遂用“断送老头皮”指被官事所羁,不能自由自在;以“老头皮”称老人。

焦尾琴

《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烧火做饭)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于是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吴人用桐木烧火做饭,蔡邕听见木在火中的爆裂之声,知道是上好的木材,便请制成琴,果然琴声优美。因琴尾已焦,人称“焦尾琴”。后遂用“焦尾琴、焦尾、焦琴、焦桐”等指美琴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用“桐尾焦、桐爨、爨桐、爨下桐、爨下琴、爨下残、爨下余、爨下焦、良材入爨”等写良才不得其用,或喻遭受摧残,幸免于难。

鲁女忧葵

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鲁国漆室地方有个女子,过了出嫁的年龄还没有出嫁。“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邻女以为她想嫁人,问知是“忧鲁君老太子幼”,便笑话她。漆室女说:“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冬葵,古代的一种蔬菜),使我终岁不食葵……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其忧之。”后三年,鲁果乱。漆室女过了出嫁的年龄没有嫁人,但她所忧虑的不是个人的事,而是鲁国的国家大事。后遂用“鲁女忧葵、倚楹啸歌、倚柱长叹、漆叹”等表示对国家政事的关注、忧虑,亦或表示女大需嫁的意思。

墨子悲素丝

上一篇:称呼礼仪 教案下一篇:陈康肃公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