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安全为天国泰民安

2024-05-23

诗歌:安全为天国泰民安(精选3篇)

篇1:诗歌:安全为天国泰民安

文章标题:诗歌:安全为天国泰民安

安全发展国泰民安

作者:谭文志

我们共有一片蓝天

我们生活在共和国的幸福家园

中华民族正在兴起

神州大地阳光灿烂

各族人民意气风发

九亿农民展开笑颜

我们正在创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更需要经济发展

小康生活以人为

和谐社会安全为天

人的生命无比宝贵

一个生命支撑一片蓝天

人的生命十分脆弱

一个生命失去就把一个家庭摧残

生命需要阳光————

黑心矿主常常制造骇人听闻的矿难

生命需要空气————

有毒有害气体使人的生命难以生还

生命需要水源————

生存之水时常遭到污染

生命需要呵护————

马路杀手时刻把人的生命当成午餐

生命需要的太多

生命面临种种挑战

违章作业处处都有

非法开采到处可见

不顾安全乱开采

年轻的生命往往丧失在瞬间

违规奶粉有毒药品进入市场

使初生婴儿住院病人终身致残

一个个无辜的家庭留下痛苦

背负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多少父母妻儿为失去亲人悲痛欲绝

多少家庭为失去亲人终身遗憾

我们高呼————

我们不要带血的煤

我们不要带泪的炭

我们不要违规违法的高效益

不让非法分子再赚黑心钱

共产党安全法规层层发布

国务院安全发展高悬利剑

查封非法开采整顿市场求真务实

追究责任一查到底惩恶除奸

以人为本健全法制

安全发展把保护生命的灯塔点燃

安全法规是伞

保护人们少受磨难

安全法规是剑

把违法违规的魔手斩断

我们需要发展

要发展更需要安全

安全发展经济才能腾飞

经济腾飞才能国泰民安

安全发展以人为本

加快发展牢记安全

安全发展创建和谐社会

与时俱进创新争先

国富民强情系民众

国泰民安要靠全民来创建

安徽淮北中煤特殊凿井(集团)公司建安工程处工会:谭文志

2006年6月14日

《诗歌:安全为天国泰民安》来源于,欢迎阅读诗歌:安全为天国泰民安。

篇2:诗歌:安全为天国泰民安

化学控制技术在农作物上施用化学物质的时期距离收获期较远, 而且施用期比较严格。如用2, 4—D处理番茄, 是在早春低温、寡照阶段, 露地番茄第一、二穗花序开花时期, 或是冬春茬温室、大棚番茄, 防止因低温、弱光照容易引起落花落蕾而采取的措施。如在气温较高、光照充足, 能满足番茄正常开花结果的季节施用, 反而会因激素过盛造成果实畸形, 甚致生长异常。

用多效唑处理水稻和油菜, 主要在其苗期, 水稻秧苗一叶一心时, 油菜在苗床三叶期或定植后至越冬前, 目的是控制徒长, 促根系发育, 形成墩实的壮苗, 防止后期倒伏, 还能增加分蘖和分枝, 增加开花, 提高产量。

用乙烯利或健壮素处理玉米, 应在大喇叭口期, 目的是降低株高, 改善通风透气条件, 防止后期倒伏。施用过早容易造成雄穗抽出困难, 花粉失去活性, 授粉不良而减产;施用过迟效果较差, 达不到预期目的;应用膨大素处理瓜果 (西瓜、猕猴桃等) , 应在产果后果实膨大初期施用, 以加快果实膨大, 促进增产。

以上各种化学控制措施, 如果施用时期掌握不当, 不仅不会获得理想效果, 反而会对生产造成损失。由于施用时期都距产品成熟期较远 (最少在30 d以上) , 所用化学物质经过作物吸收, 它要影响体内激素的变化, 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 所用化学物质转化、分解以及自然降解后, 最终存留下来的是微量的。通常杀虫、杀菌农药可在产品收获前7~10 d停止施用, 以确保产品上的农药残留不超标, 食用安全。而化控措施与施用化学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比较, 施用期至产品收获期的间隔要长很多。

化学控制技术所施用的化学物质用量极低, 量必须严格控制。如:处理番茄花蕾的2, 4—D, 要根据当时日平均气温 (包括温室或大棚内的平均温度) 高低, 配制成20~40 mg/kg (即20×10-6~40×10-6) 药液, 温度低时浓度可适当高些, 温度高时浓度一定要低, 配成的药液只能用来蘸即将开放的花蕾, 而且花蕾在药液中蘸一下即可, 绝不可用量过多或药液浓度过高, 否则会使番茄果实畸形, 甚至使植株产生药害。这项技术也应用在茄子、西葫芦等果菜上。在西葫芦上不是蘸花, 而是将少量2, 4—D药液用软毛笔涂抹在刚刚开放的雌花花柄上即可。市场上常见一些果顶突起的番茄果实, 就是因为菜农在用2, 4—D处理番茄花蕾时, 用药浓度偏高或是蘸花药液稍多所致。即使如此, 所用2, 4—D的量与一般施用杀虫、杀菌农药相比较, 也是微乎其微的。如在番茄上为防止棉铃虫为害 (棉铃虫钻食番茄果实, 造成落果) , 常用21%的灭杀毙5 000倍液全田喷雾 (多数杀虫剂施用浓度在1 500~2 000倍) , 据计算其浓度为121×10-6, 是所用2, 4—D浓度的3倍, 而且它是全田喷雾, 用量更是2, 4—D蘸花用量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在杀虫、杀菌农药能安全施用的情况下, 2, 4—D蘸花所生产的番茄, 即使因蘸花不当产生的果顶稍有突起的果实, 也不致于对人体产生毒害。

多效唑属广谱性化控物质, 在国内水稻、油菜、苹果、桃等作物上已有一定面积的应用。其用量也是较微小的。水稻秧田施用时, 每0.067 hm2秧田用15%多效唑200 g兑水100 L进行叶面喷灌, 其浓度虽为万分之三 (300×10-6) , 由于施用很早, 分布在每株秧苗上的量也很小, 其作用是控制徒长, 形成壮苗, 促根系发育和早分蘖, 减少插秧后的败苗现象, 最终使穗大粒多, 获得高产, 但对籽粒营养成分并无明显影响。

在苹果和桃树上施用多效唑, 主要为控制其幼龄树的树型, 减轻徒长, 早进入结果期, 促进壮龄树形成花芽, 减轻大小年现象。一般在秋季结合施肥时, 在树冠下环状开沟与肥料混合匀施入。施用量以树冠投影面积计算, 苹果为1 m2用15%多效唑3.3~5 g;桃树为1 m2用0.84 g~1.67 g (华北地区长势弱, 用量少一些, 长江流域及江南, 气温高, 长势强, 用量稍多) 。其作用在第2年生长季节才能表现出来, 控制新梢徒长, 促进花芽分化。而且一次施用, 其作用可以维持2~3年。

西瓜上施用膨大素, 主要是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的大棚和温室栽培中, 由于西瓜的开花结果期处于气温较低季节, 西瓜发育较慢, 为促进西瓜较快膨大和早熟而使用。施用期应在座瓜后果实膨大初期, 用量应根据气温高低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而且只适用于生育期较长, 果形较大, 果皮韧性较强, 不易裂果的品种。施用后经过30 d左右的果实膨大、充实、成熟, 所用的微量化学物质被吸收、转化利用, 残留物微弱。

玉米施用乙烯利或健壮素控制株高, 促穗大粒多时, 每0.067 hm2用40%的乙烯利50 m L兑水30 kg, 于大喇叭口期均匀喷洒于上部叶片 (从上向下喷上部4~5个叶片) , 其浓度为800×10-6, 但30 kg药液均匀地全部喷在4 000多株玉米上 (不考虑飘落在地面上的量) , 每株玉米的受药量为7.5 kg, 除去进入叶片、叶梢、节与节间等器官, 使叶片变矮变宽、节间缩短及存留于节与节间的量, 能进入籽粒的量是极微小的。而且, 乙烯利是一种果实催熟剂, 早已应用于一些果品特别是香蕉的催熟上, 在微量施用时, 它对人体是安全的。

篇3:职工为本 安全为天

关键词:人身劳动安全;现场;意识;制度

1 概述

铁路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的生命线,铁路安全的好坏是衡量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铁路安全最重要的就是铁路职工的人身劳动安全,保证好职工的人身劳动安全,既是做到以人为本,也是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

孝西车站是介休车务段管辖二等站,地处介西支线中段,孝柳地方铁路与国铁的接轨站,担负着孝柳车流中转和孝义市周边地区的各种物资到发和旅客发送任务,是全段除介休站外唯一设车号员的车站。位置的特殊和受周围各区段牵引定数的不一致等因素的影响,车站行车作业有“四多”的特点:中转车流多,换挂作业多,增减轴作业多,车次类型多。这“四多”的特点,又造成了孝西车号员作业量大、乱的现实情况,尤其在车号外勤人员作业上表现特别明显。针对这些,我们对车号外勤人员的人身劳动安全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以此为一个切入点,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行车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

2 当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车号外勤一直被很多人看做是一个技术含量低、仅凭熟练就可操作的岗位,作业中也不像调车人员、助理值班员等其他外勤人员有很强的规范性,现场作业出现了不少问题,给他们的人身劳动安全埋下了隐患;再加上多数车号外勤作业人员自身文化素质不是很高,自己在作业中安全意识也相对淡薄,因而人身劳动安全危险系数也就更高。当前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作业前准备的“三个方面”和现场作业的“三个过程”中。

2.1 三个方面

设备方面:目前,车号外勤人员没有配备无线对讲设备,他们进入现场作业后,不能像车站值班员与助理值班员那样实现呼唤应答,对站场内机车车辆的运行情况不能及时的了解,也不能被及时的告知,只能凭借经验判断,甚至臆测行事,很容易被突然运行的机车车辆刮伤、蹭伤等。因此看来,设备使用的限制给他们人身劳动安全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

服装方面:同样作为外勤作业员,车号外勤人员没有像调车人员有专门的作业服,一般都穿著路服进行工作。由于路服颜色较深,没有醒目的标识,又配有肩章、领徽,较多的纽扣,夜间作业特别不容易被看见,翻越车辆时,衣服上的小部件又很容易被勾住或者挂住,这也成为了影响其人身劳动安全的一个方面。

环境方面:车站位处北方,多大风气候,遇到雪、雨、沙尘等恶劣天气状况时,车号外勤人员除了要按时完成票据交接,还要保护好票据不被损坏,这就给他们的作业增加了负担,使他们在人身劳动安全方面的注意力下降,很可能会下意识的躲到一个避风的角落,或者沿着可以挡风的线路行走,侵入限界,威胁自身的人身劳动安全;另一方面,车站很多设施设备已经很陈旧,再加上作业量大带来的过度损耗和其他单位人员维修后在现场留下许多废料,车号外勤人员进入现场作业,也会无形中因此而危害到人身劳动安全。

2.2 三个过程

票据交接过程:由于孝西车站特殊的位置,因此中转换挂车流较多,货运票据的交接作业和编组顺序表的传送作业尤其的多,而这些工作都是由车号外勤人员完成。一方面许多司机为了盲目追求效率,进入车站时直接把票据扔到轨道边,让车号外勤人员去捡,在这过程中,就可能造成侵限,危及人身劳动安全;另一方面,大量的作业给车号外勤人员带来巨大压力,疲劳之下会出现简化作业流程的现象,例如擅自将货运票据交接薄提前填写,致使有的司机不停车进行票据交接,自然就不能保证人身劳动安全。

核对现车的过程:核对现车都是由车号外勤人员进行,再加上孝西站需要核对的列车现车较多,车号外勤人手不够,有时候作业繁忙,同时有几个方向的列车到达,作业人员不能提前进入现场,就会有匆匆忙忙的状况,不注意线路上机车车辆的运行状况,甚至抢越线路;在车辆车列被牵引或推进进入股道时,站在股道旁进行现车核对,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车辆车列上,有时候由于视线不清,不自觉的后退,忽视车辆上货物的装载是否侵限,和邻线机车车辆的情况;夜间作业时,由于站内照明不是很好,他们就需要拿手电筒进行核对,抄写车号时只能用胳膊夹住手电筒,极不方便,更不安全。

传送票据的过程:车号员按时完成票据的交接,是列车按时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铁路站场一般都比较大,很多时候车号外勤人员不仅要走很远的路程,还要在各股道之间穿越。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安全意识就被盲目追求效率的观念掩盖和身体疲劳引起的懒惰思想,抢越线路甚至钻车,忽视自己的人身劳动安全。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除了条件的限制和自身意识的影响,引发安全隐患的很大原因是作业人员不能把握好作业量和安全意识之间的关系,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分析找到了方向。

3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从孝西站车号员作业情况上来分析。孝西站每班由国铁方向到达和出发列车在60列左右,孝柳方向到达和出发的列车40列左右,这些列车大都需要货运票据的交接或者列车编组顺序表的接送。

分配到车号外勤人员的作业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接到站列车的编组顺序表、货运票据等,核对现车车号;

②送出发车列编组顺序表、货运票据等,交予连挂的机车司机(双机牵引或大电车牵引需要两份编组单据),并填记货票交接记录薄;

③核对站内发出车列的车号、编组顺序、装载货物概况等,向车号内勤人员汇报;

④检查所送编组顺序表、货运票据车次正确,确保与机车对应等;

⑤此外,孝西站本务机调车较多,车号外勤人员还负责把调车作业计划和线路示意图交给本务机司机。

每次进行票据交接或现车核对,车号外勤还要走很长路程,特别到车站东部作业,往返都在1.5公里以上,一班作业完成需要走10多公里路程。不难看出,车号外勤任务很杂很重,而目前行车班组每班只设有一名车号外勤,相比之下,作业量明显过大,他们思想的压力和对体力的消耗都比较大,造成疲劳作业,对人身劳动安全的注意力下降,从而出现了偷懒简化作业流程,甚至违反作业制度的情况。

还有孝西站列车车次复杂,承担着五种车次类型的接发和编解作业:侯马北~孝西~東槽、侯马北~孝西、介休~孝西、介休~孝西~东槽、介休~孝西~阳泉曲,例如某天中会出现多趟88201Y次列车,既有对阳泉曲方向,也有对侯马北方向,上下行区分不明,一旦内勤交代不清或车号外勤人员自己没听清楚,进入现场进行票据交接时就容易走错位置,不得不匆忙改正,这既不利于工作效率的发挥,更可能由于匆忙不注意,损害到人身劳动安全。

其次,设备服装的限制问题。由于换挂作业较多,孝西站内很多机车都要进行转线或转头作业,这还不包括孝柳机车的进出机务折返段作业,再加上到达孝西站的车型较多,移动速度不同,车号外勤人员在外出接送货运票据或者列车编组顺序表的时候,手头没有联络工具,无法实现呼唤应答,造成他们对机车车辆变动信息接收的延迟,突然移动的机车车辆就可能会对其造成人身劳动安全伤害;再有就是路服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作业,既没有明显的标识,又有许多饰物,不利于在现场穿越线路和翻越车辆。

再次,职工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孝西站车流量大,实际作业要比计划作业数量多,任务重。多数车号外勤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也相对淡薄,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在现场中出现凭经验作业,打规章制度的“擦边球”,不严格执行《行规》、《技规》,自以为安全无事,又能提高作业效率,自己对自己的人身劳动安全不负责;再加上车站行车班组工种杂,人员多,值班干部负责人又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做不到全面的盯控,经常往返于股道之间的车号外勤人员会与值班干部的见面次数又不多,使得他们在现场作业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最后,在管理制度上还需要不断改进。每个岗位的作业都有着细致流程和要求,依据规章制度就可以指正其作业出现的问题。比如说车号内勤和调车区长的作业是通过使用SMIS 2.4系统来完成的,有着操作流程方面细致的规定;调车人员作业有专门制定的《调标》;助理值班员更必须严格执行一整套呼唤应答制度。而车号外勤人员在进入现场后,作业都在运动状态下完成,很少能做到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因此在管理制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另外,还有很多突发状况,例如车站现车系统自2012年3月20日由TMIS 1.0系统升级为SMIS 2.4系统后,经过半个月的使用,发现孝西站现车系统中车辆信息字典与相邻区段站现车系统中车辆信息字典不一致,造成列车在孝西站中转时,列车编组中总重发生变化(原列将列车确报转入现车系统,改车次后发车而列车编组发生变化),增加了摘车作业;又如有孝柳列车,未进行技检进入我站,发现需要检修车辆时,不得不重新编组,这些都给车号外勤人员作业增加了负担,加重了他们的疲劳,也会影响他们的人身劳动安全。

4 通过多种途径,减少安全隐患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背后都有29起一般事故,而每一起一般事故的背后存在着300起事故因素。因此,“海恩法则”也被称为1:29:300安全法则。反过来想,要减少安全隐患,就要从各个因素着手,采用多方面的手段方法。

4.1 强化安全意识

对于车号外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要多培养他们自觉的安全意识,再结合领导干部的督促来不断强化。结合段、局所发的文件和安全教育材料,开展安全反思活动,用已经发生的事故来警醒他们,保持清醒头脑,时时刻刻不能放松人身劳动安全。值班干部负责人也要反复强调、确认,增加现场教育,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指正,加强印象,做到安全无小事。定期集中他们在一起进行安全培训,把一些大大小小不合理的事情和大家通报一下,点出那些不合理甚至违规作业方法,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大家的监督下自己改正。

4.2 改善管理状况

①根据实际作业特点,通过组织一些作业模拟演练来细化现有的关于车号外勤人员的规定,完善他们的作业流程,从而实现“依制度管理”,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这样拥有了一个合理而又规范的作业标准后,车号外勤人员既可以拿来参照,又可以作为标尺,来衡量个人的作业程序是否标准,在合理性制度管理下,灵活掌握实际现场的作业,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②增加设备投入的力度,对外出作业的车号外勤人员,配备对讲机,这样可以及时得到机车车辆变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更要做好呼唤应答,从而减少机车车辆突然移动造成的安全隐患。如果条件还不允许,就要强化作业之前的交接班,把可能到达的机车车辆信息都了解一下,提前准备下一次的作业,做到准备充分,防患未然;改善现场的设施设备,特别改良照明条件,为夜间作业提供保证。

③管理干部也要对车号外勤人员更加重视,加强对他们的盯控,加强对他们的监督,总结分析车号外勤作业的问题,为制定规范做好基础工作,也要对现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把外勤人员的人身劳动安全都放到行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来。

4.3 优化作业办法

行车作业主要由各个工种的配合来完成,各个工种之间的人身劳动安全既能相互影响,也能成为相互的保障。例如:车站值班员在运用到发线时,多考虑一下外勤人员作业情况,将列车接入便于他们作业和作业条件较好的线路上,减少他们外出的翻车过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再有,调车区长或者车号内勤提早将进出车站列车,站内现车移动情况告知外勤作业人员,使其提前做好准备,杜绝匆忙作业的现象;车号外勤人员自己,也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例如在接送票据时,可考虑同一方向的作业是否能一次完成,既能提高效率,又减轻了反复往返带来的疲劳。通过以上这些方面,不断地优化作业办法,减少人身劳动安全的隐患。

5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铁路设施和设备还会不断更新和改进,车号设备也是如此。从原来的手工抄写车号和传送票据,到现在的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和货运票据和调车作业通知单传递(输)装置,车号人员的作业会越来越高效,也越来越安全,但是人身劳动安全依然是行车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车号外勤人员人身劳动安全问题的探讨,我们希望在其他岗位人身劳动安全的管理上得到启示,做到以点带面,针对性和统一性地进行管理。

未来的行车安全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为本,这既是一个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意识上真正做到“职工为本,安全为天”,安全高效的完成铁路运输任务。

作者简介:

上一篇:第六周业务学习内容下一篇:净水机公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