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2024-05-23

企业租赁住房管理办法(通用6篇)

篇1:企业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企业公租房管理规定 目 的

为加强企业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保障企业与职工双方合法权益,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

租住本公司公租房的员工及其家属。3 职责

本制度由生活服务部执行,由生活服务部的分管领导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4 内容 4.1申请条件

职工申请公租房时,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4.11申请人18周岁以上(含本数),35周岁以下(含本数)。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高级工以上职业技术资格,或从事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特殊艰苦岗位的职工,不受年龄限制。4.12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且当前未享受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保障。

4.13符合本单位分配管理方案的其他条件。5 租赁期限和用途

5.1每一租户租赁期最长为五年,入住人须与申请人一致。

5.2该房屋限符合入住条件的职工单独或与其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共同居住;允许本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合租一套。(以下简称“入住人”)。

5.3符合申请条件的入住人需与公司签订《职工租住单位公共租赁住房合同》,相关权利义务按照合同约定的执行。6 租金标准与缴交方式

6.1整体租赁租金按照该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租金标准执行,员工每月租金与物业管理费由公司将于员工每月税后工资中代为扣缴。

6.2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或其他情形时,租金结算不足一月的,按实际租住天数计算。7 房屋保证金

7.1员工须按照两个月的实付租金标准缴交房屋保证金,员工收到入住通知书后,将房屋保证金以现金的形式交到生活服务部。7.2合同期满或终止后,员工如无违约行为并结清水、电、燃气、物业管理等使用该房屋产生的相关费用,公司收回房屋后20个工作日内全额退还房屋保证金本金。8 租赁期间相关费用的承担

租赁期间的相关费用,双方约定按照下列方式承担:

8.1与该房屋有关的共有部位、共有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的专项维修资金及相关规定应由公司承担的其他费用,由公司承担。

8.2该房屋及其附属物品(见附件《房屋设施设备及其状况交验表》)因自然属性或合理使用导致的损耗,维修责任及维修所产生的费用根据本规定附件《出租房屋及附属设施维修责任划分表》划分。

8.3因入住人使用不当或不合理使用,致使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损坏或发生故障的,入住人应负维修责任,维修所产生的费用由入住人承担。

8.4房屋租赁期间,发生的与使用承租房屋相关的费用,包括水、电、燃气、电视、电话、网络、物业管理及垃圾清运等费用、公共设施设备的水电分摊费用,以及有关按相关规定应由入住人承担的其他费用,由入住人承担。9 房屋的交付

公司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时间将该房屋交付员工,确保交付的房屋及附属设施能正常使用,保证房屋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安全条件。10 房屋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10.1出租与入住双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及双方的约定,认真履行各自承担的安全消防义务。

10.2入住人不得在该房屋内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不得私自改变供电线路,不得违规安装电器设备、不得违规使用附属设施等。

10.3入住人不得擅自对该房屋进行装修、扩建、加建、改建或改变原有使用功能和内部结构,不得故意损坏承租的住房及其附属设备。

10.4入住人不得以个人或集体名义在房屋外装设晾衣架、卫星及其他信号接收器、太阳能设备以及任何附设于房屋外墙的附属物,如确需加装或增设空调应经公司批准后按规定安装。11 房屋续租、腾退返还

11.1初次租赁期满,入住人可以申请续租一次,总租住期限不得超过五年。11.2公司对入住人租赁需求进行评估审核、批准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11.3入住人因离职、购房等原因丧失承租资格的,应当提前报告并办理退租、退房手续,逾期未报告的,房屋保证金作为违约金不予返还。

11.4租赁期满后,入住人应在30日内腾空该房屋,结清租金及因使用承租房屋产生的相关费用全部款项,将该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和相关物品返还公司,并通知公司共同验房。11.5公司检查发现住房及设施有损坏或丢失,其维修费用从入住人房屋保证金中扣除,不足部分由入住人补齐。腾退返还房屋后,入住人遗留的物品视为入住人放弃所有权,公司有权自行处置,并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11.6未按约定退房,或强占公共租赁住房拒不退出的,公司有权采取停水、断电等方式,并按照广州市房地产租赁管理所公布的该地段同类型房屋租金参考价的2倍计租,公司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要求入住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12租赁合同解除和房屋收回

12.1 公司延迟交付租赁房屋超过3个月或公司交付的房屋经有关机构鉴定不符合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的;公司未按约定履行房屋维修义务,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的,入住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12.2入住人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公司有权解除租赁合同,取消入住人承租资格,收回房屋。12.2.1擅自将承租的住房转让、转租、出借、调换的;

12.2.2无正当理由连续拖欠租金2个月或累计拖欠租金6个月的; 12.2.3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住房6个月及以上的;

12.2.4擅自对承租的住房进行装修或扩建、加建、改建、改变房屋结构或改变其使用性质的; 12.2.5故意损坏承租的住房及其附属设备的;

12.2.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情形。12.3以弄虚作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公共租赁住房的。13 制度的效力

本制度从2018年 月 日执行,由生活服务部进行解释。

附件:

1、房屋设施设备及其状况交验表

2、出租房屋及附属设施维修责任划分表

篇2:企业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本市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建发〔2017〕145号

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本市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9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京政办发〔2016〕46号)及相关法律法规,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土地出让时,招拍挂交易文件中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自持商品住房出租的,适用本通知。

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同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指导、监督全市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管理工作。各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规划国土部门负责对辖区内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企业自持商品住房应全部用于对外租赁,不得销售。企业持有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一致,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

四、企业破产清算,其自持商品住房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或股权转让涉及自持商品住房产权转让的,须经项目所在区政府同意后整体转让。转让后,不得改变自持商品住房规划用途,并应继续用于出租。

五、企业自持商品住房租赁活动实行市场化机制,不限定承租主体,租金价格由租赁双方按照市场水平协商确定。

六、为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自持商品住房出租纳入本市房屋租赁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管理,租赁合同应进行网上签约,并按规定办理登记备案。

七、企业出租自持商品住房前,应对房屋进行全装修。装修标准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对基本居住条件的要求。

八、企业可成立租赁管理部门开展自持商品住房租赁经营;也可与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合作经营。

九、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企业违反本通知规定,将自持商品住房“以租代售”或通过其他方式变相销售的行为予以认定,并纳入“黑名单”,规划国土部门据此取消相关企业后续参与本市土地招拍挂资格,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其开发资质予以降级或者注销。

十、对自持商品住房承租人的监督管理,按照承租普通商品住房相关规定执行。

十一、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篇3:企业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并轨后问题待解

近年来, 一些地方在廉租房和公租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 2013年12月6日, 住建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从2014年起, 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 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

据长期关注保障房工作的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分析, 目前保障房分产权型保障和租赁型保障, 然而, 由于制度性的设计和管理模式不明确, 基层“资金落实不到位、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分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很难避免。因此, 廉租房并入公租房, 实现“公廉并轨”实际上就是要重新梳理这个问题, 也是把这两个产品进一步协调, 把保障对象、租金、制度管理以及推出机制的统一化。

然而, 廉租房与公租房平行运行, 也造成了一些新问题。它们都属于租赁房, 但面向的群体不完全一样, 需要分别申请、分别排队, 申请人不容易搞清楚自己适用哪种保障方式, 导致申请不够方便。

而且, 住房保障需求和供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近年来部分地方出现了保障房与保障对象不相匹配的情况。如果廉租房或公租房房源在满足保障对象需求后仍有剩余, 受限于两项制度准入门槛、保障标准不同, 不能调剂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另外, 因收入等发生变化需要从廉租房对象转换成公租房对象的, 需退出原廉租房保障后再申请新的公租房保障, 这给承租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

明确实行差别化租金

住建部此次发出《意见》, 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进一步落实三部委在去年年底共同发出的《通知》的具体操作意见。

根据《意见》, 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对象, 包括原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原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 即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及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意见》提出,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原则上按照适当低于市场租金的水平确定。对已建成并分配入住廉租住房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 对已入住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其租金水平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对于新增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租赁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 应采取租金减免方式予以保障, 不宜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水平先收后返。

优化轮候规则

针对由于保障群体不完全一样, 需要分别申请、排队, 导致群众申请不便的问题, 《意见》指出, 各地要整合原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受理窗口, 方便群众申请。要明确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收入审核部门职责及协调机制。落实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的承诺和授权审核制度。社会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要纳入政府监管。符合规定条件的住房保障对象, 到市场承租住房的, 可按各地原政策规定, 继续领取或申请领取租赁住房补贴。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锋表示, 各地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合理确定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期, 对登记为轮候对象的申请人, 应当在轮候期内给予安排。要优化轮候规则, 坚持分层实施, 梯度保障, 优先满足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需求, 对城镇住房救助对象, 即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 依申请做到应保尽保。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制定公共租赁住房合同示范文本, 明确租赁双方权利义务。

退出机制将完善

“目前保障房受益者中, 家庭收入增加了, 已经不符合住在保障房的条件了, 如果退出, 怎么退?如果不退该怎么办?由哪个部门负责执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曾表示, 大规模建设保障房后, 如何发挥最大功效、建立健全进入和退出机制, 将是下一步重点和难点。

《意见》加强了对退出机制的统一管理。为杜绝并轨后公租房的各种欺诈行为, 《意见》特别强调应对公租房加强使用退出管理。经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同意, 承租人之间可以互换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资格复核制度, 不再符合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条件但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条件的, 可继续承租原住房, 同时应调整租金。承租人违反有关规定或经审核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 应退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及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依合同约定, 切实履行对公共租赁住房及其配套设施的维修养护责任, 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正常使用。

《意见》还提出, 要强化信息公开方面的工作力度, 各地要全面公开公共租赁住房的年度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分配政策、分配对象、分配房源、分配程序、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及退出情况等信息, 畅通投诉监督渠道, 接受社会监督。

(三)

统一管理与差异化设计并行不悖

虽然两房并轨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和总体趋势, 但并轨并不应该意味着所有方面都一致, 毋宁说, 并轨对公租房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

“两房并轨在房租、管理方面可以实现统一, 但在建设标准上不能一刀切, 面积、户型上可以差异化。”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济宁分院院长盛勇说, 既有适合一家三口居住的家庭式公租房, 也可以有适合个人居住的单身公寓。申请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既避免了统一标准下单身人群因房屋过大造成浪费, 又满足了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家庭对较大面积公租房的需求, 不同的人群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租转售该不该铺开?

目前, 共有产权、由租转售, 这种模式在公租房建设中已呈现蔓延之势, 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情况?《意见》对此尚付之阙如, 而这是《意见》在落实中所注定会遇到的问题。

北京房地产法学会秘书长高喜善说, 配租一定年限后, 允许产权单位申请转售, 可以帮助企业回笼一部分资金, 这也让企业有积极性建设公租房。大部分人首先是要解决住房需求, 其次还有产权需求, 所以部分公租房配租一定年限后转售, 对于承租多年但收入有所提高的家庭, 也是好事情。

但他同时认为, 虽然说留出了一定的缺口, 但也不是所有配租的公租房都可以申请转为配售型保障房。一旦公租房可售, 相当于政府建设一批房源低价转售, 回笼资金后再进行开发, 某种程度上行使了开发商的职责。从利益动机来考虑, 如何有效控制这种公权力过度放大行为的异化, 更须谨慎斟酌。

“以租为主, 大家都有得租, 条件好了可以去买商品房, 一旦出售了, 保障性住房固化下来, 公共资源就被占用了, 而大城市的土地越来越紧缺, 将来怎样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呢?”深圳市人大代表吴立民表示, 先租后买, 符合当前实际情况, 但是在总体上, 还是要坚持以租为主、以售为辅的原则。

探索承租人诚信体系

《意见》中首次提出公租房承租人可互换住房的条件:经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同意, 承租人之间可以互换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 保障房的配租是根据不同家庭情况, 如人口数量、地理位置、可承受租金水平等因素考虑的, 互换的可操作性存在不小难度, 相关部门应该出台补充规定加以完善。

公租房的有效循环利用, 不能仅靠罚款等经济手段。目前公租房管理办法对恶意不退租的处罚, 主要是罚款。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经验是, 信用罚分, 如将承租人恶意不退租的行为, 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 及银行信用体系, 适当时提起法律诉讼, 把经济处罚、法律诉讼、信用罚分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 管理效果会更好。

篇4:企业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住房保障的“盲点”

经济租赁住房就是低租金的周转性保障住房,其实质是为将来有可能购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过渡性居住房屋,表现形式是低租金的周转出租房。资金来源可以从市财政、公积金、政策性贷款、民间参与投资等多方面筹集,建设及运营方式可采取灵活的市场机制。

我们把承租对象原则设定为人均收入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60%以下的并且无住房的家庭,其租赁期限为2年,最长不超过5年,在租赁的前2年给予适当优惠,以后按照市场租金出租,体现经济租赁住房的过渡性。

襄樊市的住房保障制度工作是2006年开始的,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没有涵盖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之间的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出现了一个“夹心层”。

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是把中低收入家庭划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范围之内,可是这一部分群体中有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而且由于廉租房的门槛设置得比较高(双困户),覆盖的面太小,他们也不符合廉租住房的保障范围,这部分中低收入群体成了政府住房保障的“盲点”。

根据襄樊市的实际情况,经济租赁住房目前主要解决的对象为三类人群:

一是主要用于安置襄樊市政府推进的两个重点工程(汉江大道、中心商务区)的旧城改造中直管公房内的承租户,以解决旧城改造过程中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拆迁难、安置难”的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护群众利益;

二是主要用于解决国企破产改制、政府征用土地、重点项目拆迁以及土地储备整合中“夹心层”群众住房问题,提供大量过渡性周转房源,为政府分忧解难;

三是吸纳、留住、引进人才,解决新就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以及来樊创业各类人才无住房问题。以后在第二阶段再根据新增的保障能力以及具体情况,将对象扩大到刚就业的大学生、初级公务员、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

多元化筹措资金和房源

襄樊市在具体操作上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多元化地筹措经济租赁住房建设资金和房源。

(一)利用暂时不需要拆除和无法消除影响的违章建筑,用作经济租赁住房。如襄城闸口二路四栋三层楼,共计3200平方米、48套房屋,正在办理房屋的交接手续。

(二)采取以银行贷款为主与直管公房拆迁补偿资金为辅的融资方式,建设经济租赁住房。一是从省开发银行贷款。二是以直管公房拆迁补偿资金作为辅助融资手段。

(三)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等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建设经济租赁住房。政府以落实经济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各项优惠政策作为间接投入,动员社会力量筹集经济租赁住房房源,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和管理成本。

(四)建立经济房发展资金,解决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在即将出台的《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襄樊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指出,“建立经济房发展基金,用于解决经济适用住房、经济租赁住房建设与回购资金不足问题”。

发展资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单位出售的房改房超过本人职级面积的部分,不得享受政府优惠,实行加价政策,由购房人按照同地段同类普通商品住房的价格补交差价或按已核定的购房价加收30%,其差价由房产管理部门全额收缴;二是新建商品房开发项目中超过项目套型控制要求面积的部分,房产管理部门对开发建设单位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三是对违法、违规建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予以没收和罚款。三项收入全部用于建立经济房发展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存储,专项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和经济租赁房的建设及回购,不得挪作他用。

(五)采取多种筹资方式,增加筹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构建经济租赁住房体系

目前,有必要通过政府建设经济租赁住房或收购盘活空置商品房,以高于廉租房而低于市场商品房价格出租,待其进入住房市场的同时再要求退出住房保障,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部分“将来有可能购买住房的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

构建经济租赁住房体系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其一,政府的干预性,经济租赁住房是政府进行再分配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二,需求对象的有限性,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其三,经营目的的非营利性;其四,分配标准的复杂性;其五,价格的低廉性,经济住房出租的价格低于一般的市场价,差价主要来源于政府在土地供应、房租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性补贴。

因此,经济租赁住房的建设可借鉴国外的两种模式:一是政府直接建房方式,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并提供运营资金;二是政府间接参与方式,政府提供土地、贷款、税收优惠,支持非盈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具体建设模式为:

1、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主要是由决策协调机构、实施管理机构与中介金融机构这三种处于不同层次的机构组成,在决策机构之下设立住房执行机构,来实施经济租赁住房计划,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最后是居于中间层的中介金融机构。

2、建立灵活的运作机制。一是引进市场机制。部分公共租赁住房可以由国营公益机构运营,部分公共租赁住房可以由协会、互助组织运营,部分公共租赁住房可由民营公司运营。但政府依然是制度实施的主导者,包括家庭准入、退出标准、租金标准等完全由政府控制。二是经费筹集,除了从土地出让金、地方财政支出中划拨外,还可借鉴香港“以房养房”的运营模式,盘活小区商铺、停车场等配套物业的商业经营。三是政府除了考虑收购旧房外,还要通过建设新房来增加储备。四是政府还可鼓励企业参与进来。五是设立专项 基金。六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租赁房的管理。

3、由政府财政直接投资,低价收购暂时不需要拆迁的违章建筑和商品房的尾盘,用作经济租赁住房。

4、采取以公积金增值部分和商业银行贷款为主与直管公房拆迁补偿资金为辅的融资方式,建设经济租赁住房。

5、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等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建设经济租赁住房。政府以落实经济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各项优惠政策作为间接投入,动员社会力量筹集经济租赁住房的建设资金和房源。政府对民间投资建设的65平方米以下公共租赁住房的出租3-5年内可以免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经济租赁住房。

篇5:上海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提要:为了加强本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居住房屋租赁行为,保护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居住房屋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居住房屋租赁行为,保护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居住房屋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居住房屋租赁及其管理;但居住房屋按日(时)、按床位出租的,视作旅馆经营行为,适用国家和本市关于旅馆业管理的规定。

公有居住房屋的出租,不适用本办法;但公有居住房屋转租的,除应当遵守公有居住房屋出租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当遵循本办法。

市政府对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另有规定的,还应当遵守其规定。

第三条(基本原则)

居住房屋租赁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租赁当事人不得利用租赁房屋从事违法活动,不得损害相邻业主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本市鼓励和支持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建立长期、稳定的房屋租赁关系。

居住房屋的出租人应当依法纳税。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和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是居住房屋租赁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居住房屋租赁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居住房屋租赁的治安综合管理工作。

公安部门负责居住房屋租赁的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和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居住登记及户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利用租赁居住房屋进行无照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

税务部门负责居住房屋租赁的税收征收管理。

民防、价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土地、国家安全、教育、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属地管理)

本市居住房屋租赁实行属地管理。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居住房屋租赁纳入社区综合管理的范围,并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县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做好辖区内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设立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具体承担居住房屋租赁相关手续的受理工作;社区综合协管队伍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开展居住房屋租赁信息采集和相关服务工作。

第六条(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

居住房屋的出租人应当是依法取得房地产权证或者其他合法权属证明的房屋所有权人,或者是依法代管房屋的代管人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人。

居住房屋的承租人可以是境内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租赁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规定或约定。

第七条(出租房屋的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居住房屋不得出租:

(一)属于违法建筑的;

(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三)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

(四)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五)未依法登记取得房地产权证书或者无其他合法权属证明的;

(六)权属有争议的;

(七)共有的房屋,未经全体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出租的其他情形。

除前款规定外,出租的居住房屋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房屋结构及其附属设施安全牢固,具备上下水、供电和环境卫生等必要的生活条件;

(二)房屋的出入口、通道等符合治安和消防管理的有关规定。

非居住房屋未依法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用于出租居住,但施工工地上的临时宿舍除外。

第八条(出租房屋的禁止行为)

不得将原始设计的居住房间再分隔、搭建并按分隔间或按床位出租。

不得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出租供人员居住。

第九条(人均承租面积标准)

一间原始设计用于居住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和转租单位,只能建立一个居住房屋租赁关系。

租赁居住房屋,承租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但居住使用人之间属于父母子女关系(方案二:具有法定赡养抚养义务)的除外。

第十条(集中出租管理)

在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内,同一出租人出租房屋供他人居住,租住人员达到15人以上的,出租人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建立租住人员信息登记簿。

单位承租房屋供本单位职工居住的,单位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履行管理职责。

公安机关应当统一印刷出租房屋租住人员信息登记簿,并免费提供。

第十一条(租赁合同)

居住房屋的租赁当事人应当依法订立书面租赁合同,居住房屋租赁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租赁当事人(包括共同居住人)的姓名、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及其号码;

(二)房屋坐落、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和设备状况;

(三)租赁用途;

(四)房屋交付日期;

(五)租赁期限和续租;

(六)租金数额、支付方式和期限;

(七)物业服务费及水、电、煤、通讯等公用事业费的承担;

(八)房屋使用要求和维修责任;

(九)房屋返还时的状态;

(十)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十一)租赁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房屋被征收或者拆迁时的处理办法。

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联合制订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并在政府网站上公开。

第十二条(租赁合同备案)

居住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三十日内,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的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第十三条(租赁合同网上签约)

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居住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系统,逐步实行租赁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并纳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

第十四条(租金)

居住房屋租赁的租金由租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承租人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按时支付租金。

居住房屋租赁期限为一年或者一年以下的,租赁当事人应当在租赁合同中一次性确定租金;租赁期限为一年以上的,每年只能调整一次,但租赁合同中对租金调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居住房屋租赁合同期内,出租人不得单方面随意提高租金水平。

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装修房屋或者增设附属设施的,双方可以协商调整租金。

第十五条(租赁保证金)

出租人可以按照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的约定数额向承租人收取租赁保证金。对数额未约定的,租赁期限一年及一年以下的,租赁保证金不超过1个月租金数额;租赁期限一年以上的,租赁保证金不超过2个月租金数额。

第十六条(转租)

居住房屋转租的,应当经出租人书面同意,并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

居住房屋转租后,除接受转租人继续居住使用的以外,不得再进行转租。

转租人违反上述规定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居住房屋租赁合同,收回房屋并要求赔偿损失。

第十七条(转租合同的订立)

居住房屋转租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订立居住房屋租赁合同并办理登记备案。居住房屋转租后,承租人不再居住使用的,接受转租人应当与出租人订立书面租赁合同,承租人与出租人的租赁合同不再履行。

第十八条(续租)

居住房屋在租赁期满后继续出租的,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租权。

居住房屋租赁合同对续租已经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未作出约定的,出租人不再继续出租给承租人的,应当在租赁期满前1个月通知承租人。出租人未在租赁期满前1个月通知承租人不再续租的,承租人可以在租赁期满后继续居住,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

出租人提出解除前款不定期租赁合同的,应当自书面通知承租人之日起,给予承租人不少于1个月的宽限期。

第十九条(买卖不破租赁)

房屋租赁期间内,因赠与、析产、继承或者买卖转让房屋的,原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继续有效。新的房屋所有权人不得以房屋所有权已转移为由要求承租人腾退房屋。

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间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

第二十条(优先购买权)

房屋租赁期间出租人出售房屋的,应当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通知承租人,租赁合同未约定的,应当提前15天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应当向出租人明确表示,到期未作出明确表示的,视作放弃优先购买权。

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出租人可以向其他人出售,但出售前应当就出售房屋需要实地看房的时间等内容与承租人进行协商,并不得妨碍承租人对房屋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一条(合同的解除)

居住房屋租赁期间,除租赁合同约定或租赁当事人协商一致外,一方当事人不得擅自解除租赁合同。

第二十二条(出租人的义务)

居住房屋的出租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查验承租人及共同居住人的身份证件,不得向无身份证明的人出租,并按照公安部门的要求登记承租人及共同居住人的姓名、身份证件的种类和号码;

(二)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在租赁合同中约定承租的居住人数,并督促、配合承租人及共同居住人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居住登记;

(三)告知承租人遵守本小区业主管理规约;

(四)发现承租人利用租赁房屋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及时报告公安等有关部门;

(五)负责出租房屋及其提供的设施设备的安全,并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但不得妨碍承租人对房屋的正常、合理使用;

(六)配合有关管理部门调查、制止及处罚工作。

第二十三条(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

居住房屋的承租人应当享有以下权利和履行以下义务:

(一)有权查验房屋状况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

(二)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要求出租人定期养护、维修房屋,保持房屋的安全状态;

(三)按照房屋规划用途、结构、消防安全规定合理使用房屋,负责房屋及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或者实施其他违法建设行为。发现承租房屋有安全或者消防隐患的,及时消除或者告知出租人予以消除;

(四)如实向出租人说明承租的居住人数,并出示本人及共同居住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五)租赁期间增加共同居住人的,应当告知并征得出租人同意,且不得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并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居住登记。

第二十四条(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的要求)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从事居住房屋租赁经纪业务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居住房屋租赁管理的规定,不得居间代理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居住房屋租赁业务;

(二)不得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

(三)不得承租自己提供经纪服务的房屋;

(四)不得对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隐瞒真实的房屋租金等信息,赚取差价;

(五)使用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并按照规定通过网上操作系统订立居住房屋租赁合同;

(六)及时登记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并定期报送该居住房屋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七)向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宣传有关居住房屋租赁、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税收征收等政策。

第二十五条(代理经租)

鼓励专业代理经租机构从事居住房屋的代理经租业务。代理经租机构应当具备与其从事代理经租业务相适应的资金、人员,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房地产经纪机构根据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需要提供除基本服务项目外的其他服务的,可以与租赁当事人协商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第二十六条(业主自我管理)

出租人应当将居住房屋出租的有关情况告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居住小区房屋租赁情况,经业主大会同意后,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纳入管理规约,并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具体实施。

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违反本居住小区业主管理规约、损害其他业主合法权益的,业主委员会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业主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七条(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要求)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要求,将其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居住房屋租赁关系的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姓名、房屋坐落等有关情况资料,报送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发现租赁当事人或房地产经纪机构及经纪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劝阻并报告业主委员会或者有关管理部门。

第二十八条(调解和法律援助)

出租人、承租人、相邻业主在房屋租赁活动中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符合规定条件的还可以依法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法律援助。

第二十九条(租赁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出租人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五)、(八)项的规定,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

出租人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房屋出租人或转租人将房屋出租或转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由公安部门处两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利用租赁房屋从事违法活动的,由公安、工商等有关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条(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的法律责任)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记入信用档案;对房地产经纪人处以一万元罚款;对房地产经纪机构,整改期间可暂停网上备案资格;逾期不改正的,取消网上备案资格,处以三万元罚款。

房地产经纪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构成价格违法行为的,由区、县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价格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依法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房地产经纪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六)项规定,未登记相关信息并报送公安派出所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处两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第三十一条(施行日期)

篇6:企业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局〔2011〕198号)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关于印发《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实施

细则(试行)》的通知

杭房局〔2011〕198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2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11〕20号)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工作,特制定《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经市政府法律审查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工作,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11〕20号)的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于杭州市区范围内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管理。其他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二、市住保房管部门统筹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编制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需求计划;负责市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调配、方案审核、受理公告发布、结果确认及监督管理工作。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级经租管理机构)负责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的资格审核、配租、后续管理等相关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含管委会,下同)负责辖区内公共租赁住房居住区的综合服务与管理,并按属地管理原则确定区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区级经租管理机构)负责市级公共租赁住房的初审和辖区公共租赁住房的审核、配租、后续管理等相关工作。

三、公共租赁住房根据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创业人员等群体,实行分类分期准入。

四、公共租赁住房按照统筹管理、分类分期配租的原则进行调配。

五、政府住保房管部门应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公共租赁住房计划及时接收建设单位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房源,并办理确权手续。

六、市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产权人为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的机构,产权联系人为市级经租管理机构。各区人民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产权人为区人民政府或区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产权联系人为区级经租管理机构。

七、公共租赁住房确权后需向市住保房管部门进行备案,方可进行配租。

八、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纳入统一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公共租赁住房经租管理机构应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将相关管理情况定期报市住保房管部门备案。

九、(一)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具有市区常住城镇居民户籍5年(含)以上;

2.申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规定的标准,该标准由市住保房管部门在每期公共租赁住房受理公告中明确;

3.申请家庭在市区无房;

4.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符合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申请公共租赁住房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具有市区常住城镇居民户籍,或持有《浙江省居住证》(或《浙江省临时居住证》);

2.申请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3.申请人毕业未满7年;

4.申请人在市区用人单位工作,并签订一年(含)以上劳动合同,且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或社会保险金一年(含)以上,或持有市区营业执照和一年(含)以上完税证明;

5.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市区无房,申请人(配偶)直系亲属在市区的住房资助能力低于规定的标准,该标准由市住保房管部门在每期公共租赁住房受理公告中明确;

6.申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规定的收入标准,该标准由市住保房管部门在每期公共租赁住房受理公告中明确;

7.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符合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创业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具有市区常住城镇居民户籍,或持有《浙江省居住证》(或《浙江省临时居住证》);

2.申请人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或高级(含)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申请人在市区用人单位工作,并签订一年(含)以上劳动合同,且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或社会保险金一年(含)以上,或持有市区营业执照和一年(含)以上完税证明;

4.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市区无房,申请人(配偶)直系亲属在市区的住房资助能力低于规定的标准,该标准由市住保房管部门在每期公共租赁住房受理公告中明确;

5.申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规定的收入标准,该标准由市住保房管部门在每期公共租赁住房受理公告中明确;

6.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符合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十、前款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位于市区范围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外地驻杭机构,以及登记注册地在杭州市区的社会团体、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非法人分支机构申请的,需提交法人组织的授权书。

十一、申请家庭全体成员(含申请人的未成年子女)以及未作为申请家庭成员的申请人父母、子女及申请人配偶的父母在杭州市区范围内的下列房产应纳入房产建筑面积核定范围:

(一)上述人员拥有的房产;

(二)上述人员承租的公房;

(三)上述人员房屋已拆迁的,按拆迁补偿安置的实际面积核计;2009年2月10日以后按照《杭州市城市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的实施意见(试行)》(杭政办函〔2009〕50号)进行货币补偿的,按该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四)上述人员有农村批地建房的,按农村批地建房面积核计。

以上房产因买卖、赠与、离婚析产等原因已转让5年以上的,不纳入房产核定范围。

十二、公共租赁住房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房源调配、受理方案备案及公告发布:

(一)编制方案。市、区经租管理机构编制配租方案,确定配租房源、受理对象、受理日期及程序、分配办法等。

(二)方案备案。市住保房管部门对市、区级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方案进行备案确认。

(三)发布公告。市住保房管部门在《杭州日报》和杭州市房产信息网上发布市本级或各区公共租赁住房受理公告,公告中应明确受理对象、受理时间、受理审核流程、房源基本情况及租金标准等内容。

十三、市区公共租赁住房按照保障对象群体实行分类申请、统一受理,具体程序如下:

(一)申请。符合准入条件的申请家庭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交至用人单位,申请家庭不得同时申请市本级房源和区级房源,自提交申请材料到确认选房资格期间,不得申请其他保障性住房。

(二)收件。用人单位受理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

(三)公示。用人单位将申请材料规范、完整的申请家庭的房产、收入等情况在本单位公示7天,并接受举报。

(四)区级审核。区级经租管理机构对申请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的家庭进行初审;对申请区级公共租赁住房的家庭进行审核,确认准租资格。

(五)市级审核。市级经租管理机构对申请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的家庭进行复审,确认准租资格,并在杭州市房产信息网公示7天。

无用人单位的申请人直接向户籍所在地区级经租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十四、市本级、各区房源配租方案需报市住保房管部门审核发布后方可实施,同时配租结果需报市住保房管部门备案。

十五、公共租赁住房房源优先向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配租。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优先向区内符合条件的职工配租,多余房源应交由当地政府统一调配,权属不变。

十六、公共租赁住房通过公开方式产生选房顺序号,根据房源数量确定选房人员数量。列入选房范围的人员未参加当期选房或选房后放弃承租的,其保障资格终止。未列入选房范围的人员进入轮候,轮候期一年,轮候期内根据房源情况按选房顺序依次配租;轮候期满,根据届时制定的申请条件对轮候人员的资格再次进行审核后,符合条件的,根据房源情况按选房顺序依次配租,不符合条件的,其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资格终止。

十七、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实行政府定价,具体定价方法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住保房管、财政等部门另行制定相关政策。对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证明(住房保障专用)》的家庭,根据不同土地等级进行相应租金减免。

十八、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应明确下列内容:

(一)合同各方主体相关情况;

(二)房屋的坐落、面积、装修、设施情况;

(三)租赁期限、用途;

(四)租金及支付方式;

(五)租赁期间相关费用;

(六)房屋押金;

(七)房屋使用及修缮;

(八)合同变更、解除、终止情形;

(九)房屋腾退及验收;

(十)用人单位相关职责;

(十一)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

(十二)其他约定。

十九、经租管理机构应按照合同约定为承租人提供稳定的租赁保障,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各项生活基本设施的正常供给,不得无故中止租赁关系和服务内容。

二十、承租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合理使用公共租赁住房,只能将房屋用于自住,不得转租、闲置、出借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不得改变房屋结构和装修现状;应按时缴纳租金及水、电、气等费用。

二十一、租赁期内,承租人因购买、赠与、继承等途径取得各类房产,应主动向公共租赁住房经租管理机构申报,并退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二十二、公共租赁住房承租家庭如符合居住地子女就学、社会救助、医疗保险条件的,可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证明及租赁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二十三、用人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应当协助经租管理机构做好租金及水、电、气等费用的催缴、租赁管理等工作。单位出现倒闭、破产、歇业及注销、吊销等情形,或承租人辞职、调离单位,户籍、生活地发生变动的,应主动配合经租管理机构办理退房或合同变更手续。

二十四、租赁期届满前三个月内,承租人如需继续租赁的,应由用人单位统一向经租管理机构提出续租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可续签租赁合同,不符合条件的,经租管理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收回住房。

二十五、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受理、审核、配租程序中的各类文本、表单格式由市住保房管部门监制。

二十六、本细则自2012年1月1日起试行,原有文件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上一篇: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减负为教学添彩下一篇:节能降耗项目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