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亲情的小学作文

2024-04-15

有亲情的小学作文(通用11篇)

篇1:有亲情的小学作文

有亲情的小学作文

亲情小学作文(一)

在语文课本里,第五单元最让我感动!那一篇篇描绘亲情的诗文,是多么的动人,是多么让人深思。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无限深情。

试问世间最伟大、最温暖的是什么?那非亲情莫属。

亲情是一种希望,在你成功时,它会鞭策你;在你失败时,它会给你无限的鼓励;亲情也是一种温暖,在你身边,有过这样的话当你刚回到家时,一句快来喝杯水,休息一下!荡漾在耳边。或许你早已听惯,并不在意。可是你曾想过,这样一句话,包含了他对你无限的爱。

说这句话的人,并不是有多大能力的人,而是你的父母和你的亲人。你要把握这份爱,珍惜这份情。也对他们献上这样的爱

世间亲情,无比珍贵。好好对待这每一份情,每一份爱,每一个人!

亲情小学作文(二)

亲情,是世间最圣洁,最美好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没有别的什么可以超越这种与生俱来的.伟大。亲情也许是平凡的,没有友情的豪气冲天,没有爱情的轰轰烈烈,但是正由于他的平凡,亲人一声问候,一句叮嘱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深情。

曾经为朱自清的《背影》深深感动,那背影曾很长时间萦绕在我的心头。想起曾偷偷地躲在父亲的背后,看父亲的背影,那许多的共鸣便在心里澎湃不已。

当我们远在他乡,亲情像故乡的月,隔得有点远。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孤独无助的时候,想起最多的是故乡温暖的家,那里的灯会永远为自己亮着,因为那里有我们割不断、舍不去的亲情。

很多人不懂得珍惜亲情。当亲情洋溢在他们身边,他们如此淡视,如此冷漠,他们不知道乌鸦反哺为什么值得人们赞叹,他们不明白孤儿眼里的渴望为何如此执着。我们总是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只有一天失去了,才知道一切都已太晚了。

所以,朋友,当你还拥有亲情的时候,好好珍惜吧,不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亲情小学作文(三)

亲情是山,我则是山上的小树。是山为我遮风挡雨,是山给我成长的空间,让我在风雨中不到,是它让我享受着白天的日光,欣赏皎洁的月光。是它给了我最好的成长环境。

亲情有像奔腾的流水,而我是水中的一条小鱼,随着河流奔向大海。一路上,听着泉水丁冬,听着鸟儿鸣叫,看着花儿开放,是它赋予了我生命。

家,永远是我最好的归宿,当我累了,回到家,听到父母温馨的问候,就回觉得精神抖擞,忘记所有的烦恼,我想这就是亲情的魔力吧。无论相隔多远,还是心有灵犀。

如果把亲情比做一种花,那么它就是茉莉花,它清雅高贵,是平凡的,散发的也是淡淡的清香,那份浓浓的爱,这就是它的伟大!亲情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

母爱是最真挚,最无私,做伟大的!多少次母亲的背影出现在我的眼前,又多少次消失在朦胧中。母亲,因为有了您的爱,我才活得如此充实,如此快乐。我一定会以同样的爱来报答您。

亲情像滔滔江水,连绵不尽,说不完,道不尽

篇2:有亲情的小学作文

书中讲的是一位名叫丁小丁的男孩,他用童年时光交换自己的梦想,却因此失去了最亲的爸爸和好朋友,为了把他们找回来,他放弃自己的梦想重返时间隧道去寻找,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定位,最终成为完整的自己,实现了人生路上的觉悟与蜕变。

忘记自己到底看了多少遍,但每看一遍就会大哭一次。感动于当倒流时光的按钮被按下,当“消失”的爸爸重新映入眼帘,不能拥抱,也不能相认,眼泪瞬间不能自已,喷泄而出;感慨于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可控,你没办法选择怎么生,但你却可以选择怎么活!

篇3:有亲情的小学作文

站在面前的是一个身材高大、衣着休闲、笑起来很阳光的大男孩。他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宋扬。一杯清茶, 一支香烟, 宋扬将记者带进了他与汉斯相识相知的亲情岁月。

车站偶遇, 邂逅跨国之谊

1999年年底, 宋扬做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决定:出国留学。于是, 他只身一人远赴英国伦敦求学。那年, 他19岁。

正如所有留学生一样, 刚刚踏上异国的土地, 宋扬既新奇又兴奋。但是没过多久, 激情便慢慢地被陌生和孤寂所淹没。沸腾的心冷却下来, 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面临的学习、生活、打工等现实问题。

到伦敦第三天的那个下午, 宋扬一个人乘地铁回租住的房子, 晕晕乎乎中乘错了车, 列车将他带到了相反的方向———伦敦西区。就这样, 宋扬来到了陌生的Northfield地铁站。当他坐在长椅上等待转车时, 坐在长椅另一端的一位白人老先生微笑着问宋扬:“你是韩国人, 还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来这里做什么?”“上学。”一问一答间, 俩人便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

这时, 列车来了, 俩人起身上车, 细心的宋扬注意到老人吃力地提着几个沉重的袋子, 步履蹒跚, 显然是刚购物归来。“我帮您提吧!”不由分说, 身强力壮的宋扬便一手提着袋子, 一手扶着老人, 上了车。

尽管当时宋扬的英语不太流利, 但两颗真诚的心一碰撞, 俩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谈话间, 老人突然摘下手腕上日期混乱的电子表递给宋扬, 请宋扬帮忙调整。宋扬三下五除二便将日期设定好。汉斯接过手表一看, 竖起大拇指连声道谢, 并邀请宋扬晚上到他家做客。宋扬盛情难却, 欣然接受。于是, 宋扬搀扶着老人, 来到了老人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家。

老人的家不大, 也不算整洁, 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墙上的老照片, 充满了怀旧的气息。“看这张, 是我和你一样年轻时照的, 也是刚到伦敦。”“嘿, 这张是和安娜公主照的!”……老人孩子一般, 兴奋地一一介绍着, 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通过交谈, 宋扬了解到, 老人名叫汉斯, 瑞士籍, 单身, 当年66岁, 20多岁起闯荡世界, 之后定居英国伦敦, 退休前在一家剧院工作。

汉斯未曾婚配, 在英国没有亲戚, 朋友也不多, 独自一人生活。当时年事已高, 腿脚不太灵便, 一只耳朵已失聪。因为不愿住养老院, 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艰难而孤独地生活着。“西方社会是儿童的天堂, 成年人的战场, 老年人的坟墓。”宋扬出国前就听说过这句话, 此时此刻, 他算是有了切身的感受。

当晚, 宋扬自告奋勇为老人做了几个拿手的中国菜, 老人品尝后赞叹不已。晚饭后, 他又帮老人整理凌乱的厨房和客厅。“录像机和音响你也会调吗?”汉斯问。“没问题。”宋扬答道。修理好录像机和音响, 深夜离别时, 宋扬主动留下电话, 对老人说平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尽管跟他联系。两天后, 宋扬接到了汉斯老人真诚而恳切的电话:“如果你愿意的话, 可以搬到我这里住, 免费的, 我们可以互相照顾。”

汉斯说到做到, 为宋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开始了亲如一家的快乐生活:

领着宋扬到当地政府、中国大使馆和银行领取资料, 办理手续。帮宋扬到多个大学实地考察并索取招生资料, 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通讯员”的工作。

帮助宋扬找了份擦车的活儿, 一有空就提着水桶、拿着擦车布和宋扬一起为别人擦车。每当看到宋扬领取工资时, 他脸上总会绽放出孩子般灿烂的笑容。

有美味总是忘不了宋扬。一次, 汉斯单独外出, 偶尔尝到一种甘甜可口的饼干, 特意多买了几块, 用纸包上, 纸上写着“Good”, 带回家让宋扬品尝。

就这样, 两个相差四十七岁, 有着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阅历的人, 抱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 走到了一起, 成了忘年之交。

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偶遇, 宋扬都会感慨地说:“如果那天没有坐错车, 或者汉斯没有逛到Northfield车站, 我们会错过一段美好的亲情、一份长久的跨国友谊。”

尽其所能, 回报滴水之恩

在汉斯的朋友和邻居眼中, 宋扬是一个能干、朴实的中国小伙。是的, 宋扬经常动情地说:“一个瑞士老人给予我———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国学子无私的帮助, 我也要用全部的真诚照顾好老人!”

宋扬搬来之前, 汉斯的生活既单调又乏味:每天早上一个三明治、一杯牛奶。之后出去遛达半天, 下午四五点回来, 简单吃点饭, 高兴时顶多再煎个鸡蛋或炸盘土豆泥, 然后看看电视, 便上床睡觉了。以致于后来每次品尝汉斯的“手艺”时, 宋扬就会开玩笑地说:“真难以想象, 瑞士人怎么能把手表做得那么好!”

宋扬搬来之后, 汉斯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驱走了孤独和寂寞, 迎来了温馨与快乐。

宋扬精明强干, 适应能力强, 不几天功夫, 便把汉斯家的日用电器检修了一遍。从此, 外出购物、打扫卫生等重活、累活宋扬基本包了下来。不但如此, 宋扬对汉斯的健康也很关心, 经常和在医院工作的母亲联系, 学习照顾老年人的知识, 定期陪他去医院体检, 每天为他按摩腰腿。

这个阳光、快乐的小伙子不但乐于助人, 还烧得一手美味可口的中国菜。他根据汉斯的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饮食。每天早上骑车上学, 晚上买菜做饭, 几乎天天做深海鱼给汉斯补身体。汉斯多次为奇妙的中国烹饪竖起大拇指, 啧啧称赞。

老年人最怕孤独, 汉斯也不例外。宋扬的父母为此经常叮嘱他, 一定要把照顾老人放在第一位。为此, 宋扬统筹安排, 较好地处理了工作和陪伴老人之间的矛盾。伦敦物价昂贵, 为了能够自食其力, 宋扬每个周末都去附近的“麦当劳”打工, 尽管边上学边打工很辛苦, 但他还是抽出大量时间陪汉斯看电视、购物、散步、游览, 每天晚上尽量早点回家, 等汉斯休息后再复习功课到凌晨。

功夫不负有心人。留学期间, 宋扬不但把俩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而且在学习和工作上也不负众望, 取得了很大成绩:考取了著名的伦敦泰晤士谷大学, 顺利地取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在麦当劳里从普通员工一直干到副店长;本科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跨国出版公司任发行部业务经理, 有了稳定的收入, 靠自己的努力挣够了全部学费。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宋扬的精心照料下, 汉斯虽然年近八旬, 却没有老年人常患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见到红光满面的汉斯, 朋友们无不感慨地说:“宋扬来后, 汉斯的精神状态好多了, 说起话来兴高采烈, 走起路来步履轻快!”是呀, 宋扬无微不至的照顾深深地感动着汉斯。他经常会深情地对宋扬说:“Without you, How can I do?” (没有你, 我可怎么办?)

力促戒酒, 展现真挚关怀

听了那么多亲情故事, 唏嘘之余, 记者突然问宋扬:“相处那么久, 你们之间就没有一点矛盾吗?”

“当然有。”听了记者的提问, 宋扬略加思索后便爽快地回答, “那就是喝酒和戒酒之争。”

在遇到宋扬之前, 汉斯在英国无亲寡友, 长年生活孤独寂寞, 尤其是退休后, 时常借酒消愁, 结果渐渐养成了酗酒的习惯, 经常会在酒吧里喝得酩酊大醉。髋关节痛和肝部肿大就是他酗酒的直接结果。

2004年, 在宋扬的联系和照顾下, 汉斯做了左侧髋关节置换手术。从此, 汉斯逐渐认识到酗酒对身体的危害, 但几十年的习惯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趁宋扬不注意, 他还会时不时偷偷地过上一把酒瘾。

对于汉斯喝酒, 宋扬原来尽管反对, 但管制得并不太严。但现在不得不痛下决心, “变本加厉”地促汉斯戒酒, 因为汉斯的关节再也经受不起酒精刺激了。

为了帮助汉斯戒酒, 宋扬想了很多办法:严加“看管”, 时刻“监视”;联合家人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抽出更多时间陪伴, 让老人远离寂寞, 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通过长期“斗争”, 汉斯喝酒的量和次数虽然有明显减少, 但并没有达到宋扬要求的标准。痛定思痛, 宋扬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在习惯的改变上, 堵不如疏。于是, 宋扬在相关人士的指导下, 亲自动手, 用果汁和葡萄酒配制成混合型低度酒, 每天在汉斯出门前, 放两瓶在他包里, 并叮嘱他在外不要买酒。这样既可以让汉斯一饱口福, 又不会伤及身体。经过宋扬的劝说和鼓励, 汉斯最终接受了这个折衷的“创意”。

中午时分, 采访就要结束时, 宋扬的电话响了。“准是汉斯的, 中午家人带他出去吃饭。”还没掏出手机, 宋扬就很自信地说。

果然, 一掏出手机, 一阵流利的英语对话传入耳鼓。记者虽然听不大懂, 但从偶尔几个熟悉的单词里听得出来, 宋扬反复叮嘱:“多吃点菜, 一定不要喝酒, 我晚上一下班就回家陪你!”

顿时, 一股由衷的感动在记者心头荡漾开来。

病榻之侧, 演绎浓浓亲情

2007年年底, 宋扬硕士毕业后应邀回国工作。爷儿俩商量好, 宋扬先回国工作, 汉斯来年到中国看宋扬, 再计划下一步的生活。

在分别的几个月里, 汉斯日夜思念宋扬, 经常在电话中泣不成声。宋扬也是忧心重重:重返孤独和寂寞的老人日常生活如何安排, 谁关心他的健康, 谁陪他去医院, 谁帮他去购物, 谁帮他修理电器, 酗酒的坏习惯会不会再犯?

2008年初夏, 让宋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由于饮酒无度, 汉斯右侧髋关节痛感突然加重, 几乎不能下地。经诊断, 需要马上更换人造髋关节。

手术, 做还是不做?在哪里做?

不做, 可能很快就会瘫痪, 终生要与轮椅为伴, 这对喜欢运动的汉斯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来中国的愿望更是化为泡影。

做, 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人, 难免会有一些风险。更让人费神的是, 如果在英国做, 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全部免费, 但需要预约, 时间短则月儿四十, 长则一年半载, 而且术后回家无人护理。

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70多岁的老人汉斯面前, 也摆在了万里之遥的宋扬面前。

关键时刻, 家人的全力支持坚定了宋扬义不容辞的信念:不惜一切代价, 赴英国接汉斯来中国做手术。于是, 宋扬以最短的时间申请汉斯的签证, 然后推着轮椅把汉斯接回了中国。与此同时, 家人分头行动, 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准备工作。

在医院的选择上, 他们挑选了最专业的。宋扬的母亲也在医院工作, 如果在该院做, 会有一些方便之处, 但相比较而言, 在骨科手术上, 郑州骨科医院更为专业, 于是决定选择骨科医院。

在人造髋关节的选择上, 他们挑选了最昂贵的。很多知情人建议:一个70多岁的老人用8000元一个的就足够了。因为这种型号的也可以用10年。但最后家人决定用最好的能保用20年的进口人造活性髋关节, 尽管换下来要5万多元。当宋扬把这个决定告诉给汉斯时, 汉斯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 眼里噙满了晶莹的泪花。

汉斯喜欢安静, 宋扬就包了一间病房。在医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宋扬全家轮流值班, 24小时守护在汉斯身旁。手术后当夜, 汉斯就住进了特护病房, 伤口出血不止, 一晚输血6袋, 宋扬就伏在病榻上, 一颗心悬着, 整整一夜没合眼。

受人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看着沉沉而睡的汉斯, 这个善良老人帮助自己的一幕幕, 像电影一样浮现在宋扬眼前。宋扬暗暗发誓:一定要照顾好汉斯的余生!

于是, 宋扬和家人以周到细致的照料回报这个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英国老人:疼痛时及时按摩, 缓解痛苦;每天坚持擦澡, 防生褥疮;变着花样准备饭菜, 补充营养;每天买来最新的英文报刊, 读给汉斯听;定购多种鲜花, 让汉斯感到病房像家一样温馨……

有一次, 同病区的人试探着问宋扬:“你们这么细心照顾一个外国老头儿, 他一定很有钱吧?”沉默了一会儿, 宋扬只是友好地笑了笑, 算是作了回答。其实, 外人哪里知道, 所有的手术费用, 都是宋扬全家拿出的, 没有让汉斯出一分钱。

践行承诺, 续写跨国之爱

十年后的今天, 宋扬学成回国, 并在国内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 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的承诺, 他要将老人接到郑州的家中照顾, 让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

“当时我就感到离不开汉斯了, 我们之间的感情太深, 而汉斯也总是想用一切办法, 把我留下来。”早在2003年, 经过三年多的融洽相处后, 宋扬就感觉与汉斯密不可分了。

当记者问及何以对一个异国老人许下一生的承诺时, 宋扬讲了两件事情:一个是邻居维多利亚太太的去世。2001年3月, 汉斯最亲密的朋友之一、60岁的邻居维多利亚太太,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家中, 令汉斯和宋扬很是震惊。维多利亚太太和汉斯一样独身, 没有人照顾, 晚年过得非常凄凉。维多利亚的死, 让宋扬感到自己对汉斯的重要性, 并坚定了照顾汉斯一生的决心。另一个是, 有一次, 宋扬去法国出差了几天。回来后汉斯就抱怨, 宋扬不在时, 他睡不着觉。宋扬告诉记者, 他当时最大的顾虑就是, 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了伦敦, 很难想象汉斯一个人怎么生活。

于是, 这个善良的郑州小伙, 从那时起就做出了照顾汉斯的一生承诺。

2002年6月, 汉斯随同宋扬第一次回郑州探亲。多年来汉斯所渴望的那份亲情, 终于在郑州找到了。在郑州, 他受到宋扬全家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不但品尝到了正宗的中国美食, 而且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魅力。家庭如此之大, 亲情如此浓厚, 这在英国是不可想象的。在伦敦, 他远在瑞士的亲戚只是在圣诞节寄张贺卡, 而在中国, 宋扬的亲戚朋友“几乎是倾其所有”热情款待, 这是几十年孤独生活的老人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为此, 汉斯曾感动得“哭了好几回”。宋扬曾经问汉斯:“中国的城市, 你最喜欢哪里?”“郑州, 因为这里有人情味。”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尽管语言不通, 宋扬的奶奶几乎每天领着汉斯到处走走看看, 还带着汉斯尝试中国传统的足底按摩。惊喜的汉斯竟把按摩店里的按摩图都要了回来, 要回英国后展示给邻居们。

为了让汉斯更好地了解中国、融入中国的文化, 一有时间, 宋扬就陪汉斯到中国的各个城市参观游览。这些年来, 宋扬带汉斯来了中国7次, 陪着他游历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苏州、南京、西安、昆明、连云港等地。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 宋扬陪着汉斯再次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 近距离地领略和体会中国60年的沧桑巨变。在宋扬的搀扶下, 汉斯登上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了却了多年的一个愿望。汉斯说:“中国很美丽, 中国人民很伟大, 中国很有人情味, 我在中国的生活很幸福。”

身临其境, 才会感同身受。以前在英国, 汉斯很少能读到关于中国的新闻, 即使有, 也大多是灾难、贫穷等负面报道。然而, 在郑州的所见所感让汉斯大吃一惊, 他多次表示:“今后谁要是再说中国不好, 我就要和他‘斗争’。”同时汉斯又说, 那些原来对中国抱有种种歧见的邻居们, 在目睹了俩人多年来的亲情后, 在听了汉斯的描述后, 在看了汉斯在中国的照片后, 逐渐对中国和中国人有了新的认识, 纷纷计划来中国游览。

两人来自不同的国度, 有着四十七岁的年龄差距, 从伦敦地铁站里的偶遇, 到定居郑州, 十年相携走来, 风风雨雨, 酸甜苦辣, 也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 但正是在平淡之中演绎着人间真情。在短暂的三次采访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位和蔼可亲的外国孤寡老人对孤独的恐惧和对亲情的渴望, 也为老人在晚年能遇到一位勇敢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中国小伙而感到无比欣慰。多少次, 汉斯紧紧握住宋扬的手, 热泪盈眶地说:“我在英国没有亲人, 我的亲人在中国。我爱中国, 感谢中国人。”宋扬也多次不由自主地说:“十年的相互关怀只是一个开始, 我会永远铭记汉斯老人曾经给予我的帮助, 我一定会努力回报, 要让汉斯老人快乐幸福地安享晚年, 要让他活到100岁!”

篇4:有细节描写的亲情作文

妈妈削苹果很熟练,她自如地拿着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时而向下,时而朝上,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恰如其分的比喻,让人见识到了“妈妈”的心灵手巧。)片刻之后,圆圆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来盘子,将苹果一片削好,递给奶奶。奶奶总是先递给我几块,而我也嚷着把草果片递给奶奶和爸爸妈妈。(一系列的动作、神态描写,一幅天伦之乐的.景象跃然纸上。)品着那甜甜的苹果,我时常想,有一天我也要为奶奶和妈妈削一次苹果!(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有一天午后,奶奶突然想吃苹果,可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便自告奋勇要求为奶奶削苹果。奶奶半信半疑地看着我,她担心我削不好呢!看到奶奶的表情,我更想要好好表现-回啦!我挑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模仿妈妈的动作深刀浅一刀地削起来,可那小刀好像故意与我作对似的,-点儿也不听我使唤,结果果皮果肉洒落了一地,一个不规则的“丑八怪”出现在我面前。(这一段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小作者削苹果的情景,从中透露出小作者想让家人快乐的心绪。)我害羞地将它切块递到奶奶眼前,奶奶却望着我幸福而满意地笑了。

篇5:有亲情真好作文

突然,一声尖叫撕破了这难得的宁静:“好痛啊!”

我的脚踩在了一根带钉子的木棍子上,脚一下子被钉子刺破了,血流不止……奶奶跑过来,心疼地望着我,“怎么了?扎坏没有?疼不疼?”奶奶慌张地说。我被奶奶连珠炮似的询问弄烦了,气愤地说:“谁扔的钉子,谁扔的钉子?”我一边用纸擦血,一边哭着说。奶奶见了着急的说:“噢,我刚刚找出来的,用过之后就忘记收了,扎坏没有?”

而我对这一解释十分不满,心想,什么都舍不得扔,这么危险的东西还乱放,记性又差,真是烦人,想到这我再也忍不住,用力将门重重的关上,气冲冲地冲出屋去。身后奶奶还在说着:“给你上点药……”,房间里除了奶奶只剩她的懊悔和自责。

我扶着栏杆慢慢移动,脚趾的剧痛也渐渐退去,我坐在台阶上,玩起了手机游戏。一会儿玩得生厌了,胡乱的摆弄起手机,不知怎么打开了一段录音:“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我的神经像被什么拨弄了一下,一股暖流充斥了全身,这是儿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玩的录音。后来,这段录音传到我手机中也好久了,但从未注意过,但此时却觉得分外亲切,我痴痴的倾听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不知什么时候微笑早已爬上脸庞。刚刚的不悦也烟消云散了,举起手遮住阳光,透过手指的缝隙仿佛看见奶奶伸着手微笑着向我走来……,这时,才想起奶奶仍然一个人在家,于是我又扶着栏杆,着急地一瘸一拐地往回走。

轻轻地推开门,怯生生的往屋内张望,但奶奶并不在屋里,当我再往浴室找寻时,发现奶奶正在给我洗着衣服,她对我竟没有一丝察觉,旁边是一大堆洗过的衣服,是呀奶奶年纪大了,自己身体不好,还要做家务、做饭,记性也大不如前了,她是那样无怨无悔的照顾我们呀。

篇6:这里有亲情作文

我生病了,无助的躺在小床上,妈妈焦急的`哭泣,此刻,爸爸却在安徽出差,我多么希望爸爸是超人,是神仙,能够立刻飞回我的身边,和我一起度过生病的日子,但我知道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爸爸要工作,他要为家里赚钱,我闭上了眼睛,不争气的眼泪流了下来,我依偎在妈妈怀里,睡着了~~醒来时,爸爸在我身边抚慰着我的头,我感到奇怪,你……不是……在出差吗?爸爸说女儿有事,我怎么能安心呢?于是,我就飞来了啊~我幸福的靠在爸爸身上,又向妈妈撒娇,真幸福~亲情就在这里~

生活里,亲情把我紧紧包围,不管发生什么,都有亲情在保护我,我真得就要在这浓浓的亲情里,融化,融化…

篇7:有亲情的小学作文

一、当前小学生亲情教育现状及淡化的原因

1. 小学生亲情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达到了极限,千方百计为孩子提供最优环境。孩子长期处于安逸、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对家长亲人所做的一切熟视无睹,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感动、不会感激、不会关心,自私、懒惰,不尊重父母长辈,对父母的爱不理解,甚至因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仇视父母等不良品质也随之而来。就目前亲情教育现状看,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上,重智轻德,重视知识技能掌握,轻情感、态度形成,忽视对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无法感受到应有的亲情,缺乏亲情意识,亲情淡化现象突出。因此,加强对孩子亲情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家人,学会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进而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小学生亲情淡化的原因

当前小学生中存在的亲情淡化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家庭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不利于亲情教育。许多父母认为分数决定一切,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因此,在教育孩子上,过分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了孩子用功读书取得好成绩,他们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却忽略了对孩子亲情方面的教育。所以,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懂得关心人,不能从父母的给予中体会亲情。同时,受传统家长作风影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专制主义、暴力倾向、重智轻德、分数第一、强制子女、娇惯溺爱、包办代替等不良教育方式,也影响孩子对亲情的感受,不利于孩子亲情感的产生。

(2) 家庭结构的变迁影响中小学生亲情教育的实施。在我们国家,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在这样的家庭中,祖辈和父辈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以各自的情感体现出来。处在复杂情感中的孩子,很难体会来自各方面的情感。接收的多,只知道让大人了解自己,满足自己,而不去了解别人,关心别人,缺少换位思考,缺少角色体验,大人在教育孩子上常常以情感代替理智,迁就多,要求少;表扬多,批评少。这些都影响中小学生亲情感的形成。

(3) 学校亲情教育与实际存在差距。在亲情教育过程中,学校是处于主导位置的,但目前的学校在亲情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表现在学校亲情教育实际与理论脱节。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学校只重视政治观点的教育和教条式的空洞说教,尤其在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完成本学科的基本任务,不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培养,更不会关注到亲情的教育。魏书生曾在《家庭漫谈》中说:“孩子孝敬父母,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其次,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十分重视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亲情教育方面却缺乏对小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亲情观,面对父母的付出,他们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没有亲情意识,不懂感恩,正是学校在亲情教育上与实际脱离,缺乏正确引导所致。再次,亲情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从目前学校亲情教育的内容和材料看,有关亲情教育的教材比较少,即使有也是脱离学生实际的,真正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触动学生心灵的比较少。虽然有些课程中涉及有关亲情教育的内容,但也是老师讲得多,学生体会少,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实用性较差。

(4) 社会环境不利于亲情教育。亲情教育的缺失与淡化,与社会大环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文化多元化导致人价值观的嬗变,道德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小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思想容易出现混乱。[1]亲情淡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其次,家庭变故、离婚率增长、再婚式家庭、单亲式家庭、夫妻分居式家庭、雇人代养、隔代抚养家庭等现象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一些凶杀游戏、暴力影视等的影响也不利于青少年亲情教育。此外,在应试教育指挥棒影响下,人们对教育认识不明确,家长和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将关注的眼光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而淡化了对小学生的亲情教育。

二、强化小学生亲情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重视小学情感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情感,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亲情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配合,更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从中国目前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为此,针对独生子女,在亲情教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适度原则

在小学生的亲情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适当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亲情教育计划,不提过高期望,不搞过度教育,让他们在积极主动有趣的活动学习过程中,健康有序地发展。

2. 全面原则

在对小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中,要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会孩子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孩子与他人平等相处、谦和礼让的生活习惯,克服唯我独尊和事事占先的不良心理,树立起孩子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性格品质和生活态度。

3. 一致性原则

在对小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中,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老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坚决杜绝因隔代溺爱所导致的两面性和妥协性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之间只有默契配合、协调行动,才能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促进其自控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民主原则

对孩子既不能过度纵容,任由孩子决定一切,也不能过度专制,包办孩子的一切。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为孩子创造民主和谐的成长氛围,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养成孩子宽容大度的道德品质。

5. 严格与慈爱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生亲情淡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度溺爱,孩子如果从小在一种放纵的环境中长大,极易养成自私、骄横的不良习气。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慈”与“严”的结合,慈爱是教育的核心要素,缺乏慈爱的教育可能走向畸形,走向反面。但是慈爱只有建立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正面功能,才能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责任感,以及对他人的同情心。

6. 开放性原则

在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过程中,要多为孩子提供与周围人接触的机会,帮助孩子克服畏惧心理和闭锁心理,让他们有机会与周围人和同伴交往。这样,既能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还能使他们接受不同角色体验,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三、强化小学生亲情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小学阶段的孩子,从心理状态上分析,他们对人生的了解不甚明晰,有不少孩子不懂怎样去珍惜亲情,更不知道亲情在人生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时常对生活中特定感情的内涵感到一片茫然。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亲情意识。

1. 家庭教育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亲情意识

对于父母来说,要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进行亲情教育,父母首先应注意到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他们是需要教育的,不经过长期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这种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维护尊严、保证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才能培养出“人”来,为此父母应做到:

(1) 转变自身观念。家长要转变观念,一是消除家长专制思想,改变“我说你听”那种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错误观念。孩子必须管教,但必须把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个平等成员,家长与孩子既有“长幼”关系,又有“朋友”关系,在施教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亲情教育;二是从孩子发展实际出发,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功”的思想,根据孩子身体、心理及能力等方面做到因人施教,在帮助孩子掌握知识基础上,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感情,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三是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但决不可走极端。面对孩子,父母应有一种自控意识,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即使在特别生气的情况下,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为孩子做好榜样。

(2) 联系生活实际,从小抓起。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为此应做到:一是明理,让孩子从小知道,“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懂亲情,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一个完善的人。通过为孩子将传统美德的故事,让孩子体会亲情,培养孩子的亲情意识;二要给孩子体验亲情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孝心要通过实践去培养,去触及孩子的内心。平时,让孩子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遇有为难的事情让孩子参与,一起想办法。久而久之,孩子的亲情意识、孝心会在其身上扎根;三是父母要起榜样示范作用。父母对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为人父母要对自己的孝心、亲情行为一再反省,在自己身上求真,这样,亲情的种子才会播撒在孩子心里。

2. 学校教育要重视小学生的亲情等良好情感教育

小学生的亲情意识淡化,作为教师应该反思当前的社会形式、教育方式,意识到亲情的培养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教师应根据其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小学生的亲情教育。

(1) 树立正确的情感理念,认识到亲情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利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形式给学生讲有关亲情的知识,让学生在掌握亲情知识过程中,认识亲情的重要性,形成做人的道理,理解父母的艰辛和关爱,使他们学会感恩。时代发展到今天,父母的观念固然与子女有矛盾,这不是父母的错,无论如何,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由衷、执著、真诚的。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学生处于崇拜的心理更容易接受亲情教育,融感情于教育,让学生在教育中形成正确的情感理念。

“德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任课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找到切入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亲情教育。回归生活是近几年来道德教育领域达成的共识之一,德育不仅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不仅要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坚守道德,决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违背道德准则。[2]使德育真正融入生活,对学生的亲情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对小学生的亲情教育。学校的亲情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第一,亲情观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每天早晨的催床、生病时的呵护、失败时的鼓励等无不体现父母的爱。父母饱经风霜的脸、日益增多的白发、渐变粗糙的双手,无不是为子女付出的见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细节,并要求记下来或写感受将会使他们体会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情感;第二,亲情沟通。父母与子女产生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缺少沟通,教师应有目的地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爱好等。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子女与父母心理上的距离;第三,亲情体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学校应抽机会让学生和父母互换角色,体验生活,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使其体会父母持家的艰辛与不易;第四,亲情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孩子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可以引导孩子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点滴回报。让孩子明白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亲情教育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点亮学生感恩的心灯,让学生从关爱亲人做起,进而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

(3) 争取家长配合。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亲情的走样和变异。因此,学校的亲情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现实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布置了亲情作业,可是家长总是以各种理由阻止孩子去做,慢慢地孩子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爱,却未想过回报,这样学校的亲情教育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作为家长,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虽然,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起关键作用,但任课教师和家长也不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要全力配合班主任,主动联系做好孩子教育工作。只有家校联合,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4) 形成正确评价。在教育大环境下,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对教育成绩的评价体系,不要片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重要的是要全面评价学生,特别是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评价。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要进行亲情教育,教育者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要切实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责任。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健康,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也就是说,我们教育者自己首先应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的亲情教育。

3. 社会也要为小学生亲情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对社会来说,提供一个良好的亲情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温馨和睦的家庭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美好。政府要加强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监管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小学生亲情教育,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政府部门一定要将文化设施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下拨,购置图书和电子阅览物品,投资到文化、体育公益事业,建好文化馆、少年宫、少年活动中心和体育馆舍,让小学生在双休日和课余有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同时,作为社区也要针对本区实际开展有益于家庭和睦、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学生成长的各种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总之,亲情教育是一个平常而又严肃的话题,它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亲情教育的成败,对个人历程、社会公德建设、国家安定团结、民族优良品质的继续发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亲情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配合。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德育忧思[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

篇8:有关于亲情作文

我爬上消防管玩,跳下来的时候,由于裙子被挂在消防管上,所以我的下巴直接摔到了地上。我的下巴摔了个大洞,血不断地往下流啊流。我痛哭了。哥哥急忙去叫爸爸和妈妈下来看。姑姑用手把我的下巴托住,爸爸赶紧去开车把我送去南方医院。在路上,我一边哭着一边直说:“谢谢姑姑!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谢谢姑爷!……妈妈,对不起……”

到了南方医院的急诊科,我第一次躺病床上,心里很害怕下巴痊愈了后会很难看。医生对我说:“不要哭了,不痛的!”我轻易地相信了医生,问:“要不要缝针?能不能不缝针,用其他方法把它治好?”“应该可以吧!不要哭了!”结果医生还是给我缝了针。我觉得很难过,医生们仿佛在骗我……

篇9:心底有一盏亲情的明灯作文

-铭文

我心中的灯塔是亲情的灯塔,因为亲情,我变了很多。因为家庭,我懂得很多。因为亲情,我学会了做更多。

“以前是小男孩,现在帅了。”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

我家经济不是特别富裕,但是我呢,从小就喜欢花钱如流水,记住。邻居家孩子买了新自行车,我缠着妈妈说:“妈妈,也给我买一辆。”我妈说:“这个我决定不了,你去问你爸。”但是我爸爸在外面工作,我怎么能问呢?

有一次,爸爸妈妈在打电话。我赶紧抓起手机,央求着对爸爸说:“爸爸,邻居家的孩子有辆新自行车,请给我买一辆。”父亲一直在犹豫。最后,父亲受不了我即将到来的婚礼,终于同意了。

假期里,我在视频上看到了我的父亲和母亲。我赶紧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的自行车呢?这个星期不是还给我了吗?”父亲用嘶哑的声音对我说:“女儿,这次不能给你带,但下次一定带回家。”我生气地对父亲说:“你这个大骗子。”我哭着跑回房间。

母亲跟着进了房间。对我说:“你爸爸在外面工作不容易。不是你说的吗?下次会带回家吗?你没听到你父亲的声音变了吗?你怎么不知道关心你爸爸!”

篇10:有关亲情的优秀作文:歌声有温度

那天送爷爷出殡,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爸爸开着车,我迷茫地看着窗外。团团雾霭中那初升的太阳跳动的影子,被树枝一次次割碎,它离我更近了,但在触手可及的一刹那,它走远了,怎么都抓不住,这是我第一次面对亲人的离去,我还没来得及给死字下定义,它便来了,伴随着悲伤的歌声。

记忆中的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划过:一个老人哼着小曲浇花,一个小小的身影如小鹿般跑出门拥住他,嘴里还奶声奶气地叫着爷爷,老人放下手中的活,抱起小女孩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讲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觉间,我的泪水早已被风干,但心里的伤痕怎样也擦不去。

我走进屋里,那灵柩上放的照片,印着的是爷爷温暖的笑容,悲伤的感情涌上了心头,脑海中的画面在一次次掠过,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爬树,一不小心睡摔下来,哭得厉害,爷爷急忙跑过来,但害怕再次弄伤,就没敢碰我,只是在旁边耐心的哄着我,但我不但不领情,还赶你走,其实你不知道的是,在你转身离去时,看到你伛偻的背影,苍白的头发,颤抖的身子,我后悔了,我知道,我不该说那样的话,可惜已经来不及了,风更加凌厉冽,伴随着我无尽的悔恨与思念。

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我知道你去了一个我指尖触及不到的地方,那里可能充满阳光……

“时间都去哪了,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是想起爷爷,在每一个寂寞的夜里,我总是想逃离悲伤的阴影,怀疑越是清晰,记忆的碎片在我脑海中肆意翻飞,使我挥之不去。

歌声一直在,你,一直都在。

篇11:有亲情的小学作文

一、形式要创新

1. 激发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 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变无心为有心。因此, 唤起学生作文兴趣, 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使他们产生“如鲠在喉, 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 使作文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例如, 创设阅读《再见了亲人》后, 学生被文中送别的场面深深地感染, 我深情地说:“都说千里有缘来相会,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他们今后有见面的可能吗?下面大家自拟题目, 展开想象, 续编故事, 讲讲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 有的以《重逢》为题, 讲了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在北京见面时的感人场面;有的以《梦中见阿妈妮》为题, 写一个志愿军叔叔回国后经常梦见“大妈”的动人情景;有的以《大嫂的腿》为题, 讲志愿军把大嫂接到中国为她安装假腿的故事……这样, 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有着重要意义。

2. 多样表达。

这是指我们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以大语文教学观来“前瞻”, 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新课标年级要求, 有的放矢地分散到各个层面: (1) 低年级, 以说话、造句为主。学生新奇、好动的特点, 决定我们必须采用做游戏、分角色、连词成句等方式。同时可加强看图和情境即兴口语交际练习, 化枯燥为有趣。 (2) 中年级, 以连句成段、仿写片段为主。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使我们进一步挖掘教材因素成为成功范例。如情节空白、语言内涵、标点意蕴、故事余香等要鼓励学生推测、想象、拓展。同时开展讲故事比赛和阅读比赛及各项习作实践活动, 让知识“走”出来, 摆脱“死”记成为动态过程, 做到同中求创, 仿中求新, 创新结合, 合里出异。 (3) 高年级, 则是小学生习作的最高水准, 可相应开展难度较高的创造性习作实践活动, 如参观、访问、办报、演讲、辩论、上网查阅、演课本剧、征文比赛等。并鼓励学生质疑, 不唯书, 不唯师, 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达到“变换体裁”、“课文重组”、“变换角度”、“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创新的目的, 如进行续写、缩写、扩写、改写等习作练习。

二、过程要创新

1. 创新命题。

叶圣陶说:“学习作文, 必须根据经验, 从实际生活流注出来, 那才合乎所以要写作文的本意。”这是学生“有米可炊”和写好作文的关键, 更是克服学生害怕作文和培养兴趣的关键,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 少些命题作文, 多些自由作文。如“记一次野炊活动”, 大多数学生都写得雷同且像个流水账。这次笔者把它换为“野炊中的小故事”, 这时学生炸开了锅, 热烈而爽朗的讨论过后题目出来了:“班长生气了”、“同学的笑话”、“老师的脸黑了”、“老师, 您辛苦了”、“野炊, 真好!”、“野炊锻炼了我”……你看, 学生都能发散到各个层面, 思维呈现球状, 写印象最深刻的、自己喜欢的, 情绪特别高昂, 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创新立意。

立意不但要正确, 而且要有新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 即对同一题材, 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 确定不同的中心, 从而写出不同立意的习作。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老师不是蜡烛》的作文, 他从人们常说的“老师是蜡烛, 照亮别人, 燃尽自己”说起, 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不同于蜡烛, 因为蜡烛在燃烧时, 时时流淌出悲哀的泪水, 可是老师在辛勤耕耘时总是露出幸福的微笑。”接着写了老师的几个生动事例。最后写道:“老师的劳动是辛苦的, 她有蜡烛一样的奉献精神, 但她不像蜡烛那样, 在奉献时毁灭自己,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伸。”这个立意非常新颖独特, 准确地提示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含义。

3. 创新取材。

选择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动笔之前, 还应对拥有的素材进行选择, 合理剪裁, 不信手拈来。要指导学生多方选材,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写《记一件新鲜事》时, 先让学生讨论社会、家庭、学校有什么变化, 确定以赞美新时代、新风尚、新观念为中心, 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 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 反映一个“新”字。有的写了“卡拉O K”进了寻常百姓家, 反映了改革开放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的写李大伯拆新楼支持建设高速公路的事;有的写村办厂来了大学教授, 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老教授发挥余热为四化作贡献的事等, 这样选材,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4. 创新讲评。

这里仍以前文“野炊中的小故事”为例。首先让优秀创作者朗读自己的佳作引路。其次让学生自由“点播”自己想听的“故事”。再次让学生互评互议, 协作前进。最后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作文。让学生听完后, 对写作技巧发表看法, 还提出了诸多建议。对这堂作文讲评课实话实说写下来, 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就这样在学生心中又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总之,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 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教给学生创新方法, 使学生选材新颖, 立意深刻, 构思精巧、写法丰富, 语言清新、想象合理,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学生就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包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 发人所未发”, 写出“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的意思。

上一篇:盐城市建设局班子成员下一篇:小学生的感谢母亲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