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制作教案

2024-05-12

面具制作教案(共12篇)

篇1:面具制作教案

面具制作教案

一、课程准备

(一)材料准备

纸浆桶、面具模具、泡好的纸浆制作材料、颜料、着色笔、调色板

(二)学生分组

将学生根据情况分为四至六组。每组四人左右。

二、上课流程

(一)课程导入

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它是一种横遍全球纵观古今的重要文化现象,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为学术界所重视。我国是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影子,继续在我国民众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艺术上发挥作用。

面具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最早出现于十分遥远的古代。许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颇为精彩的作品,尽管奇形怪状,毕竟不是为造型艺术的一项重要的成就。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称为傩文化。他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它表明人们已从表面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迈进。

一般指演员的面部塑形化妆,又称“假面”、“脸子”。英文称“mask”。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比如贵州的地戏等

面具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出现,在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上都覆盖有精美的面具,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每逢节庆所跳的原生态藏戏各种传说中的人物也带有不同的面具。现在,在西方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上,面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同样在我国内地,面具的制作工艺也出现的很早。面具制作的水平很高,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今天,我们的体验项目就是利用传统的材料——纸来制作一个简单的面具,同时为我们的面具着色,赋予它一定的人文含义。

(二)活动流程

(1)制浆

可以用来制作面具的材料很多,如,羽毛、木头、塑料、布等都可以加工制作成面具饰品。其中纸面具的成本较小,同时也可以有一些其他的体验如造纸工艺等。我们今天所制作的面具是我们传统上的纸面具。纸面具制作的第一步工艺是制纸浆。制浆的原料很多也很常见,我们日常中用过的废纸、天然材料的废布料、木材、锯末、植物的茎叶等都可以用作制作纸浆的材料,今天我们只需将准备的材料用校园中的石磨磨碎即可。(2)压模

纸浆制取后下一个工艺是压模型,我们将所制取的粘稠的纸浆均匀的涂抹在模具的表面,同时用手中的塑料袋覆盖在上面,并修整平整,不要让面具表面有太多明显的毛刺。

(3)揭取晾干

面具稍微干一下,轻轻的揭起面具的边缘,然后将整个面具从模具上取下,挂起晾干(晒干)。

(4)修整面具

用剪刀修整晾干的纸面具,使边缘平整,两边对称。

(5)着色

将晾干后的面具进行着色,赋予面具人文意义

1.调色,根据图案及着色方案,利用调色表调出所需的颜色 2.在晾干的面具上打上一层底色

3.根据着色方案用笔在打好底色的面具上勾勒出所需要的线条给面具着色

(6)晾干并穿固定线

三、课程评价

讲一讲所绘制的面具的人物故事,评价一下自己在本堂课中得到的启示。

课程实现及所需工具的准备

教室——

纸浆——纸浆的制作原料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材料都可以加工成纸浆,至于加工工具我们可以购置一个小型的造浆机器或者利用校园中的废置石磨进行人工磨浆可以说这是开设课程最难解决的材料。或从造纸厂购置一部分纸浆。

面具模具——面具模具的准备有几种方案:

一、购置一部分塑料面具、将其蒙在陶艺课废弃的陶泥上作为模具

二、取废旧的塑料模特作为模具

三、根据准备的图案做几个基本的陶范,晾干后寻找一铝压人员压制一部分铝制的面具模具打磨后可投入使用。面具模具准备十余个即可

颜色及着色笔——利用现在其他功能室用的水粉颜料或者中国画颜料即可。

篇2:面具制作教案

大家先来看几张图片,通过看这些图片,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播放课件)(共同点是都带着面具)

大家想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具呢?

(商店,影视作品,集市,舞会)

面具与我们的生活还是很贴近的,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面具设计制作。(板书:面具设计制作)

2.讲解

同学们,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那就必须要先了解面具。那么面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为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符号。

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原始面具;(展示原始面具图片)

这些面具给大家什么感觉呢?(恐怖,吓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恐怖呢?(怒目圆睁,龇牙咧嘴)

远古人为什么要把面具做的这么恐怖呢,这就要从面具的功能说起了。远古时代,那时人们认为疾病、灾难、死亡,都由某种精灵、鬼物作崇,就像毒蛇、猛兽一样,可被驱逐。于是人们戴上形容可怖的面具,他们相信这些面具会给人一种奇特的力量,人们跳起激烈的舞蹈,发出“傩”、“傩”的声音,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大家再来看这个是在干什么呢?(展示变脸,口吐烟火图片)

到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面具已经多用于了戏曲表演,就像川剧中的变脸和比较神奇的口吐烟火,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除旧迎新的习俗,气氛也由恐怖转为热闹,还配有了场景和道具服装等。

到了现在呢,面具已经不再是祭祀,驱鬼,而是转为了欣赏装饰,娱乐、演习等。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国内外的面具,更进一步的来了解面具。

不过,大家要带着问题来欣赏,想一想,这些面具在表情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展示国外面具图片)(色彩很丰富,造型奇特)

好了,欣赏完了图片,大家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吧!1.这些面具在表情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夸张。变形 2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色彩鲜明,装饰性强(学生动手实践)

接下来,就是大家动手制作面具的时间了,要求呢,很简单,题材不限,运用各种方法,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展示作业要求)现在我们同学分组,每四人一组,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用纸来制作出一个有创意的面具。最后我们来看哪个小组做出的面具是最好的。

3.展评作品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站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创意和心得,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面具。

4.结语

篇3:教案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禹城市 市中中学 谷学红

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三的内容。面具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表现艺术之一,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折射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面具艺术造型奇异、想象丰富、用材广泛,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地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后人不断获得艺术灵感的源泉。通过本课学习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品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较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他们知识经验的局限,对面具这一艺术形式还不够了解,这就需要教师的带动和引导,使学生感受面具神秘诡异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面具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感受面具所呈现的神秘诡异之美,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2、分析面具的艺术特点,掌握面具的设计制作步骤和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制作一件面具作品,从而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面具的艺术特点,掌握面具的设计制作步骤和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制作一件面具作品。

难点:根据面具的艺术特点,设计出具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六、教具准备:卡纸、油画棒、水彩笔、彩纸、剪刀、胶棒、线绳等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课前将教师亲手仿作的面具挂在黑板上,并出示课题《面具设计与模拟制作》。

师:今天的美术课非同寻常,因为黑板上挂了这么多的面具同学们告诉老师喜欢吗?(喜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走进艺术的殿堂,一睹面具的艺术魅力。

教师出示幻灯片:八张面具图片(加背景音乐)

师:(白)面具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表现艺术之一,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折射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面具艺术造型奇异、想象丰富、用材广泛,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地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后人不断获得艺术灵感的源泉。好,同学们,刚才欣赏的都非常认真,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欣赏到这里。那么面具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那?下面请欣赏一段有关面具的表演。播放视频《面脸》

2、引导探究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面具,也欣赏了有关面具的表演,对面具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什么叫面具?教师出示面具的概念。

面具:是在文艺表演或化妆舞会上用来遮掩面孔,改变人特定形象的用具。

师:面具除了作为表演道具,还有哪些作用那? 生:讨论面具的作用

教师出示幻灯片。面具的用途:祭祀神灵

驱赶瘟疫

威慑敌人

舞会表演

儿童玩具等等

师:面具作用不但广泛,而且种类繁多。教师出示幻灯片。面具的种类 傩戏面具

社火面具

藏戏面具

师:面具主要分为傩戏面具、社火面具

藏戏面具。傩戏面具主要分布于贵州安顺,它一般用于祭祀鬼神或驱赶瘟疫;社火面具主要分布于浙江绍兴,它一般用于祭祀土地爷或每年的庙会表演;藏戏面具主要分布于西藏地区,它一般用于祭祀神灵或每年的盛会表演。

3、精讲点拨

学生观察讨论,面具的特点

教师总结,面具的主要特征:颜色丰富

造型夸张

对比强烈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面具的主要特点,为了有利于面具的制作,还要进一步了解面具的五官特点,教师出示幻灯片。

眼可分为

豹子眼(如张飞)

凤眼(如土地爷)

眉:女子的美貌一条线

少年的美貌如利剑

大将的眉毛如烈焰

脸色:

红色(代表忠勇,如关公)

黑色(代表刚烈正直,如包公)

白色(代表奸诈,如秦桧)

绿色(代表恐怖,如鬼怪)

师:了解了面具的特点以后,现在想不想跟老师学习面具的制作?(想)下面老师参考一下制作步骤,运用粘贴和绘画结合的方法,简单的示范仿作面具的过程。

步骤:构图----剪切----涂色、粘贴----整理----打孔穿线

4、才艺展示

师:在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个面具?

生:想(教师给学生划分不同的团队;芒果队、苹果队、橘子队、香蕉队、草莓队)

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接着教师出示幻灯片(音乐+图片浏览)。温馨提示:团队合作并注意安全、要求作品颜色丰富、造型夸张、对比强烈。

激情口号:加油,相信我们的团队是最棒的!

5、作品展示

每个团队选一个人,上台展示作品,并谈谈创作体会。然后叫学生当老师互评自评,然后,老师根据温馨提示的标准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星星奖励,对不理想的作品进行鼓励,最后根据星星的数量选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鼓励奖等

出示幻灯片:颁奖台加背景音乐

6、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篇4:面具制作教案

教学设计

单位:杨庄镇一中姓名:周永昌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与感受面具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尝试用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面具的感觉;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与感受面具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尝试用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面具的感觉。教学难点:

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效果独特的面具。教学方法:

直观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面具范作若干,备用材料若干。学具准备:

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树叶、毛线、纽扣、色卡纸、剪刀、美工刀、粘胶等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激发兴趣。

1、导言结合戴面具学生的入场,引出课题。用直观的教具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刺激,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概念: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它可以表达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等性格及情感。(播放多媒体课件)

2、通过多媒体介绍及各地面具的欣赏,引导学生向面具艺术性方面进行理性思考。

生答,多媒体课件归纳面具艺术的特点:美观、夸张、装饰性强。师小结。

二、师生研讨,交流心得。

1、讨论。各组同学观察研究手中的面具。A、弄清平面面具和立体面具的成形方法;B、分析它的外部造型、装饰图案、色彩配置,尝试归纳设计制作步骤及方法;C、在研讨的同时,对手中的面具再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或创意(材料、制作等)。

(学生观察讨论,老师深入各小组听取学生讨论,并适当参与讨论。)

2、反馈。各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讲述讨论结果。

3、归纳。面具的制作方法:  构思。(把握特点、确定外形、设计纹样) 勾纹样。(构图饱满、落笔大胆、细心收拾) 制作。(巧妙利用、合理搭配、精心制作)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尝试自主得出面具设计制作方法,老师归纳,突出教学重点。

三、教师示范,具体讲解。

老师以立体面具为例,为大家就面具制作的相关环节再作简单的讲解和强调。

1、立体面具的成型(用剪刀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剪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

2、就脸型特点勾画纹样,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

3、面具的色彩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上色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四、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设计主题:绚丽的青春。

要求:

1、设计新颖有创意;

2、选择材料巧搭配;

3、上色饱满求均匀;

4、制作精致出效果;

5、小组合作见能力。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五、展示作品,知识拓展。

1、请上小组代表介绍本组作品A、创作灵感及设计方式;B、小组作品适合出现在什么场合,起什么作用?

2、师生共同评价。

六、共同表演,体验快乐。(音乐起)

师:听到这样的音乐,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青春的律动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制的面具,尽情的展示吧!

(学生代表戴着各自面具,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进行面具表演)

篇5:面具制作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幼儿认识面部五官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动物面具.

2.复习粘贴面相,启发幼儿贴出不同动物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活动重点:

启发幼儿贴出不同动物的面相.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彩色纸

圆形的白纸

浆糊

抹布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幼儿观察--幼儿制作--活动评价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老师带来一些玩具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数到三。

3、你们看是什么?(小动物)

4、这是动物面具,你们喜欢吗?

5、幼儿观察

6、你们看到哪些动物?你们怎么知道它是小白兔的?你怎么知道它是小熊的?

7、你想做一个什么动物?

8、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动物面具做给大家看。(幼儿示范)

9、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自己的动物面具?

10、请你们先想想你想做一个怎样的动物面具,想好后再做。

11、幼儿制作

12、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指擦干净。

13、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最好的美术学校(xzzx.luohuedu.net/ms/)

14、鼓励幼儿大胆的和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15、活动评价

16、展示幼儿作品。

17、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为什么?

篇6:面具制作比赛活动方案

——汤阴县星阁路小学庆祝重阳节面具制作比赛

一、绘画比赛主题:手绘面具。(绘画工具和方法不限)

二、参赛对象:星阁路小学小学全体学生。

本次比赛按年级高低分为两个比赛组,一二年级为一组,比赛内容为绘制动物、卡通为主题的面具。三、四、五年级为一组,比赛内容为绘制英雄人物,纯装饰为主题的面具。面具可以纯手工制作,也可以在空白面具模板上绘制。

三、领导小组: 组长:蒋佳

副组长:魏素环 杜小娟 成员:各班主任 张小丽 于保英

四、优秀作品用途:选择优秀作品校园文化展览、充实学生成长档案、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展示。

五、比赛时间安排: 1、10月19日—22日,为宣传发动及准备作品阶段。2、10月23日,各班上交作品至综合组。3、10月24—25日,由美术组织专人对学生提交作品进行评选,并对获奖作品并进行颁奖。

六、奖项设置:

1、个人奖项: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

2、集体奖项:设一等奖1名,加3分、二等奖1名,加2分、三等奖2名各加1分。

要求:每班必须每人上交10个作品,数量不够者不能评选一、二等奖,按获奖总人数(不分奖次)排序。

七、参赛要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必须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由老师或家长进行指导)。

2、作品内容新颖,结构合理,色彩和谐。

篇7:南瓜面具的制作方法

工具/原料:

彩笔,剪刀

纸皮,绳子

方法/步骤:

准备好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纸皮(也可以用软硬适度礼品盒的纸袋子),彩笔剪刀,有松紧性的绳子。

根据自身脸部大小,用铅笔描绘出南瓜形状,然后用黑色彩笔描一下,让色彩加重,看起来更加分明。(用铅笔先画,在哪里不匀称的可以重新涂改)

选出和南瓜一样颜色的彩笔进行涂色,把柄涂成绿色。

用剪刀减去空白处,眼睛和嘴巴就出来了。

南瓜的背面系上有松紧性的绳子。(松紧性的绳子可以根据头的大小来调节)

南瓜面具就做好了。

篇8:立体面具的制作方法

首先就是准备材料,准备材料是很重要的,要有最少两种颜色的笔,要有充足的墨水,选定的纸张一定要有一边的边长比脸长。要不然着不住就麻烦了。最好选用比较衬肤色的纸张。我选用的淡黄色,因为我皮肤偏黄。

还要准备一支铅笔,便于描绘面具形状也好擦去,最主要的是先要画形状要找感觉。由于是临时起意找不着彩色笔,就用一支细的紫色签字笔取代。然后我们需要在网站上或是生活中找到你需要的面具图案,这就是看你创造性的时刻了。我已经找到了下图的形状。

篇9:面具设计制作 教学设计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这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情感目标: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

创造目标:鼓励学生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胆大心细,充分发挥相像力,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视频渲染氛围,直接导入课题。板书课题:走进面具世界。

二、新授:

1、结合前面视频欣赏总结面具定义

2、视频显示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面具以及面具文化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面具的起源、发展及地域特点。(非洲、美洲面具、威尼斯面具等)中国面具的特点。(藏戏、京剧脸谱等)3、分组讨论,交流心得

对比欣赏恐怖面具与可爱面具,探究它们恐怖与可爱特征体现的原因。(学生争相发言、发表他们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面具在造型、色彩、材料使用上的不同特点。4、拆面具,探究面具制作过程

三、学生作业:

1、实践体验:学生制作“校园狂欢节”面具,教师同时演示制作过程的一、二歩。

2、面具展示:用创意动作演绎面具。3、评价:自评,师生互评

四、拓展:希望学生能带着自己制作的面具出现在校园狂欢节的舞台上。

篇10:万圣节面具制作方法

制作面具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个纸质的手提袋、一张A3的白纸、一块黑色的布、一支铅笔、一只红色的彩笔、一把剪刀…… 制作可怕面具的步骤:

一、找纸质的手提袋,A3白纸贴在内侧,因为手提袋的硬度和软度都比较适中,做好的面具不容易坏;

二、找出合适的位置,画出眼睛、鼻子和嘴的轮廓;

三、在画好的眼睛轮廓上,将眼睛剪出两个洞;

四、用白纸剪两个尖尖的牙齿,贴在嘴上,将嘴巴涂上红色;

五、在面具上画你认为恐怖或恶心的图案(当然,也可以画你喜欢的图案);

六、在眼睛两侧,找个位置剪两个小洞,把手提带的绳子取下来系在剪好的洞上,用来当固定面具的绳子;

七、找一块黑色的布,用针缝到面具纸上,比如茶叶盒里面的包装布之类的。(如果不是黑色的布,最好用黑色的墨水将布染黑,因为黑色布的恐怖效果最好!)

就这么简单,一个恐怖的面具做成功了!

篇11: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美术 六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华丽神秘的威尼斯面具欣赏与制作

淄川一中

张 鹏

2011.4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华丽神秘的威尼斯面具欣赏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威尼斯面具的历史沿袭及特点,感受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发挥想象,运用适当的表现方式装饰面 具,表现动手创造和合作学习能力。

3、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威尼斯面具的发展、特点;

2、学生对装饰简单面具材质的认知和面具造型趣味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

威尼斯面具的制作过程中的个性表现。

四、教学方法:

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创新表演法。

五、课 时(1课时)。

六、教具与相关材料:

面具的相关图片纹样资料、白色空白面具、丙烯(广告)色、调色盘、勾线笔、白卡纸、镭射色纸、剪刀、刻纸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导言(2分钟):

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大屏幕放像)

通过欣赏视频,相信大家都会对威尼斯面具产生浓厚的兴趣了,那么我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副自己制作的面具呢?

好了,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威尼斯面具华丽神秘的面纱,学习并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威尼斯风格的面具吧!

二、欣赏面具表演,了解有关知识点,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5分钟):

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威尼斯面具的风格特点,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看大屏幕。

想一想,威尼斯面具使用的装饰材料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点?(大屏幕展示威尼斯嘉年华的精美面具视频,同时讲解有关的文化历史背景)

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提起面具这一文化艺术形象,我们就不禁想到威尼斯,想到狂欢节,那里是面具的世界。

现在,让我们首先去感受一下威尼斯狂欢节的欢乐氛围吧!

威尼斯嘉年华,亦称面具节、狂欢节,与巴西里约嘉年华、法国尼斯嘉年华共称世界三大嘉年华会,是热爱节庆的旅人今生必探访之欢乐圣地。

威尼斯人把面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13世纪,就有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

嘉年华最热闹的场地就属圣马可广场,这里随处都可感受到中古世纪的华丽神秘的氛围,面具下的人尽情享受着一场狂欢气氛,一场场中古世纪的华丽排场在这老城陆续上演着。400多年来,嘉年华会依然在威尼斯的水巷间散发着诱人的色彩。每年庆祝舞会之盛大与气氛之靡丽辉煌,充分展现古城的繁荣景象。

威尼斯面具,每一张都有灵魂。

三、分组讨论,并交流心得(5分钟):

通过刚才的欣赏,各小组讨论一下,并谈谈你们观后的感受。回答:

威尼斯面具通常用什么材料装饰的,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提问并总结)

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现在我们一块儿来总结一下(板书):

(一)、装饰材料:

运用多种多样的装饰材料和颜色,如黄金、银箔,皮革、羽毛、鲜花以及丝织品等。

(二)、特点:

1.半脸型面具,全脸型面具、动物造型面具; 2.直接画在脸上;

3.夸张、华丽、神秘、戏剧化,色彩绚丽;

4.既有神秘的幻想风格、华丽的现代风格,又具有威尼斯独特的历史地域和民族风情。

四、结合大屏幕,演示面具制作过程(5分钟):

(一)、威尼斯面具的制作方法(2分钟):

1、描绘法

直接描绘

2、剪贴镶嵌法

用材料剪贴镶嵌

(二)、威尼斯面具的制作过程(剪贴镶嵌法)(3分钟):

1、白卡纸(8开)中间对折,铅笔画出半脸面具轮廓,剪去斜线部分。

2、展开即得到半脸面具。

3、另取镭射色纸一张(4开),中间对折(有色一面朝里),铅笔画出面具装饰图案,为防止剪错,预剪掉的部分可用斜线标出。

4、仔细剪去斜线部分,得出所需纹样。

5、展开,即得到半脸面具的装饰纹样。

6、将镭射色纸纹样覆盖在半脸面具上,仔细揭开背面不干胶并粘贴。中间可以适当穿插其他颜色的纹样,借以装饰。这样,一副简单的威尼斯面具就完成了。

五、确定主题,分组制作(15分钟):

面具的制作过程示范完了,我想同学们对于简单的威尼斯面具的制作方法已经获得了最直观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选择出你们感兴趣的面具形式风格,并确定出主题,然后做好协调分工,来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

要求:

1、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一套工具材料。要求各小组负责人协调各成员,做好分工,合作完成。

2、时间:15分钟。

3、剪切材料要小心运用剪刀和刻纸刀工具。

(大屏幕展示威尼斯面具图片,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处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六、展评作业(6分钟):

各小组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请小组代表带着作品上台展示。说一下你们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设计方式?

(展示环节)

七、小结(1分钟):

欣赏了同学们精美的面具作品和介绍,老师为你们美妙的创意、精巧的构思、所赞叹。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威尼斯面具的风格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以后有机会参加联欢派对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面具,来增添欢乐的气氛。

八、课外拓展(1分钟):

用描绘法绘制一副简单的威尼斯面具。

九、板书设计:

1.威尼斯嘉年华:历史文化背景 2.威尼斯面具的装饰材料: 3.特点:

4.威尼斯面具的制作: 1).制作方法:

篇12:幼儿园万圣节面具制作

先找个硬纸壳板,用的是卡衬衣的厚板子。

贴上模板,不错吧。

按照南瓜的纹理,剪下一条条黄色的亮纸。

然后贴上去。

南瓜的那个头用绿色的,先剪后贴。

然后把眼睛和嘴挖开。

栓上绳子就OK!

试试看,效果不错!

上一篇:it公司试用期工作总结下一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回头看”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