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招生简章

2024-04-29

央美招生简章(精选4篇)

篇1:央美招生简章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作品是思维碰撞的精华,还是考场上无奈的生拉硬拽,绝对是高下立判的。

从“棒棒糖”“转基因鱼”,到如今“在风中飘荡”的一首歌,这组试题的主要“推手”都是央美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在外界看来,它们都可以被笼统归为不走寻常路的“怪题”,可宋协伟认为,其实三道题有着递进关系。在他看来,两年前给每位考生发一颗棒棒糖,要求他们画出含在嘴里品出的味道,还停留在个人体验层面。到第二年推出“转基因鱼”的时候,就开始转向了社会焦点问题。

连续两年出题都与热门话题有关,有人担忧十七八岁的中学生知识储量未必能应付。宋协伟认为这根本就不能成为理由:“这种焦点问题不是说我是中学生就可以不去了解,它们其实是站在大众角度的热点。”至于今年以诺奖入题,宋协伟解释道,“但凡有一点点余光还能看到文化、艺术存在的人,都不会不关注诺贝尔奖项,尤其去年的文学奖还颁给了一名歌手。”在他看来,中央美院要的就是具有这种眼界的人,“我们要招那些在正常的中学学习之余还能够阅读和体验社会的那一部分学生。”

阅卷现场,听闻最多的就是“想象力”,不少脑洞大开的作品尤受考官青睐。不过,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有人质疑是否会削弱考核造型能力。宋协伟认为,艺术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变化,招收各种不同风格特性和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这里存在对基本功如何理解的问题。别的学科还是在对造型自身的科学性进行描述,我们更注重的是叙事关系,就是你是否具有逻辑,有思想性,这也是基本功。” 令阅卷老师兴奋的是他们能从八千多份考卷里,遇见了此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张最特别的答卷

这位考生详细地把他的设计思路全部展现出来了

第一步骤,证书根据不同方案提供了四种材质:荧光PVC材料、非洲黑木、红蓝白条纹软皮和白色软皮;

第二步骤,给出了四个设计方案,有热抽象风格、立体主义风格、放弃原插画风格实现黑胶唱片,以及后现代风格。“

他还详细标明用什么样的字体比较能表现鲍勃·迪伦的气质,足见对美术史和设计史的了解和理解。”

开放性的试题也给了学生开放的机会,能够让学生一展自己所长。

造型基础考题:

考题内容:

关于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与鲍勃·迪伦的背景材料

1.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将2016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一位音乐家。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此奖项被媒体感叹为“有史以来最意外的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12月10日鲍勃·迪伦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而由美国女歌手、诗人帕蒂·史密斯代为领奖及致获奖感言。

2.鲍勃·迪伦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2015年,《滚石》评出史上最伟大的100名唱作人,鲍勃·迪伦位居榜首。作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当时美国新型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他对一大批同时代的后来的音乐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请阅读所给背景信息及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节选,绘制一幅你所联想到的能表现该诗歌意境的造型视觉画面。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节选)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my friend,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

注:1962年冷战时期,鲍勃·迪伦创作出《Blowing in the wind》。那些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叛逆青年,弹着老吉他,哼唱着这首为反对越战创作的曲子,奔赴全世界各个角落追逐他们的梦想;那是一个思想的年代,不用谈论爱情,只需社会责任感就能成为偶像。32年后,这首歌被选作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曲,与奔跑的阿甘一道成为一种前进精神的象征。这首歌曾入选美国大学教材,并成为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考题要求:造型表现形式不限,如素描、色彩、综合材料;建议选择你最具优势的造型表达语言。

设计基础:

考题内容:

1.根据所提供附件背景信息,为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设计一款获奖证书;

2.画面需有效反映出鲍勃·迪伦在音乐和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及独特气质。

考题要求:

1.将试卷进行横向或纵向幅面的平均分割,使用其中一半的幅面绘制证书设计草图,图草数量不少于两个;另外一半幅面绘制一幅完整的证书设计方案。

2.证书设计方案需包含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画面构图自定,证书文本自拟,字数不限。鼓励方案设计的创造力。

3.绘制工具、材料、风格不限。

篇2:央美招生简章

素描考试的评判标准

造型。对于设计而言。造型的表现至关重要。因此,在素描考试中,无论写生与默写,考生对于所选择的物品造型的敏感性、造型的结构特质、造型之间的节率关系,成为素描评判的重要标准。

构图 传统的素描考试方式是已经摆好的模特或静物,不存在考生自己的构图能力的考查,但设计学院的考试方式,则把构图作为考察的一项内容。自主构图能够看出考生能否能够对物体有基础的把握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否有效的通过安排画面的构图体现一种组织经营画面的能力。

创意。虽然有一个基本的命题,但通常情况下应该在创意表达方面有很好的发挥余地,而不应该是简单的写生场面。如何使得选择的物品具有造型上的独特意味,如何使得画面体现一种意境或者一种生活气息,可以看出考生全面的艺术素质和审美情感。

表现。主要看运用素描语言对物象做深入写实的刻画能力和考生个性的素描语言表现特点。集中表现在对物象的立体形态的塑造,质感的表现、黑白灰的语言处理、线条的生动性、以及整个画面的素描关系、空间关系的表述方式等。

现在说说在考试中容易产生的问题。通常出现有几个方面;

造型方面,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所给的条件,只是简单地把物体摆在画面上,没有对物体的塑造没有做主动的处理。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的素描训练,导致考生只是被动的在现现实的的形象;而我们的考题条件,总是使物象的造型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任由你来选择,来处理。你们可以想象今年的素描中出现的‘包’的多样性。自然,对包的造型的表现可以很容易地比较出考生的水品。如果按传统的办法。我们只给一种包的造型,让学生去写生,我们怎么来考察考生的造型选择与判断的能力?

构图方面;通常的问题是,在一些高中美术班和考前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有老师摆好了静物,组织好构图,学生然后去写生,缺乏在构图方面的基本训练。因此,在应考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素描考试时,就缺乏自我组织画面的能力,缺乏最起码的构图方法,画面散乱,不成格局,或者构图常常模式化,永远是所谓的三角构图、S型构图,缺乏从生活中发现有生命力的构图的能力。我们还看到,高考指南上出现的范画的构图成为考生模仿的对象。须知,当一个新颖的构图出现,通常会引起判卷老师的注意,但随后出现的模仿的重负的构图则有可能引起争议。因为,无论设计还是艺术,创新与独特总是最好的,永远要避免模仿和抄袭。

创意方面:创意方面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因素。不了解设计学院关于创意方面的要求,就很容易把创意理解成画非现实的创作,自己凭空杜撰出超现实的画面,故弄玄虚。须知,超现实的画面表达并非不允许出现,在每年的考试中都有存满想象力的设计性的素描出现,自然大方,充分地利用了所给的物象加以描绘,体现了很强物象塑造能力,也很好的传达了画的构思,非现实的因素在画面上十分合理。但是,有的则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奇怪的非现实空间的表达上,完全忽略了物象组合所起的传达作用;或者完全糟蹋了所给的物象,改的面目全非,造作而不自然。另外的问题是把创意理解为文学性的故事叙述,例如去年的考题,有一些考生画了小偷偷女生的钱包的场面,把注意力转移到图解上,已经没有了素描的表现,还有一些喜欢做些小的噱头,如从打开的包里伸出吓人的黑手等等。要知道,素描考试不是设计,对联想创意的设计能力,我们会在设计考试方面侧重要求,而素描考得就是大家的素

描能力。创意可能会有非现实因素的表达,但是整体上还是要求画面基本的合理性,要求建立在物象表现基础上的联想与想象的构思。

因此,素描的表现语言、写实的塑造能力就成为最基础的考察方面。素描画得好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可能就是素描的基本功问题,需要不断地通过针对性的写实训练,提高运用黑白灰的影调来塑造造型的生动性的技巧。另一方面因为通常情况下是默写,所以整体地把握画面的明暗关系的合理性。透视的基本标准型都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们要告诉考生,设计学院并不认为只有一种素描方式存在,任何的素描语言风格都可能画出好的素描,结构素描、影调素描、黑白灰对比很强的表现性素描都是允许的;描绘的工具铅笔、炭笔、炭精棒等等都可以使用。素描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在现代艺术中丰富多样,从普遍人为地基础训练转向一种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再单纯的作为一种技能的写实训练,而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媒介和手段。

篇3:央美招生简章

毕业季到了,没找到工作的同学也别着急,这8位学长已经给你们做出了表率!

01

最萌央美老爸——王岳伦

虽然大家都称呼他是李湘的老公,王诗龄的爸爸,但小编还是想叫他导演王岳伦,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学的油画专业,父亲王晖是一名职业画家,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受教于吴冠中先生。

02

最土帅又是演员中画得最好的——耿乐

耿乐是演员中公认画画最棒的,他198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0年毕业后升入中央美术学院, 选择了版画系专业。大三时被导演管虎发现拍摄了首部电影《头发乱了》,之后走上了演艺之路。

《蓝影子》是他央美附中毕业时创作的作品,参加毕业展览后被学校收藏,2014年央美附中60周年校庆,第二次展出了这幅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耿乐的爷爷是中国著名画家张仃先生,对于张仃你可能不会陌生,老人家是抗战时期的革命艺术家,曾在延安画漫画宣传抗日,后又画国画、写书法、做设计等等,我国的国徽就是他参与设计的。2010年2月21日,张仃先生逝世,当时耿乐亲手捧着爷爷的骨灰为其送葬。

03

身在电影圈心在艺术圈——王小帅

王小帅,是60后的电影导演,他执导的《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日照重庆》《闯入者》等电影想必大家也都看过。1981年,他成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一名学生。

后来上大学时他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是在从事绘画和导演方面他也有过挣扎。从童年时起,他就开始学习绘画,1978年,央美附中刚发出恢复招生的广告,12岁的王小帅就把作品和材料寄了过去。但由于年龄太小未能考取。直到1981年,他再次报考才得以如愿。

但进入附中之后,王小帅觉得有些吃力,周围都是基本功很扎实的学生,此时王小帅感到, 要是继续走美术,可能发挥空间很小,而自己又对拍电影很感兴趣,最后才走向了导演之路。当时与王小帅同为校友的还有刘小东与喻红,1993年他的首部电影《冬春的日子》中,刘小东和喻红参与演出。央美附中出身的王小帅执导的电影很有绘画感,加上两位央美实力画家的参与,也给电影增加了文艺气息。

《极度寒冷》是王小帅最艺术,但又有些枯燥的电影,该片镜头中的电影美学十分纯粹,更重要的是,本片讲述的正是一群行为艺术家的故事,并且是由人见人爱的贾宏声参演的呀!

04

央美最想除名的明星校友——肖央

一提到筷子兄弟,立刻就会想起那首红遍中国的 “小苹果”,其中的主唱之一肖央也毕业于央美附中。 80后的肖央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1996年他报考央美附中,不幸落榜,没有气馁的他复读了一年后如愿考上了。高考时他就报了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影视广告导演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职业广告导演。

肖央还执导了一部电影《老男孩猛龙过江》,影片中肖央化作超Low的逗逼形象贯穿在影片中,肖央自己也说,为了拍电影他把节操放在了鞋垫底下。可是他这么Low怎么都不像在央美附中学过画画的样子,好吧,小编代央美附中把他除名了,以后可不要说他曾在央美上过学。

05

电影、当代艺术两不误——乌尔善

乌尔善是中国内地导演,执导过《刀见笑》《画皮2》等电影作品,他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大学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年后转而投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近几年,他除了拍电影外,还做了不少装置作品。和电影相比,视觉效果还很相似,看来要想当个好导演,学绘画还是很有必要的。

07

最有人气的央美摄影系毕业生——陈漫

陈漫是中国当代独立视觉语言的摄影师及视觉艺术家,陈漫的高中是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读的,高考那年把自己的卷子和初恋男友张丹换了,于是落榜央美只选择了中央戏曲学院,但是上了大一她就决定退学,复读后以专业课全国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央美,成为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系2001级的学生,2005年毕业成为了摄影师。

在当代的摄影界,陈漫已很有名气了,她曾为范冰冰、舒淇、周迅等明星拍过个人写真,看了她的作品后,真觉得她是最像央美毕业的了。

06

最有摇滚范的央美设计系主唱——付菡

付菡,北京新摇滚乐队“后海大鲨鱼”乐队主唱。付菡曾经和谭平一起被采访过,她是央美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喜欢做一些灯光装置,所以后海大鲨鱼的演出比较有独特的风格。今年央美的毕业典礼上,她回到母校献唱。

08

最意想不到的央美学生——杜旭东

如果不知道杜旭东这个名字的,看了照片后是不是就了然了,他16岁入伍当了文艺兵,后来到海军司令部宣传部当宣传干事,后又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大专班学习的机会,所以他也算是央美人了。

篇4:央美研展,惊喜连连

但是,2015年4月30日开幕的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却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2015展览共展出硕士、博士研究生320人约400多件作品,无论是架上绘画,或是空间雕塑、装置、影像观念、设计、建筑等作品都充满活力,呈现出崭新的视觉经验。研展开幕期间,观展人潮涌动,与以往研展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也表示,此次“研展”是研究生教学的新探索,其培养模式正逐步由单一的学术型向专业型过渡。

到底惊喜有多大?我们让作品说话。

《设计师职业健康分析》

作者:侯锐淼 材质:纸 贴纸 框

这份分析报告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展览之前做了多么详细周密的调查,而在于展览中设计的调查方法:什么地方能大规模地遇到设计和艺术圈的人?自然是艺术事件也就是展览现场!现场提一个问题,分三个年龄段,由观众选择红黄蓝三种贴纸,将答案贴在墙上。完成!

《张伟,1982-2014》

作者:杨绍淳 材质:纸、书籍、 木头

一个80后北京男孩儿2014年因酒驾而丧生,作者将他成长过程中的事件提炼成一件件衬衫,从给汶川地震捐款到去鸟巢看奥运会开幕式,时代映射在个体上的点滴被艺术家用含蓄内敛的方式再次展现。

《他乡烈酒》

作者:李江涛 材质:绢本重彩

现实之美。作者为此还作《劳工赋》一首,关切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都在其中。“霜降过后是立冬,西风漫卷透工棚。天晚地冻工已散,棚中传来觥筹声。辞别桑梓来京城,拆旧建新做工程。……烈酒酒劣酒愈烈,醉乡易醉最思乡,四海为家皆寄客,萍水相逢此杯中。”

《记·迹》

作者:王浩铮 材质:银 沙

“4月中旬,学校操场跑步,每跑一圈(400米)提取一次元素。”看到这句话时还有点莫名其妙,提取什么元素跟眼前的展览有关么?再看才知道,这个放着金属的小盒子被佩戴在身上,人运动时会让金属在沙里面不停地打磨,形成不同的形状,作者每跑一次400米提取的就是金属的形状,以此作为首饰设计的依据。这么一个小设计,将人的日常运动带来的物体形状变化与首饰设计联结,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自然又人为的图形。

《夏日里的麦收》

作者:陈志敏 材质:布面油画

麦收不一定就是要表现大场面的丰收喜悦,不管是接打电话的,还是笑着聊天的,两个男人很日常地干着麦收的活儿,这份真实与质朴就在这日常中流露。

《一树一蛇》

作者:叶森 材质:槐木

改造一棵树,化生一条蛇。民间匠作,法式简约,装置朴素。实验艺术系同学们的作品越发成熟、简练,不再以稍显粗糙的结构或堆砌示人,这也是一大惊喜哦。

《百鸟图》

作者:刘思钊 材质:综合材料

百鸟图吸引观众的不仅仅是画面的丰富色彩与层次,而是多媒体应用手法。不时有不同鸟的投影打在画面上,配合那种鸟的声音,制造的是整个森林的氛围。不得不佩服同学们对多媒体技术的娴熟应用。

《高铅玻璃的声音》

作者:任民 材质:高铅玻璃

上一篇:伞花小学作文下一篇:奔流不息的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