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2024-04-29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精选8篇)

篇1: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xx严格按照机关工委文件精神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组织xx广大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现将工作开展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开展以来,中心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成立了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xx为组长的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亲自动员,切实指导中心各内设、分支机构党员干部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二、特色做法

(一)创建“残疾人之家”。服务平台是在市委提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群众办好事,为困难群体解难事”的工作要求下,中心的一项重点实事。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

(二)坚持下基层送温暖。中心党委始终心系x镇的疫情防控工作。针对镇、村防疫期间物资十分短缺,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的实际情况,中心党委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协调防疫物资。其中医用口罩600只、消毒液40公斤、酒精40公斤,医用手套700双。共计1.2万元。为镇、村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提供了物资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团结村作为重点疫情防控地区,驻村工作队为协助镇、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近1个月时间吃住在村里,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询问,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

(三)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开展“六个一”进社区活动,打造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xx五个党支部与xx宾馆社区所属5个党支部开展“六个一”共建共促活动。实现一起过“一次组织生活”,“一次主题党日”,“一次集体过政治生日”,上“一堂党课”,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参与“一次走访慰问”。党员与基层党支部联建连心,积极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方式,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解决问题

中心领导深入到xx、xx单位和对接社区等地进行调研走访。

(一)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切实维护中心干部利益。党员干部把为民、为基层办实事作为联系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重点抓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影响工作稳定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通过调研走访,解决了人民信访网上投诉处理中心干部职工体制机制等问题。

(二)xx中心作为退休老干部的聚集活动点,更好为老干部提供活动场所,近期规范人财物管理问题和老干部活动场所维修等相关问题。

(三)在走访调研xx心时发现,教室墙面、地面有漏点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为儿童复课做好准备。

(四)对xx内部资源进行了整合,更好发挥资源运用,增强合理配置。

(五)上半年建立了《因私出国(境)登记备案及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党群服务中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更好的加强中心制度化、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四、实际成效

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以来,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联系群众工作中,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通过亲历亲为,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使群众经常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得到他们的及时帮助,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亲民的行动。

(二)调研成效进一步凸显。中心党委紧紧结合业务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狠抓工作落实。

五、存在问题

一是极少数干部对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理解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二是联系服务群众体现“特色”二字还有待提高。活动的主题需更鲜明,活动氛围需更浓厚,典型示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xx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群众为先,把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呼声、群众的需要、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点,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以点带面推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增进党群干群关系,按照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大力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总结和运用好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创新联系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增强群众工作与改进工作方法相结合,处理好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与推动业务工作的关系,形成长效机制。

篇2: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为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切实增强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人现向学校、教师、学生、长做出如下承诺:

一、带头学习提高,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实际需求灵活学习,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泛阅读关于时事、专业的相关书籍,了解时事动态,不断提高思想业务水平,辐射宣传,努力做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二、做好师生群众思想工作。向师生群众宣传解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正面引导,教育引导师生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三、听取基层师生群众意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之间,虚心向师生群众学习,了解师生群众所想所盼、掌握教情学情、改进工作方法、找准服务师生群众方向。

四、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好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师生群众实际困难,营造人性化管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五、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师生群众水平。

六、促进教育和谐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帮助基层学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稳定。

七、带头厉行节约。坚持艰苦朴素,厉行勤俭节约,不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做厉行节约、移风易俗、转变社会风气的表率。

八、带头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廉洁从政、从教规定,坚守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工作纪律规范办学行为,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营造风清气正、勤政廉政的工作氛围。

承诺人:

2015年4 月 1 日 党员直接联系群众承诺书

作为一名党员又是一名骨干教师,我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现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作出如下承诺: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依法从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率先垂范。

二、加强学习,严谨治教,弘扬“务实”作风,积极钻研业务,更新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三、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不歧视、侮辱、排斥、挖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主动关心、帮扶困难学生。

四、保持“清廉”本色,洁身自爱、廉洁从教,不向学生家长谋私利,不接受学生家长吃请和礼品,不强制向学生推销复习资料。

五、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密切保持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作风,今日事今日毕。

六、坚持组织原则,服从组织安排。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按质按量完成,遇到问题,多听取大家意见,敢于坚持立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在研究问题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有不同意见时要摆出来,讲明白,一旦形成组织决议,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七、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充分发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

八、每年至少帮扶2名学习或者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

承 诺 人:

篇3: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关键词: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小康社会,目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牢固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谱写了辉煌篇章。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经济总量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据统计,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在75%左右,全国还有3 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乡还有将近2000万人生活在国家最低社会保障线以下,这些都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的基本国情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惠及全体人民的事业。没有解决落后地区困难农民、企业困难职工、下岗失业工人、城乡低保线以下群众的小康生活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在工作中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笔者认为,党员干部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矛盾。

1 以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之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揭示了人民群众真正伟大所在。回顾党的发展史,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胜艰险而不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根本原因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深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信任和支持。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和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按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由于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深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促使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实践,积极投身于改革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空前的成就。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

1998年汛期,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的危难时刻,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严防死守,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取得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2003年初春,在广东等地相继出现了SARS病疫,人民生命健康遭受极大威胁,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党与人民一道投入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最后取得抗击SARS斗争的胜利。此后,我国还取得了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09年的玉树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在历次与灾难的斗争中,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就很难取得斗争的胜利。这些抗灾救灾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归根结底是人民力量的胜利。这再一次说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毛泽东语),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今天,我国各族人民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进。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党的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完成。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只能不断加强,不能削弱。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和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人民群众那里获取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这样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终将取得最后胜利。

2 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对待人民群众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他多次告诫全党、党员干部必须讲政治,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的关系问题。所以,能否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实质上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

2.1 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就要尊重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一个人不管学历有多高,才华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他始终来自人民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党员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防止用自己的意志去代替人民群众的意志,用自己的观点去取代人民群众的观点。要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有效渠道,让职工群众对发展问题积极献计献策,让群众提出自己的主意和想法,并虚心听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把自己喻为人民群众的“小学生”,邓小平同志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为我们树立了尊重人民群众的好榜样。

2.2 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就要深入人民群众

党中央确定“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等举措,就是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彻底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想,倾听人民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之声,弄清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制定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方针政策。同时,党员干部要深入人民群众,在接触人民群众中得到实践锻炼,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生活,体验人民群众劳动状态,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得到增强,防止各类不良现象的发生。2010年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要求煤矿领导干部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跟班制度。对此,煤矿领导干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制度,这是深入群众的最好方式,也是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

2.3 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就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业。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在一切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各级党组织正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正继续想方设法为民办实事,使群众得到实惠。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激励群众,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启发群众的觉悟,让群众不等不依赖,靠自己的力量解放和发展自己。二是给群众提供智力支持,引导群众依靠科学技术改变落后面貌。三是通过培训各级党员干部,培育党员中心户和技术能手,造就致富的骨干和领路人,带动群众走上共同致富路。四是在“抓基础,谋长远”工作上多下工夫,在为群众“送医送药”“冷天捐衣捐物”“节日送柴米油盐”等简单做法的基础上向深层次扩展,努力变“输血型”为“造血型”,把实事办在根本上。比如:广西百色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发展战略,实施惠民工程,为群众造福,实施“公路大会战”,使全市村村通公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实施“人蓄引水工程”,解决山区地方人民群众的饮水难题,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创建“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建设百色老区人民幸福富裕生活;实施“农村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制定保护民工利益的“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相关政策等。这些都是为民办实事的最好事实。目前,我们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关系群众利益的困难问题有待解决,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既关心群众的眼前利益和切身利益,又关心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维护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2.4 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就要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依靠力量,但是在前进道路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人民群众不同群体所处环境不同、认识不同、精神状态不同,需要做好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启发和引导工作。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都有一个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过程。改革之初,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时,一些地方、一些农民在观望等待,一些人在评头论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一些人不能从计划经济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因而畏缩不前;有些地方进行移民扶贫、异地安置之初,也有少部分人不愿接受、想不通、不配合工作。凡此种种情况,各级党组织都坚持不懈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使各项改革措施得以贯彻落实。事实证明,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引导其为实现已定目标而奋斗,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

3 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目前,我们党内和国家政府机关中仍然存在腐败现象,这是人民群众最痛心和最不满意的事情,是党和人民之间一个最不和谐音,也是有可能动摇党的群众基础的最大隐患。所谓腐败,原意是指物质腐烂、变质。后来引申到政治领域,是指思想上、行为上堕落,组织、机构、制度措施等方面的黑暗和混乱等。腐败现象的存在及蔓延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国家的国际形象,也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保持和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中央把腐败现象当作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看待,把反腐败斗争当作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来看待。党中央多次向全党重申: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这说明党中央非常重视反腐败问题,态度很坚决。

党员干部应正确认识腐败问题滋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腐败。发生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忘记人民,脱离群众。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侵蚀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二是监督和防范措施尚不完善,还有漏洞可钻。三是由于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上的顾此失彼,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让极端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滋长。四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治党不严,打击腐败现象力度尚未达到惩戒程度。

如何有效防止腐败现象,营造清正廉洁的氛围,打好基础、抓好基础工作很重要,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可以取得有效效果:一是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即专门安排时间、专门组织力量集中开展教育活动,进行封闭式集中教育,深入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二是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生动感人、有说服力的模范人物事迹,比如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建设改革中的感动中国人物、抗震救灾先进人物以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等事迹;三是组织签订廉政承诺活动;四是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比如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反腐倡廉演讲比赛、廉政绘画书法比赛展览、重大节假日廉政短信提示活动,以及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企业、社区、校园等活动。

党中央强调,防止和反对腐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按这样的基本思路开展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实际成果。据统计,2009年1-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1 318 362件(次),初步核实违纪线索140 828件,立案115 420件,结案101 893件,处分106 626人;严肃查处了王益、米凤君、陈少勇、朱志刚、皮黔生、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郑少东等大案要案,体现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震慑了腐败分子。这是党和人民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成果,顺乎民心,反映民意,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斗志,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实现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生活扫除了障碍,大大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 妥善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同志曾有针对性地说:“什么是群众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有不同的反映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格局逐渐形成,人民群众中间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特征: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一部分人还比较贫困,而且贫富差距较大;一部分地区发展起来了,一部分地区还不发达;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一部分人拥有的利益也面临着冲击。贫富不均问题、先富与后富问题、利益得失问题,以及企业破产纠纷、拆迁补偿纠纷、城市管理纠纷、干群关系纠纷、社会经济纠纷等问题,都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反映。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客观存在而且呈现错综复杂趋势,理顺各种关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内部出现的新矛盾,是关心群众的实际表现,将有利于充分调动各阶层、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反之,不注重处理这些新矛盾或处理不妥当,就很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更谈不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如何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键点或者焦点在于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因为所有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利益问题,群众首先关注的也是利益问题。因此,一是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人民群众在发展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唯有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群众的收入,才能做大经济这块“蛋糕”,为解决群众矛盾问题提供经济基础。二是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起点不平等、机会不均等、资源占有不平衡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因而对收入、分配方面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凡是合法的收入要予以保护,对非法收入要坚决取缔,对某些过高的收入,要通过完善税收制度进行调节。三是采取“统筹兼顾”“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引导鼓励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民,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支援和扶持帮助尚未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广西百色市得到广东省广州市的对口帮扶,就是这一措施得以落实的有效范例。此外,党员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到群众意见多、矛盾困难多的地方,倾听群众心声,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以此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让人民群众的矛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全国人民向小康生活挺进。

篇4: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新时期高校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不但肩负着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并且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实现文化创新、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高校能否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决定着高校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同时,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密切高校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对高校党建和其他工作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机制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有效形式,也是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了解民情、倾听民声、集中民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要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需要党员的自觉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就是将一些有利于联系服务群众的成功做法转化为经常之举, 用制度和机制的形式固定下来, 坚持下去, 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第一,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保障。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也是党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源泉,在党的工作和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要把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搞好,同样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就要求高校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把握他们的需求,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由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愿望、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也要在建立了解群众的动态机制上下功夫,以免一知半解,造成工作的盲目甚至失误。

第二,建立健全高校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是保持高校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不仅是一系列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今后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着眼点。

第三,建立健全高校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机制能够有力地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高校党组织作为高校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深谋远虑,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合理配置高校资源,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局面,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才有可能。

二、建立健全高校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长效教育机制。

(1)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宗旨观念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脱离群众的思想倾向。(2)要健全学习制度。要建立健全加强党员干部学习管理的规章制度,科学确定学习内容、培训方式、教育手段,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干部参学参训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党课制度、党员学习日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定期组织干部培训学习党章、党史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政策方针,提高理论素养,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記党员标准,践行党的宗旨。

(二)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的长效联络机制。(1)构建意见收集平台。在基层党组织中推行党务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在党员干部中推行“领导接待日”、“党员接待日”等制度,通过面对面交流,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全方位、多层次搜集民意。(2)建立健全校领导接待日制度。通过校领导接待日,不断拓宽汇聚师生智慧、反映师生意愿的途径。接待形式包括:结合不同专题与师生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网上“校长信箱”、“书记信箱”,个别谈心谈话等。(3)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学校党委和行政定期召开全校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就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听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谈心、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互通信息,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联系对象的思想动态,针对他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交换看法。(4)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通过交友联谊和走访慰问等形式,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和民主党派组织的沟通、交流和了解,进一步调动党外代表人士和民主党派组织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定期就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重大举措向民主党派、党外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加深友谊。

(三)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深入联系基层群众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校领导联系基层单位制度。校级领导干部确定若干个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每学期要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服务推动工作要以办实事、搞服务、解难题、化矛盾为目标,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党政工作要点以及本人实际工作,真正扑下身子搞帮扶,贴紧基层解难题,坚持做到时间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对象广泛化和内容具体化,把调研服务推动工作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2)建立健全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确定1个基层党支部作为联系点,每学期要深入联系点,参加联系点的组织生活或党日活动,为联系点建设解决实际问题。(3)建立健全师生党支部共建制度。实行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动共建,着眼于以党建带教学、以党建带科研、以党建促学生发展,围绕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思想工作等主题,通过学术讲座、科技创新、专项辅导助学等方式,扩宽学生党员的知识面,并通过他们的种子作用去影响其他学生勤学、好学,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与沟通,达到科学知识传递、研究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塑造的和谐统一,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活力。

(四)建立健全多途径帮扶群众的长效机制。(1)开展多层次服务群众实践活动。在全校党员中开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高素质教育师资”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意识;在机关党员中开展“转变机关作风,服务教学一线”的主题实践活动,各机关支部与教学单位结成服务对子,并制定、修订一系列岗位职责规范,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在管理干部党员中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做到每一名教师党员至少为一名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2)多途径帮扶困难学生。开展校级领导干部、党员教师、机关干部与学生结对子活动,以思想引导、学业指导、成才方向指导为主,以经济帮扶为辅,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成才目标,坚定成才信念。

篇5: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县委“挂包帮”工作和党员干部联系社区工作安排以后,县委编办立即成立“挂帮包”和党员干部联系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编办主任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副主任任副组长,是直接责任人;各股室干部为成员;综合股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做到了责任、任务、措施“三个落实”:即:落实了部门挂包帮和联系社区责任人,形成了由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将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头;对“挂包帮”和联系社区工作制订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并对任务目标制订实施计划。将“挂包帮”联系社区工作列入编办重要工作,纳入单位年终目标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

二、联系服务工作进展顺利

1、召开了“挂包帮”座谈会。县委编办“挂包帮”工作组到坝底乡__村和当地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__村两委主要领导召开了座谈会。__乡党委政府、__村两委明确表示要支持编办的挂包帮工作,编办负责同志明确表示要严格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挂包帮职责,在__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硬件建设等方面,切实帮助__村做成几件实事。

2、召开了“挂包帮”村两委会。县委编办召集召开了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会上,编办向村两委班子成员传达了县委关于挂包帮工作的主要文件精神,听取了村两委班子关于村两委的情况汇报,交流了工作思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对能够答复、能够及时处理的问题做了明确表态,对于涉及坝底乡工作全局、__村发展、重大项目进行了探讨。

3、召开了“挂包帮”贫困户和贫困党员帮扶会。共有11名贫困党员、群众参加了会议,县委编办工作组对贫困户和贫困党员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致贫原因作了深刻了解,并深入各户,认真制订了帮扶计划。

4、加强“挂包帮”工作的扎实推进。编办召开了__村“三会”后,经常通过电话联系和交流“挂包帮”计划任务的实施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5、加强对“两委”工作的指导。编办经常保持同村干部的联系,了解村两委的工作情况,了解村上的发展情况、存在困难和村上的需要协调解决事项,切实加强对两委工作的指导帮助。

6、在联系__镇__社区工作中,县委编办与所在社区党总支、党小组进行了对接,就社区和支部党建工作交换了意见;县委编办重点走访了___栋的群众,收集了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并作了相应的妥善处理。

三、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进驻社区,解决群众反映的特殊困难。一是帮助再生育对象办理孤儿收养手续。____9栋居民____夫妇的子女在“5.12”地震中不幸遇难,震后收养了一名婴儿,但一直未能上户。通过结对帮扶,县委编办了解了他们的这一困难后,积极向县民政局相关股室咨询收养政策,及时向他们提供《收养登记指南》。目前,相关收养手续正在办理之中。二是帮助贫困户争取就业。_______栋居民__,丈夫在“5.12”地震中遇难,现在与儿子一起居住,反映新县城分配安置房时,儿子未能分到住房,感觉很不公平。通过“走基层、访民情”专项活动,县委编办的党员干部通过拉家常、听诉求等方式,面对面的向她讲述了分房的相关政策,安抚了她的情绪。___对于外债难以偿还的问题,编办党员干部开导她:要积极生活,教育好子女,让子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自力更生、不得不靠、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还清债务,并走向富裕。

(二)__村帮村工作初显成效。

1、协助做好拆迁工作,推进新区建设。召开了__村两委干部、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新区拆迁动员会。讲解了拆迁政策、拆迁有关要求、街房建设规定,并通过举例子、对照各地发展讲了场镇新区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澄清了该村部分群众对拆迁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拆迁群众思想认识。

2、制订了__村近期发展实施计划:

一是针对__村所处的区域位置、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家现行林业负责有关政策,将原来规划的_00亩核桃种植规模调整为__00亩;

二是争取国家项目,积极落实“五小”水利工程后,采用“果蔬间作”模式,扩大蔬菜优势品种.种植面积__00亩;

三是结合场镇新区建设和动员部分居住偏远、水电路基础设施差的农户,实施“乡内移民”到场镇新区落户;

四是加快劳动力转移,每年计划输出劳务人员__00人以上;

五是结合新区建设,提前谋划经营方式转型,拟发展商业个体经营户__0户。

3、衔接落实了产业发展项目。一是与县水务农机局联系,补充申报“五小”水利项目_0余处,切实改善该村群众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困境;二是与县林业局联系,将该村__00亩核桃种植项目列入多经产业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在明年全部实施,可实现产值_120万元,人均增收_00元;三是结合__5A级景区打造项目和新区开发项目,争取规划落实了民族风情旅游一条街”项目;四是大力实施高山蔬菜项目,计划在__组种植高山蔬菜__00亩。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__村农网改造工程迫在眉睫,编办及时同相关部门进行了立项工作的联系,力争早日动工进4行农电网络改造,确保群众安全用电;二是将___组群众人畜饮水困难挤进“五小”水利项目,切实帮助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户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5、加强地质灾害点的安全管理。对__三社地质灾害点,落实了监测人员,加强预防、预报,严禁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并同县国土局联系,争取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

6、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编办同村两委干部一起对该村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排除摸底,对重点人口加强监管教育,对重点问题加强落实。

篇6: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一、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中央对改进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制度保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不直接”,以致脱离群众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一些党员干部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意识越来越淡漠,不愿直接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交流越来越少,不想直接联系群众;受文山会海等机关弊病所困,没有时间直接联系群众;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写文件,不会直接联系群众等,严重损害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三农”工作本领,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直接联系群众。农业部门干部必须熟悉农业、熟悉农情,懂得农村、懂得农民,只有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一线,在直接联系和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提升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先下地头再回案头,做出决策才更有准头,履职尽责才更有底气。

二、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农业部党组通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农民群众工作能力,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为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势头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制度。,开展北大荒精神、南沙精神、祁阳站精神等“三种精神”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农业部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开展“践行群众路线大讨论”和“辛勤耕耘为小康”征文演讲系列活动。二是建立机关干部基层实践锻炼制度。坚持开展“百乡万户调查”、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选派干部基层蹲点挂职,构建了多渠道分层次全覆盖的干部基层锻炼新格局。三是建立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度。率先在中央国家机关开展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在门户网站上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网上审批,实行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网上投诉和信息公开。坚持部司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组织领导干部到部信访窗口轮流接访,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四是建立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制度。坚持为基层和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每年为农民群众办实事都在30件左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呼声强烈、长期没能有效解决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得到了实惠。五是建立干部作风考核制度。从起,率先在中央国家机关推行绩效管理,把中央决策部署和部党组中心任务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导向,突出对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作风考评。开展整治“庸懒散木推”专项行动,强化正风肃纪,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

在直接联系和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必须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必须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必须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必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

篇7: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按照集团公司组织部有关通知要求,我公司对20XX年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我公司党组织按照集团公司党委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领导干部联系点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对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进行了具体要求和安排。

一是要求领导干部认真贯彻领导干部联系点的制度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联系点,真心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20XX年我公司领导干部在“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联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为天津之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共撰写出调研报告6篇。

二是健全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强化提案落实监督机制。完善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体系,强化厂务公开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积极征求职工群众有关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公司工会在20XX年职代会召开期间从征集到的19条议案中确定7条提案。

三是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党员领导干部把为民、为基层办实事作为联系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重点抓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影响职工稳定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一网通”为载体,对公司困难职工进行动态管理,认真开展

“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不断扩大对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覆盖面,确保公司职工的稳定。20

篇8:论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素质

关键词: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素质

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规定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具备的标准, 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每一条每一款都是一名党员必须做到的, 而闪现其中的最为根本的精神就是必须牢牢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中国共产党员如何具体地做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阐述:“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说明我们共产党员不仅来源于人民群众, 更要将自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无论在何时何处何种境况下都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而, 在党建工作中, 在每名共产党员在自觉弘扬党性的实践中, 都必须在如何做到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宗旨上提高自律能力, 提高践行成效。

一、从自律做起, 努力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观念

选定共产主义的信仰, 追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被党组织接纳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必须在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密切联系群众, 这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成长进步、保持中国民众中的先进分子身份的必然本色, 也是终生不渝努力践行的必需作为。因而, 每名共产党员都必须从自律做起, 时时刻刻努力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观念, 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要加强学习, 不断强化思想观念。“刀不磨要生锈, 人不学要落后”, 在这句俗语中说明了学习应贯穿人的一生的道理, 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断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观念说来, 也需要通过一生中不断加强党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对先进典型事迹的学习来增强自律能力, 唯有在思想观念上筑牢密切联系群众的根基, 才能以理论指导实践, 在行为上自觉地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践行者。二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纪律, 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 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清正廉洁、真诚奉献, 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三要树立敢于担当的勇气。四要做到“三严三实”。必须清除“四风一顽症”的影响流毒, 诚实守信、扎实工作, 不滥用职权, 不阳奉阴违, 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标尺。

二、从组织生活做起, 加强党员教育和党内监督

任何一名党员都是党的肌体中的细胞, 都必须参加组织生活, 为党组织履行义务和责任, 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约束, 维护党组织的利益。党组织有责任对组织成员实施监督, 将组织成员履职尽责的情况, 包括自身建设情况做出阶段性综合评价, 并把综合评价作为奖惩依据, 增强成员对党组织的敬畏感, 维护党组织的鲜活生命力, 这也正是一名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之处。同样, 健全和加强组织生活也是每名党员增强群众观念, 密切联系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

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基础党组织作用。每名党员无论他的级别有多高, 他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党小组里, 在一个党支部的组织下开展活动, 不允许任何党员可以脱离党组织生活。但是, 一段时间以来, 基层党组织生活变得不健全了, 甚至于在部分基层党组织中, 组织生活被弱化到形同虚设的状态了, 以至于能够提醒一名党员身份的组织约束只剩下交党费了,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将党的“三会一课”的组织生活正常化, 让每名党员, 即便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都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 要将党组织围绕中心需要所安排的组织生活都抓细抓实, 让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明确党组织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所做出的战略部署, 提高自我约束的思想意识。譬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 党员所受到的教育就显现了这样的意义和效果。二要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有两种, 一种是正面的榜样, 如焦裕禄、雷锋的正面榜样作用, 他们的事迹都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彰显的, 也有一些反面典型, 如近年来不断受到党纪国法处理的一些反面典型, 反面典型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也是很能够防微杜渐的。三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群众评议活动, 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群众评议党员的形式有多种, 可以搞问卷调查, 可以建立群众监督平台, 借助科技发展的优势, 利用网络的发达空间, 采取微博、QQ等形式来开展, 也可以访谈、调查的形式来进行, 但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的制度机制, 扎牢制度的笼子, 以制度建设保证群众监督的长效和有效。

参考文献

[1]万戈.在新形势下, 共产党员如何密切同群众的联系, 对共产党员提出了哪些明确的要求[J].求实, 1993 (02) .

[2]尹德宏.共产党员要做代表人民利益的模范实践者[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00 (09) .

上一篇:2024临沂事业单位面试备考:考前实战演练及解析三十三下一篇:关于文案策划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