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英雄作文

2024-04-12

失败的英雄作文(共12篇)

篇1:失败的英雄作文

有人说,人的生命像一条线,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上升人们赋予它光环,名曰:成功。下降则永远都不讨人喜欢,然而如不言败,无败哪来胜呢?

——题记

我走在大街上,大风掀起了阵阵黄沙。天边那烧红的夕阳,此时宛如一块冷却的铁,冷出阵阵青边。这已是比赛最关键的一周,更是决定生死攸关的命运之战。

赛场上,队友们早从剑拔弩 张,似乎连空气都有了微微压迫感,天边冷起了几多黑云,似墨泼洒。风中给人已灼热的肌肤一种剧痛的快感,仿佛内心的悲愤压抑已变成了熊熊火焰,燃烧在人的每一根神经,招未出,心先行。内心里那颗马达早从十万风的吼叫起来,似乎一头愤怒的雄狮,饥肠辘辘的扑向自己的美味。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我们只知道,这场比赛不能输。

那扣人心悬的哨声吹响,双方似乎在同一时间,同时像闪电一样向对方靠拢,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的猎物,发出阵阵咆哮,中场休息,汗浸湿了衣服。

突然,一个鬼头鬼脑的人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脸上露出了狡诈的目光“你们想赢吗?”他冷不丁的问了一句。“当然想了。”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诡笑。“只要你们给我钱……”“不行,公正的手段才是真正的途径。”“哼!走着瞧。”他扔下这一句话,很快和天边那乌云融为一体,消失在我面前。

下半场,对方屡屡犯规,而裁判仿佛是个瞎子,但他更像个聋子,因为我们的抗议快淹没了赛场。

结局很简单,我们输了。原因依旧简单,我们未曾收买他。

雷声震天,大雨如泼,我们仿佛石塑一般,看着早已湿透衣服的汗和雨混然一体。

似乎,几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过去了,队长终于抬起那似乎有千斤重的头,掷地有声:“这场比赛虽然我们输了,”他更哽咽着。那年轻的脸上挂着晶莹的东西,似乎要溢出来。“但是你们依然是英雄,是一个个失败的英雄。

许久,许久。乌云终于散了,阳光洒满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后,一支强劲的球队横扫亚洲,所向披靡。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束阳光——即使失败,你们依旧是英雄!最强的英雄。

篇2:失败的英雄作文

失败的英雄

迈入历史博物馆,视线定格在那把匕首上,沧桑岁月腐蚀它的躯体,却腐蚀不了它的主人的伟大灵魂。

篇3:失败的英雄作文

既然“熟视”, 为何“无睹”?又因为什么机缘而“看见”?——“看见”的说法, 实在大有意蕴。不过巧的是, 我想我不经意间“看见”了《孩子为何失败》一书。我是说, 这本书一直就在我眼皮底下晃悠, 但以前我充其量只是在“看”它或者“看到”了它, 发现它的价值, 只是最近的事。

这就要说到前些天我听的一节英语课了。那堂课上, 孩子们的身体是僵硬的, 眼神是茫然的, 表情是麻木的, 甚至教室里的空气也是窒息的。学过living room等单词后, 是“Let’s do”的环节:教师先通过动作让学生理解Watch TV等指令的含义, 接着他边做动作, 边发出指令, 譬如Watch TV, 要求学生说出Go to the living room。坐在我身边的孩子, 刚学的几个单词尚未掌握牢靠, 但每次回答都那么准确无误, 以至于我差点相信她已完全理解两个句子之间的联系了。我悄悄问她是如何做到的, 她不无得意地告诉我:“您难道没看见, 当老师要我们回答‘Go to the living room’时, 其实‘Watch TV’一念完, 他的鼠标就已经滑向课件中相应的图片和句子上去了。傻瓜都知道该怎样回答!”

嘿, 我真是傻瓜。她们的伎俩我真没“看见”过。多少次我也和这位同事一样, 与孩子们如此“配合”, 竟还为此自鸣得意呢!那么, 我是在哪“看见”过这个细节呢?《孩子为何失败》中, 约翰·霍特不也写过这样类似的情境吗——教师在黑板上划出三栏, 分别标明名词、形容词、动词, 然后出示一个单词, 询问学生该词的词类。学生的命中率奇高, 原因是“每当这位教师要将文字写到正确词类下时, 总是以相同的准备动作走到该词类之前, 因此, 学生可以从他站立的姿态和角度轻易地寻出蛛丝马迹, 从而说出正确答案”。

无疑, 孩子们选择的策略不是真正的学习, 而是为了应付和搪塞老师的要求而绞尽脑汁地在想诡计。这样只会让他们陷入失败。“第一, 他们不会再花心思去学习, 以致他们的疑惑永远无法解开;第二, 他们会认定在学校要做的就是欺骗、瞎猜、看老师的表

刘关军

情、找线索、从别人那里得到正确的答案。除此之外, 上学再也没有别的意义了。”孩子们为什么要自掘战壕?也许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他们“害怕失败, 害怕不懂, 害怕被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他们唯一可能的选项只是“鸵鸟似的自卫”, 因为“他们以为老师知道你会做, 他就不会责备你、处罚你”, 而只要露出疑惑和恐惧的样子, 老师就会个别地指导他们, 也就是所谓的“帮助他们”, 而这样就显得比较安全——他们反而控制了老师。

遗憾的是, 身为学生之时, 我也常娴熟地使用这样的伎俩, 更深切地渴望免于恐惧的自由, 但一旦身为人师, 竟忘了这茬儿。我不仅视而不见, 也充耳不闻——我们不仅乐于或有意受骗, 习惯了受骗, 也失去了教师应有的视觉和听觉。我又想起了一个同事, 她上课时常使用“假声”, 她说的话在学生面前漂浮, 就像卡通书中气泡框里的话一样。她完全没有意识到, 她上课时就成了“老师”而不是“她自己”。她隐藏在“假声”和“假面”背后, 连自己都看不见、听不清, 又怎能从教室里所谓的喧嚷声中“听到”这个儿童乐队中各种不同音律的乐器所奏出来的音响?

有必要重新检视一下教师的“假面人生”。我们在“前台”和“后台”的生活为何分裂了呢?我们的主要目标怎么就堕落为演出了呢?“除了教室, 他们没有地方可以去。”约翰·霍特写道, “无论是不是感到恐惧, 他们必须进去。一旦到了教室, 他们就会想办法克服他们的不自信, 保持他们脆弱的自尊, 战胜他们的恐惧心理。”而做到这些的唯一办法就是, “教育”比我们更恐惧的学生, “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 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 对学生耳提面命, 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 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在“教育”中暂时忘却自己, 忘却恐惧, 也就“安全”了。

不得不说, 除了教书, 我们啥也不会。我们与学科、学生甚至与自己分离, 试图在学生面前保持一个一以贯之的完美教师形象。如此, 怎能帮助学生感受到“这个世界有趣、令人激动的一面”, 又怎能帮助学生“感觉到这个世界是透明的, 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因为头头是道地教, 或者说试图控制孩子们的思想;因为目中无人, 不知道“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因为不了解教育的真正力量在于唤醒, 而非恫吓, 所以课堂就沦为了一个“吞”话的地方, 教室也就变得硬邦邦、干巴巴的——师生互相忽悠, 同谋合作, 一场结果皆大欢喜而又一败涂地的“好戏”开演了。

为什么就不能告别压迫者的教育学, 在真实中生活, 并拥有一种“健康的恐惧”呢?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们毫不惧怕地自主学习, 学得乱蓬蓬的, 却又在丰富中拥有人性的秩序呢?难道就因为我们看不见、听不见“人”这一“真永远”?

其实, 约翰·霍特早就用事实证明, 在场的是位有血有肉的“真人”, 把敞亮的心灵献给学生, 孩子们就会“真正知道”, 而不是“似乎知道”或者“被迫知道”——他在解释他教的班级为何更优秀, 学生们为何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时, 骄傲地写道:“我最大的作用不是发明了多好的教学方法, 而是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人。”

难的是如何看见自我, 在课堂上尊严地生活, 做一个真正的人, 进而让孩子们站成一个人。霍特的人生经历也许可以给我们许多启迪, 他做过许多工作, 在已经可以不把教室里的挫折当成对他权威或自我价值的威胁后, 才选择了当老师——此刻, 他看见了自己, 他相信了这个世界, 相信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并相信自己可以理解这个世界, 也就把这种生活态度传染给学生, 他们因而“对世界更具信心, 也充满信任, 尽管世界让人无法理解, 但他们都坚毅地肯定自己不会被这个世界捉弄”——孩子们成为了堂堂正正的现代公民。我们当然无法复制他的人生, 但想大问题, 从小处着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上互联网, 交八方友, 做多元事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做的事吧?

或者成为一个写作者也是不错的选择。《孩子为何失败》就是作者为了向他的同事比尔·夫说明自己代他为五年级学生上课的情形, 而写下的一连串的短笺。当时的反思, 也不太成功, “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 还错失了很多明显的线索”——这大抵减轻了我们成为写作者的恐惧——但过了20多年后, 他有了更多的体会, 他“看见”了以前诸多视而不见的东西, 我们也看见了他的起点、探索和进步。他不停地写, 也就写成了一个看见自己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而活着的“明师”。认识自我, 明见自心, 他身在课堂、意在课堂、思在课堂, 师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 这大抵就是“免于恐惧”的自由吧。

当然, 即便活出自己, 但不找到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并且走向公众的话, 孩子们的失败也是会蔓延, 而是不会自动衰减的。“如果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 共同带领一个班级, 照顾一班学生, 随时交换意见, 彼此讨论对学生的观察心得”, 就如约翰·霍特和比尔·夫那样实行“二对一方式”,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约翰·霍特“看见”比尔·夫, 我们“看见”约翰·霍特和我们自己那样的发现。

朱光潜先生故事中的“一个人”终于看见了他的妹妹, 于他, 于他妹妹, 甚至对于他们的母亲来说, 都是一件幸事。只是, 我们何时才能看见自己、学生, 以及人的存在呢?那时的“看见”, 还需要付出至痛的代价吗?

篇4:失败的英雄

荆柯的事迹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而流传千古的。在《史记》的《刺客列传》里,司马迁描写了5个刺客,他们是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柯。比较一下这5个人的业绩,其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我们发现荆柯竟然是最没有成效的一个,与其他4人相比:曹沫,挟持齐桓公,迫使其归还了被占领的土地;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自己也被杀;聂政,刺杀韩国宰相侠累,成功,自杀;豫让,刺杀赵襄子,不成,自杀;荆柯,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荆柯刺秦是完全以失败而告终的,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荆柯被杀外,还搭上秦舞阳、樊於期的性命、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及后来燕国遭到秦国的报復,等等。但是,荆柯却成为这5个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刺客,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千古第一侠客”。这到底因为什么?

表面看来,是因为司马迁对荆柯的偏重。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柯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4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柯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描写荆柯?

这里面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刺客的地位,是由对手的地位支撑的。这也是司马迁的历史观。荆柯之所以比其他4个刺客高出一头,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刺的4个人高出一头;荆柯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4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其他刺客要刺的4个人的总和。更加了不得的是,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了中国,变成了秦始皇。连荆柯自己都不会料到的是,他的生命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联系在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荆柯的英雄形象是他的敌人秦始皇塑造起来的。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柯刺秦失败而扼腕叹息,纷纷分析这次行动没有成功的原因。有人认为运气不好,荆柯刚进咸阳宫,助手秦舞阳就因恐惧被挡在了门外,荆柯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柯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柯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现”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只有活捉秦王,荆柯自己也才有生还的希望。说荆柯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柯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柯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柯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柯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这件事情本身的难度实在太大。

世人对荆柯的失败耿耿于怀,说来说去,是因为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是希望荆柯刺秦能够成功的。然而,假如荆柯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伟业,他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柯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柯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滑稽,但我以为这是事实。

我这样说,并没有贬低荆柯的意思,而且荆柯也不是我能贬低得了的。我一直认为荆柯是英雄,荆柯的失败是伟大的失败。历史选择了荆柯,把他推到了嬴政面前,其他那些刺客是没有一个见过这个后来成为秦始皇的人的,这已经注定了荆柯的辉煌。

荆柯的英名与成败无关。重要的是荆柯敢于越过寒冷的易水,又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他无法预料结果,但敢于向最强者挑战。谁都知道这次挑战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将会一去不复返,就是去赴死的。荆柯自己早已高歌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有人对荆柯有各种各样的分析甚至怀疑,但没有一个人怀疑过他的胆略。当那个号称十三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荆柯还能谈笑自如。当荆柯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是孤独的,然而他并不畏惧。荆柯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知道,当他最后出手时,自己的生命也将完结。荆柯倒下时,咸阳宫已被他搅了个天翻地覆。荆柯显示了人类个体勇力、胆略的一种极致。

篇5:一个失败的英雄作文900字

前几天,我在看三国时,无意间从孙策想到了项羽,但他人对象与评价不高,我颇为不屑。但他依然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以为失败的英雄。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楚汉相争染满了血腥,充满了刀光剑影的一页。而在这部巨作的第一幕,是声势浩大的人民起义,将号称金汤的秦政权砸得粉碎。在这其中涌现两个人物,一则项羽,二则刘邦。他们曾见过始皇帝,一个颇为不屑的`说:“彼可取而代也。”一个则羡慕的说:“大丈夫应当如此啊!”两人之性格一目了然。

项羽24岁时便参加了起义军,随叔父项梁率八千子弟军过江,成为起义军的骨干。在起义危险之时,他率领军队破釜沉舟,大战巨鹿,九战九捷,杀苏角,俘王离,截甬道。各路诸侯作壁上观,只有楚军将士,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胆寒,以至于后来诸侯军将领见项羽时,无不两膝而行,不敢正视,项羽的威信可见一斑。此后项羽攻必胜,战必克。在彭城一战时,曾以3万人大破刘邦56万人。若是如此,谁又敢说他的头脑简单呢?难道一个像樊哙,张飞一般挥戈冲杀而不知运筹帷幄的人能够如此吗?不,绝不是,他应当是一位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英雄。可惜,在垓下一战,楚军全军覆没,英雄不再,他只能叹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可是,这只是寒号鸟一般哀叹!第二天,他又披挂上阵,在临死前,还努力杀敌,做最后一搏。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不也大抵如此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又何必要指责他那句“此天亡我也,非战之过”呢?

项羽并不是一个冷血动物,一台杀人机器,要不然,为什么虞美人要与他同生死,演出霸王别姬的那一幕催人泪下的悲剧呢?反观刘邦,却大不相同――彭城兵败,自己逃命,却要将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别人要烹杀老父,他却无耻地大喊“分我一杯羹”,后来又杀害开国功臣韩信,彭越。此事是人为乎?这种人能称英雄吗?

篇6:失败也英雄作文

那天下午,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摩拳擦掌。我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和二班一拼,我们班就有赢的可能性。

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分别站在绳子的两侧,我则站在旁边为我们六三班加油鼓劲。绳子的另一端是六二班,他们个个人高马大。相比之下,我们的实力和二班还是有一点差距。

随着清脆的哨声,比赛开始了,两班的`拉拉队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声音一浪比一浪高。这时的绳子像一根绷紧的弦,被双方死死地向两边拉着。我们班的队员们,脚跟挨着脚尖,脚尖抵着脚跟,他们拼命把身子压低,双手使劲往后拉,脚使劲地往前蹬,脸涨的红红的,我也在大声地为我班队员们加油,这时候,我真想把全身的力量分给队员们。看着绳子一点儿一点儿的向我们这边移过来,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对手”显然没料到我们有如此大的力量,于是他们也陡然加足“马力”,想挽回损失。不知是因为我们班队员的力量用完了,还是“对手”的力量出现的太猛太急了,绷直的绳子的中心又一点儿一点儿的向二班移去,我们班拉拉队的声音更大了,可那不争气的绳子却向游蛇一般向二班“游去”。随着我们班的叹息声,不言而喻,第一个回合,我们输了。

第二个回合,我们班的队员使出全身解术反击,希望胜利之神能够降临到我们头上,但很遗憾我们又输了。

篇7:失败也英雄作文

失败之于成功,犹如帆船之于航海。帆船没有帆走不了多远,没有失败的人生不会有大的成功。失败和成功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失败是成功的基础,成功是失败的升华。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关系?因为失败意味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或者你做事的方式是不正确的。直接面对失败的人,可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改变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找到正确的道路,最终获得成功。害怕失败的人被恐惧蒙蔽了双眼,以至于找不到失败的`真正原因。他们一直沿着错误的路线走下去,到现在还不知道,最后只能走向更大的失败。

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失败。

失败可以让人变得强大。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试图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说,但过程并不顺利。连续16家出版社拒绝了凡尔纳,屡战屡败的凡尔纳愤怒地把手稿扔进了火里,但他的妻子救了手稿,他突然明白自己必须面对失败。于是他去了第十七出版社。第17出版社最终同意出版这本书。后来,经过努力,他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家。如果一个人能直接面对失败,那么他的意志会在多次失败后得到磨练,这也是成功的基础。

失败也有隐患。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挽回。”。失败的到来往往伴随着痛苦、悲伤和失落,所以我们在直接面对失败的同时,要做好调整心态的准备。如果心态不能及时调整,后果会很严重。

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我们知道如何直接面对失败,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并努力改正的时候,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篇8:巴贝奇:失败的英雄

18世纪末,法国发起了一项宏大的计算工程——人工编制《数学用表》。在没有任何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大批数学家组成了人工手算的流水线,算得天昏地暗,才勉强完成。

即便如此,《数学用表》仍然错误百出。巴贝奇看后,甚至喊出声来:“这些计算错误已经充斥弥漫了整个宇宙!”因此,他决定研制一台机器,对这些数据进行重新计算。

说做就做!他开始设计拥有计算功能的机器。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1822年,第一台拥有计算功能的机器诞生,巴贝奇将其命名为“差分机”。

这台差分机从设计到零件加工,几乎都由巴贝奇一个人完成。当时工业水平有限,很多零件不能加工到理想尺寸,因此这台机器的运算精度仅达到6位小数,所能演算的函数类型也只有几种,但已足够满足当时航海和天文方面的计算需求了。

为了鼓励他制造出精度更高的差分机,英国皇家学会破天荒地拨了1.7万英镑给他。要知道,世界第一台蒸汽机的研究经费才700多英镑。

巴贝奇信心十足,这次,他要制造出一台运算精度为20位小数的差分机。

然而,在初期图纸设计阶段,他就碰壁了。

他发现这台“大机器”所需要的零件大约有25000个,而主要零件尺寸的误差不得超过千分之一英寸。于是,他邀请了著名的机械工程师约瑟夫·克莱门参与制造,但进度十分缓慢。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全部零件只完成了不到一半。同事们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纷纷离他而去。巴贝奇独自苦苦支撑了10年,终于感到无力回天,差分机的设计被迫宣告失败。

篇9:失败英雄作文

――题记

冷风袭袭,江水淙淙,立于江边,不禁沉浸于当年那战火纷飞,四面楚歌的战场之中。在这里依稀可见可触的是那弥漫在空气里的浓重的战火气息,还有回荡于江渚之上的兵锐噌击声,永远倒影于江面之上的刀光剑影。

风袭脸而至,让人透不过气来,在飒飒的冷气中透着隔了两千多年的沧桑与悲凉,冷漠中不时让人伤感,不想今时今日依旧斑驳得强烈,好似在某个上古的地窖里发现破碎的酒瓦中那逾古的老酒散发出幽古浓烈的气味。这时,波涛涌起,思绪立即被这场景所收敛,又想起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感,以为这虽不及“千堆雪”来得壮阔,但似乎也不乏玉杯琼浆之感!但这不比长江黄河,他是悲凉与雄壮的,伤感和多情的,沧桑而激烈的――毕竟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在这涛声风声中,我仿佛听到当年那句带有几分稚气而又不失轻狂的言语“彼可取而代之”。你生于乱世,年少就已雄心壮志,以为可以逐鹿天下。你与身俱来便是身高八尺,力能扛鼎;你心直口快,豪爽仗义,见伤病之士兵,便心疼得热泪滚滚,分之饭食;你为人恭敬,言语和气DDD你本是上天的宠儿,胜利本该属于你!但――

回想钜鹿大战,你在战场上力挽狂澜,心中不免激荡不已。你九战九捷,破釜沉舟,大败秦军。没有这一仗,刘邦不可能趁隙入关。遥想当年你从带领八千子弟兵起事,到当时诸侯中最强大的四十万军队。或许因为年少,使你变得轻狂;巨大的胜利使你的轻狂变得不可收拾;你开始自负残暴――这一切都注定你只能成为一个失败的英雄,而不是王者。

在鸿门宴上你放了刘邦;急于分封,不甘居于人下;又念念不忘。“富贵”而“归故乡”――你或许不懂王道,成王败寇自是常事。要成王者,耐是必要的。而你高傲轻狂,不甘居于人下,你希望人们以崇敬的目光来仰望你,你是多么骄傲!但失败是必然的。当四面楚歌响起之时,你悲歌慷慨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你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是怎样一个壮怀激烈令人荡气回肠的场景!英雄末路,长歌当哭。这一悲壮惨痛感天动地的悲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丝毫不亚于古希腊任何一部悲剧。我本以为像你这样的英雄的泪是冷的,不想是热的!

当你历经楚汉之战却只剩下二十八名骑兵,最后只身单骑来到乌江,大呼“天灭我也,非战之罪也”!亭长劝你随他渡船回江东,“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是他不懂你,如果就这样渡河过去或是放弃战斗,举手投降,束手就擒,那就不是项羽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应该把兵器高高举起,就像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一定要让演出在谢幕时达到高潮一样。回响在这儿的是你那高举兵器;来回驰骋于乱军之中那嘶声裂肺的杀喊声;面对背楚降汉的吕马童,你笑了,笑得惊天动地――之后令我伤心的是你竟然慷慨自刎了――你即使是死也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

或许这才是你最好的选择。想起李清照的诗句――“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又岂是一个“悲”字了得!

篇10:失败面前辨英雄作文

再红的枫叶,也有凋零的时候;再美的蔷薇,也会有凋谢的时候;再好的帆船,也会有打翻的时候;再伟大的人,也有面对挫折的.时候。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所以,一个人以何种态度面对困难与失败,就决定了他能否成功。

历史的天空辽无边际,勾践就是星星里最亮的一颗。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被放回越国,他在失败的耻辱中振作了起来。一叶轻舟划过江心,他的薪床上没有了他的美姬

,有的是他的思考与决心;他的面前没有了珍馐美味,有的是一枚象征着耻辱的苦胆。十年过去,他诠释了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三千多个日夜的沉淀,终以灭吴复仇为结局。

尘封在历史中,却有一位英雄留下了一抹遗憾。项羽被汉军追赶落魄乌江。江畔英雄仰天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乌江亭长的挽留他只是凄惨一笑,手起剑落,留下两行清泪一片嫣红。杜牧感慨英雄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却自刎而亡,并非是因为乌江多宽广无路可走,而是因为他终究跨不过失败那道坎。

面对失败很可怕也很简单。抬起头昂扬直视它,也不过是区区一件小事,但若低着头躲避它,就只能居于失败者之列。面对失败,越王勾践有勇气站起来,卧薪尝胆富国强兵十年,在这三千多个夜晚咬牙坚持着,最终得以向我们证明他存在的意义。然而项羽,翻雨覆雨半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样气吞山河的英雄,骄傲一世,没有倒在修罗场上,却死在自己的剑下,死在失败的阴影中。我们为勾践喝彩,也为项羽惋惜。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挫折之下要么成为勇士,要么甘做匹夫。不曾面对狱中刑,司马迁怎能撰出《史记》而流芳百世?不曾面对屡次贬谪的欧阳修怎能写下《醉翁亭记》?不曾面对世间忧患,屈原怎能有《离骚》这一绝世之作?

篇11: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失败,英雄主义

行为表现

存在这种行为模式的人是一种有缺陷的个人英雄主义,这种人不停地做很多事,又逼得太紧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陷入这种行为模式的人(我们姑且称他们“英雄”),总是觉得不够好,几乎要做不可能的事。英雄们常常吃的比能消化的多,一个项目还没了结,就盯着下一个。并不是贪婪驱使他们,他们对金钱也不感兴趣,吸引他们的是不能达到的东西。他们鞭挞自己和别人达到最高速度,却忘记了不论是机器、动物还是人如果不停地以高速运转而不停下来修理,最终也会蹒跚而致失败。

有这种倾向的人经常是鼓舞人心的甚至是有超凡魅力的领导。他们有远见,当他们将这种远见和目标表达给其他人时,他们能鼓舞其他人的雄心,激发起他们内心的“英雄主义”来。当领导说:“我们可以完成。”那没有说出来的宣言就是,“你能做,你能做任何事,我相信你很伟大,”这是一个很难拒绝的信息。我们都期望被人相信我们能做大事,听到这样的召唤,能激起蕴藏以久的努力。

有些冠军说他们从不知道失败是什么,英雄则从不知道胜利的意义。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赢了,这是庆祝幸运的时间,应该为幸运休息一会儿,给身体、心灵、精神一个恢复的机会。

产生的根源

通过与许多英雄的沟通,我们认为其根源是很清楚的。他们对成绩有异乎寻常的期望,而且从来没有对他们的表现完全满意过。英雄接受的最高的表扬就是:“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是一种讨好的方式,其实是在说:“你很聪明,你可以建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对于英雄来说,他不知道极限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歇歇,说“我完成了。”

幸运,特别是英雄的幸运,是容易上瘾的。参加运动的人常说他们与运动的关系是上瘾的,我们咨询过的刚刚以几乎超人的力量完成了项目的人也是这样,这种事业上的内分泌会产生并维持英雄的行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有过推得太狠以使一个重要项目幸运完成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任何事业都是重要的因素。然而,英雄根本就不知道有其他的工作方法。

英雄不仅仅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会盯着一个项目不放,经常地修改完善,直至“完美无缺”。英雄不仅坚持完美,而且将项目扩展,包括进更多的工作。“太多、太难”是他们顽强坚持的目标。

幸运指南

如果你认识到自己是这种行为模式的人,你该怎么办?首先第一步是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你工作中正常的方式是不是推得太狠?你对周围的人也推得这么狠吗?人们总说你显得疲惫不堪吗?你的下属也向你抱怨他们的情况吗?你的团队失去了很多人吗?这些就是英雄行为模式的关键标志和症状。

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保持团队的温度,经常做,用别人来做温度计,以便精确地知道温度(许多人不愿告诉英雄他们累了)。(人生感悟 )再就是成为一个好的观察家,学会观察别人脸上表情和非语言的交流。只有建立在对别人充满热情和理解基础上的英雄,才能成为公司的带头人,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才得以体现。

篇12:失败的英雄作文

状元下海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不顺心。丁忧在家的新科状元,心情很沮丧,“既成进士而父见背,不及视含殓,茹为大痛,国事亦大坠落,遂一意斩断仕进!”

其实,急流勇退的念头,早在1894年9月就已经在张謇心中萌生。

那月下旬的一天,张謇随文武大臣去迎接从颐和园回宫的慈禧太后。当日恰逢暴雨,路面积水一两尺深,文武百官一个个匍匐路旁,衣帽尽湿,顶戴上的红缨流下鲜红的水,其中有不少七八十岁的老臣。而慈禧乘轿子经过时,却视若无物,连轿帘也没掀一下。

这件事给张謇很大震撼,让他心寒:状元又如何?一品大臣又怎样?还不是一辈子匍匐在地任人驱使?这场暴雨,浇灭了张状元朝堂论战的激情,让他从书生意气的亢奋中彻底清醒,退隐之念由此而生。回寓所后,他在笔记中写道:“愿为小民尽稍有知见之心,不愿厕贵人更不值计较之气;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在乡居丧期间,他不时想起生母金氏的临终遗言:“科举是出人头地的归宿,为了光耀门楣,一定要追求它,但你性刚语直,最好不要当官。”慈母的遗言,让张謇更加坚定了退出朝廷纷争的决心。

不做官,又能做什么?在乡间小路上,面对朝日夕阳,张謇在苦苦思索着。

转眼间到了1895年的夏天。一天,洋务派干将、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来信约张謇去江宁面谈洋务。

对于张大帅,张謇并不陌生。十几年前,张謇从朝鲜还乡时,就曾先后接到张之洞、李鸿章的聘书,但被他一概婉拒,被人称为“南不拜张,北不投李”,一时传为美谈。张謇曾对友人说过:“我们好比大家闺秀,处子之身岂可不择媒妁,草草嫁人!”

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回再次接到张大帅的邀请,作为新科状元,谈的又是洋务,张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动身上路了。早在1886年,张謇就在家乡提倡蚕桑,还试制过高粱烧。与张之洞一样,他也认为“中国要振兴实业,还是要看读书人能不能有作为!”

这年夏天,张謇两次前往张之洞衙署长谈,交换了许多关于学务商务的看法。在日记中,张謇写道:“南皮(张之洞籍贯河北南皮,故人称南皮)身上带有‘五气’——少爷气、美人气、秀才气、大贾气、婢姬气。”

大帅虽然“五气”俱全,但和状元却谈得非常开心。张謇对张之洞的主张很赞同,二张一拍即合。畅谈之余,张之洞正式邀请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这意味着,张謇可以带着“公务员”身份的“救生圈”下海。这对正琢磨退出官场纷争的张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一开始,张謇没敢答应,办厂可不是闹着玩的。他起自农家,苦读成名,虽然状元及第,但终究只是一介寒士,既没有从商经验,囊中也颇为羞涩,一旦失败,自己承担不起。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謇最后还是决定冒一次险。因南通棉花“力韧丝长,冠绝亚洲”,棉纱销路旺,张謇下决心先在通州办棉纺厂。

他对张之洞坦言:“世人都说书生只会空谈,只会负气,我偏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看。但要办实业,难免委屈自己,低身下人,就算‘舍身喂虎’吧!”

1895年1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正式委任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这位南洋大臣终于把兄弟拉下了水。

丁忧期满后,张謇进京销假。当时,翁同已被慈禧勒令告老还乡,戊戌变法的败象已现,张謇一心想的是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在获准复职的第二天,张謇就以“通州纱厂系奏办,手续未完”为由再度请假。当天晚上,他就离开北京前往塘沽返乡了。他在当晚的日记中自嘲:“读书卅年,在官半日,身世如此,可笑人也。”

在唐家闸选定厂址后,张謇为纱厂取名“大生”。

父教育,母实业

“大生”二字源自《易经》上“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古语,他还亲自撰就一副楹联:“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这副对联后经翁同手书,笔力千钧,气势宏大,既道出了纺织工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也道出了张謇实业救国的志向。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差不多同时开业的纱厂相比,大生的生意分外红火。

1903年,外纱倾销,上海各纱厂受挫,大生不仅获利,而且继续扩张,添了2万多纱锭。之后,大生继续迅猛发展,光是1905年这一年就赚回了半个厂。

张謇以状元办实业,主张关税自主,实业救国,当时的《申报》《时报》以及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等经常报道他的消息,称誉他“执东南牛耳”;而声誉日隆的大生纱厂,还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国资本无暇东顾,这是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那些年,大生纱厂可谓利润滚滚。面对大把金钱,张謇并没有沉醉其中。与一般商人不同,张謇下海的初衷是实业救国。

“营志重于营利。”建厂之初,他就这样向各大股东表白过。他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得大多数老百姓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是儒者应尽的本分。”

南通原本是个偏僻小城,“十字街放个爆竹,全城听得见”。1895年张謇筹办大生之前,城内不过4万人,没有任何工业,只有零星的手工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张謇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这是张謇的口头禅,也是他实践村落主义、建设新南通的原则。

1899年,大生开机,当地许多男女洗脚上岸,走进工厂。1901年,为了解决大生原料问题,张謇联合当地士绅创办通海垦牧股份公司,许多流民走进海滩,垦牧定居。1902年,大生开机不到3年,他就与沈敬夫等捐资兴建通州师范,许多娃娃从此得以走进课堂。

10年过去了,南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09年,刘厚生应张謇之约出任大生二厂经理。当年秋天,他随张謇来到垦区。以往弥望皆水、浪花飞洒、凫雁成群、獐兔纵横的黄海之滨,已然变成一个阔大无比的棋盘。走近看,每个长方形棋格四面都环绕着小沟渠,沟渠外是纵横交织的道路。

垦牧区不仅人畜两旺,粮棉丰收,还建了多所小学。沿途不断听到童声合唱:“新世界,垦牧乡。新少年,小学生。”这首张謇创作的《垦牧乡小学校歌》,透着理想和朝气。

一路上,张謇与刘厚生围绕垦区未来计划热烈地讨论着。他设想在沿海五县开垦棉田100万亩~200万亩,可供50万人~100万人生活。途中,刘厚生禁不住插了一句:“四先生,你不愧为真正的书呆子,你竟把古时候井田制那套陈词滥调,一件一件地实行起来了。”

这句话让张謇兴奋不已,他边击掌边说:“厚生,厚生,你才是我真正的知音,别人都不了解我呀!这种事,我如不做,恐怕没有第二个人来做啦!”

第二年的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张謇带着刘厚生走进通州师范(简称通师)的校园。荒废多年的千佛寺书声琅琅,成为江淮地区最大的学堂。民间传唱:“淮南只有狼山高,兴学只有狼山早。”

大礼堂正中,悬挂着校训:“艰苦自立,忠实不欺。”张謇告诉刘厚生,这些条幅,都是通师开学时他亲手书写的。在校园,张謇特意领着小刘看了厕所和食堂。他说:“办学堂,要注意这两处地方的清洁。看学堂,也要看这两处是不是清洁。”

张謇在校园各处视察,直到积翠滴露,更深许久,才缓缓离去。

父教育,母实业——这是张謇村落主义的核心。通师是张謇一生最大的心血之一,他曾不止一次说过:“家可毁,师范不可毁。”

南通建设是全方位的。根据张謇自己的总结,大生集团哺育了大量公益机构,包括240多所小学、6所专科学校、1座博物馆、1座图书馆、1个气象台、16家慈善团体等。

张謇在南通的开拓带有强烈的个人奋斗色彩,所谓“上不依赖政府,下不依赖社会,全凭自己良心做去”。至今南通还有个说法:“一山,一水,一人。”山是狼山,水是濠河,人是张謇。

躲不开的政治

自从投身实业后,张謇基本上不太掺和政坛纷争。但随着大生集团实力的壮大,其商业关系逐渐辐射东南乃至全国。此时,张謇即使想躲在南通,做一个现代陶渊明也没有可能了。

自离京城后,张謇积极参与的第一件重大事件就是东南互保。

1900年夏天,八国联军借剿灭义和团之名攻打北京。6月,张謇看到全国的动乱即将爆发,他急忙乘轮船前往江宁,会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劝其“定计维持江南”。但是6月20日,慈禧太后下旨宣战,调动清军围攻外国使馆,并命令各省督抚广召义民总署战守。太后开口,刘坤一当然害怕,如果违旨自保,弄不好有杀身灭族之祸。

眼看战火就要烧到江南。关键时刻,张謇联合盛宣怀等江浙大资本家,最终说服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大家共同约定,实行“东南互保”,使长江以南半壁江山免于涂炭。此时,东南各省社会安定,张謇的大生纱厂“纱路大畅”,江南各省新开各种新式企业近百家。

1912年,民国初立。在南北对峙的大格局中,各种政治势力开始重新站队。在这场政治拔河中,张謇选择了枭雄袁世凯的北方队,而不是海归总统孙中山的南派。

张謇的政治观念的变迁和他的经济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朝的保守政策显然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孙中山动用武力,不利于秩序和市场的稳定;袁世凯手握重兵,能保证国家稳定与统一,又赞成共和,当然是他当时的最佳选择。

作为帝党成员,张謇一直主张君主立宪。在此期间,张謇就瞩目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而两人的结识那就更早了,30年前他们就一起扛过枪、跨过江。

30年后,张謇既非当日的幕僚书生,袁世凯亦非当日的武夫。因为立宪、共和,曾经割袍断义的两人,在现实政治面前,开始第二次握手。

1911年(农历辛亥年)5月11日,张謇进京途中路过彰德(安阳)。此时,慈禧已死,袁世凯被迫下野,正蛰居彰德附近的洹水河畔。在同行人员的劝说下,张謇终下访袁决心。

这次会面从下午5时一直进行到午夜12点,随行者刘厚生回忆说:“我们同车的人一觉醒来,见张謇登车含笑对我们说‘慰亭(袁世凯,字慰亭)毕竟不错,不枉老夫此行也’。”

数小时的“道故论时”,张感觉袁的见识非同一般,远在碌碌诸公之上;袁对张关注的事业给予高度评价,并以人民利益相标榜,获得张謇极大好感。临别时,袁表示,如有出山之日,定当遵从民意,希望张謇给予多方合作。

对这次会晤,张謇抵京后意犹未尽,致函袁世凯称:“30年别离,世事沧桑,一夜畅谈,慨系横生。”洹上会谈,使袁张多年的芥蒂进一步消弭,为日后张謇拥袁做了极重要的铺垫。

当年10月,为了庆祝大维纱厂正式开工,张謇赶到武昌。10月10日上午,张謇过江在汉口等船,晚八时登轮返沪。船开动时,他发现长江对岸起火,“舟行二十余里,犹见火光熊熊上烛天也”。张謇没有想到,他居然目睹了武昌起义的烽火。

武昌起义,举国震动。作为立宪运动的领袖、新兴实业家代表,张謇的心中对革命及其可能带来的动乱充满了担忧。但一向务实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迅速转向共和,辫子剪了,日记里的时间也换成阳历。通州很快宣告独立,“地方秩序如常”,大生资本集团毫无损失,张出任地方总司令。

不久,孙中山来信邀请张謇到南京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去了一趟南京,张謇反而更加坚定了弃孙投袁的决心。很多年以后,后人在张謇的日记中发现,南京会面后张謇对孙中山的评价,仅仅四个字——“不知崖畔”。说白点就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和太浪漫了。

袁世凯将“二次革命”镇压下去以后,张謇即于当年10月中旬前往北京,就任熊希龄主持的所谓“名流内阁”的农林工商总长。

1914年2月,熊希龄被迫辞职,内阁垮台5天后,张謇写信劝告袁世凯警惕已经在国内外广泛传播的“帝制复活”的流言,小心因此诱发新的动乱。他借用苏轼的话以示讽喻:“操网而临渊,自命为不取鱼,不如释网而人自明也。”

1915年2月,张謇辞去农商总长一职,标志着他一生全国性政治活动的结束。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

消息传来,张謇感叹:“三十年更事之才,三千年来未有之会,可以成第一流人,而卒败群小之手。谓天之训迪吾民乎?抑人之自为而已。”

伤逝

1922年,持续走红的纱布市场突然暴跌,棉贵纱贱,亏损像瘟疫一样,蔓延到整个行业。向来赢利的大生一厂亏损39万多两白银,二厂亏损31万多两白银。大生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此来临。

为拯救大生,张謇曾向国内银行求助。但银行只会锦上添花,这时候哪会雪中送炭?向日、美财团求助,最终也没有结果。

时来天地同发力,运去英雄不自由。1925年,大生一厂资不抵债,被债权人组成的银团接管,张謇成了名义上的董事长。大生改姓,南通自治事业也半途而废。一世心血,付诸东流,张謇不由得感叹:“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张謇曾说过:“人生要经历三个时期:30岁以前是读书时期,30岁至六七十岁是做事时期,70岁以后又是读书时期。”

退出大生的管理后,劳碌一生的张謇真正开始有了一些空闲,他从濠南别墅搬到西林梅宅小居,坚持每日临怀素帖,读《左传》。

1926年,张謇已是73岁高龄的老人, 8月初,张謇与人一起在江堤上走了10多里,观察分析主要危险地段,并筹备护江保堤的石料。一连几天,张謇筋疲力尽,适逢气候闷热,他支撑不住,倒下了。

8月23日子夜,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次日,张謇已处于弥留之际。上午10点过后,各方面有关人士都聚集到濠南。张杖含泪而至,移步至乃弟病榻旁,俯身耳语说:“汝来有所自,去有所归,看来时机已到,要把定神志,好好地归去吧!”张謇微微颔首,这位不知疲倦的老人终于带着遗憾的神情闭上了眼睛。

胡适闻讯后,感慨万千,他这样写道:“张季直(张謇,字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上一篇:皇甫学校宿舍管理规定(修订)下一篇:通信原理实验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