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辩总结特色开头

2024-04-12

四辩总结特色开头(精选8篇)

篇1:四辩总结特色开头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要感谢对方辩友给我们一场如此精彩的辩论。纵观整场辩论,对方辩友嘈嘈切切错杂谈,大错小错落一盘,小错不论,但大错咱必纠!因此我们坚持认为:大学生应着重培养人格!

谢谢主席,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对方辩友的妙语连珠掩饰不了他们对几个问题的认识不清。

对方辩友华丽的语言可以点亮整片星空,却唯独照亮不了通往真理的路。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指出对方的几处纰漏,拨开乌云见明月!

谢谢主席,大家好,虽然对方辩友舌灿莲花,令人钦佩,但我却不得不遗憾地指出,精妙言语背后的错误。

篇2:四辩总结特色开头

个人月工作总结开头

工作总结开头语工作总结的开头对于一份工作总结的整体而言非常重要。工作总结开头怎么写呢?以下从几篇优秀的工作总结开头语中提练出几种工作总结的开头,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到工作总结开头怎么写。范例一:办公室主任引领着办公室的大事小事的管理规范,做好工作总结尤为重要。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一篇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大家在撰写工作总结时,不妨予以参考。范例二: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镇财政所的正确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收支计划,保证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本学期学校的财务工作总结如下:范例三:半年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自己在政治思想和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将教师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敬请各位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工作总结开头1.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在公司领导的全面支持、关心下,本着一切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围绕优化服务、拓展xx和xx的宣传和信息的功能,从客户的利益角度服务、业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利益最大化,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XX年的工作。

2.回顾这半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反映于xx及xx的风格、定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尤其是网上的公司产品库充分体现我们xxx和我们这个平台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商机和快捷方便的信息、导航的功能发挥。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3.光阴如梭,一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XX年即将过去,20xx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在20xx年,更好地完成工作,扬长避短,现总结如下:自XX年工作以来,我认真完成工作,努力学习,积极思考,个人能力逐步提高。伴随着公司的发展,我所工作的xx作为公司的一个设计部门尤为重要。所以,我在实际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小慎微。此外,火车跑的快还靠车头带,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无论从业务能力,还是从思想上都存在许多的不足。在这些方面我都得到了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的正确引导。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今年7月,我来到xx工作,近6个月以来,在公司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在行业学习上远远不足,要想做精做好必须得深入业务中去,体会客户的心理和行业的动态。在技术上还有待提高学习。

个人特色交流总结

又是一个终点,4个月的忙碌暂告一个段落,该盘点一下自己的得与失了,回顾曾经的点点滴滴,可谓辛苦与欣慰并存,惊喜与遗憾与共。

要说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地方,也有几许,那就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逐步提高。这缘于我们课前2分钟的训练。虽然时间短暂,但精彩无处不在。

我们课前的训练,就和电视台的节目一样,有总策划,每堂课前都有不同的主持人,主持不同的节目。

比如:成语接龙。成语接龙组就有3个人策划,两个学生负责找成语,然后制成幻灯片,其间包括对生僻的成语的解释。一个学生负责训练。现在孩子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如果你发现一个孩子随口说出一个成语,并不稀奇,说出一些你闻所未闻的成语也不足为怪,因为那是我们还没涉猎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孩子们是我的老师。欢乐“动动动”栏目,是孩子们在积累了成语之上自己创建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肢体语言猜成语,他们有自己的口号:好像是“欢乐动动动,你动我也动。”结尾还有手舞足蹈的操。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策划的,我只是给了点意见而已。具体是每组派两个代表,一人表演一人猜,猜出的就为小组得一分,而且每天累计。孩子们的表演让人啼笑皆非,但的确活灵活现,小主持人也蛮幽默的,每次到这个时候都让人余兴而归。

演讲,是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捷径。我们有一节课前安排的是演讲节目,每天安排一个人。主持人前一天让孩子们做了准备,要求把重点部分写在黑板上。看了他们的演讲真是各有千秋,有的孩子不敢抬头,有的孩子紧张地总是重复,还有的孩子背的很熟练但是不 能吸引学生,所以我就建议他们演讲完之后做些评价,先说优点,委婉地提出建议。这样孩子乐于接受。没想到孩子们的评价也颇有见地,原来他们心目中也有完美的标准。学生对他人提出的建议有:请用眼睛看着我们,并微笑;如果能用肢体语言协助效果会更好;演讲开始的语言要自然,贴近大家生活。我无意听了一个孩子的演讲,她的开头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说:一个毛毛虫,想过一条很宽的河,请问它是怎么过去的?孩子们马上纷纷举手,可答案都不对。然后她告诉大家:是化蛹成蝶后飞过去的。原来她讲的主题是:遇到困难不退缩,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困难一定会踩在脚下。我听后眼前豁然一亮,那个在前面侃侃而谈,幽默风趣的不起眼的小女生就是我的学生吗?我高兴地第一个鼓起了掌,那一刻,我感到很欣慰。

还有很多节目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有根据教材编排的有关质数、合数、偶数、奇数的游戏,有大家喜闻乐见的歌曲等。所有的主持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他的学生随时可以竞争,优胜者留任。新节目的产生或招聘,都有总负责人计划和宣传。我就成了幕后者,看到问题后及时给他们指出,以保证他们的活动步入正轨。

每堂课前的两分钟,给了孩子们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不再惧怕当众讲话,与人交往的能力会逐步提升。而且,丰富了学习生活。各位老师,您还觉得这两分钟是您的负担吗? 当然,在工作中,我也有困惑的地方,数学成绩的提高成了我们最大的障碍。还请各位教过高段的老师能帮助我们指明方向。

篇3:四辩总结特色开头

十世纪初杜威推行“做中学”, 使学生有目的的活动, 积极的思考, 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皮亚杰倡导活动教学论, 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 学、教、做合一。”他的理论主张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 知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 服务生活。学校周边环境资源是最丰富, 最直接, 最方便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完善校本课程。指出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对学校学生兴趣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编制出多样性的具备本地特色的课程。

二、探索目标

(一) 学生通过收集特色手工资源, 感受特色手工材料的魅力, 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保护环境, 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二) 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积极参与各种手工实践活动, 并学以致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活动的兴趣, 获得对手工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 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三) 在手工实践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鼓励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指导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增强艺术鉴赏的能力。

(四) 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增强集体凝聚力, 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探索过程

(一) 准备阶段

特色手工课程的开展首先是要求材料的准备, 由于我校处于城郊, 具有一定的苗木特色, 各种树叶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 许多小学高段的学生家庭种植各种类型的苗木, 学生对这些特色的树叶资源较为熟悉, 准备很方便。于是, 我们让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 每人准备一个小盒子, 专门收集组员们的树叶手工材料, 组长定期进行检查。同时, 组员们在课余时间提前将树叶进行风干处理, 以便于上课时树叶平整, 易于制作。组员们每周五自习课, 会举办“小小树叶展”活动, 比较谁收集的树叶颜色, 形状, 大小尺寸特殊并展示。有的组员, 甚至已经开始构思树叶拼贴的创作。所以,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当孩子们收集了许多的美术手工资源, 并且准备在课堂上跃跃欲试的时候, 我知道我们的手工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 探索阶段

1.利用多样范画及魅力树叶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作热情。

充分的课前准备已经奠定了课堂的基础, 如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创作的激情是重点。首先, 我从各种类型的范画入手, 以此打开学生艺术的窗口。比如在第一阶段树叶拼贴画过程中, 我收集了丰富而又充满童趣的树叶作品, 这些树叶拼贴作品贴近生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同学们看的非常起劲, 每看一副作品的时候, 已经开始讨论这是拿什么树叶拼贴的, 怎么样剪切的, 如何把树叶组合在一起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看起来像什么等。其次, 通过孩子们介绍自己收集树叶的成长环境, 各种季节不同的树叶生长, 又让我们增长了新的知识, 感受够到了树叶的魅力。这样的一节手工课, 不但欣赏了优秀的作品, 了解了树叶的相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了, 它就像熊熊烈火一般越烧越旺。

2.利用特色树叶资源, 感知生活, 指导学法,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 发挥想象力, 自主创作学会评价作品

(1) 加强技法指导。美术课对于技法的要求很高, 正确熟练的掌握技法也是创作的基础。技法训练既要扣紧每节课重点, 又要考虑全局, 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 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 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 又要具体辅导, 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2)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美术课手工课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让学生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我们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的水平、技法掌握情况, 探寻符合学生特点的手工课程。比如在树叶拼贴画制作《旅行和参观》主题时, 许多农村的孩子并没有出过远门, 我们让他制作祖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等景色确实强人所难, 这时, 就需要我指导学生, 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 把本地的特色手工的艺术变得生动有趣些。比如, 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处于初步阶段, 我就不能强迫这些学生制作出多么精美的作品, 而他们的任务也许就是一节课解决一个造型难点, 如, 只单单拼贴一只大公鸡, 拼贴一朵花, 拼贴一个房子等。日积月累, 当他们简单的造型完成以后, 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副好作品了。

(3) 呵护创造力, 改变课堂。传统的手工课堂是以教师为主, 我们说什么, 学生做什么, 这样的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有美术专家指出:我们的美术教育到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成长还是在控制下发展,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于是, 在树叶拼贴画课堂中, 无论学生想出什么样的点子, 或好或坏, 我们都应该给予呵护, 创意的想法要多多的鼓励, 有缺陷的我和孩子们一同改进。比如, 在树叶拼贴过程中, 一个孩子在一张纸上只剪了一棵树, 我看后并没有马上去修改, 而是, 把他的作品贴到了黑板上, 让这一组的同学们每人上来添画一笔, 看看最后会呈现什么样的作品。在我的指导下, 学生们一个个走上讲台, 有人剪出了一个房子, 有人剪出了一棵棵树, 有人剪出了朵朵白云, 有人剪出了一只长颈鹿, 有人拼出了一个小朋友……在众人齐心合力下, 一副精美的作品诞生了。这时, 我走到孩子面前问他“你想到了什么”, 他说了许多。如今的课堂我只是一个参与者, 而正真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改变课堂, 精彩不止40分钟。

篇4:四辩总结特色开头

一、民族政策教育

内蒙古的民族团结教育地方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开展民族政策大检查活动,从总体工作的方向上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指导各项工作.使得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从1952年底到1953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周边蒙古族聚居区相继划入,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本着承认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开展了民族政策大检查,严肃批判了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意识和倾向,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错误思想也进行了批评和帮助,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团结。

1956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为了纠正改造中一些左的错误政策,正确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民族问题,按照中央的指示,内蒙古自治区对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着重检查和批评了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自治权利的现象,反对了大汉族主义。

在文革时期民族团结局面受到严重破坏,在九一三事件后,为了稳定边疆局面,改善民族关系,1972年毛泽东同志说:“政策问题多年不抓了,特别是民族政策,现在地方民族主义少些,不突出了,但大汉族主义比较大,需要再教育。”1973年进行了民族教育政策大检查。

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全面纠正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左倾错误,自治区党委1977年1978年先后发出民族政策再教育的通知.

1980年春节前后在恢复1969年7月以前内蒙古的行政区划以后,自治区党委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1991年3月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复杂局面,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1990年9月讲话精神,自治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二、教师奖励政策

民族团结教育最主要的实行者是民族学校的教师,对于他们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内蒙古在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师奖励中充分体现了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这一特点,对于蒙汉兼通的教师进行专项奖励,对民族学校教师在子女就业、发展党员、家庭生活等方面予以照顾。

1978年9月14日王铎同志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上指出民族教师要努力做到蒙汉兼通,熟悉和热爱民族教育,在教师级职评定、工资调整、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和奖励等工作中,要从民族教师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做出适当安排。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教学,是民族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很有优越性。为了鼓励所有在民族学校工作的各族教师都能掌握两种语文,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两种语文教学津贴。在评定教师职称、荣誉称号、晋级、提拔等方面,要从民族教师的实际和特点出发,适当放宽,不搞一律化,一刀切。

三、地方民族教育课程

内蒙古地区在90年代全国统一编定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前 已经编定了自己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1981年7月自治区教育厅将<<党的民族政策和自治区建设课>>列入初中的教学计划.放在初三下学期讲完法律常识后进行,每周2课时,大体讲八周左右.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培养热爱各族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掌握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1986年自治区教育厅规定,在三四年级安排民族团结教育,每学期在课内安排2节,在课外安排1节。

四、特色奖励制度

内蒙古地区对于民族团结教育除了在物质上、制度上进行保障以外,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鼓励方式,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区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1983年发出<<关于筹备全区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的通知>>,各级单位召开民族团结表彰大会.9月自治区召开首次表彰大会.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全区性的民族教育表彰会。通过表彰和交流经验,进一步促进全区民族团结和我区的教育改革。从1984年起,每年9月定为全区民族团结表彰活动月。

2.奖励使用蒙古语文活动

毛泽东同志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 关键是坚决克服轻视和忽视民族语文的倾向.因为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即是民族情感问题,也是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授课用语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政策。1951年1月11日,《内蒙古日报》发表了题为《纠正轻视蒙文教育 努力发展民族语文》的社论。

1962年4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关于颁布<<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与使用蒙古语文奖励办法>>中规定集体奖励条件: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重视蒙古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在工作中切实执行蒙汉两种语文并行的决定,并在培养民族干部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者.个人奖励条件努力学习蒙古语文,短期内由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能用蒙文处理一般公文的程度,并在工作中由于积极使用蒙语或蒙文便利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任务者.汉族和其它民族干部,由于积极学习蒙语蒙文,基本具备条件者,应优先奖励.

在《内教民字(81)7号》中指出在自治区 蒙古语授课的中学生中,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评选区内蒙文版的中学生读物。1963年出台了《蒙族中小学蒙汉语文升级考试办法》。1964年起在蒙古族中学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加试蒙古语文。

3.学科竞赛和歌舞比赛活动

自治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拔和发现优秀人才,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的学科竞赛活动和授奖评选活动逐年增多,而蒙语授课学生由于受语言等因素的限制,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为此,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和自治区语委三个单位牵头,并联合各盟市有关部门决定在全区蒙语授课中学生建立明安图杯理科奖和尹湛纳希杯文科奖。1987年5月4日内蒙古教育厅、民委、语委发出关于在全区蒙语授课中学生中建立明安土杯理科奖和尹湛纳希杯文科奖的通知,在蒙古族学生中选拔培养了大批有特长的人才。

篇5:四辩总结特色开头

一、改革开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前所未有的开放,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正是由于始终坚持这一点, 改革开放才取得了巨大成功。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使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证, 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主流, 迸发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积极性。

改革开放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广大人民群众历史中清醒地认识到,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同时,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 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3]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 着眼新时代,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改革开放, 具有历史性的宝贵财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取得了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十七大报告用“十个结合”高度概括了这些宝贵经验。

第一个结合,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 原因在于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第二个结合,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 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站稳脚跟, 充满活力。

第三个结合,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 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 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 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个结合,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强调我们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第五个结合,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强调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第六个结合,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强调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七个结合,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强调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 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八个结合,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强调我们既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独立自主的权利, 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九个结合,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强调我们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 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十个结合,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强调我们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动党的建设, 又通过推动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胡锦涛同志指出, 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年的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这些宝贵经验。

三、改革开放, 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把“十个结合”定性为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这一总结具有极高的政治分量和极大地理论内涵。

“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其中, 前三条是统管全局, 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 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 则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曾经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 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 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因此, 改革开放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要求的, 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的,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走的也是唯一正确的一条康庄大道。

摘要:改革开放, 自1978年以来已经进行了30年。本文总结了这3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广大人民群众群策群力, 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分析了在未来的征途上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杨纪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篇6:万事开头难

愛因斯坦深刻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被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教学,但乐于参加动手实验在游戏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让学生不知不觉就能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让学生能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这样的课对学生才会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尤其是引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如何创设好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的课堂呢?万事开头难,物理学教学自身的特点明显,利用好这些优势,物理教学会事半功倍。

一、开门见山型

现在的教学要求精讲精练,这就要求教师珍惜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这节课要掌握的内容,不能拖泥带水,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教科版物理教材中“热量”的教学。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内能与热量》的第二课时,引入新课时就不必多说废话,可直接用提问入题: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热传递中的热量究竟是什么?生活中的热量我们是从那里得到的?进一步学习本课的主要内容热量、热值的概念教学,以及依据公式计算内容,水到渠成。

二、用故事引入新课

适用这一引入新课方式的内容很多,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这是一则“死海不死”的故事,在《浮力》的教学中用它来引入新课,立刻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比如用在《光的反射》一课的教学中引入阿基米德用铜镜火烧敌军船帆的故事等。生活中的故事数不胜数,而学生的年龄正是喜欢听故事的阶段,把与物理有关的、有意思的故事精挑细选,加以概括,这样引入新课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谜语引入新课

物理谜语很多,生活中的谜语更多,恰当运用谜语引入新课,会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再将《电阻》一课时用谜语引入新课就比较适合。上课时出示谜语:“离婚”,由于小学学过导体绝缘体,所以当有学生说出谜底“绝缘”时,学生恍然大悟,有的会心一笑,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再比如《电路的连接》一课,用和尚的念珠(谜底是串联)引课,抑制冲天怒火(打一物理名词,答案:大气压)可以运用到《大气压强》一课中。

四、直接用实验引入新课

实验有很多,不同的实验,引入新课效果会有所不同。

1.趣味实验引入新课

《内能》一课可补充压缩空气引火仪是脱脂棉产生火花的实验。老师当众演示,学生可以模仿老师做实验,由于实验效果明显,学生的好奇心会油然而生,课堂气氛不用老师调动就能比较活跃。

2.将实验用魔术的方式引入新课

《分子动理论》的教学可以这样处理:见内聚力演示器展示给学生,教师将其挤压,使其“粘”在一起。再让学生上讲台模仿老师做一遍,由于演示器表面一凹凸不平,学生不易成功。若再找瘦小、高大两个同学做对比试验,是受小同学能成功,高大同学不成功效果会更好。实验中老师可模仿魔术演员用煽动性的语言展示,当出现两个铅块吊起十个、甚至二十个钩码时,课堂的气氛达到顶点,好奇心也彻底显现,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以魔术揭秘的形式将课程进行下去,学生必然会认真学习。

除此以外,小游戏、笑话、视频文件、诗词、格言等各种形式都可以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只要与课堂有关,能吸引学生,同时又不喧宾夺主,不会影响课堂效率,物理教师大可以用“拿来主义”的心态,从生活中,从其他各个学科汲取素材应用到课堂,是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是学生愿意学习物理,并且轻松获取知识。

篇7:四辩总结特色开头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2001年,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为主题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与会学者明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进入21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新的世纪, 我们不仅要继续进行建设现代高等教育道路的探索, 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发展, 而且在质量和效益上要显著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 标志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大大加快, 这对高等教育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办学主体多样化的挑战, 而且在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将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 同时争夺生源等国际教育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探索和坚持中国道路?如何弘扬、提升本民族文化, 并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 同时防止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一切, 都将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 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不仅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开放步伐, 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

对此,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深入研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 其国际性彰显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 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 并且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就是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1]119。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形成, 中国高等教育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就蕴含着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但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共享教育资源、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同时, 也尖锐地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存在着教育趋同与文明疏异的分野, 存在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现实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化”, 进一步说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化”。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发展中国家在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 只能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着无法摆脱的作为西方附庸的危险。因此, 本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观点交锋, 与会代表一致提出,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在提出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倡导本土化的教育理念, 国际化与本土化, 客观上两者是共存的, 是相互补充的。

立足民族性是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基础,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共存与互补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加快国际化进程, 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 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触及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即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理念?会议代表所形成的共识:中国高等教育应扩大开放, 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影响和实践指导。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于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剧烈。1959年, 自英国剑桥大学C·P·斯诺发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以来, 两种文化相互对立和彼此的分裂给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 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 因此会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 对未来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估计, 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分离就是错误判断的前提。为了解决这对矛盾, 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世纪初,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旧矛盾交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与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 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矛盾, 教育观方面重视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 轻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本体功能的矛盾, 人才观方面重才能轻品德的矛盾, 价值取向上, 重科技轻人文的矛盾等等, 都与教育领域中科学主义之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野无不具有直接的联系。因而, 周远清同志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 要下大力气来改变这种思想, 更新观念。”总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走向融合。2002年召开的第二届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应因了时代的需要, 深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的提出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年8月江泽民在会见部分国际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的座谈会上, 从四个方面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应互相学习, 优势互补, 密切合作, 共同进步[2]。在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进一步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大学教育的教育既是专业的教育, 更是成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必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诸方面、各环节, 其核心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而不应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或者课程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多数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认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 研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问题很有意义, 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 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是培养能领导新世纪发展需要之人才的重要方面[3]6。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理论的必然。从知识的内在价值来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必然性, 是价值互补的需要。从本质上讲, 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一体的。其一,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两者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科学精神求真, 人文精神求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二, 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一个是强调逻辑思维, 一个是强调形象思维, 两者不可或缺。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 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其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其实正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是人类整个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史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和准则。

2002年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潮流, 切中时弊, 弘扬了教育本义, 其所研讨、形成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观念、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的平台上加以建设,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核心地位来抓, 从而把高等教育的重心落实到“育人”上来,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理论成果、学术观点所显示出的前瞻性、先导性, 对提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化水平、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0年7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教育理念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主题被旗帜鲜明地确立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我国现在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 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不仅要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而且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高水平的先进目标, 坚持教育创新,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4]4周远清会长在主旨报告中分析了坚持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之后, 明确指出, “坚持教育创新, 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这是我们在21世纪头20年应当毫不动摇的方针”[4]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推进自主创新, 基础在教育, 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尽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教兴邦策略,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均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创新尤其是高等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与根本。

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创新其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要在解决高等教育实践的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 抽象出新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即实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 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 这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共同问题[4]24。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研究为基础。与会专家学者明确提出,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加强教育研究。周远清会长在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一门科学, 这一点还不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 教育科学研究在我国一直发展比较迟缓;而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 很难有先进的教育理论, 很难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 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也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因此, 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4]。喻岳青教授在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大学的创新是难以实现的”, 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4]94。由此可见,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 其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产生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薛天祥教授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指出, 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种趋势, 其理论创新研究需要以此为逻辑基础, 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及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4]25。吴岩教授在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远未解决“从属理论”的问题, 提出“要实现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理论创新带动、引领教育研究, 根除‘从属理论’现象”[4]。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日益关注知识和科技创新、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无不日益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创新。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都由重视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而寻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之路。在此背景下, 2006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再次强调教育创新, 更加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代表指出, 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学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教育理念必然成为指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建设创新型国家, 大学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依靠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培育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杨叔子院士指出, 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贞的精神追求、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行为准则这一灵魂与根本;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推陈出新、实事求是、顺天致性、和而不同诸如此类的智慧与才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 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 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5]。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理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将高等教育研究引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现实问题的关注, 更加强调通过教育研究的自主创新来创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四、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间, 2004年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选取的主题是“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 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则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为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围绕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经过两次论坛的连续研讨, 提出并形成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三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另一角度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党政工作人才;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提法虽不同, 实际上都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等教育要承担人才强国战略的使命, 不仅要深入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更要特别深入地研究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的关键;不仅要有科学的举措和方法, 更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 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发展个性是人才辈出的基础。保护学生的个性, 并把它挖掘、发扬, 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 保护和发扬个性是引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6]10。

同时, 特色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办出特色, 以促进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办出特色, 是个性成才的关键, 也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6]201。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根基。知识经济社会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相比, 其所需人才的结构更为丰富, 个性化、创造性、小批量的特色更为鲜明。建设人才强国, 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 更需要人才的层次和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基。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周远清会长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幕词中指出, 特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方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坚持特色发展, 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办出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之间“趋同化”趋势的矛盾更加突出, “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校发展定位的困惑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的问题, 成为那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具有鲜明的优势,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繁荣。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都应当而且能够办出特色, 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都可以形成特色。“各类高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中, 都大有作为, 都要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 正确定位, 安于本位, 各就各位, 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6]84

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化的必然前提。潘懋元教授在探讨如何坚持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时, 进一步强调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潘懋元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为了优化教育结构,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 必须有科学的分类, 以构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每所高等学校而言, 其设置的学科、专业, 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6]13。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成为下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关于大学分类发展的标准存在诸多争议, 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 部分专家、学者提出, 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潘懋元认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当前最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合理划分,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实际, 建议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 (专业) 的基本理论为主, 研究高深学问,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 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 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 (高职高专) , 以培养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性人才, 即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门人才为主。这三类高校各居其位、协调发展, 才能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6]13。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关键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的基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相联系, 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应当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这是第四、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最为鲜明的观点之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与研究, 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 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形成、完善的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这一发展目标的确立, 是在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行动纲领。

五、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育人功能是其根本职能,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这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将主题聚焦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 则是从更为宏观、更为全面的视角, 审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 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问题, 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7]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这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 必须结合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 考察各地区、各高校实情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连接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 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特征和本质, 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科学发展规律, 采用科学发展策略, 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所有制高等学校协调发展、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因此,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是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 它包含内外两个协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高等教育只有处理好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中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质量的提高, 只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 才能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提的目标是“规模有较大发展, 结构更加合理,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既注意到数量, 又注意到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协调发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由于受经济发展GDP模式的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得到普遍重视, 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教育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因此, 必须重视、强化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之成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对此,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其主旨报告中明确指出, 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做好四个统筹:就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的统筹来说, 第一是要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7]6。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 对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早期阶段出现的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做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此后,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有所放慢, 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发展向大提高阶段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

六、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开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提升高等教育文化自觉的实践探讨基础上, 第七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 其理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是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的理论成果与贡献。

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坚持和谐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从理论上讲, 发展与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是事物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因此, 坚持和谐发展的价值尺度, 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使社会资源兼容共生、互相促进又互相制衡, 合理满足不同发展主体的利益诉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保持和谐, 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自身保持和谐发展,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教育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周远清会长认为,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使命的应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自然而然地应是建设和谐文化, 因而,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8]。龚放教授则认为, “和谐”是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是大学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不仅表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能够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8]465。胡显章教授则提出, 大学应当不断提升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 应当处理好主导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使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大学文化应当体现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性与共性、主流与非主流、民族与世界、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 从而构成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8]466。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因此, 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重视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文化自觉是建立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 是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和谐[8]2。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互动的局面: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 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 本土化的要求愈益迫切。因此, 世界文化将展现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特点, 整个世界文化将形成一个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大格局[8]472。在这个大格局中形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关注“文化间性”。即在坚持开放原则的基础上, 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同时, 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要有充分的自信, 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8]472。也有学者认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尊重他国差异。高等教育除了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好反省之外, 还应对世界各民族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差异性保持充分的尊重, 而不是按照一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另一国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交往中要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 也要包容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 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不仅促使我们从质量、效益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而且还特别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站在世界的高度,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 去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有国际视野, 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同时更要坚持中国道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实现民族文化自觉与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对“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既反映出了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完善, 同时也彰显了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论价值与理论品格。

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2009年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本届论坛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专题研究基础上, 集中展现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并正式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学者的自发研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成为新时期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建国60多年来的建设和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 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到2009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24.2%, 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阶段后,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总体上, 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教育如何从“改革·做大”到“改革·做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筹划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并以此统领整个战线的思想与行动。对此, 周远清会长高屋建瓴地提出, 加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研究。

2007年12月, 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指出, “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9]。2008年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 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探索、研究由此逐渐形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 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的视角看, 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10]6。

对高等教育强国内涵的科学认识是把握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邬大光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 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它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历史的经验表明, 解读高等教育强国, 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 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对此, 高等教育强国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具有实践价值, 更具有目标价值, 主要体现出更强的实践导向性, 即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

周远清会长从一个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的视角总结、提炼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条基本经验:第一, 开放是前提;第二, 改革是关键;第三, 质量是中心;第四, 理念是先导。在高等教育“大提高”阶段, 以“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先导性的教育理念, 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 用“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统领整个高教战线的思想与行动, 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瞿振元教授则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它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

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他指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11]。因此, 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

树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理念,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具有重大的意义。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从学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已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强国是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

八、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次论坛不仅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宏观性、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凝聚高等教育各方研究力量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下一阶段的使命:以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为己任, 发挥教育理念的先导性作用, 引导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成为指引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和构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的核心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都是起源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强盛的前提性因素。我们要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做强高等教育, 只有硬性的资源投入还不够,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来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 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崛起的“中国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做支撑。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走向新阶段的标志。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1993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到2001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进程, 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近10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十届高等教育论坛, 虽然主题有所不同, 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都是致力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索。周远清会长在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10]8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他认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号召, 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先导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念, 是基于国家立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提炼与升华, “中国特色”是最关键的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 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 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周远清会长提出, 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即要充分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以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任务;把握规律性即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 树立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观;富于创造性即要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 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外国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 要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 尽可能深入实际广泛地去了解情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现在, 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自觉承担这一重大使命[12]。

范文曜研究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内涵:首先,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是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思想体系, 应当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第二,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具有国际视野, 反映教育规律, 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第三,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是60年和30年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中国元素鲜明的思想体系。第四,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而有所发展和创新, 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思想体系[13]。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 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道路的总结, 通过有组织地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将会避免一味地移植西方教育理念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研究负面效应, 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摆脱依附地位, 使高等教育研究更加贴近高等教育实践, 最终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自主创新, 创造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九、结语

从2001年至2010年,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国际论坛都着眼于客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而凝练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每届国际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对推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折射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 反映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发展脉络。回顾省思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笔者以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第一,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在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下,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始终密切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围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不断构建、丰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研讨的主题, 既一脉相承, 体现出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 同时又与时俱进, 体现出高等教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 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第二, 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 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 实现了理论、实践和管理三支研究力量的汇合, 不仅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这三支力量的汇合, 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深深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土壤, 秉承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的宗旨。这种对实践的关照, 远比盲目地追求学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有价值。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分别与十个省市共同举办, 对推动、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做强省级高等教育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 凝聚、培育研究力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人员近五千人, 其中既有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高校的院校长, 也有高校一线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十届论坛参与单位涉及院校数百所, 其间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公立与私立的高等学校等等, 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盛会、峰会, 对凝聚、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2003年后增设的博士生论坛, 更是为论坛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博士生们的新见解、新观念活跃了研究氛围, 同时, 博士生论坛更是为博士生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且培育扶持了一批新生研究力量。目前, 博士生分论坛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一大特色, 也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13]。

第四, 形成“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国家和地区近20个, 境外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观点, 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国际论坛, 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对问题的分析, 视野更开阔, 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 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14]。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每届选题都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突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强调坚持“中国特色”。周远清会长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 他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 特别是要与文化相适应, 世界高等教育是由丰富的多样性的各国各民族的高等教育组成的, 正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才能有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的基础和优势, 才能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研究高等教育要抓住中国特色[12]。由此形成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一贯坚持的“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

十届高等教育论坛犹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缩影, 它记载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进程和发展轨迹。

(王小梅, 《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 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 北京100082)

摘要:进入21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 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 立足中国实际, 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 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篇8:文章开头的技巧

一、 设置悬念

文章一开始就揭示激烈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把读者带入到情境之中,产生欲知究竟之感。例如:

一群魔影在墙上晃动着,鞭打声,镣铐声,伴随着敌人的咆哮声,使人难以入眠。一小时后,两个小特务抬着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走了出来。(《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

这种开头,言简意赅,悬念迭起:敌人毒打审讯的是谁?为什么要拷打他?“血肉模糊的尸体”又是谁?从而激发起读者不读完全文决不罢休之感。

二、渲染气氛

所谓渲染气氛,就是借助天气、环境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文章的主题。这种开头能有效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例如: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穷人》)

作者抓住“寒风呼啸”“起着风暴”“又黑又冷”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反衬了渔夫一家生活的极度贫穷;“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心惊肉跳”等词句勾起了读者对渔夫性命的担忧;“(小屋里)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闪闪发亮”“(五个孩子)安静地睡着”反映了桑娜的勤劳、善良,为下文收养两个孤儿埋下了伏笔。

这样的开头,引人入胜,通过渲染气氛,有力地烘托出文章的主题。

上一篇:白事对联挽父亲下一篇:二十一世纪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