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材料总结

2022-07-22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特色材料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学校特色材料总结

特色品牌学校创建总结材料

科学管理求规范,突出特色创品牌

——圈内中学品牌学校建设工作小结

圈内中学品牌学校建设工作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下,在教研室和北师大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以“让每位家长满意放心,让每位学生成人成才”为办学宗旨,积极探索严格而又科学的学校管理新思路,不断优化教师素质,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凸现办学特色,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优良习惯和高尚人格,丰富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保证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现将我校品牌学校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办学目标

我校于今年9月份搬迁到新校区,我们汲取斗阁中学48年的办学积淀,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请北师大专家教授指导,进一步总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了教风、学风和校训。

办学思想:尚德、启智、展优,做自主发展的现代人。 办学目标:教育管理自动化、学生发展自主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环境园林化、教学质量优质化

- 1本功抓起。为引导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鼓励教师参加教师五项技能大比武。

学校一直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优化教师业务素质的重中之重。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新教师摸底听课、老教师示范课、教师全员听评课、跟踪指导课、提高汇报课等,听后认真说评,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子,并指导教师总结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各种课型的教学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并不断研讨、不断创新。现在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创建开放、民主、合作、高效的绿色课堂,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学校注意引导教师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要求教师作中考试题、读教育名著、读“新课程”理论书籍、背经典,广泛涉猎各类知识,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学科知识考试和综合知识考试,以考试促学习、以学习促提高。

(三)强化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强化常规管理,就是强化施教行为。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让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管理的重要特点。强调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

1.课前重备课。要求教师做到“三有、四点、五备”,达到教案、学案一体化。“三有”即心中有标(课程标准),

- 3的不良习惯)、导方法(如何掌握大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四对是指针对学生、针对章节、针对问题、针对知识点;五定是指定人、定时 、定重点、 定要求 、定目标。四抓课后反思:做到六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反思;成功的地方,闪光点在哪里要有反思;失败的地方,错误的地方在哪里要有反思;课后的反思;题后的反思;考后的反思。

三、深化校本研究、凸现办学特色

我校加大校本研究的力度,本学期新报市级课题4个,为凸现我校“展优”特色,让学生“大大方方说英语”,成立英语角,并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成立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摄影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以培养,真正实现学生乐学的目标。

学校注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学校在学生会的主导下成立了书社,建立书籍电子档案和电子阅读卡,由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开辟了阅读课,语文教师负责向学生推荐书目。

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特长、陶冶了学生情操、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学校的教育理念、优良的教师素质、开展的特色活动、

- 56 -

第二篇: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总结材料

依托专业优势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各社团协办,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同学面广,加强了同学们的文明修养,提升了寝室文化品位,陶冶了情操,为同学们创造了更加舒适、高雅、文明、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与信仰对话”系列报告会活动、护士传光授帽仪式、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常规活动在每年五四期间为我校师生送上近一个学期的文化大餐。文化艺术节作为我校一项校园文化品牌,从2004年首届的成功举办开始,每二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五届。每届寝室文化艺术节都创新活动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在营造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氛围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好广播站、宣传橱窗、寝室大厅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天广播时间1小时,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大专、高职、中专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由校团委主办的《启明星》报每季面向全校师生发刊,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各类宣传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三、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我校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参加团市委团歌大合唱、开展中国梦主题团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闲来笔潭系列读书活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活动、集邮展、节约我先行等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每年定期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敬老院献爱心、校园歌手大赛、 元旦文艺汇演、书法赛、文明督导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消防应急演练、急救常识培训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扎实抓好品行养成教育,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突出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完善“他律”,倡导“自律”。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及校规、班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形成“他律”。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受教育者的内心自律。因为一个良好言行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我们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言行习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良好的言行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二是扎实抓好生活细节,促进养成教育。在师生中广泛倡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等古训和格言,提倡“寓卓越于平凡,寓成功于细节”等理念,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创建优美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四、树立身边楷模,激励引导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在文化长廊中开辟专栏展示“教师风采”;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自强之星、优秀校干、优秀团干、优秀班干、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年公开表彰各类奖学金获得者。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辛劳总有回报、付出必有收获。近三年的工作,让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缔造和谐校园,能带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出一个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优质校园。

第三篇:创建合格学校总结汇报材料

汇报单位:衡阳县石口中学

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代表石口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光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石口中学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历经42年沧桑变革的农村初中。学校现有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年均650人,教职工37人。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迅速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申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评估验收以来,学校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装备齐全的全新农村中学正逐步崭露头角。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 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创建意识。

统一认识。为了创建合格学校,我校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合格学校创建是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全体师生要以创建合格学校为契机,进一步促进石口中学的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非常重视教育,为改善我校办学条件,不断加强资金投入。2012年我校被确定为合格学校建设单位后,更是加大了对我校的投入力度。

中心学校成立了合格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并现场办公指导、督查创建工作。从校园规划建设到学校管理、从工程设计到施工管理、从校园文化建设到课堂开放教学,全方位部署,并逐项督查。正是各级主管部门倾力支持,我校合格学校建设做到了快速有序。

明确职责。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实行行政分块负责制,对校园规划建设,功能室装备,资料准备,课堂教学,学生安全教育进行细化。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效地推进了创建工作。

二、 疑心聚力,积极改善育人环境。

1.项目建设,措施到位。为加强校园创建步伐,县教育局召开申报项目学校单位负责人会议,并组织相关股室多次深入我校现场办公,对照“标准”,督促项目建设。

按照局计划,石口中学规划建设项目5个(综合楼、运动场、绿化、围墙、校门),计划投资200万元。项目建设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项目3个,占规划项目的60%;累计完成投资153万元,占计划投资的60.5%。

目前,我校占地面积14991.9平方米,生均占地23.1平方米,新建校舍2000平方米,学校校舍面积5257平方米,生均8.1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409平方米,生均达3.1平方米。食堂820平方米,生均1.7平方米,绿化面积680平方米。学校建有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规划改建运动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等各种功能教室较为齐全,设施较为完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平台。

2.努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学校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装配了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用优质的音乐代替了刺耳的电铃声;组建了校园广播站;各班刊物彰显特色,让学生放飞心里的梦想,挥洒美丽的人生。学校图书室藏书1.7万册,生均26.1册,阅览室定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校园绿化,形成了春有花,夏有阴,

秋有香,冬有绿的格局。校园文化墙上的伟人语录、名人名言更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3.立足实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教工热爱教育事业,扎根山区,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极富改革创新精神。学校实行竞聘上岗,末位淘汰,人人常怀忧患意识。同时还坚持两条腿走路,即“送出去,请进来”,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各级举办的各类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曾先后诚邀蒸阳中学、高碧中学、界牌镇中的领导、老师到我校传经送宝,以此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两个”原理:即木桶原理、孤峰原理,人人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我校的周彩霞老师体校毕业,半途出家改教外语,现已成为外语学科的教学骨干;2009年吕春燕老师赴市参赛获化学说课比赛三等奖;2010年欧湘荣老师赴县参赛获地理说课一等奖; 2011年下期,全县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我校四位教师拿回了两台笔记本,两个1000元。一批班主任能辅导几门学科,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现在,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1人,中级职称的教师有1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普通话、计算机水平均达到相应学科的要求。一支充满活力 ,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1.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思想,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学校年初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和管理措施,平时管理有记载,年终有总结。做到目标明确,工作扎实,有效的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坚持校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

学校把校务公开作为学校凝聚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产生教师代表,验物复称,实行一票三签,大宗购物集体决策,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务实开好一年一度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参政、议政意识。

校务公开有力推动了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宽松、和谐、奋进的氛围。

3.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服务意识

学校逐步形成了教代会---校务会---行政---教研组的管理体系,相互协调,多向监督,管理工作细致有效。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制度的制定、执行,尽量能考虑到被管理者的切实感受,适时做好沟通工作,使教师能乐于接受。试行管理 分层负责制,深入教师队伍中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并与教师交流,带动教师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让每位教师感受到学校管理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而且每位教师都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实践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

4.突出“六项规范管理”,提高办学品位

(1)规范教师队伍管理

我校教师队伍管理有成文的规定并纳入绩效考评。规定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学教育政策法规,坚持以法执教,遵守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乐于从教的思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认真、七到场、八知道”,“六认真”即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学习、认真考查学生。“七到场”即早操到场、课间操、眼保健操到场、学生吃饭到场、学生就寝到场、集会到场、升降旗到场。“八知道”即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业成绩、身体素质、业余爱好、行为习惯、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周围情况。通过到教师队伍的规范、有序管理,全体教师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

(2)规范学生管理。学校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诵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加强文明习惯,爱花护草、讲究卫生、随时管好门窗、整理寝室内务的养成教育;大力进行以“认真预习、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认真复习、认真应考、认真参与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常规教育。与此同时,开展“法制讲座”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达98.9%,犯罪率为0。

(3)规范教学教研管理。一是我校严格新科计划的落实,开齐开足各科课程。二是严格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建立常规管理制度,对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一周一查。教师大会及时总结检查得失。三是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四是立足课堂,构建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一方面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逐步形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学评教”的课堂评价体系。 即通过学生的课堂表格填写和学生测试的优劣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予以评价。

我校近年来通过对教学教研科学、有序地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毕业率达100%,教学质量名列农村独立中学前列,学校多次获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4)规范体育、卫生与安全管理。一是严把认识、制度关,重视工作机制的建立。二是严把宣传、教育关,大力开展卫生与安全警示教育。加强了学校卫生食品、生命安全和法制教育。三是严把督查、执行关。经常检查各个细节,检查学校用房、用电、防火、交通等安全,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学校多年来无安全事故发生,多次并评为全县“安全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5)规范德育工作管理。1实施“五一工程”。每周进行一次仪容仪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升降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

育;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工作或班主任经验交流大会,总结交流、反思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扫烈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突出五大德育主题。一是爱心主题。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向贫困学生和重病学生捐款,向灾区献爱心等活动。二是感恩主题。每学期以救助工作为契机,以“学会感恩”主题活动为载体,以班级为单位,我校积极组织学生给上级领导、爱心人士、父母写信,举行感恩谈论及征文活动。三是民族精神主题。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撰写观后感等活动,利用宣传窗、黑板报营造了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四是爱我校园为主题。通过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清洁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五是在学生中开展“三礼”教育。促使师生间、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友好的氛围。

此外,学校还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建立德育的评价制度,全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6)规范后勤与财务管理。全面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健全完善收费检查,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补课,随时接受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监督。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完善后勤各项管理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加强学校资产的管理,保证学校资产安全、完整,构建了节约型学校。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上是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一个初步评估,学校的办学条件按照为民办实事的标准,已达到要求。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有全体师生的极进取,石口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学校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谢教育局给予我这次与大家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因为马校长去北师大学习,委托我代表他把这一年中的工作做以汇报,2010年,对于我校来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送走了一位亲密的战友,年末又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可是自强不息的二小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团结协作,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我校各方各面的工作在一年来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 办学条件稳步改善

学校领导在提倡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精神的同时,为营造较好的育人环境,还向上级筹措资金,积极改善现有的教师办公条件、学生的学习条件。

年初给每个教师配上新的写字间办公桌、档案柜及新电脑,给各室配上鲜花、盆景。假期里,学校教学楼内粉刷一新,走廊布置别具一格,教学楼内整洁、明亮、充满文化气息。

本学期,在局领导的帮助下修建了350平米水冲式厕所,厕所内地面、墙壁均采用防滑瓷砖设计,并配制专业保洁员进行打扫工作,彻底改变了过去学生入厕拥挤、排队现象,受到学校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二、教师队伍建设又上新台阶我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是:“提高学历、培养能力、增强实力、开发潜力”,通过1341工程努力培养

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以观念为先导,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师培训为支撑,打造品牌学校。三是以教育纠风治乱会议为平台,加强师德建设,治理乱办班、乱补课、乱购资料的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每位任课教师同校长签订了责任状,做了表态发言。并且把承诺书挂在马校长的博客上,供社会监督。四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密切联系教学实际的学习活动,把学习制度化、常规化,科研化。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扩展到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教师节期间奖励了20个优秀学习型家庭,一部分家长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三、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争做优秀党员

我校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的现代学习理念,形成“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创新工作——推动发展”的良好循环机制,建立在“党员中培养优秀教师”和“在优秀教师中培养党员”的双培养制度,树立以“五个模范”为要求的“师德标兵”。开展了“带好一个班级、带出一批尖子、转化一个问题生”的三个一活动,有效的实现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模范性。

四、课堂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的孩子自觉意识差不会自觉学习。针对这种现状在09年3月组织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问题进行了大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接着我们组织了三至六学年三个学科10位教师参加的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我们几位校长每天第一

第二节课都在班级听课遇到问题随时解决。有时遇到问题马校长和我分别到班级亲自上课。体验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在哪。学生的收获有哪些,还存在哪些不足。五月份和九月份组织了改变学习方式的研讨课。现在逐步成型准备在下学期全校推开。去年开始实验的六年

一、六年二班学生已看到了显著地效果,他们在各个中学显露出超强的自学能力,成绩在同学年遥遥领先。我们期望通过这项课堂改革使老师逐步淡出讲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 用强势文化引领学生

我校以连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 用连队的精神教育孩子:挺起胸来走路,放出声来说话;端端正正写字,认认真真读书;大胆表现自己 ,做诚实守信人,做有意义的事。用强势文化教育孩子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五四环城赛上我们见证了钢七连那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每当放学上学时各个连队手握连旗整齐的走在大街上成为宾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考场上钢七连红九连没有监考老师的监督,井然有序的答卷已成为一种习惯。实践证明用连队文化武装孩子的头脑为班主任搭建了一个育人平台,以连队精神为引领,以连队活动为手段,以连队评比为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的放矢。

2011年工作思路

通过班子会认真研究,2011年在继续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工作的基础上,抓实常规教学,师德建设常抓不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推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的课堂改革。2011年开学初通过做示范课、理论讲座的形式在全校一至六年级推进这项课堂改革,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这项课堂改革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觉学习的意识,养成自学的习惯。

2、扩大家长文化学校的建设。继续开展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辅导讲座,发挥家长协会的造血功能,建立健全家长协会的组织,为协会定期活动提供场所和资金保障。建立家长联系QQ群,通过QQ群和家长协会的形式于学校沟通交流,使学校近距离的倾听家长的意见及时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办人民满意教育。

3、抓实假期纠风治乱工作

马校长在临走时针对三乱现象分别召开了3个层次的会议,可以说千叮咛万嘱咐严格禁止假期办班补课,如果有违反的下学期评优晋级一票否决,并且承担相应的经济惩罚。

总之,我们按照规定的计划,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列举,今后我们将克难求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尽心竭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我们学校推向更高的层次,更高的起点

第五篇:高校创建文明学院特色总结材料

某学院成立以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热情指导下,学院紧紧围绕建设“学生培养有口碑、学科服务有影响”的特色学院”这一目标,全面完善学院各项工作。制定并颁发学院管理建设和学生工作相关制度近20个,还在研究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省教育厅专业评估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建立了一套由20个一级指标、72个二级指标、165个三级指标、300多个质量记录构成的二级学院分级管理体系,并建设学院档案室,专人、专室对学院档案进行完善,从而进一步厘清学院办学思路。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获得了学校督导组的高度评价,东校区的兄弟学院还慕名前来学习取经,并获得了校报的宣传和推广。该系统的制定和实施,很好地明确了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规划内部管理,切实保障学院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学院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坚定教师职业信仰紧密结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科研项目申报和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学院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搭建各种特色平台,使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多元化,初步形成了学生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坚定教师

1 职业信仰紧密结合

学院一贯重视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不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的教育力度,并形成此项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到常抓不懈。通过作报告、群众党员齐讨论、开展群众性的师德师风创建学习活动营造一个导向明确、气氛浓厚的外部环境,有效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扎实、有序地开展,学院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在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及部署下,学院有步骤地开展了下列活动:

(1)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采取以学院、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和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教师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材料,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方面的示范作用,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进行传、帮、带,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和科研起步关,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思想认识与教学水平。

2 (3)结合学校“我最崇敬的教师” 评选活动,在学院评选出优秀教师典型进行重点宣传,以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4)举办师德师风论坛,论坛上,广大教师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通过这一类型的活动促进了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思想创新。

(5)以“逢佳节爱生情更切 感师恩对面诉衷肠”为主题,邀请全院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举行师生恳谈会。从80年代的大学生活聊到国外的留学生活,从老师心目中的学生典范谈到学生心目中的模范老师,大家推心臵腹,畅所欲言,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院教职员工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在学院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巩固全体教师的社会主义信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师思想政治修养体系,引导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利益观。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学院也涌现出一批师德师风模范典型,学院新进教师宛言从全校教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0年宁波工程学院我最崇敬的教师”,资深教师陈金山荣获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及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称号。

二、以“双合作”为依托,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专业技能与服务

3 地方经济紧密结合

学院作为全校最年轻的二级学院,认真贯彻 “双合作”工作精神,结合本院专业、学科特色积极开展工作,通过搭建大平台、服务大项目,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专业技能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稳抓学院的科研、教学工作。学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均被评为宁波工程学院“双合作”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安排新进教师到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提升学院教师队伍的教学及科研水平,同时,学院与地方相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为学院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优良的外部资源。同时,学院很好地抓住了宁波轨道交通、梅山保税港、宁波东站和南站建设、铁路货运北站搬迁等重大建设项目机会,积极主动地寻求合作,承接了多个相关项目,项目合同经费达到800余万元。

两年来,学院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极高的自律精神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项目。其中,《保税港区建设与发展探索——宁波梅山保税港建设专题研究》学术专著于2010年出版,该成果为2009年中国社科院重大研究课题(宁波专项)—《我国保税港区产业发展研究——以宁波梅山保税港为例》的成果。《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2009)-区域经济与港口物流发展》是2009年中心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共同承办的“全国港口物流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于2010年出版,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平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研究员、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郭华巍教授担任主

4 编。学院教师总共出版专著及教材6本。学院交通研究所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属性和居民出行数据调查分析》、中乌国际合作项目—《全球信息空间下的物流运输系统研究》及宁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FCD的公交事件自动检测及智能化调度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学院成立来,积极开拓学科建设途径,学科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计取得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厅市级项目23项、市局级项目16项、横向项目34项、校级项目13项。学院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总共发表论文50余篇。

三、以“德育为先”为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创新紧密结合

学院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院积极、广泛地开展党建、团建工作,加强学生入党前教育,定期开展学生党校培训工作,对参加党校学习的同学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将学习成绩、寝室内务卫生、基础文明情况、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党员的考核标准,鼓励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做好表率作用。目前,学院学生政治热情高,组织纪律性强,有92%以上的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举办了4期党校培训班,有名330余学员通过培训考核顺利毕业,截至今年5月,学院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为226名,学生党员人数为143名,其中正式党员64人。

5 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逐渐摸索出一条学生党建新思路。学院成立以来,年年被评为“先进党总支”,学生支部也年年获得“支部活动创新奖”二等奖的荣誉,并于2009年度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一)党建带团建 双建共推进

考虑到学生分散居住在学生公寓的实际情况,学院从构建特色党小组和团小组制度入手,充分发挥党小组和团小组的组织细胞作用,设立了由党支部委员和高年级学生党员组成的党小组,和以公寓楼寝室为单位的团小组,由每个党小组负责带领若干个团小组,做到在思想上教育引导,在作风上表率引导,在工作上具体指导。在有了先进的制度后,学院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实现党小组对团小组带领作用的最大化。目前,学院共有20个党小组,140多个团小组,近160个党团小组基本覆盖了全院所有学生,在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时刻展现我们交通物流学子的风采。

(1)打下平安校园创建的坚实基础

学生公寓是培养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也是落实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学院除了做好学院管理安全、教学安全、实验安全和学生管理安全等常规性工作以外,学院党政领导组成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6 领导小组成员以身作则,带头与行政人员、辅导员一起进行值班考勤,学院要求值班期间老师需进寝室、进班级、进教室,切实做好“三进工作”。通过扎实开展“三进”工作,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掌握舆情信息,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加强对违章用电及晚未归等违纪行为的查处,使我院寝室的遵纪守规情况一直处于东校区前列,鲜有学生因寝室违纪被校文明检查通报;对贫困生的经济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进一步进行核实和考察,做到贫困生认定和党员发展公平、公正、公开且有据可查;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完善学生管理脉络,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对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等“四困”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跟踪,建立和更新个案,及时对相关学生提供帮助;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形成和谐、上进的寝室氛围。学院的扎实的“三进”工作多次在全校性会议受到校领导表扬。

(2)树立了良好的学风

通过“党小组带团小组”开展的“一帮

一、共进步”活动,在党小组的指导下,学习成绩优秀的寝室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寝室结成了互助小组,开展学习方法共享、学习经验交流等一系列帮扶活动,学院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出现了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后认真钻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四六级报名人数越来越多的“三多”喜

7 人景象。

(3)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形象

在党小组的带领下,学院学生积极开展爱心助残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护绿活动等各类志愿活动,深受外界与学校的好评。在第一届中华慈孝节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学院21名志愿者以良好的活动表现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主办方交予的各项任务,得到了江北区中华慈孝节组委会的高度赞誉,学院曹圆圆同学荣获首届中华慈孝节“十佳志愿者之星”称号,五位同学荣获首届中华慈孝节优秀志愿者称号;“江北区首届慈孝节”志愿者服务活动还荣获了2009年度宁波工程学院“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交通物流学院青志中心”被评为2009年度宁波市专项活动志愿服务贡献奖;学院还被评为2010年度宁波工程学院“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月”优秀集体。

在第二届中华慈孝节活动中,学院共有108名学生承担了志愿者的工作,为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打响了声势,创出了品牌;学院还开展了“百时奉献”志愿者活动,创新志愿者活动形式,改变以往志愿者活动临时性、无系统性的特点,从志愿者培训、建立长期服务基地等方面,提升学院志愿者服务水平,扩大志愿者服务范围,挖掘志愿者服务深度,建立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勤于助人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学院总共有

8 志愿者730多人,占学院学生总数的95%以上,人均志愿者服务时间已达到60小时以上。

(4)取得了丰硕的精神文明成果

在基础文明建设工作中,党小组成员和团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表率作用,带领全院学生扎实做好基础文明建设。在2009年度全校新生十佳寝室评比活动中,学院4个寝室被评为东校区十佳寝室,占整个东校区十佳寝室总数的40%。学院寝室建设每月排名均保持在东校区前列,刚过去的五月还取得了东校区排名的第一的好成绩。在2009年度校运会上,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更是取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和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学院还荣获了2009年宁波工程学院第四届篮球联赛精神文明奖、2009年宁波工程学院第四届羽毛球联赛精神文明奖;在“金星杯”宁波第三届物流运动会中,学院还获得拔河比赛(团体)第三名;在2010年度校运动会上,学院还获得女子总分第三名、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并再次荣膺体育道德风尚奖;学院还在2010年宁波工程学院五大联赛第一届排球赛中,获得团体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在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中,荣获1个省三等奖、1个省参赛奖、1个省鼓励奖;在十二届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2010年浙江省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1个省三等奖、4个省参赛奖;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荣获省二等奖1项;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荣获省三等奖1项;学院成立至今,每年均被评为“宁波工程学院节约 9 型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二)亮牌示范 我为先锋

在“党小组带团小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院推出“亮牌示范,我为先锋”的“创先争优”品牌活动。通过KT版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要求学生党员做到自我约束,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通过党员身份牌列出各位党员学生的特点和优势,鼓励学生党员利用特长帮助其他同学。学院还开设了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的博客,开通学生党支部QQ群。

该项活动以“党员技能菜单点击式”服务为亮点,要求每位党员凡是收到同学的咨询、求助电话或邮件,需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如党员本人解决不了,可以递交活动工作小组,将信息发送到学生党支部QQ群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向老师寻求帮助,切实有效地为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活动的宣传和开展,使同学们形成“有困难找党员”的意识。据统计,总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达1500多件,电话询问累积达数百个,短信询问累积达2000余条。

四、以产学合作为平台,将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紧密结合

学院以产学合作为平台,结合当前物流管理和交通运输两专业的专 10 业发展情况和就业形势创建了以“风华”命名的“风华大讲堂”和“风华论坛”这一以讲坛文化为特色的创业创新系列培训讲座,旨在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课外知识和课外实践经验,增加在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搭建学生了解社会、深化对书本知识理解的第二课堂。

“风华系列讲坛”邀请了某领域的专家学者、事业有成的校友和优秀学生等不同类型的主讲人给学生开设讲座,使在校学生受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帮助新生了解更多的专业信息、知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该项目是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为止,“风华”项目一共开展了30次活动,包括14次“风华大讲堂”和16次“风华论坛”。通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作讲,激励学生奋斗自强、昂扬斗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和接触行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学院通过建立校企产学合作培养的新机制,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均选拔学生到公司实训。学生从基层做起,全面详尽地运作流程,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产学合作项目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辟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第二课堂。学院校企产学合作实践基地还被确立为全校唯一一个省级大学生优秀实践基地,并被评为唯一一个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基地。

11 全程产学合作培养优秀学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学院的优秀学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提升了用人单位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同时,通过参与学术研究,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同类学校同专业本科生所不具备的科研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为我们的毕业生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就业面向。学院09届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为92.95%,10届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为98.67%,学院还被评为宁波工程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11届毕业生目前已全部落实工作,就业情况喜人。

上一篇:小学学生文明礼仪下一篇:小学校本培训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