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课心得体会

2024-04-27

听 课心得体会(通用14篇)

篇1:听 课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4月19日,有幸随领导及几位校去莲花中学听课,我听了王明明、张雄明和冯全福老师的数学、英语和语文课。通过听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三位老师都遵循“明确目标任务---预习自学互助----展示点拨破难——效果反馈检测”这样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在这三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整节课,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这三节课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听 课心得体会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作文课听课心得体会_作文课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学作文课是培养学生表述个人情感,用文字来传达思想的一门语文综合课,是辅助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课程。下面是带来的作文课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作文课的听课心得...小学作文课是培养学生表述个人情感,用文字来传达思想的一门语文综合课,是辅助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课程。下面是带来的作文课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课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篇一月 20 日上午,邢台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次特级教师于永正课堂教学观摩课,我有幸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这一节作文课,他这次做课的题目是《关注小事,把小事写大,关注细节,把细节写细》。这节作文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我受益匪浅。

上课伊始,于老师做了精彩的自我介绍,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他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接着出示作文题目《老师》,于老师幽默的说道: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你们可能认为没什么新意,感觉是老掉牙的题目,可同学们一定要知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只要做有心人,看似平常的夕阳芳草都能赋之以新意。“

紧接着于老师出示了两个片段,于老师首先让学生读片断,然后说出片断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最后总结出:素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关注小事,把小事写大,关注细节,把细节写细。

后来于老师让学生练习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于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同学自己读自己的作文,发现不好的地方及时改正,最后于老师指名同学上讲台读作文,并给予指导,最后给学生打分 100,150 等。于老师最后做总结,万事皆下物,只要敢于发现,就可以去写

通过看于老师的作文课,我们可以发现:于老师的这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1.关注小事,关注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实质,也并非一日学成,是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要甘于平淡,认真做好,做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细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魅力就如同我们所说的”于细微处见精神“一样。

2.关注学生的作文的修改。从与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老师特别注意学生自己对作文的修改。他让孩子们写完作文之后要把自己的作文读三遍,边读边改。陶行知曾经说过,好作文都是读出来的,改出来的。

3.模拟场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从课堂中我们发现于老师为我们模拟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墨“字”武写错,为同学纠正错误的场景,一个是同学不注意写字姿势老师给予提醒的场景.通过模拟场景,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4.评价方式采用高分值。于老师在给学生作文打分时是给 100 分,150分,120 分不等,他从来不吝啬手中的笔,是采用高分值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课的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篇二月 17 日,我们有幸到无锡沁园小学聆听了特级教师张赛琴的一节作文课,这次听课,真是为我们这一百位小学语文教师降下了一场作文教学的喜雨,使我们对作文课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这是一堂针对中高年级的作文课——《气象报告》。她先出示暑假里的一天无锡的气象报告:“上午多云;中午多云转阴,有雷雨,雨量大到中等;午后晴转多云。”张老师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写“上午多云”。首先,她让所有学生轮流快速地到黑板上画一朵云,使黑板成为了“云天”,随后,请全班学生离开座位,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蹲下来看黑板上的云,并想象:你在何地观察多云的天空?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天上的云多不多?美不美?并在指导后让学生即时作文。习作后让学生念一念自己的作文并进行点评。第二阶段是描写“中午多云转阴,有雷雨,雨量大到中等”的情景。在指导描写电闪雷鸣时,张赛琴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画闪电,但她却没有让学生马上去画,而是询问所有的学生,闪电应该画成什么样子的?等到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闪电的形状(像利剑,像大写的Z,像长蛇等)之后,再让该学生到黑板上去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激活所有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闪电的速度和样子也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并能使学生将脑海中的印象化为具体的语言,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指导描写“雷鸣”时,老师拍打麦克风,学生敲击桌面,模拟表演“炸雷”、“滚雷”、“雷声越来越远”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不断地询问学生,“炸雷”的声音像什么,“滚雷”的声音像什么?等等,使学生在不停的询问中,将不同的雷声用准确的语句形容出来。同样的,在指导之后,老师让学生即时作文。习作后让学生念一念自己的作文并逐句进行点评。在指导写雨时,张老师指导学生说出形容雨大、雨小的词语,并引领学生手捏一张 4A 纸张抖动出大雨、中雨、小雨的声音,使学生得到一个思维的训练,即想到雨,就想到要有雨声的变化,并用这个方式感觉到雨声的变化,雨势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写了出来。在第三阶段中,张老师让学生思考“午后晴转多云”后天空该有什么?彩虹有几种颜色?并在黑板上画出彩虹和太阳,并给太阳画上表情。这样,学生在作文中自然而然就运用上拟人句进行描写。学生边体验边书写,一路下来,随着一篇篇文章的“诞生”,四十分钟竟在不经意间流逝了。张老师就是这样采用绘画体验、想象体会、模拟融合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写气象多变的情景,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多云转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雨过天晴”拓展成一篇篇语言生动、联想丰富的文章。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煞费心思,独具匠心,整堂课处处是风景,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在课堂中,张赛琴老师还精心设计了与台下老师交流自己的作文教学心得这一环节,让在座的老师对其作文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既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挥和培养,也使所有听课的老师都能“信手拈来”学一手。

反思自己的课堂,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困惑,总不想

用范文去引导学生,觉得那样会为学生设下条框。总希望学生能够写出富有个性语言的文章,可也就是因为没有教师恰当的引领,这样“美好的愿望”很难实现。而这次张老师在作文教学的指导上为我们指点了迷津,如,她认为让一个小学生一节课 40 分钟不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课是很辛苦的,所以,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动起来。的确,学生积累的词语是尘封的,他需要我们教师恰当地激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去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给学生创造更多个“出其不意”,让学生不吐不快!但张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玩,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习,所以我们要带着学习目的地玩、动;再如,学生的作文是可以存在大同小异的;再有,有些孩子在写作上可能缺乏自信,这时我们教师要帮她抚平,呵护他,帮助他......总之,听完张老师的作文课,我可以感觉到所有的孩子都在这堂课中收获到了习作的快乐,也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一篇篇生动的、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文。

篇3:也谈“预约听课”与“推门听课”

推门听课

“ 推门听课” 作为一种检查性听课方式, 主要了解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 即教师是否认真解读教材, 是否精心备课, 是否认真编写教案, 是否准备好教学手段等。

“ 推门听课” 是听一种常态课, 可以避开教师的人为干预, 可以看到教师真实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可以直击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 便于学校领导收集和掌握教学第一线真实的“ 一手资料”, 从而获取教学管理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其一, “ 推门听课” 有效促进教师课前认真备课。 “ 推门听课” 预先没有打招呼, 每一节都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认真备课, 编写教学预案, 还要适当进行磨课, 有效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

其二, “ 推门听课” 听到的是原汁原味的课。 它是没有经过“ 包装” 的 “ 原生态” 课, 能真实、 准确地反映每位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 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和课堂驾驭能力, 便于学校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其三, “ 推门听课” 促使教师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 谁也不敢对备课掉以轻心, 以免校领导 ‘ 推门听课 ’ 来到你的课堂。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但推门听课的核心是为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出发点是管理, 归宿点也是管理, 而并非教师的专业发展。 显然, 这种不加商议“ 突然袭击” 的教学管理方式虽然简单快捷, 方便省事, 但却显得浅易粗糙, 缺乏应有的诚朴和信赖, 也给教师增添了工作压力。

预约听课

所谓“ 预约听课”, 顾名思义即预先约定听课, 就是听课者向对方提前告知, 彼此约定时间。预约听课主要了解教师专业成长情况, 通过听课加强对年轻教师业务上的指导。

学校领导采取 “ 预约听课”有助于指导与帮助教师快速提高业务能力, 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其一, 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这种充满人性光芒的听课方式, 不仅体现了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和信任, 还体现了对教师成长的尊重, 对教师生命发展的尊重。这正是老师们在紧张教学中的心灵需求, 教师需求的是人文关怀, 而对行政的命令及指责, 则常抱有抵触和排斥的情绪。

其二, 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是预约听课, 教师虽然课前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其中包括对课的准备、 课件准备、 心态的准备等, 在此基础上, 若课堂上还出现了一些教学问题, 那显然不是一般的细枝末节问题, 就有可能是代表性值得探究的根本问题。 如此, 听课者就要根据课堂教学中所暴露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提出良好的改进措施, 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与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

其三, 提高教师课的质量和品位。 预约听课能让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 教法和学生, 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去广泛查询和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 通过集思广益, 智慧重组, 视野一定比平时开阔和灵活, 备课一定比平时周密和完善, 专业素养与学术意识一定比平时凸显和深厚, 课堂预设更加周密, 课堂预留的生成空间将大大增加。 应该说, 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 它完全可以代表执教教师现阶段的最高水平, 也是他展示课堂教学能力的一种机会, 这正是预约听课 “ 有备而来”的魅力所在。 应该说, 每一次预约听课都是对自身的超越。 可以设想, 随着预约听课的一次次深入, 课堂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 从而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4:从被动听课到自主听课

一是没有时间。教师听课的时候批改作业、玩手机娱乐、打盹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简单地视为形象和纪律问题。确实,现在的教师教学任务重、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更别说娱乐了。不少学校,教师忙得把上洗手间视为幸福的事。有的教师,把听课作为难得的喘口气的机会:或者和同事聊天,或者和远方的朋友短信联系,发发微博、看看新闻。

二是觉得没有用。并不是说所有的课都一无是处,不值得借鉴;但是是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大多数的课不值得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听,时间投入多,收获少。

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听课的有效性。

不同的教师听不同的课。新上岗的教师,为了站稳讲台,多听扎实的家常课,从模仿入手,掌握课堂教学常规,尽早站稳讲台。但由于新上岗教师要学的东西很多,听课的任务也不宜过重,慢慢来,争取一课一得。教学能手多听研讨课,在研讨中提升;骨干教师多听名师的课,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中提高。因此不在于听满多少节课,而在于常听常有收获常有提高。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听课任务。新教师听课的任务是站稳讲台,教学能手是形成风格,骨干教师是提升素养。青年教师是反思,中老年教师是比较。

怎么提高听课的效果呢?可能大多数教师觉得听课之后研讨是好办法。是的,听课之后发表自己的研讨意见,是一种办法。这里笔者介绍一种听课方法:教学实录和写课评。

听课,先要听懂:他为什么设计?为什么这么说?学生为什么这么回答?做课堂实录是十分辛苦的事,教师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句问答都要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有时,甚至还要记清楚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性别和所处的座位。由于记录时字迹潦草,所以还得有个整理过程,边整理边思考:这位教师的课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为什么?

仅仅实录还不能达到听懂课的效果,还得写课评。写的过程是思考提升的过程,尤其是分析背后的为什么,对听懂课大有帮助。由于工作量大,每学期做这样的实录和课评一般不超过5个。多年的坚持,这样的实录和课评,让我逐渐听懂了课,有些还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最初的时候,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的课,都选一些做实录和点评;后来,以名师的课为主。

确实,教师的专业成长未必在于多听课,走马观花地在本校听课,或者旅游般的外出听课。一是值得实录和点评的好课不多。要求完成一定的听课任务,伴随的是有些教师的开课任务。公开课,毕竟不是家常课,为了完满完成任务,得到好评,不免带有表演性质,只是表演的场合和手段方法的差异。虽然不乏“亮点”,但难以借鉴,只具观赏性质。二是过度地强调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听得最多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这个说法,在这个观念之下,教研部门和学校,把研讨课堂教学作为抓手;而研讨课,往往是公开课。公开课,有研讨的价值,但也会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因为平时天长日久的是一个教师的课堂,是没有观众的课堂;这一情境的研究“成果”是很难移植到另一情境中的。其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不是只是课堂,这一点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个教师五年、十年,会听很多的课,随着听课数量的增加,教学质量未必呈上升趋势。

提高教学质量也好,听懂课也罢,功夫还是在课外。听课,不但要听预设和生成,更要留意上课的教师为此付出了多少和怎样付出的。有位教师问一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备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他说,设计的时间不多,用在查阅资料上的时间很多。查阅什么资料、查到后怎么舍取、得出什么结论,是建立在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上的。课堂教学的技巧终究不是首位的,影响学生成长的,除了“精湛的教学艺术”,首先是学科素养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要让教师从被动听课走向主动听课,一是要把课堂教学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凸显出它的真价值,让教师感觉到课堂确实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并且有科研价值;既不要冷,也不要过热,让课堂回归课堂。特别要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研究真问题。二是引导教师做真教育。课堂教学不是教育的全部,把课堂教学置于大教育之中进行思考和研究,可以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内涵。不要把时间过多地用于课堂教学技巧的打磨和表演上,不要忘记把时间用于提升学科素养上。三是要努力减轻教师的负担。负担过重导致肤浅,不要让教师疲劳地听课、疲劳地研讨,不然,不但效果不好,最后也不得不“走马观花”般的听课了。

篇5:听课心得体会

作为同年级的老师,对于这节课我有更深的感触,我认为王老师设计的引入比较新颖,较符合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一定的迁移作用。首先,王老师复习两位数与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再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接着在新授课中,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讲解得也很透彻,对于计算过程中算理的理解很深入,并渗透了估算的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师能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教学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呈现算法、理解算理、巩固应用、掌握算法的教学模式。即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教师能抓住教学重点,课堂衔接紧密,巧妙地将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很好的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从本节课中,对于我怎样才能更好的上好一节计算课有了很大的帮助。

篇6:听课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展了师徒结对子活动。为了更好让青年教师得到学习,更是开展了大型的师傅公开课的活动。在此期间,我听了5节课左右,通过此次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两清单的应用真的做到了和课堂的完美结合。课前任务设计明确具体可以实施,课堂任务练习选题经典,有水平、有层次、有深度。

第二, 发挥学生主人翁的课堂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对于一个知识点比如等腰对等角的证明,由学生思考各种证明方法,由学生讲解展示,这要比老师灌输有效的多。

第三, 注重反复练习。注重收集经典题目。对于同一个知识点,我们的学生暂时还做不到举一反三,所以需要好好练习,才能把基础打牢。对于经典例题要多打磨,在首节课就要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把握学情。作为一个新教师,对于学情的把握真的差太多。在师傅的课堂,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师傅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哪个学生可能不会,哪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可能有点难,哪些知识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等等。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应该扎入课堂,多了解学生。

第五,把握考点。对于考点的把握,师傅真的在课堂上做到了多强调多重复,使学生真正熟悉起来,正真掌握。作为新教师的我,在今后,我应该自己多做一些题,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对考点尽量多琢磨多思索。

总之,此次听课学习,我真的学会了很多。我们五中的老教师还在那么认真的备课,认真的琢磨教材,认真的和学生相处。作为一个新教师的我,更应该拿出我应有的态度。对于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对于课堂,一定要抓住学生,把知识点变的有趣,用学生可以接收的方式讲出来。对于作业,一定要做到天天改,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我相信,我们新教师会更好。

篇7:听课心得体会

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团体听评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在一齐讨论如何评价一堂好课,在经验教师的指导下,使我了解到,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此刻的评课,已从单纯的看重点、难点是否抓住,条理是否清晰,板书是否合理,教态是否自然等逐步转向于对教学目标和资料的确定,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资料结合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评价等等。

其次听评课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前总觉得听听课就能够学习到,其实细细想来更多的收获还是来自别人对听课后的评课。从听别人的评课中能够学习到别人所学习的,还能够把自我对课堂的想法与别人的思路比较、碰撞。在碰撞中自我学习到了别人的优点,也给自我一些思考,只是光听课所不能收获的。

所以教师间的听课评课,不亚于一面明镜,使个体知得失,进而知过而改之,要学会了吸取了他人的良好提议,使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了最优化。正如当我听到于晶教师的一节英语课时,发现她课件制作的如此精美,动画栩栩如生,课件运用娴熟;正是当代青年教师的典范,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楷模。转盘点击的应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进取情绪,进入教学情境。总之,“欢乐教学”,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乐中学,趣中学,由兴趣变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从而扩展其个性、本事发展的自由窨;并且能够使学生在必须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心的发展,即激“疑”、激“思”、激“智”,从而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欢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欢乐的教学目标。

篇8:听 课心得体会

目前的一些学校一般都规定教师每人每学期应完成一定数量的听课数,量化、评优、晋职等都与此挂钩。毋庸讳言,平时的听课有些是被动的,里边含有一点“功利色彩”。

作为教育管理者,如果我们只强调听课的数量,只关注形式。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不知道听课的目的,不了解听课的内容,不清楚要研究的问题,不会观察学生,只知道记录,只愿意“听”而不愿意“思”。如果这样,教师听的课再多,也是徒劳的。那么,该如何组织教师有效地通过听课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呢?

我认为,主题式听课可以改变了以往流于形式、点点名走过场的校本教研局面。每次听课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使我们的教学研究更有深度。因此,每学期初,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或现在的教学研究热点,教研组确定本学期研究的主题,每个教师根据研究主题结合自己所教的年级确定上课内容。开课前一周教研组长组织组教师集体备课,上课的教师先说课,提出自己在备课中的困惑,全体教师通过研讨,确立课堂观察的主题,设计听课观察表,以便于让教师明确听课目的,带着目的去听,能让听课教师学其所长,有的放矢。如果听的是年组专题研究课,我们就让教师明确研究的主题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同上一节课”,那么我们就要求教师在听课时要注意比较:同一个教材内容,他为什么这样设计?他是怎样理解教材的?他的设计用于我班学生是否合适?对听课教师来说,如果不了解听课的内容,那么他就很难真正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因此,在听课前我们总是让教师首先熟悉听课的内容。

听课前教研组可以抽签随机分成5组,每组一般2~3人,第一组记录学生的学,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所以重点在学而不在教,我们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如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合作?学生是否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题,课堂上学生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有哪些创新的火花,还要看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表现、态度和习惯等。这些都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作为以后提升教学质量的宝贵材料。第二组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处理偶发事件的情况。我们在听课时首先要抱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哪怕是一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对一个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的巧妙处理,一个巧妙的引入,或一处独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当然,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因为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哪怕名特优教师,他们在教学中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我们要记录下来,课后大家一起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以便我们在以后教学中得以改进和提高。第三组记录教师的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第四组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如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第五组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课后评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请上课教师谈自己的教后感想,大家再围绕主题分块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点畅所欲言,展开深度研究,直至达成共识。

篇9:走出听课误区 提高听课实效

一、目的误区--为挑毛病而听课

一谈到听课,好多老师的思想中都存在着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为挑讲课教师的毛病而听课,甚至以挑毛病作为听课的终极目的并贯穿始终。以挑不出毛病或挑出的毛病不够多为无水平而感到羞耻。其实不然,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如此听课至少失去了一半的意义。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什么?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而“挑”毛病其目的既是在幫助主讲教师,更应该是自醒,要求我们从其不足之处进行有益地学习。如果专为挑毛病而听课,我们不但不能从“毛病”中吸收到营养,更会对主讲教师的闪光之处视而不见,以至完全失却了听课的意义。

二、身份误区——以专家的身份而听课

听课的目的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大多数教师还远没有达到专家的水平。所以,我们没必要,也绝不可以“专家”自居。并且,这种“专家”意识会拉远与我们与授课教师之间的距离,容易使我们的听课目的偏离,以至把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东西当作“权威”强加给他人,从而失却了听课交流的意义。那我们应该是以什么角色进入听课呢?我想,我们听课教师应身兼三种角色进行听课:第一种身份是“学生”,以学生的身份去深入感受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判断一堂公开课好与劣的最基本、也是最准确有效的途径;第二种身份是“教师”,以教师的身份、思想去评判一节公开课的得与失,从正、反两个方面吸收营养,实现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目的;

三,可以以“专家”的身份进行分析,目的是尽量发现授课教师的不足,起到一种帮助与指点的作用。这样,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取得较好的听课效果。

三、过程误区——为评课而听课

听课之后,必然要评课。因而对于一堂公开课,会出现为评课而听课的现象,并且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既有听课目的误区的因素,也有听课身份定位不准的原因。“为听课而听课”会令我们的听课活动停留于一种较肤浅的层面上,从而忽视了公开课的教学效果,也令我们的学习与交流大打折扣。所以,作为一名听课老师,应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深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即以学生、教师、专家三重身份,充分去体验、分析、“考查”其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令我们的听课真正深刻而有效。

四、用途误区——为完成任务而听课

在我参加的一些听课活动中,发现不少老师的听课只停留在“听”与“评”的阶段,并不能做到用心地去分析与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听完评完后,便结束了,不能再深入一步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结果令我们的听课收效甚微。

篇10:听课心得体会

从这一节课看到了教学理念的超前:目标准确,明确,具体:整节课围绕目标教,围绕目标学,围绕目标练,围绕目标测,做得非常到位。实现教,学,练,用的有机结合:这节课在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上也做得非常好,不仅教语文而且教生活。如,学生在造句“我一会看电视,一会做作业。”老师赶紧说,你可千万别这样呀!

从教学过程看,思路清晰,调理分明,首先以图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目标,接着过渡衔接非常自然一步步导读提示简洁明了清楚,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有目的地读,边学边练,最后总结验收。

这节课两点很多,比如用各种不同方式解释词义,浓墨淡抹,用图画的方式让学生到前面指出那是浓墨,哪是淡抹,这个词很快就解决了,用你说他说大家都说解释“纷纷”,等等,比如锻炼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你想对画家说什么,你想对牧童说什么,等等。

篇11:听课心得体会

作文课不能上成单纯的讲解课,也不能上成单纯的练习课。我们应把它看成一项有趣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赛琴所上的《多变的气象》一节作文指导课,她让学生到黑板上画云、画闪电,让学生模拟雷声、雨声,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愉快写作。真不愧是快乐作文的导师,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二、添加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使人精神放松,可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教师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听课,产生“共振”效应。这一点从听课教师们的笑声中足以体现。

三、养成习惯

名师们的课堂都很注重增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1、培养学生心口如一的写作习惯,做到作文反映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不写空话,不写假话,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2、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习惯,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能自觉地多听,自觉地多看,自觉地多读,做到凡是有意义的内容都能及时写下来,点点滴滴,积累丰富的材料。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要写好作文,就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就得要求学生自觉的观察。在观察时,立足点正确,掌握一定的方法,全面细致,并要让学生养成多写观察日记,多写生活作文。

4、培养学生富于想象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能从实在的事物出发,把所写的内容展现在眼前,并加以具体叙述。记人,似乎听到、看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语言行动;叙事,似乎亲身经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状物,似乎触摸到有关的物体,真切的看到它的特点,或感受到它的美;写景,似乎自己置身于其间,观赏游览,流连忘返。总之,在写作文时,能把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按顺序、有重点的具体写下来,并能表明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作后修改的习惯。

篇12:听课心得体会

郭墁波

5月17日,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惠东中心优秀教师观摩课。在这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3位优秀教师的课,其中两位是老教师,有一位是年轻教师,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1、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

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留给充足的思考空间给学生,课堂氛围融洽,教学手段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动感。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乐趣。

2、老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环环相扣,贴切生活实际,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质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3、体现主动性,自觉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经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如:小组探讨与交流、游戏式学习等课中都把动手操作用到实处。

4、体现常规教学能力,重视四基训练。

纵贯这些展示课,我感觉老师们的常规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这对于我们年轻老师的常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5、新老教师作对比,凸显能力的高低,取长补短。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篇13:高中语文听课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 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 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 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 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 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 更重要的是,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 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 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 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 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 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 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 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 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需要再次阅读课文, 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 表述出来,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 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 就会想, 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 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 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 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 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 (内容) 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 (内容) 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 学字词, 分析课文结构, 归纳中心思想, 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 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 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 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 那你也许会说, 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 那就更不用听课, 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 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 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 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 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 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 参考书用好了, 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 把预习当作备课, 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 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你在参阅参考书时, 可看出, 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 先讲什么样, 再讲什么, 这时, 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 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 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 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 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 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 则更好, 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 哪种更合理, 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 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 你就要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这样想, 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 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 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 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 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 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 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听”的过程, 还是包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在听中求解。

篇14:听课管理要关注听课教师自身需求

在一些学校里,每学期期末,教师互相照着教案批量生产听课笔记的现象经常出现,甚至还有教研组长统一安排听课笔记内容的情况存在。由此可见,听课处在多么尴尬的境地。

为什么听课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呢?学校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听课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和一项管理内容,教师被要求听课,而不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即使真的捧着听课笔记走进课堂,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浪费时间而已。规定的节数越多,教师的抵触情绪越强,应付的现象就越突出。层出不穷的商业化运作的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总是有很多学校组织教师报名参加,即使是这样“难得”的机会,很多教师也没心思认真听课。

破解听课困局,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要听课?这似乎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当然是为了学习研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正是因为这样的答案不用经过思考就能给出来,才说明了这种空泛的答案毫无意义。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听课需求,只有当需求具体而迫切时,听课才有了具体的意义。刚入职的教师,因为对基本的课堂常规、教学组织等不熟悉,听课的目的就是学习怎样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调整课堂教学结构等;有的教师对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疑问,听课的目的就是借鉴别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的教师承担着指导青年教师的任务,要针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听课,帮助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诊断;有的教师正在进行具体的课题研究,听课时关注的重点就是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内容……基于自身的需求去听课,与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去听课,从态度到行动,肯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启发我们,听课的管理要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要充分关注教师自身的需求。

有价值的听课追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用心地听一节课,比做做样子听十节课的价值要大千百倍。所以,学校的听课管理要改变思路,以人为本,搭建平台,让听课成为教师的主动需求。教科室或教研组要了解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听课研讨的目标。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有的放矢,听课后有针对性进行反思和交流,这样的听课才能使教师听有所得,实现专业成长。人都有惰性,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仅仅是规定数量,然后放手不管,期末再以听课笔记为考核教师的标准,而不是以听课的实际收获来衡量,谁都会选择“走马观花”或者“闭门造车”。

一些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统一印制听课记录本,要求所有教师按照统一的模板填写听课内容,重点往往指向教学过程的记录,有的甚至将教学过程记录分成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板块。带着明确的需求去听课,却要忙着记录具体的教学过程,听完课再回头反思,却发现无从下笔。听课记录是不应该做统一模板要求的,要允许听课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记录的内容和方式;听课记录也不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具体记录,而应该重视听课时的即时思考,及时将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潦草凌乱的听课记录,却蕴含着听课教师深刻的思考,他们课后进行整理,往往能成就一篇有真知灼见的案例或论文。这种“真”听课,无论是对听课教师自己,还是接受听课的教师,价值都不言而喻。

听课不应该是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负担,而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力量。关键的是,作为管理者,要有正确的定位和导向,让教师感受到,每一点付出,都有益于自己的成长,教师受益了,学生就自然受益了,学校当然也得到发展了,这样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我的老师小学记叙作文550字下一篇:24古诗三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