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2022-08-30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事情,在事情发生后,以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使我们改进不良思想,留下激励自己的正确思想。怎么写出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老师听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新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指导新老师提高听课方法的计划

指导韦美备老师提高听课的计划

罗显庄

为了让韦美备老师能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去听课、评课,提高听课、评课,我特作了祥细的指导计划。

一、指导看什么:

1、看教师的主导作用,看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合理、全面、有差异性等。

2、看教材处理的重点、难点是否抓住;看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思路是否清晰;看教材呈现方式,是否化难为易等。

3、看教学实施是否从教材 和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性,体现在教师的疏导下,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合作等。

4、看教师课堂的学习指导,是否以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学生以启发。

5、看教师对课堂驾驭,看对节外生枝的巧妙处理,看应变能力。

6、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及学生对评价的反应。

7、看教师课堂激情、教态、板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8、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

二、指导听什么,教师去听课。不光要会看,还要会听

1、听教师的教学激情是否有感染力。

2、听教师讲课是否讲到点子上,知识是否准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详略是否得当。

3、听教师讲课是否语言简洁,思路清楚明白,说普通话学生是否能明白。 三,指导在课堂上想什么

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对课堂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是看、听、想相结合起来的,并借助新课程理念做出分析。一节课到底怎么看才是好课呢?学生的成功是课堂上最大的成功,教为学服务。学生对课堂的评价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所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有趣,是课堂最重要的标准。

四、指导记什么

1、记课堂实录内容

2、记课堂点评

以上就是对韦美备老师听课指导的计划。

第二篇:科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听老师的班级感觉很大的好处。在全班除了老师的课程准备和日常的教学环节,课件和其他准备充分的,我觉得最深的老师的鼓励语言,整个课程的老师一直通过鼓励语言。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语言是一种鼓舞和欣赏,学生会感觉到强大的驱动力,这是反思教学理念的反思,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老师在演讲过程中的巨大优势是她的亲和力对孩子很重要。在看不见的地方,他觉得很愿意靠近你。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到这一点,她总是微笑着。反映她熟练掌握课堂的能力,非常平静和平静,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在听完这门课后我感动了伟大,我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习她的优点,以改善自己缺乏对科学教学工作的贡献,做得更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走向科学。的乐趣,做一个合格的科学老师。

让他们感受科学 ,

第三篇:听课心得(刘老师)范文

听课心得(一年级)

——从小重视孩子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3月9日,全体语文老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去二小学习,这次学习足见我们渴望学习的心和特别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首先,我们听了二小一年级李老师上了一堂人教版的识字课。我一走进教室,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色彩鲜艳的黑板报、富有鼓励性的表扬栏、整齐有序的读书角等,这些都很符合一年级小朋友活泼、直观、形象的心理特点。王老师这节课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同时也看到了人教版与苏教版的一些不同,我教过一年级,教材是苏教版,识字量比较少,一课一般是五六个生字,而人教版的一篇课文就有十来个生字,所以就提出了在短短的40分钟内,怎样有效的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这些生字和书写部分生字。

其次,是听江门市教研室梁老师的精辟讲评,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梁老师就课堂上怎样把握识字和写字的时间形成有效的教学,结合课堂实际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深受启发。梁老师说到要把握好教学时间,就要在教学设计时考虑能否产生教学效果、是否能产生一种点拔、激发的效果、投入一分钟是否能让学生有一个增长点。我觉得这是很多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容易忽视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一个教学环节只是单纯地觉得它好,而没考虑它能否产生教学效应,所以梁老师说为了提高有效的教学时间有些再好的教学环节宁愿可以不要。梁老师就怎样提高小孩的写字能力,着重强调了写字习惯的培养。我个人就是个写字爱好者,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写一手好字,在教学时也特别注意学生的书写,基本上也按梁老师所说的写字注意姿势、观察、临摹、仿写、评价,但是效果不佳,其实一个习惯地培养贵在坚持和要求到位。

刘老师

2013年3月9日

第四篇:宋振杰老师清华听课体会

管人带队做高手 ——清华学习心得体会

很有幸被公司选派到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学习,感谢公司提供的学习机会。有人说学习是最大的投资,培训是最大的福利,一点不假。

清华学习期间,宋振杰老师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记忆尤深。其中,宋老师一个提问让我有点醍醐灌顶:打枪和打仗有什么不一样?

大家七嘴八舌发表了意见之后,宋老师总结说:

打枪是专业行为,打仗是组织行为;打枪是技术行为,打仗是管理行为;打枪是个人行为,打仗是团队行为。有的人打枪、做业务、做技术是高手,是能手,是牛人,但是一旦被提拔到管理岗位,让他领着大伙儿打仗,他却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哪怕就是几个人也搞不定,结果是整个团队人心涣散,业绩上不来,意见一大堆,自己郁闷,下属抱怨,领导不满意。

宋老师得出的结论是:你是一个超级牛的销售冠军,但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销售部经理;你是一个优秀的高级注册会计师,但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财务部经理;你是一个出色的高级工程师,但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技术部经理。还是杰克·韦尔奇说得好:“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你的成功只与你自己有关;当你是一个团队领导者的时候,你的成功则与你的下属有关。”

哎呀,这其实是有点说我的啊!原来我就是枪打得好被提拔了,现在,我的任务不是打枪了,而是打仗!太对了,如何带领团队把仗打好才是我的主要任务。

什么是管理?宋振杰老师认为,管理是一门透过他人完成任务的学问。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有一件事你做了,做好了,那叫称职;有五件事你做了,做好了,那叫优秀;有十件事你做了,做好了,那叫卓越;有五十件事你做了,努力做好了,那叫找死!管理者不能当劳模,管理者的任务是让下属人人都成为劳模。所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不是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而是要学会如何调动下属和他人的积极性。

真正的管人带队高手是自己不做或者很少做,但是他能鼓动、煽动、诱惑下属去做,而且下属心甘情愿地完成了任务后,还噙着激动的泪水说:“感谢您给了我锻炼的机会,今后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栽培和期望!”宋老师讲的太好了,赞!

中建二局 张××(2014,7)

第五篇:窦桂梅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让课堂焕发学生的精彩

——9月23日潍坊语文课堂观摩述评

9月23日在龙城小学董雯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来自全县的16位语文老师一起去潍坊参加了北师大举办的《育师启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旨在学习名师基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引领老师们“处于老师的位置,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最有效地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而通过两天的观摩学习,我们参会的老师也是大开眼界、收获颇多。可以说,为我们上示范课的老师都是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大家。江苏特级教师魏星老师带来了五年级的《清平乐 村居》。童漫作文的首创者与实践者,来自江苏的特级语文教师宋运来老师但来的童漫作文《笑口难开》,北京市的吴琳老师带来的《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以及现任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示范课《牛郎织女》和带给我们的讲座——改造我们的课堂。

大家都知道,名家的课,不大好上。一是原本的起点就高,高处不胜寒,再要登上新的台阶,自然很不容易。二是他们的课,大家听得多了,总是带着特别的期望,看看有没有新的超越,能不能收获一份新的惊喜。但为期两天的活动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尽管风格不一,课文各异,但却心有灵犀,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演绎出语文教学的新境界,那就是——让清新简约的课堂,焕发出学生的精彩。

回来后,想对两天的活动做一个细致的梳理,但发现总结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于是乎今天就选了一点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围绕窦老师的课说一说在她的课上我所看到的新课改的精神。我认为窦老师的课堂主要突出了三个特点。

1、体现“主题教学”的特色

2、凸显浓浓的语文味

3、涌现别具一格的“师情话意”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的建构。就本节课来说,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援引了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词,借用越剧《天仙配》“树上鸟儿成双对”的词曲来理解文意;其后,又引出了《白蛇传》《梁

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这中国四大爱情故事。这使得其“主题教学”的内涵更深刻,内容更广泛了,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这篇课文。也不止这组文章,而是更加博大的中华文化。

课堂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呢,窦老师依据这篇课文语言比较平实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抓住“决心”等词语的理解品味的基础上,着重在文章的章法技巧上引导学生去咀嚼和品味。其基本方略为:

1 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的”——“还可以怎样写”等环节,用“聊”的方式展开学习讨论,这一教学流程不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更是明显地凸现其语言训练的重点着力于章法技巧的指导。

2 通过“很久很久以前”和“一天„„从此„„”这样的文章和段落起始方式的“聊”,对学生进行了民间故事叙述方式的训练,也为后面的民间故事创编做了写作上的铺垫。

3 通过叶圣陶版与其他版本《牛郎织女》在对牛郎与织女相爱过程的细节描写的比较,引导学生体悟到写作技巧上含蓄与直露、文雅与流俗的文野之分。

在文章的章法和细节描写上的浓墨重彩,这是很有见地的。的确,六年级了,是应该引导学生在这方面下些工夫了。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欣赏窦老师的强势出镜,声情并茂的诵读,激情澎湃的讲述,精致流畅的组织引导,与学生灵动自如的互动交流„„总之,我们在课上更多的是感到教师教的精彩,激情四射,才华横溢。尽管学生也不时会有精彩的表现,可是这种精彩却往往淹没在教的强势表现之中了。而今天我们在课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教师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隐没了,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了、发扬了,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通过课前的预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充分地预学、自学,给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和孩子共学,课后让孩子延学,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转为孩子学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伊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学生在课上纷

纷发问,提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形式。这些就是窦老师教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孩子的质疑出发,窦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安排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解答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第二步则重点围绕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关系来共同学习,初步读懂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是“怎么写的”,抓住课文的语言、情节、情感、线索,悬念设置、神奇的想象,领悟民间故事在写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点。第四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为什么这么写”。这样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学生的学,落实到学生的学,顺学而导,逐步深入,可谓简约有致,学生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三,以“学生的学习增值”为中心,教师适当隐退,彰显学生学的精彩。

在今天的课堂上,窦老师从以往的“自编,自导,自演”甘心退居二线,专心做好“编”和“导”,为学生让出舞台。让孩子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充分地进行“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实践,展示学生静心读书艰苦探索的历程,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领悟,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增值。总之,整堂课不时逆发并彰显的是学生学的精彩。而“学习语言运用”恰恰也是我们现在分散研修学习的主要内容。

窦桂梅老师曾经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维度”即温度、深度、广度。三维度的第一维度就是“温度”,正是基于这一维度,她上课时总是那样充满活力,激情奔涌。她在中国有一大批拥趸“窦丝”,大家昵称她是一朵“激情燃烧的玫瑰”。在本节课中,“玫瑰”依然“激情燃烧”!这种“激情燃烧”的燃料来自何处呢?首先在她为师的品格和责任心上。不管如何的舟车劳顿,只要她一上讲台就会判若两人。对文本全身心地入情入理地解读,对学生无数次地昵称为“我亲爱的同学们”;其次是她勤于诵读诗书,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底蕴。常言道,激情来自信心,信心来自底蕴。正由于她“多读胸藏万汇”,所以她的言说饱含诗情,她的话语极富感染力。正是在她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下,学生才逐步地达到了“运笔笔下生花,张口口吐莲花”的境界。最后,是她的窦氏理念使她有意而为之。例如,她强调课堂上要

“三情共振——课始情生,课中情浓,课终情未了”;追求“艺术三美——语言美、视觉美、空灵美”;引导学生“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可见,有怎样的理念就会伴生着怎样的情感和行为。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都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任何创新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在实施“主题教学”时如何处理好教材规定与教师自主性的关系,对于一些非情感型的课文,教师的“温度”又该如何调置等等。

两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创新“主题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再回来的车上,我们都在评论课,一起讨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知识化,兴趣化,生动化,让老师轻松教,让学生轻松学,相信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共同讨论的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吧!

1、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

2、语文要让孩子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3、小学是研究艺术的课堂,让你的文字变成你的第二容颜。

4、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5、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

6、追求是我的状态,探索是我的行为。必须紧贴地面行走,与其描述千万朵花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的开放。

上一篇: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