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2024-05-24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精选6篇)

篇1: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试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他说:“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了经验,肯定了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生产力是首要目标。这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人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在生产力目标中,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以生产力目标为前提,同时又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保证。相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邓小平曾对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做过专门论述: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既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也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制度,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

篇2: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新经济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人类社会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政治、文化、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各方面都发生了及其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交融化的趋势在增强。当今时代是多国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世界围绕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谋求和平共赢这样一个大主题周围。

一、理论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较好的协调了改革、开放、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之际,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前进,我国要追赶世界潮流,必须加快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

化做出的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任务艰巨,政治文化改革需要大力加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中国改革概述

要全面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思考。

1、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并由此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我们过去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市场的力量,因此启动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邓小平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积累丰富的经验。

2、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成功。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条政治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们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

回顾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不难发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围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我们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3、文化体制改革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

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崭新课题。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文化发展进程中,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积极创作;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文化竞争力。

三、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走过30多年风雨历程,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就与问题并生。总的看来,中国的改革,成绩是主要的、第一位的,问题是次要的、第二位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稳坐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今非昔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迈向全面小康,这从根本上得益于改革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郑重指出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但是不可否认,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少失误,因之带来不少问题,需要正视的是,有些问题相当严重。当前,为全社会所痛心疾首的主要问题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问题、极端消极腐败问题、党群关系紧张问题、劳资关系不和谐问题和社会信仰缺失问题,这五个问题不仅影响改革全局,而且是改革备受诟病的的原因。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并被不断凸显甚或被刻意放大,与改革以来党的理论清醒与否有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缺失有关,与市场经济根本缺陷对人性的奴役有关。

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时提出“十个结合”,首要的经验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它的中国化最新成果。今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还会增加新的内容。

篇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哲学基础;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不能以偏概全,张雷声教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1)

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指马克思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那些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科学的、具有规律性的基本看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张雷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做了具体的阐释说明,“与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理。” (2) 张雷声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与时代发展、新的实际的结合” (3) 这就是说,这些基本原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后继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并且这些理论是被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的真理。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融合了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动态的整体性原理。

二、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种有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但整体性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内容本身的整体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其理论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将其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但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都是从三个组成部分中的某一个方面入手,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是极其不利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首先反映在原理的内在逻辑联系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研究,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三个部分之间没有关系。相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就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理论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视角,最终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个部分紧密联系,全面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从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并对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科学的研究。

马克思后继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同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发挥,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过程的历史整体性。

(二)基本特征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这是已经被探讨与证明过的,到目前为止最准确的概括。当然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还包括开放性、创新性和动态性等等,但这些特征都无法超越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也只能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失去了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失去了其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性;而失去了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失去了其与其他学派的本质区别———改造世界的功能;失去了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无所谓创造力与生命力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有机整体。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中的整体性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相对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整体性。在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共有六个二级学科,这六个二级学科相互联系紧密。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基础理论,为其他五个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其他五个学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提供了研究目标。总之,这六个二级学科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思想。

与学科建设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中同样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思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概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的整体性。

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特征,并在这一根本特征的指导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坚持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整体性既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特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候,必须把整体性放在首要位置来考察,坚持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从整体性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找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使其新的理论成果能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

(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必须坚持整体性的本质规定性,进行全面宣传。只有这样,才能说服群众,掌握群众,最终推动历史的发展。

(三)在学科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特征

现在很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很不完善,很多高校只开设了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上的落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不到很好的普及。因此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由此观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特征关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与发展,关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与实践,关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与未来。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使其得到应有的重视。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外在表现。近来,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权威专家学者指出,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特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这一根本特征, 对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张雷声.张雷声论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篇4:如何全面深入理解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鼓吹种族主义、专制独裁和侵略扩张的政治理论、运动和政权形式。“法西斯”一词源于古罗马拉丁文“fasces”的译音。是指独裁官、执政官和大法官出巡时扈从手擎的中间插着一柄突出战斧的“棒束”,是一种权势的特殊标志。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在最初倡导法西斯运动时妄图重新恢复古罗马的霸业,实行独裁统治,他把自己的组织“协会”(fascio)同“法西斯”(fasces)混同一义,并于1921年10月定“棒束”为国家法西斯党的标志。

法西斯主义否定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鼓吹对领袖的绝对服从和国家主义,宣传“高贵”民族有统治“劣等”民族乃至全世界的权利。融种族主义、专制主义于一体,既反对共产主义也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主张建立少数独裁者的恐怖统治,镇压劳动人民和进步势力,实行扩张政策和战争政策。但法西斯究竟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时代特征,它具有什么本质特征?1933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十三次大会在希特勒上台后很快就作出了回答:法西斯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公开恐怖独裁。”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季米特洛夫在报告中也讲了同样的话。这一论断一直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所遵循。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总是把法西斯锁定在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追逐利润和霸权的框架内,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却不是完全科学的。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学说”,其核心是反动的民族主义。历史上的民族主义是同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内有着不同的客观历史内容,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如俾斯麦统一德国时,曾大力煽动和利用民族主义,从而在内部加强自己的地位,在外部显示武力,但当时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却包含着完成民族国家统一这一历史进步事业的客观内容。而希特勒等战争狂人所鼓吹和煽动的民族主义却是为了复仇灭犹,重建大德意志帝国和对世界的统治,而在国内建立起独裁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统治形式,是极权主义的恐怖统治,它的建立既同帝国主义有密切联系,也同封建主义有紧密联系,法西斯主义的民族主义都具有封建特征,法西斯主义可以同金融垄断资本发达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同不发达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德国法西斯的头目及其党羽基本上都出身于社会中下层,在二战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分裂为“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由此可知法西斯并不仅仅与“垄断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而主要是与恶性发展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所以与其说法西斯是垄断资本的统治形式,不如说是极端反动的民族主义统治形式。

如何判断一个政权是否属于法西斯性质?法西斯主义应该具有两大特征:第一是独裁,第二是战争。一提起法西斯人们就把它同“凶暴残忍”、“专制独裁”联系在一起,诚然这是法西斯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它还有另外一个特征,这就是“战争”,“反人类的战争”。法西斯与战争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人类历史上首先出现的三个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把发动战争作为基本国策,它们结成同盟,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是“法西斯”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在法西斯国家,战争不仅仅是夺取“生存空间”的手段,而且也成为维护“优等种族”、“优良特性”的目的,战争成了目的的本身。判定一个政权是否属法西斯性质,试用上述两大本质特征加以衡量,也许会得出比较接近的认同。

篇5: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60年前,毛泽东同志曾有一段著名论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进入新时期后,随着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邓小平同志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再次重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决不会改变。”这组文章,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统战工作实际,以鲜明的观点和精当的素材,从“五个事关“的高度,充分论证了一个主题: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党和国家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

统战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必须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从本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种全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性、合理性和优越性,切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好,作用发挥好,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政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统战工作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领土完整

我国有56个民族,多民族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又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教徒约1亿多人。因此,重视民族、宗教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领土完整的大事。

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民族宗教问题。近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第一,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第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法制,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证。第三,采取各项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第五,加大民族干部培养力度,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第六,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

统战工作事关公有制主体地位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1999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3160多万户,私营企业15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6240.91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021.55万人,总计达8262.4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发展经济、活跃市场、安排就业、纳税创汇、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解决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安置各类人员就业8000多万,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存在一些弱点和消极方面。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守法。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的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既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扶贫行为,又是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手段。江总书记曾亲自为光彩事业题词:“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共同富裕”。现在,一支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全国有48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210位担任省以下各级人大代表;有42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全国政协委员,42579位担任省以下各级政协委员。去年,33位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发出《信誉宣言》,倡议弘扬中华民族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的传统美德,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又响应江总书记的号召,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活动,这是非公有制经济有识之士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也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尝试。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已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对于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巩固和壮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意义。

统战工作事关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统一战线承担着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光荣任务,统战工作事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同志指出:“知识分子问题统战部应注意。知识分子的安排、待遇,包括政治的、生活的,别的单位不能从总的方面去考虑。„„统战部要研究,要管,要综合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反映全貌。解决问题是整个国家的事。”在知识分子中占70%的是党外知识分子,统战部门主要是与有关方面配合,积极做好党外有影响、有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是包括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和文史馆、参事室中的党外知识分子,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党外知识分子,各高校及科研机构担任学科带头人或重要业务骨干的党外知识分子,大中型企业及其他方面有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等。

为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搞好服务,是统战部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职责和光荣任务。为此要继续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知识分子的方针政策,推动全社会广泛深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优秀科技人才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努力

为党外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国家知识与技术创新工程中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从而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统战工作事关“一国两制”方针贯彻和祖国完全统一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摆在当代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历史性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平统一祖国,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用统一战线的方式依靠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力量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统一前,通过不断发展壮大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广泛团结,增进交流,联络友谊,沟通感情,寻求共识,化解隔膜与障碍。统一后,在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条件下,更需要依靠统一战线来广泛团结意识形态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们,同心同德,携手奋进,一起谱写振兴中华的新篇章。

篇6: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那么,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需要认真给予回答。

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

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此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才能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作为一个产生于150多年前的理论,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综观当今世界,各种理论思潮、流派纷呈林立,但不容否认,马克思主义仍然处于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高峰,仍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一盏明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追求和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改革开放29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又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理想是灯塔,是风帆,引领着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愿意为之共同奋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千百年来,无论面对多少困难挫折,面临多少艰难险阻,中华民族都始终高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强,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终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它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严谨,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是完整的、系统的,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又有中国特色,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是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到青岛,人们会想到迷人的海滩、清爽的啤酒。今天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多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微尘”。“微尘”,起初是一位青岛普通市民数次捐款时的签名,后来越来越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都留下了“微尘”的名字,“微尘”逐渐成为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等走进了青岛的大街小巷。许许多多类似“微尘”的行动,汇集成了我们时代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也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古人说:论先后,知为先。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提高创建水平,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事有千万件,总得抓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老百姓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德育素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上一篇:十九大学习讨论下一篇:关于对外汉语教师六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