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多面人生

2024-04-18

论曹操的多面人生(精选7篇)

篇1:论曹操的多面人生

论曹操的多面人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有些、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湖北黄石铁山区铁山一中初一:永恒的梦想

篇2:论曹操的多面人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有些、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篇3:论曹操的人格精神

其一, 才兼文武, 志济天下的才华理想

曹操才兼文武的本领是从少年时代开始培养的。论其武, 曹操拥有“才武绝人, 莫之能害”的本领。论其文, 曹操“博览群书, 特好兵法, 抄集诸家兵法, 名曰《接要》, 又注《孙武》十三篇, 皆传于世”[1]2。就古学而言, 曹操亦学有所长。如他坐宋奇案被免后, 曾以“能明古学, 复征拜议郎”一职。拜议郎时, 曹操曾“筑室城外, 春夏习读书传, 秋冬弋猎”[1]3。曹丕曾追忆:“上雅好诗书文籍, 虽在军旅, 手不释卷, 每每定省从容, 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 长则善忘, 长大而能勤学者, 唯吾与袁伯业耳。”[1]55可见学习已经成为曹操的一种生活习惯了, 其以后的众多成就大抵也是从此习惯中获得。

曹操从小就自视很高, 志向远大。东汉末年品鉴之风盛行, 曹操亦想通过品鉴来确定他的这种自信。当其年少之时, 世人对其“少机警, 有权术, 而任侠放荡, 不治产业”[1]1的品行多不看好, 桥玄、何顒则“异焉”。桥玄以为:“天下将乱, 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1]2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 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1]2桥玄等三人在未见到曹操以后成就的前提下而给予如此评价, 不能不说是曹操个人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

灵帝时的曹操是以“治世之能臣”的理想来要求自己。他“初入尉廨, 缮治四门”之时, 执法严谨, 不避豪强, 棒杀蹇硕叔父。他迁为济南相时“禁断淫祀, 奸宄逃窜”, 收到“郡界肃然”之效果。董卓之乱后, 曹操恐怕就以“乱世之英雄”来要求自己了。他面对袁绍等“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2]4的讨卓行动, 不得不与夏侯惇等到扬州募兵, 自谋讨卓。曹操“奉天子以伐诸侯”后, 先后灭掉吕布、张绣、袁绍、袁术等军阀, 可谓“乱世之奸雄”。曹操此时以周公自诩, 以“奉天子”为旗号, 行统一天下之事。

曹操一生致力于统一天下, 结束军阀割据的努力。其《短歌行》“天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2]5, 已然为世所传唱。其《龟虽寿》之“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2]11的精神也感动后世。

其二, 性兼二重, 通脱谲诈的性格

曹操性格极其复杂, 难以简单来概括。通脱、谲诈无疑是其性格当中最为明显的亮点了。通脱, 亦作“通侻”, 即放达而不受礼法和世俗偏见的束缚。通侻一词最先用于王粲, 而今我们常用来概括魏晋士人的洒脱, 不拘泥于礼仪的行为。鲁迅在《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中说:“曹孟德是‘尚通侻’的。”曹操“佻易无威重”, 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他“每与人被服轻绡, 身自佩小鞶囊, 以盛手巾细物, 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 戏弄言诵, 尽无所隐, 及欢悦大笑, 至以头没杯案中, 肴膳皆沾污巾帻, 其轻易如此”[1]33。这种笑得把头埋在备案中, 饭菜弄脏头巾的事情在历代帝王中恐怕也只有曹操能做得出来。曹操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也常常表现得通侻, 轻易。如曹操年轻时拜访桥玄, 开“殂逝之后, 路有经由, 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 车过三步, 腹痛勿怪”[1]14的玩笑。其他故事如新作的相国门成, 工匠要曹操提意见, 曹操题一“活”字以示之。人送曹操一杯酪, 曹操题一“合”字以示众。其通脱之事大多如此。

曹操之通侻为人所称, 其谲诈更为世所传扬。许子将评其为“乱世之奸雄”。吕布称曹操“多谲”。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以为曹操为三国奸绝。谲诈是在当时和后代对曹操的一致评价, 也是其在民间形象、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中最为突出的一点。

《世说新语》载:“魏武常言:‘人欲危己, 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 我必说‘心动’, 执汝使行刑, 汝但勿言其使, 无他, 当厚相报。’执者信焉, 不以为惧, 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 谋逆者挫气矣。”[3]709长于乱世的曹操一生都没有安全感, 为此他导演了这出“人欲危己, 己辄心动”的成功案例。类似谲诈的故事不仅表现在保护自身安全上, 即使在军中他也如此。曹操军粮匮乏状况时有发生。一次曹操“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 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 不然事不解。’乃斩之, 取首题徇曰:‘行小斛, 盗官谷, 斩之军门。’”其他的如曹操望梅止渴、梦中杀人的故事不胜枚举。曹操的“酷虐变诈, 皆此类也。”

其三, 整顿风俗, 不信天命的思想

东汉末年, 朝政腐败, 军阀混战, 儒家思想全面崩溃, 思想界百家争鸣, 乱象杂生。为此整顿风俗成为每个当权者的重要任务。曹操任济南相时“禁断淫祀”, 收到了“奸宄逃窜, 郡界肃然”的效果。袁绍集团在统治冀州的时候, 任人唯亲, 结党营私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曹操在建安十年占领冀州后, 首先颁布了《整齐风俗令》来消除袁绍集团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曹操整顿风俗的作为不止于此, 在节俭、薄葬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曹操本人“雅性节俭”。曹操自己的衣服“皆十岁也, 岁解浣补纳之耳”。类似节俭的故事在《太平御览》中还有很多记载。节俭在治家上则成为一条重要的家训和治家精神。其夫人卞王后“行节俭, 不好华丽”。她“常言‘居处当务节俭’”。其饮食“无异膳, 太后左右, 菜食粟饭、无鱼肉。”[1]96曹操在家中对节俭精神的要求甚至达到了无情的地步。他的女儿嫁给汉献帝时衣服稍好一些, 他就提出了批评。曹植的夫人崔氏则因为衣服华丽而被杀。

提倡节俭在农业遭到极大破坏、粮食严重缺乏、易子而食现象时有发生的东汉末年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度关山》诗曰:“舜漆食器, 畔者十国。不及唐尧, 采椽不斫。”[2]3节俭的精神也体现在对官员的编制设置上。如《鼓吹令》曰“不乐多署吏, 为战士爱粮也”[2]54。

曹操自谓“性不信天命”。“不信天命”含义有二:一不迷信长寿鬼神之说, 不迷信儒家之“仁者寿”等思想。二不信帝王之传承乃在天命之说。他在《善哉行》中曰:“痛哉斯人, 见欺神仙。”[2]219可见其本人是从不相信长生不老的。其诗《精列》则进一步指出:“厥初生, 造化之陶物, 莫不有终期。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2]2所以他时常生发人生如朝露之叹, 终有“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认识。曹操还以当时郑玄喝酒醉死,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为例来说明“德行不亏缺, 变故自难常”[2]12的道理。基于此, 天命之说、长生之说、德行之说于曹操均不信仰。也正因为此, 很多人才怀疑其有“不逊之志”。

其四, 重视文化, 唯才是举的政策

曹操对文化的重视首先体现在以身作则上。曹操自己年轻时曾博览群书, 多才多艺。他在文学、音乐、书法、围棋等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修养。他虽在军旅, 手不释卷。其次, 曹操在政治上出台了很多文化政策。如建安八年颁布《修学令》, “令郡国各修文学, 县满五百户置校官, 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 庶几先王之道不废, 而有以益于天下。”[1]14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恢复当时的文化教育, 纠正社会风气、培养人才都起到了积极效果。另外曹操以自己的现身说法对子女教育进行影响。曹丕就曾坦言自己受其好学之影响, “余是以少诵诗论, 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 史汉、诸子百家之言, 靡不毕览”[2]55。以至曹丕达到了“才艺兼该”的效果, 曹植也被称为“世间艺术, 无不毕善”。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 有着大格局的人才观。曹操当初起兵之时, 曾对袁绍言:“吾任天下之智力,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1]16曹操用人之格局在于天下, 御才之方法在于“道”。其道, 一言以蔽之曰:唯才是举。陈寿以为曹操“终能总御皇机, 克成洪业”, 在于“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 矫情任算, 不念旧恶”[1]33的用人方略。曹操曾多次颁布《求贤令》, 有记载的有四次。建安二十二年颁布《举贤勿拘品行令》, 曰:“负污辱之名, 见笑之行, 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 其各举所知, 勿有所遗。”[1]30这些构成了唯才是举的主要内容。

可以说曹操对人才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包容和保护。建安五年, 陈琳代袁绍作《讨伐曹操檄文》把曹操一家几代人都骂得狗血喷头。灭袁绍, 收陈琳后, 曹操“爱其才而不咎”, 还以陈琳为司空军谋祭酒。即使是杀死自己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的张绣, 在投降后依然封侯, 并得到当时最大的封赏。陈矫于建安五年前娶本族女子, 为世人不齿。徐宣为此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诽议他。为了保护陈矫, 曹操下令《为徐宣议陈矫下令》以社会风气为借口来为陈矫开脱, 并以具体时间为断线。

曹操对人才政策的执行也异常坚决, 即使影响政治上的进取机会也在所不惜。《三国志》记载, 吕布袭刘备, 取下邳。备来奔。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 终不为人下, 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 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不可。”[1]9刘备二次奔曹操, 曹操两次放刘备。可见其对人才政策的执行力度之大。

参考文献

[1]陈寿撰, 裴松之注.三国志[M].中华书局, 2006.

[2]曹操著.曹操集[M].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 1959.

篇4:论曹操的谋士——荀彧

【关键词】智囊团;荀彧;七条奇计;一心扶汉;悲剧命运

三国时期,在曹操的阵营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曹操手下的谋士,没有人才,一个集团便不会有未来。曹操手下谋士众多,知名的就有十几个,如:荀彧、郭嘉、程昱等,不知名的数不胜数,这些人组成了曹操的智囊团,为曹操出谋划策,可以说曹魏集团能有那样的功业,与智囊团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智囊团中,荀彧可以说是曹操的首席谋臣。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生于公元162年,卒于公元212年,终年50岁。东汉末期,荀氏是豪门大姓,名门望族,其祖辈也都是做官的。史书中说:“祖父淑,字季和,郎陵令。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

三国时代的智谋人物,除了诸葛亮,似乎对荀彧的历史评价最高。在荀彧少年时代,荀彧就显示出了其经天纬地之才,“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意思就是说荀彧具有可以辅佐英主成就帝王霸业的才能。永嘉元年,荀彧被举荐为孝廉,出任守宫令。

一、慧眼识英主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中平六年八月,董卓入主京师,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各路诸侯推举元袁绍为盟主,统帅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实,各路诸侯表面上都是为讨伐董卓,实际上都是打着“奉旨讨贼”的旗号借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为自身谋取利益。一大批的士吏也身不由己的卷入此次政治斗争,刚出仕的荀彧便迈出了他人生很重要的一步。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董卓入京后,荀彧认为:“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于是就用“求出辅吏”为借口,巧妙地离开了董卓阵营。在荀彧眼里,董卓知识一个残暴不仁的集团首领,绝对不是雄才大略的英主。

后来,荀彧逃难到冀州,当时冀州已经归属“四世三公”的袁绍,袁绍的声威在当时可以说是四海之内无人能及,“豪杰皆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当时,荀彧的兄弟荀谌、同乡郭图等人都已经成为袁绍帐下谋士,袁绍以上宾之礼对待荀彧,希望荀彧能留在自己帐下,为自己出谋划策。荀彧却见袁绍“终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知道荀彧来投靠自己,非常高兴,说:“吾之子房也”。任荀彧为司马,荀彧当时二十九岁。荀彧到了曹操集团,如鱼得水,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事实证明,荀彧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从公元191年到公元212年,荀彧前后位曹操效命21年,不仅为曹操谋划了许多大计,还为曹魏集团举荐了大批人才。如戏志才,郭嘉等人。荀彧居间人的思想是“取士不以一揆。”这无疑与东汉末年依门第族望举荐之风相悖。赤壁战败后的曹操在撤退途中发出感慨:“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从这里,即可以看出郭嘉之才,也可以看出,荀彧推荐的人才绝对不是酒囊饭袋之辈,而是真有学识得人。虽然荀彧推荐的人才,大多数都是颍川人士,但主要是颍川当时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当时人便盛称“汝、颍多奇士。”荀彧推荐的人才在曹操帐下,逐步成为消灭群雄,平定天下的中坚力量。曹操把“君之相为举人”列为荀彧卓著功勋之一,既是曹操对荀彧推荐人才的肯定,也是对荀彧的肯定。

二、七条奇计

荀彧到了曹营,一直是曹操的留守“大将军”,稳固着曹操的大后方,使得曹操沒有后顾之忧。期间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军事谋略,长远的眼光。

第一条,深固根本。初平三年,曹操出任兖州牧,兴平元年,曹操东征陶谦,荀彧留守大本营兖州。张邈,陈宫趁机发动叛乱,吕布率军准备攻打兖州。此时,荀彧兵微将寡,处变不惊。他先安抚其中两座城池,并且迅速出击出击杀死了勾结叛军的官吏,又智退郭贡大军,保住了曹操的大本营,并且劝谏曹操先保有兖州,深固根本,避免吕布等再次偷袭,建议曹操先平吕布,再图徐州,并且在征战中尽量减少杀戮。曹操听取了荀彧的建议,大败吕布,巩固了自己的后方。

第二条,奉迎天子。公元196年,汉献帝讨回洛阳,对于是否奉迎汉献帝,曹操手下争论不休,始终没有统一意见,此时荀彧建议曹操说:“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一番精辟的言论,让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曹操最后奉迎天子,将天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当时袁绍等人都认为汉室气数已尽,都有称帝之心,袁术便是最早称帝者。毛玠便建议曹操“宜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时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其实因为是建议曹操佳节天子的名钳制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正式形成。

第三条,安抚主公。曹操奉迎汉献帝后,袁绍不服,当时袁绍的实力天下第一,然而曹操北有袁绍,南有袁术,东有吕布,西有张秀等强敌未平,袁绍根本没把曹操放在眼里。“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曹操看了非常生气,想要出兵讨伐袁绍。当时曹操手下众将士还以为曹操因为败给张绣生气,只有荀彧看出了曹操的心思。荀彧劝曹操忍让,又把袁绍和曹操进行对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这就是著名的“四胜说”。一番言论是的曹操的怒气被抚平,也大大增强了曹操面对袁绍必胜的信心。

nlc202309031813

第四条,谋定官渡。公元200年,曹操袁绍官渡决战,两军相持半年,曹军缺粮,曹操丧失信心,打算退兵。此时,荀彧写信给曹操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继续和袁绍对峙。后来采用投奔而来的许攸的建议,亲自率兵奇袭乌巢,杀掉袁绍的押粮大将军淳于琼,焚毁袁绍粮草,最后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从此,曹操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实力大增。

第五条,一统北方。官渡之战后,曹操想南下攻打刘表,荀彧说,“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馀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曹操依旧听从了荀彧的建议,重新屯兵黄河,随着袁绍病死,袁绍军团战斗力进一步被削弱,袁绍的几个儿子也开始为争夺权力内战不休。曹操果断出击,率军攻打袁绍之子袁谭、袁尚。这样,袁绍势力被消灭,仅剩残余,曹操一统北方,获得了相对较安定的发展局面。

第六条,先谋定,后复典。曹操领冀州牧后,有人建议他恢复九州制度,扩大冀州地域,让天下臣服。荀彧劝谏曹操说:“若是,则冀州当得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所夺者众。前日公破袁尚,禽审配,海内震骇,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众也;今使分属冀州,将皆动心。且人多说关右诸将以闭关之计;今闻此,以为必以次见夺。一旦生变,虽有守善者,转相胁为非,则袁尚得宽其死,而袁谭怀贰,刘表遂保江、汉之间,天下未易图也。原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荀彧详尽的分析了恢复九州制度的利和弊,也让曹操本来犹豫不决的内心有了答案。于是曹操将此事搁置,继续追剿袁氏兄弟残余势力,使其统治地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到建安十八年,曹操才恢复九州制度。

第七条,智取荆州。公元208年,曹操已经平定乌桓,灭了袁尚、高干。从此再无后顾之忧,决定举大兵南下,讨伐刘表,曹操又一次向荀彧征询讨伐的策略,荀彧说:“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意思就是虚张声势,给刘表制造错觉,再出其不意,让刘表没有还手之机。曹操采用荀彧的建议,果然轻而易举拿下荆州。

以上七条奇计充分显示出荀彧军事谋略,战略眼光,说明荀彧是一个坚定沉着,智勇双全的谋士,思考问题表现出全局性、深刻性、预见性。他投靠曹操并不是为了偷生苟安,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也是荀彧人格的宝贵所在。

三、荀彧之死

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可以说好的像蜀汉的刘备和诸葛亮一样,荀彧对曹操军事集团也可说是鞠躬尽瘁,曹操将荀彧、荀攸称为自己的左右手,更称赞荀彧为“吾之子房。”也曾高度评价荀彧的功劳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直到东晋初,王导还说荀彧你是曹操的第一大功臣。到了建安十七年,曹操想接受董昭等人的建议,为自己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而荀彧却坚决反对,曹操因此而不快,荀彧知道曹操开始猜忌自己,在跟随曹操征讨孙权时,抑郁而终。另一种说法是“太祖馈饮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其实,荀彧无论是抑郁而终还是饮药而卒,至少说明荀彧在思想上和曹操不是完全和轨的,还是存在不可融合之处。荀彧之死肯定和他违背了曹操的意思有关。为何荀彧会有如此的悲剧命运呢?

首先,从主观上说,荀彧是当时知识分子,也是世族阶级的代表,他也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个责任感,即“生为汉臣,死亦汉魂”的封建正统观,无论汉室如何衰微,在当时始终是天下正统。他也是抱着“匡扶汉室”的思想入仕的。“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俊咸宗焉。司马宣王常称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可以看出荀彧当时是天下仕人的仪表,也可以看出,荀彧对于汉室忠贞思想的根深蒂固。當时的荀彧,虽然极富盛名,但是势单力薄,曹操则是汉室的将军,也需要谋士来帮助自己,所以二人一拍即合。荀彧投靠曹操,知识把他定位在可以拯救汉室的英雄,绝非帝王。后来曹操准备进爵封王,这与荀彧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作为东汉末大姓名士的领袖,荀彧辅佐曹操,可谓倾尽全力。但随着曹操一统北方,曹操便开始谋划如何踢开刘氏,经营自己的天下。这对荀彧来说是极其残酷的。历史已经走上了汉亡的轨道,荀彧却依旧留恋在祖上世受汉室恩德的汉官威仪,可以说荀彧是被自己的思想捆缚而死,也可说是忠贞汉室的卫道而死。

其次,从客观上说,随着一个旧时代的过去,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曹氏和刘氏已经发生了关系上的质的变化。荀彧作为一个谋士,至始至终还是要依附于统治者的重用才能得以施展才华,得以生存。曹操在早期重用荀彧,也是因为曹操当时并不强大,各方战事吃紧,荀彧的才能可以满足曹操的需要,帮助曹操扩大领地,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所以曹操才对荀彧委以重任,信任有加。后期,曹操开始想经营自己的曹氏天下,结果反对最强烈的就是自己的首席谋士荀彧,荀彧极力阻止曹操进爵,以为“不宜如此”,操“由是心不能平”对于“宁教我负天下人,修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所以曹操对于贤士并不是真正的尊重,知识属于利用范畴,当荀彧这个人不能再为曹操所用,自然是要丢弃的。这就我们所了解的王权之术不在乎牺牲谁,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江山永固。而荀彧没有及时的和曹操调整关系,在当时曹魏不然代汉的历史潮流下,荀彧成为汉室的陪葬品是必然的。

最后,荀彧的死各种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一点,古人都有一种正统观,统治者更加在乎自己的正统地位,如李世民很忌讳别人说他是胡人之后,元代统治者也一样。所以,后人,尤其是晋朝,必须承认魏的正统地位,才能说明晋取代魏是取代正统。犹如《水浒传》的梁山好汉,大多数都希望接受朝廷招安,为朝廷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实际上还是承认赵家的正统地位。大家觉得荀彧之死未免可惜,为何曹操不能容忍这样一位曾经为自己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我们是现在社会上可以包容万家思想的社会空气里长大的,而我们用现在的思想让曹操去包容一个后来如此反对自己的一个盖世英才,未免太苛求古人了。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张大可.三国史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4]田志勇.三国志名篇解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

[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韩唐.三国十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准(1988— ),男,四川蓬溪人,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杨敏杰(1990— ),女,河南周口人,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篇5: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

比如曹操,我们通常对他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中表现出的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政治家对国祚衰微的痛心和民生凋敝的同情视而不见,遗忘他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中表现出的具有远大抱负的炎黄子孙可贵的进取精神,而固执于把他当做乱世奸雄的习惯意识,怎么也不肯把他当做一个“人”来看,就算他留下再多的心迹也无济于事,不免委屈了古人。就让我们放平了心态,从曹操的《短歌行》来看曹操的另一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品着美酒佳肴,赏着曼舞轻歌,一种沉重的人生感慨却悄然而来。人的一生能拥有几多岁月?回望自己的人生,作者突然发现,人的一生竟然不过像清晨绿叶上那一滴即将面对朝阳的清露,转瞬即逝。而就那么一刹那的生命,对他来说,也已经逝去了大半啊!做此诗时,曹操已经53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53岁,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声叹息,明明是在借酒浇愁啊!寥寥几句,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心头那充满文人气质的忧患的浓云惨雾,刹那间便从纸上涌溢而出。我们注意到,曹操之忧并非来自长生的无望或者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来自于一种“忧思”。那么,他在为什么而“忧”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想起他,作者的心就不能不震颤:老伙计,你知道吗?我心中一向的块垒,都是因为没有你在身边啊!

如果我们心中隐隐有了一丝疑惑,那么接下来的四句更让我们感到惊讶:“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你们看,朋友到齐了,酒摆好了,音乐响起来了,好一个热烈、盛大的宴宾场面。我们不能不心生疑窦:是谁竟能让曹操如此挂怀,为之如此“忧心”,从这些人的服饰上看,从曹操写到他们时引用《诗经》的做法来看,他们应该是曹操的故交或同窗好友之类的人。但是,果真如此,问题就又来了:难道曹丞相会因为缺乏文友或者酒友而郁郁寡欢至此吗?再说,缺少故旧团聚的郁闷跟前面对岁月匆匆的感慨也扯不上关系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空中皎洁的明月摘取到手,就有了绵绵无尽的“忧”。好奇怪,难道得不到空中明月是他“忧”的根源?然而,一想起曹操的身份和抱负,我们马上就豁然开朗了:原来,他所谓的明月是心中像明月一样光辉灿烂却又显得那么遥远的奋斗目标啊!曹操朝思暮想,如今醉意蒙眬中见到的那些人并不是从前的同学、朋友,更不是什么梦中情人,而是能和他一道奋斗,帮他实现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贤才!

应该说,此时的曹操,事业已经接近了他人生的巅峰:平定了袁氏、吕布、公孙瓒、乌桓等军阀割据势力,即将统一北方。现又亲率大军南征,准备剪除孙刘割据势力。也就是说,他成就帝王霸业的一天已经隐隐在望,指日可待了。然而,今天的这场宴会,却把年岁意识这个不速之客给招了过来。于是,他发现,理想还那么遥远,而自己却已逾知天命之年。

可以想象,对曹操这么一个本就为理想、事业而生的人,眼见理想、事业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这会是一个怎样沉重的打击!唯有想到了这一层,我们才能想象到,作品中欢乐场景的出现,曹操对贤才思慕至如饥似渴的表现,完全是对理想、事业的成功思慕过度的结果。因此,这个场景展现给我们的,绝不是什么轻松、欢乐的心境,而恰恰是比前面醒着的时候更加浓郁、沉重的忧思。然而,曹操就是曹操,成就一番伟业的愿望毕竟太强烈了。他的意识执拗地沉入到了对理想、追求的遐想中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你看,茫茫原野中,纵横的小路上,那些心中渴慕的人,东西南北的不都来了吗?我们分明地感觉到,在曹操的心中,贤才多么难觅啊,我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是天下的贤才太少了,还是贤才们不愿意为国出力呢?也许,我们从诸葛亮“出山”一节中能够得到些启示。刘备三顾茅庐方请出一个诸葛亮,其“艰难”可想而知。而这其中的“艰难”,绝非诸葛孔明恃才狂傲、矫揉造作的结果。

《三国演义》中孔明出山之前,司马徽知道刘备欲请卧龙,料知孔明必将出山时,曾发出过一声重重的叹息:“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司马徽的这句话,真个道出了天下贤才在天下大乱时普遍存在的心态,那就是:担心找不到明主,会导致自己明珠暗投;甚至抱负施展不成,反招杀身之祸。这样的“镜子”可不少啊!这应该就是贤才“难觅”的原因了。

对贤才们心中的顾虑,知人善任的曹操当然心知肚明,“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就是当时贤才们急于一展雄才却苦于难觅安身立命之所的写照吗?

于是,情急之下的曹操不禁冲着苍天明月,更是向天下贤士大声疾呼,以表心迹:“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朋友们,别再寻觅了,别再犹豫了,当世的周公,你们苦苦寻觅的爱慕贤才的明主就在眼前,他就是我啊!

篇6:论曹操的中考满分作文

青梅煮酒论英雄,那时候的曹操,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那样的年轻气盛,与刘备的对话中不禁显露出对这天下人的不满,对自身能量的确信,尽显英雄气概,与刘备的一味谦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他说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刘备竟然将碗筷滑落,显然吃了一惊,刘备解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时,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此乃真丈夫矣!

官渡之战战袁绍,那时候的曹操,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决战沙场,那样的雄才大略,和袁绍的战斗中不禁显露出对这场战役的自信,对人才运用的熟练,尽显枭雄本色,和袁绍的刚愎自用预示了战争的结果;当他仅用两万的兵力打败袁绍十万大军时,袁军竟元气大伤,袁绍不久去世,显然受了重伤,为此后的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北方无人与之抗衡,此乃大丈夫矣!

赤壁之战战孙刘,那时候的曹操,骄傲自大,雄心勃勃,率军激战,那样的唯我独尊,和孙刘的激战中不禁显露出对自身力量的自负,对孙刘联盟的轻视,尽显骄傲心态,与孙刘的团结一致奠定了战争的失败;当他将自己军队的战船连成一片时,黄盖的诈降和满船的柴草的点燃,烧掉了战船,也烧掉了曹操的雄心,只得败走华容道,从陆路撤回江陵,大败而归,此乃骄丈夫矣!

壮士暮年心不已,那时候的曹操,壮心不已,心有余,力不足,预备后事,那样的心力不足,和吴使的对话中不禁显露出对自己能力的畏难,对称帝的害怕,尽显英雄末路,和孙权的咄咄逼人奠定了曹丕的建国;当他说到孙权来书“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时,手下大臣向曹操劝进时,曹操却将这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曹丕,他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此乃谦丈夫矣!

篇7:论曹操的多面人生

天下人称曹操奸雄, 主要是因为他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不择手段, 心狠手辣。首先在其逃避董卓通缉时, 由于其多疑, 错杀了吕伯奢全家, 并当着陈宫的面, 叫嚣了一句:“宁天下人负我, 莫要我负天下人。”从此, 曹操在天下人眼中就成了疑神疑鬼, 忘恩负义的典范。接着曹操在其生命中又犯了第二次最大错误, 当其父被陶谦部将张阖杀死后, 曹操率军直逼徐州。在战争中由于丧父之痛, 曹操显然有些丧失理智了。他扬言进入徐州后要将徐州之地夷为平地, 鸡犬不留。并在战争途中大肆杀戮百姓和战俘。此事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到:“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 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 徧屠城邑, 则惨毒不仁, 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 术也, 非道也。”这事使曹操的名声真正到达了罪恶的极点, 甚至有人开始称曹操为魔王了。真正让他才为汉贼的事件是其挟天子以令诸侯, 并视汉天子与无物, 由于此中事件过多, 我只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件进行说明, 例如:《三国演义》中记载:打猎之中, “转过土坡, 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 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 扣满一射, 正中鹿背, 倒于草中。群臣将校, 见了金鈚箭, 只道天子射中, 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 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天子是天下之主, 作为臣子必须向尊敬自己父亲一样去尊重他, 曹操虽位极人臣, 但始终是大汉王朝的臣子, 对天子如此无礼, 肯定不是一个忠臣应该有的作风, 如此大不敬的罪名奠定了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称谓。再加上曹操毒杀伏皇后, 强行立自己女儿为后;屈杀大贤杨修;梦中杀死自己的近卫;为了鼓舞自军士气不惜利用无罪粮官的头颅。这些种种虽然助曹阿瞒成就了千古霸业, 但也让他成为了《三国演义》中号称“奸绝”的第一号奸臣, 为天下人所唾弃。

二、“治世之能臣”的表现

曹操的前期生活, 应该是一个全力为维护汉朝统治的贤吏。例如其在做洛阳北部尉时, 几根五色大棒, 执法无情, 不畏权贵。在其治理下辖区安定繁荣。在董卓作乱之时, 曹操散尽家财, 组成义军力讨国贼。当董卓撤离洛阳, 挟持天子迁都长安时, 只要曹操一人敢率军前往追击, 当各路诸侯为自身利益不在进兵讨贼, 各自吃光粮草后就领军散去后, 悲愤的曹操写下了千古名篇《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 。李傕、郭汜作乱, 汉天子蒙难, 天下诸侯确无人问津, 甚至还有人落井下石。天子为难之时, 是曹操主动站出来奉天子于许都, 结束了献帝饥寒交迫, 身无遮体之衣, 头无挡雨之瓦的悲惨生活。就算这是出于某种目的, 但是作为臣子, 他尽到了自己的本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 进而统一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期的战乱局面, 让北方的人民免受战火蹂躏, 使他们能专心发展经济和农业。曹操“治世之能”在此时表现的游刃有余。在曹操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 天下那些想趁乱自立为帝的人都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袁术之流的皇帝梦想便是被这位大汉王朝最后的守护者捏碎的。本来实力足以定天下的曹操最后放弃了这个唾手可得的宝座, 只是将自己立为魏王, 这种表率作用在天下所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就如曹操自己所说:“设使天下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曹操之举无疑让本来已经成为空壳的大汉王朝皇帝威仪延续了几十年。虽后来曹操的行为有所僭越, 但是那只是顺应实事罢了。曹操所为昭示了其作为汉朝丞相为大汉做了最后努力。曹操用人不拘一格, 只要你是人才, 不论什么出身他都会予以适当的重用, 就算你是降臣, 如果你有才, 又真心效力的话, 曹操会毫不犹豫的重用你, 贾诩等人就是例子。这符合曹操:“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的选才原则。就是这种“用人唯才”的用人方针才使曹操拥有了一支让他纵横天下的谋士团队。

三、曹操生命在后世的延续

曹操不光影响着中国的某些君主, 在后世日本也为一位伟人提供了指导。这位为伟人就是首先结束日本战国时代的大英雄织田信长。我私人觉得织田信长的成长历程甚至和曹操几乎一样。织田和曹操都是通过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一个是桶狭间之战, 一个是官渡之战, 且两次战争都是以少胜多) 。织田信长也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主, 为了一个谣言, 其就逼杀了德川家康的长子德川信康。信长为了报复一向宗的背叛, 率军直逼比睿山。在夺下比睿山后, 织田下令杀光所有和尚和比睿山的居民, 并且一把火把比睿山延历寺这个日本佛教的的圣地烧的个精光。此事之后, 他也落下个“第六天魔王”的恶名。为了奠定自己的地位, 他扶持空壳将军足利义昭上洛。从此织田家成为了日本挟天子以立诸侯的第一大家, 在用人方面, 织田信长摒弃了以前世家武士的用人方针, 大胆启用贱民出身的木下藤吉郎 (日后日本的关白大臣丰臣秀吉) 等人, 使本家人才团队更加广阔, 这些被破格提升的人才也为日后织田家成为日本第一家立下了汉马功劳。而且两位英雄都为感叹时光飞逝, 生命短暂而留下墨宝: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织田信长则留下了:“人生五十年, 与天地长久相较, 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 岂有不灭者乎?” (日本传统戏剧《敦盛》) 的名句。通过简单对比, 我觉得这两位英雄太相似了, 我甚至怀疑织田信长是跟着曹操的脚步走的。他们有着相同的毛病:残忍,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等等。在不同的时代里, 确有着两个如此相似的大人物, 我不禁想问是不是所有的成功人物都有这些坏毛病啊?或者说曹操的处事原则已被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英雄所接受, 甚至被推崇为他们做事的准则。

四、综述

曹操这个人物至古以来就是一个被毁大于誉的悲剧英雄。他用自己的一生来平定乱世, 虽后来不服王统那也是无可非议的。汉朝早在黄巾大起义时就已经根基尽毁, 加之董卓之乱, 大汉的天下已经不姓刘了。既然刘姓已无天下, 曹操又何来篡汉之说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假, 但这样做, 还是为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的名义上的国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话, 那么, 二袁、刘表、刘备、孙权……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汉政权的忠臣来, 还能说操是奸臣吗?

《三国演义》是封建时期的小说, 那么封建礼教就是它用来区分好坏的尺度。当时的天下是属于汉朝的, 汉家就算不行了, 没有能力来管理国家了, 皇帝也必须有姓刘的来做。别姓不能问鼎!万一汉家被别姓所篡, 而别姓中有姓刘的起来, 则姓刘的就是正统, 别姓的就是反贼, 天下人人得尔诛之。第八十回回目:“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就是这个意思。就因为这, 本来是“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被后人当成了奸贼的代表!这对曹操不公!曹操的一世英明不是毁在了自己所做的事上, 而是毁在了封建传统的君臣价值观上,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给曹操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最后我想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论文:“曹操还还算一个英雄”。

摘要:曹操可谓是三国演义中被贬得最惨的人物形象。在世人眼中, 曹操就是一个心狠手辣, 叫嚣着:“宁我负天下人, 莫要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就连编撰《三国志》的陈寿也还不客气的送给他“历观古今书籍所载, 贪残虐烈无道之臣, 于操为甚。”的光荣称号。但是, 曹操真的是一个这样的人吗?在我看来这只是封建时代强加给这位英雄的恶名罢了。作为一个现代人, 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分析来给古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仅想通过此文来表现我心目中的曹操。

关键词:曹操,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烧开水的学问四年级作文下一篇:以“夏雨”为题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