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的填写

2024-05-24

就业协议书的填写(精选10篇)

篇1:就业协议书的填写

就业《协议书》的填写

提示就业协议书如何填写及签订的程序:

1、毕业生每人只能领取一套经学校编号备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

2、认真阅读就业协议书上的有关规定,填写协议书内个人情况及意见等项目。填写协议书时应注意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培养方式”一栏应为“非定向”;其他具体填写要求见学院网站就业中心专栏。

3、用人单位意见栏只需填写同意或者同意聘用即可,不能填写试用,若填试用此表格无效,加盖用人单位的行政章。

4、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栏一般签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是指省级单位、高等学校、中央驻省直属单位人事处,各市、县人事局。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可以向各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由相应人事部门在“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栏内盖章)。

5、到所在系部、院就业指导中心盖章。

篇2:就业协议书的填写

一、《就业协议书》填写说明

1、填写前请认真阅读《就业协议书》上所有条款和注意事项。

2、《就业协议书》为复写纸,请用黑色或蓝黑颜色笔填写,填写时请用力书写以确保四页字迹都清晰工整。

3、(1)“甲方学生信息栏”:毕业生如实认真填写,如填写不实,责任由学生自负。

(2)“乙方用人单位信息栏”:用人单位如实认真填写,如填写不实,责任由用人单位自负。

(3)“甲方意见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签约意向并确定与该用人单位签约后,填写经双方共同协商而达成一致意见的内容或条款并签名。

(4)“乙方意见栏”: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达成签约意向并确定与毕业生签约后,填写经双方共同协商而达成一致意见的内容或条款并加盖单位公章。

(5)“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栏”: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填写并加盖公章。用人单位有用人自主权的,此栏可略。“某用人单位有用人自主权”的含义是:有独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权,有权直接接收毕业生毕业后的户口、档案等人事关系。一般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教育局、人事局等公有制性质单位。如用人单位无用人自主权及户口档案托管权,毕业生又想将档案和户口转到单位,则此栏由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教育局、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4、培养学校名称:安徽科技学院,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群众

5、毕业时间:2013年7月,培养方式:并轨,专业:填全称,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6、家庭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联系电话:毕业后能联系到本人的电话

7、学校通讯地址:安徽省凤阳县东华路9号安徽科技学院理学院党总支办公室

8、学校联系部门:理学院党总支,联系人:曹浩,联系电话:0550-67346929、乙方(用人单位):请乙方要认真填写。

(1)“组织机构代码”是必填项,该代码共9位;

(2)“单位性质”请勾选准确。

(3)“档案接收”项为选填项,若签约单位接收档案和户口,务必准确填写。派遣回原籍的,此项为空。

10、甲方(学生)意见:“同意到贵单位工作。” 毕业生要认真签名,日期要仔细填写。

11、乙方(用人单位)意见:“同意录用或同意聘用。”

12、乙方(用人单位)意见:乙方经办人要签名,并盖用人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的章,部门章、二级机构章无效。

二、《就业协议书》使用说明

1、《就业协议书》,毕业生一人一号,一人一份(一份四联),逐人登记、对号使用,仅限本人与用人单位签约时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姓名涂改无效。

2、《就业协议书》应注意妥善保管,避免划痕、折破或污损。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要本着双方协商、互守信用的诚信原则去慎重签约,慎重解约,不能视签约、解约如同儿戏,不能想签就签,想解就解。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口头达成的签约或解约相关事宜应以书面形式在《就业协议书》“第二条”或“第五条”内注明。

4、就业协议书一式四联(省中心、学校、用人单位、学生本人,丢失任何一联均作废),都要填写盖章。

5、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程序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报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大部分公司的主管部门为当地人才市场;只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集团企业等有自主人事权)批准盖章;毕业生必须在与用人单位签署协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协议书(四联)都送到所在学院;学校同意盖章(理学院的和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章),并及时将意见反馈用人单位。

6、协议书经用人单位及其主管单位、理学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分别盖章后,将学校联交给班主任作为派遣依据,以便统一办理《就业报到证》。

7、如果学生签完就业协议后换单位,请将新的公司名称、地址报给班主任。

8、没交就业协议书的同学且未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毕业当年的6月)回校办理派遣手续的学生,其户籍、档案材料派回原籍。

9、就业协议书是教育厅按照学生人数发放,如有丢失或填写作废,须向班主任、学院团总支报告。

10、毕业生之间不得互换或转让协议书,不得伪造、涂改协议书,不得使用外校就业协议,否则不列入就业方案,并严肃处理。

11、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协议,其中双方签约、双方生效;三方签约、三方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为维护就业工作和协议的严肃性,每名毕业生只能签定一份协议书(复印 无效)。毕业生如违约,必须在用人单位出具同意违约的书面材料,毕业生本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向用人单位和学校交纳违约金后方可办理。

篇3:浅析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

关键词:就业协议,性质,效力

我国高校现行的就业协议制度, 是伴随着我国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向学生自主择业方式转变的过程而出现的。该制度对规范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曾起过重要作用, 但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以及协议书本身缺陷, 其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而且逐渐成为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一道藩篱, 其中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一直是学界探讨的关键。因此必须准确定性就业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同时明确高校在就业协议中的法律地位。

一、就业协议的概念及内涵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后, 根据学校要求, 与用人单位和学校所签订的协议 (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其是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改革过程中的产物, 是毕业生尚未离开学校时在学校参与和见证下与用人单位协商后签订的协议, 同时也是学校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派遣毕业生的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毕业生合理有序就业的重要保障。早在1997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其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签订毕业生录用协议。随后, 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订了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后来又规定由各省教育厅根据本省情况制订就业协议书。目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就业协议在毕业生择业、就业方案制定、毕业生派遣及报到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都十分重视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与一般的协议不同, 就业协议有其特殊性:首先, 就业协议的签订主体具有多方性、特定性和特殊性, 表现在它是三方合意的结果, 并且这三方是特定的, 只能是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 所以, 就业协议也称之为三方协议。其次, 就业协议可以说是一份格式合同, 但这份格式合同并不是由签订协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事先制定的, 而是由另外的主体, 一般是教育主管部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1)

目前, 由于部分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就业协议书理解不够或重视不足, 导致目前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使得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利益受损, 这也是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协议的性质和法律属性以及效力的理解不足, 导致单方违约及不履行协议的行为层出不穷, 以下简单谈一下就业协议的性质和法律效力。

二、就业协议的性质

关于就业协议书的性质, 笔者认为应分为两部分分析, 一部分为协议书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性质;另一部分为学校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所给协议书带来的性质。

(一) 协议书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性质

就业协议本质上是一份合同, 这是学界的共识。但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合同, 学界争议较大, 具体来讲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就业协议是平等主体间签订的民事合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就业协议是一种为了将来订立劳动合同而订立的预约合同;第三种观点认为就业协议是一种就业的意向书。当然, 还有学者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 如何确定这个阶段就业协议的性质, 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2002年11月, 某报社派两名部门主任到某高校选聘文字编辑, 小周参加了招聘考试。当天, 她就签了约, 一份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另一份是《聘用协议》。然而, 直到2003年6月中旬,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结束时, 小周仍未来报到, 也没有任何音信。原来她已经到另外一家报社上班去了。7月, 报社正式致函, 请其履行协议, 否则, 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9月, 在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方面明确答复的情况下, 报社向法院提起诉讼, 状告小周违约, 要求被告赔偿。10月28日, 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院认为, 原、被告之间自愿签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聘用协议, 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双方都应按照协议履行。被告的行为, 违反了《合同法》, 应承担违约责任。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法院是以将小周的就业协议认定为民事契约、合同作为评判依据, 要认定就业协议是否具有该性质,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们首先从就业协议的特征入手。

《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也就是说就业协议书若要具有法律效力, 它就要具备合同 (或契约) 的性质和特征。因此, 就业协议书应是人 (毕业生、用人单位) 之间确立关系 (聘用关系) , 明确权利、义务的协议。该协议应具有以下特征:

1. 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必须相一致。

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必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相一致才能成立。只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或者双方当事人都有意思表示, 但相互之间意思表示的内容不一致, 协议都不能成立。

2. 协议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协议的双方当事人, 一方是毕业生, 另一方不论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大型企业集团等,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双方没有上下和高低之分。

3. 协议应具体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协议是双方当事人为确立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因此, 不发生任何法律后果、不涉及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协议是没有法律意义的。

4. 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协议既然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 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而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同时也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因此, 双方当事人必须认真、严格地履行各自应承担的义务。

由此已看出, 就业协议书是符合民法调整的范畴的, 其性质就是一份书面合同, 该合同受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的约束, 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也平等的接受民法调整, 其效力和约束力来源于合同法。所以, 笔者认为, 就业协议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签订, 符合一般民事合同订立的构成要件, 其性质属民事合同的一种, 并受其制约。有的学者指出, 如果将就业协议看做是普通的民事合同, 那么高校在就业协议的签订过程中的角色和性质如何定性?这就引出我们这里所说的第二种性质, 即学校在就业协议书上盖章生效所带来的性质。

(二) 高校在签订就业协议书过程中的性质

就业协议书的签订与以往的民事合同的签订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涉及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当事人,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就业协议, 学校在已经订立的协议上面签字盖章, 并不影响协议之前的效力, 其只起到行政确认的作用, 从性质上而言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一种。正确理解这种性质, 要充分了解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地位。

1. 高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的具体作用。

我国高校现行的就业协议书制度, 是伴随着我国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向学生自主择业方式转变的过程而出现的。从教育部制定《就业协议书》开始应用到现在经历了多年的时间, 虽然实践中有很多的争议, 但这项制度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 我们应当客观的看待这一现实。当前, 就业协议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制定就业计划的依据、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就业率统计的依据、毕业生实现初次就业的合同根据。其中前种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但作为初次就业合同, 其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 从学生就业的管理者变成了服务者, 主要负责: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就业指导、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确保用人单位和学生信息真实、审核就业协议、酌情控制违约、按就业协议制定和上报就业计划、发放就业报到证等。 (2) 高校的很多作用和职能都体现了很强的行政色彩。既然其体现了很强的行政色彩, 那就可以确定高校在就业协议的签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 其行为属于行政法律范畴。

2. 高校是就业协议的审批机构。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肯定, 高校并不是就业协议的签订中的主体, 而是就业协议的审批和协助履行机构, 其在就业协议上盖章只是履行了一定的行政职责, 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是对就业协议的特殊管理的体现, 并不影响就业协议上双方平等主体具体权利义务的实施和效力。学校的这种审批行为体现在审查毕业生资格、用人单位信息的真实性、按照就业协议编制上报就业计划、给毕业生发放派遣证报到证等一系列法定义务其产生的依据是法律规定或学校本身的职能而非协议, 而且学校也不得修改协议内容, 从协议的履行来看, 双方当事人履行的是协议书上规定的内容, 而学校则是依职能产生的责任。所以说高校的签字盖章行为只是依法的职能行为, 是协议的审批机构, 是行政法律行为, 并不影响协议书本身的效力。

三、就业协议的效力

就业协议作为合同, 不管是何种性质的合同, 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规范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是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而达成的协议,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均有遵守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一方不能履行协议或者合同的内容, 毕业生有追究用人单位违约责任的权利。 (3) 即只要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订了就业协议,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就随之确立, 毕业生就享有毕业后到用人单位报到、工作的权利并负有到该单位提供劳务的义务, 用人单位也同时负有接收毕业生到该单位工作的义务并享有使用该毕业生为单位提供劳务的权利, 在该协议有效存继期间, 任何一方违反就业协议, 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

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何时?有持其他观点的学者指出就业协议的效力于三方同时签字和盖章时才产生效力, 即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学校都签字后方才有效, 也有的学者认为, 就业协议是附条件的劳动合同, 只有当毕业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时方才生效。笔者认为, 就业协议既然是一个民事合同, 受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 且就业协议书统一编号一人一号, 当毕业生将协议书交给用人单位时, 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给用人单位发出了求职的要约, 而用人单位的签字或盖章就是对该求职要约的承诺。既然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畴, 那么此时不管学校是否盖章均可以认定为该协议书的民事部分即求职合同已经生效。此时无论是用人单位或是毕业生, 任何一方提出不履行协议都是违约。学校的签字盖章标志着该协议的行政部分已经生效。

那么就业协议何时失效?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 终止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时。就业协议的作用仅限于对学生就业过程的约束, 一旦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 就业协议的使命也宣告结束。也有学者认为须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 原就业协议才随之失效。 (4) 笔者认为, 在就业协议的签订中, 毕业生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为了保护毕业生的合法利益, 就业协议应在其与单位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时失效, 这样可以避免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之间空档期的利益受到损害, 也同时可以督促单位尽快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随后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

参考文献

[1]江志雄.论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法制与社会, 2007年, 第6期, 第835页.

[2]赵建.诌议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 第16期, 第64页.

[3]蒋梅.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高等教育研究, 2006年, 第10期, 第79页.

[4]张剑军, 罗葆青, 白仲航.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辨析.当代青年研究, 2007年, 第5期, 第73页.

[1]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2]杨银春.就业协议不是一张废纸.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6.

[3]张冬梅.就业协议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策.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24.

[4]赵兴宏.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0.7.

篇4:案例解读就业协议的处理

案情简介

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在上海)为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在广东佛山)的全资子公司,两者是两个独立法人。2009年5月,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小张及其就读的交通大学共同签订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约定: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录用小张;小张愿意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就业;交通大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将小张列入就业建议计划并予派遣。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承担违约责任。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指派小张至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工作。

2009年7月,小张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2010年11月,小张提出辞职,向上海东方有限公司交纳了20,260元,由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出具了收据。此后,小张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上海东方有限公司返还违约金,仲裁委员会裁决对小张的请求不予支持。

经过一审、二审,最后小张的请求得到了中院的支持。(以上名称皆化名)

案例分析

其实本案的争议焦点还是集中在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这个法律性质的甄别也最终决定了为什么小张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支持。

一、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法律性质的区别

小张首先签订的是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该文件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其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该协议第一段开始处,就载明其主旨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在此时,小张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一名在校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即将毕业的硕士),并不能成为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劳动者适格主体,该就业协议只能被视为一般的民事协议,受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调整。

而小张此后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签订的则是典型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反映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开篇出处就规定了,其主要法律原则是“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可以看出,两者在立法的起点处,就存在很大区别,就业协议是中立的,只是明确企业学校和毕业生三者的权利义务,并不会倾向于保护毕业生一方,而劳动合同不是中立的,它是倾斜的,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小张分别签订两份法律文件的原因是,小张在分别签订两份契约时的身份不同。在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时,小张不需缴纳社会保险。当小张在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又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其已是一名加入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劳动者。

二、违约金规定的区别

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协议受合同法调整,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这说明,民法通则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自由约定违约金,没有做出限制性规定。而《劳动合同法》中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是否能够约定违约金做出了明确规定,没有给用人单位较多的自由。《劳动合同法》在第二十五条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约定有明确的规定,即“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即违约金只适用于两种情形,其他任何情况下用人单位都不可以和劳动者在订立违约金的法律条款,否则即使制定了也是无效条款:第一种是违反培训协议约定的;第二种是违反保守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主要体现在竞业限制方面的约定。

三、本案的法律分析。

本案中有个明显的时间点,即小张受到东方股份指派到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工作并与该公司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在最后小张离职的时候,有个细节也很重要,即违约金的收据是由东方股份开具的,即是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收取小张的违约金的,故本案实际上是处理小张与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违约金纠纷。

既然小张与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基于毕业生就业协议而产生的。根据前面我们的分析,毕业就业协议是一般的民事协议而非劳动合同,所以本案的审理应当适用《合同法》而非《劳动法》。

在本案实际审理过程中,劳动仲裁委员会将本案认定为劳动合同纠纷为案由立案并依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本案进行处理,是错误的。正确地做法,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裁定不予受理。

因此,其实小张与东方股份毕业生就业协议因小张与上海东方有限公司建立的正式劳动关系而早已全部履行完毕了,小张也不再可能有违约的可能性,故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就业协议中的约定要求不返还违约金的诉请不能得到支持。

法条链接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篇5:就业协议填写注意的问题

1、单位有能力接受档案的在乙方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栏的档案接收直接写上所在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和邮编;乙方意见盖上单位总章或者人事部门或者办公室的章。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处不用盖章。

2、单位无能力接受档案的,但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接受的在乙方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栏的档案接收写上上级主管部门名称、详细地址和邮编;乙方意见和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处都要盖章,盖上单位总章或者人事部门或者办公室的章。

3、单位不接收档案的(1)档案放回原籍的乙方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栏的档案接收处不用填写;只要在乙方意见盖上单位(上班的公司)总章或者人事部门或者办公室的章。

(2)档案不想放回原籍的,可以放在合肥人才市场

在乙方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栏的档案接收写上合肥市人才市场的名称、详细地址和邮编;乙方意见处盖上所在单位(上班的公司)的章,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处盖上合肥市人才市场的章(需自己到合肥市人才市场阜南路找相关部门盖章)。

补:就业协议每个人都要交的,找不到了的跟我说一声。

篇6:就业协议书填写标准

一、只有具备人事管理条件的单位方可签订就业协议书。而不具备人事管理条件的单位,比如:茶楼、酒吧、网吧、台球馆、俱乐部、协会、居委会、超市等是不符合签协议书的资格。到这些岗位工作只能填写灵活就业表;要创业的只能填写自主创业登记表。(此表在学院网站和群共享受可下载)

单位的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不能用于签就业协议

二、填写

1:毕业生(甲方)基本信息栏,所有项必填;

2:用人单位(乙方)基本信息栏,所有项必填;

3:乙方是否接收甲方档案栏,只有单位要接收档案的才填写; 4:毕业生必须签字

三、收集

1:各二级学院每周约定时间将纸质协议书和电子文档交到招生就业处。2:请各二级学院先整理协议后交到招就处,我处也会对每份协议书进行电话跟踪和核实。

招生就业处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7:就业协议书填写说明

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的就业协议书进行登记发放(按就业科配发的《就业协议签订情况统计表》中的名单对应发放),发放的过程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就业科对班主任上交的就业协议书进行审核登记,确认为有效的就业协议书。协议书的有效认定的标准是:

①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必须上交绿色的那份协议书(学校留存),其它的颜色一律无效:

②就业协议书内容的填写必须要求学生规范完整、无涂改;

③就业协议书里面内容的填写具体要求:甲方为用人单位,甲方的信息填写要完整其中的用人单位名称必须与后面的公章一致,用人单位的联系人必须填写,用人单位的联系电话必须为固定电话且必须填写区号(电话必须打的通的电话),不能是手机。用人单位的邮政编码和地址也必须填写详细;

④乙方为学生本人,学生的姓名填写必须是上次核对生源信息的名字,不能随意换同音字;性别就是男或女;生源地为学生入校前的家庭所在地(数次核对过的生源信息)不能写学校所在地江西南昌;学校名称填写: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历:填写高职;专业:填写学生所读专业;毕业时间填写2011年;身份证号码填写学生本人;家庭地址填写学生本人家庭地址,不要填写学校所在地址,家庭电话和学生本人电话尽量填写;健康状况填写:良好;

⑤就业协议书里面协议的内容填写:其中第三条聘用或录用入编是有区别的,选择聘用则派回生源所在地,录用入编则是派往用人单位所在地,两者选择必须注意区别,只能选其一;

⑥就业协议书右面的甲方(用人单位)聘用或录用意见此栏的盖章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公章,必须与前面的一致,而且必须清晰,此处盖章不能是某某经营部、某某中心、某某商店、或发票专用章,特别不能是一些新大地电脑城或财富广场的经营部章;

⑦就业协议书右面的乙方(毕业生)应聘意见:填写也必须与所盖的公章一致,毕业生也要签名;

商 务 学 院

篇8:就业协议存或废的法理思考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亦称“三方协议”(以下简称就业协议),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由计划管理向市场化(双向选择)转轨时期的特殊产物。就业协议是载明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在契约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民事合同书。在大学生就业全面市场化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合力推动下,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屡见诸报端。毕业生权益受到侵犯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协议的法律功能异化,法律拘束力较弱。始于1997 年的就业协议制度的主要弊端:其一是不能规范大学生的随意违约行为;其二是更不能有效约束用人单位滥用用人自主权单方面设置“霸王条款”,限制毕业生自主择业权,漠视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

为积极回应对就业协议制度的诟病,理论界认为改革的模式之一是彻底废除就业协议。从长远考虑,赋予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废除协议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直接签订劳动合同。①学界提出这一改革模式思路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合同法能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和职业稳定权;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我国2008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就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违约金条款、劳动合同解除权等方面对劳动者进行了保护。《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退出合同关系的成本,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对成本变化最为敏感、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的市场目标,容易采取行动来规避法律。当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合二为一后,企业会如何招聘应届毕业生呢?

一、废除就业协议的弊端分析

笔者认为,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二合一的设计有可能是看上去很美,但却缺乏应有的整体制度观,没有全面把握制度构想设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造成一系列既不公平也无效率的利益再分配效应。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是一种关注后果特别是利益分配后果的实用主义进路,其强调的是充分均衡相关各方收益、成本的整体主义视角,在为某一方提供制度保护时,也要求这一制度安排不应给具有同样正当性权利诉求的其他各方施加不可欲的过高制度成本。②本文拟从法理的视角出发分析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合二为一的弊端。

(一)学业4 年变3 年,教育质量下降

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千方百计地降低用人成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是理想的廉价劳动力,目前,用人单位在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往往要求他们立即“顶岗实习”以降低用工成本。高校、毕业生有苦难言,为了“就业”一般会牺牲“学业”。对于毕业生而言,为了有个饭碗,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他们为了避免“毕业就失业”的状况,通常会在大四时以种种“合理”理由请假到用人单位实习或“上班”。在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二合一之前,用人单位要求签约学生提前上岗还有所顾忌,他们一般会征求高校的意见,而高校会基于教学计划、毕业论文设计等为托词婉拒。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后,用人单位就会名正言顺地要求签约学生立即上班。其理由有二:首先是法条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 条第2 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换言之,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始于实际用工之日。因此,企业就会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往往要求毕业生上班。对于大学生而言,劳动关系的建立始于用工之日的规定激励了毕业生迅速上班的愿望,因为唯有上班劳动才标志着劳动关系的建立,才能获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其次,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高校就不再是合同的当事人一方。高校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服务者,就业信息的发布者,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引者。高校仅对劳动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签证、备案登记、数据上报等。既然高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自然也就无权拒绝用人单位要求。“三方协议”变“二方劳动合同”对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高校会以“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为藉口采取不闻不问。用人单位的逐利性、毕业生的主动性以及高校的消极性可能会加剧学业4 年变3 年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部分高校为了就业率,采取把教学计划由4 年压缩到3 年,默许大四学生最后一年到应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二)歧视招聘,引发部分学生失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 条的规定,劳动者与企业连续签订了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没有出现第39 条和第40条第1 项、第2 项规定的禁止性情形,同时劳动者没有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企业都应当与之订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的目的在于保证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权,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加大企业的成本,“有22%的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是增加了解雇的难度和用工的难度”,①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职员可以炒雇主,但雇主不能随意解雇职员。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企业采用“工龄清零”的办法来规避连续2 次固定期限合同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制,如华为公司的“辞职门”、沃尔玛的“裁员门”。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前,就业协议是民事合同,企业解除合同的权利较大。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后,《劳动合同法》第40 条的规定使得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者的权利和机率减少。鉴于退出合同所支付的成本增加,企业会对毕业生进行“360 度”的事先甄选,防止产生签约后退出劳资契约关系成本增加的可能性,…… 因为一旦雇错了人,就会比在自由择业制度下更难纠正”。②

缺乏工工作经验是毕业生的“软肋”,企业招聘他们时的策略大致有三。第一,拒招或少招。工作经验是企业甄别员工直接、准确的考核指标。在以工作经验为筛选指标的前提下,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们,容易在这种甄选中落败,企业可能更愿意用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员工替代毕业生。按照设计者的初衷,毕业生正是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制度安排当然的保护对象,然而适得其反的是,他们却成了失业效应的承担者。第二,设置苛刻招聘门槛。较之于其他社会员工企业无法用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从业时间等外部信息来识别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北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的朴素认知论,招聘企业就会诉诸名校、教育经历、文凭、性别等外部信息来筛选员工,以此来减少缔结劳资契约的试错成本。“211 高校”和“985 高校”毕业生优先、“学生干部优先、党员学生优先、男生优先等”雷人招聘语恐怕会成为企业普遍性的招聘条件。2011 年11 月1 日《楚天都市报》报道,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校园招聘会上,某传播公司的“校(院)学生会干部优先”的招聘行为引起了轩然大波。非名校毕业、女生、非学生干部等类似的毕业生,就会在这种甄选机制中被淘汰出局。第三,增加考试(笔试和面试)次数。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无法全面知晓欲招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势必会增加笔试、面试次数。多次前往企业所在地参加考试,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势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可能无法承担这笔不小的求职费用,就会因为企业“小心翼翼”的选人机制自动退出竞争,导致遮蔽在“平等竞争”之下的隐形失业效应。

少招或拒招毕业生,提高招聘标准,增加考试次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招聘的“犯错”空间减少,对于毕业生而言,则减少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从“成本—收益”的法经济学考虑,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将导致高昂的缔约成本,可能取消不少成功缔约的机会,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三)加剧毕业生主动违约

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只要有签约就会有违约,就业过程中的违约情形具有客观存性。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前,为了约束毕业生不理性的毁约行为,企业在与其签订就业协议时明确规定违约责任和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如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某银行xx省分行在就业协议的其他约定处载明,“双方如有一方违约,须支付违约金一万元”。司法实践中,对毕业生违约的处理意见一般是倾向于依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条款由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支付约定的违约金。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后这种情形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具体范围和标准,即除在培训和保守商业秘密上可以约定违约金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其他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实践中,毕业生“骑驴找驴”的现象会长期存在,因为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毕业生解除劳动合同是不会承担任何直接经济成本的。在缺乏违约金制度约束性条件下,如何对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违约现象进行规制,主张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二合一的建议者语焉不详。《劳动合同法》适用于特定情形下的违约金制度是否会对毕业生的随意毁约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警惕。

二、结语

规制对象合法但不合理的规避行动将大大销蚀设计者的美意,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会导致企业义务加重或成本上升,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可能会采取各种策略予以规避。前文的分析表明,企业的规避策略导致了欲保护的毕业生却意外地承担了规避效应引致的伤害。可见,就业协议制度的完善,不能仅仅考虑制度的“应然性”,还要研究其实施后的“实然性”。

摘要:受到学界和实务界诟病的就业协议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彻底废除就业协议,学界主张的改革模式之一是毕业生与企业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但该改革方式,忽视了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二合一的社会效用,容易引发一系列既不公平也无效率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成本收益

注释

11(《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曾湘泉;《大学生就业协议存废之法律思考》韩光军,2012年,第56页;《废除高校毕业生三方协议初探》陈敏,2011年,第57页;李升军,张莉:《就业协议书的存与废》,经济研究导刊,2009,(19);张冬梅:《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期,第97页。

22[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489页,第222页。

31佚名.论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评价——全球化下的个人劳动关系调整:劳动合同法国际研讨会,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1740,访问时间:2012年10月20日。

篇9:浅议大学生就业协议的性质定位

就业协议是我国中国特色就业市场转型期的产物,从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公法上的协议,也不属于私法上的契约,更不是典型的劳动合同。

国内学术界主要存在一下两种观点:(1)民事合同说。该说认为,从就业协议签订的时间、内容以及就业协议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来看,就业协议不是劳动合同。如果毕业生违反了就业协议书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合同法来追究毕业生的违约责任。有人认为就业协议只是一份简单的合同,它不是经济合同、行政合同,也与劳动合同有所区别。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从形式上笼统的把就业协议界定为普通的民事合同,并没有从协议的实质内容出发,大学生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以及高校之间签订的用来担保毕业生能够按约定期限报到上班的书面协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预定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更不应该用《合同法》的规定来约束大学生违约情形。(2)劳动合同说。该说认为,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性质是一致的,两者主题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两者的法律依据也是一致的,所以就业协议应当使用劳动合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合理性,很好地把握住就业协议的实质所在,从就业协议的形式和內容来说,它与一般劳动合同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妥之处,因为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只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包括了用人单位、大学生与学校三方。

合理定位大学生就业协议性质

笔者认为,将大学生就业协议定性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比较合理,在将就业协议性质给予合理定位的同时,突出它的特殊性。

1、就业合同作为劳动合同的特征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劳动合同的主体条件。对就业协议的主体而言,毕业生一方年满十八周岁,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劳动责任。用人单位一方具备从事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双方都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

(2)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就业协议完全是出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真实意思,是双方协商一致所产生的结果。

(3)符合劳动合同的形式要件。就业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都采用书面形式来签订。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内容基本上与普通劳动合同内容形式一致。

(4)符合劳动合同的实质要件。就业协议一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内容就相对确定。协议的签订是对建立劳动关系后双方劳动权利义务的先行约定,其约定的内容为建立劳动关系后双方必须履行的权利义务。

2、就业协议的特殊性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就业协议主体的特殊性。一般劳动合同的主体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而就业协议的主体包括用人的单位、毕业生和学校三方。

(2)就业协议是附期限的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就业协议,是约定了期限的。用人单位到高校招聘毕业生,其应当知道毕业生要修完大学教学计划所规定课程和年限,取得毕业资格才能毕业,而这一过程只有等到学生达到规定的时限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同时“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本协议无效” 作为就业协议约定的内容之一,也说明取得毕业资格是就业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达到规定修业年限,取得毕业资格时, 即是就业协议约定的生效时间,这是一种附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也是就业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特殊性之一。

确定大学生就业协议性质的意义所在

总之,只有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协议制度,明确定位就业协议的性质,才会保障就业协议存在的原始意义。即使出现了就业协议案件纠纷,无论是劳动仲裁委员会还是法院都可以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予以仲裁或裁判,对于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及时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都有着明显而积极的社会效应。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篇10:就业协议书填写说明

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协议的,凭原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协议的证明(或在原协议书上注明并盖章)、新用人单位接收函和本人申请,并经所在二级学院审核同意,到校学生就业处办理。

二、协议书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关系的正式凭证,也是毕业生毕业后到人事、教育等部门办理就业报到手续的必备材料之一,因此,毕业生必须妥善保管。

三、协议书填写说明:

1、封面:等用人单位确定后可由毕业生填写,用人单位要写全称,学校名称填绍兴文理学院。

学校根据正式上报的就业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打印《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并寄发给毕业生。毕业生凭报到证到就业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收的具体手续。毕业生持有报到证而不按时到单位报到,由此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毕业生本人负责。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即生效。如有违约,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大写)<由双方商定>_元。(毕业生因升学不能按时就业,是否属违约,双方可以依法商定)

2、正表:第一栏由毕业生如实填写。“应聘意见”一般可填:愿意到贵单位就业,并签上姓名和日期。

第二栏上半栏由用人单位填写,注意各栏要填完整,以便联系,“档案转寄详细地址”一般是用人单位所在地人事、教育主管部门的地址或名称。“用人单位意见”栏应签同意录用等字样并盖上公章,注意公章应与用人单位名称一致。“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一般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人事、教育主管部门签具,需由毕业生前去办理或由用人单位代办。

第三栏由院(系)和校就业指导中心填写。前两栏手续办好后,毕业生先到所在院(系)就业负责人或联系人处签字并盖公章,最后到就业中心签章。

●档案转入地。要先向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处咨询清楚:单位有人事管理权且愿意接收的,究竟是何名称,要问清楚。同时,要在协议书的上级主管单位上盖章才有效;无人事管理权的,该单位有无委托的人才中心,有,则填该人才中心的地址,并在上级主管单位栏上加盖人才中心的章。以上情况下填写才有效。反之,无人事管理权又无委托人才中心的`,则要自己落实,或者自己托管(要加盖所托管人才中心的章)或者不填(默认回原籍)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即生效。如有违约,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大写)<由双方商定>_元。(毕业生因升学不能按时就业,是否属违约,双方可以依法商定)

3、备注栏:如果已与用人单位就见习期时间、工资福利待遇、违约责任等达成共识的也可在此栏注明。以后如果毕业生违约,需在此栏由用人单位写明同意违约并盖上与前面用人单位意见栏所盖相同的公章,就业指导中心才能考虑给毕业生换发新的就业协议书。

4、协议书填写、签章一般依表格顺序自上而下进行。如果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人事、教育主管部门签章,不能算正式签约,毕业生关系、档案仍将派回原籍。协议书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各一份,办完全部手续后,就业中心留下一份,用人单位一份由毕业生负责寄(交)回。

5、提请毕业生注意: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人事、教育等部门和院系、学校只起鉴证、监督以及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作用。毕业生一经与用人单位签下就业协议书,那怕不办后面的手续以后要毁约仍需用人单位书面同意,否则学校不予换发新的协议书,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要反悔,毕业生的相关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希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后,要尽早完成其他手续,并将其中一份协议书交给用人单很好办,可以找你原来的学校,向他们说明情况,然后让学校再给你一份就业协议书就可以了。学校一般都准备了多余的就业协议书,提供给少部分因特殊情况悔约的毕业生。所以只要找学校相关领导可以解决问题。

上一篇: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