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作文

2024-04-15

对?错!作文(精选8篇)

篇1:对?错!作文

在岁月的长河中,你经常会看到别人用某些事情来警示你,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真的对吗?

阳光普照大地,掀起一阵阵热浪,灰尘飞天而起,使得空气更加干燥。造成这一切的是一位大叔,他面色黝黑,额头上渗出一颗颗汗珠,穿着一身非常常见的环卫工人制度,上面有一道道褶皱。他拿着一把大扫帚,清扫着地面上的灰尘,灰尘顿时飞散开来。

这时走过一对母子,母亲和儿子都穿着朴素。母亲左手牵着儿子的手,右手拿着一瓶水,儿子面貌清秀,很招人喜爱。他们走到了环卫工人的旁边,儿子注意到了他,看着环卫大叔辛苦工作的模样,顿时于心不忍,顺手拿走母亲手里的水,跑到环卫工人身边,用稚嫩的声音说:“大叔,给你喝。”这声音很好听,让人觉得很舒服。大叔用他那浑浊的眼睛感激地看了孩子一眼,说道:“谢谢!”

儿子又回到了母亲身边,母亲赞赏地看了儿子一眼,随后又说道:“孩子,你要记住,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会成为这样!”孩子点了点头。那时我并不觉得这话有什么问题。

时隔多日,我在手机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你们都说不要做环卫工人,不要做清洁工,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他们做错了什么?难道工作错了么?他们做了我们不愿意做的事,难道还不伟大么?看了这段话,我愣住了,随机陷入了沉思。

在生活中,如果别人让你不要变成那样的人,你就要思考:他们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又是因为什么遭到我们反感?最后,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他们做错了么?

篇2:对?错!作文

那时候,我们各买了一杯凉茶解渴,我突然感到有人在盯着我,我猛地转过身去。两名妇女手中各抱着一个孩子,,一男一女,很可爱,应该1岁左右吧,衣服破烂不堪,全身上下脏兮兮的,乞求的目光直盯着我。我心里的一根弦仿佛被触动了一下。同学也转过身来,扯我的衣角,轻声说:“走吧!你钱很多么?”我没说话。妇女似乎看出了什么,用我一点也听不懂的方言咿咿呀呀地说些什么,从她的手势来看,是希望我让孩子喝一点凉茶。我又看着那两个小孩,他们小小年纪,眼睛里却没有那个年龄阶段的小孩应有的无忧无虑,反而让人觉得他们

 

小学生作文大全

妇女见我没有答话,又去问我同学,我同学摇头。这时候,我能感觉到,四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啊,正在无声地央求我。我走过去,喂两个孩子喝凉茶。他们喝完了,我看见他们黝黑的脸上笑得甜甜的。

我又去买了一杯凉茶,和同学走回家了。路上,同学在责怪我:“你怎么那么傻啊?那是假的,你知道她们讨饭一天有多少钱吗?啊?没准,还是骗子来的!”我有些生气:“怎么可能啊!我能感觉得到的,我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且,不过就是一杯凉茶,就算她们是骗子,但是小孩哪里受得了那么强烈的太阳光啊?会中暑的,给小孩喝杯凉茶,我也不过是损失5毛钱而已啊!即使她们是骗子,但是,如果我不理她们,还是会过意不去的啊!花点小钱,买个安心,我不觉得有什么错啊!”同学以一种打量白痴的眼神看着我,说:“你呀!你怎么这么傻啊?你想想,她们有手有脚的,为什么不去干活养活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小的孩子陪她们出来讨饭?她们就不会考虑孩子吗?她们明显的是不想干活,白吃白喝啊!你这样做,是鼓励她们继续这样下去,她们应该自食其力啊!”面对着同学的发问和指责,我一言不发,自顾自地喝着凉茶,可这菊花茶却似乎变苦了。

帮助她们,我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篇3: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再思考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说,认定责任依据不是根据侵权人是否有过错,而是根据损害事实及结果的客观存在,并且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而由法律做出的直接规定。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法律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认可。

2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组成要素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2)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人不一定存在过错。是指对于责任的承担并不要求行为人存在过错,无须受侵害人提供相应的侵害证据。

3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律适用及规定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律适用范围及免责情形,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条件由法律规定,纵观我国法律及现行规定,包括以下几种。

3.1 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中的侵权行为

这种侵权责任,其特点为:实施侵权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侵权行为可概括为职务行为,违背了执行职务时应当履行的注意义务。对此,应当适用无过错原则进行归责。

3.2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行为

这种侵权行为在各国民法上均被规定为特殊侵权行为,我国也不例外。

3.3 各类法人主体的职员的侵权行为

法人作为市场主体平台,不能作出具体行为。其对外的活动,肯定要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因此,在归责这个问题上,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3.4 产品的侵权行为

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后果的行为。我国的《民法通则》和《产品质量法》均有规定,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于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侵权行为是因产品存在缺陷所引起的;2侵权行为是因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行为;3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为产品制造者或产品销售者。

3.5 高度危险作业的侵权行为

高度危险作业的侵权行为是指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后果的行为。这种侵权责任,通常简称为高度作业的侵权责任,依《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高危作业致人损害的,应适用无过错责任。

3.6 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

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也是一种性质的特殊侵权行为。具体而言,构成污染环境侵权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侵权行为是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规定污染环境的行为;侵权行为是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行为;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是污染环境行为人。对于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都应对污染造成的损害结果负民事责任。

3.7 因地面施工引起的侵权行为

因地面施工引起的侵权行为是指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而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对这种侵权行为,依《民法通则》第125条的规定,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特点包括有:1侵权行为是由于地面作业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不作为行为;2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是行为人未履行注意义务而导致;3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为施工人。通常,这种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损害赔偿。

3.8 因建筑物等物体引起的侵权行为

《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该条文规定的侵权行为包括以下特点:1侵权行为是建筑物等物件直接致人损害的行为;2侵权行为是建筑物等物件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行为;3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为建筑物等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126条的规定,对建筑物等物件致人损害的,如果其所有人或管理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免除赔偿责任。这条规定表明,建筑物等物体所导致损害的侵权行为,应当依据过错推定原则。也就是说,当建筑物等物体导致受害人损害的事实发生后,首先应当推定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未尽注意义务而导致过错,建筑物等物体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必须举证证明自己事实上没有过错,才能完全免责,否则的话,则会推定其负有过错,就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除非能证明自己无过错而免责的事实外,建筑物等物体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以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受害人过错等抗辩事实来加以主张免责。

3.9 因饲养的动物引起的侵权行为

《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法律条文规定的侵权行为,就是因饲养的动物而引起的侵权行为。其主要特点如下:1侵权行为是饲养的动物造成人损害的行为;2侵权行为是被饲养的动物自身造成受害人损害的行为;3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应当是动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对饲养的动物造成受害人损害的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损害事实都由所有人或占有人来承担赔偿责任。《民法通则》第127条就规定了两种免责情形:一是受害人本身自己有过错,导致损害事实的发生,完全是由受害人的自己的行为过错所致,对于此类情形,动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显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二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也就是因第三人的过错而引起的动物造成人的损害,那么,第三人则应承担赔偿责任,动物所有人或占有人则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上面所述法定的免责事由虽然不全面,但受害人或第三人的故意行为是造成侵权责任发生的主要事实,理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4 无过错责任与一般过错责任、混合过错责任、推定过错责任的比较

(1)首先应当把无过错责任与一般过错责任进行甄别。正如笔者前面所述,特殊侵权的类型很多,但并非不是所有的特殊侵权一律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宪法》第41条第3款、《民法通则》第121条、《国家赔偿法》第2条都作了规定,虽然两者在修辞上不完全一样,但他们之间应当是一致的。

(2)把无过错责任与混合过错责任来加以甄别。《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这项规定是对《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的补充,其体现了过错和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3)把无过错责任与推定过错责任进行比较甄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一款(四)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由此可见,假设行为人不能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法律就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同时由行为人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而无过错责任,则不会考虑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没有法定的免责事由,都由行为人来承担责任。可见,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中的推定过错非常类似,特别是他们都是由特殊侵权的行为所引起,因此,在法律适用时特别容易混淆。所以,法律职业者在法律适用时一定要对法律条文之间的用词仔细地加以推敲,这样才能正确理解立法原意,以便能够准确地加以适用区分。

5 结论

总之,无过错责任原则必须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准确地予以适用,不能够以人为的理解来模糊适用、随意地扩大或者缩小其适用的范围。值得强调的是,一定要把无过错责任与一般过错责任、混合过错责任、推定过错责任这三种方式正确区分开来,全面做到“罚当其责”。唯有这样,方能彰显“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真正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目标

摘要:文章主要探究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相关法律问题。着重阐述该原则的定义及构成要件、适用原则等,对法律规定的几种特殊侵权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将无过错责任与一般过错责任、混合过错责任、推定过错责任加以区别,以便加深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篇4:“对”与“错”

2. 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Sorry to have given you so much trouble.

3. 对不起,我得走了。Excuse me, but Ill have to go now.

4. 对不起,请你再讲一遍好吗?I beg your pardon, but would you repeat what you said?或I beg your pardon?

5. 你的脸色不对头。Youre not looking well.

6. 方法对头,效率就好。When the method is correct, efficiency is high. 或Good methods make for high efficiency.

7. 她的话不是对着你的。What she said was not directed at you.

8. 她的话是对事不对人的。What she said concerned herself with facts and not with individuals.

9. 足球赛是北京对上海。The football match will be Beijing versus Shanghai.

10. 他今天神色不对。He doesnt look himself today.

11. 茶太浓了,给我对点水。Add some water to the tea, its too strong for me.

12. 他发表了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意见。He expressed different views on this question.

13. 他非常优秀,课堂上总是对答如流。He is so excellent that he is always answering very well in class.或...answers the questions without any hitch.

14. 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Lei Feng treated his comrades with the warmth of spring.

15. 这辆旧自行车先对付着用吧。Try to make do with this old bike for now.

16. 他就住在我家对面。His home is just oppsite my house.

17. 邮局就在街对面。The post office is just across the street.

18. 这本书的对象是中学生。This book is intended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19. 他不是你的对手。Hes no match for you.

20. 他说的和做的对不上号。His deeds dont match his words.

21. 常用词语汇集:

枪口对着敌人train the gun on the enemy; 对骂call each other names; 对着坐sit facing each other ;对饮(two people)have a drink together;对岸the opposite bank 或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对胃口suit ones taste;对号码check numbers;猜对了guess right;鲜明的对比a sharp contrast;对策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或 counter measure;对称symmetry;对得起treat sb fairly或be worthy of ;对付deal with 或cope with;对立oppose或set sth against;对立情绪antagonism;对手opponent或adversary;唱对台戏put on a rival show;对外关系external(或foreign)relations;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症下药suit the medicine to the illness或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对峙stand facing each other或confront each other;对联antithetical couplet;对牛弹琴play the lute to a cow—choose the wrong audience

22.你弄错了。Youve got it wrong.

23.这是他的错,不怪你。You are not to blame; it is his fault.

24.他们的感情不错。They are on good terms.

25.今年的收成错不了。This years harvest is sure to be good.

26.错过这趟汽车,今天就走不成了。If we miss this hus, we wont be able to go today.

27.这样会给人造成错觉。This will give people a false impression.

28.这两个会不能同时举行,得错开一下。The two meetings cant be held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to stagger them.

29.这部小说的情节错综复杂,引人入胜。The plot of the novel is intricate and fascinating.

30.常用词语汇集:

篇5:同情心到底是对还是错的作文

几天前,我一个人逛街买衣服,走进一家服装店里,随便挑了几件清新可爱的衣服,付钱时无意地朝外看了一下,却发现对面那家童装店居然有人偷东西!一位老太太偷偷地将一件女童装放进左手里的破布包里,小心翼翼地隐藏好衣服,张望着四周,然后又假装看衣服。这家童装店虽然有摄像头,但她们不会启用,因为老板对顾客的信任特别高,正因为这样这家店的顾客特别多,人气特别高。正巧今天举办大促销活动,来的人很多,所以偷东西老太太才不会被发现。那家店的老板是我妈妈的老同学,我跟她也算是认识,这可怎么办?我要不要跟老板娘说一声?毕竟我们认识,她们家店被偷东西了,又正好被我看见了,我总不能坐视不理吧?再说了偷东西可是犯罪,轻则赔偿,重则到派出所呆个几天啊!我的视线又回到老人身上,她看起来有七八十岁了吧。她衣衫褴褛,衣服裤子全都是粗布料,也都退了色,就连身上提的布包都是破的,应该家境挺贫寒的吧。老人家长得慈眉善目,一脸慈祥,全是朴实善良的气质,完全不像坏人啊!刚才她拿的那件是小女孩的衣服,莫非是没钱给家中的孙儿买衣服穿,迫不得已才决定偷的?我又疑惑了,老人没钱,那么孩子的父母多少应该有点钱吧?她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思来想去,不知怎么办才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的良心可过不去。举报老人?不,不行,她太可怜了。店家的利益呢?店家对顾客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而且老板娘特别善良,让她家店亏本不好吧……“你的衣服,还有找回的钱。”老板娘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哦,好。”再转眼一看,老人已经走出店门,我拿上衣服,出了店,就一直跟着老太太走。我明明不想跟着她的,可有一种力量牵引着我,我当时很纠结。老人的脚步很慢很慢,骆着背,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她来到了菜市场,走到了一个卖豆腐的小摊位前,将手伸进破布包里,掏出一个折得整整齐齐、干净的塑料袋子,慢慢地打开,里面是叠得整齐的零钱,目测应该有90多块钱。老太太用硅裂的手指点好了三块钱递给老板,冲老板笑笑,“我要三块钱的豆腐。”“大娘,三块钱的豆腐太少了吧?都没几块呢,哪够你一家子吃啊?”老人犹豫了会儿,又掏出五毛钱,“那再加个五毛钱的。”老人顿了顿又说道:“我们家就剩我和孙女两人了,好不容易上一趟街,从郊区走到这里可不容易。这豆腐啊买回去给孩子尝尝鲜,偶尔换下口味嘛,不用整天吃青菜和猪肉。这三块钱的豆腐够她一个人吃了,我吃那份五毛钱的就行。”老太太微笑着说,这一笑,她的脸上全是褶子。

老人刚一说完,站在她对面不远处的我就忍不住了,眼泪不停地掉,这位老太太真可怜啊,是个好奶奶,太可怜了,看来偷衣服也是迫不得已的……我的同情心又在作祟,有种强烈的欲望想帮助她,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一想到这儿,我又哭了起来……等我偷偷地擦干眼泪,再转过身时老人已经走了,我仍看得见老人渺小瘦弱的背影,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前走,左手拿着三块五毛钱的豆腐,右手提着破布包,里面还有那件拿(请原谅我说不出口“偷”字)来的衣服,渐渐的消失在十字路口……

老师上课时老教育我们说看见违法犯罪的事情要及时制止,不要一味地纵容犯罪分子,这样就是助纣为虐,在帮助他(她)们犯罪,可那个老人真的很可怜,她的家庭那么凄苦、贫困,我怎么忍心举报她呢……不,我不能,像她这样的人应该受到社会或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别人一味的指责!我真的没想到,在这座小城市里居然有这么贫困的人,可能也不止老人一个,或许还有许多……在别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生活的贫困或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去当小偷,他们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并不是所有的.小偷都是迫不得已、善良的,但我还是相信老太太是善良的。我真的好同情他们,可这份同情心让一个偷衣服的人逃走了,如果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偷,那么我的良心绝对会过不去,那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时我告诉店长阿姨的话,她也许就会有个警诫不再犯错。我相信老太太不会再去偷了,她的初心是好的,想让孩子穿上新衣服,可毕竟是偷来的,孩子可能也不会接受偷来的这份爱。真正的爱,是要用真心的。

篇6:重视能力对 轻视知识错

重视能力对 轻视知识错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提出“提高素质”问题以后,全教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些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根据,并且是直接的行动指南。然而,前年,记者在出席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时,一位中学生杂志的主编告诉我: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了,老师都不敢理直气壮地教知识了,因为如果谁还坚持教学生知识,就被认为仍然坚持搞应试教育。专家认为,在人们高呼知识经济的时代却轻视知识,这样的认识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一问题,记者在对课程政策的研究过程中,在与专家们的交流和对专家们的采访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   A.传统教育实践好比洗澡水和孩子:倒洗澡水时不能倒掉孩子――重视能力不能以轻视知识为基础   倒洗澡水的时侯不要倒掉了孩子,这是文盲也懂的常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布鲁纳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就曾大声呼吁倒洗澡水的时候不能倒掉孩子。这句对美国人的提醒话,我觉得针对现在轻视知识的想法也同样适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对传统教育的不足无限放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不是重起炉灶,而是继承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更加重视知识。然而,目前在理论上、在实践中却不是这样,出现了轻视知识的偏颇。   有专家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人们的理解偏差进行了分析,认为出现了一些“轻视知识”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有人说:“要研究素质教育的特点,就要先研究它的对立面――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教育。”专家分析说,这样来界定应试教育,就是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对立起来。还有一种更明确的说法,就是“要把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并且注解说:“知识重要是重要,但比起情感、态度、价值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专家认为,这些表述从词句到思想都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轻视知识的思想。专家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对于素质教育的这种诠释,有时不是一般“老百姓”说的,说者有些还是高智力群体中的人士、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教育专家学者,具有权威性。这也不只是某几个人的言论,而是相当数量的一部分人所持的看法。   专家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调查材料,虽然只涉及一个省范围,然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发现,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宗旨、内涵、目标和要求的认识非常肤浅,如:35%的校长和70%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搞活动”、“减负”和“组织兴趣小组”;86%的校长教师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德育,音体美及劳动教育等“非考学科”。借用一著名报纸《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为题的说法:“素质教育还没有破题。现在总结出来的素质教育经验好像就是减负,文化课减了多少,音乐、美术等艺术课加了多少,成果汇报就是一台演出,这是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偏差。”这些实际行为偏差与轻视知识的认识有关,以为实施素质教育与传统知识教育是矛盾的;以为素质教育不是对传统知识教育的完善,而是对传统知识教育的否定。   B.针对教育问题进行改革好比医生看病,要找准问题,把好脉,开好药方――难道素质教育就是与知识教育势不两立吗   专家指出,知识教育的确存在许多问题,知识本身更新不够及时,结构未能及时调整,也不够精简;传授不甚得法,被动接受、呆读死记、机械训练,等等,特别是普遍停留于认知浅表层次,而不能深入到能力、情感、思想品德;它与学生的经验和实践活动不协调乃至脱节;等等。旧的教育传统积习难返,加上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其双重的消极危害,都落到学生的头上。我国中小学学生很苦,身、心不堪重负,导致一些学生高分低能。   这些问题,不用分析,人们就能看得出来,然而其中的`病因是什么,应该开什么药方去医治这一传统教育“病”却需要进行研究。记者认为,因为传统教育注重教授学生知识,就否定知识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忽视知识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提出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两回事的看法,是找到了问题,把错了脉,开错了药方,根本治不了传统教育“病”,甚至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专家指出,这些认识的出现,与人们对于追求升学率消极负面影响的愤懑情绪,以及对知识教育中的缺点不满的心理有关。追求升学率的消极负面影响多少年来困扰着我们,知识教育中的确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而追求升学率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就是教知识、学知识和考知识,加剧了人们对知识教育中缺点的不满。如今有人说有一种叫“素质教育”的教育来取代它,不再受追求升学率和知识教育缺陷之苦,大家自然高兴、赞成。专家指出,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进行思考,有助于推动工作,然而以此推论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也是对立的却犯了逻辑错误,有移花接木之嫌。   专家认为,这一种认识起着对教育传统中顽固积弊猛烈冲击、给人以启迪和警示的作用,但终究不能作为正确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今天依靠它来指导我们的教育、课程改革,可能将重犯历史的错误、前人和他人的错误,其后果是使人忧虑的。上个世纪,前苏联20世纪代搬运实用主义的一套去改革“读书学校”,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矫枉过正,几乎走向脱离实践、“无儿童”的地步就是例证。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也因为走得太远,脱离实际,引发一场强大的带保守倾向的“恢复基础教育运动”,也是一个例子。近年来,美国和前苏联的课程改革“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两国都耗时费力地组织了各门学科的第一流专家重新编写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以容纳各类‘最新’、‘最先进’的知识。”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各国的教育、课程改革,关于重视“基础学力”,重视“知识”是很突出的。为什么有些人不与国际共同趋势相一致,却相反要知识降位、要从知识教育“转轨”呢?用轻视知识的思路去医治传统教育“病”,是一个不良的药方。   C.学生好比马儿,知识好比草:马儿要想跑,必须先吃草、多吃草――课程改革是在科学知识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各种类型的知识   记者在研究中发现,以前适宜于工业社会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和普遍性的观点应该得到丰富、完善。以前人们往往认为知识是客观真理,发展了一整套有利于真理性、确定性知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也应该得到丰富和完善。在现代社会,许多具有新的特性的知识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比如:主观性知识、不确定性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地方性知识,等等,这些具有新特性的知识的出现并不一定否定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和普遍性知识的存在,因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时,就不能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全盘否定。何况,我国地区辽阔,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知识需求是不一样的。   从国家角度而言,因为我国处于工业化时期,正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时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是科学知识和确定性知识。同时,我国现在也有一部分地区和部门进入了后工业时期,因而也需要新获得合法性的知识,比如主观性知识、不确定性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地方性知识,等等。不过前者仍然是重点,而后者是难点。不能把重点与难点混淆,将重点当难点,将难点当重点。   在国际冲突频繁不断、国力竞争尖锐激烈的情况下,立国制胜之本在于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从个体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不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智育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准,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要求,就不能把握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更不可能对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从社会角度来说,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主要依赖于国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和智力发展水平。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比较而言,当前我国最为急需、也最为匮乏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已经成为改造世界、创造奇迹的强大武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越来越依靠科学知识,而我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的数量还很少,所占人口比例就更小,缺少必要的科学知识修养的劳动者为数众多,相当数量的劳动者还是文盲或半文盲,这是我们谁都不能不正视的一种客观存在。抓住科学知识教育这根主线,就可以带动全局,确保我们的教育不失现代水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理想目标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教育的一个千古不易的“硬道理”。   而从各个地区而言,对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人而言。对于发达地区、先进学校和优秀学生,其知识的重点有可能是不确定性知识、主观性知识、隐性知识、非学科知识和地域性知识;而对于落后地区、落后学校、条件差的学生,其重点则可能是确定性知识、显性知识、学科知识,等等。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工业化已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也比较完善,整个经济与社会的运行已经越来越深入普遍地建立于传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就要鼓励创造意会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主观部分,以此作为竞争中的制高点。然而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工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经济很不完善,离现代企业制度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他们第一要做的就是迅速普及在东部地区已经先行掌握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更为重要的――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制度。由此才能提高中西部地区人们的素质,使经济和社会真正建立于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之上。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结果,有心理学专家曾提出区分狭义的知识与广义的知识两个知识概念,广义的知识观是智力的知识观。我国教育理论界传统上把知识定义为“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应”。这是一种狭义的知识概念。它大致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陈述性知识相当。广义的知识可分两大类和三亚类,两大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划分。三亚类指除把陈述性知识作为第一类知识之外,在程序性知识之中再划分出一类特殊的,用于支配和调节人们自身的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即策略性知识。这样一切后天习得的智力都应该用广义的知识来解释。知识中的一般概念和原理同具体事实性知识相比,更有助于同化新知识。策略性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学会学习、记忆和思维,被认为是发展人的智力的核心成分。这样,研究如何发展智力的问题就变成研究如何有效地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问题了。   专家认为,这样理解知识,可以使教师坚信习得的智力是由学生习得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那么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学生的智力行为中起何种不同作用;不同类型的知识学习过程和条件有何不同;它们的测量和评价标准有何差异。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缺乏某种能力时,他就会千方百计地从学生大脑中缺乏的知识中寻找原因。例如,当我们发现,某些学生不会作文,是从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或思维上找原因呢?抑或是从他们所缺乏的知识类型上找原因呢?有经验的教师一般是从后者找原因。原因一旦找到,补救教学可以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D.学生好比马儿,课堂好比工厂:教学是为“马儿”加工“草料”――教学工作就是要对各种知识进行打开、内化、简化和外化   专家们进一步指出,学生的各种发展是知识引起的,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的超越,教学工作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教学工作不是别的,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种种“加工”的工作。   首先,将知识打开。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珍宝:不仅内含有关于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而且内含有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和态度。这些“珍宝”不会自动地呈现出来,也不能简单而直接地拿来,因此要想办法让学生也经历一下,并且不只是简单经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身去体验。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使他们(学生个体)“与人类总体‘相遇’”。一篇文学作品,内含着各种情境、创作活动方式过程和作家的思想感情。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定理内含着客观现象的特性和规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实验活动方式和过程。我国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是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的例子。每位数、理、化教师都是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的:把数学公式、物理、化学原理展开,演示其逻辑推理或实验探索过程。   其次,将知识加以简化实现内化。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重演什么?怎样再现?要进行改造、专门设计、简化、典型化,如缩短过程、平易难度,精减多余情节等。在展开之后,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压缩、提炼、抽象、概括,回到结论:概念、公式、原理。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事实上,大量的是教师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情境;而通常中小学理科学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这样,就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   最后,实现知识的外化。知识内化的真正完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进行外化过程,即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包括审题、解题、演算、判断等过程。   专家认为:课程、教材中的知识如果不经过打开、简化等一系列内化、外化工作,教师照本宣科、简单告诉,学生完全机械记诵,那是不能为学生掌握并促进他们的发展的;但如果根本没有知识或轻视、削弱知识,那么学生的发展更无从谈起,主动学习态度、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等,便无源无本,教师纵有孙猴子的本领也变不出来,道理很简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篇7:对更正错账方法的探讨论文

手工记账的错误更正,应根据不同的错账情况,分别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等不同加以更正。各种更正错账方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范围和更正要求,在一般会计原理教材中均有说明。但各种会计教材及会计制度的说明,都是比较原则和一般化的,有一些尚未明确和需要解决。

一、过账笔误跨月更正不宜采用划线更正法

过账笔误是指记账凭证编制正确,但根据记账凭证记账时发生误记。狭义的过账笔误是指记账时发生了数字笔误或者文字笔误。广义的过账笔误是指记账时发生了数字笔误或者文字笔误。广义的过账笔误应当包括记账时发生金额误记、文字误记和会计科目串户以及重记漏记等。各种过账笔误可能随时或者月末结账前发现。但有些过账笔误如金额误记,借贷双方数额相同、借贷方向没错但会计科目账户、借贷双方均重记或者漏记等,这些并不会计账簿的试算平衡;以及某月份对某些总账与明细账户未进行核对,不能确保其一致性,这些都可能形成过账笔误延续到月末结账后的以后月份发现。

过账笔误应如何更正,长期以来各种会计制度和会计教材只在说明划线更正法运用时,说明结账前发现过账笔误应用划线更正法更正,而且是针对过账数字或者文字笔误的更正。对于过账数字笔误跨月发现以及会计科目过错等如何更正,就不得而知了。记账前发现记账凭证编制的各种错误,可以作废重编;过账摘要文字登记有误无论何时发现都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但过账数字笔误跨月以及会计科目串户等,就不宜采用划线更正法了。由于回避或者不承认过账笔误的结账后跨月发现,很少有人明确提出过账笔误跨月更正方法,可喜财政部会计司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编写组所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提出了明确主张,它写到:无论何时发现,非因记账凭证误记的差错只能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但这却是很不妥当的。因为过账笔误跨到以后月份发现若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时,不仅会使账页已给计的多笔余额数和月计、累计数不直处理。如相应更正会使账页更正数太多,如不相应更正又会使账簿记录同结余数和月计、累计数不相符合;而且对于会计科目串户等误记更正,会使误记注销数只能划线注销而无正确数可记,由于月份记账已经结束也会使补记数无行次登记,这些都是不符合划线更正法的规则要求的。

那么,过账数字笔误跨月发现以及会计科目串户等过账笔误(无论当月或者跨月发现),到底采用何种方法更正呢2笔者认为,可采取根据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原理,不必编制记账凭证,在发现时即将过账笔误直接在账簿中进行更正登记的方法加以更正。如 1月 15日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00元,账款暂欠。编制25号记账凭证正确,借:应收账款5600元,贷:产品销售收入5600元;但登记总账及明细账时金额均误记为6500元。于2月15日与应收账款往来单位对账发现过账笔误,当即更正:对“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和“应收账款”(借方)总账(或科目汇总表)及其明细账科目均分别以红字冲销900元,并标明1月15日25号记账凭证过账笔误多记,同时在1月15日25号记账凭证及其登记账页中补记注明过账笔误多记900元,于2月15日更正。在上述举例中,强调了不再编制更正的记账凭证,这是因为原记账凭证的编制是无误的,会计记账应保持账证一致。对于过账笔误的原记账凭证及其账簿记录以及更正账簿记录,都强调要相互注明,这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便于在账证中相互对照,也便于在账簿中作更正后的结余额和月计、累计数的修正。

二、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账的范围应当扩大

红字更正法是会计核算更正错账的一种方法。它是运用红字在会计核算中为负数的原理,从而对错账进行冲销,并调整为正确记账的一种方法。正确运用红字更正法,对于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后的正确更正,并保持账簿记录的整洁清晰,是非常必要的。

明确更正错账的范围,是正确运用红字更正法的必要前提。但是,一般的书刊说明红字更正法的应用范围时,都把其范围限定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或金额发生错误时的更正。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误的应用范围,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发生错误时,可应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更正时,应先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与错误的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然后再用兰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

其二,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原填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并无错误,但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时,可应用红字更正法按照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加以冲销。

其三,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填制没有错,而是过账时发生了会计科目串户或者重记漏记等笔误,应当采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因为对此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是不符合其更正规则的。更正时,因原记账凭证没有错,可不重新填制记账凭证,而直接在有关账簿中注明原记账凭证和过账笔误进行更正。

其四,在结账以后,特别是涉及科目的月计、累计都结出,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填制没有错,而是过账时发生数字多记笔误,也应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以避免应用划线更正法多笔更正的麻烦,并保持账簿记录的整洁。更正时,因为原记账凭证没有错,可不重新填制记账凭证,而直接在有关账簿中注明原记账凭证和过账笔误进行更正。

三、红字更正法真实也可加以改进

红字更正法是核算更正错账的一种,它适用于已登记入账的会计科目使用错误,或者虽然会计科目不错但金额多记等情况的更正。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在会计科目使用上的错误,多数是在一笔业务中,对应科目的一方用错而另一方正确,这种情况运用传统的“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误,原业务处理中会计科目正确的一方,也要冲销一笔和补记一笔,因而是虚记了两笔账一笔红字和一笔兰字),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核对账目。特别是很不利于银行存款和往来科目,与银行和结算单位对账。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把“冲销凭证”和“补记凭证”合在一起,统一填写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中注明更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和业务的简要,据以登记账簿(最好在原错误凭证上也补记注明更正凭证的日期、编号及更正的原因,以便于相互对照)。在登记账簿时。如果原错误凭证会计分录的双方科目都错了,就按更正凭证全部所列记账;如果仅为一方科目错误而另一方正确,则只对用错科目一方加以冲销和补记、正确一方则可不再登记账簿。

例如某5月3日用银行存款偿还第五化工厂应付账款5000元,将“应付账款”误记为“其他应收款”科目,记账凭证编号为第15号。可编制如下更正记账凭证:

在根据上列更正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如果账簿格式不反映会计科目对应关系,可只将“其他应收款”账户借方以红字冲销5000元,将“应付账款”账户借方以兰字补记5000元即可,“银行存款”账户由于一红一兰相抵,则可不再登记。如果在账簿格式中反映会计科目对应关系,则需要加以注明。

如果能对红字更正法进行这样的改进,既可以在一张记账凭证上清晰地反映更正经济业务的全貌,又可以解决由于虚记而不利于对账工作,在上合情合理,在实际中更为可行。

四、以前年度错账更正蓝字调整账目

篇8:对一个错解的信息技术方法探究

数学教学中的不少例题与习题, 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开展研究性学习, 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延伸、综合与提升, 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进而也有助于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为我们发现这类问题及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问题点P是曲线y=x2-lnx上任意一点, 求点P到直线y=x+2的距离的最小值.

错解设与y=x+2平行的直线y=x+b同曲线y=x2-lnx相切.

对函数求导得.

∵x>0, ∴x=1.

代入y=x2-lnx得切点为 (1, 1) .

又点 (1, 1) 在直线y=x+b上, 求得b=0.

则两平行线y=x+2与y=x间的距离即为所求.

本问题来自于一道高考模拟题, 原题为选择题, 选项中无正确答案, 只有这一选项.上述解法看似天衣无缝, 也很巧妙, 其实是一个错解.那么究竟错在哪里?如何发现呢?

探究一方便起见, 令f (x) =x2-lnx, g (x) =x+2.由上述解题过程可以得知, f (1) =1

探究二事实上, 为了将问题的实质揭示清楚,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语言编程, 采用二分法求出方程x2-lnx=x+2在[0, 1]之间的一个近似解.Excel软件自带了一种程序设计语言VBA (Visual for Application) , 它具有一般程序设计语言所具有的功能.在Excel工作表中, 选择“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 在VB编辑器窗口中选择“工具/宏”, 在“宏名称”栏内输入宏的名称, 单击“创建”, 出现宏主体语句Sub和End Sub, 输入下列程序后按F5即可运行.

Sub二分法 ()

按程序要求, 输入左端点值0.01, 输入右端点值1, 输入误差限制0.0001后, 程序将算出近似解0.1216.说明两函数图像在此处相交, 进而说明探究一的推测正确. (注:程序中调用的函数Log (x0) 即为自然对数ln x0)

探究三在几何画板软件中, 直接输入函数解析式, 就可以得到高度精准的函数图像 (如图) .几何画板软件的使用此处不赘述.

从图像可以看出, 函数y=x2-lnx与y=x+2在[0, 1]之间、[2, 3]之间各有一个交点, 两交点处都对应最短距离0.

探究四考试不能使用计算机和计算器, 这些方法和手段还有用吗?由上述探究可以看到, 经常使用计算机探究数学问题, 能够养成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 自觉运用算法思想和数字方法, 尤其容易理解极限思想, 敢于用更一般的通法而不是巧法解题.故在考试中本题可有下列解法.

解设P (x, x2-lnx) 为函数y=x2-lnx上任意一点, 到直线x-y+2=0的距离是

研究函数h (x) =x-x2+lnx+2, 求导得:.

∵x>0, ∴当x∈ (0, 1) 时, h (x) 为增函数;当x∈ (1, +∞) 时, h (x) 为减函数.

故h (1) =2是唯一的极大值.

又因为当x=0时, x-x2+2=2, 但lnx无意义;不过x→0时, lnx→-∞.所以x→0时, h (x) →-∞.由 (*) 式看到, d最小值是0.

需要说明的是, 即使求得的极大值h (1) 为负值, 也可以根据 (*) 式求得正确结果, 此时最小距离不是0, 而是|h (1) |.也就是说, 无论原问题中函数图像与直线相交与否, 该解法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通法.此时, 我们探究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发现错误.

从上述探究过程可以看出, 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多种探究、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能够较好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模仿解题的层面.坚持在合适的地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 无论对于数学学科教学还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都有莫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朱自清匆匆原文下一篇:实习宾馆暑假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