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原文

2024-04-15

朱自清匆匆原文(精选6篇)

篇1:朱自清匆匆原文

1、主题。

《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尽管当时的社会是千孔百疮,他经过思想的挣扎后仍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许前方不一定有光明,但是坚决不停留于现实的黑暗中。在当时的社会,有多少知识青年就如作者一样坚持追求光明和希望,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赶路,留下匆匆的身影。

2、手法。

(1)多样化形态体现节奏美。

在缓急中体现节奏这里的缓急主要是从作者叙述的语调和语速而言的,急则如火山喷发,如飙风急雨、飞星走电,缓则如春风细雨,如山涧小溪。《匆匆》以一串排比开头,接之以四个问句。形成一种急切之势,表达出作者迷茫、困惑和苦恼的心理状态。而第二段说“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以平静甚至可以说是颓然的语调将第一段的快节奏降了下来,转入一种自我心理的陈述。第三段则延续第二段的抒写,继续细致的刻画笔者所感受到的时光易逝。第四段则又回到第一段的节奏上,以六个问句反映出作者心中的焦虑,向人生发出一种追问。而文章结尾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样是问句,却显得忧伤、淡漠,像一片轻盈的叶子落在读者的心头,久久回味。正是这“急——缓——急——缓”的变化,使全文有了灵动的生命,使作者的.情绪和感受更能引起共鸣。

《匆匆》中的起伏节奏,还鲜明地体现在其一连串递进的问句之中。第一段和第六段都是如此。以第六段为例:“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每个问句之中都包含着对前一句追问的回答,而在这些回答稍稍安定下来时,作者又设计了下一个追问,也正是在这……问……答也就是一起一伏之中,作者诠释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匆匆”的体悟。

《匆匆》的风格是一种自叙式的,仿佛作者的自言自语,是很直白,素朴的。而其中穿插的一些比喻和拟人化的描写就为文章增添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形成内容上的节奏变化。如第三段中,“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作者将太阳拟人化,纯粹的伤感之中又有那么一份幽默’与无可奈何,为文章那种忧郁茫然的调予注入了一些鲜活的生命的东西,而这种生命的东殛的消逝又更带来凄然之伤。

(2)散文语言蕴含节奏美。

鲜明的对照《匆匆》中的对照借助矛盾中的统一或复杂中的单纯两相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这种用法,寓矛盾于统一之中。可增强谐调感,使变幻组合的印象油然而生。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借助“去来”这一对矛盾构成鲜明对照,使文章内容协调感增强,音节上也构成一种韵律的美感。

连贯的排比以它的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浸润着人的心灵,让人们在接连不断的排比之中,引起语言的愉快,产生深刻的节奏美感。《匆匆》中第一句经典的排比,第三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都是用一种整齐的句式结构给人以节奏的变化与和谐之感。连绵的反复反复也是一种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同一语句,使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的艺术手段。这种节奏感既反映了强烈、深厚、激动的情绪,又有着连绵不断、起伏不停的音律。因而,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量。

《匆匆》中“反复”的使用,如:“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我能做些什么呢“又剩些什么呢”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在这些连绵的反复中。语言的节奏感,不仅是声音的重复给人造成的感觉,而是把人们对文词、思想、行动以及美的感受都鼓动起来了,因而也就产生了艺术的力量。

篇2:朱自清匆匆原文

六年级语文匆匆朱自清课文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篇3:朱自清匆匆原文

何谓“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 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张, 1983) 。易 (2007) 在文章中全面分析了“信达雅”三者的辩证关系, 用阐释学理论论证信的重要性。笔者总结得出:“信”指译文的意义忠实于原文, 译者先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 背景等信息, 尽可能还原文章的意思;“达”指在信的前提下, 用一种流畅通顺的方式把译文呈现出来;“雅”指译者选用的词语在符合“信和达”前提下要尽量做到优美得体, 增加文章的魅力和吸引力。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 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呈下降趋势, 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回答, 例如:什么时候应该应用这个原则?黄 (1996) 在文中提倡这个三字标准应该成为考察译文质量的依据, 缺一不可, 而且他意识到“雅”的要求虽在最后但是却成为译者追求更好的作品的动力, 译者理应孜孜不倦去达到这个标准。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 如果可以有规章可循, 笔者相信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因此, 本文的价值在笔者看来就是再一次引起人们对这个标准的重视了。

3《匆匆》译文相关文段的“信达雅”特征分析

3.1 关于题目的翻译

张培基译:The Transient Days, 译文体现出了作者想表达的“短暂, 不经察觉时光就失去的惋惜之情”, 这种感情在后文也出现:“What is gone is gone, what is to come keeps coming.How swift is the transition in between!”这里看到The Transient Days对应了transition一词, 两者的形义甚至音韵方面十分相似 (信和达) , 读起来朗朗上口 (雅) , 用在这个句子当中充分表达了原文的“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的匆匆呢?”的意思, 更体现转换速度之快, 人们还没有留意就失去了时间的感情。朱纯深译作:Rush, 朱选择的“rush”, 在rush”在题目中应是名词, 在《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中的它的英文意思是“a situation in which you need to go somewhere or do something quickly”一般用于匆忙做某事, 如:What's the rush?干吗这么急匆匆的?而且主语一般是人。由此可见, 虽然在题目简练方面朱显得更突出, 但是, 根据具体意思, 这个单词不太适合用于时间或者物体, 因此可能在“信”方面相对来说不够张培基的译文贴切。但在朱后面的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is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句子同样出现一个rush, 在这个处理上, 两位译者都做得十分巧妙, 这样就对应了题目, 再次表达感情。另外, 句子读起来很通顺, 朗朗上口, 因此朱在达和雅方面做得到位。

3.2 关于排比句的译法

张培基:“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朱纯深:“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明显看出, 两人的时态不一样, 对于张用的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的结合, 让我们明显感觉到这是自然现象, 很符合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生老病死的规律和假设的条件现象等, 而且句子简单, 句式一致。读起来很自然, 很亲近。“信达”方面拿捏很好, 但是在“雅”方面显得简单一点, 因为这是优美的散文, 译者可以略微修饰一下语言。对于朱的翻译, 译者用了情态动词加现在完成时的时态, 这里可以理解为译者对现在情况的推测, 让读者读着读着, 突然想到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哦, 可能燕子走了, 杨柳谢了, 桃花不在了, 但是不用担心, 她们自然有回归的时候, 朱用多种时态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样有点复杂的句式结构让读者品味了一番, 语言和句子的变化灵活,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不断循环而时光却一去不复返的惋惜之情, 读起来虽没有张的一气呵成, 没有那么直白, 却多了几分文艺的气息, 笔者认为比较符合得体性, 因此在“信达雅”方面朱相对做得到位一些。

3.3 对问句的译法

“但不能平的,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呢?”张培基译:“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张, 谌 (2014) 认为从结构看, 张的被动语态和《圣经》中上帝造物观点一致, 符合西方人的观念, 能够更好地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我们再看看朱:“It is not fair though:why should I have made such a trip for nothing!”他认为这是自己被迫主动做出的一次人生之旅, 充分表达了译者无奈痛惜时光却无力回天的感叹, 用了感叹号似乎更强调了这种感情, 但是, 这种无奈的做法其实还会继续的, 张的时态似乎简单却暗含这种意思。因此, 笔者更倾向于张的翻译。

3.4 对比喻句的译法

张培基:“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000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译文准确运用现在完成时表达对过去时间的眷恋, “have already”选词准确, 接着运用现在进行时表示时间还在不停地溜走, 我阻挡不了, 控制不住啊。如此真情实感, 引起读者共鸣。朱的翻译同样出色:“Taking stock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days have already slid away from me.Like a drop of water from the point of a needle disappearing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soundless, traceless.”这里, 两人用的时态, 句型都惊人的一致, 朱在最后强调的两个形容词更添几分伤感。所以笔者认为这里两人的“信达雅”运用的都很到位。

4 结论和启示

本文主要是从选词造句对文章整体的影响角度分析, 由于条件限制, 只对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来分析, 虽然从两个译本出发, 但是对于呈现信达雅的特征方面的论据仍然不够。但还可以看出充分体现了该原则的译文确实是好作品, 笔者深信, 通过比较不同的译文对自身翻译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张欣, 谌莉文.匆匆英译本中的“信、达、美”分析探究—以张培基匆匆英译本为例[J].语言应用研究, 2014 (1) .

[2]黄任.重温“信达雅”[J].外语研究, 1996 (4) .

[3]易嘉静.从阐释学角度看“信达雅”翻译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张国薇.对比分析张培基和朱纯深对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翻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5) :127.

[5]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一)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9) :55-58.

篇4:朱自清《匆匆》之猪肉版

钞票花了,有再赚的时候;成绩滑了,有提高的时候;煮熟的鸭子飞了,有飞回来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那块上好的猪肉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长翅膀飞了吧:可是猪肉又怎么会长翅膀呢?

老婆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一定要看好我家那旺财;但冰箱确乎就这样神奇地空了。在默默里算着,又一块猪肉已经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猪肉消失在紧闭的冰箱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和我老婆不禁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消失的尽管都消失了,该出现的却都还没出现;消失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床的时候,老婆就告诉我别只顾自己,也要照顾好旺财。

旺财它要吃猪肉啊,轻悄悄拿起菜篮,我就到菜市场来了。于是——逛来逛去的时候,猪肉从我挑挑剔剔的眼里飘了过去:讨价还价的时候,猪肉从我翻翻捡捡的手中蹿了过去;等到买好了,猪肉又在我并不充实的菜篮子里晃来晃去。我们觉察到猪肉的价钱越来越贵了,偷偷祈祷着上帝保佑不要再涨价时,它又在我的祈祷声中涨价了。孩子哭了,猪肉便在油锅里吱吱作响,而后进了孩子的肚子里;旺财叫了,猪肉在菜板上呻吟,而后进了旺财的肚子里。等到我和老婆饿了,这算又消失了许多。我掩着面叹息。但是刚刚买来的那块上好的猪肉又消失在我的叹息里了。

在猪肉莫名消失的日子里,在我和老婆寂静的叹息里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伤心罢了,只有饿着肚子罢了;在饿着肚子的时候,除叹息之外,又剩些什么呢?丢失的猪肉如轻烟,被消失遗忘了;如神话,被传说得越来越离奇了;留着些什么痕迹呢?那些猪肉何曾留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屠夫们把各种来路的猪肉都扔到这菜市,转眼间它们也能像我家那块一样神奇的消失?知道它会消失,为什么便要往这里仍——干嘛不去喂那些野猪野狗呢?

篇5:匆匆—朱自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

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样一去不复返呢?

篇6:朱自清: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上一篇:2018年省联考公务员笔试申论考试作文不会写?申论作文复习技巧下一篇:对?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