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的事例

2024-05-12

尊老爱幼的事例(精选6篇)

篇1:尊老爱幼的事例

今天,湛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也躲得无影无踪,我和妈妈去濮水公园排练节目,在休息的时候,我推起我的小自行车,找到了一个小水坑停了下来,不知不觉我对这个小水坑产生了兴趣,正在我我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凶巴巴的朝我走过来,火冒三丈地对我说,小朋友不许在这玩,我们

关于小学生尊老爱幼的事例作文

 

我很生气,正想发火,这时,我想起妈妈以前常对我说:“要尊老爱幼。”于是我连忙道歉,推着自行车离开了。

篇2:尊老爱幼的事例

小学生作文大全

重阳节,又称为“重九”,是我国第一个老人节。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为大家呈现了重阳节作文专题,其中包含有重阳节话题作文、重阳节日记、重阳节写人篇、重阳节感恩篇、重阳节手抄报等,欢迎大家阅读 ~

相关热门搜索:给爷爷的一封信|写给外婆的一封信|尊老爱老敬老倡议书|重阳节日记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写帮助老人的作文:小明扶老奶奶

篇3:尊老爱幼的事例

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情节中得到启发,那就是要养成尊老敬贤的品德,对自己的人生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长幼有序、尊敬长者一直是我国人民处理长幼关系的重要尊则。年少者尊敬年长者,年长者善待年少者,相互尊重、关心、帮助,这是人的立身之本。

现今,社会虽然发展了,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尊老敬长的传统美德对现实社会同样非常重要,它仍急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无私地呵护我们长大成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代价。我们尊敬他们是完全应该的,也是最起码的对父母的报恩。无论父母从事什么工作,收入如何、文化水平如何,都为我们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们对我们的爱,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俗话说:“儿不嫌母丑”,即使父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缺陷,我们也没理由不爱不尊重他们,因为他们为我们投入了他们全部的精力。

要注意学习前辈的知识和经验。人类之所以成为世界的主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的世代延续和发展,后人只有把前辈的知识和经验学到手,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很快地发展。凡是善于向前辈学习的人,就善于创造,就能超过前人,反之,就不善于创造甚至不如前人。

尊老敬长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长辈的意见聆听长辈的教诲,经常向长辈汇报思想、学业情况。回到家中,应主动和家中成员打招呼,要体贴长辈,对长辈某些地方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不顶撞、不闹脾气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正是我们尊老敬长的重要体现,从中也会逐步养成我们良好的道德习惯。

要学会体谅长辈。人到老年之后,身体和心理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腿脚变慢、思维变缓、记忆变差。作为我们不要嫌弃老年人,要让他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晚年。

要有赡养长辈、父母的心理准备。现在在孝敬老人的问题上有些人有模糊认识,盲目地、片面地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认为父母养老的事情觉得可养可不养。父母生下我们,从自然的角度看不是什么大恩大德,但他们抚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无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我们长大以后照料他们,赡养他们,这是人类生活的规律。

我们在敬长的同时,也要爱幼。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兄弟手足情深的事例,如“孔融争死,冷平让生”;“阴庆推第,李孟让园”等。人们常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教育下一代,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做到和睦相处。

从小养成尊老爱幼的品德、善于从前辈那里学习知识和经验,做一个尊老敬长的高素质的现代人。

摘要:<正>秦朝末期贵族公子张良,年少时期就胸怀大志,他游走四方求师访贤,努力学习带兵打仗的知识。一次,他在外散步经过一座桥时,正好遇到一位老者不慎把鞋子掉到了桥下,老者看到张良就要他帮忙把鞋子取上来。张良当时觉得很纳闷,一个素不相识的老者怎好让我替他取鞋?但考虑到对老者应该尊敬,于是他就把鞋子取上来递给老者,谁知老者

篇4:联想:尊老爱幼的股权安排

1984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在海淀区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这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柳传志带领计算所的11名员工开始创业,性质为全民所有制,注册资本100万元,计算所实际注入资本20万元(拨款)和两间平房。

联想是特殊的国有民营体制,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为核心的决策层做出了当时能做的最开明的举措:将企业人事权、财务权、决策权交给企业,还给了一块计算所的金字招牌。虽然中科院的20万元借款在第2年就全部还掉了,但是联想还是给自己戴了顶红帽子,认定自己是国有企业,产权100%属于国家。

新老交替,吐故纳新,往往伴随着阵痛。

1993年,因为新老班子交替问题,联想发展遇到瓶颈,第一次没有完成自己定下的任务。怎样实现新老的平稳过渡?一方面要让老有所养,另一方面要让新有所盼,联想抓住了一个渊源悠久的35%股权分配,对公司员工通过产权形式进行利益划分。国家、企业、员工各得其所,既达到了均衡,又着眼于未来,用发展来激励新人不断创新。联想这个戴着红帽子的企业做到了取舍有度,让国家大老板安心放权,避免了国企的“59岁现象”,也让新人带领联想迈进国际化的大舞台,这种巧妙安排可谓一招定乾坤。

35%分红权的历史渊源

当年,柳传志一直想让联想上市,这是他“金色鲤鱼跃龙门”的最终目标。

但是在一切都在紧张筹备中,联想迎来了第一个瓶颈——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上下震动很大。有人撰写《联想还能撑多久》,柳传志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出现这一切并不偶然,事实上,柳传志很早就感觉到人才的新陈代谢是困扰联想发展的头等大事。但是如何实现让老人安心放权、让新人快速成长,带着红帽子的联想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

联想一直是国有民营的企业,虽然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会有很多方便,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联想贡献了青春和精力的创业者由于知识和精力限制,已经应该“退休”到二线了,而这时,怎样体现“多劳者多得”首先在体制上就遇到障碍;其次,很多国企的“59岁现象”和创业家晚节不保也是联想面对的反面教材。为此,联想向中科院提出由管理层和员工占有35%的分红权的方案。经过联想和中国科学院一年多的磋商,中科院同意对联想股权进行划分,确定按照中科院占20%,计算所占45%,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占其余35%股权的分红权方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为联想的新老交替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1992~1994年是联想新老交替开始的阶段,一批创业者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了。而像杨元庆这样的新骨干,从1988年进入联想经过了几年的锻炼,急需把他们这样的人推到领导岗位。但要求老同志无声无息地退出舞台,对他们来说是很委屈的。没有了这一政策的松动,联想的新老交替就没有了利益的支撑点。

但是,联想集团获得的是分红权。因为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国有资产的股权属于国资局,不属于中科院。中科院没有国有资产让渡权,但有利润分配权,因此有权给予联想管理层分红权。然而即使是对分红权的分配,当时在中科院系统内也算是特例处理。

但是,仅仅有这个支持是不够的,因为政策的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要想让企业老人安心,关键在于能从产权的角度保障将来的收益。由此,联想开始了股权改革方案。

股权改革方案

1998年,联想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并成为香港联想的最大股东。同时,关于联想员工持股会拥有的分红权转变为股权的计划也开始实施。

这里面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必须让国家资产的份额得到明确,国家拿大头并且可以从企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时才能获得政策支持,给改革营造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第二,由于联想原来的老人都官居要职,不仅仅要找到一种方式让他们退下来,而且要退得自愿、退得安心,更要利用老人的资源扶持新人上马,而不是不欢而散;第三,要找到牵制新人,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方法,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地竭泽而渔。

联想这次股权改革涉及到的就是员工持股会所拥有的35%股份,将这35%的分红权变为股权。

1999年,联想在集团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这个员工持股计划是进一步明确员工持股会所持35%股份的分配。第一部分是用于激励老员工,总共有15人,将获得其中的35%,这些人主要是1984年、1985年创业时的骨干;第二部分是核心员工,约160人,他们主要是1988年6月1日以前的老员工,将获得其中的20%;第三部分是未来的骨干员工,包括现在的联想员工,是对联想未来的留成,这可以看成是联想的“未来激励”,获得其余的45%。

在这种安排里面,既包含着均衡原则,又有制约因素。

均衡从大方面来讲,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都能接受和认可的一种利益分配形式;从微观的角度是充分考虑到了老、中、青三代人的贡献和价值回报之间的公正。因此这个安排获得了联想员工的普遍欢迎。

有这样一个插曲,同联想一起申请改制的还有三家企业,但是经过国家审查后只有联想获得许可证,同时,科学院有几百家企业,也仅有联想被推荐进行试点。这都说明这个改革方案是获得国家和集体认可的。

篇5:尊老爱幼的事例

六年级有关尊老爱幼的作文:尊老爱幼从小做起

由于是周六的原因,接上的行人特别多,换上春装的人们更显得朝气蓬勃。

从补习班回来之后,我就和奶奶在接上逛街,在马路边我看见一个跪在底墒向人们乞讨的老爷爷。以前总看到这种人,听别人说他们都是骗人的,我瞟了一眼没理他就向前走了,刚走几步就听见奶奶在背后喊我。我回头看见奶奶累得气喘嘘嘘的样子,没忍心继续向前走,就等了奶奶一会。奶奶追上我之后对我说:“梦瑶,你走慢点,都要累死奶奶了,你刚刚有没有看到一个乞讨的老爷爷。”我漫不经心的说:“看到了”奶奶接着说:“你为什么不给他一些钱,那个老爷爷多可怜呀!”“我才不给他呢,都是骗人的”我说。奶奶拍了以下我的头慢慢的说:“梦瑶,你要

 

以前一直不明白尊老爱幼的含义,现在我懂了,尊老爱幼不应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种行动。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世界才会充满爱与希望。尊老爱幼是一种习惯;尊老爱幼是一种

相关推荐:

六年级孝敬老人的作文500字:百善孝为先

篇6:尊老爱幼的名言

2.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3.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4.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5.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6.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7.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8.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10.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1.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12.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3.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14.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5.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7. 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名言

18.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9.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20.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6.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7.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8.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9.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10.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11.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12.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13.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1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6.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7.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18.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19.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上一篇: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职责下一篇:育才小学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