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心翼翼造句的内容

2024-04-29

用小心翼翼造句的内容(精选6篇)

篇1:用小心翼翼造句的内容

用小心翼翼成语造句

1、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信封,生怕被别人看见。

2、哥哥小心翼翼地端着金鱼缸,稍有不慎就会打坏。

3、我们小心翼翼地说着话,害怕影响了在一旁看书的小明。

4、我气冲冲地拿起苍蝇拍,小心翼翼地走到蚊子身旁,用力地拍了下去。

5、考场上,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害怕做错一道题。

6、他小心翼翼地放下书包,害怕碰坏了包里的东西。

7、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心爱的东西,不让他掉下来。

8、如果做事情不小心翼翼,那就很有可能犯错,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9、我爬上树后不得不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掉下来。

10、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端着化学药物的瓶子。

11、我看见妈妈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只袜子,小心翼翼地进入了我的房间,把袜子挂在床头上,然后又蹑手蹑脚地静静出去了。

12、我小心翼翼的把鸡宝宝抱回了家,并好好照顾它。

13、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14、小刚像做贼似的,摄手摄脚、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

15、这次我考试考差了,放学后我小心翼翼地走向房间。

16、我小心翼翼的登上了耸立的高楼站在楼顶上,眺望脚下的行人我看得心惊肉跳、头晕目眩。

17、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轻轻地走进房间。

18、河上刚结了冰,踏上去要小心翼翼,以免掉下去。

19、河上刚结了冰,踏上去要小心翼翼,以免掉下去。

20、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碰着几个鸡蛋,紧张的`心情迫使他流下了豆大的汗珠。

21、行走在湿滑的道路上,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害怕突然滑到。

22、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敢疏忽,生怕出错。

23、小强小心翼翼地为他的宠物狗梳理着毛发,害怕伤着它了。

24、我们做事要小心翼翼的,不要马马虎虎的。

25、我小心翼翼地取下挂在墙上的图片,稍有不慎就会弄坏。

26、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信封,生怕被别人看见。

27、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小心翼翼,否则就会犯错。

28、我小心翼翼的把鸡宝宝抱回了家,并好好照顾它。

29、我们穿梭在田埂上,田埂很窄,我们三个人小心翼翼地走着,看见一根小树枝就说那是敌人设下的毒树枝陷阱,我们便从它上面跳过去,又接着走了。

30、如果我们不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行,就很有可能不慎掉下深渊。

31、他小心翼翼地在洪水漫过的桥梁上,心里很是忐忑不安。

32、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心爱的东西,不让他掉下来。

33、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敢疏忽,生怕出错。

34、雪不停的下着,在地上结了一层冰,人们都小心翼翼的在上面走,可还是会有几个上班心急的人们滑到,甩了个四脚朝天。

35、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36、河水真凉啊,如果你脱下鞋袜,挽起裤角,将赤脚小心翼翼地伸入水中,顿时你会感觉凉冰冰的,婉如将赤脚踩在冰块上。

37、老实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才能少犯错误。

38、体育课上,我们都必须小心翼翼地参加锻炼,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伤害。

39、我们做事要小心翼翼的,不要马马虎虎的。

40、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盒子,好像害怕里面藏着炸弹似的。

41、到树上取风筝不得不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掉下来摔伤。

42、我小心翼翼走到畦沟上,慢慢蹲下来,轻轻地摘草莓,再轻轻地放草莓,不一会儿,我的小竹篮子里就装满草莓。

43、爸爸小心翼翼地拿起电话,耐心地倾听着对方的解释。

篇2:用小心翼翼造句的内容

中文发音:干旱[gān hàn]

词语解释: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反义词:水涝、泛滥

篇3:用小心翼翼造句的内容

关键词:网络造句,流变规律,编码,解码

一、前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不仅会改变世界, 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式”。[1]“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里, 互联网的参与者较少受到社会身份的限制因而更具平等性, 具备形成公众的条件, 同时为网络参与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言论自由度, 赋予了使用者更多的自助与控制权, 公共空间由此形成。”[2]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介的发展和完善, 网络传播的及时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 网络造句应运而生。

本研究试图从解码-编码理论出发, 描述和分析网络造句的流变规律, 将选用新浪微博2010~2014年年度的十大热门句式作为分析样本, 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本文既呈现描述性的内容, 也结合不同维度的比较, 回答如下问题:第一, 网络造句的类型比重分布情况。第二, 网络造句的内容取向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 网络造句呈现出的特点。

二、网络造句中的“解码”和“编码”

网络造句是指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后, 其中的主题词成为网民争相模仿的对象, 在网络上形成一股造句热, 在广大青少年中瞬间传播开来的网络文化现象。这是近年来在我国青少年网民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空前的、热烈的网络文化现象。

语言是社会的镜像, 是时代的印记。网络造句跟其他的媒体话语意义的生产和流通一样, 它们的生产存在“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网络参与者在接收到关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的外部信息后, 再根据自己的三观、生活经验或知识框架对信息进行“解码”, 再将对该社会公共事件的态度和看法用网络造句表达出来并传播, 即“编码”。菲斯克曾说:“在网络的交互性媒体中, 中国网民的网络造句现象, 是带有浓厚的后现代特征的‘符号学暴动’”。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 样本抽取由检索和筛选两个阶段构成。首先对2010年~2014年间各年份的网络造句句式列出年度备选句式表。其次, 将备选句式表中的各备选项依次输入百度搜索栏进行检索, 以百度网页指数为标准, 筛选出年度前10名, 5年共选取50个样本。最后, 结合时间维度以网络造句的类型和内容取向特点为标准对样本进行编码,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做出描述性分析。

四、研究发现

(一) 网络造句的类型比重分布

根据网络造句的句式来源, 将网络造句划分为新闻事件类、网民自创类、文化娱乐类和方言衍化类四个指标。

通过研究发现, 网民自创类的网络造句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22条, 44%) , 这表明我国网民的网络语言自创热情和创作能力很强。在Web2.0时代, 网络赋予了每一位互联网用户成为自媒体的权利。特别是自2009年8月, 微博出现后, 网络“流行体”的层出不穷引发了全民网络造句。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 可以将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或者抒发一下自己对社会、家庭和他人的感慨。网络作为一种公共领域, 它必然会存在群体压力。所以, 网络造句就极易引起网友的群体跟风, 出现“病毒式”的跟风传播。

而文化娱乐类的网络造句比重位居第二 (18条, 36%) , 究其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的影视剧题材、类型呈现同质化。很多影视作品和广告的台词是借用或者直接引用网络造句的句式。通过这些影视作品, 将这些句式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使用的人数和频次不断增加。

(二) 网络造句的娱乐化倾向

依据网络造句的内容取向的特点分为:针砭时弊、情感宣泄、纯粹娱乐这三个指标。

从这5年的对比情况表中可以看出, 针砭时弊的网络句式比重在逐年下降, 而纯粹娱乐的网络句式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部分精英网友逐渐放弃了用当前流行的网络句式对现在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反思, 以及对当权者的监督;另一方面, 纯粹娱乐的网络造句句式填补了网民极度无聊和空虚生活状态。这类句式继承了电影台词的“无厘头”特点, 集夸张、戏说、讽刺等技巧于一体, 既可以调侃自己也可以调侃别人, 充当了生活的“调味剂”。网络造句多采用的是调侃语气、玩世不恭的态度, 体现出了广大网友在对社会现实不满但又无能为力的时候, 只借网络造句来抒发心中的愤懑。

从表1可以看出, 纯粹娱乐占据了最大的比重 (20条, 40%) , 这就说明了与现实生活零相关的纯粹娱乐网络造句更易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和跟风。纯粹娱乐是不关心、不隐射任何现实事件和人的, 这类网络造句更加倾向于娱乐, 甚至可以说是向“娱乐至死”的目标上奔的。这种现象正好契合了社会学家拉什指出的“文化形态转变的内在逻辑, 即从‘理性指导’的现实原则, 向感性转变的‘快乐原则’的转变。在当下消费主义语境中, 崇高的、严肃的语境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人们更习惯于以调侃的、游戏的心态面对生活, 甚至是生活中的非常严肃事情和话题。”[3]有了这种娱乐化的需求, 网络造句娱乐化的供求会源源不断, 某种程度上为网络造句娱乐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长足发展的契机。

(三) 网络造句的流行周期短

网络造句总是逃不过“诞生-跟风-引起注意-失去生命力-产生新的网络句式”这个模式。前一刻还在广泛传播的句式会很快被其他新的句式取代, 迅速更新的微博内容使人们注意一件事情的精力很难持久, 有限注意力被接踵而来的信息碎片不断割裂。新生的网络句式不断地进入网民的视野里, 旧的网络句式会被很快的遗忘。

五、结语

“自2003年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作为相对开放的公共平台, 在社会谏言、行政监督和舆论推动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4]现阶段的网络造句已经成为网民表达自己意愿的一个主要出口, 也是网民寻求心理释放的办法。从研究结果来看, 现在的网络造句更趋向娱乐化, 失去了最初的社会谏言、行政监督和舆论推动方面的意义。网络造句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 它的发展特别需要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L.Grossman.You-Yes, You-Are TIME’s Person of theY ear[DB/OL].http://www, 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 9171, 157081000.html#ixzzlg WG0CHd A.2013-11-20.

[2]张萍.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 2012 (3) :439-440.

[3]李迅.ABB式网络流行语的语用修辞特征[J].新闻爱好者, 2011 (8) :30-31.

篇4:用十大流行语造句

1、美女

“美女”, 一个曾经多么庄严神圣令人向往的词汇, 现在, 其实际意义正无限接近于“女人”。不论是美女作家还是美女记者, 乃至美女保安、美女保姆, 别管人长得究竟美不美, 是女人不是?如果是, 那么好的, 请接受这样的光荣称号并且不必客气。

迟早有一天, 《辞海》里关于“美女”一条的解释将是:泛指“女人”。

2、专家

说实话, 忘了什么时候, 当渺小的我也被冠以“专家”这一称号的一刻开始, 我就知道这个至高无上的词算是彻底堕落了。

专家遍地的时代, 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说话, 基本上相当于一位专家与另一位专家交流, 什么“专家提醒”, 每个人还想着“提醒专家”呢!

3、老板

早先, “老板娘”用得比“老板”多多了。那个时候, 男人不敢自称或被称为老板, 但愿意将女人形容为老板娘。

现在不同了, 一个副股级干部都可能在小范围内被冠以老板的称呼, 只要去桑拿城转一圈, 从进门开始直到出门为止, 身边一定有人老板长、老板短地招呼你。

4、弱智

再早每当人们提到“弱智”这个词的时候, 脸上的表情都是充满着真诚的同情, 现在呢, 一个人脱口而出“弱智”的时候, 脸上要是不充满着鄙视的神情那他就是弱智的化身。

这是一个人人都认为自己最聪明的时代, 每一次斥责他人弱智的时候, 实际上都是在坚定着自己不是弱智的一份信心。

5、独家

相比于过去, 独立不见得多了, 但“独家”肯定是多了, 也成了传媒最喜欢的词语。

长此以往, 我担心有一天有媒体会大爆一则“独家新闻”, 内容是:经最新科学研究证实, 太阳的确每天从东方升起……

6、绯闻

一个原本仅限于形容娱乐圈明星男女之事的专用词已经无限平民化了。

每天都有“绯闻”的故事, 拉拉手是绯闻、吃吃饭是绯闻、聊聊天是绯闻、对对眼也是绯闻……说不定不久的将来, 你家的小狗路上撞见他家的小狗, 相互闻了闻, 就是有关“闻”所未闻的一则绯闻。

7、时尚

当年, 当“时尚”这个新鲜的词语刚刚诞生的时候, 一般人光看着还可以, 说都不敢说, 担心自己说错了被人笑话。

现在不一样了, 随便说, 随便用, 也没个什么统一的标准, 反正只要见到和一般的不一样的人或东西, 搞不懂的时候, 您就直接说那是“时尚”准没错。

8、性感

最开始的时候也没多少人敢轻易说出“性感”这个词, 怕被人说成是别有用心的流氓。现在, “性感”已经融进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开始是形容女人, 后来形容男人也行了, 再后来就成了形容什么都可以了———你就是说你家的自行车或者炒菜锅“很性感”都没人反驳你。

于是, “性感”的含义无限趋近于“感性”了, 这奇怪得好比有天“故事”成了“事故”的代名词。

9、花园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小时候都会唱这首歌, 即使你没有充分体验到做祖国的花朵的感觉, 没关系, 你现在不就住在“花园”里吗?

没有多少花, 但到处都是“花园”。这样一来, “花园”一词的解释也变成了:只住人, 不种花的地方。

1 0、诚信

连《夜宴》里古代的皇帝都说着“诚信”, 你就知道这词现在有多流行了。人人都在说诚信, 人人最不讲究的就是诚信。通常, “诚信”的含义更接近“成心”。

忽然想到如果用上面十个流行词造个句子, 效果如何呢?我先尝试一下,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跟一下帖———

某位性感专家和一时尚美女在一花园传出绯闻, 被一弱智老板发现并以恪守诚信为由将此新闻独家提供给本报以及其他所有媒体……读

(选自《杂文月刊》)

杂文包

流行语深刻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从一个侧面折射着社会的变迁, 是社会生活面貌的晴雨表。当当代中国人津津乐道于各种“很黄很暴力”、“很冏很雷人”的流行语而陷于集体语言狂欢时, 本文作者却用反讽的手法揭示了事物的表象与真实之间的矛盾, 并将反讽进行到底, 文后十大流行语所造之句更是显示出当代中国文化生活可笑的一面。作者用心良苦,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反讽只是语言疗法的一种, 用以安慰焦虑的心灵, 其结构的对象, 也往往限于话语层面。就像尼采所说, 如果一个文化到了反讽盛行的地步, 也许离消亡也不远了。

篇5:用数学思维彰显教学内容的数学味

在课程改革再出发的今天, 面对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 一线老师有了更自主的处理方式和更广阔的创新平台。我认为, 让教学内容彰显出数学味就意味着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根据数学教育的本质特点, 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处理, 使之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我们不妨借用数学的思维来进行彰显数学味的探索。

一、加法和减法

加法和减法是数学中两种最基本的运算方法, 但同时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策略。我们这里说的是后者。

首先是加法的策略。数学学习内容原本就具有数学味,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由于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有时候还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观赏性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 , 常常会使得数学味丢失。比如,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 我们许多老师会呈现出许多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让学生一起欣赏图片。事实上, 不仅仅是几何图形, 还有“找规律”“观察物体”“数对”等内容, 老师们都喜欢在公开课安排图片欣赏的环节。当然, 就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言, 这样做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这样做, 就有泛滥成灾之疑了。我们除了听到孩子们发出“哇哇”的赞叹声之外, 根本就看不出学生把这些图片和数学作了怎样的联系。

面对这种数学味的丢失, 我们可以在保持生活味的同时加入数学的元素。比如, 我们让学生观赏完长方形和正方形桌子的图片之后, 可以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的桌子喜欢做成正方形的八仙桌, 而西方人的桌子喜欢做成长方形的西餐桌?这其中的数学原理又是什么?经过思考, 我们不难找出答案:中国人是共餐的, 为了使得放在中间的菜让每个成员都能够得着, 饭桌做成正方形比较方便;而吃西餐的时候, 每个人都把菜装在自己的盘子里, 就不要考虑夹菜的问题, 因而做成长方形就无所谓了。这些都是跟图形的特征息息相关的, 这就使得原本平面化的内容有了数学味。

再来说说减法的策略。为了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安排了许多生活情境, 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是买东西的情境, 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时候还是买东西的情境, 学加法是买东西的情境, 学减法、乘法、除法还是买东西的情境。买东西的时候需要用到数学这固然不错, 可是如果每学一个新知都需要用这样的情境来导入的话, 就是一种教学的浪费了。首先, 买东西要用到数学这个道理学生是懂的, 学生在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 也会动用他的知识技能去全力解决问题, 无需我们喋喋不休地强调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 一堂课的时间非常宝贵, 只有短短的40分钟, 如果每学一个计算都要从情境入手, 都要从问题解决入手, 那势必会占用很多的时间, 这是非常可惜的。

其实无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它们本质的指向是共同的。那就是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又要对数学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但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 就是不能让生活认识取代数学认识。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奶奶, 她也认识圆, 但她所认识的圆和数学上的圆肯定不是同一回事。老奶奶肯定不具备观察、分析、对比、归纳等数学知识和技能, 不会举一反三、推而广之的数学思维方式。而这些正是所谓的数学味, 是我们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形成的数学素养。

二、合并与拆分

数学中有乘法分配律:a×b+a×c=a× (b+c) , 反过来, a× (b+c) =a×b+a×c, 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来看, 前者是合并, 后者是拆分。

合并和拆分的数学思维对我们处理教材具有启迪意义。正如“a×b”和“a×c”, 数学教学内容中也存在着相同的“公因数”。比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就存在着“公因数”———“交换律”。一般情况下, 教材在安排加法、乘法的定律时, 都是先安排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接着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但是如果根据a×b+a×c=a× (b+c) 的思路, 我们也可以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合并在一起, 将“交换律”凸显出来,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 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 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重组在一起, 并给课题取名为“探索交换律”。教学时, 由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出发, 按照“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线索逐步推进。探索加法交换律时老师半扶半放, 探索乘法交换律时由学生自主探索。由于交换律本身比较直观, 再加上师生共同努力, 一堂课下来基本形成了清晰的“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模型。事实上, 许多数学研究正是沿着这个路线探索的。这就使得原本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数学探究的全貌, 包含了浓浓的数学味。

与合并相反的是拆分。教过六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分属不同的单元, 学生在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时, 非常顺利, 可是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 问题就来了, 不但新学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不能理解, 连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也不会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 学生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时, 并不是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数量关系式, 而是在套用公式。在本单元中学生看到的都是类似“红绳长20米, 蓝绳比红绳长, 蓝绳长多少米”的问题, 他们只需记住用乘法和加法 (或减法) 来解决问题, 而且屡试不爽, 于是就不去思考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种廉价的“正确”, 表面上是学生会解题了, 实质上是数学味的丢失。学生只是单纯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解决问题, 并没有多少思维的参与。

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不妨采用拆分的思路, 把集中在一起出现的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分成若干个板块。学生对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有了初步认识之后, 不忙着用很多类似的习题来巩固技能, 而是适时加入其他看似相同但实质不同的问题, 如“红绳长20米, 蓝绳比红绳长米, 蓝绳长多少米”, 促使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

我的一位同事更为大胆, 她在学生刚刚接触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时就把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引进来, 如“红绳长20米, 红绳比蓝绳长, 蓝绳长多少米”, 这样就让原本一前一后呈现的教学内容变成了两条相互交叉的螺旋线, 学生可以随时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进行甄别, 从而理解各自的本质。实践证明, 这种拆分对比式的教学效果很不错,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数学味。

“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教学内容也在经历着分分合合的演变, 这是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一把双刃剑, 无论是内容的合并还是内容的拆分都没有绝对的好, 也没有绝对的不好。就像a×b+a×c和a× (b+c) , 我们很难说哪种计算方式是最简便的。对于 (40+4) ×25来说, 改成a×b+a×c的形式是简便的;对于36×25+64×25来说, 改成a× (b+c) 的形式是简便的。教学内容究竟怎样合并和拆分才更有数学味, 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两种相对的思维方式。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我们在处理教学内容时也可遵循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可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数学味。

以具体可见的内容来说, 苏教版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更高一级的智慧, 对学生形成生活智慧也很有帮助。但到了实际操作的层面, 我们这些一线老师却常常很为难。把策略讲得具体点吧, 就像是在讲一道道奥数题, 讲得抽象一点吧, 学生又没有足够的感性经验, 分寸很难把握。

以五年级下册的“倒推”为例, 教材中安排了2个例题和一道“试一试”。

例1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两杯果汁同样多, 甲、乙两杯果汁原各有多少毫升?

例2小明原有一些邮票, 今年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试一试”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 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一张送给小明, 自己还剩25张, 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一线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讲解这三道题, 起码要40分钟。即便这样, 学生对怎样倒推可能还不甚了了。因为, 学生已经被变幻的情境和其他策略 (比如列表、摘录条件) 干扰了视线,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倒推”, 并没有成为学生真正理解的策略。为此, 我在处理这段教材的时候, 先进行归纳。倒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经过仔细研究, 发现所谓倒推就是已知变化的结果和变化的过程, 求变化之前的情况。倒推时有两个本质的特点:一是倒过来想, 二是反过来算。抓住这样的本质, 我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处理:先出示例2, 构建出倒推策略的一般模型, 再通过情景表演研究“试一试”, 深化对模型的认识, 最后再让学生独立解决例1。

实践证明, 由于老师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归纳, 构建出模型, 三道题围绕模型展开教学, 无需在细节上纠缠, 很好地体现了“简洁、有序、高效”。

再来看演绎, 如前所说,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其实, 教学本身就是“演绎”, 是老师将自己对数学一般性的理解用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所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 才能保证自己的数学课有数学味。

新课程增加了许多新内容, “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 这些内容许多老师做学生时都没有学过, 它们出现在教材中之后, 大家又没有仔细研究, 结果就经常犯“科学性”错误。现举一些我所听到过的错例:

一名老师在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时和学生作了这样的交流:如果老师问一个问题, 喊中你回答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说, 老师说“对”。老师又问:如果老师问100个问题喊中你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学生说是, 老师说“对”。———呜呼, 概率怎么会是呢?

同样的课题, 一名老师拿着平分成红蓝两个区域的转盘, 问指针转100次, 落到红色区域里有多少次。学生说50次, 老师说“对”。———这样的问题是可能性问题吗?

教学《平移旋转》时, 一些老师这么归纳:平移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旋转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平移和旋转或许不会这么简单吧。

……

如果教师自身对数学都理解错了, 那么他所传递给学生的数学味究竟是什么味儿呢?数学老师自身的数学素养是演绎推理的“大前提”, 要知道, 只有“大前提”正确了, 才能推出正确的“结论”啊。

篇6:用小心翼翼造句的内容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诗词经常被用来描述读书与教学的乐趣与收获。然而高校课堂里的客观现实却是,多数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学生的人是在课堂了,而心却可能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当然,通过营造与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回到课堂教学上来,不过这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上花费了时间与精力,就意味着在科研上减少了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如何实现教学科研双赢,甚至通过教学促进科研工作的提升,从而在顶天立地的层面上实现突破,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教学过程与科研工作的互动,是一个双向动态的过程,教学时需要把科研的成果引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科研时也需要从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灵感与思维的火花,从而引领科研的创新与突破,在教学科研互动并获得双赢的同时,也能通过教师科研工作成果与收获去激发学生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兴趣与爱好,这对培养与造成具有四种能力的学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1,2,3,4,5,6,7,8,9,10,11]。

下面是我们在本科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应用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提升科研工作之品位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1 应用课堂的教学内容作为助推器把科研论文带到SCI顶级刊的殿堂

《试验设计及数据挖掘技术》是本文的一位作者开设一门校选课,课程的内容富有应用性,故颇受选课的学生的欢迎。然后一门课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高校的教师来说,只是一种基本功,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课程的教学还应该促进任课教师科研工作的提升,这才方显英雄本色。

随着我校实施中西部985计划,启动把我建设成为有区域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举措,提出从顶天立地的层次与高度进行科研工作的指导方针后,显然仅发表三区或者四区的SCI论文,已满足不了建设的要求了,需要在SCI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才能算得上顶天层次的品位,才能彰显我校中西部985计划的建设成果。

机遇与挑战总是被有心者所发现与把握的,作者在撰写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方面的文章时,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此领域中的泰斗,Thermochimica Acta的主编,Vyazovkin教授在2011年的一篇评述中感叹道,其所创建的先进等转化率法,虽然能够算出真正的活化能,然而会用的人太少了,真可惜!先进等转化率法是如此多娇,居然令无数的学者竞拆腰?获悉这样一个信息后,作者的科研团队立即进行相关的调研,发现全世界范围内,能够应用该法,且有文章发表的学者的确不足三十人,而且更令人鼓舞的,这些学者应用该方法所撰写的文章居然时常在SCI顶级刊物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作者的团队对Vyazovkin教授所创建的这一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发现该法的核心关键在于对一个只有一维变量的方程最优化求解最小值,而且在求解的过程中结合了一些连乘的算法。整个计算过程计算量比较大,难以用手工计算的方式去实现,需要编程让电脑去完成。奥妙终于得到了破解,原来连乘、求最小值及编程这三者的交织组合构成了一个铜墙铁壁般的障碍,让众多的学者无法应用该方法!这个发现,令作者的团队如获至宝,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基于这发现,我们的团队认为,SCI项级刊物上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文章,我们早已具有此种能力,只是没被唤醒与开发而已。原因在于,廖森教授的校选课《试验设计及数据挖掘技术》所讲授的内容,就有用最优化求解方程的最优值(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及其编程的内容[12],那怕方程有多达十几维的变量也能轻而易举的求解出其最优值。区区的一维变量优化问题的求解,对于作者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一个问题。于是作者把该门课程优化计算的程序移植过来,进行改装,轻松地开发出了先进等转化率法的配套软件,成功地实现了相关的计算。含该法计算结果的文章,投稿后很快就被SCI顶级刊物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所接收,并发表了。当我们把这一情况告诉同学们,授课的内容帮助我们在SCI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时,同学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不仅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习兴趣也更为浓郁了。

2 把课程的理论作为转化为社会生产服务的科研应用课题

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项天意味着学术水平要高,立地则意味科研成果能够应用并服务于社会。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每一个理论甚至每一个知识点都来源于实践,也都有可能应用于实践。教学活动中有时会擦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把课程的理论转化为可服务社会之应用课题的灵感。Lewis酸碱理论及软硬酸碱理论,在无机化学及配位化学这两门课中均有所涉及与讲授。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只是两个空洞的理论,或者只是两种毫无用处的屠龙术。然而,就是这两种貌似无用的屠龙术,若能巧妙应用,却能帮助社会去解决巨大的科技问题。车用燃料油的超深度脱硫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环境研究课题,今年初我国华北地区大面积雾霾的出现,更加凸现了该问题对我国环保重要性,非加氢脱硫技术则是深度脱硫的研究重点之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中心报道,用某种π-受体化学品与柴油在室温下混合,该π-受体化学品可以与柴油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形成络合物而从柴油中沉淀出来,从而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该深度脱硫的方法不仅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而且与加氢脱硫方法相比,因其节省大量的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故其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正因为如此,该研究中心已申请专利对该π-受体化学品进行专利保护。自然地,该π-受体化学品的成份也成了重点保密的对象,毫无文献的报道与描述。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人是,π-受体化学品这一术语本身就透露了甚有价值的天机。之所以该种π-受体化学品能够与柴油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形成络合物,其原因是,π-受体化学品是一种Lewis酸,而那些含硫有机化合物则是Lewis碱。酸碱相遇自然就会产生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了不溶于柴油的络合物。从无机化学或者配位化学的角度去分析,不难发现,过渡金属离子及其某些化合物就是Lewis酸。用软硬酸碱再进一步的分析,含硫有机化合物是一种软碱。软硬酸碱理论告诉我们,软酸配软碱,硬酸配硬碱,结合Lewis酸碱理论及软硬酸碱理论的分析,我们有效的缩小与聚焦了研究的范围,合成得到某种过渡金属的前体化合物,该化合物属于π-受体化学品,很适合作为柴油络合沉淀脱硫用的脱硫剂,因此一种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络合沉淀脱硫法,已呼之欲出。在课堂上,当同学们听说,他们视之为屠龙术的这两种理论,居然能帮助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屠宰到一条大龙—构建柴油深度脱硫的有效方法,他们的反应简直就惊呆了:原来书中真的有黄金屋耶。

3 结语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来形容教师们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实践说明,课堂教学不仅仅有奉献,也能收获思维的火花及科研的灵感。这些火花与灵感甚至可转化成为把我们的科研工作提升到顶天立地层次的助推器。

摘要:以大学本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说明,课程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灵感的激荡与促进下,也能转化成为把科研工作提升到顶天立地之层次的助推器。而这些科研工作的成果反过来又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魅力。

关键词:教学,科研,灵感,提升

参考文献

[1]廖森,吴文伟,周立亚,唐璧玉,尹作栋,王凡,林翠梧.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提升课堂教学之魅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S):51-52.

[2]廖森,吴文伟,唐璧玉,尹作栋,林翠梧,王凡.剖析商战案例体会化学之魅力,掊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S):216-217.

[3]廖森,吴文伟,林翠梧,王凡.把知识链转化成兴趣链,掊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3-4.

[4]廖森,吴文伟,林翠梧,王凡.通过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S):416-419.

[5]廖森,林翠梧,吴文伟,袁天佑.构建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逻辑链探索创新化学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S):1-3.

[6]潘先银.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J].楚雄师专学报,2001,16(1):105-106.

[7]郑英.略论探索性问题的思维策略教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2):98-99.

[8]王利.关于创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化学教学模式的尝试[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9(3):61-62,74.

[9]陈锡恩.浅谈化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7(2),56-58.

[10]李继堂.化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20(增刊):163-164.

[11]李万勇.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7(增刊),2-3.

上一篇:坟墓读后感600字下一篇:播音员岗位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