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之歌作文

2024-04-16

亲情之歌作文(精选5篇)

篇1:亲情之歌作文

亲情之歌

丰南一小(东);六年级七班;孙欣然

亲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亲情,是晶莹的露珠,美丽纯净,招人爱怜;亲情,是皎洁的明月,素雅静谧,柔和诱人!

母爱似水的柔情,奏响了一曲又一曲亲情之歌。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小闹钟清脆的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

“嚓、嚓、嚓”,一阵熟悉的搓衣声在我耳畔响起了。这么冷的天,妈妈为什么早上就急着洗衣服呢?

我走进洗手间,懒洋洋地睁开惺忪的双眼,伸了伸懒腰,看到了这一幕:妈妈正弓着腰,使劲地搓着衣。十指冻得通红,隆起的手背,像两个馒头。妈妈就用这双手,从冰冷的水中,撩起衣服,在搓板上使劲地搓着。头上的几缕缕黄发在额旁晃来晃去。“妈妈,你为什么这么早就起来洗衣服呢?”我走上去问。“你的校服不是下午汇操比赛需要穿吗?”妈妈和蔼地说,但手中还拿着衣服在搓。只见妈妈手背上的冻疮都擦破了,鲜血从裂口处渗出来。妈妈用手捂了捂伤口,又继续搓了起来。妈妈为什么不去包伤口?我心中升起了这样一个疑问。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包伤口?”我着急的问。“没关系!等妈把这几件衣服洗好,马上就会去包的!”。“可是,妈,你这样做,伤口会越来越深的,先去包伤口比较好!包好再洗也不迟啊!”我心疼地说。“傻孩子,妈现在不洗呆会儿就没空了,呆会儿我还要给你们做饭呢!”妈妈边埋头洗衣服边说。

我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便是亲情,如此朴实无华,这就是亲情,如此刻骨铭心。这就是亲情,如此招人爱怜。

看,亲情如灯,在悄无声息中照亮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瞧,亲情似风,和煦中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品,亲情如琴,谱写着我们多彩的人生

篇2:亲情之歌作文

当每一天清晨的迎宾曲响起,那仿佛是快乐的小精灵在跳跃、翻腾

更象是激昂前进的号角

欢快,热烈又饱含真情与希望

更是我们对您最诚挚的问候

当我们每天站在柜台前准备新一天的工作,我就想起了您,您好,欢迎光临是我们最纯朴的语言

深深的一鞠躬、淡淡的微笑是我们最真诚的礼遇

这恰如我们的心声,是爱和感恩听交融

微笑着,微笑着,不断地微笑着

象孩童时的天真与纯净,象泥土一样的朴实,象空气一样的自然亲切

当新经济时代迅速到来的今天

服务成为人性化了的商品,服务也成为无法用价格去衡量它的价值

服务更是成为你、我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此刻,就在此刻

想真心地邀请您尽情去享受它带给的愉悦与轻松

亲情服务是我们宏运全力打造的特色品牌,那种亲如家人,亲如姐妹,亲如朋友般的关怀,您,是否感觉得到----它的温馨和舒适

我们将商品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将服务也同样赋予生命力,当我们面对着每一件商品,用手去轻轻抚摸它,就象触碰婴儿般皮肤一样的细致,一样的小心,用心去呵护,去关爱,去珍惜,使它成长。

服务是一种负责的态度,态度决定行动。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没有国界,没有种族

微笑是最灿烂绚丽的花朵,不需要任何的修饰,也是一幅最美丽的图画

当临别的送宾曲响起,犹如涓涓细流的溪水在静静地歌唱

绵绵的,温馨的,轻轻的送去虔诚的祝福

请把我们的微笑留下,请把您的满意带回家

多少个365日的真诚相伴

多少个365日的风雨兼程

多少个365日的迎来送往

多少个365日的默默付出

一天天岁月的积淀与坚守

一个个平凡故事背后的精彩与绽放

我们宏运人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对顾客诚信的诺言,从未停止过对顾客的那份感谢,那份感恩 更从未停止过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这一刻,我骄傲,我是宏运人

我自豪,我是宏运人

也许前方的路,依然崎岖坎坷、荆棘满地,但前方的路,必定是硕果累累,我们坚信——而今迈步从头越

篇3:亲情之歌作文

一、开启思路, 从“内容”入手

平时上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的写作及观察方法。《济南的冬天》就是很好的范文。作者老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细致的观察, 写出了济南这个特定地点的冬天的特点;通过课堂上的反复诵读和学法的积极引导, 让学生感受了“发现美”和“表现美”之间的关系。在“走进秋天”的写景作文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 用自己的眼, 以自己的心去发现美景。我让学生带来了在秋天拍摄的照片, 以及秋为主题的明信片、挂历、图片等, 我把一盆菊花也带进了教室。这样, 就把秋天带到了课堂上, 实现了学生与描写、记叙对象的零距离“互动”, 进行了一堂精彩的《走进秋天》的作文指导课。学生也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句。让学生贴近生活, 也顺应了“必须寻到源头, 方有清甘的水喝”的说法, 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开启思路, 从“内容”入手, 能有效克服重课内轻课外的弊端。

二、以说促写, 抓“材料”储备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而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 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 而“写”却较少, 没有实践, 怎能灵活运用呢?在学生观察、思维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说话, 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在说话中, 切实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而写出事物的特点, 是作文写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二是学生相互说自己的生活, 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说自己的感受, 在无形中储备了材料。你说, 我说, 他说, 从不同的角度说, 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 学生的思路就在这相互的点燃中燃烧, 形成一种良好的集体思维、集体创作的氛围。三是丰富了语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与同学的相互比赛中, 一个个的好词语, 一个个的好句子, 一个个的好发现都汇集到课堂中来, 这些好词、好句、好创意, 成为写作的极好养料。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安排了课前5分钟的演讲, 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说”的能力的机会;课堂上尽可能地把“说”的权利还给学生, 锻炼他们主动说的意识;在写作指导课上, 我用“引导回忆”的办法, 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材料, 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这就有了学生滔滔不绝的关于“爱的故事”的叙说, 有了关于“最难忘的人或事”的絮语, 有了关于“进入中学以后”的感慨等等。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这样说说写写, 写写说说, 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 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大量地储备了写作的素材, 让学生觉得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这样就避免了写作指导中“重书面, 轻口头”的不良做法, 使学生写作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三、注重练笔, 用“片段”夯基

一般的说, 学生课外时间有限, 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 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练笔, 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 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 平时多记日记, 多写片段, 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 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 大至文辞优美的文章, 小至遣词造句, 不一而足。

比如说表达方式的片段练习, 就是让学生以一种事物为写作对象, 分别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表达方式各写一段话, 可以各个段落相对独立, 也可以连缀成文。此项训练是针对学生对五种表达方式理解不够透彻, 写作中表达方式单一的情况设计的, 在实践中很有必要。它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表达方式是一个铺垫的过程。

还有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片段训练。人物的语言要求精炼和个性化。精炼就是言简意赅, 用经济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人物语言个性化, 是语文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 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 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 闻其声便明其性。达到真正认识语言描写的妙处的训练目的。还有仿句练习、写心理活动、写场面等。

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 笔头熟了, 素材也丰富了, 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 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四、改文多法, 凭“文采”亮色

俗话说:“文不改不精, 玉不琢不美。”好文章有一半工夫在于修改, “改文多法, 凭文采亮色”是我一贯的写作指导风格。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文章要自己改, 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 才能把文章改好。”可见, 训练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 是作文教学的必要环节。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四个原则: (1) 妙笔生花, 雕琢龙头凤尾。 (2) 水落石出, 突出文章主体。 (3) 提纲挈领, 做到眉清目秀。 (4) 风行水上, 平淡亦是神奇。

具体的做法有教师批改和学生自行修改。教师修改中我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将文章的主要错误和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 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但我一般不作具体地修改和批成绩, 为的是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接下来是学生的“自行修改”, 形式多样, 可以有自己改、小组互改等。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 “自己修改”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馈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检查, 可以修正练习中的疏漏、不足与错误, 由于学生在练习中疏漏与错误是难免的, 所以“自己修改”能力的培养更显出它的必要性。在自行修改中, 我先教学生掌握“读、删、增、改”四个步骤去修改作文。语言是思想的载体, 不管多新颖的素材, 多深刻的立意, 都必须借助语言来表现。我很注重指导学生修改语言, 让作文灵动飞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明确修改要求的。

1. 精炼用词, 鲜活生动

如“燕剪春风、鹰击长空、莺穿柳浪”几个动词写出不同的飞来, 让人遐想万千。

2. 巧用佳句, 灵活多变

灵活运用各种句式, 能增加作文的魅力。长句、短句相间, 整局、散句交错, 多种修辞运用, 会让你的作文读来如风行水上。

3. 优美意境, 横生亮色

语言的形象体现在画面感。善于选择意境优美的画面巧妙组合, 会效果不错。

4. 巧借诗文, 包装思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名诗句、成语, 不仅使语言添彩, 也巧妙地展示出你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

5. 巧用修辞

可比喻、可排比、可拟人等,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开头:“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反复、拟人, 很吸引读者眼球。

在学生二次修改后, 我会一边对誊清后的作文进行再次批阅, 然后批上成绩, 作为对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肯定和鼓励。

采取多种修改的方式方法, 改出了新意, 改出了文采, 真正实现了写作指导课“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篇4:徐悲鸿长女与继母的亲情之歌

2006年一个春日的午后,在徐静斐老人简朴得有点寒酸的二楼会客厅里,她向记者追忆起与继母相识相知50多载难忘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在病危父亲床前,她读懂了一个19岁女孩

徐悲鸿与蒋碧微育有一子一女,即徐伯阳和徐静斐(小名丽丽)。丽丽13岁时,在重庆当时的中大附中读初中,初一放暑假那年是1943年,父亲在重庆磐溪租了一个地主花园筹办了中国艺术学院,学院类似研究院性质,招收培养当时国内一大批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美术绘画界精英。他们中有郁风、费成武、张倩英、卢开祥、陈晓南、李瑞年、冯法祀等。暑假,父亲组织学院学生到风景旖旎的都江堰灌县青城山上写生。假期闲着无事的丽丽和哥哥徐伯阳得到父亲允许随同去山上学画玩耍。青城山上恰有一棵两人才能抱过来的大果树,父亲当即欣然命笔以树为素材画成一幅大型的画。丽丽跟着大家同画同吃同住,她很快发现父亲身边总跟着一位秀丽端庄的姑娘,经打听得知女孩便是学院19岁的图书管理员廖静文。

在丽丽的第一印象里,廖静文非常文静,每日把许多时间花在练书法看文学书籍上。这或许是父亲的作用,他每刻意培养一个人时,都是叮嘱其从练书法开始。在青城山写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性格活泼的丽丽与哥哥、廖静文、郁风等一起唱歌跳集体舞,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凭直觉,丽丽感到她和这个19岁女孩有不少共同语言。

由于1937年徐悲鸿就与蒋碧微分居,名存实亡的婚姻导致一代巨匠在他事业的巅峰时期缺乏家庭的温暖,加上生活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餐,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重压下,徐悲鸿仍忘我地工作,使他在1944年夏秋交替之际患上严重的肾病和高血压,住进重庆高滩崖一所医院。医院向整日守在病榻前的廖静文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廖静文感到天快要塌下来,哭成了泪人。徐悲鸿当时作为国民党党部聘请的教授,薪水极高,每月300大洋,可他每月的薪水都被蒋碧微托人一分不剩地取走,徐悲鸿治病面临着经济窘境。为付巨额医药费,廖静文只得拿两张徐悲鸿的画欲卖给国民党住在重庆的两个将军,不曾想那两个人面兽心的家伙等廖静文将画送到后,不仅分文未付,还对她动手动脚萌生歹意,廖静文一看不对劲,拼力夺门逃下楼,一口气跑出数里路才定下神,忍不住蹲在马路上掩面大哭。后在徐先生两个老朋友的资助下,住院费才得以支付。

在医院的100多天时间里,廖静文吃的是徐悲鸿的剩饭菜,在走廊上边哭边咽。为省下加床钱,廖静文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这一切都被上初中二年级、周六偷偷跑来探视父亲的丽丽看在眼里。丽丽看到病床上的父亲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忍不住泪水在眼眶打转。徐悲鸿问她怎么来的,妈妈知道吗?还埋怨她不该偷跑出来惹妈妈着急。丽丽只得撒个谎说妈妈知道她来医院。徐悲鸿看丽丽面黄体弱,心疼地问廖静文还有吃的没有。廖静文拿起床头柜上一个大饼干盒,里面只剩一块半拇指长的糟米糖,丽丽只舍得吃了半块糖,她想留点东西给廖静文充饥。天快黑了,徐悲鸿催丽丽快回去。廖静文把丽丽送出医院走了好长一段路,分手时她告诉丽丽:“爸爸病情稳定,你要好好学习,身体不好让妈妈多增加点营养。”丽丽听了心里一阵热乎。一天的所见所闻,她觉得廖静文很有亲和力,她也更加明白了这个女孩敢于放弃金陵女子大学学业,摒弃来自家庭和外界的世俗压力,全身心照料年长她28岁的父亲,为的不是名和利。

在烽火岁月,继母引导她走上革命征程

丽丽上初三时,有一天因学费来源与生母蒋碧微发生争执,她卷起衣服,跑到刚出院的父亲那儿住了一个多月,父亲答应她开学双倍付她学费。那些日子里,父亲睡木床上,她和廖静文睡在冰冷的地板上合盖一床被。父亲因有肾病,每天吃的竟是无盐无油仅蘸点酱油的青菜。生活如此艰辛,父亲还要长年拖着病体去沙坪坝给学生们上课。此时,父亲和廖静文的进步思想及对共产党的较高评价,开始影响丽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945年12月,在几名重庆名流的见证下,徐悲鸿以100万元和100幅画赠予蒋碧微作为“子女抚养费”,正式与其离婚;次年3月,在郭沫若和沈钧儒两位先生的证婚下,徐悲鸿终与廖静文喜结伉俪。还在住校上学的丽丽此后便一个周末去父亲处,一个周末去生母处“改善生活”。对丽丽选择人生方向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一1946年2月包括父亲和继母在内的300多名进步人士联合签名的《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该文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极力拥护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独裁。进步人士的震撼举措令国民党特务机关恼羞成怒,反动派写了封恐吓信夹着两颗子弹寄给徐悲鸿,但徐悲鸿夫妇俩未退缩,其时适逢郭沫若受周恩来嘱托,从延安带来小米、红枣作为营养品看望徐先生,徐先生激动地表态:“我签的名我要负责到底,决不退缩!”父亲和继母的大智大勇,也极大地震撼了丽丽,给她不久后选择革命道路,拒绝与生母去台湾点燃了指路明灯。廖静文多次与丽丽促膝长谈交流,表扬她思想进步,学习成绩好。

1946年、7月,徐悲鸿因要担任北平艺专院长一职举家迁往北平,临行前,廖静文多次叮嘱丽丽:“高中毕业后报考北平的大学即可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到北平后我会经常给你写信!”那时两人已相处得相当融洽,对时局对家庭的看法,均比较接近。高中三年,丽丽成绩均列班上前三名,每次考试后她都把成绩单寄给北平父亲、继母看,让他们分享她的快乐。毕业时,丽丽拟报考北平一所医学院,可生母只准她报考南京上海两地大学。丽丽失望致极,和生母吵了无数次也没效果,绝望的她撕碎了所有准考证,整天躺在床上看小说以示抗争。也许是命中注定,在生母的干预下,她又无奈考进金陵女子大学。丽丽朴实的装扮很快成为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发展对象,她参加了组织举办的秘密学习解放区文件和进步书籍等活动。不久思想更加成熟的丽丽决定跟共产党走,1949年元旦,她和11个姐妹跑到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胡市),先在江淮五地委联络部学习,后参加了三野先遣纵队独立支队,任宣传干事,教战士们学习、唱歌。已在解放区投身火热革命事业的丽丽全然不知自己出走后,生母致父亲一封“丽丽失踪”的信吓得父亲寝食难安,倒

是了解丽丽的廖静文判断她一定是到了解放区,果然随后而至的丽丽报安信让徐先生长出了一口气。看着远在解放区的丽儿在一封封信中斗志昂扬热切地称呼自己为“母亲”,廖静文不禁露出了舒心的微笑,两行幸福的热泪悄然挂在脸庞……

在继母绵绵真爱滋润下,她成了世界名人

1951年的一天,父亲突发脑溢血病危住院,丽丽连夜奔赴北京。她哪里知道,这竟是今生与父亲的最后一次会面。北京一知名医院病房外,一大群父亲的好友和学生们等候在外面,丽丽被医生特许与父亲讲话十分钟。在北京的那几天,继母整日以泪洗面,情绪差到极点,丽丽设法教才几岁的弟弟徐庆平和妹妹徐芳芳认字。即便如此,细心的继母仍不忘让保姆天天高价买回对虾炒给丽丽吃。然而在1953年,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一代美术巨匠的生命。廖静文悲痛欲绝,迅即把噩耗电告丽丽远在合肥的家,但遗憾的是丽丽此时正在医院产房中生第二个孩子,虑及她精神受到刺激不利母子健康,家人隐瞒了其父亲去世的消息,直到出院满月后,丽丽才知道她最敬爱的父亲再也见不到了,这终生遗憾敦促她提笔致信继母,解释了未能去北京奔丧的原因,泪水打湿了信纸。很快她便接到了继母的回信:“我日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真不知该怎么活下去。父亲生前对你惟一希望是学一个专业,不学太可惜,你和伯阳从小未得到家庭温暖,悲鸿走了以后我要善待你们,使你们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至于重新上学的学费我会全力支持,希望你能完成父亲的遗愿!”

肩负亲人的殷殷嘱托,丽丽又开始发奋读书。1954年她怀着第三个孩子8个月之时,报考了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蚕桑专业。苦心人天不负,总分600分,她以580分的好成绩被录取。北京的继母在父亲去世后毅然把父亲的全部作品、藏品,价值过亿的财产捐给国家,未要任何报酬,古今中外罕见。而徐家兄弟姐妹四人对继母的做法毫无怨言。廖静文在接到丽丽被录取的喜报后,以最快的速度从国家给的几万元抚恤金中取1500元寄往合肥,并在丽丽完成学业期间,汇寄了数目不菲的生活费和学费。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困难的丽丽以继母为榜样,同样也善待爱人黎洪模前妻生的四个孩子。

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天,继母按捺不住思念,只身来到合肥探望丽丽夫妇及8个孩子,看着孩子们穿得破破烂烂,伙食极差,继母的心碎了。她对丽丽说,北京的家就是你的家,有困难来北京。回去后,继母把丽丽弟弟妹妹穿过的旧衣服成包成包寄来,给丽丽的孩子穿。1961年,在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饥饿中,丽丽全家人的生活陷入危机,她只得带4个孩子投奔远在北京的继母。其实继母那时也缺吃少穿。廖静文咬紧牙关,宁肯自己和孩子们挨饿,还是从市场上买来几十元钱一斤的点心款待丽丽母子。丽丽“急中生智”,发挥特长,在继母院中种下十几株玉米,自己进行人工授粉,收获还不小。危难之中见真情,继母的肝胆相照使两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丽丽从农学院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迅速从一名讲师发展为国际蚕桑界知名的教授、学者,并作为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经常出差北京,得以和继母团聚。每次去,继母都让她多住几天,想多陪陪她。一次,丽丽以全国蚕学会副理事身份参加丝绸之路考察团远赴新疆考察,廖静文闻讯后放心不下,跑到考察团驻地,拉着团长的手一个劲念叨:“我女儿从未出过这么远的门,团长您一定要照顾好她!”直到团长作出保证她才松手。廖静文又担心丽丽去新疆水土不服,不习惯当地饮食,遂买了一大袋方便面,在上飞机交给丽丽时,袋子突然胀破了,方便面撒了一地,团员们连忙帮着捡。在飞机上,丽丽自豪地向大家宣布:“每人赠送1袋方便面,与吾共享母爱!”几十名团员报以热烈的掌声。物质匮乏年代,廖静文常帮丽丽改善生活,寄700元让买冰箱,把儿子徐庆平从法国回来带的冰箱也送给了丽丽。后来丽丽又把700元钱退回给继母。不久继母又送了一台彩电……继母连绵不断的爱,将丽丽北京的家与合肥的家紧紧连在一起。

1983年,丽丽要到印度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不巧的是原国家科委对出国签证一个月只批一次,丽丽错过了时间,焦急万分,无奈中她求助继母。廖静文立即跑到邓颖超办公室,说这趟出国参加的学术会议对女儿的事业极其重要,在邓颖超办公室的协调帮助下,科委特批了,丽丽去印度驻中国大使馆办了签证。女儿第一次出国,又让廖静文揪紧了心,她帮丽丽整理完出国行装后又要让丽丽带方便面在印度吃。丽丽不要,她“开导’说,多带点方便面省下伙食钱,可根据指标多买点家电带回家呀!继母的心太细了,丽丽紧紧抱住她,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廖静文遂连夜让驾驶员买了箱方便面将丽丽送上了飞机。

在继母熏陶下,她不断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

徐静斐在与继母相处的50多年中,两人从未红过脸,吵过架。继母太多的付出与关爱,让她无法回报。终于在80年代中期她瞅准了一个机会,给继母送了一个“官”。当时安徽有关方面把徐静斐作为徐悲鸿后代报到中央统战部提名当全国政协委员,与此同时北京方面也把廖静文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名报到中央统战部,这可难倒了统战部有关领导,两个人均符合人选条件,但根据规定只能有一人当选。徐静斐得知后,立即帮继母整理了一份16页的材料寄到中央统战部,材料详述了继母在全国解放前作为思想进步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大量有益的工作,助父亲振兴中华美术事业和对自己的影响,材料中言明了她的心迹,她说一名共产党员不能争名夺利,认为让继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更能发挥她的公众影响力。中央统战部对徐静斐此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她“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请母女俩到部里吃了顿饭。

2003年秋,徐静斐的小儿子与媳妇双双下岗,恰在此时,因徐家在南京的一处房产曾捐给了南京师范大学,对方答应帮助提供一个岗位。于是,小儿子顺利调到师大基建科任职,儿媳在学校打杂工。前不久,学校分了套100多平米的房子,福利房价加上装修接近30万,徐静斐拿出所有积蓄再加上亲家凑的钱,还差8万多。关键时刻,徐静斐向继母求助。廖静文爽快地答应借5万元。2003年冬季的一天,在南师大举办的南京徐悲鸿纪念馆开馆仪式当天,廖静文的儿子拎着皮箱带来了钱,徐静斐和儿子打开一看,惊呆了,5万元码了满皮箱,大多是10元20元的小票!原来是继母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尽管打了借条,徐静斐次年归还时,继母却说不要了,当年遵从悲鸿遗愿,把徐悲鸿所有作品、藏品赠送国家,没跟孩子们商量,觉得心中有愧疚,就算一点补偿,权当拉孩子一把吧,只是少了点。

去年8月25日,徐静斐得知继母将来合肥办父亲画展,高兴得失眠了。她给继母打电话要求接站,考虑到女儿腿部有毛病,行动不便,继母“严厉”拒绝了。徐静斐连忙吩咐孩子们把家中陈旧破损的家具“伪装”一下,免得继母看了又要心疼流泪。孩子们从城隍庙小百货市场紧急买来塑料台布把书桌、餐桌包

了一下,又用张黑塑料垫子遮住沙发木椅的破损面,还用一块木板垫平了倾斜的沙发,好让继母坐得踏实;又买了好几百元继母爱吃的蔬菜、海鲜储放在冰箱里,恭候老人来临……然而从9月26日到10月10日半个月时间里,母女俩每天都忙着在安徽省博物馆的宽大展台前给前来购买继母著述《徐悲鸿的一生》及纪念品的市民们签名,实在抽不开身。徐静斐让孩子们每日傍晚到继母下榻的庐阳饭店,陪她逛合肥夜景,在亮丽的琥珀潭广场散步。徐静斐原先一直担心画展会冷场,结果画展和在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办得很成功,继母说这是父亲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打动了安徽观众。

10月12号下午,继母终于得空,一生中第三次来到安徽农业大学7号楼旁水泥小径上。徐静斐早在大风中等候,见到继母,她颤巍巍向前挪动几步,紧紧拥抱住廖静文。一旁的孩子们目睹此景,一个个唏嘘不已……母女俩相互搀扶着坐下,廖静文看到徐静斐家中破破烂烂,没有一样像样家具,难过得落了泪。徐静斐连忙解释说,自己不是没钱享受装扮家,离休后还忙着教学和工作,不太在意这个,父亲几年都舍不得换双新皮鞋的朴素精神一直感染着自己。徐静斐反问继母:你不也是一天都歇不住,为父亲的绘画事业终生奔波,落得一身毛病吗?她发现继母右手中指肿突出一大块,难过地把继母的手握紧放在胸前问她疼不疼?得知继母的手指变形是常年签名售书造成时,徐静斐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埋怨她不该太累,长期拖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的身体奔波于全国各城市办画展,为父亲的事业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廖静文久久凝视着爱女,突然哭了:“我现在年纪越老越想悲鸿,做梦也梦见他走到身边来,心里真高兴;可梦一醒一切又成空白。”“您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父亲的事业,父亲在天之灵会感激您的!”“丽丽你有幸福的晚年,孩子们也都事业有成,在合肥半个月里,你的孩子轮流到宾馆陪伴我,孩子们的热情使我感到非常温暖,更感到悲鸿遗爱犹存。”母女俩越谈越投机,不觉中天亮了。

去年9月,廖静文在北京举办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徐静斐和女儿小凤来京。在北京与继母相处的几天里,徐静斐发现老人身体状况欠佳,耳聋得几乎听不见,理解别人说话要靠秘书打手势翻译,每天照料老人饮食起居的是她退休的弟弟,饮食结构单一。小凤烧菜有一手绝活,每天变着花样弄菜,廖静文吃得满心舒坦,特别是油炸河虾,老人最爱吃,小风干脆把菜谱的制作流程写给廖静文。廖静文爱吃淡,烧菜还不许放味精,小凤偷偷买袋鸡精。趁她不注意就撒进锅里,临回合肥时,她对徐静斐说:要知道她有这一手,你们60年代投奔我时我就压跟不能让她走!徐静斐来北京时,廖静文叮嘱她多带几幅作品,当她看到徐静斐画册时,止不住地夸赞:想不到你离休后,作画水平提高得这么快,并高兴地吸收她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今年3月,徐静斐收到了北京寄来的一尊刻有“荣获中国书画名家作品2005金秋国际展金奖”的奖杯和证书,原来继母把她的作品带到法国、意大利、德国巡展获了奖,徐静斐这才明白怪不得继母要她带那么多画了,原来老人用心良苦!

受父亲、继母的影响,徐静斐多年以前即把生母在南京的一处房产捐给南京大学美术系作为奖学金,在安徽,她把父亲一幅画卖给马鞍山钢铁公司后,用所得50万元成立了徐悲鸿教育基金会;1998年全国发生特大洪灾后,徐静斐与继母办赈灾画展,所得一分不留地捐献国家,父亲纪念品的出售有一万多元,也捐给了安农大贫困生,至于平时三百五百资助特困生,老人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徐静斐家徒四壁,房子里无一样值钱的家具、家电,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老人淡淡地说:我不是没钱改善生活,是父亲和继母鼓舞着我去追求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篇5:亲情之歌作文

师:请同学们把稿纸拿出来, 找到最干净的一页。这一页上没写过一个字, 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然后请你拿起笔, 准备好。听清楚要求———请你在这张最干净最纯洁的纸上, 写下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五个人。不着急, 慢慢写。

师:这五个人是你最爱最爱的,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 你在写下他们的名字的时候, 一定会非常工整, 非常端正。 (有学生在写的过程中犹豫良久, 迟疑下笔。)

师:他们是你最爱最爱的五个人, 所以你写下的不是几个汉字, 也不是几个符号。当你写下他们的时候, 也许你会看到他们的眼神, 也许你会想起他们的表情, 也许他们的音容笑貌、故事、细节都会在一刹那呈现在你的面前。所以你的内心会有一种感受———这五个最爱的人———一种什么感受会涌上你的心头?好的, 写完的请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了手) 好, 谢谢。还有几位, 我们稍等片刻。 (后写完的几位学生陆续举手示意)

师:好, 已经写完的请举手。 (所有学生均完成)

师:我来问一下。 (对一生) 跟大家说说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五个人。

生1:我写的是妈妈、爸爸、婆婆 (外婆) 、外公, 还有姨妈。

师:把姨夫给踢出去了。 (众笑)

师: (对另一生) 你跟大家说一说你最爱的五个人。

生2:我最爱的五个人是妈妈、爸爸、婆婆、公公 (外公) 、老师。

师:老师?哪位?

生2:陈老师, 我们班主任。

师: (看了一下该生的作文纸) 我虽然并不了解你们陈老师, 但是冲着孩子能够把您列入到最爱的五个人当中去, 那一定是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我再请一位。 (对另一生) 来, 请你说。

生3:我最爱的五个人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姨夫。

师:怎么就没爷爷和奶奶呢? (众笑)

师:谁还想说?有谁把爷爷和奶奶写进去的?来, 请你。

生4:我最爱的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太婆婆。

师:太婆婆?老人家还健在吗?

生4:已经去世了。

师:哦, 已经去世了。虽然她去世了, 但是她却依然活在你的心中, 是吗?孩子们, 当你写下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五个人的时候, 老师想问你一下, 你的内心充满着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学生沉默) 那是你最爱的五个人, 你一笔一画地把他们写下来, 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5:我觉得心里很杂乱, 不知道该写哪几个好, 老师给的人数太少。

师:对不起, 这都是我的错。但这是一个规则。是的, 你最爱的可能是六个, 可能是八个, 可能是十个, 对吧?所以你难以抉择啊。但是你还是写了五个, 所以内心有点杂乱。好的。这是你的真实感受。来, 这是他的感受, 说说你们自己的感受。

生6:我写下了这五个人之后, 我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肺腑之言呐, 真好。

生7:我写下这五个人之后, 感觉心里有股暖流流露出来。

师:真好。一股暖流在心头涌起, 然后, 流向全身, 流向了每一个细胞。是吧?真好, 诗一样的语言。 (对大家) 这是她的感受。说说你的感受。

生8:写下这五个人之后, 心里波澜起伏, 眼睛比较湿。 (表情略有羞涩感, 众人有小骚动。)

师:看不出啊, 男孩的感情有那么细腻!但是老师觉得, 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无情未必真丈夫。真好。

二、划, 体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师:是的, 这五个人不是五个名字, 更不是五个符号。他们就活在你的生活中, 就活在你的心中。他们给你温暖, 他们给你阳光。就是这种感受。好的。 (稍停) 现在请你拿起笔, 听清楚要求———在五个最爱的人当中, 现在请你划去一个。

(学生表现踌躇, 很多人难以下笔。)

师 (对听课老师) :请老师们千千万万不要笑, 好吗?因为你的笑可能在这个时候对我们的孩子是一种伤害。

师:我来问一下。 (对一生) 孩子, 请你站起来。你把谁划去了?

生1: (低沉) 我把我的姨妈划去了。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觉得她在我的生活中不经常跟我接触。但是在我小的时候, 经常带我。所以我把她划去了。

师:这不是理由, 因为王老师看到你在掉眼泪, 为什么?

生1: (沉默片刻) 因为我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很爱我。

师: (对生2) 孩子, 你来说一说。

生2:我划去了我的外公。

师:为什么?

生2:因为我的外公他现在很少跟我在一起。

师:是吗?你为什么要抹眼泪呢?

生2: (低头, 沉默片刻。) 因为我爱他们每一个人。

师:请拿起笔, 再划去一个。 (学生更为踌躇)

师:孩子, 你来说一说。

生3:我划去了奶奶。但是我觉得奶奶还是很爱我的。虽然说接触少了一点。但是每次我回他们家的时候, 她总是会给我拿好吃的, 或是买一些好看的衣服之类的。给我物质上还有生活上的关爱。但是在剩下四个里抉择, 我只好选择了这个。 (哽咽)

师:你难受?为什么?

生3: (抽泣) 因为我实在抉择不出来了。

师;说的是真话, 我理解。 (对另一生) 来, 孩子, 你来说。

生4:我划去了我的老师。 (沉默)

师:为什么摇头?

生4:因为虽然老师曾经关怀过我, 但是我的爸爸、妈妈、姐姐, 从我出生以后都跟我在一起, 每时每刻都在关怀着我。

师:这不是理由。因为我知道, 老师, 陈老师, 也是你最爱的五个人之一。我相信一个人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 他写下的一定是他最真实的感受。一定是他的心里话。所以我说, 这不是理由。然而这的确是一个规则。

生5:我划去的是我的爷爷。因为自从……

师:孩子, 你爷爷还健在吗?

生5:还在。

师:多大了?

生5: (思索片刻) 78吧。我小时候是在浦口的, 自从搬到南京之后, 很少跟我爷爷在一起了。所以就把爷爷划掉了。 (流泪)

师:为什么眼圈红红的?

生5:不知道。

师:然而你的眼泪告诉我, 你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对众) 很对不起大家, 老师让大家难过了。但这是一个规则。有的时候, 孩子们, 人生就是这样, 你最不愿意舍弃的人, 你最割舍不下的人, 可能就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 也可能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 突然就离你而去, 而且永远不再回来。人生就是这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非常的残酷, 但是我还得继续下命令。请你, 拿起笔。请你注视着自己的笔尖, 注视着自己的笔尖。然后, 在剩下的你最爱的人当中, 再划去一位。

(学生极慢地、艰难地划去第三个名字, 有不少学生在抹眼泪。)

师 (对一生) :孩子, 你把谁划去了?

生6: (抽泣) 我把婆婆 (外婆) 划去了。

师:当你把自己的外婆划去的时候, 你仿佛把什么也划去了?

生6::外婆对我的温暖。

师:仿佛把什么也划去了?

生6:我和外婆之间的感情。

师:感情!那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生6:是亲人给我的爱。

师:亲人给你的爱。是啊, 当你在划去外婆两个字的时候, 你仿佛划去了她老人家曾经给过你的一切爱。 (板书:划去了一切爱) 而此时此刻, 你的心里, 孩子, 你的心里是一番什么滋味?

生6:我感觉这种滋味说不出来。

师:说不出来的滋味, 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滋味, 是的。 (对另一生) 你把谁划去了?

生7:我把我表妹划去了。

师:当你把自己的表妹划去的时候,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

生7:她调皮的样子, 她问我要玩具的样子 (眼圈红了) 。

师;是啊, 调皮的样子, 问你要玩具的样子。而此时此刻, 当你把自己的表妹的名字划去的时候, 仿佛把她调皮的样子、她曾经向你要玩具的那份天真可爱都给划去了。 (板书:划去了表妹的顽皮、天真、可爱……)

师 (示意另一生) :孩子, 你想说吗?

生8:我划去的是父亲。因为在我的生活中, 跟他接触的时间是最少的, 而且我跟他的友谊非常浅。 (犹豫) 就这样。

师:请你不要忘了, 刚才也是你用你的右手, 用你的笔, 写下了最爱的五个人。而这五个人当中就有你的父亲, 就有你的爸爸。而老师分明发现, 你在下笔的时候, 手在颤抖。为什么?

生8 (声音颤抖) :因为剩下的都是我最爱的人。如果划去任何一个人的话, 心中就有一种滋味, 一种孤独的滋味。 (抽噎)

师:“一种孤独的滋味。”你今年几岁?

生8:12岁。

师:12岁。一个12岁的男孩, 在今天, 在这堂课上面能够说出“孤独”两个字, (板书:孤独) 孩子, 你长大了。

生9:我划去的是我婆婆 (外婆) 。因为我觉得, 在爸爸妈妈还有婆婆中, 我想划去……就会选择 (泣) ……我……在三个人中, 婆婆, 虽然我跟她接触很少, 但是, 每当婆婆出去的时候, 她都会带点东西给我的。 (抽泣) 而且婆婆对我很好……

师:我想问你一句, 每当外婆出去的时候都会带给你一点东西, 她带给你的仅是一点东西吗?

生9:她带给我的还有爱。

师:是的, 她带给了你怎样的爱?她带给了一个老人对孙女、对外孙女的所有的关心、所有的疼爱。所以当你把“婆婆”两个字画去的时候,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生9: (抽泣) 我知道。我将失去这一切爱。

师:是的。

(静场。教师板书:失去这一切爱。)

(教师轻轻拭去眼泪, 示意学生坐下。)

师:其实, 我跟你们一样, 我也很难受, 也很难过。因为当你们流泪的时候, 我跟你们一样, 我在自己的心中做着一份非常非常艰难、非常非常痛苦的抉择。但这是规则。现在请你放下笔, (稍等) 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 请你静静地看着最后的两个人, 静静地看。这两个人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爱, 最爱, 最爱的人。你看着他们, 你盯着他们, 是的, 他们的声音会在你的耳边响起, 他们的面容会在你的眼前出现, 你曾经跟他们在一起所度过的每一年、每一天, 甚至每一分每一秒, 此刻, 都在你的心头涌起。 (学生中有人伏到桌面哭泣) 一个画面, 一个故事, 一个细节, 这一切都是这两位给你的, 都是你最爱最爱最爱的这两位给你的。好, 请你拿起笔。 (稍等) 把两位全部划去。 (学生凝视稿纸, 慢慢地、艰难地划去剩下的两个词。静场。课堂上不时传来压抑的抽泣声。)

(教师将话筒递给一个孩子)

生10: (流泪) 我感觉心里面有一种很失落的感觉。

师 (板书:失落) :你有话对他们说吗?

生10:我想对他们说, 我爱你们。 (低下头去)

师:够了, 四个字, 伴着眼泪在飞。

生11:我心里真的很难过。 (哽咽)

师:你仿佛有种什么感觉, 孩子?当这五个人全部被你划去, 特别是最后两个人被你突然划去的时候, 你自己仿佛到了哪儿?仿佛到了什么地方?

生11: (眼泪夺眶而出) 地狱。

(教师板书:地狱)

师:而跟地狱紧紧连在一起的是什么? (稍等) 是黑暗。跟地狱紧紧连在一起的是什么?是恐惧。 (板书:黑暗, 恐惧) (对该生) 是的, 你没说, 但是,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师: (对另一生) 孩子, 你说。

生12:我感到心里面很绝望。 (擦去眼泪)

师:绝望。绝望。 (板书:绝望) 当你怀揣着绝望之情的时候, 孩子, 你再看看你的那支笔, 那还是一支笔吗?那支笔仿佛变成了什么?

生12:这是刀。

师:变成了一把把的刀。笔成了刀。 (板书:笔成了刀) 一把锋利的刀, 这把刀在剜着你心头的肉啊。

师: (对另一生) 孩子, 你说。

生13: (抽泣) 老师, 我现在有一点埋怨你。为什么要把这五个人名字全部都划掉? (坐下)

师:问得好。是啊, 我知道你在责怪老师, 是吗?是的, 但是, 孩子, 请你站起来, 我相信, 你会明白的。老师只想问你一下, 你最后把谁划去了?

生13: (沉默一会儿) 最后把奶奶……

师:最后把奶奶划去了, 是吗?当你最后把自己的奶奶划去的时候, 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你奶奶的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者一个怎样的情境?或者一段怎样的故事?

生13: (抽泣) 我看到了我奶奶去世的时候, 我妈妈在旁边说, 奶奶只是睡着了, 不是真的死了。 (哭)

师:你想到了你奶奶离你而去的那一幕。是的.。 (对另一生) 孩子, 你跟大家说一说, 最后你把谁划去了。

生14:我最后把妈妈划去了。

师:把妈妈划去。当你把你妈妈划去的时候, 你的脑海里边浮现的是你妈妈怎样的画面?那是怎样的一段生活场景?

生14: (声音嘶哑) 我想到了我妈妈在我开心的时候, 陪我一起笑;在我伤心的时候, 抱着我一起哭;然后, 教我怎么去面对困难。

师:孩子, 请你永远记住妈妈留给你的这些细节———当你高兴的时候, 妈妈曾经跟你一起笑过, 笑得那样的开心, 那样的爽朗;当你难受的时候, 当你掉泪的时候, 妈妈抱着你, 一起陪你哭。这就是你的妈妈。 (学生用纸巾拭泪)

师: (对另一生) 孩子, 你来说说。

生15:我最后划去的是我爸爸。我爸爸很爱我。 (哽咽, 说不下去。)

师:是的, 我相信。最后一个划去的, 在你心中的分量一定是最重最重的。是的。在你的心目当中, 爸爸是最爱最爱你的。所以当你把爸爸两个字划去的时候, 你的脑海里边想到过什么?想到过你爸爸的什么?

生15 (抽噎) :我想到我爸爸每天早出晚归……然后……然后每天都很少睡觉, 但他还很体贴我。

师:孩子, 记住你的爸爸, 一个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的爸爸, 一个每天睡得很迟很迟的爸爸, 一个每天带着疲惫、带着倦色, 依然深深地关心和疼爱你的爸爸, 请你永远记住他。 (教师轻轻拭泪。静场。)

师:好, 请同学们趴在桌子上。 (静默半分钟) 就20分钟的时间, 残酷, 痛苦。我们仿佛一下子从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 跌入了凄风苦雨的夜晚;我们仿佛一下子从鸟语花香的春天, 走进了冰封大地的冬天;甚至我们仿佛从天堂掉进了地狱———短短的20分钟时间。因为, 在这个世界上, 有五个你最爱最爱最爱的人, 在这一刻, 被你一一划去了。 (学生频频拭泪)

三、写, 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灵之声

师:请大家抬起头。但是孩子们, 这一切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呀!他们依然在你们的身边, 他们依然好好地活着, 你们为什么要哭?你们为什么要那么伤心地哭?为什么?你们想过吗? (有学生举手) 不着急, 请把手放下。我相信, 这一幕, 会在你们的心中, 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记。那么就请你们拿起笔, 再换一页稿纸, 把刚才发生的那一幕, 用你们的文字, 原原本本地把它记下来。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开始, 老师说了什么, 你做了什么, 在你做的过程当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同桌, 你的伙伴, 你要好的朋友, 其他的同学, 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有一些怎么样的表现?当你面对这五个最爱的人的时候, 当你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划去的时候, 你的手, 你的笔, 仿佛……当最后两位被你划去的一刹那, 你脑海里边冒出的又是怎样的画面, 一段怎样的故事?孩子们, 把所有的这一切都用你的文字记下来。给大家15分钟的时间。好, 开始。

(学生开始习作, 教师巡视。)

师:好, 孩子们, 时间到了。请把手头的笔都放下, 好吗?那一幕已经过去了。20分钟的那一幕, 几乎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掉了眼泪的那一幕已经过去了。但是我说它没有过去, 因为它留在了我们另一张洁白的稿纸上面, 留在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心声、用自己的文字把它记录下来的稿纸上面。尽管不堪回首, 但是还是让我们再回一次首。 (对一生) 来, 孩子, 请你上来。

师:我请她再带着大家一起回首刚才的那一幕。请大家把笔放下, 放松, 凝神, 然后是倾听。好的, 请你开始。

生1: (读) 老师让我们在一张洁白圣洁的稿纸上写上五个 (师提示:读得慢一点, 行吗?) 我们最爱的人。我犹豫着, 因为在这偌大的世界上, 爱我的人很多, 我爱的人很多。我心里落下了一块阴影。直到写下了十个汉字———妈妈、爸爸、外婆、外公和奶奶。老师说, 我们写下的不只是十个汉字, 十个符号。对啊, 我们写下的是亲人给我们的爱, 是我们之间的情感。这纸上的那十个字, 此时此刻, 我感觉它们的周围散发着圣洁的光芒。随后, 老师让我们划去一个。我心里的阴影开始扩散, 随着的是一丝无奈。不过我还是划去了我的奶奶。毕竟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和她接触了。就这样, 老师让我们不停地想, 想我与这些亲人之间杂碎的片段;老师让我们不停地说, 说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老师还让我们不停地流泪, 流着略带咸味的眼泪。真的, 我们哭了。直至划去最后一个汉字。不, 它不仅是个汉字, 还是一段真挚的情感。汉字周围圣洁的光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黑暗。阴影笼罩着心房, 心里充满了恐惧、惆怅与孤独。来到这儿之前, 我还与他们欢声笑语, 感觉飞在天堂;仅仅20分钟, 我便一片茫然———我在哪儿?在茫茫的沙漠吗?我在哪儿?在茫茫的雪山吗?不, 我由天堂坠入了地狱, 全身被阴森的气息包裹了。老师, 你知道我们的感想吗?你知道, 在你令我们划去名字时, 我们的手是怎样无奈吗?你知道我们流的眼泪夹杂着怎样的东西吗?或许, 这一切的一切连我自己也无法回答。老师说, 这些都过去了, 你们的亲人还在你们身边。我不知从哪儿来了一阵喜悦, 从哪儿飞向了天堂。最后, 我把它们化成了文字, 写在洁白的稿纸上。

(全场鼓掌)

师: (让生1留在讲台上, 对生2) 孩子, 你鼓掌了, 是吧?你为什么鼓掌?

生2:因为我觉得她讲得太好了, 跟我有同感。

师:哪儿有同感?

生2:同感就在她觉得, 她在来这儿之前, 跟家长们, 跟她的亲人还是欢声笑语, 像飞在天堂一样, 而仅仅20分钟以后———

师: (对生1) 你说过这个话吗?说过?很好。

生2:而仅仅20分钟以后, 她又像坠入了地狱一样这种感觉。我觉得我也有这种感觉。

师:她还有几种感觉, 你还记得吗?她说坠入了地狱, 后面还有好几句写她感觉的话, 你还记得吗?

生2:好像她后来又飞向了天堂。

师:是啊, 那是在之后。而那几句话你可能忘记了, 但是有一种感觉在, 是吗?好的, 请坐。真好。 (对另一生) 你也鼓掌了, 是吗?

生3:我觉得我也和王馨有同感。她说她十分恨老师, 我也觉得我也十分恨老师。

师:你可以把恨老师写进去, 孩子。

生3:因为为什么我写这五个最爱的人, 而又要把它划去呢?爱是留在人们心里的, (师:是) 不是写在纸上的, (师:对) 我们只要真诚地去爱每一个人, 他们就会爱我们。 (师:是) 而老师却无缘无故地让我们不去爱他, 这是错误的。

(全场笑, 掌声。)

师 (对生3) :孩子, 你把这些话赶紧记下来, 好吗?你刚刚说过的这些话, 赶紧记下来。多好的语言!只有最真实的语言, 才是最美的语言。

生4:我记得刚刚王馨还说过一句话, 就是她仿佛看见了五个名字旁边都闪着耀眼的光环。 (师:是) 我也有这样的同感———

师 (对生1) :你说过这个话吗?有?好。

生4: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爱的人, 可是突然老师又让我们划去这五个人, 我觉得特别的不理解, 就是为什么爱一定要把它划去呢?

师:你会理解的。但是, 你应该把你现在, 此时此刻的最真实的想法写到你的文字上, 你刚才写了吗?写了?很好。还想请她 (生1) 再读一遍吗?

生: (点头) 想。

师:好, 我们请她再读一遍。 (对众生) 你们干什么?你们可以干什么?

生 (齐声) :写下来。

师:对。不用我说, 你们都明白了。拿起笔。是的, 你可以记录。也许, 那是一种你心里有的感觉, 却说不出来的;也许, 你有了那种感觉, 你也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文字, 但是当你听到了她刚才的这一番话语之后, 你突然觉得她的感觉比你更加细腻, 更加准确, 更加深刻;也许, 是在刚才的过程当中, 你自己不曾感觉到的, 其实不是不曾感觉, 而是这种感觉被你埋得很深很深, 然而听她那么一说, 听她那么一读, 这种感觉就像泉水一样从地底下汩汩地涌了出来。你可以记录下来。准备。 (对生1) 请你再读一遍。

生1 (读) :老师让我们在一张洁白圣洁的稿纸上写上五个我们最爱的人。我犹豫着, 在纸上的那十个字, 此时此刻, 我感觉它们的周围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师:请注意听, 请注意听。 (对生1) 你把刚才那句话再读一遍。

生1 (读) :此时此刻, 我感觉它们的周围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师:是的。此时此刻, 我感觉它们的周围, 这十个字的周围, 这五个最爱的人的名字的周围散发着圣洁的光芒。是啊, 文字不是躺在纸面上的符号, 文字它是有生命的。当你的心灵敞开的时候, 它是会跟你说话的。 (对生1:继续)

生1 (继续读) :随后, 老师让我们划去一个。我心里的阴影开始扩散, 随着的是一丝无奈。不过我还是划去了我的奶奶。毕竟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和她接触了。就这样, 老师让我们不停地想, 想我与这些亲人之间杂碎的片段;老师让我们不停地说, 说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老师还让我们不停地流泪———

师:注意, 三个“不停”。“老师让我们不停地想, 不停地说, 还让我们不停地流泪。”真好。

生1 (继续读) :流着略带咸味的眼泪。真的, 我们哭了。直到划去最后一个汉字———

师:稍等。请注意, 孩子们。请注意这几个字———“真的, 我们哭了。”很朴素的语言, 却让人的心头为之一颤。所以有的时候, 你不要以为堆砌了各种华丽的词藻的语言就是好的语言。不是的。有的时候, 最平淡的语言, 最朴素的语言, 可能是最打动人的语言。

生1 (继续读) :直至划去最后一个汉字。不, 它不仅是个汉字, 还是一段真挚的情感。汉字周围圣洁的光不见了———

师:回应了。跟前面呼应了。前面写下这十个汉字的时候, 它们的周围有一层圣洁的光芒。而此时此刻, 光芒却没有了。

生1 (继续读)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黑暗。阴影笼罩着心房, 心里充满了恐惧、惆怅与孤独———

师:三个词。心里充满了——— (对生1) 再读一遍。

生1:心里充满了恐惧 (师:恐惧) , 惆怅 (师:惆怅) , 与孤独 (师:孤独) 。

师:第一感觉是恐惧, 这是第一反应;第二反应是——— (生1:惆怅) 惆怅;第三反应是——— (生1:孤独) 孤独。这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体验。

生1 (继续读) :来到这儿之前, 我还与他们欢声笑语, 感觉飞在天堂———

师:这是对比, 孩子们, 这是她在对比。她回想刚才在进课堂之前的心情, 再拿这份心情跟现在的心情相比较, 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呢?幸福的会更幸福, 而痛苦的会更痛苦。这就是对比的力量。继续。

生1 (继续读) :仅仅20分钟, 我便一片茫然———我在哪儿?在茫茫的沙漠吗?我在哪儿?在茫茫的雪山吗?不, 我由天堂坠入了地狱, 全身被阴森的气息包裹了。老师, 你知道我们的感想吗?你知道, 在你令我们划去名字时, 我们的手是怎样的无奈吗?你知道我们的泪夹杂着怎样的东西吗?或许, 这一切连我自己也无法回答———

师:是的, 她不仅在问老师, 她更是在问她自己。只有这样的文字, 才能够真正打动人心。

生1 (继续读) :老师说, 这些都是过去了, 你们的亲人还留在你们身边。我不知从哪儿来了一阵喜悦, 从哪儿飞向了天堂。最后, 我把它们化成了文字, 写在了洁白的稿纸上。

师: (对生1) 谢谢。同学们, 接下去你们应该干什么?知道吗?干什么?对, 修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师巡回, 四分钟后。)

师:好, 请停下笔。我再请一位同学, 来读一读她修改以后的文字。请大家把笔放下。 (对一生) 这位孩子, 来, 你上来。 (该生轻声说自己未写完) 没事, 你写到哪就读到哪。 (对大家) 她还没有全部写完。没事, 你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不到20分钟的时间, 你已经写了将近500个字。 (对大家) 好, 我们听好了, (做拿笔姿势) 干什么?你可以干什么? (学生开始拿笔准备记录) 对, 对, 很好。

生5 (读) :五个?我一愣, 继而又笑了———

师: (对生5) 不着急。 (对大家) “五个”后面是一个大大的——— (生:问号) 问号, 是。你看, 这是她下笔的第一句话。五个? (对生5) 开始。

生5 (读) :五个?我一愣, 继而又笑了。写下五个我最爱的人, 很容易。我略一思索, 就按老师的要求写下了五个我最爱的人———

师: (打断) “写下五个最爱的人很容易”, 孩子们, 千万不要小看“很容易”这三个字。正是由这个时候写下的“很容易”, 引起了后面的很不容易。很好。

生5 (继续读) :写下了五个我最爱的人———妈妈、爸爸、外公、外婆和表妹琪琪。我放下笔, 轻松悠闲地听老师的下一个步骤———

师:“轻松悠闲地听”, 还没进入角色呢。

生5 (继续读) :“划去一个。”老师不紧不慢地说。我提笔就划掉了表妹琪琪, 一点儿也不犹豫的。琪琪这个小不点有时真是挺烦人。划掉之后, 我有点后悔。想起了她对我撒娇, 而且还装哭的情景。不过比起其余四个人来, 只好对不起你了———

师 (打断) :不着急。你看, 非常好的一种写法———先抑后扬。先说否定她的理由, 再说难以割舍她的理由。我们请她再读一遍。

生5 (继续读) :我提笔就划掉了表妹琪琪, 一点儿也不犹豫的———

师:注意听———“一点儿也不犹豫的”。

生5 (继续读) :琪琪这个小不点有时真是挺烦人。划掉之后, 我有点后悔———

师:“有点后悔”。

生5 (继续读) :想起了她对我撒娇, 并且装哭的情景———

师:想起了撒娇、装哭, 多可爱的一个女孩。

生5 (继续读) :不过比起其余四个人来, 只好对不起你了———

师:话锋又一转。峰回路转, 一唱三叹。

生5 (继续读) :“再划去一个。”老师又开口了。我咬着笔尖, 想了一会儿———

师:注意———“咬着笔尖, 想了一会儿”, 尽管她没有真咬, 我相信, 她是在用心咬。

生5 (继续读) :划去了外婆。我突然很想跑到教室外面去大哭一场。外婆, 从一岁时就开始带我, 直到我五岁时上小学。我很郁闷———

师:“很郁闷”。

生5 (继续读) :干嘛一定要非要做一个如此痛苦的抉择呢?我刚放下笔, 就听到同桌的抽泣声, 他刚刚划去了奶奶———

师:注意, 她写了同桌的反应。这叫渲染。

生5 (继续读) :他刚划去了奶奶, 正沉浸在痛苦之中。“再划去一个。”依然是很平静的声音。有没有搞错———

师:“依然是很平静的声音”, 其实已经很不平静了。

生5 (继续读) :有没有搞错?如果不是上课, 我想我早就跳起来并且尖叫了。我非常艰难地开始分析:妈妈?不行, 是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妈妈是我生命中睁开眼睛第一个看到的人。妈妈那不化妆的脸总是堆满了微笑。爸爸?不行。爸爸喜欢宠溺地喊我“小丫头”, 爸爸喜欢给我买下一切我喜欢的东西。外公?大概只能画掉他了吧?我缓慢地移动着细细的笔尖———

师:“缓慢地移动”, 孩子们, 注意听, “移动”这个词, (做艰难移动的手势) “移动”这个词。很轻的笔啊, 很细的笔尖, 然而在这儿却成了“移动”。

生5 (继续读) :———任它像一把小刀一样割着我的心。眼前又是那个阴冷的清明节, 灰色的墓碑前放着一束白色的百合———

师:画面出来了。画面出来了。

生5 (继续读) :———眼中总有一些温热的液体在打着旋。

师:好。就写到这儿, 已经足以让人感动了。我想应该会有掌声的。

(全场鼓掌)

四、悟, 点亮习焉不察的成长之思

师:好的, 孩子们, 把笔都放下。这就是文字的好处, 这就是文章的力量。当它那么准确、那么细腻、那么传神地把刚才发生的那一幕, 永远地保存下来的时候, 孩子们, 一年以后, 十年以后, 当你也做了爸爸妈妈的时候, 你回过头来, 你再去看———在2006年的10月29日的上午, 你曾经上过那么一堂课, 你曾经对自己那样说过。是的, 假如刚才发生的这一幕, 你所记下的那一段文字, 请你为它起一个题目的话, 孩子们, 你打算把它叫什么?

生1:我打算把它叫做“圣洁的爱”。

师:圣洁的爱。 (板书:圣洁的爱)

生1: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失去爱的话, 心灵会一片空白, 心会像一片死寂一样, 就像沉入地狱。

师:说得好。“圣洁的爱”。这是他起的题目。你们呢?

生2:我准备取的题目是“舍去爱”, 然后一个大大的问号。

(师板书:舍去爱?)

生2:因为我觉得在世间最难以割舍的就是亲人和朋友对自己的爱。假如把这些爱全割舍去了, 会感觉自己的心里空空的, 就像人没有了灵魂一样, 只剩下了一个空空的壳在那里, 那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呢?

师:是的, 孩子, 你长大了。眼泪让你长大了。是的, 你曾经拥有那么一份爱, 但是它们像空气一样的平常, 它们像阳光一样的平淡, 你可能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但是, 今天你却开始思考, 你思考人生的爱, 所以在你的生活当中多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你长大了。真好。这是她的。你们的呢?

生3:我取的题目是“天堂和地狱的一刹那”。

(师板书:天堂和地狱的一刹那)

生3:我取这个题目的理由是, 我们在划去每一个人的名字的时候, 那个速度非常快, 而从天堂掉进地狱的速度也很快。那一刹那自己就变成了一个魔鬼, 从人一下子变成了空空的。

师:是。所以由这一刹那, 能体会到了爱对你的人生是多么地重要。老师相信, 你会珍惜的。你也长大了。

生4:我取的题目是“爱的力量”。 (师板书:爱的力量) 因为我觉得爱的力量是很大的, 它能让我们流泪, 让我们联想, 也能让我们写出很多自己内心不能说的话。

师:是的, 这是你最真实的体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爱的力量。

生5:我取的题目是“最真挚的泪水”。

(师板书:最真挚的泪水)

生5:我从小到大很少哭, 哭的话一般都是因为爸爸妈妈打我, 打得非常疼的时候我才会哭。一般情况下, 再哭也就是因为灯光或者灰尘掉到眼睛里才会哭。很少很少有想哭的冲动。今天是第一次。所以我取这个题目。

师:好。孩子, 今天是第一次, 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叫“最真挚的泪水”。真好。这是她的。

生6:我选了两个名字, 第一个名字是“亲情的名字叫天堂”———

师:“亲情的名字叫天堂”。 (板书这个题目)

生6:或者是“亲情———引领我们飞向天堂的东西”。

(师板书:亲情, 让我们飞向天堂)

师:“东西”两个字就不要了, “亲情, 让我们飞向天堂”。为什么?

生6:因为我认为, 天堂它是很快乐的, 而亲情正是带给我们不尽的快乐。

师:是。你刚才的文字已经告诉了你的一切理由。

生7:我取的名字叫做“爱的抉择”。

师:“爱的抉择”。 (板书这个题目) 老师想问你一下, 你为什么不用“选择”这个词, (板书:选择?) 而要用“抉择”?

生7:我用“抉择”是因为选择一个东西很容易, 可以随我们的喜好去选, 而抉择非常艰难, 我们要从五个我们所爱的人里面一一划去很多人, 让我们感到很难过。

师:是的。你不但懂得了“抉择”的内涵, 也懂得了人生和亲情的意义。孩子, 你也长大了。是啊, 孩子们, 几乎在我们每一个起到的题目当中, 都包含了一个字, 那就是——— (板书一个大大的“爱”字)

生 (齐) :爱。

上一篇:部编8加9教学设计下一篇:心似如水静默如梦散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