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

2024-04-25

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精选10篇)

篇1: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

温宿县地税局党支部帮扶活动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 “关于在党员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帮扶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局党支部特制定如下帮扶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认真履行执政为民的职责,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帮助群众缓解困难,度过难关。

二、帮扶对象

定点扶贫村帮扶对象和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学生;

三、帮扶方式

1、针对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困难的原因,确定帮扶对子。帮扶工作由党员干部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对贫困人员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的跟踪帮扶,非党员干部自愿帮扶。

2、经常性帮扶与节假日走访慰问活动相结合,坚持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贫困人员。

3、帮扶包括生活上捐助、思想上解惑、学习上帮助提高。

4、具体帮扶活动由党支部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进行。

四、帮扶内容

1、生活上捐助

定点扶贫村帮扶对象和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学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帮扶方要适当的进行帮助,并且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

2、思想上解惑

在积极帮助定点扶贫村帮扶对象和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引导他们克服思想消极、畏难发愁等情绪,从情感上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3、学习上帮助提高

帮扶方要注意引导定点扶贫村帮扶对象、下岗失业人员加强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贫困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帮扶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五、帮扶要求

1、帮扶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2、搞好帮扶活动的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3、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分析会,研究工作措施及帮扶办法。特别是要积极帮助有就业能力的帮扶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从根本上使他们脱贫解困

六、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李鑫任组长,支部纪检委员库尔班〃钦铁木尔任副组长,赵芸、李培红、巴吐那生、李菁、王炳磊、朱雪虎、王传斌、周立民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帮扶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一日

篇2: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需要着手,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现对白圫小学支部共产党员帮扶学校、困难家庭、学生结对活动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内容

1、由学校党支部组织一次结对帮扶仪式,明确各党员干部的帮扶任务。

2、建立帮扶长效机制。落实好“五个一”,即每个党员至少结对帮扶一个学生或一户困难家庭,党员上门指导、看望学校、困难家庭、学生每半年至少一次,每年送温暖至少一次,为每个学校或困难家庭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与“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提高成绩、转变思想”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二、实施办法

1、摸清情况。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实施,采取上门走访了解所结对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归类。

2、制定方案。建立帮扶对象档案,根据不同帮扶对象的主要需求,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人。

三、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支部党员要高度重视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把它作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要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发动到位、帮扶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举行结对仪式、板报宣传等宣传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党员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从而自觉响应号召,积极主动参与,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3、紧贴实际,注重实效。帮扶过程,要抓住重点,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档案齐全,要建立帮扶对象档案,每次活动要作好详细记录,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

中共白圫小学支部

篇3:对口帮扶农村网站建设方案研究

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 是天津市委在全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 为了积极响应这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开展结对帮扶宁河县廉庄乡于怀村工作, 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网络信息在村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努力改变于怀村“信息贫困”的局面, 针对于怀村村级信息门户网站的建立进行研究。通过网站的开发和运行, 缩小城乡间的“信息鸿沟”, 改变以娱乐消遣为主的上网现状, 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带给农民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 也通过于怀村村网, 开发更多的农村资源, 及时准确地把市场信息、先进农业技术和先进生产理念传递给村民, 把当地产品信息推向市场, 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 借此进一步推动于怀村经济的发展。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主要工作内容:

(1) 项目调研及需求分析。调研实际情况, 了解实际功能需求, 完成任务定位。

(2) 网站规划。搜集相关资料, 分析、筛选适合展示的内容并归类整合, 进行界面策划及功能模块确定。

(3) 项目开发。设计用户页面, 编写程序制作动态网站, 进行系统整合。

(4) 测试及发布网站信息。

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改变落后、封闭的现状, 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及网站信息的展示, 争取最大限度地向外界展示于怀村的面貌, 把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名优特产、传统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介绍给市场, 为于怀村庄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并且链接到乡级、县级网站, 提高了于怀村的知名度, 发挥对外宣传的重要作用。

(2) 为村民打开信息通道, 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让村民通过登录网站可以随时随地、及时、快捷地浏览各种资讯及农业新技术, 新方法, 获取各类农业信息使网站发挥作用, 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3) 增加信息发布渠道和产品推介途径, 招商引资, 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

(4) 通过创建网站实践, 提高本院教师网站开发的能力。

(5) 探索本校开展针对农村的远程教育服务的可能性。

3. 拟达到的目标:

(1) 建设体现地域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于怀村信息展示门户网站, 使其成为对口帮扶及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展示窗口。

(2) 形成版面充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更新及时、全面反映本村特色的网站, 有效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 形成了村级网站自己的特色, 在全乡各村级网站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3) 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最新的惠农政策, 掌握前沿的科技动态, 看到村里的财务状况, 知晓村里的各种活动, 销售自家的农副产品, 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 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

(1) 注册于怀村村网域名。

(2) 完成动态网站的制作, 基本包括走进于怀、新闻中心、村务公开、生态农业、携手共建、农家书屋、招商引资、村民必读等模块, 做到显示正常, 链接无误。

(3) 通过本次实际网站的开发, 完善基于实际项目的web开发课堂教学案例。

(4) 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5. 项目的预期效果

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 根据于怀村建设村级门户网站的实际需求, 确定功能模块, 利用Dreamweaver进行界面设计, 拟使用黄、绿两色作为主色调, 突出新农村建设。使用.net技术完成后台动态页面制作, 初步构建本村信息网站, 实现信息展示及动态交互。打破原有的信息获取模式, 解决信息闭塞导致的各种问题, 在于怀村村民中培训骨干, 教会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引导村民走出上网即是娱乐的误区, 突出其信息媒体的学习和推广功能, 完成农副产品的展示, 促进招商引资, 逐步推动于怀村经济发展。

6. 具体实施计划

首先进行实地调研, 了解于怀村对网站功能和内容的需求, 形成需求分析报告。然后确定功能模块, 设计网站页面, 搜集相关资料, 分析、筛选适合展示的内容并归类整合。在项目开发阶段, 要求制作色彩和谐, 赏心悦目的政府功能级前台用户界面。编程实现后台动态aspx页面, 力求页面清晰、结构合理、版面充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能连接数据库, 维护方便。最后进行系统整合。最后测试网站功能及性能, 保证网站的正常使用及更新, 完善各项工作并形成总结性研究报告。

7. 本项目的特色及创新

(1) 本网站能够全面反映于怀村的特色, 有效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全乡首个村级门户网站, 在廉庄乡全乡各村乃至芦台镇乡级网站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2) 学生是农村网民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构成群体, 建设村级网站能够正确引导上网的学生和青年, 进行爱家乡, 建设家乡教育, 使他们通过操作电脑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 学会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上学习。

(3) 网站中包括公开村级政务、公开党建活动信息;提供网络求职、产品信息发布功能;介绍旅游及投资信息, 推动了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 开阔了信息通道, “让世界了解于怀, 让于怀走向世界”。

篇4: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

关键词:帮扶解困;帮扶方案;解决实际困难;实现脱贫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工作有利于达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帮助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企业更加和谐的重要举措。工会是由企业职工组成的组织,代表着全体职工的利益,同时也需要维护全体职工的利益。所以工会对于困难职工来说是他们正当权益的维护者,工会也就要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工作,这是工会不能推卸的责任。工会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把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做,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开展帮扶工作。要建立健全帮扶体制,管理好整个帮扶体系,切实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工作。

一、加强调研,创新思路,提出有力措施

通过对基层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都有所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龄职工因年龄增长,身体逐渐衰老,不能继续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所以导致收入降低;或是因为疾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进而收入降低,生活贫困。二是由于家庭成员多,且大多没有收入来源,导致生活负担全压在唯一有收入的职工一人身上,生活不是很富裕。三是因为子女教育需要高额的学费,生活负担较重导致贫困。企业工会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案来帮扶致困原因不同的职工,这就需要工会对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困难程度和就业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帮扶方案才能达到精确帮扶的目的。为了全面摸清困难职工的人数,各级工会负责人要做到坚持“不漏一户、不丢一人”的原则进行走访,在走访过程中要带着对困难职工的深厚感情,走千家、访万户、摸实情。特别是对特困、困难职工的家庭,企业领导要定期家访,随时关心关注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状态。基层单位对困难职工情况随时掌握,争取实现每名困难职工都有专人负责。遇有家庭有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出现时,企业能够快速反应,对困难家庭进行特殊帮助,采取集体帮扶与个人帮扶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整体帮扶工作,不仅加大了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同时又发挥了单位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更进一步体现出了大家帮的优势。

二、建立健全帮扶体系平台,实现系统管理

特困职工的帮扶解困工作受到了全国总工会和市总工会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企业工会搭建一个工会生活保障管理平台,打造构筑开展帮扶工作的基础管理系统。系统涵盖困难职工及其家庭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金秋助学、两节慰问、日常帮扶、子女就业、医疗互助、因病休假等,通过各类信息及时详尽的登记录入,系统中困难职工各个方面的情况一日了然,做到了“七清”: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职工子女待业情况清、职工子女入学情况清、家庭成员情况清、帮扶工作情况清等。这一系统平台的建立并录入职工的详细信息,大大减少了纸质档案存放过程中的繁琐程序,同时还可以随时更新,进行动态式管理,可以直观清晰的显示困难职工的增加减少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帮扶工作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逐渐探索出多种帮扶工作的新方式,适时开展季节性、固定性、创新性的帮扶工作,及时地开展一系列的“帮扶解困”活动。比如“金秋助学活动”和“五必访、六必到”活动,“大走访、大排查、大解决”活动,为困难职工子女升学给予适当帮扶,领导班子与困难职工结对子活动,定期对帮扶对象走访慰问,“职工互助互济”活动,通过职工募捐为特殊困难职工解决燃眉之急等。在此基础上,工会组织要积极做好摸底调查,及时对困难职工家庭做深入了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帮扶他们,帮助他们实现真正脱贫脱困。帮扶工作作为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会组织要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职工困难,使困难职工走出困境。只有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帮扶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分会的积极作用

与广大职工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组织就是基层工会,基层分会在企业工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工会组织活动的基础。只有重视基层工会的作用,借助基层工会对困难职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工会帮扶解困工作,才能深入开展好工会的帮扶解困工作,才能把企业帮扶解困工作落到实处。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就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首先,要完善基层工会的工作制度,协调好集团工会与基层工会的组织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的服务意识,使基层工会能够主动联系群众、及时帮扶困难职工。其次,要加强与基层分会的沟通与联系,要能够使集团工会通过基层分会及时掌握困难职工动态,并能深入了解困难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构筑良好的信息流通渠道。同时集团工会做出的决定要能够及时传递给基层工会,形成上传下达、通力协作的良好局面,才能保证对困难职工帮扶解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工会帮扶工作的具体帮扶成效

(1) 广泛开展关爱工程,为职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一年来共走访困难职工、劳模先进家庭1095户次,帮扶职工365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困难补助等25.66万元。(2)制定了“五必访六必到”制度,即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六月走访活动月以及职工遇婚丧嫁娶、生病住院、意外事故必访必到。一年来看望生病职工500多人,慰问款25万余元。并帮助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在夏送清凉活动中,集团各级工会干部慰问职工7000余名,走访班组300余个,发放物品大到冰箱、空调,小到毛巾、防蚊液等,共计10余万元。

六、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做好帮扶解困信息反馈工作

(1)我们对帮扶申报条件、帮扶对象的名单、申报程序、帮扶金额,分别予以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帮扶款项公开透明,职工行使监督权力,实时监督,督促工会工作快速稳定提高。(2)加大对扶贫帮困信息的反馈工作,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困难职工脱贫情况,并在生活保障系统中全部录入呈现,使得帮扶解困工作更具有实效。

七、结束语

帮扶工作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积极摸索,不断开拓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帮扶活动内容,为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借助工会生活保障系统这个平台,从工会组织的自身职责出发,面向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没有覆盖和虽已覆盖但仍需进一步帮扶的困难职工群体开展工作,使新时期的工会帮扶工作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将工会帮扶工作逐步做到系统化、动态化、实用化,让职工群众放心,让帮扶工作更突出、更有价值、更有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曹宏亮.关于上海工会帮扶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工会理论研究,2010(6).

[2]吴庆新,暑敏.基层工会送温暖帮扶工程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篇5:中星党支部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小结

中星小学党支部 2013.3

中星小学党支部按照区委办《关于印发<越秀区万名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开展“服务群众、温暖民心”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越秀区机关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围绕党员落实“四帮扶”、“四个一”、“四必访”措施和党组织开展“五共”结对共建文件精神,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中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与东湖街新南社区十六位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下形成了扶贫济困、关爱人生、人人行动的良好风气。

一、领导重视,落到实处。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我校“结对帮扶”的任务为16名帮扶对象,分别是大东街新南社区的困难群众。对于区教育局党委下达给我校帮扶对象,学校高度重视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落实如何做好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明确了帮扶工作形式、目标、任务。制定帮扶措施制度、制定了帮扶台帖。同时,为使帮扶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以韩萍校长为组长的“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并有负责党务的郁文隽副校长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的开展,由支委赵栩玲老师沟通联系,确保了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为我校扎实开展好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详细调查摸底,签定结对协议。

为了使真正的困难群众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我们通过大东街新南社区居委首先对十六户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一一核实。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所属两名党员与一户困难家庭结为“一帮一”结帮扶对子,并与党员签定了《结对帮扶协定书》,明确帮扶援助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所以抓出了一定的实效。为帮扶贫困家庭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帮助他们在经济上度过了难关,而且主动与新南社区居委沟通思想,掌握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帮助他们从精神上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结成帮扶对子,做到“三个落实”。

(一)是帮扶对象落实。根据区教育局党委分配帮扶对象名额,确定帮扶形式,以党员个人进行帮扶对口联系帮扶对象的落实。

(二)是帮扶时间落实。每月一次通过采取一定方法与帮扶对象联系了解情况,与帮扶户交心谈心,给予指导和帮助。党员们了解到多数困难群众都是因为常年患病、年老体弱导致经济生活困难时,韩萍书记还关切地询问了他们参加城市医疗保险的情况。

(三)是帮扶物质和项目落实。党员们每季度一次亲自去帮扶对象,给予提供实物帮助。

四、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载体活动,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帮扶工作。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既要使广大党员通过他们的帮扶行为体现党组织的温暖,又要推进学校“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效,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把结对帮扶活动与“创先争优、树立党员形象”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创建党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措施完善;提高了党员服务能力、自身素质、奉献意识。

五、主要成效

(一)是通过“帮扶工程”改变了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使帮扶对象生活条件有了改善。通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平时送日常生活用品、中秋送月饼、春节送面粉、送油等,每户帮扶资金累计四百多元。他们非常感激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走访慰问。

(二)是“帮扶工程”推进了党支部党建建设,增强了党支部组织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三)是“帮扶工程”激发了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活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把保持先进性体现在真帮实扶之中,努力做到帮扶的心意更诚一点、路子更实一点、行动更快一点、效果更好一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在帮扶中,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也产生了积极变化,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通过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党组织的温暖,增强了居民与党员、社区之间的感情,融洽了邻里关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六、下一步措施与目标:

篇6: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

——在“结对帮扶”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07年2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上午好!

在华夏儿女共迎新春的大喜日子里,我们有缘相聚在这里,举行结对帮扶工作签约活动。作为一名农村基层的党总支部书记,能有幸代表受帮扶村发言,心情无比激动,此时此刻,我们最想说的是:谢谢!

首先要感谢市委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对我们***新农村建设的重视以及百忙之中对我们经济薄弱村的关心。

还要感谢市金融工作党委以及与我们结对的各大银行及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之际,来到我们农村,与经济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早春二月的融融暖意。

同时也要感谢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们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区、镇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同志们、朋友们。

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我们受帮扶的村绝大部分是处在规划发展的控制区域,或地处交通不便之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地区村级经济的发展,而光靠各村原有的存量资产,由于资源的有限,村级经济收入微薄,故只能通过招引注册型企业,以争取上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奖励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同时,随着南汇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增大,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受帮扶的各村都期盼着能得到市区老大哥单位和领导能给予我们各方面的帮扶;同时进一步为我们提供发展村级经济的支持,进一步拓宽发展村级经济的思路,捕捉发展村级经济的信息,寻找发展村级经济的项目,并为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渠道牵线搭桥。

作为受帮扶的各村,特别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

一、倍加珍惜和把握今天来之不易的机遇,村党总支部、村委会的干部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不辜负上级领导各级组织以及结对帮扶单位对我们的厚爱和支持。

二、坚决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结对单位的帮扶(输血)下,尽快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造血)能力。

三、大力弘扬“洋山”精神,以“不辱使命的负责精神、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保持本色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大口党委帮扶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充沛的工作干劲,开拓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而奋发努力。

篇7:肖港财政所支部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2010年,按照镇党委关于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财政所支部帮肖港镇共二村。上半年,我支部把共二村帮扶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了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得力、取得实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把共二村帮扶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财政所支部抓共二村帮扶工作立足于早,春节前便制定了全年的扶贫工作计划,包括结对帮扶、项目扶贫、为民办实事等,支部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对扶贫计划进行了认真研究论证,并明确了分管领导,每条扶贫计划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支部领导上半年已经8人次深入到共二村,实地调研、慰问,并向村干部、普通百姓、老党员等各层次的人员征求扶贫的意见建议,以此指导各项帮扶工作的开展,为帮扶村及其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通过实地调研,支部以共二村帮扶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在乡村和水利设施、科技培训、结对帮扶困难户等方面全力扶持,为落后村的加快发展和百姓致富创造基础条件。为使帮扶工作制度化,支部还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为领导小组组长,同时明确了帮扶工作的牵头责任人,帮助该村协调解决项目资金、水利设施、农村社保等方面问题。

二、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为困难群体增产增收创造良好条

今年上半年的共二村帮扶中,财政所支部把扶贫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全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通过项目扶贫,努力提高村组及农民纯收入,使老百姓得到真正实惠。

春节之前,支部书记宋亚涛带领财政所人员,冒着严寒到扶贫村慰问贫困家庭,将50斤大米、食用油等送到结对帮扶人员手中。4月中下旬,为落实今年的共二村帮扶计划,多次到扶贫村进行实地调研。5月18日,支部书宋亚涛带财政所人员到扶贫村进行调研座谈,当地村干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等都积极发言,对半年来财政局所支部对该村的大力扶贫表示衷心感谢,并对今年财政所支部的共二村扶贫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三、突出科技信息扶贫,抓好技能培训及义工服务活动,当好共二村帮扶后方单位

信息也是生产力,信息畅通是农民致富的必要条件。共二村的地理位置较偏,存在着信息闭塞的不利因素。因此增强村干部搜集、捕捉、应用信息的能力,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用何技术、如何销等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今年的帮扶工作中,支部把信息扶贫作为共二村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在结对子村发展信息员,对信息员赠送《农业科技信息》方式,把信息员掌握的当地农产

品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反馈信息网向市外及全国各地发布,让农民适时调整种、养品种,及时把当地农产品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以此致富农民。

篇8: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

1 所调查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以成都市郫县红光镇为例)

成都市郫县红光镇残疾人总数为785人, 占全镇总人口的2.40%, 其中, 听力语言残疾人为70人, 占8.91%;智力残疾人为50人, 占6.36%;肢体残疾人为439人, 占55.92%;视力残疾人为180人, 占22.92%;精神残疾人为38人, 占4.84%;多重残疾人为8人, 占1.01%。按城镇与农村所处户籍划分, 全镇农村残疾人为686人, 占87.38%;城镇残疾人为99人, 占12.61%。彭州市现有残疾人3.86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01%。其中, 肢体类残疾人占43.52%;听力语言类残疾人占20.36%;视力类残疾人占10.42%;智力类残疾人占11.23%;精神类残疾人占7.15%;多重残疾人占7.32%。

2 帮扶工作的不足之处以及现状分析

2.1 25岁以下的身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群体

在对25岁以下的身体残疾和精神残疾青少年分析总结后发现对他们的帮扶中存在着共同的问题。针对这类群体, 社会最为注重对其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在对残疾人心理健康培养方面, 政府工作已逐步改善,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调查中不难发现, 在25岁以下的残疾群体中聋哑、盲、弱等残疾人群存在的教育问题显著。在所调查的乡村中, 开设了特殊教育班级的学校几乎没有, 致使这类残疾的青少年很难得到相应的德、智、体教育, 同时也让他们远离人群, 对心理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特别对于20岁左右有条件进入高校的青少年而言, 问题最为严重。主要在于缺少了解、咨询、就学渠道, 而且外出求学没有保障。所以教育问题亟须改进。

2.2 55岁以上的身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群体

55岁以上的残疾人群体中, 家庭经济基本得到了一定的帮助, 在心理帮扶以及生活环境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特别是老年精神病患者最容易被忽视。这个年龄段72.3%的残疾人表示从未接受过心理帮扶。几乎所有残疾人的亲人都忙于农活或者在外打工, 特别缺乏对他们的照顾, 他们因此产生孤寂感。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逐渐下降, 他们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因此不断提高, 偶有家人不善待或虐待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老年精神残疾家人的教育帮扶工作,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更好的、更幸福的家庭环境。

3 针对残疾人的个性化帮扶方案设计及建议

3.1 个性化帮扶方案设计一览表

3.2 针对25岁以下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解决方案设计

3.2.1 帮扶主体

政府、残疾人联合会、社会各界 (包括企业、基金会、个人) 、家庭。

3.2.2 帮扶渠道及方式

(1) 政府

①针对聋哑、盲、弱等感官残疾的人群在所在城镇学校开设特殊教育班级。应当根据我区残疾人的类型和人口比例, 合理安排特殊教育班级的数量。在教育过程中, 应配备有相关经验的教师。

②应考虑残疾学生与身心健全学生在学习条件, 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差别, 而必须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重视教育的过程和质量。

③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助学政策, 鼓励家长提高对残疾子女就学支持力度。

(2) 残疾人联合会

①残疾人联合会应该调查好实际情况, 解决好肢体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情况, 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的特殊教育培训, 增加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 并在师资编制上适度放宽, 努力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

②为残疾学生解决好往返学校途中的交通问题。可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交通行驶的优惠政策措施以及设施。

(3) 社会各方面

①将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引进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可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残疾儿童提高文化水平。

②各类基金会以及慈善个人, 应该加大对希望小学校的投入力度, 特别是对残疾的上学适龄儿童, 更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 考虑是安插在普通班中就读还是送到更适合的特殊学校。

(4) 家庭

对于残疾儿童在学前阶段, 应开展有组织有规模的早期教育干预。不能因为是残疾人就放弃其读书的权利和义务, 而应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不能勉强残疾人青少年获得超越其自身能力的成绩。

3.3 针对25~55岁残疾人的就业及家庭问题方案设计

3.3.1 帮扶主体

政府、残疾人联合会、社会各界 (包括企业、基金会、个人) 。

3.3.2 帮扶渠道及措施

(1) 政府

① 增强社会保障。各类用人单位均应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

② 对贫困残疾人从事个体工商、服务性行业, 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在经营场地、摊点、摊位等方面尽量提供方便, 在信贷方面给予照顾, 我区工商管理部门按相关政策给予减免工商管理费, 地方税收部门按地方税收政策给予照顾。

(2) 残疾人联合会

① 对有职业需求的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主要是适应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 如种植业、养殖业、家电维修、建筑技能、理发、缝纫等, 适合农村残疾人致富的培训, 使他们有一技之长, 有一条致富之路。

② 应将举办的劳动技能培训信息预先告知残联或者直接告诉残疾人, 以便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进来。

3.4 针对55岁以上残疾人的医疗、养老问题及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残疾人老龄化趋势加剧, 残疾人养老问题越发凸显。解决好残疾人养老问题, 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

3.4.1 帮扶主体

政府、残疾人联合会、社会各界 (包括企业、基金会、个人) 。

3.4.2 帮扶渠道及措施

(1) 政府

①为解决老年残疾人基本生活难的问题, 应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 实行“应保尽保”, 把低保作为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一种主要形式。

②实施残疾人康复补助及医疗救助制度, 对老年残疾人经常出现的某些疾病的常用药应该常备, 且应该建立就近的取药优惠制度, 即不用去到镇上或者县上的医院才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 往往报销的这一部分远不足弥补车费, 于是很多残疾人就选择了在就近的村卫生站拿药, 却得不到优惠, 浪费了医疗卡的优惠政策。

(2) 残疾人联合会

建立了对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助的制度。

残疾人个性化帮扶工作是残疾人弱势群体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单单依靠某个部门或者政府是不行的。只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在政府的科学管理、有效引导下才能有效的将其解决, 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在残疾人康复工作中, 大学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仅为政府减轻了负担, 还有效地改善了目前的残疾人帮扶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篇9:党支部帮扶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从2016—2020年,通过全区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动员组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技能型就业,促进家庭稳定增收,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一批青年技能人才。

二、实施对象

全区54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参加培训当年12月31日前15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婚,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含退学、辍学等,以下简称“两后生”)。

三、实施内容

根据“两后生”的培训意愿、劳动能力和岗位需求,分类实施下列职业培训: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一学年(10个月),熟练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2个月以内,强化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初次就业能力。

(三)创业培训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创业实训等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

“两后生”直接参加,或参加上述培训后继续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学历教育。

四、实施步骤

(一)明确责任

各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人民政府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在责任书的框架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有关各方签订具体的培训协议。

(二)调查摸底

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定期组织对本县“两后生”培训就业创业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将需要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的“两后生”人员详细名册,提供给技工院校,同时报送自治区、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

(三)组织招生

根据“两后生”人员名册,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联合进校、进村、进户,集中开展春季、秋季招生工作。

(四)实施培训

由技工院校或委托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年度招生计划,分类、分专业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五)推荐就业

对培训合格的学员,实施培训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负责推荐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予以积极配合。

(六)补贴申请

实施培训单位和学员按规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扶贫等部门申请相应的经费和补贴。

(七)工作考核

对各贫困县及技工院校“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考核。

五、政策措施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1.开展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当年招生计划开设的全部职业(工种),自动取得在全区范围内就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资格。

2.培训实行全日制、寄宿制,培训时间为一学年,按10个月计。原则上单独编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班。培训开班分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原则上春季学期开班安排在2-4月,秋季学期开班安排在8-10月。

3.学员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以下简称“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和实习材料费等实行全免,由自治区财政按1.2万元/人/学年给予补贴。其中,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卧具费、实训工装费、体检费、医疗保险等培训费用补贴标准为6500元/人/学年,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资金中列支;生活费补贴标准为5500元/人/学年,由各县从自治区切块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安排。

4.培训结束后,技工院校推荐学员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率和创业率达到规定比率的,给予相关技工院校就业创业服务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六、补贴资金管理

参加中期就业技能培训的培训费和生活费补贴资金来源、申请、拨付和核算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补贴资金来源

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和自治区切块下达各县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

(二)补贴资金申请

补贴资金由技工院校统一申请,其中,培训费补贴按属地原则,向技工院校所在地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生活费补贴根据生源情况,分别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扶贫和财政部门申请。

(三)补贴资金拨付和核算

培训费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拨付给技工院校。生活费补贴先拨付给技工院校,再由技工院校转拨付给学员。

各技工院校在培训学员入学后1个月内将学员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学员人数及指纹数据,由技工院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提出申请。经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预拨培训费用补贴总额的60%。

1.培训费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按实际参加培训学员人数及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对承接培训任务的技工院校给予补贴。学员完成一学年培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100%给予补贴;学员完成1个学期培训,没有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60%给予补贴;学员未完成1个学期培训的,不给予补贴。培训结束后,据实核算补贴应拨费用,预拨费用大于应拨费用的部分,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低于60%的技工院校,不给予补贴,预拨费用全部退回财政部门或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

nlc202309081720

2.生活补贴费由技工院校代为申请,县级扶贫、财政部门按学期分两次拨付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申请审批流程如下:

新学员开学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所在地提供学员名单给县级扶贫部门审核补助资格→开班1个月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向县级扶贫部门提出补助申请,附上经县级扶贫部门审核符合补助条件的学员名单列表(含申请第二学期补助的学员)及技工院校出具的学员在校培训证明→县级扶贫部门审核→县级扶贫部门按学员户籍地在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示,同时在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示(公示期为7天)→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县级财政部门在审批后15个工作日内把补助资金划拨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由技工院校按月通过校园卡发给学员。

学员中途退学的,本学期未发完的生活费,由技工院校一次性退回县级财政部门。

参加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七、工作要求

(一)精准识别

利用扶贫大数据平台,比对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充分发挥各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对“两后生”开展到村、到户、到人的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人员名册准确。

(二)精准宣传

一要内容精准。每一个贫困村都要张贴宣传海报,详细告知贫困户有关政策精神、补助标准和办事流程。二要对象精准。要对照人员名册,对贫困户“两后生”及家长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三要责任精准。各县要积极配合有关技工院校开展定期招生宣传,各贫困县乡(镇)、街道要成立宣讲团,开展不定期宣讲,各贫困村“第一书记”要经常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宣传政策,了解实情。

(三)精准协作

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要确定若干所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协作单位,在本单位难以满足学员的专业需求或其他条件时,及时推荐到协作单位开展培训工作。54个贫困县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专项职业培训的,参照本方案实施,相关技工院校应积极予以配合。

(四)精准担责

各县负责准确提供本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名册及相关信息,配合技工学校做好学员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安心接受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各技工院校负责按结对帮扶县提供的“两后生”名册开展招生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并保证培训质量,做好学员在校期间安全工作,积极推荐学员就业创业,要指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帮扶工作,组建专门工作队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专项经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督促指导,组织实施各县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考核工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协调推进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技工院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为技工院校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精准实施

各技工院校要根据帮扶县“两后生”的培训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分解和实施进度要及时上墙,实行挂图作战。各技工院校每月10日前,要将上个月开展宣传发动、学员报名、实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等情况,报自治区、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对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地方、部门和技工院校,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篇10:学校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改造农村薄弱学校,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为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市局结对帮扶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我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切实开展校际帮扶活动,提高两校办学质量。

二、帮扶对象

--小学

三、组织领导

为使结对帮扶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学校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

四、具体措施

1.学校管理。学校领导将本校发展规划、办学思路、学校特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安全管理经验、学生德育等方面的内容形成报告,每学期定期为友爱小学全体教师做一次报告,帮助该校健全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2.学校建设。结对帮扶期间,--三小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力帮助友爱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每年视学校情况拿出一定资金帮助该校解决部分装备设施问题。

3.教学教研。每学期定期开展集中教研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送教下乡,教研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互动,教学质量联测,读书沙龙等。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4.干部交流。建立健全的干部挂职制度,每学年,双方学校的管理干部到对方学校挂职学习,挂职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挂职干部要参加甲方学校重大事项议事决策会和学校行政例会。挂职干部要深入教研组、年级组和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双方学校校长每学期到对方学校做1次专题辅导报告。

5.教师交流。结对帮扶以两校骨干教师为依托,以青年教师为帮扶对象,双方学校教师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网络或面对面交流与沟通,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以学校的校园网和腾讯qq为依托,开通双方学校教师联系渠道,通过信息互享、资料交流、问题研讨、教研互动,使之成为两校教师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的平台。另外,双方每年互派青年教师到帮扶学校随结对师傅跟岗学习。

6.学生交流。开展互学互助活动。通过书信访问、共结对子、学习帮扶等活动,建立双方学校学生的联系渠道。开展读书交流、升旗仪式观摩、城乡生活体验等活动。通过思想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交流、学习资料交流、生活困难扶助等形式,拓展两校学生活动范围,丰富交往形式,扩大信息的接受量。

五、活动安排

三月份:

双方领导共同协商,拟定结对帮扶工作计划。

四月份:

选派结对教师,启动结对帮扶工作。

五月份;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六月份: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

九月份;

学生交流活动

十月份

友爱小学教师汇报交流

十二月份;

上一篇:领导在培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模版)下一篇:管宁割席扩写作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