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2024-05-13

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精选8篇)

篇1: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本网()提供:试题下载、课件下载、教案下载、说课稿、工作总结/计划

6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3、还原性: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2Fe2O3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1)可燃性:2CO+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C + H2OH2 + CO)

2)还原性: CO+Cu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Fe2O3+3CO

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O2[CO]2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2-(CO3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

欢迎访问本网:

篇2: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课题1

空气

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二、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五、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例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例如:空气、各种溶液等

多数天然存在的物质,包括矿石、河水、海水等,物质的溶液也属于混合物。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⑤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化学方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

四、化合反应:

1、定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表达式:A+B==AB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①H2O2和

MnO2

②KMnO4

③KClO3

MnO22、反应原理

2H2O2

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2KCl+3O2↑

3、反应装置

选择根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4、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5、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三、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四、分解反应:

1、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表达式:AB==A+B

补充: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条件下可用燃着的木条;现象:燃着木条熄灭。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篇3: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一、本单元的教学应首先从概念的形成入手

(1) 建立和深化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 落实当前概念。在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中, 学生从分子角度认识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 初步建立了微观概念。进入第四单元首先学习原子结构, 把学生再次带入了微观世界的课题, 通过学习实践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同时落实当前所学的原子结构、元素、离子、化合价、化学式等重要概念。

(2) 结合当前概念重新认识前面所学概念, 进一步深化所形成的概念。例如第二、三单元中物质分类的概念, 学生一般都很难理解和掌握, 可借助宏观和微观概念再认识。

(3) 清晰的概念形成之后应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形成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例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概念之间可以建立联系, 从而形成知识体系, 为下面的化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所形成的科学

准确的概念及其体系对物质及符号的表征形式进行梳理整合, 是本单元学习的深入与发展

(1) 借助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深入研究并归纳清楚常见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式。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1) 气态非金属单质, 如氧气O2、氮气N2等; (2) 非金属氧化物如水H2O等; (3)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如氨气NH3、甲烷CH4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1) 稀有气体; (2) 金属单质; (3) 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 如金刚石C、石墨C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 Cl (食盐)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 从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表征形式入手, 即学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的组成与结构:“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的组成与结构:“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汞的组成与结构:“汞由汞元素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

(3) 紧扣宏观和微观概念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首先归纳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某元素, 微观表示 (一个) 某原子。化学式只有两种宏观意义: (1) 表示某物质; (2) 表示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当某物质由分子构成时, 该化学式又是分子式, 分子式的意义是两层微观意义: (1) 表示 (一个) 某分子; (2) 表示 (一个) 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然后举例体会所整合的内容, 例如:符号H是单纯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 只具备以上元素符号的意义。

符号Fe、He、S不是单纯的元素符号, 它们还是化学式, 具备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化学式的意义, 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

CH4、CO2是由分子构成的, 该符号具备化学式的意义和分子式的意义, 如符号CH4表示“甲烷这种物质、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一个甲烷分子、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Na 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该符号只具备化学式的意义, 则Na 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离子符号只能表示“ (一个) 某离子”, 如符号Na+表示“ (一个) 钠离子”。

元素符号、分子式中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一个) 某分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某电荷”。分子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可以看出符号前加了数字后符号只剩下“微观意义”了。到了第五单元, 不管什么符号前加的数字, 只要是用于计算的都可以看为“化学计量数”。

三、精心安排习题, 对梳理与整合的相关知识进行强化和查漏补缺

做法是在一段时间内常用少量的习题针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符号的意义等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强化;利用开放式的信息题强化概念和规范表达能力等。学生利用这类习题可从多方面获得信息, 在思考、表达过程中让概念和知识得到强化和纠正。

篇4: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1.【课本原句】 —Wheres my backpack? 我的背包在哪里?

—Its under the table. 在桌子下面。

【中考链接】 1) —Dad, ______ is my MP3?

—I put it in your desk. (2007浙江温州)

A. whatB. how

C. whose D. where

2) —Sonia, do you know _______ new club in your school?

—Of course. Im one of its members. (2008浙江绍兴)

A. a B. an C. the D. /

【答案与解析】 1)选D。根据答语来判断,所问的应是地点,所以要用where。2)选C。定冠词the用来表示特指。

2.【课本原句】 Please take these things to your brother. 请把这些东西拿给你兄弟。

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你能把一些东西带到学校吗?

【中考链接】1) —Why do Chinese people like red?

—Because they think it can ______ them good luck. (2007浙江金华)

A. carryB. bring

C. makeD. take

2) —Ann, ______ you say this word in Chinese?

—Yes. Its easy. (2008海南省)

A. may B. canC. must

【答案与解析】 1)选B。bring them good luck意为“给他们带来好运”。2)选B。can意为“能;能够”,表示某人做某事的能力。

Unit 5

1. 【课本原句】 Does he have a ping-pong ball? 他有一个乒乓球吗?

【中考链接】 My brother has lunch at school every da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 your brother ______ lunch at school every day? (2007新疆乌兰察布市)

【答案与解析】 填Does; have。行为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的构成方法是在句首加Do或Does,原来的谓语动词要用原形。

2.【课本原句】 Lets play soccer. 咱们踢足球吧。

【中考链接】1) —Mum!The boxs too heavy.

—Dont worry. Let me ______ it for you.(2007浙江台州)

A. carryB. carries

C. carryingD. to carry

2) ______ football in Peters room tells us that he likes playing ______ football. (2008广西北海)

A. The; theB. A; a

C. The; /D. An; the

【答案与解析】 1) 选A。当表示“让某人做某事”时,要用“Let +人 + 动词原形”结构。2) 选C。动词play后面接表示球类的名词时,名词前不用冠词;第一个空用定冠词是因为特指彼得房间里的那个足球。

3. 【课本原句】 That sounds good. 那听起来很好。

【中考链接】 —Do you like the English song Big Big World?

—Yes. It ______ very beautiful. (2008江苏宿迁)

A. feelsB. hears

C. listens D. sounds

【答案与解析】 选D。从第一句的意思来判断,歌曲应该是“听起来”。

4. 【课本原句】 But he doesnt play sports. 但是他不做运动。

【中考链接】Tony likes listening to music, ______ he hates practicing the violin. (2008辽宁大连)

A. butB. soC. and D. or

【答案与解析】 选A。but意为“但是”,用来表示转折。

Unit 6

1.【课本原句】 She doesnt like ice cream. 她不喜欢冰淇淋。

【中考链接】The twin needs some bananas. (改为否定句)

The twin ______ need ______ bananas.(2007甘肃兰州)

【答案与解析】 填doesnt;any。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否定句要用dont或doesnt来构成。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否定句要在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加上doesnt,原谓语动词要改为原形。some意为“一些”,一般用在肯定句中,否定句中要用any。

2.【课本原句】 Running star Sandra Clark eats lots of healthy food. 跑步明星桑德拉·克拉克吃很多健康的食物。

【中考链接】根据汉语提示,写出所缺单词。

It is good for us to eat ______(健康的) food. (2007江苏徐州)

【答案与解析】 填healthy。healthy是形容词,意为“健康的”。

3.【课本原句】 For breakfast, she likes eggs, bananas and apples. 早餐她喜欢吃鸡蛋、香蕉和苹果。

【中考链接】1) 根据英语解释写出空白处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

Having good ______ (the first meal of the day) is very important.(2007四川乐山)

2) —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______ lunch?

—Rice, beef and vegetables. (2007四川广元)

A. to B. forC. on

【答案与解析】 1)填breakfast。一天中第一顿饭是“早餐”。2)选B。表示“某顿饭吃什么”时,要在“某顿饭”前面用介词for。

4. 【课本原句】 For lunch, she likes hamburgers, salad and pears. 午饭她喜欢吃汉堡包、沙拉和梨。

【中考链接】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We have three meals a day: breakfast, l______ and supper. (2008海南省)

篇5: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最多的元素是 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2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篇6: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教学设计

作者:骆洁敏(花都区实验中学)审稿:江耀村 朱少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能力目标

1.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2.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2.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3.通过对碳化学性质的学习,感受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本课题对金刚石、石墨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c60等其他碳的单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c60,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对碳单质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图片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让学生讨论思考最后自己推断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设计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宗旨,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调查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跟其学习的兴趣有关,所以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极力的设计出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活动,如开题时的引入就创设了情景,引起学生兴趣,但本课题涉及的实验不多,所以第一课时只能通过精选图片,尽可能的使学生对碳的几种单质获得充分感性的认识。而且,虽然这一课题的内容在整个单元里比较简单基础,学生一学就会,如果尽量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让他们讨论,联系生活,最后得出结论,达到知识的内化。

同时,本课题的设计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如开题前通过讨论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的组成元素,得出同一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从而引出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对金刚石、石墨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c60等其他碳的单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每节课的课后都精选练习题,让学生的新知识得到巩固,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四、教学过程

3.c60

1.c+o2===co2(o2c+o2===2co 高温

2cuo+c===2cu+co2

五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 2.石墨【第二课时】 二 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 2.可燃性 点燃 充足,碳充分燃烧)点燃

(o2不充足,碳不充分燃烧)

3.还原性还原反应概念:p108 六 学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 碳的几种单质

1.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导致它们的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2.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3.其他几种含碳单质的用途比较

【思考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性质 用途()

二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常压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2.碳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充足,碳充分燃烧)(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不充足,碳不充分燃烧)

3.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

1、下列各级物质中,属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金刚石、石墨、c60 b、氧气、氢气、氮气 c、煤、石油、天然气 d、水、冰、干冰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3、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账本等应用毛笔或诸如碳素墨汁的钢笔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被氧化成稳定的物质 c、被还原成稳定的物质 d、跟纸反应生成稳定的物质 4.影响碳的化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 b.水 c.日光 d.温度

5.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 组成的单质,其中,金刚石、石墨是由 构成的,c60是由 构成的。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写出下列物质所具有用途相关的性质:

(1)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有很强的 性;(2)石墨可以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 性。

篇7:必修一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定义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 ~ 分子 ~ 离子(团)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接近宏观的。

因而它们的自然规律也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最为息息相关。作为沟通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l-;

篇8: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关键词: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

一、综述

1. 化学课程资源的涵义及其分类。

(1)化学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也称为化学教学资源,就是化学课程资源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化学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人力。

(2)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化学课程资源有三种类型:生活化学课程资源、环境化学课程资源、实验化学课程资源和人力化学课程资源。

2.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建立就是要先把搜集来的大量化学课程资源,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加工后的课程资源根据章节分类,把与某一章节有关的各种素材内容都编辑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化学课程资源包。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阐释。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欠缺; (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 (3) 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地利用;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不协调; (5) 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因地制宜。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 开放性原则; (2) 经济性原则; (3) 针对性原则; (4) 个性化原则; (5) 科学性原则。

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分析

1. 基本理念。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化学教学做到两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其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无论其资质、志向,都应该有机会接受基本的科学素质教育;二是坚持全面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2. 课程目标。

顺应国际化学教育的动向,我国的化学教育目标应是“为所有学生的化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和赞赏化学”。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7~9年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规定。

三、开发资源包

1. 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单元的要求、建议,并进行分析。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 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 意识到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 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 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 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习并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第一单元作为化学这门课程的首要内容,课程标准并没有像其它单元那样有明确的内容规定,这也是因为第一单元的性质所决定。第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化学,认识化学。在这一单元中,也让学生接触到了科学探究,及一些实验的基本技能,所以课程标准在这两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但这些并不完全是第一单元的任务,它应该是整个初三甚至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

2. 资源包的开发过程及内容。

(1)要开发初三第一单元的资源包,这里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将教学涉及的内容加以总结。

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对各课题的分析总结。课题一:首先,教材列举出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从而引出化学,因为这些愿望都可以通过化学家的努力逐渐实现;紧接着顺着思路提出什么是化学,并最终得到答案;最后又讲述了化学的发展史。课题二:首先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讲述了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最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课题三:首先提出走进实验室必须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接下来讲述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及化学学科特点,对所要查找的资源类型、特点进行考虑。初三学生是首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认识化学这门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化学的一些概念,应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其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学习更轻松,活泼,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化学的学科特点,还应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具体的资源开发过程:

第一,课题一的开发过程:陕师大附中老师是直接讲解衣食住行中有关的化学物质,考虑再三,笔者认为,若将生活中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学习时既不陌生,又可调动其积极性。为此,笔者将生活中的食盐、味精、醋等作为资源带入课堂,同时,还充分发掘教室周围的资源,如衣物的成分、学习用具、玻璃等,让学生自己找寻。接着,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其它物质,并用图片展示出来,说明化学物质,如车、肥料、药品、厨具等。因为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这一概念,所以有必要对物质和物体加以区分。在区分这两个概念时,可先提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后再得出结论,如铁皮、铁块都是由铁原子组成,前者是物体,后者是物质,等等。

对于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逐个分析、层层深入。先探讨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通过实验对比,如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的反应,让学生感受到两种物质组成与同一种物质——水反应现象的巨大差异,从中得出结论,是因为钠与铁是不同的物质组成,所以性质差异如此之大。接下来再研究物质的性质,物质性质不同,用途就不同。通过逆向思维,找到用途不同的两种物质,但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组成,如石墨与金刚石的性质对比等。

对于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通过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入手讲解,如衣服,从棉麻、丝绸到现在的合成纤维,如涤纶,就是因为合成纤维有耐磨、不易褶皱的性质等进行讲解。这样的处理,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也可使它们一步步自己总结化学的用途。得出结论后,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强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不仅是已有的物质,还有人工合成的物质,可以加入一些前沿的科学、重大的事件,如神七的宇航服、染料;SARS,等等。此外,还可通过图片中的视觉震撼来说明,如尼龙绳吊起大卡车,站在火上的猫不会烧着等。查阅有关资料后,也可作为资料让学生在课后阅读。

化学史不但忠实地记录了化学概念、学说、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化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成就的过程,更以独特的方式集萃了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优秀成果,展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规律和化学家的人格与魅力,是人文精神的集中载体,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教材。化学史也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化学史的讲解让学生对化学的发展有了整体了解,这部分可直接讲解,也可寻找相关视频,效果都较好。此外,还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下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资料可以是整个化学简史,也可以对化学史的某一具体时期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化学史中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讲解可制作Flash动画、作游戏或制成化学模型等方式进行讲解,这样可使复杂的理论更易理解。

元素周期表可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它的贡献、它的伟大意义、它对人类的贡献,都会使学生产生很多感悟。如绿色化学可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己讲解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学、归纳、讨论,通过讲解加强了解。

最后,针对人们对化学的误解,应加以纠正,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使他们在辩论过程中,对化学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二,课题二开发过程: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电视上有很多有关的影视,这些都可剪切下来播放,以引出实验。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有丰富的故事,这些作为资源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在参看了有关教案、教学视频后,对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认为做简单的实验是化难为简的最好方法。如火柴的折断与燃烧等,就可让学生自己从简单的实验中归纳总结,以形成深刻的印象。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实验,如铁片的燃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探究铁的燃烧产物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探究活动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加深这个过程的体会,可通过习题或实验来加强,如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等。

第三,课题三开发过程:对于化学室的规章制定,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可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认识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重要,为了加强这一观点,可讲述有关不遵守规章制度而造成损失的案例,以使他们真切地体会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具体的实验室规则,这样,他们就会自觉遵守,也给予了他们自由的权利,营造了自由氛围。

此外,有关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也可以作为课后阅读资料来进一步加强学生意识。在课堂上,列举重大的化学品安全事故,可以有效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器具、药品,在实验室的具体情景中介绍,从而为以后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做准备。实践证明,让学生参与讨论实验室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便于他们理解实验室规章的重要性,并使之加强自我管理。然后,教师再通过视频展示违规操作的不良后果,并讲述身边的有关实验室违规操作的案例,让学生自己遵守实验室规则。化学仪器是学生以后实验的基础,所以让学生了解各种仪器的不同作用、使用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讲解或学生阅读总结,或以提问、抢答的方式来处理,形式越活泼、越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由此,为以后具体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此外,对于第一章的习题,应多介绍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如化学史、化学家、事件等,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完成一些简单的知识内容。

四、总结

在对初中化学第一章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笔者学会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也学会了查找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料。同时,还体会到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就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拓宽思路,寻找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这些都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积累中完成,所以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与时俱进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2]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3]徐继存, 等.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 2002, (2) .

上一篇: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下一篇:报考农村专项的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