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作文

2024-04-11

母亲节,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作文(精选7篇)

篇1:母亲节,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作文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我曾经看过一本关于哈佛大学培养学生的书,书名记不清了,但对其中一段话却感悟很深。这段话是这样的:人才的培育与成长,不在于方法,而在于观念,不完全靠勤奋,而主要靠思想。当思想被一种科学的意识所主导,被一种理性的观念所左右时,人生的命运就会从此改变,生命的轨迹势必朝着成功的方向延伸。每个人的人生,不过是受自己意识观念支配的验证自己设计规划的实践过程。这段话让我不停地思索:我们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仅仅是一些在实践中很难运用的书本知识吗?

我从参加工作起,一直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在学校成绩的好坏跟将来的成就没有多大关系?直到有一天我读到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就是人类的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学校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只是为将来学技能知识打基础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而跨入社会后不再学习跟致富有关的技能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那么这个学生在学校学了再多也没有用,学了越多,越成为“书呆子”.相反有的学生在学校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差,但他跨入社会后拼命地学习技能知识或是专业知识,他就能在某一行业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人类与生俱来最大的能力就是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任何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想想各大院校的教授,他们可以说掌握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等的基础知识,但他们的收入和成就并不高。相反,福特、爱迪生、罗斯福、林肯、富兰克林……他们在学校并没有掌握太多的基础知识,但他们却在人类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不朽的成就。不是他们的资质比我们高,而是他们懂得了我们不明白的道理。

谈到这里,我并不是否定学校的基础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到民族存亡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今天我们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仅仅是培养出考试的机器抑或分数的奴隶?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理想的追求,心灵的启迪、思想的顿悟、习惯的养成远远超过考出好的成绩。因为思想和习惯才是决定孩子命运最关键的因素。世界第一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任何行为的改变源于思想的改变。”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两个最重要的观念:第一,终身学习。第二,不要为分数学习,应该为梦想而学习。能够将这两个观念融入进骨髓和血液的学生,学习起来是非常快乐的,而且成绩很稳定。他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以分数而喜,不以分数而悲”.永远明白今天学习的目的是为将来实现梦想打好基础的,他可以在各种考试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他的成绩一定不比其他孩子的差,但他的心理素质、抗挫能力、人生规划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一般的孩子。

新时代的老师,我们交给孩子的应该是除了书本知识之外更多的东西。但“助人先自助”.今天如果你都没梦想,怎么可能培养出有梦想的孩子?今天如果你都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你怎么可能教学生正确面对成绩呢?今天如果你都不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你怎么可能跟孩子讲生命的真谛呢……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讲出他不知道的话语,更不可能讲清楚连他自己都不明白的道理。

篇2:母亲节,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作文

看了流传的一个视频,几百名小学生一起举拳宣誓,“拒绝零食,抵制‘乐天’,爱我中华,从我做起!” 还有教师拿着麦克风说,少买乐天的零食,也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支持抵制乐天。

心底一惊,想起了自己的一个经历。

同学有个六岁的女儿,长得很可爱,第一次见面,同学忍不住逗女儿说,“爸爸这个同学是学霸,现在在美国大学教书,你好好学习,长大了好投奔阿姨去”。我也赶紧顺着话题,“是啊是啊,阿姨也有个女儿,还有玩伴儿呢。”谁知道这个六岁的孩子义正严辞的回答道,“我恨美国,它是天底下最邪恶的国家,我才不要去呢”。同学一下子尴尬了,我没有,代之的却是无限的悲哀,六岁的孩子居然就能有如此强烈的民族仇恨,我不得不叹息教育的失败。

在美国,对小学和中学孩子教育中第一个学会要避免的就是使用“仇恨”(hate)这个词。小孩子打架翻脸了,一方情绪激动,脱口而出不免是“我恨某某某”这句话。每当这时,老师或者家长都会轻声细语地告诉孩子,“仇恨(hate)是一个很强烈的字眼,也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情绪,若果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的话,你也许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做法,而且你并不愿意别人恨你”。

对孩子,美国更专注于诚信和敬畏生命方面的教育。诚信方面以前讲的很多了,敬畏生命却提的不多,记得丫丫班级的孩子在校园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蛇,叫来了生物老师确认是一条无毒、不咬人的蛇,于是孩子们决定收做班级宠物,一个学生叫来了做兽医的爸爸帮助处理伤情,全班学生每人轮流负责喂食,放假时也会有人主动带回家里喂养。后来那条蛇死了,不少孩子很伤心,老师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并一起在校园上安葬了这条小蛇。

二战纳粹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后来成为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每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时他都会送上一封信,信的内容完全一样,“亲爱的教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忍不住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篇3: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

故事一:

一次,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考察。上海的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特别安排了一位资深的中学特级教师上课。上课时,教师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下课前30秒,教师问:“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轮到评课了,中方教育人员盛赞不绝,唯独美方代表一言不发,要告别了,中方代表再也憋不住了,说:“那堂课怎么样?你总得说说啊!”不料美方代表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觉得那堂课糟糕透了。一开始学生纷纷提问,表现出极强的探究精神。可是课上完后,学生却一个问题都没了,这不是把学生探究精神给抹杀了吗?一个学生,连探究欲都没了,哪还会有什么发展前途呢?这不是把学生教‘傻’了吗?”

故事二:

1979年6月,中国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撰写了三万字的报告,其中有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其中也有四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手,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盲”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比较中美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注重学生高分,哪怕其低能!考试成绩是我们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美国教育更注重保护儿童的天性,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衡量学生的最重要的尺度是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

虽然美式的课堂模式和育人理念在中国已经出现,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已经大胆迈出了跨越式的一步,并且成绩显著。但我们衡量教育成败的尺度,仍以学生能否升学——即分数高低衡量孩子的发展。

要想使预言不再出错,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个好的前程,现在中国的教师唯一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天赋不再受学校的侵害,不再把目光只盯着学生的分数,而是全力以赴地培养学生创的造能力,尽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尽管有人还怕不抓住高分,有可能会使我们的孩子失去特别擅长的能力——考试能力。

更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考试内容,考题的设计有时与我们的课改理念相悖。例如,对于甲午战争,我们的教科书和配套资料是这样设计问题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地多少?赔款多少?可能此题能使我们的下一代不忘国耻。而日本对于这段历史设计的题目是:日本每100年和中国打一次仗,十九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称之为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中日战争(我们称之为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打仗,你认为会在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如果日本输了,输在什么地方?分析之。

题目和答案都非常可怕吧?我们还震惊地发现:就在我们教给我们的孩子死知识的时候,人家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创造能力!是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远见。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放在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进化的不竭的力量源泉。创造力远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从教者是否该为我们的素质教育做点什么?怎么做?我们究竟该给孩子生么?我常常陷入这样的思索中。

篇4:母亲节,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作文

nx.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孩子的诗,教给我们什么

时政热点是公职类考试的命题来源之一,不仅笔试会有相关的内容,面试中也会根据一些热门的新闻进行命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近期时政热点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昨天,新华社的一个公众号火了,10万加的阅读量,1万多的点赞。是什么吸引了那么多人?是诗歌,是一群小学生写的十几首儿童诗。完全同意网友们的评论:“没看完就甘拜下风,看完就臣服了”;“小编,麻烦你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给我上堂课”;“孩子的内心世界真美,直戳心窝,忍不住看哭了”。

这些诗真有那么好?这些网友是不是有点大惊小怪,言过其实?这个公众号在网友中引起的反应,与全民价值观现状有关,与教育有关,与儿童成长有关,与“人”有关。还有比“人”即我们自身更重要的吗? 先读几首诗。想象力之惊人,要数这首《风在算钱》:“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钱”。作为一名曾经的语文教师,忍不住要敲黑板了:语言!请注意这首诗的语言!不能更好了,简直就是语言大师!除了想象力,还有哲理。《我》的前面几节,依次把“我”与班级、全国、地球乃至宇宙相比,言其个人之微不足道,最后一节来了一个反转:“妈妈说/没有我/整个家都好像空了”!这首诗好在哪里,应该不需要用语言来诠释、说明了吧?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例举了。宁夏分部

nx.offcn.com

再说网友的反应。网友真的只是读了几首诗——若干分行排列的文字?网友是看见了“人”,这些文字表达了一种力量:对世界的感受能力,对自己内心感觉的把握能力。亚里士多德说:认识你自己。很多人活一辈子都未必认识自己。而这些孩子做到了!诗的语言看似描绘了一个世界,表达了一种想象和感受,但种种集合起来,我们其实是看到了“人”。我们被童真感动了,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非常难得遇见的、非常珍贵的东西。只有在诗的世界才能遇见。这表明,单纯、纯真,仍然是人们渴望的。很多人曾经拥有,但后来失去了(有的人可能从来没有过),而这些孩子让人们看到曾经的自己,或找回自己——世上还有比这更珍贵的遇见吗?网友们不过是正常反应罢了。

近几十年的“发展”,对于人来说,主要是外部生存条件的发展,物质性的发展(且不说环境破坏的代价);人自身的发展,人的精神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甚至抑制了。有抑制就有需求,就有渴望;这些孩子无意之中唤醒了我们。他们是天使,是拯救者。尽管他们自己不知道。

读这些诗,最初的欣喜过后,一个名字冒了出来:湖南沅江中学的罗某杰。他读过诗吗?写过诗吗?读肯定读过,中学语文课本里就有诗,古代的,现代的;他感受到诗的美了吗?诗意在他心里留存了多久?诗帮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了吗?如果有过,又是怎么消失的?在他对老师举起利刃之前,他心中的诗意被什么杀死了?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高晓松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远方,诗能把你带向远方。心里没有诗的人,没有被诗打动过的人,游遍天下,仍然没有到过远方。远方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有的人发现了,有的人一辈子宁夏分部

nx.offcn.com

都没有发现。从自己的内心发现远方,就是发现自己,发现自身拥有的力量,发现人的无限性——所谓“人生的希望”,不在别处,就在人的自身。

所谓“百年树人”,教育的使命,就是致力于人的发现,人的健全,一句话,让人成为人,这应该成为所有个人行为和组织性行为的目标。一切让人成为非人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教育首先不能耍流氓。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职类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篇5:今天,我们该教给孩子什么? 

很多人又要把它归结为人文精神,我却不愿意这么讲。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所谓的人文精神往往停留在一个纯学术领域。而我们的学术研究则习惯了高高在上,总是摆脱不了一身苍白的贵族气,教育是实打实的。既然谈到了要改进教育,就一定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小学教育现状,做些具有实际意义可行性操作的改动。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素质的划分主要体现为技术类和人文类。中小学课程的编排也大体以技术类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文类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为基础。如果说技术类素质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的话,人文素质就该是学会一种你能让别人和你一样能生存的能力。简单的说,我们的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要塑造一种学院式的人文精神,而是要打造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公民社会。

从目前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来看,技术类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的发展是我們国家参与未来竞争的基础,大家关注的比较多。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可他们学科安排的基本方向没问题,每一门学科的安排有其自身科学的规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限于方法论意义上的改动。原本主要应是一门工具的英语一直被煞有其事的当作一门学问让学生去研究,好在现在也朝着更符合实际的方向变。我认为问题最大的该是所谓的人文学科——语文 、政治、历史、地理。今天,他们更像是一门技术,比的是各项细枝末节的熟络,而这还只是从方法论上说。从这些学科的内容设置来看,中小学语文目前仍是偏重于道德(理想)知识(学问),政治则还是侧重于方向和服从,历史则突出了强烈的民族情结。它们都很鲜明的共同体现着思想控制这一宗旨,很显然与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控制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而这才是我们中小学教学改革所要真正关注真正要突破的中心话题,它不应该再是那种方法论意义上小打小闹,而应是方向上的调整。从各科来看至少应该做这样的变动: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应作为中小学政治教学要灌输的主要精神。为什么我们这么痛恨腐败腐败之风却始终得不到有效的遏止?为什么许多当权者明明什么都懂,可真一做起事来却什么都不顾呢?我们总是习惯于从权力的监督机制方面考虑,其实这远不止是一个单纯的政府职能部门的问题。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多数人对权势下的法律普遍缺乏信心,社会机构缺少透明的监理程序很难取信于民;另一方面也反衬出各种监理机构对本该行使监理权力的民众的失望。我们的民众大多还停留在只要不涉及自己利益就对其他明显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漠然视之的阶段。很多不正常现象表面看来是当事人法制观念的淡薄,实质却是当事人周围大量非当事人政治权力的丧失。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体制,而这种体制又是与人的素质相吻合的。所以造成我们今天社会各种不良现象的根源不在于立法的滞后与司法的不力,而在于缺乏一个与立法同步的能贯彻法律精神的公民群体。

公民是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体,公民意识的核心却是政治权力的参与。如果一个人没有对自己权力的深刻认识,也就谈不上对所赋予规则的绝对遵守,而这恰是建国50年来我们中小学政治教育最缺乏甚至是极力回避的话题。今天我们社会法制化进程步履维艰,恰恰也是与构成社会主体的公民缺乏现代公民意识息息相关的,也是这一代代人从小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的后遗症。我们再也不能耽搁了,所以就今天的学校政治教育而言,首要的是强化学生对个人自由与民主权力的理解,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所获权力不是所遵循义务的点缀,追求自由是神圣的职责。这不是当作炫耀身份的学问,而是要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与日常行为甚至自己今后生存都息息相关的东西。这种以政治参与和个人自由为核心的公民意识的普及实际上就是使千百年来仅仅停留在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中带有悲壮意味的匡世济时思想能普及,到普通大众上,扩大政治参与面,避免少数人垄断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对弱势群体尤为重要。“当一切顺利时,公民政治对他们的保护功能未必引起人们重视;然而当出现相反情况,危机来临时带来的沉重代价常常会轻而易举的转嫁到他们头上。”(《天涯》“民主价值的普遍性”作者[美]阿玛蒂里·森)所以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远比单纯给他们一些经济补偿有意义的多。

可是直到现在我们的中小学政治教学所做的恰恰相反,我们强调的最多仍是国家观念下的秩序,意识形态的灌输,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仅空洞还极易引起反感。而政治课本中的法律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更像是一张网,谁触犯它就要被关进去,而却忽略了法律的另一面。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对法律不仅丧失了亲和力,还会对他敬而远之,学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我认为小学初中的政治课教学应以图片化具体事例演示为主,让学生从感性上先对法律产生一种直观认识,从而形成亲和力。比如可以把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经济半小时》等涉及基本国事民情的栏目编成丛书,有条件的可以结合电视图象教学。同时为了增强亲近感,还可以穿插一些当地电台播放的有影响的重大法律事件,这样既鲜活真实又贴近生活有警示启发作用,还有利于了解国情。通过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观看中认识到权利得不到维护的后果,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法律和自己的权利。如果真是坚持下来,初中毕业的公民意识要上一个新台阶,比学目前的政治教材肯定要强得多。到了高中,随着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提高,他们自然就应该学习更为复杂也更为具体的法律样本。政治学习在适当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的同时,应多学点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赳、卢梭、杰斐逊、爱默生等人的作品,我这样说希望不要引起什么误会,不管我们承不承认,这一步是无论如何也跑不掉的,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必须承认,这样做是极易引起争论的,也有许多困难,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去尝试的理由。相对于我们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我们是耽搁不起的。

生命意识

当前对中小学语文要求改革的呼声最高,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伟人讲话、报告文件和代表传统文化的古代诗词文赋;大量形式与内容都远远脱离时代脉搏的品德说教和讲究治学的方法论;鲁迅及其他一些老作家作品(以建国前和文革前文学作品为主);再就是少许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很显然让正处于青春期那些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是不可能的。中国青年报曾作过一次中学生对所学学科的调查,其中最不受欢迎的两科是政治和语文。如果说政治学科带有其不可避免的政治取向而难免空洞的话,原本应该丰富精彩的语文名列第二就实在叫人难以琢磨了。这显然不是语文的教学方法问题。现在的语文教学已基本上沦为一种纯粹的技术,就是“赶鸭子、填鸭子、烤(考)鸭子,板鸭子”四步走。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变化。经过修改后的语文教材在政治倾向性方面有所删减,大量增加了古诗文的内容,似乎要从一种侧重世界观改造的政治功用性教材转向侧重审美欣赏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功用性教材。但是过多的古文,过于沉重的诵记传统诗文的压力不仅不能使学生从大量古代文献中获取该有的东西,反而由于文字上的陌生极大妨害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愉悦性。弄的不好则是罗锅摔跤,两头着不了地。

我们对语文的认识始终没真正弄到点子上,要么是拿他当工具使,花大量时间从事一些没多大意义的方法论研究;要么是始终把他当学问处理。除了过于专业化的审美体验外,无论过去现在,语文的学习仍然是一种纯成人化的伦理性实验,所谓“传道”仍然是把成人们早已酿造好的道德伦理药丸让孩子们服下,希望他们长大后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圣人。从古到今的语文教学其实都是这样一种方式,以成人为中心从成人的角度考虑孩子该学点什么,该得到什么。有一个基本问题必须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们学语文?当作家?圣人?当学者?都不应该是。今天我们让孩子们学语文我觉得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让他们达到文明世界一个真正的现代人健全人格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生命意识。过去,我们过多的突出了为道义献身的必然性而忽略了作为生命的人(特别是普通人)本身的神圣性,更不用说与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地球上的一切生灵了。就拿现在谈的很多的生态环境保护,西方人是从原始生命的角度,认定地球上所有生命是平等的,所有生物都应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力,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不受侵犯的生存空间。

所以我以为我们的语文教學有比我们的传统文化更重要、更迫切需要让孩子们了解的东西,那就是建立在生命本身角度上的生命意识,从原始生灵的意义上去看待人,让孩子们在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去感受生命、珍爱生命、珍爱有生命的同类,以真正友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来看待比自己弱小的生灵,从生命本源上确立一种平等意识。让我们的孩子变成真正的人,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现实的真正目的。

具体操作上,应分三步,小学主要是识字为主,要孩子们在彩色图页或电视动画的陪衬下愉悦的享受识字乐趣,同时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在老师的陪同下直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中的生灵,使孩子们对有生命的东西有一种直观的认识,培养朴素的认同感;初中阶段在掌握简单的审美欣赏技能后融入一些简短的有生活气息的哲理小品,以图文并茂的有关生命化的作品的教学为主,可不可以把中央电视台的系列短片《人与自然》《动物世界》或著名译制片《地球与人》《生灵的呼唤》编成教材。要知道他不仅是告诉我们动物的有关知识,而且塑造着我们对生命的基本看法。这是一种语言,讲述生命故事的古老语言,可我们对它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到了高中所选教材自然要复杂些,除了语文的基本环节,比如阅读理解的东西相应要加深外,语文生命教学的宗旨不能丢,这时应由感性阶段逐步过渡到理性阶段,而传统中国文学在这方面是相当欠缺的。我们还是不妨以西方文学为主,从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一路延续下来的对生命的礼赞与怜悯,对生命本身的怀疑与拷问都是值得我们(特别是那些搞文学的人)好好体会的。我们的孩子未必能完全看懂,但应从更高意义上限度的理解生命。这也是我们人文精神真正核心的部分。

自省意识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

‘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责?’‘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方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这是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母亲的记录。同样是教孩子学习历史,我们看到了中美双方的巨大差异在这里我希望我们不要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教授历史方法论上的差异,我们应该透过这差异看到两国人在对待历史态度上的巨大分歧。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设问中,向孩子们传授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命运让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的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他的答案有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我们的历史教育呢?我们似乎并没有全民从心底真正认同的历史。更多的时候,它充当的是政治的晴雨表,因为它的阐释权总是停留在为数不多的人手里,而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历史的真实距离他们是那么遥远。

我们为什么要学 历史?我们学习历史不仅是了解5000年灿烂文化,也不仅是揭示我们民族过去一个多世纪所蒙受的苦难,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是要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潜能。也许我们历史太悠久了,我们民族滞留在殖民化的阴影里太长了,时至今日一提起历史,我们眼前浮现的是5000年的文明和近代那段丧权辱国的日子,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绪伴随着虚幻的历史自豪感和挥之不去的屈辱就油然而生了,可贯穿于日常行为方面则体现为一种深刻的人格分裂。对整个国家而言,历史常常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对个人而言,他更多体现为一种生存策略,而到了学生们手里则成了一道道琐屑而严密的填空或问答题。谈的时候每个人都慷慨激昂,可谁也不愿往心里去,除非政治需要的时候,这一点从孩子起就开始了。

篇6: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1.下面图()不能沿折线围成正方体。

2.如果将下面的正方体展开图沿折线围成正方体,2的对面是()

A.4 B.5 C.6 D.3

以上两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正确的分析方法,而是用猜的方法。老师们分析认为,这部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力差,不能建立起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联系。在商讨相应的解决策略时,有一个老师介绍了一个巧妙的“简易方法”:凡是遇到类似的题目,不管选项怎样变,只要让学生动手用纸片做一做、折一折,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了。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并决定到班上推广使用,以保证学生解答类似题目的正确率。

从表面看,这种“简易方法”不但有实效,而且让学生动手操作了。但再仔细反思一下,这种“简易方法”不要说是高年级学生,就算是低年级学生也能掌握,难道只要动手会做正方体的展开图就是学生最终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吗?

我们首先聚焦《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为: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我们再次研读这部分教材内容,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由二维平面图形向三维立体图形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与空间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学生看到各种不同的图形能够判断出能不能沿虚线围成正方体,还能在展开图中找到各组相对的面。

如何正确领会课程标准的意图呢?怎样才能达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呢?那就需要我们理念与实践并行。

一、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光靠看、听是不够的。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动手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制作正方体学具,学具的制作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充分经历把正方体剪开得到展开图的过程,并且通过多次剪,得到不同的展开图,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剪法得到不同的展开图,再让学生把展开图复原成正方体。通过这样展开、复原的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熟悉正方体的各个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教师要精心组织好操作后的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个案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学生在充分的动手剪、折的操作活动中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从而丰富了空间感知,逐步形成了空间想象能力。因而,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沿虚线能围成正方体,学生学得很轻松,也能很快在展开图中确定各组相对的面。

二、归类比较,抽取规律

将学生用不同剪法得到的不同展开图归类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寻找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操作验证,引导学生发现: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隔着一个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可以隔着一些面。判断看到各种不同的图形能不能沿虚线围成正方体或者在展开图中找到各组相对的面,就要以上述条件为判断标准。要想达到较快的判断,需要特别提醒学生两点:一是优先考虑同一行或同一排中正方形个数较多的;二是相邻的两个面不可能互为对面(如果一行中有四个正方形,那这一行必有两组对面,第一个与第三个为一组,第二个与第四个为一组,剩下两个为一组;如果一行中有三个正方形,那这一行必有一组对面,第一个与第三个为一组,与第二个不相邻的一个正方形正好和第二个正方形组成一组对面,与第二个相邻的两个正方形也可组成一组对面;对于第三类、第四类两种特殊展开图,只要依据以上两点去推理判断,也能较快地找到各组的对面)。

三、要有长远目光

动手用纸片做一做、折一折,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就算老师不说,也有学生会这样做的。面对学生的“简易方法”,我们该怎样引导呢?如果只顾教师眼前的利益,蒙蔽学生虚假的正确,那是短期的“杀鸡取卵”式的教学行为,是以牺牲学生良好思考习惯为代价的。如果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会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帮助,还对学生的数学思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有长远目光,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发展的后劲与潜力。我们教学生小学六年,要为学生着想一生六十年。

篇7:阅读课,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我想,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实实在在地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当学生真正成了“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时,语文素养的获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如何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导语的设计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前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导语,或生动有趣、吸引力大,或声情并茂、感人肺腑,让学生或被吸引、或被感动,让学生自觉地去阅读。例如,在教学《白雪公主》一课时,就可设计这样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白雪公主是那么的美丽、善良,她来到了森林里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白雪公主》……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课文。如果在课堂上敏感地发现学生答问中有关于课外阅读的信息,我就马上肯定他会把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来解决问题。

常言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腾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机会和条件,都能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及时鼓励自主阅读,每次在学生自主地读书后,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充分的肯定使他产生继续阅读的愿望,而且个人的情绪愉悦、高涨,阅读兴趣随之高涨,并且会带动其余的学生效仿他这种阅读行为。

学生要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要学会从文本中汲取精神养料和获取知识。所有的“学会”离开了“训练”都将是一句空话。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自己就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给学生适当地指点一下。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了注脚。读书如何有层次性和指向性,在课堂上我们如何做好引导的工作,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要保证朗读时间,让朗读得到落实

落实朗读就要合理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做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二、要明确朗读目的,讲求朗读实效

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其训练的目的、要求各不同。初读课文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要求朗读正确、流利。分段讲读课文时,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等,这时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还应能传达出每部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全篇课文之后,朗读就要求学生对课文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把握,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我在教《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台湾的蝴蝶以它的品种多、数量多而甲天下,尤其是黄蝶翠谷的蝴蝶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一睹它的风采,现在我们需要聘请一名出色的导游,为游客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样我便顺势引导学生要作为一名导游,要能把游客吸引住,首先就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黄蝶翠谷的美。这样一来,连平时不爱张嘴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总之,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阅读方法加以指导,重视阅读效果,坚持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李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作者简介:龚蓉波,女,1972年2月出生,专科,就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胜利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上一篇:在实践追求和发展真理下一篇:游玩上海的观后感心得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