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2024-05-23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通用6篇)

篇1: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什么是诗歌呢?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漫长,几千年中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面貌,我们大致把中国诗歌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

这是中国诗歌产生和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先秦诗歌从原始歌谣到诗经、楚辞,大约有三千以上,但现存只有五百余首。

1、上古歌谣

古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产生在生产力极低、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时代,是先民们的集体口头创造。它起源于劳动,是为了协调劳动节奏,减轻劳动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劳动号子,后来随着先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发音器官的发展,这种由节奏的呼喊逐渐变成有意义的语言,这样,富有韵调和节奏感的诗歌便产生了。

据记载,最早的上古歌谣大约产生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如《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古老的猎歌。前两句是说先民砍断竹子,再把竹子绑在一起做成弓箭;后两句是指将土块用弓箭弹出击中猎物。它反映了我国渔猎时代先民的劳动生活,再现了它们制造工具和射猎的过程,描绘并歌颂了劳动和劳动者,洋溢着先民学会制造工具以及获得成功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歌谣又经过传说的黄帝时代、尧舜禹时代以及夏商时代,进一步得到发展,作品数量多了,艺术水平也提高了。

2、《诗经》的产生 周代,不但涌现了大量的歌谣,还产生编定了诗歌的集大成者——《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精华,不仅时间长,内容大,范围广,而且艺术性高超,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源头诗歌史的典范。

3、楚辞的产生

楚辞是中国诗歌史上另一个灿烂的高峰。它是在战国后期,由南方楚国(今两湖地区)的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句式长短不齐,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

二、汉魏诗歌的发展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但由于它统治时间短,而且在文化上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钳制读书人的思想,所以其诗歌没有什么成就。

汉建立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恢复繁荣,学术文化发展,诗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1、汉乐府民歌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收集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数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有感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五言为主。代表作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被称为“长诗之圣”。

2、文人五言诗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在东汉五言取代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如《青青河边草》、《明月和皎皎》等,这是有一组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多写游子思妇之情。

3、魏晋南北朝诗歌

这是我国是历史上有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时期,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当时南朝社会相对稳定,是诗坛的中心。这一时期诗歌的成就主要有,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样式基本形成,如:五言古体诗有新的发展,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律体形成。起用明年健身岳等人提出“四体把病”说,产生了“永明体”,它是我国律诗的开端。到南北朝后期,五律大体成形,南北朝民歌中的五言短诗演变为五言绝句,七律七绝在此期间有了雏形。可以说,在中国古代诗歌集中基本样式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一关键期。

从诗歌流派上看,此时各种风格的诗歌很多,如:

(1)建安风骨:以“三曹”、王粲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中心的文人,视作大多反映时代**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具有“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风格。

(2)山水诗兴起。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南北朝的谢灵运、谢眺都善写山水诗。

(3)南北朝民歌成就较大,南朝民歌清丽婉转,北朝民歌质朴刚劲,如《木兰诗》。

四、唐朝诗歌的发展

隋朝诗歌成就不高,主要作家有卢思道、薛道衡等。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留下近五万首诗歌,著名诗人五六十人。

(一)唐代诗歌的原因

1.唐代经济繁荣为诗歌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统治者对诗歌的喜爱和提倡,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广泛的群众的基础,促进了诗歌的繁荣。3.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研习,成为了唐代诗歌繁荣的直接原因。

(二)唐代诗歌的发展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滨王)和陈子昂,承汉魏风骨,扫颓靡诗风,扩大诗歌题材,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盛唐是诗歌繁荣的顶峰。(1)出现了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他们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诗仙”李白诗歌风格雄奇飘逸,率真自然;“诗圣”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被誉为“诗史”。另外盛唐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

(2)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描写自然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3)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出塞)、王之涣等,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悲壮雄奇。

3.中唐:安史之乱后,进入中唐时期,经过短暂过渡,唐诗呈现出第二次繁荣,出现许多著名诗人。

(1)元白诗派: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大力发展新乐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即教化作用,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要通俗易懂。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2)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与元白诗派不同,崇尚险怪,用险字,用险韵。如韩愈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另外,中唐具有艺术个性的诗人还有刘禹锡、柳宗元、贾岛等。4.晚唐:诗风趋于卑弱,感伤色彩较浓。成就较高的是“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李商隐擅长七律,如他的《无题》诗。

五、宋代诗词

(一)宋诗

宋诗歌成就不如唐朝,但自有特点,如宋诗曲折幽深,注重理性,长于思考;宋诗在题材上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成为诗料。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言通俗平易,但富含哲理。

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即苏轼、黄庭坚;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褒、范成大、杨万里。

(二)宋词常识 1.词的别称

词又称“诗余”,属于诗歌范畴,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按谱填写,句式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词在初始阶段多表达儿女情长,风格缠绵哀婉,苏轼则开了豪放词的先河,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2.词牌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3.词的特点:

(1)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2)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3)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4)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4.宋词流派

(1)柔婉派:柳永、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姜燮、(2)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六 元代

诗文在元代处于低估时期。但元代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体——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散曲形式更自由,语言更活泼,具有浓厚的市民色彩。

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乔吉等。

(七)明代

明代的诗歌成就不高。

明初兴起“台阁体”,主要为了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明中期,为反对“台阁体”,先后出现了“前七子”、“后七子”,他们提出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之后又出现“公安派”“竟陵派”,反对复古的机械模仿,提倡抒写性灵。

(八)清代

诗歌成就也不大,主要诗人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士祯、袁枚、龚自珍等。清末发生了“诗界革命”,出现了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派诗人,革新了旧体诗的形式。

词在元明走向衰落,在清代又呈中兴气象。流派很多,有豪放的,清新的,现实的。著名词人如纳兰性德,风格似李煜,善作小令,长于白描,以情取胜。

篇2: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及汉乐府诗。

2、了解《诗经》和《楚辞》。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经》和《楚辞》的特点。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吴越春秋〃弹歌》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2、(1)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3、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4.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1)代表作:《离骚》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

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2)《九歌》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共十一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3)《天问》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5、总结: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三、汉乐府诗

1、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2、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但它又与《诗经》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以叙事为其特色。这些歌辞描画了惨重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淫腐朽,反映了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人民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具体的汉代社会现实生活图景。

汉乐府民歌善于通过戏剧情节的铺叙,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塑造出特定环境中富有个性典型形象。

3、汉乐府诗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4、《上邪》 《陌上桑》 《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5、《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6、《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7、《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收录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之内。这些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属于地主阶级中下阶层。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

《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典。

2、《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篇3: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发展概况及评价

1 概况

1.1 上古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献很少, 只是传说中零星的记述了一些人物, 如有伏羲、彭祖、黄帝等。伏羲提倡男聘女嫁, 发明了九针, 组织跳舞, 规定礼仪, 创立音乐等可视为后世优生思想、饮食、音乐、针灸、导引疗法的雏形。彭祖的养生方法主要有导引、服气、房中、饮食。黄帝经常与一些医家、道士等探讨养生的问题, 注重精神情志, 恬淡虚无, 主张顺应自然变化规律, 注重锻炼和饮食。黄帝思想中最可贵的是他对生死的认识。《周易》不但主张顺应自然, 还注重道德修养, 如”善不积, 不足以成名;恶不积, 不足以灭身。”

1.2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养生思想史是最重要的时期, 儒家和道家的形成丰富了养生思想, 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养生家不但重视饮食、起居、精神修养, 还提出运动养生的思想, 对后世许多养生的方法和观念的完善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子首先主张返朴归真, 提出“无知、无欲、无为”, 其次提出少思寡欲的思想, “养生之道, 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 洗内心之污垢也” (《老子·第四十六章》) 孔子不但主张“仁者寿”, 而且提出“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主张应当“通习六艺, 臻于三德”, “五音贵和, 形神兼修”, 认为礼、乐、射、御、书、数等都可强身健体, 修身养性。孟子首次提出系统的“精气说”, 并注重“浩然正气”, 主张节制情欲, 如《孟子·尽心》“少嗜欲为贵, 服药十年, 不如独宿一宵, 节食以去病, 寡欲以延年。”《吕氏春秋》中《本生》、《重己》、《贵生》、《先己》等, 认为生命比权位更重要。

1.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是我国养身理论思想开端。《黄老帛书》、《淮南子》、司马迁、王充的学术思想, 以上这些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系的形成为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正确思想基础, 同时自然科学和古代医学的发展为养生思想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华佗重视导引和运动的作用, 他创“五禽戏”, 把汉代的彼此之间并无联系, 孤立而简单“导引”发展为一套完整而又连贯的养生思想理论体系, 张仲景主张“养慎”, “调和五味, 提倡”导引。王充将优生与长寿联系起来探讨, 提倡少生、少育。反对老子无欲无为的养生思想。他认为, 人的寿命的长短, 主要决定于先天禀赋, 与社会诸多的因素有关, 而与人的恶善毫无关系。董仲舒主张养气, 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养生之大者, 乃在爱气。”他又提出中和思想, 能以中和养其身者, 其寿极命。“秦汉与养气相关的方术有导引、吐纳、行气, 以及食气、辟谷方法”。此外, 房中术已成为延年方术的一种, 长沙马王堆出土竹简、帛书有《十问》、《养生方》、《杂疗方》) 、《 (合阴阳) 》、《天下至道谈》, 充分证明了当时房中术的盛行。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崇尚老庄之学, 主张清静无为, 顺应自然, 养生学进一步发展, 养生思想体系进一步完善。养生实践上, 由重视导引、吐纳转向炼丹、服食, 服食、服气曾盛行一时, 进而形成了一系列颇具道学特色的养生方法。养生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述有稽康《养生论》、葛洪《抱朴子》、张湛《养生要集》、支法存《道林养性》和陶弘景《养生延命录》、《导引养生图》、《养生经》。房中类书籍有《玉房秘诀》、《徐太山房中秘要》。”稽康养生观蕴含着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内容, 且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和实践价值。[1]

1.5 隋唐时期。

继魏、晋、六朝之后, 养生学不断发展, 其特点是儒、释、道医结合, 提出很多科学的论述,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孙真人摄养论》《摄养枕中方》、施肩吾《养生辨疑诀》、王仲丘《摄生纂录》、司马承祯《天隐子》和《坐忘论》。他的学术思想源于老庄, 又吸取了佛教和儒家修养方法, 提出“静心坐忘”的理论。孟诜《食疗本草》为现存最早的食疗学专著。他在饮食方面, 细致论述了各类食物选择、服食方法、时间和配伍宜忌、副作用, 他大量应用动物脏器, 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中医药的内容。

1.6 宋金元时期。

宋代是养生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学技术发展, 社会进步, 活字印刷术为养生书籍的编辑、出版、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养生学从理论到实践呈现繁荣、崭新的局面。《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摄生者, 先须洞明病源, 知其所犯”, 从病因学角度认识养生规律, 注重研究不同时期人体生理病理特征, 提出养生阶段论, 由于一些帝王的追崇, 道教养生思想盛行, 创编了“八段锦”、“小劳术”、“二十四势坐功”等导引、行气、内丹、坐禅方法。“两宋时期, 出现了一些主张四时摄生与季节导引的养生家。他们以《内经》运气学说为依据, 结合养生经验, 阐述会推衍养生之旨。”[2]

1.7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养生学的调养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中国的养生文化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传播, 其中唯心成分日益减少, 许多养生家都开始主张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大众化。”[3]养生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 治形宝精、药饵与饮食、动静结合的养生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进一步得到确定, 出现了多部通俗性养生专著。

2 评价

科学哲学家萨顿说:“一个理论的价值, 一项事实的重要性, 完全依于从中可以引申出什么样的结论, 依赖于产生的结果。”这为我们判断、选择和评价中国古代养生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养生学派林立, 相互渗透, 养生方法繁杂, 由少到多, 养生文献极其丰富。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医学、哲学价值, 为人类预防和战胜病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繁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但是, 中国养生学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除道家的一些养生方法外, 其他学派大多忽视自然科学知识, 鄙视生产劳动技术。首先, 儒家养生以伦理为核心, 排斥其他知识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不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发展的, “从养生的角度看, 由于他们始终把道德修养置于养生的中心位置, 使其不能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养生理论方法, 只能是形而上的议论和说教……”[4]其次, 道家养生观过分注重顺应自然, 只强调忍让、无欲、平静具有消极一面, 不提倡积极进取的心理, 而且推崇消极避世的心态, 把世俗之事看成是妨碍健康的一大根源。养生中的“中和”思想对自然的认识, 主要依靠感知经验、直觉证悟, 缺少理性分析和逻辑推论。第三, 过度的禁欲、素食有碍健康。现代医学已经证明, 过于节制性欲、饮食, 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过程, 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和身体健康素质的下降。

参考文献

[1]周际明.中国古代养生史略[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9:132.

[2]严世芸.中医学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4:301.

[3]周际明.中国古代养生史略[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9:249.

[4]谢惠蓉.儒家养生思想辨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 :33.

篇4: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初探

一、听——感官上的认识到心灵上的升华

听名家诗歌朗诵不仅从感官上对诗歌进行了初步的认识,更能在心灵上捕捉诗歌的情感基调,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感情。名家诗歌朗诵往往配以与诗歌相协的背景音乐。优美的朗诵和背景音乐,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能使学生进入诗歌描写的境界。这样提高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把学生带入诗歌描写的境界,令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心灵上感受到诗歌最近距离的触摸、最深切的涵义、最潇洒的内容。还有加上诗歌画面再现的,那样最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对所学诗歌刻骨铭心,久久回味。教师朗诵如果不错的话,可以尝试配乐朗诵,效果有时可能更好。

二、读——用“美读”读出诗歌的“三美”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新课标中关于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诗歌就是要读,多读,而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读诗歌的方法。

美读不同于干巴巴地读书,美读要求我们投入极大的感情,读出诗歌的“三美”:即语言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古人在《毛诗序》中就有“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的说法。叶圣陶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提出了美读的定义。其中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最最特别的特质。我们要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

美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求学生有感情的美读。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有几个方面的准备:

1.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他的“知人论世”观就是说要对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有了了解,学生才能读出读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

2.进入角色。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体验,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我们要用美读;要用美读来品味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3.创造情境。

在现今课堂上,学生可能因为胆怯,怕读不好被人笑话等等原因,不愿意当众读诗,这时候,我们需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当堂诵读的机会,开诗歌朗诵会等、诗歌朗诵比赛等,多让学生参加、体验一下读诗,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功。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爱上读诗,爱上美读。

三、品——鉴赏诗歌

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对于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诗歌之美,是所有文体中最感性,最动人的了。短小精悍的语言,高度地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美丽的画面,面对古人浩如烟海的隽心而出的诗句,我们如何指导学生鉴赏?

1.背景知识。

在诗歌鉴赏前,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下诗歌的背景知识非常重要。背景知识包含:诗歌本身的格律等常识、诗人、写作背景等等。也就是诗歌鉴赏中所提到的“知人论世”。有了这些背景知识,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更好的去品味、揣摩全诗。

2.把握意境。

鉴赏诗歌需要把握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其中“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我们要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

3.会找诗眼。

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以鉴赏诗歌要学会抓诗眼,要引导学生会找诗眼。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通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而这些字词又多为动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像王安石的《江南春绝句》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便是诗眼;宋祁的《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就是诗眼。

篇5: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况

(一)散文概述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

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二)散文的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

体单篇散文形式。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

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三)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真情》、朱自清的《荷塘月

色》、冰心的《樱花赞》。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四)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

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

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散文的鉴赏技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

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

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

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联想的方式有: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④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

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二】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

于形象。

《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

族的话。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在版本为西汉刘向辑成。它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记载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极为生动。

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

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

《论语》和《孟子》是儒家诠释“仁”的著作。《论语》是记录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论的。孟轲长于辩论,因此书中语言明快,富于鼓动性。

《墨子》代表墨翟“兼爱”的主张,语言朴素,说理明确,逻辑性很强,《兼爱》、《非攻》等篇极有代表性。

《庄子》代表道家庄周“无为而治”的主张。庄子散文在诸子中独具魅力。这表现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善用民间寓言,长于譬喻,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

《韩非子》代表法家“因时制宜”的主张。韩非散文结构严谨,锋

芒锐利,说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况的学说,现有32篇,多长篇。荀子散文特点: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文

章富于形象性。先秦诸子的说理散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汉初,政论散文有所发展。贾谊(公元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过秦》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

富于形象性。

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以 错和邹阳成就较高。错以主张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两篇散文最为著名。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司马迁的《史记》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将先秦历史散文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在《史记》的影响下,东汉产生了不少历史散文著作,班固的《汉书》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前179--前118)的《子虚》、《上林》,西汉末年杨雄(公元前53--18)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的《两都赋》,东汉张衡(78--139)的《二京赋》,都是汉赋的名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衡之的《洛阳伽蓝记》等学术著作中仍有一些质朴的叙事、抒情、写景的优美文字。

唐朝韩愈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一时从者甚众,后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创作业绩大增,影响更大,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以韩柳为首的古文运动的胜利,树立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自由抒写的新文风,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

中唐以后,古文运动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欧阳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运动,此后的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都在古文革新运动的影响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后人将他们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历史文学家司马光编有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它除具有史学价值外,还非常具有文学价值。

南宋散文家在北宋诸位大家影响下,产生了一部分上书言事的政论文,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胡铨、陈亮、叶适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家。古文运动的成功,使散文更切合实用,南宋时大量出现的笔记杂文便是一个明证。洪迈的《容斋随笔》、王明清的《挥尘录》是笔记杂文中的佳作,此外,朱熹(1130--1200)的古文长于说理,造诣非浅。

明初的宋濂(1310--1381)是“开国文臣之首”,他的一部分传记文很有现实意义,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明中叶以后,针对程朱理学、八股文的束缚,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发起“复古运动”,倡导文必秦汉。他们在对扫荡八股文风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走上了盲目摸拟古人的路子。后来的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复古运动,也再一次重复了他们的错误。

归有光等“唐宋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进而是万历年间的公安派也加入猛烈抨击拟古主义的队伍。

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时称“三袁”,袁宏道(1568--1610)最为著名。他们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因此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袁宏道更出于作家的主观要求提出了“性灵说”。公安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是:冲破传统古文的陈规旧律,自然流露个性,语言不事雕琢。

与公安派存在的同时还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他们

也主张独抒性灵。

公安派与竟陵派革新的直接产物是晚明大量出现的小品散文,这是传统散文的一个发展,张岱(1597--?)是小品散文作者中比较有成就的一位。他的小品散文题材较广,山水名胜、风俗世情、戏曲技艺乃至古董玩具等等都可以入他的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明末清初,晚节不保的侯方域(1618--1654)的散文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有《李姬传》、《马伶传》、《任源邃传》等。

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槐斗、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方苞(1668--1749)继承归有光的传统,提出“义法”主张,并使之成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桐城派古文作品选材用语只重阐明立意,而不期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简洁自然,但缺乏生气,代表作品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与桐城派对立存在的是提倡“骈文”的复社作家,汪中(1744--1794)是其中成就最大者。

清初有不少成绩突出的散文家,如王猷定、魏禧。王猷定(1599--约1661)的传奇性散文以小说传奇体打破了传统古文写法,代表作有《李一足传》、《汤琵琶记》、《义虎记》等。魏禧(1624--1680)以人物传记最为突出,代表作是《大铁椎传》。

篇6: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李正明/整理(参见百度百科“李正明”词条)

早期的旅店是从简单的民居住房演变而来的,故被称作“舍”,古文中有“野舍”、“庐舍”、“客舍”、“旅舍”等称法。后来交通发展了,又被称作“次”,如客次、旅次、途次、车次、军次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旅店日益商品化,成为社会经济组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人们于是将其称作“栈”或“店”,如客店(栈)、旅店(栈)、车店(栈)、马店(栈)等。现在的旅馆、酒店等称法也早已有之。古代就有候馆、行馆、别馆、客馆等等。。人们对旅店的称呼因时代与地区的差别,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古代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叫法外,较常用的还有“逆”、“家”、“居”、寓”、“邸”、“所”、“院”、“寮”、“宸”等等。

中国古代的旅店分官方和民办的两种。官方的以设在交通要道上的驿舍、驿馆及京城、都市里的馆舍为主,主要供接待贵宾、使臣及官员差役出行使用。

中国的驿传制度,最早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有一个“走至至”字,据考就是“马日”的本字,指古代驿传专用的车子,办驿传就少不了设驿亭传舍,以备宿供膳,歇马修车。《周礼》一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周驿亭传舍的设置情况,书中写道,“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在官道沿途开设食宿设施,“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周代的驿道,每三五十里设市宿,有住所、饮食、粮草和马匹备用。在两市或两宿之间还设置了庐,庐也就是房舍,每隔十里就有一庐。

都市的旅店馆舍就更加气派舒适。

《诗经》里有一首诗,记叙一个叫公刘的来到京师之野,看到各种各样的庐旅,不胜感叹,“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之,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笃公刘,于豳斯馆”。于是他下榻客舍中,亲身体验了旅馆中的生活情趣。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商朝京师旅店业的兴旺,处处有庐旅,供宿非常方便。

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使西周的旅店业受益匪浅。周代人们讲究礼仪,对外来宾客照顾和招呼都很好,在历史上留下了“宾至如归”的美誉。《国语》曾描写过宾至如归的场面:“敌国宾至,关君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效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援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人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禀人献饩,司马陈刍,二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人如归,是故大小莫不怀爱。”为了接待宾客,周京宾馆和在朝百官马上行动起来,朝内朝外分工明确,上上下下配合一致,有人开门而候,有人仪仗相迎,三公亲出,六卿高官中有四卿参加了安顿宾客的活动。宾馆内有人准备柴薪,有人掌握火候,有人负责洗涤,有人提供粮草,有人检修车辆,真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短短的描述,涉及17个接待岗位,足见其敬宾待客之道。

先秦时代的馆舍,修筑上崇尚宏大,注重气派,有所谓“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高其闸闳,厚其墙垣”之说。有的馆舍占地达数里,秦时的渭南上林苑,“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其规模之宏大可想而知。馆舍建筑注重内部装饰,有人专门负责修整厩房,平整道路,粉饰墙壁。每逢贵宾至,还有官员专门检查装饰情况,所谓“司空视途”即是。馆舍在形式上以庭院式多见,筑高墙,设厚垣,庭内分设宫室、车厩、膳宰等场所。庭院式的建筑以墙垣环抱,既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结构,又造成与外界分隔的安全空间。这种风格影响了中国旅馆设计好几千年,至今犹见。在安全措施方面,筑高墙厚垣,使客使无忧,有的馆舍还在墙外挖濠设堑,加以防备。白天设明岗,夜间伏暗哨,巡夜人敲竹打梆,一可恐吓盗贼,二则安抚客使,三三来查看烛火。如有贵宾驾到,司马司寇等官员还领兵保卫,宾馆实行“厉禁”保证安全。子产盛赞晋国的宾馆保卫工作:“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宾客安居其中,无忧无患。当时的馆舍已备验明宾客身份的手段,投宿的官吏使臣持有节符,据官位的高低,所负的使命等不同,分别以金、玉、铜、竹、木、帛等材料制成。节符作为出入凭证,一如当今的身份证、护照。

《周礼》曰:“关门用节符”,有的节符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检验时两半相合才有效。馆舍内的供膳工作、劳动分工更是细密,人材、积薪、监燎、监濯、致饔、献饩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实施。具体点说,准备食物原料的有甸人、兽人、渔人;负责调味的有盐人、醯人、醢人;负责初加工的有庖人、腊人、濯人;烹调制作的有膳伕、烹人、内饔;实施服务的有酒人、浆人、笾人。

和官办的馆舍相比,民办的旅店无论在气势和条件等方面都要差得多,或者可以说供平民百姓旅居的小店根本就无法与官吏富贾旅居的官店相比较。清代,老百姓和一般行旅出门,钱多一点的大多住“客栈”、紊件较好,可供膳食。《老残游记》描写过清代一家客店的“上房”,有“三间屋子,一个里间,两个明间,堂屋上挂个大呢夹板门帘,中间安放一张八仙桌,桌上铺了一张漆布„„”钱少的就住“火房”、“小店”。另外,供平民百姓、贩夫走卒歇宿的还有“大车店”、“骆驼店”、“马店”、“老妈店”、“鸡毛店”等等。民办旅店设备少、服务差,有的简直破烂不堪,不像人住的地方。乾隆年间的火房小店,“盖以宿穷民无被褥者及流丐人,屋内泥涂纸糊无织缛,积鸡毛二尺许,人宿其中,可免僵冻”(《水曹清暇录》)。这类小店的典型代表要算鸡毛店,直到三四十年代,北京天桥一带还有不少这类旅店。店内无被褥,只在土炕上铺一层较厚的鸡毛,因此取名鸡毛店。其房屋低矮潮湿窄小,客房以土坯砌成长条形大炕,夏秋铺一层苇席,冬春靠鸡毛保暖。其实人宿其中既不保暖又不卫生,冬夜里往往冻得浑身瑟缩。住鸡毛店,腿不能直,身不能翻,夏季闷热,汗臭脚臭袭人,蚊蝇跳蚤、虱子臭虫孳生。住客多是外来做苦工的、耍把戏做小买卖的,及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清代蒋士铨的《京师乐府词·鸡毛店》对这类小店的描述可以说人木三分:“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宫豕栅略相似,禾秆黍秸谁与致?鸡毛做茵厚铺地,还用鸡毛织成被。纵橫枕藉鼾駒满,秽气熏蒸人气暖。安神同梦比闺房,挟纩帷毡过燠馆。腹背生羽不可翱,向风脱落肌粟高。天明出街寒虫号,自恨不如鸡有毛。吁嗟乎!今夜三钱乞不得,明日官来布恩德,柳木棺中长寝息。”

旧时城镇中的旅店,大都集中在几条街或某一片区域,如四川的成都便以东大街、西大街最多。旅店门口挂方灯笼,俗称“号灯”,上面除写明旅店的字号外,还书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或“高人下榻,杰士停骖”之类的对联。客来登记,听从安排。其住宿费计算与现在有某些相似之处,如夜人店,次日早饭后起行,算一日店钱;若在午饭后才离店,则算两日之钱。旅店中大都可以搭伙,还有洗脸、洗脚水供应。旅店除接待住宿外,还要代客保管货物、熬药、交信、采买东西。一些“脚店”还设有马厩,供应马饲料。过去来来往往的旅客;以商人、小贩居多,一些旅栈专辟地方用于堆货,代客运货收货、收取货款等。某些行帮的商人也爱专宿某一旅栈。旅栈老板与商人熟悉后,有时还代为联系生意,天长日久,这些旅栈也兼做生意,从旅栈业中分离出来,人称“行栈”。

民间旅店中的服务人员称“幺师”。幺师服务热情周到,颇会察言观色,也熟悉本地情况。幺师说起本地的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娱乐场所、名特产品,如数家珍。旅客进门后,幺师即上前招呼,帮搬行李,端上洗脸水,再办写号手续,安排房间。客人住下后,幺师还要介绍店门的开关时间及厕所、盥洗处的位置等。早晨幺师对旅客中要赶路的,催他起床;早起的,送去开水;迟起的,不要吵醒。晚上临睡前,幺师又到过道、院中喊些注意事项,介绍本地情况。旅客离店时,幺师送至门口,说些“一路平安”、“一帆风顺”的祝愿话,有的还要帮旅客背东西,送到车站码头。

旧时旅店早上开门时,幺师要“喊门”,提醒旅客注意,如“东方亮,江水潮,笼内金鸡把翅摇,楼上客、楼下客,听我幺师办交接”,“打对的,同房间的,各人的东西慢收拾,失掉财物有危险”,“客人们,有事请早起,无事慢休息,店门未曾开,东西未曾蚀,店门开过后,蚀了不负责。不要慌,不要忙,失掉东西要着急,莫要转来问:看到没有?拾到没有?那时店家,概不负责。”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写话素材下一篇: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