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林的栽培管理技术

2024-05-06

油茶林的栽培管理技术(通用6篇)

篇1:油茶林的栽培管理技术

油茶林的抚育技术

油茶是我市主要的食用木本油料植物,也是我县人民喜爱的食用油料树种。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盛果期长、收益大,又不与农争地等特点。大力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推进山地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维护国家粮油及耕地安全,加速国土绿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油茶林的抚育,从林龄的角度来讲可分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两个阶段。

一、油茶幼林抚育

油茶幼林期,是指苗木种植后到进入盛果前的阶段,油茶嫁接苗造林的幼林期一般为6~8年。这一时期的抚育特点是促使树冠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一)补蔸全苗 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及时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二)松土除草 对新造幼林前三年每年要抚育2次,第一次在5~6月份,第二次在11~12月份。油茶幼林抚育主要是松土、除草、培蔸和扩穴,冬季结合施肥进行垦复。抚育时应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枝;松土要蔸边浅、冠外深,逐年深,并将铲下的草皮覆盖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可在林内合理间种黄豆、花生、油菜、豌豆和蚕豆等豆科作物,以耕代抚。间作物应距油茶植株60厘米左右。

(三)追施肥料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每株50克左右;11月上旬,每株施5~10公斤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如当年新梢生长旺盛,可在10~11月用0.2%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增强新梢木质化,利于新梢越冬。随着树龄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可逐年递增。干施化肥应距油茶植株30~40厘米,防止肥害。

(四)培育树型 新植油茶长到1米左右,应在距嫁接口50~80厘米处剪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在培养树型时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发的无用枝或过密枝,要早行除萌,并及时剪除病虫枝和枯枝等。新植幼树头三年需摘掉花蕾,不让其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五)防渍抗旱 油茶是常绿树种,加之其幼树的根系不很发达,在它的早期生长过程中既怕渍水,又怕干旱。因此,对油茶幼树要及时加强雨季排水,夏秋干旱的及时灌水。

二、油茶成林抚育

油茶嫁接苗种植后6~8年逐渐进入盛果期,经济收益长达30~50年。在盛果期内,油茶树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抚育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管理,及时恢复树势,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一)改良土壤 垦复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油茶根系生长环境,满足树体对养分的需求,保持油茶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垦复包括夏季浅锄和冬季深挖。夏季浅锄主要是松土锄草、清除杂灌,一般在5~6月份进行,深度为1O~15厘米。冬季深挖在11~12月份进行,深度为2O~25厘米,并将土块翻过来,草根朝天。对油茶成林地的土壤改良,一般是“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

(二)增施肥料 据报道,油茶林每抽发100公斤枝叶,消耗氮素0.9公斤,磷素0.22公斤,钾素0.28公斤;每生产100公斤鲜果,消耗氮素11.1公斤,磷素0.85公斤,钾素3.4公斤;每生产100公斤茶油(143O公斤鲜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公斤,磷素12.0公斤,钾素48.6公斤。可见,增施肥料是补充油茶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是油茶丰产稳产的必要措施。油茶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氮、磷、钾的比例一般是10:6:8。3~4月份施速效肥,每株0.5~1公斤;11~12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

(三)适时灌溉 油茶的生长和结果不既会消耗大量养分同时也会消耗大量水分。郴州地区一般是夏秋干旱,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毫米,而此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俗称“七月干果,八月干油”。中南林学院漆龙霖等研究认为,当油茶春梢叶片细胞浓度≥19%时,土壤平均含水量≤18.2%时、田间持水量≤65%时,油茶已达到生理缺水的临界点,这时合理灌溉可增产30%以上。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防渍水成涝。

(四)合理修剪 油茶成林修剪,一般是剪除徒长枝、重叠枝和病虫枝,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生长位置不当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据报道,通过合理修剪可使油茶产量增长39%以上,枝叶感病率降低70%。

(五)放蜂促座果 油茶林自然授粉座果率很低,一般只有5~7%。油茶大分舌蜂(又名地蜂、土蜂、野蜜蜂)是油茶林自然授粉最主要的昆虫之一。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油茶花期每平方米林地有各自独立的大分舌蜂巢孔30~70个。如通过合理引放,增加大分舌蜂数量,可提高油茶座果率1.5倍,油茶增产30%左右。

大面积油茶林蕴藏着丰富的蜜源资源,但是蜜蜂采食油茶花蜜会引起中毒,成虫发病,幼虫腐烂,乃至全群覆灭。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研究筛选出的“解毒灵”

1、2号和6号等多种高效廉价解毒药,给蜜蜂喂食后,可防治蜜蜂采食油茶花蜜中毒现象。这一成果如能广泛推广应用,不既可提高油茶授粉,增加油茶产量35%以上,而且每公顷油茶林每年可生产蜂蜜120~225公斤。

篇2:油茶林的栽培管理技术

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分布和栽培最广、最多和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籽油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它清亮味香,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每千克售价达50~60元.

作 者:饶卫华 黄华宁 敖礼林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农业局,330700刊 名:特种经济动植物英文刊名: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年,卷(期):200912(2)分类号:S7关键词:

篇3:油茶栽培技术

1 造林地选择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 幼苗喜阴, 成林喜阳, 选择海拔100~500m, 坡向南坡或东南坡, 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 土壤为红壤、黄壤, 酸性、微酸性土壤, p H值在5.0~6.5, 土层要求深厚。油茶是深根系树种, 根深1m以上, 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 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适应油茶造林。

2 整地

整地方法要与林地条件、经营水平、劳动力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相结合, 可采用全垦、带状、块状。全垦适宜于坡度15°以下、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带状整地适宜于坡度16~25°的造林地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坡面破碎的造林地以及零星造林和“四旁”种植。在造林前2~3个月, 把栽植穴挖好, 大小为60cm×60cm×50cm, 每穴施放磷肥1kg和经沤制过的麸饼1~2kg或5~10kg的农家肥作为底料与泥土混合。

3 造林方法

采用良种苗木上山造林, 用1~2年的优良无性系或一年生良种实生苗, 根系发达, 苗高30cm。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苗造林。一般在2~3月, 苗木未萌芽前进行造林, 苗木成活率与天气和湿度有很大的关系, 久旱的天气与晴天植苗, 是导致油茶造林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选择阴雨天植苗。需长途运输的苗木, 应适当修剪主根和密集的枝叶, 尽量多带宿土和泥浆。根据坡度、土壤肥力、经营目的、经营管理水平, 一般可采用2.5m×2.5m、2.0m×2.5m、2.0m×3.0m等3种方式, 陡坡、山顶、肥力差的适当密植。定植时在根兜处放一些火土灰、稻田泥或水塘泥, 以提高成活率和促进苗木生长。做到“三埋一提三踩”, 栽时使苗木根系舒展, 加土分层压实, 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型, 防止雨季穴土下沉积水, 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0~1.5cm为宜。

4 抚育管理

4.1 幼林抚育管理

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 解决幼苗与杂草争肥、争水、争光的问题, 造林的前3年分别在5~6月或8~9月, 采用带状抚育方式, 对茶苗周围20cm内松碎表土, 坡面要平整或内反斜向, 每隔3~5带开1条沟, 增加截留雨水的能力;第4~6年每年5~6月中耕除草1次, 同时结合间种, 以耕代抚。为确保幼林的早产丰收, 应适当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适施氮肥、磷肥, 春施速效肥, 每株施尿素50~150g, 冬施长效肥, 每株施复合肥100~250g。造成后第2年, 树高60cm左右。在早春季节, 在主干四周选留3~4个强壮主枝, 在主枝上又选留2~3个副枝, 剪去病虫枝、枯枝, 修剪后要及时除萌, 引导主枝向外上方生长;第2年对主枝适当修剪, 控制长势, 使之平衡生长。

4.2 成林抚育管理

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 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为改善土壤条件, 提高通气保水性能, 冬春深垦, 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蓄积水分, 减少病虫害, 促进根系伸展, 增加产量。深度20~25cm, 垦复要防止水土流失, 15°以下采取全垦, 15°以上宜带垦、穴垦、阶梯式垦复。垦复间隔期限过长, 土壤容易板结, 透气性差, 影响生长和产量;垦复时间过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一般间隔期为3年复垦1次为宜。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多少, 进行合理施肥。油茶的特点是“抱子怀胎”, 全年花果不离枝头, 消耗大量的养分, 必须补充肥料, 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油茶大年以磷钾肥为主, 小年增施氮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 春夏季以速效肥为主;盛果期以磷肥为主, 适当施氮肥, 每株施氮肥150g。成形修剪疏果, 采用因树修剪, 因枝作形, 去弱留强, 剪密留疏, 剪去弱枝、病枝、枯枝, 形成立体结构的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树冠, 2~3月幼果形成时将小果、病果、畸形果及密度大的部分果疏掉。

5 病虫害防治

油茶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疮痂病、黑斑病及矢尖蚧、潜叶蛾、天牛等。炭疽病可在春、夏、秋梢嫩叶期开始喷药保护, 最佳防治期是幼果期和果实接近成熟时, 每隔15d喷药1次, 连续喷3~4次。疮痂病在春梢抽发期, 梢长1~2mm时喷第1次药, 谢花2/3时喷第2次药, 以保护嫩梢和幼果, 10~15d再次喷药。黑斑病可在落花后45d内进行喷药, 每隔15d喷1次, 连喷2~3次。药剂可选择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500~1 000倍液、14%铬氨铜300~500倍液、0.5%倍量式波尔多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30%王铜600~800倍液可交替使用。冬季清园, 树干刷白。矢尖蚧在越冬雌成虫的秋梢叶达10%以上、初花后1个月左右, 低龄若虫期施第1次药;发生严重的果园第2代低龄幼虫期再施1次药。吹绵蚧防治时期为春花幼果期及夏秋梢抽发期。红蜡蚧防治时期为春梢枝上幼蚧初见后20~25d施第1次药, 间隔15d左右施1次。药剂可选择25%喹硫磷600~1 000倍液、40.7%毒死蜱800~1 500倍液、松脂合剂10~15倍液、95%机油乳剂50~200倍液、25%噻嗪酮1 000~1 500倍液 (噻嗪酮对成虫无效) 。潜叶蛾可在多数新梢嫩芽长0.5~2.0cm时喷药, 间隔7~10d喷1次。抹除过早和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夏、秋梢, 控制肥水, 使新梢抽发比较整齐, 以利施药。可选用10%吡虫啉1 500~2 5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600倍液、98%杀螟丹1 500~2 000倍液、3%啶虫脒1 500~2 500倍液、20%甲氰菊酯2 500~3 000倍液或20%除虫脲1 500~3 000倍液。天牛的防治时期为花期、幼果期。采用80%敌敌畏5~10倍液, 虫孔注药或药棉塞虫洞。此外, 还可人工捕捉成虫, 清除卵块或杀灭幼虫。

摘要:从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茶的栽培技术, 以期为油茶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油茶,林地选择,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1]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8.

[2]李玉风.油茶的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5) :135.

[3]程志国, 吴孝元, 李苏青, 等.油茶栽培技术[J].科技资讯, 2008 (32) :186.

[4]王刚.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6) :45.

[5]蔡宏.成林油茶丰产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10) :26.

篇4:油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油茶 高产 造林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一、我国油茶的基本情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茶籽榨油,茶麸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茶油色清味香,耐贮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是上等的优质食用油。油茶在我国南方15个省区都有广泛分布,面积达5500万亩。

但是,目前油茶良种化水平不高,覆盖化不广,残老林分比例高,茶油作为保健油料还没有形成大型产业,油茶林能够提供的多种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低,效益差,且低产低效限制了油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品质越来越关注。所以茶油市场十分广阔,茶油价格不断上升,每公斤茶油售价已超过60元。因此,提高油茶产量,增加油茶的经济价值,是解决好我国部分人口食用油和发展山区经济的需求。

二、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适应能力强,把握好油茶的栽培技术对提高油茶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油茶新造林技术

在选择建立油茶园时必须进行地址选择和种苗选择,以充分发挥油茶的优良性,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1.园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减性沙红壤﹑黄壤﹑黄红壤。土层厚度在80—100厘米以上,坡度25°以下的斜坡和缓坡,且为阳坡和半阳坡为宜。

2.种苗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新造林必须选择国家或者省级认定的优良品种,并且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产量高﹑抗性强且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还必须选择壮苗,符合国家标准的二级以上苗木(一年生实生苗高20厘米以上,地经0.4厘米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整地

整地应在造林前3—4月进行,采用全垦或者穴垦,坑的规格60㎝×60㎝×50㎝,并施入低肥,低肥使用农家肥5公斤、磷肥5公斤、复合肥1公斤拌匀放入坑内,放入一些表土再拌匀,然后覆土,堆成一个高约20㎝的土堆以备定植。

4.造林规划

造林密度2.5米×3.0米。每亩88株左右。种植时间选择在2月—3月进行,此时雨水多,利于成活。容器苗可在晚一点的4月左右进行。

5.种植方法

种植时裸根苗应用泥浆浆根,保持根系水分,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做到根舒、苗正、土实。先将苗木种下、覆土、踏实、提苗,保证根系舒展,然后再覆土踩实再覆层松土即可,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浇一次水,以保土壤湿度。种植嫁接容器苗时,嫁接口应低于地面2㎝,浇水或下雨后就可与地面平行。

(二)油茶林的管理

油茶林管理分为幼林期管理﹑始果期管理﹑盛果期管理

1.幼林期管理

种植后第二年,应追施尿素,每株施0.1—0.15公斤,时间在5月和8月底两次;第三年每株施0.15—0.2公斤,加施0.25公斤复合肥(拌匀后再施)时间在5月和8月底两次,三年后就可进入始产期。同时进行除草松土。

2.始果期管理

始果期管理可停施尿素,每株施0.4—0.5公斤的复合肥即可,时间在5月和9月进行,同时除草。

(三)整形修剪

当幼林达到70厘米以上后,即可进行修剪定干。首次在高于地面30厘米处修剪侧枝保留主干,同时保留3—4个强壮枝;第二次修剪在第一次修剪的3—4个枝留主干,保留2—3个强壮枝作为副枝;第3—4年,在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强壮的春梢培养为侧枝群,使之比例合理,分布均匀。修剪时间以11月到次年2月为好。

(四)挂果期管理

油茶一般在11月底开花结果,挂果后应及时按时追肥,除草。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形,剪除少量枝经2—3厘米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以利吸收阳光。

(五)施肥注意事项

每年施肥时,以树冠边缘垂直到地面开沟,深度40厘米以上,每年以上下左右轮换进行,以免伤根。

(六)病害管理

危害油茶林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危害幼苗的主要有根腐病。

炭疽病:5-8月发生,软腐病:3-6月和10-12月发生;根腐病4-5月发生。防治方法:配合修剪剪除病枝,减少病源,并将修剪的病枝拿到空旷地带用火烧掉;化学防治:在发病前用1%的波尔多液定期喷施,发病早期用50%的多菌灵和托布津定期喷施。根腐病用熟石灰拌土覆盖,或者用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发病后也可清除病株。

(七)虫害管理

油茶虫害主要有油茶尺蠖和油茶毒蛾为代表的食叶害虫,以及金龟子和叶甲类,还有茶梢尖蛾和油茶绵蚧;蓝翅天牛为代表的蛆干害虫;种实害虫有茶籽象甲等。防治方法有1.修剪清除消灭越冬害虫,于空旷地带用火清除。2.保护好天敌。如鸟类和蜂类。3.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防治,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用40%乐果乳油或者氧化乐果乳油防治,茶梢蛾和茶蛀虫等钻蛀性害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等渗透性化学农药喷洒。

参考文献:

[1]姚小华,王开良,任华东. 油茶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J]. 扶贫技术培训:2008

[2]陈永忠.油茶优良品种及其丰产栽培技术[J]. 扶贫技术培训:2008

[3]曾爱平,庄少芬.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农业网络信息:2007

[4]庹兴敏.油茶丰产林栽培技术要点[J].湖北林业科技:2011

[5]刘伟杰,油茶种植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

篇5: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苗栽培、管理技术

油茶树是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叶革质,卵状椭圆形,边缘呈锯齿状。秋季开大型白花,又称“白花茶”。雄蕊多数,花丝无毛;雌蕊花柱柱头三裂。结球形蒴果,皮厚,种子一至三枚,有菱角,至次年秋季成熟。其果实可榨油食用。茶油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是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油茶树适应性强,耐贫瘠,抗干旱,生长快,寿命长,优质高产,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遍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能起防火作用,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

一、主要品种

油茶是泛指山茶属中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有攸县油茶、普通油茶、越南油茶、广宁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等几种,其中攸县油茶、普通油茶以其产量高、适应性强、栽培分布广而成为油茶栽培中重要的一个品种。

1、普通油茶品种划分在长期的油茶生产实践中,为了应用方便和易于识别,采用了成熟期不同、果实大小、果形、果色等特性特征来划分不同的品种类型,以果实成熟期的先后不同划分出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4个基本品种群,我国各省(区)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是霜降籽,攸县油茶亦属霜降籽。果实大小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三种。油茶果实形状各异,以果形指数(果径/果高)值定出五种基本果型,即球形、桃形、脐形、橄榄形和桔形。据调查,霜降籽中球形果约占40%,居首位,统计又表明,球形果、桔形果一般较大,性状也较好。油茶果色性状比较稳定,不会因光照条件的影响改变果色,红色果较多,黄色果次之,青色果最少,性状也以红色果最佳。

2、优良农家品种和家系——攸县油茶 攸县油茶Camllia grijii Hance,别名闽鄂山茶、长瓣短柱茶、芳香短柱茶。是1960年在上云桥公社江南大队(今年上云桥江南村)发现的一种野生油茶,主要成片分布在上云桥镇江南村和瑶塘村,当时称之为“薄壳香茶油”。经中国林业科学院胡先啸教授鉴定,命名为“攸县油茶”,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认定该物种应为长瓣短柱茶,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主要特点是:株型紧凑,耐瘠薄、早熟、抗油茶炭疽病、果皮薄,出籽率高,油质好。每百公斤鲜果出籽55公斤,比普通油茶高1倍左右,干籽含油率45~55%,比普通油茶高8~10%,缺点是果实成熟期前后可相差40天,至1985年,已有18个省市引种,少量输送越南、尼泊尔等国家试种。

3、优良无性系

优良无性系是利用攸县优良农家产品——攸县油茶做砧木,精选各地优良油茶品种,嫁接培育出湘林系列品系。攸县申报的无性系油茶丰产栽培及其产业化项目,最近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同时,本县被列为“科技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将获得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攸县现有油茶面积40万亩以上,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本县科技和林业部门先后建立油茶优良无性系高产示范基地6万亩,建立油茶无性苗木繁育基地近500亩,年产优质苗木1000万株以上。此次获批立项的无性系油茶丰产栽培及其产业化项目,以攸县油茶无性系繁殖育苗、高产示范栽培及油脂精加工为主要内容,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茶产业技术含量,促进农民致富、财政增收。

二、油茶低改,“无性系”带来曙光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通过无性繁殖的品种称为无性系。国内多采用无性系繁殖的方法改造旧茶园,建立新茶园。优良无性系油茶具有产量高、生长强健、抗病性强等优势。油茶果大,壳薄,干籽出油率在35%以上,是传统品种的2倍。其抗旱性、耐瘠薄、高抗各类病虫害等优点也是其它品种无法比拟的。攸县是“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繁殖县”,年产穗条200万枝以上,年出圃油茶嫁接苗500万株,苗木销往广东、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专供各地在荒山荒坡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中使用。据省市专家实地考察测定,如采用施肥、抚育、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攸县优良无性系油茶密植园栽后第三年即进入丰产期,单株可产鲜果2.2公斤,亩产鲜果200公斤左右,可产油12公斤,盛产期茶油亩产可达50公斤。据悉,株洲市每年冬春均安排林农对2万公顷左右的油茶林进行低改,但由于采取的只是垦覆、刀抚等简单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产问题。高接换冠改良品种,或者挖掉新栽才是良策。攸县优良无性系油茶穗条和苗木可作为首选。

三、生物学特

1、生长结果习性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油茶5年才开始结实,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根: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最深可达1.55米,但细根密集在10-35厘米的范围。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2月中旬开始活动,3-4月间即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月即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停止以后,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12月至翌年2月生长缓慢,但未见停止。油茶根系生长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及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顶芽一般1-3枚,多的可达10余枚,中间1枚为叶芽,余为花芽;腋芽一般1-2枚并生于叶腋处,其中一为叶芽,余为花芽。叶芽瘦长,花芽肥大。开始难于用肉眼区别花芽与叶芽,到5月中间方可识别,凡圆而粗,呈红色的为花芽;细扁而失,呈青绿色为翌年萌发新梢的叶芽。油茶花芽分化规律:花芽在春梢的分布量与林龄、经营水平、树冠和枝条的不同部位有关。经营水平高,施肥区油茶花芽分化率高,且分化时期早;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条上以顶端的花芽较多;树冠南向较北向分化率高。枝条类型不同,花芽分化的时间和分化率也有差异,花芽分化率以长果枝为最高约占38%,但从整个植株而言,花芽所占比例以中果枝最高,短果枝次之,长果枝最少,这是因为中果枝,短果枝占全树的比例大。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油茶的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开始的,各地因气候长期保持不同而有差异,我市油茶花芽分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约占75%,其余花芽在7月中旬至10初陆续分化,这也是油茶花期长的原因之一。枝梢:油茶的枝梢,按抽发的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油茶幼年阶段,当肥水条件较好时,常三者兼而有之。成年阶段的油茶主要抽发春梢,少有夏梢。单枝具有三片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开花着果;全株每果平均有叶15-20片才能保证稳定均衡生长,叶片过少,翌年必然出现小年。春梢的生长不仅关系到当年花芽的分化,而且还关系到翌年油茶产量,春梢数量与翌年产果量成正相关。花:油茶的花为两性花。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开放。一天中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2点;而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最盛,因为这时气温较高,有利花朵开放,传粉和授精。一朵花从蕾裂到花蕾,历时6-8天。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树种,帮助传粉的昆虫主要有地蜂、大分舌蜂、中华蜜蜂、小花蜂、黄条细腰蜂、果蝇、肉蝇、麻蝇和蛱蝶等。果实:油茶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略有膨大,12月中旬以后,因气温过低而停止增长,3月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11月中、下旬成熟。

2、适生条件 油茶适宜在年均温15-18ºC,绝对低温-10ºC,≥10ºC年积温在4500-5200ºC之间;年雨量1000mm左右,生长期在260天左右;春季温暖晴朗,地势开阔的低山下部和丘陵地带,土层深厚的土壤、黄壤上生长。气候因子对普通油茶开花结实的影响:我市为普通油茶适生栽培地区,正常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但因油茶具有秋未冬初开花,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的生物学特性,秋旱、寒潮等灾害性气候对其花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花期气候对油茶产量影响:普通油茶花期最适气温为14-18ºC。这种气候条件对油茶虫媒受粉、花粉发芽孕果都很有利。然而,此期出现低温、阴雨等反常气候,则使油茶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而减产。选择利用早花类型逐步更替晚花植株,是克服本区普通油茶花期气候不利因素的有效方法。水分条件与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关系:普通油茶虽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能力,但在其生长发育,特别是果实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和合理均衡的水分条件,才能满足其生理活动和物质合成转化的需要。我市年降雨量在1600mm左右,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要求。但是,由于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与油茶需水时机不相吻合,而产生了供求不协调的矛盾。我市通常在7月下旬至9月出现高温干旱现象,此时正是油茶果实增长和油脂形成时机,高温缺水,势必影响油茶果实的生长和油脂的转化。产区人们常说的“七月干球(果),八月干油”,便是长期生产试验的总结。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市海拔高度南坡700m,东坡500m以下均适宜油茶生长结果,海拔500-700m的油茶林产量明显高于低海拔或高海拔地带的油茶产量;阳坡油茶林产量也同样高于阴坡,高海拔地带的油茶含油率均高于低海拔;地形开阔、土层深厚地带的油茶产量和含油率较陡坡深谷和土层浅薄处为高。油茶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适宜中性或碱性土壤。油茶根深,适生于土层深厚的土壤。

油茶高产林地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层深厚,一般深达1m以上;结构良好,多为壤质;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养分储存量多。

四、苗木培育

1、实生苗培育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1-2年,以裸根苗出圃,这是常规育苗方法。油茶幼苗期为偏阴性,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圃地宜选设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值5.5-6.5的沙质壤土为宜。油茶不宜在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生长。初冬翻耕圃地后,均匀施入腐熟厩肥,然后耙碎作畦。冬播则要防鼠害。春播前25天浸种2-3天,沙床催芽18-22天,然后播于圃地。油茶以条状点播,株行距10×20cm为宜。每亩播种约20000粒,相当于普通油茶种子40㎏左右。覆土厚1.5-2.0cm,稍加镇压。苗高10cm左右施速效氮肥(0.5‰)一次,当长出3-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10-15cm呈45度斜插切断主根,以促使侧根生根。然后再施复合肥(1‰)一次。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高温多雨季节用1‰托布津防治叶炭疽病。注意松土锄草,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一年生苗高达30cm,根茎粗0.25-0.3cm,一级苗数量每亩可达9000-11000株。

2、扦插苗培育扦插繁殖是无性繁殖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能在较短期间繁育出大量的良种苗木供应生产,因而被广泛采用。选取优良品种类型、优良单株或优良无性系树冠中上部外围,粗壮通直、腋芽健全、叶片完整的1年生以内的春梢、夏梢做插穗,尤以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春梢最好。2年生以上的枝段没有叶片和腋芽,愈合生根困难,一般不采用。采集穗条必须锋利的枝剪剪取,剪截的部位在枝条基部的弱芽(一般是第一或第二片叶以上)上方1cm左右,使剪下的枝条能充分利用健壮的腋芽作繁殖。插穗有长穗和短穗两种。长穗每穗带3-5个芽叶,长约8-10cm。长穗因叶面积大,光合产物多,生根容易,常规扦插成活率较高,但用穗量大,繁殖系数低,故少采用。短穗则每穗带1-2片叶,长3-5cm;繁殖系数比前者高2-3倍,已广泛应用,但要求较优越的环境和管理条件。削穗时用单面刀片从腋芽上方2mm左右处呈45度角切断,穗的基部末端切口削成斜面,切口要平滑,不能伤芽、叶。削穗的过程要注意保湿,防止风吹日晒。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作成一般苗圃式的苗床,床面高15cm,上面铺2:1的黄泥混沙,以作扦插层。扦插后必须设置荫棚,棚内温度不越过30℃,透光度30%左右。常规扦插以夏、秋为宜,但夏插最好。大量试验证明,扦插时机以5月底至6月份为好。

3、嫁接苗培育

嫁接苗培育采用“芽苗砧嫁接法”,具体操作方法是: 选种催芽:

将油茶果采回后阴干,选出大粒种子(380-440粒/公斤),经消毒处理后用湿砂贮藏,盖上薄膜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催芽。如嫁接数量大,需要延长嫁接时间,则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批催芽。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易于排灌的水田或旱土作为圃地。圃地选好后,将其植被清除干净,3月中旬开始整地,每亩施石灰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后深翻整地,6、7天后开始作床,床宽1.2米左右,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疏松,苗床作好后,可覆盖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危害。架设荫棚:苗床备好后,即架设荫棚,棚高1.7米左右,遮荫架设后,将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雨水冲刷,保持床地疏松,干湿适宜,便于嫁接与培育。接穗采集、运输和贮藏。采穗时要选择叶芽饱满,无病虫危害,生长良好的枝条。若长途运输,可在箱底铺上脱脂棉,用水淋湿,运至育苗地点后,将其插在阴凉处的沙床上或地窑中,保持湿度,可使用5-7天。

嫁接:嫁接时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待种砧已生长到3-4厘米高,接穗半木质化时开始嫁接。如若种子萌发过早,可在芽床上加盖一层湿沙,延长出芽期,加粗芽砧;如若种子萌发过慢,可每隔2-3天洒温水一次,可保证芽砧期与接穗期吻合。嫁接方法:削砧,将砧苗挖出后洗去泥沙,在子叶上方2厘米处切断,去掉生长点,然后于切口处纵切一刀,将砧木劈成两半,切口深1.2-1.5厘米。削穗,接芽下方两侧各削一刀,将下端削成楔形,长1.2厘米,再将上端齐芽尖削断,带一叶一芽,叶片可以全留或削去1/2。嵌穗与捆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接,然后用牙膏皮条在接口处包紧,再将芽砧的主根切去1/3。

栽植:将嫁接好的苗木栽入苗床,栽植密度每亩6万株,栽后用洒水壶洒一次透水。

接后管理:嫁接后20天左右开始第一次除萌,并除去杂草和死亡的单株,除萌去杂工作一直要延续到9月份。嫁接后一个月左右是苗愈合的关键时期,低温阴雨或干旱都会造成苗木愈合困难。低温阴雨常使地下水位上升,苗木易于根腐,应及时清沟排水。如遇高温干旱,则应增加遮荫度,减少光照,及时喷灌,降低圃地温度。苗木移栽半个月后可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可防止圃地白绢病、根腐病、地老虎,促进苗木的生长。苗木嫁接40天左右,接苗已成活,即可取去保湿罩,白露节后可拆去荫棚。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保证造林成活率,在第2年5月上旬春梢接近停止生长时,即采用摘心定干措施,促进苗木分枝,地径粗达到0.4厘米以上,苗高为40厘米-45厘米,根系发达。

五、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 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铁芒箕、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白茅等酸性土指示植物生长繁茂的低山丘陵,便可作为油茶的造林地。油茶是一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从半阴过度到阳性的树种。进入成年阶段(10年以后),由于大量结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对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大。种植油茶以多结果、多产籽、多出油为主要目的,故造林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特别是地处峰峦重迭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选择,宜选南向、东向或东南向。油茶要经常中耕抚育,在各生育阶段需要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挖垦。坡度越大,挖垦将加速水土的流失。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油茶宜选择25度以下斜坡或缓坡造林。

2、整地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低、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全垦整地适用小于15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造林密度主要是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造林目的等来确定,一般每亩栽植60—120株左右。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坡栽稀,陡坡栽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值得提倡。

3、苗木栽植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春季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苗木造林前用生根粉和泥浆蘸根种植,可提高苗木成活率。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

4、抚育管理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为了确保幼林的早实丰产,应适当施肥。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

六、低产林改造

我市现有的6.1万亩油茶林大都正值盛果期,但管理普遍较粗放,产量不高,多数为低产林,对其进行低产林改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投资少,见效快,是我市油茶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技术方法主要有:

1、清理林地,深挖垦复:清除林地杂灌、草、老残林木及病株。低改的第一年冬季要全垦深挖一次,深度20厘米。每年夏季浅锄一次,深度10-15厘米。每隔2年要深挖一次。

2、作梯开沟,蓄水保土:采用半挖半填的方法,把坡面一次修改成若干水平台阶,上下相连,形成阶梯。使径流速率降低,保持水分渗透性;增加土面覆盖,加强抗蚀抗冲性能,蓄水保土,从而达到林地水土保持的目的。

3、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冬花型油茶终年花果不离枝的“勤劳树”,开花结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施肥量,氮肥10-15公斤/亩,磷肥30-50公斤/亩,钾肥10-20公斤/亩,或施复合肥、土杂肥300公斤/亩。施肥方法:结合垦复,在树冠外沿开沟施。

4、林疏伐,稀林补植:密度70—90株/亩,郁闭度0.7—0.8较为适宜,过密或过疏均影响单产。密林要进行疏伐,如果密度不够,株数不足,但分布较均匀,则不用补植,加强管理用扩大树冠的办法来增加郁闭度。如果林间空地大于3×4米,林地透光,应采用3—4年生良种嫁接大苗补植。

5、更换劣株,高接换冠:一般在低产油茶林中有50%-60%的劣株要更换的,可分2-3年逐步改造。采用拉皮切接法进行高接换冠。油茶拉皮切接最适于嫁接的时间是5月底至6月上旬,此时无性系当年新梢已木质化,油茶生长旺盛,树皮易剥离,愈合能力强,成活率高。

6、整枝修剪,优化树形:修剪强度可分为一般修剪和重剪。重剪一般在老林、密林,促发新枝。冬季早春疏伐后,进行整枝修剪,多留营养枝,为来年结果做准备。通常是采用一般修剪,剪除散乱枝,使树体枝条分布均匀,结构紧凑。下脚枝的剪除要求是从全林看去整齐通透。

7、立体经营,耕抚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低产油茶林经改造后,可在林地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如绿肥、中药材、牧草和豆类等,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种植结构,耕抚结合,提高经济效益。清洁环境,防病灭虫。要贯彻重防,以营林技术为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伐除病株,剪除病虫枯枝,清结环境防病灭虫。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广油茶花期养蜜蜂。

8、截干更新:适用于衰老油茶林的更新改造,利用油茶萌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截干萌芽更新,即在主干保留第一次分枝,其余二次以上分枝全部截除。冬季进行,第2年春天即可萌枝,保留必需萌发枝外,其余萌枝全部除去,要连续除多余萌发枝2-3年。3年即可恢复树冠,并开始挂果。截枝更新后要深挖一次,并增施有机肥,促进生长壮健。

七、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油茶病害有20余种,对生产有一定危害的主要有炭疽病、软腐病和烟煤病等。油茶病害应以林业技术防治为主,加强林分经营管理,清洁林内环境,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减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病区在早春新梢生长后,喷射1%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初次侵染。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波美0.3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篇6: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二0一五年九月

目 录

第一章 油茶的概况 ………………………………………… 3 等二章 油茶生长特性芽苗砧嫁接苗培育技术……………… 3 ﹙一﹚生态学特性

嫁接前准备………………………… 3 ﹙二﹚生长发育特性嫁接………………………………… 4 第三章 岑溪软枝油茶的个体特性…………………………… 7 第四章

油茶配套栽培技术…………………………………… 8(一)油茶造林技术………………………………………… 8

(二)油茶幼林管理……………………………………… 10(三)油茶成林管理…………………………………………10 第五章

油茶病虫害防治及冻害防御………………………… 10(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1

(二)主要害虫防治措施………………………………… 11 第六章 茶果采收及处理……………………………………… 12(一)、茶果采收……………………………………………12(二)、茶果处理……………………………………………12

岑 溪 软 枝 油 茶 的 栽 培 与 管 理 技 术

第第一一章章

油油

茶茶

概概

况况

油茶(Camellia spp)是山茶科(Theacae)山茶属(Camellia)中种子含油量高、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的总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其主要产品茶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酸组成合理,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是理想的食用油。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发展油茶生产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油茶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我国是个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山、丘陵和岗地,有利于发展木本油料植物,向山地要油,从而提高木本油料的比重。油茶是一种长寿树种,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种植油茶不但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人,还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优质食用油的需求。我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5000多万亩,并以普通油茶为主,年产茶籽80万吨,产油20多万吨,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8个省(区),其中以湖南、江西和广西三省区为集中栽培区。根据油茶适生地区的土地资源现状及气候等条件,油茶在南方各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油茶资源潜力大,前景广阔。

第二章

油茶生长特性

一、生态学特性

油茶广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8个省(区),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的北部、日本南部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垂直分布上可从中国东部地区的海拔不到100米到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2200米以上。

油茶根系发达,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幼苗时稍耐荫,根系直立,在pH值4.5~6.0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油茶属两性虫媒花,3

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经济收益期50年以上,在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百年大树也是挂果累累。

二、生长发育特性 1.根系生长特性

油茶属直根植物,主根发达,幼年阶段主根生长量一般大于地上部分生长量,成年时正好相反。成年时主根能扎入2~3米深的土层;吸收根主要分布在5~30厘米的土层中,且以树冠投影线附近为密集区,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趋水趋肥性。

油茶根系每年均发生大量新根,每年早春当土温达到10℃时开始萌动,3月份春梢停止生长之前当土温17℃左右时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其后与新梢生长交替进行,当温度超过37℃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夏季树蔸基部培土或覆草能降低地温,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根系的生长。9月份,果实停止生长至开花之前又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这时的土温是大约27℃、含水量17%左右。12月后生长逐渐缓慢。

2.新梢生长

油茶的新梢主要是由顶芽和腋芽萌发,有时也从树干上萌生的不定芽抽发。油茶顶端优势明显,顶芽和近顶腋芽萌发率最高,抽发的新梢粗壮,花芽分化率和坐果率均较高。树干不定芽萌发常见于成年树,有利于补充树体结构和修剪后的树冠复壮。

油茶幼树生长旺盛,在油茶主产区立地条件好、水肥充足时,一年可抽发春、夏、秋和晚秋等多次新梢,进入盛果期后一般只抽春梢,生长旺盛的树有时亦抽发数量不多的夏秋梢。

春梢是指立春至立夏间抽发的新梢,数量多,粗壮充实,节间较短,是制造和积累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主要的结果枝,强壮的春梢还可以成为抽发夏梢的基枝。春梢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于树体的营养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到树体生长、当年开花和来年结果枝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培养数量多、质量好的春梢是争取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之一。

夏梢是指立夏到立秋间抽发的新梢,一般集中于6~7月间抽发。幼树能抽发较多的夏梢,促进树体扩展;初结果树抽发的夏梢,少数组织发育充实的也可当年分化花芽,成为来年的结果枝。

秋梢是立秋到立冬间抽发的新梢,一般在9~10月间抽发。以幼树和初结果的或挂果少的成年树抽发较多,但由于组织发育不充实,不能分化花芽。

3.开花结果习性

在正常栽培情况下,油茶实生树一般3~4年开花结果,而油茶嫁接树则提早2~3年;造林后4~6年开始挂果并有一定产量,6~8年后逐渐进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平均亩产茶果200~600千克,优良新品种亩产茶果1500千克以上。

油茶的芽属于混合芽,花芽分化是从5月份春梢生长停止后、气温大于18℃时开始,当年春梢上饱满芽的花芽原基较多,以气温23℃~28℃时分化最快,到6月中旬已能从形态上区分出来,7月份时已可通过解剖观察到花器的各个主要部分,到9月份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油茶的挂果能力与结果枝或结果母枝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所谓结果枝是指在当年春季由混合花芽抽发的新梢,该新梢能分化出花芽,并能当年开花挂果。

油茶花期在长江流域主产区为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以11月中旬为盛花期。

油茶开花坐果后,在3月份第一次果实膨大时有一个生理落果高峰,7~8月是油茶果实膨大的重要高峰期,这个时期的果实体积增大占果实总体积的66%~75%,也可能存在第二次落果高峰;8~10月份为油脂转化和积累期,其中8月中旬至9月初、9月底至10月采收前有两个高峰,油脂积累占果实含油量的60%。

第三章

岑溪软枝油茶的个体特性

岑溪软枝油茶是我国第一个油茶良种,以枝条韧软、挂果下垂而得名,已在广西全面推广,全国已有十四个省(区)300多个单位进行引种种植,造林面积达30多万亩。其中岑溪软枝油茶二、三号(以下简称岑软2、3号)是广西林科院利用从岑溪软枝油茶中选出的24个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测定,经过连续 5

八年系统测试评选出的两个高产无性系。是目前我国已鉴定出的高产无性系中产量较高的两个无性系。它们的主要特性是:

1.速生,早结。在广西林科院栽培的品种比较试验林中,种后四年,岑溪软枝油茶树高生长比当地普通油茶、湖南普通油茶分别大22.3%和32.5%。在年生育期中,其春梢抽发期比其它品种都早15-20天,软枝油茶在其它品种刚萌动时,其梢长已达15厘米左右。岑软2、3号保持了亲本这一特性,经七年观测,2号树呈圆头形,冠幅大,平均达5.87平方厘米,比其它无性系大1-5平方厘米;3号树呈冲天形,树体高大,平均高 2.87米,比其它无性系高出10厘米多。岑软2、3号造林后2年开花,3年结果,5年达产。

2.高产、稳产。岑软2、3号经连续四年(5-8年生)测产,亩产油分别达到123.29斤和125.13斤,比参试其余无性系均值分别高268.90%和272.91%。最高年产量:亩产茶油2号为165.40斤、3号288.42斤,比其余无性系最高年产量增产1-13倍,进入盛产期后,岑软2、3号连续三年产量变幅均不超过8%,表现出较为稳产的特性。

3.含油高,油质好。油茶种仁含油率在50%以上者属含油率高的品种,酸价在3以下者为油质较优良。岑软2、3号种仁含油率为51.37%和53.60%,果油率为7.06%和7.13%,酸价分别为1.34和0.55。体现出高产无性系的丰产、优质性状。

4.抗性强,适应性广。岑软2、3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和抗旱、抗寒能力。两个无性系的病虫害均小于1.5%;它们在高山陡坡或低丘平地、土质好或较差的地方都生长良好。但油茶属于果树,每年以采果为主,而且一年四季花果不离体,消耗养分极大,要使油茶获得连年丰产,必须有一个适生的环境供其生长。岑软2、3号油茶适宜海拔 400米--1200米,坡度25度以下的丘陵地带,土层较厚,PH值4.5-6之间,母质为页岩、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黄红壤。

第四章

油茶配套栽培技术

油茶适应能力强,但良种的增产潜力必须要有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否则不但难以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而且树体容易出现早衰退化现象。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栽培技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油茶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

根据油茶的适生性,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4.5~6.0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为宜。要求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一般在400-1200米之间为宜,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度的缓坡中下部为宜。油茶适宜栽植于阳坡、半阳坡。要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

2、种苗选择

(1)选择优良品种:新造林必须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优良新品种。宜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产量高、抗性强并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是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还有少量的杂交子代。如广西林业科学院选育的“岑软”系列、湖南林业科学院选育的“湘林”系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的“长林”系列等

(2)选择壮苗:优良家系和杂交子代采用一年生实生苗,优良无性系采用芽苗砧嫁接两年生裸根苗,苗木规格达二级苗以上(一年生实生苗苗高15厘米,二年生嫁接苗苗高25厘米,基径0.4厘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上山造林。目前,营养钵苗逐渐用于上山造林,确保造林成活率,极大地提高了造林质量。

3、整地

油茶整地方式有全垦、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全垦整地适用于坡度小于15度,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缓坡;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在16~25度的山地,沿等高线整地,以利水土保持;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而又零散的山地。

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根据林地坡度的缓陡进行全垦或带状整地,株行距3*3米,挖穴60×60×60厘米,用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每亩施3~5吨,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

4、造林

油茶造林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进行均可,以春季芽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宜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

5、种植方法

栽植时,最好能在根蔸处加些火土灰、磨细的稻田土或肥沃的培泥土作定植土,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加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要使嫁接口与地面平,浇透水以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二、油茶幼林管理

油茶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期前的阶段。可分为两时期:一是幼林早期,即从定植到挂果之前,一般为4~5年;二是始果期,即从挂果期到盛果期之前,一般为3~4年。油茶幼林早期的管理特点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始果期的管理特点是促进油茶树体养分积累,为进人盛果期打下基础。

1.施肥: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年1~2次。定植当年通常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施人速效肥,每株O.1~O.5千克,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千克。随树体的增长,施肥量逐年递增。

2.抚育管理:油茶怕渍水和干旱,所以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油茶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一般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进行,抚育时在油茶苗根际四周20厘米以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杂草种子,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

油茶幼树易受冻害,11月份施足保暖越冬肥,还可根据枝梢生长情况在10~11月份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利越冬。

3.整形修剪:油茶幼林早期以整形为主,定植后在距根际上50厘米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修剪时要注意轻度修剪,尽量多留枝,及时剪除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4.合理间种: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等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地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林间湿度,从而促进油茶幼林根系生长和树体的生长发育,达到速生、早实的目的。通过农林复合经营,还可获得部分收益。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80厘米以上,并及时施肥。

三、油茶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

1.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垦抚。油茶林垦抚能增加产量。土壤改良一般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结合施肥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30~60厘米。为避免过量伤根,也可分对角轮换进行,以2~3年为一周期。深翻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2.施肥技术

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N:P:K为10:6:8。3月份施速效肥或专用肥,每株0.5~1千克,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千克。

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施,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

3.灌溉技术

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分,长江流域一般是夏秋干旱,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毫米,而此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增加灌水可提高产量。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水涝。

4.修剪技术

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臵不合适的下脚枝、过密枝、干枯枝、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油茶挂果数年后,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的直立大枝,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第五章

油茶病虫害防治及冻害防御

危害油茶的病虫害很多,虫害有10目300多种,病害有50多种,还有少量的寄生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等。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危害油茶成林的病害主要有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和烟煤病,危害油茶幼苗的病害主要为油茶根腐病。

1.油茶炭疽病

病害特征:油茶炭疽病主要危害叶、枝梢、花蕾和果等部位,常引起落叶、枯梢、落蕾和落果。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圆形病斑,有时数个联合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病果早落;叶部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为棕色至褐色,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枝干上病斑多呈长椭圆形或棱形,患部下陷,木质部变黑,边缘波状或不规则。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溃疡病斑。

发病时间: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大量落果落叶。

防治方法:①综合防治: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原,清除病叶、病枝、病果及历史病株。②化学防治:在苗期,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硫酸桐:生石灰:水=1:1:100)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

2.油茶软腐病

病害特征:油茶软腐病又称落叶病,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芽梢枯死。叶片感病后出现棕黄色或黄褐色水渍状斑,病叶在2~3天内脱落;芽梢受害后呈淡黄褐色,并很快枯死;果实感病后出现水渍状淡黄色斑点,病斑中心有隆起的小褐点,常在2~3周内脱落。

发病时间:3~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在南方,油茶苗期全年都有可能发生,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①综合防治: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清除树上或地面的病叶、病果,消灭越冬病菌。②化学防治:l%波尔多液预防效果较好,其次为多菌灵和托布津。

3.油茶根腐病

病害特征:根腐病主要危害油茶一年生苗木,病菌最先侵染地面附近苗木根颈部,起初患部组织褐色,上生白色绵毛状物,并迅速向上及土壤表面扩展。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萎脱落,最后枯死。

发病时间:4~5月和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防治方法:①综合防治:从圃地选择开始,注意土壤质地、排水情况等。②化学防治:发病后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颈处。

4.油茶烟煤病

病害特征:油茶烟煤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初期在叶正面及枝条表面形成圆形黑色霉点,以后逐渐增多,形成较厚的黑色烟煤状层,因光合作用受阻,严重发病的植株逐渐萎黄。

发病时间:3~6月和9~11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①综合防治:成林应注意修枝、间伐、通风降湿,或在林内栽植山苍子防治烟煤病。②化学防治: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敌敌畏500~1000倍液喷杀绵蚧和黑刺粉虱;发病期可喷洒石硫合剂,夏季用波美0.3度,春秋季用波美l度,冬季用波美3度。

二、主要害虫防治措施

能造成经济损失的油茶害虫主要有食叶害虫、枝梢害虫和蛀果害虫。

1.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主要有油茶毒蛾、油茶枯叶蛾、油茶尺蠖等。

虫害特征:以幼虫咀食叶片危害,严重时可将油茶老叶、嫩叶吃光,连续遭害虫危害能使油茶树枯死。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加强营林管理,修剪清除病虫枝和过弱枝,人工采摘卵块并捕捉幼虫。②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③化学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可在2~3龄时以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

2.枝梢害虫

枝梢害虫主要有油茶蛀茎虫和油茶蓝翅天牛等。

虫害特征:幼虫蛀食油茶枝条为害,被害枝初呈凋萎状,日久易风折或枯死。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加强营林管理,修剪清除被害枝,在幼虫蛀人木质部前刮除幼虫。②化学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卵初孵化或幼虫转移蛀梢盛期,以40%氧化乐果乳油等强渗透内吸作用化学农药喷洒。

3.蛀果害虫

蛀果害虫主要有茶籽象虫和黑翅大白蚁等。虫害特征:成虫危害油茶果,幼虫蛀食种仁。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结合垦覆油茶林,消灭土壤中的幼虫、蛹等。②化学防治: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1对水1000倍喷杀。

第六章 茶果采收及处理

(一)茶果采收。油茶种子完全成熟到果实开裂,一般只有十几天时间,应在种子已经充分成熟,而果实尚未裂开之前及时进行采收。一般在果实成熟期前3天开始到后7天完成。采收早了,出油率低,酸值高,硬脂酸含量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低,影响茶油产量和质量;采收晚了,茶果开裂,茶籽散落,收拣费工且易霉变。油茶最佳采收期,还要考虑品种类型、地区、年份、气候等因素,在种仁油分完全转化和充分积累之后采收。

上一篇:创意五一劳动节祝福下一篇:语文老师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