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飞思政教案

2024-04-28

程鹏飞思政教案(精选4篇)

篇1:程鹏飞思政教案

教 案

院 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班 级: 09思本 学 生: 程鹏飞

案例:邓小平“三落三起”

一、背景分析

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是党的曲折发展史的真实写照(2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矛盾,北伐战争就是证明;20年代后期,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破裂,内战是证明;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抗日战争是证明;4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解放战争是证明;(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抵制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错估形势的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对党中央工作中“左”的思想倾向进行抵制,被扣上“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由于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再次被打倒)

二、主题思想

(打不到的小个子)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坚强刚毅的性格、宽阔的胸怀、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精神、不怕挫折和困难)

三、教学内容

时间段:三起三落(20世纪30年代—— 70年代末期)(1933——1977.7)邓小平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缩影。政治上三落三起的特殊生涯,使他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传奇人物。(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风云人物)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都是与党的失误与成功密切联系的。凡是党的路线发生失误的时候,他就“落”;凡是党的路线走向正确的时候,他就“起”。

(一)一落一起(邓小平的第一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1、一落

时间:1933年

原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抵制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人苏区,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开始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不但反对毛泽东的正确方针,将毛泽东排挤出红军,而且对其他抵制“左”倾错误的同志进行残酷打击,错误地批判福建的罗明和江西的邓、毛、谢、古(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就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事例。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因主张在根据地边沿地区保留一定的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被临时中央视作“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路线”而遭到批判和打击。邓、毛、谢、古则被视为江西的“罗明路线”。邓小平在这次残酷的斗争中被撤销了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并被给予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此际,邓小平还遭遇了个人生活的一个大变故,就是妻子金维映与他离了婚。

2、一起

时间:1933年

原因: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

1933年的政治磨难,并没有使邓小平屈服和消沉。他的才能,依然受到很多同志的赏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深知邓小平精明强干,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底中共中央在黎平开会,毛泽东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而一直拥护毛泽东的邓小平,经毛泽东提议,当上了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他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后,他的人生和党的事业一样,从一个辉煌奔向另一个辉煌。

(二)二落二起(邓小平的第二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

1、二落

时间:1966年

原因:错估形势的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对党中央工作中“左”的思想倾向进行抵制,被扣上“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由于受“左”倾思想支配,毛泽东认为国内阶级斗争越来越严重,错误地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运动之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就被作为“中国第二号修正主义分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变成了专政的对象,从党的总书记的职务上一下子被贬到江西“劳动改造”。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他的长子邓朴方被迫害致残,儿女都分散在各地乡下插队。(修正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者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抹杀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他们所主张的,在实际上并不是社会主义路线,而是资本主义路线”。)

2、二起

时间:1973年

原因:“九一三”林彪事件后,毛泽东重新起用老干部

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邓小平终有了复出的机会。林彪的事在精神上对毛泽东打击很大,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1972年1月陈毅元帅逝世,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有了重新起用老干部的念头。毛泽东说,邓小平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周恩来马上示意陈毅的子女,把毛对邓的评价传出去。对于邓小平的文韬武略,毛泽东多次给予高度评价。他多次称赞邓小平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在毛泽东的过问下,邓小平的复出之路柳暗花明。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4月12日晚,邓小平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宴会。邓小平的出现,引起了国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西方一家杂志就此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邓小平从铁路交通人手,继而在钢铁、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大刀阔斧开展了全面整顿。在1975年召开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先后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周恩来总理因病住院期间,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不久,又确定由他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9月,周恩来接受手术前,握着邓小平的手大声说:“这一年你比我干得好!”

(三)三落三起(邓小平的第三次“落”和“起”是在他第二次复出三年之后)

1、三落

时间:1976年

原因:由于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再次被打倒 1975年下半年,毛泽东的病情逐渐加重,此时他内心非常矛盾。他支持邓小平搞整顿、抓生产,但不希望邓小平改变对“文化大革命”的定性。毛泽东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总的评价是“七分成绩,三分缺点”。他想再给邓一次机会,希望邓能够就此妥协。邓小平是坚持原则的人,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一向倚重邓小平的毛泽东失望了。在“四人帮”的蛊惑下,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开始了。1976年1月15日,邓小平代表中央为周恩来逝世致完悼词后,便在中国的政坛上消失了。1976年的清明节前夕,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自发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群众活动。天安门广场成了声讨“四人帮”的主战场。4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江青等人的左右下,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邓小平被指控为“天安门事件总后台”,第三次被打倒,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2、三起 时间:1977年

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顺应民心,恢复邓小平所有职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也随即结束,始终乐观地相信未来的邓小平再一次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的辉煌岁月。197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上陈云作了书面发言,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1977年7月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次年有国外报刊称:“邓小平时代”开始了!7月30日,邓小平出现在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的看台上面。这个镜头成为73岁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的象征性画面。

四、启示

(一)邓小平“三落三起”对党的启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纵观“三落三起”的每一个过程,都与党的主要领导者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思想认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说明,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领导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三落三起”虽已成为历史、但反观历史,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却大有裨益。从“三落三起”中我们可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片面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将给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专断与独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制度与组织原则。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可减少作的盲目性,增加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第三,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学习风气,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工作态度。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曾语重心长的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可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加强自身理论素质的修养,切忌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当前,尤其应自觉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指导,努力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

(二)邓小平“三落三起”对大学生的启示

人生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孜孜追求,韬光养晦、奉献一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面对逆境不折不挠、韬光养晦,为祖国时刻准备着贡献自己的力量。须知,机会永远都是为有准备的人留着人生在世希望一帆风顺是不现实的,目标越是远大,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往往也越大,这时候需要用顽强地毅力去克服困难和挫折,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保证,缺乏毅力的人做事常常会半途而废或者功败垂成。时机总是偶尔闪现,而不是天天来找你。当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要为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做积极的准备,一旦时机来临,才有可能更有把握的抓住机会,不让它溜走。目标应该藏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嘴上,行动才会有成绩,空谈到老无成。

五、案例点评

邓小平之所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不是偶然的,是同他的崇高品格和丰富的革命实践分不开的。政治上三落三起的特殊生涯,使他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传奇人物。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传奇式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六、教学建议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政治生涯“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赞扬了他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精神。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全面了解,深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进而学习他的光辉品格和革命风范。

(二)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本案例时应注意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原因以及这些特殊经历对邓小平形成坚强刚毅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的作用。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一个如何适应和发展的问题,都要遭受一些成长的“痛”。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特别是要对学生进行抗击挫折的教育,邓小平在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就是极好的范例。

思考讨论 1.透过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你能感受到一代伟人邓小平有哪些宝贵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有何意义?

2.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经历,对当代大学生有怎样的启示?

板书设计

一、背景分析

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是党的曲折发展史的真实写照

二、主题思想

(打不到的小个子)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三、教学内容

时间段:三起三落(20世纪30年代—— 70年代末期)(1933——1977.7)

(一)一落一起(邓小平的第一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1、一落

时间:1933年

原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抵制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2、一起 时间:1933年

原因: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

(二)二落二起(邓小平的第二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

1、二落 时间:1966年

原因:错估形势的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对党中央工作中“左”的思想倾向进行抵制,被扣上“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2、二起 时间:1973年

原因:“九一三”林彪事件后,毛泽东重新起用老干部

(三)三落三起(邓小平的第三次“落”和“起”是在他第二次复出三年之后)

1、三落 时间:1976年

原因:由于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再次被打倒

2、三起 时间:1977年

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顺应民心,恢复邓小平所有职务

四、启示 对党;对大学生;

篇2:程鹏飞思政教案

不知不觉间已经工作两年半了,从最初的沪昆项目到现在的昌赣项目,自己成长了很多,历练了很多。

记得刚刚去到沪昆项目的时候,自己啥也不会,每天头顶着大太阳跟着师傅到工地上去看,去学习,从最初的理解一个结构物开始,到自己慢慢的去钻研图纸,感觉真的是飞一般的感觉。学习了一个多月之后,再去到现场,就感觉现场的结构物其实也挺好理解的,感觉设计院的设计真的是有非常多精妙之处。这个时候,我师父教会我一句话,以后施工,要学会看图纸,理解设计意图。“理解设计意图”,这句话跟了我两年半。

在沪昆最辛苦的时候就是联调联试的时候,因为后期项目上人不多,自己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工程部,安质部都干,有时候忙的不分白天黑夜,虽然很累,但是感觉自己进步非常大。15年上半年,沪昆项目交竣工资料,我们二十多个人齐心协力,硬是用半年的时间,把沪昆项目5年的竣工资料做完了,并且完美交给工务段。这个时候,我学会了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之后来到昌赣项目,在领导的安排下,我去管理晏源头特大桥,从桩基开始认真学,之后就是承台,墩柱,桥台等等都慢慢的学会。这个时候我发觉我在沪昆辛苦打下的底子还是很扎实的,虽然在沪昆从来没有具体管理过施工,但是在昌赣项目第一次管理,感觉自己管理的还可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昌赣项目的第一根桩基,第一个承台,第一个墩柱,都是在我的监管下施工的。

从16年开始自己的成长以说是一飞冲天,自己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自己一步一步的成熟,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有一句话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现在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施工现场,内页资料,方案,技术交底的编写等等,有时候感觉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来气,但是每次完成一项任务之后的光明和喜悦同样也令我兴奋。

在这样的单位工作,成长很快,但是自己的变化也很快,我要永葆自己的本质,不抽烟,不酗酒,让自己永远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环绕全身,虽然是搞工程的,但是也要高雅,有气质,做一名“儒将”。

篇3:程鹏飞思政教案

游广西北海银滩

醉卧天涯第一沙,银滩闪烁数风华。

蹁跹倩影千千万,朵朵云霞若伞花。

咏散花洲

黄黄高速抖雄威,万象更新暖气吹。

两道长虹招凤翥,一江春水引龙归。

独居地利凭鱼跃,贵在人和任鸟飞。

天女散花铺锦绣,神州如画映朝辉。

周学建

游百阳园

湖平倒影映山青,别院春深草木馨。

几许流光缠水榭,一帘烟雨锁旗亭。

吟人缥缈桃源渡,醉眼朦胧白雪听。

不是幽冥风送客,筵前谁写百阳铭。

游天然寺

湖光潋滟隐乡愁,叠翠天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兰江偏照古今秋。

云归长若丹霞在,风过犹疑墨客游。

自是名山藏佛寺,红尘尽处尚回眸。

陈志胜

游台湾龙潭

寻幽览胜龙潭地,世上浮沉不绕缠。

木卉争芳期烂漫,渔舟竞浪盼团圆。

新谋巧构农家乐,睿智奇招市井妍。

最是导游旗舞处,推销花样百千千。

洪启云

江城子·九寨沟

一沟玉液亮晶晶。透池清,映空明。神话千秋,人道几多情。碧水青山相映美,湖似镜,照娉婷。 清溪一泄动雷霆。浪花盈,玉龙鸣。水墨丹青,瀑布挂银屏。九寨沟生奇妙景,惊世界,震天庭。

江城子·黄龙

满天风雪漫苍穹。降黄龙,撼长空。道是冰川,水出雪山中。站立溪边观美景,风拂面,乱人瞳。 从来未见此娇容。水流匆,色如铜。五彩池中,万紫耀千红。大小莲池清澈底,盛玉露,献群峰。

胡荣希

游清元寺

远足屏峰下,置身天籁中。

鸟鸣山涧静,绿衬杜鹃红。

梵呗声来耳,祥云雨霁风。

微尘吹洗落,万里见晴空。

程宝庆

游黄陂锦里沟即兴

青岭屏山寨,寒潭护小村。

林幽何处路?来扣土家门。

山深寒鸟静,松冷坐听风。

遥看前程路,烟峦一抹中。

注:锦里沟是土家人聚落。

篇4:程鹏飞思政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和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活动,我认为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增进干群感情、提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本领。干部下基层活动让机关干部深入农村走进农户,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为老百姓讲政策、传知识、送项目、帮资金,以“传帮带”的方式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这种工作方式不仅让干部了解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更密切了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

我作为水务局局长,在此,重点就市上领导对水利项目建设的关心和指导情况汇报一下。城市供水工程、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是今年水务局的重点项目建设,也是市上的重点民生工程,组织部陈锋部长包联的是城市供水工程,政协程印杰副主席包联的是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人大赵耀武副主任包联的是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除了包联的三位领导之外,市上其他领导都多次深入工程一线督查、指导,市委郭书记、市政府张建中市长、王凯民副市长等都是多次到工程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提

1出了指导性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进度,使各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我们在市上领导的督促带领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资引项,狠抓项目建设,构建防洪保安、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水保生态四大体系,切切实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截止目前,通过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设,我们在7镇35村修建灌溉渠道232.5公里,建成小型水利工程8处,受益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已建成安全饮水工程21处,解决了12个镇办21个村庄1.6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居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已基本完成,防洪保安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64平方公里,项目区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在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建设的立项过程中,市上领导就非常重视,张市长和我们一起去省上,亲自进行了项目竞争陈述,最后成功争取到了这个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累计衬砌渠道114公里,配套各类建设物850座。项目主要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个项目分三年实施,今年是实施的第一年,前段时间,省上检查组对这个项目进行了绩效考评,我市在渭南地区排名第一。这些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到圆满完成,并得到省上、渭南的肯定,这与市上各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与他们的经常性深入一线督查指导,是分不开的,水利这些项目,都

是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这些工程的前期协调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市上领导给与了大力支持,经常是到工程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指导工程建设,他们常说,水利这些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要把这些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和利益上想问题,干事情,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并且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和“三问三解活动”还有一个就是开展包联帮扶,市上活动启动后,市级包联领导(李西峰、王凯民、里民)亲自参与,座谈指导,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我们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活动的具体实施,积极与包联镇(芝阳镇)、7个包联村(露沉、花马庄、孟一沟、圪崂、张庄、高坡、马山)、8个困难户(孙学良、张文俊、李孟、费长今、高亚军、高财斌、冯创勤、胡恒尧)联系对接,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包联责任。为了确保活动实效,确定每个包联村由一名局领导带队、机关一个科室牵头、下属一个单位配合,形成包联帮扶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包联帮扶活动,认真落实市委安排的“十个一”事项,确保帮扶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实效,切实达到农民得实惠、干部转作风、村级和谐发展的目标。截至目前,共为包联村和困难户送去2000株优质核桃苗,500株苹果苗、20吨水泥,50袋化肥,2只种羊(马山村冯创勤),为困难户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并充分发挥水务部

门职能优势,积极实施包联村的人畜饮水和小型水利工程。

上一篇:党员坚定信念心得体会下一篇:与幼儿教师有关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