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

2024-05-12

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通用6篇)

篇1: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

《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论文

短暂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几位老师精彩的解读使我获益匪浅。课堂上一阵阵自发的掌声更是对几位老师学识渊博与授课精彩的最好见证。而我在这几节课上学到到了很多专业课上所不能学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必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我觉得我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选择了这门课。而正是这个选择让我学到了很多同学没有学到的东西。作为一个工科学校典型工科专业的学生,我所接触的典型的文科色彩课程并不多。而很多南航工科学子常年埋头科研,与数字、器械、实验室打交道,很多时候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培养理想人格的时期。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将自己定位于何处,这些都离不开个人修养以及思想认识的提高。因而,我觉得开展这门课是十分必要的,学习这门课也是十分有用的。以讲座的形式听课,让人感到既轻松精彩又兴趣盎然。

其次,在这门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中国的政治、形势、国家发展、社会道德法制建设以及一些处事的方式与哲学思想等内容。精彩的讲解使我对国家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也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下面我也谈一谈我对国家的一些看法与认识。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以来,一系列的作为也使得国人对国家领导的信任度增加,更多的人也都自觉加入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列中。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现在的任务更加艰巨。

随着十八大以来的各起反腐败案件的曝光,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政府腐败问题的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深刻反映出国家体制改革的紧迫性。还有一个课堂上也谈到的问题,一个我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社会公信度严重下降。这种信任危机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而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权带来的社会不公。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社会正义和公正,也就不会有社会信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因为多年来的司法的不健全,中国社会的公平度已经严重下降。因此一个全面完善的司法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还有就是每个人自己也有原因,稍加留意,多数人会发现,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好心的或善良的人被骗,或“农夫与蛇”之类的故事多了去了,人人自危,故大家总是用疑忌的眼光打量外面的世界,并用疑忌砌了一堵厚厚的墙将自己封闭起来以求得安全,哪里敢随便和陌生人发生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关联呢?也正是这样一种心态促使着社会公信度的下降;再有就是媒介推波助澜,负面新闻一经广泛传播,就会“三人成虎”,扩大了这种不信任感,信任的问题,从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比如说“小悦悦事件”等,而媒体则过分的夸大这种不信任问题,大多数人也被这种负面新闻所误导,久而久之,不信任感便扩大,扩大到现在这种局面。

信任的建立和保障必须依赖于法律,尤其是司法。社会学家卢曼在《信任》一书中曾说:信任总是与关键性的抉择有关,背信弃义所造成的损害,大于从被证明为适当的信任表示中将要获得的益处。信任与不信任是累积性的,对受信任者的熟悉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狼来了”的小男孩过度消费信任度最终损失惨重,也正如商家、专家、政府目前遇到的困境。这种困境的解决方式,除了厉行严格的法律规则和重建透明的监督体系之外,别无他法。社会角色之间信任的建立和保障都必须依赖于法律,尤其是司法。其次,作为公民,我们也应当辩证的看问题,信任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来的。最后,社会需要一个切实的监

督机制,不光要监督好政府,也要监督好媒体,确保报导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良好的引导才能更快更好的建立起社会公信,使公信度上升。我们应该注意到习近平1月5日的讲话,他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其实目前一个问题是中国有许多官员对于世情、国情、党情懂而回避,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直面问题,承认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实事求是,只要能横下心来,认真地承认错误,以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引领改革,那么重建社会信任指日可待。

因此,我们也应当看到,国家在进步,社会在提升,中国梦的实现就是要靠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篇2: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

摘要:中国梦不仅指许多渴望成功的中国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而且是全中国的梦,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高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蕴涵。它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可纵向从过去、现在、未来,横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构建由强盛中国梦、法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与幸福中国梦组成的立体结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系统探索有效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并构建保障系统,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梦;复兴;中华民族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说道:“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在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以“中国梦”为中心和主题发表讲话,深化了对“中国梦”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认识,阐明了实现民族梦与个人梦的互动关系,气势磅礴、催人奋进。“中国梦”再次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成为凝聚国人力量的精气神,成为学界热议的问题。

国内较早就开始讨论“中国梦”,关于“中国梦”的涵义,最为普遍的观点就是“中国梦”即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其最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就是我们要在21世纪上半叶,在与当代社会各种文明的交汇之中,在不断宏扬民族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梦就是要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形象去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2]“中国梦”是一个使中国发生番天地福的变

化的梦想,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3]中国梦虽然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财富、名声、地位不过是“梦”的外部映射,其真正的内涵反应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集体心理走向的大国梦、强国梦。[4]而周天勇所理解的“中国梦”则更为具体化:数亿民众的新生活、安居乐业梦、社会保障梦、公共服务梦、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精神生活梦。[5]自总书记阐述“中国梦之后,国内对于“中国梦”的内涵所指更加明晰,学界予以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1.1中国梦的内涵

1.1.1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

中国梦是是实现中国国家富强的国家梦,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民族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机器了共振共鸣。

1.1.2中国梦是在坚持中国道路的前提下可以实现的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必须宏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京剧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1.3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是世界人民的梦的组成部分

从集体意识来看,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具有强大的指南针、粘合剂功能。中华民族振兴的落脚点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两岸同胞要真诚团结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6]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3亿中国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和共享者。要实现中国梦,根本要考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同时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支持,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7] 1.2中国梦的鲜明特征

1.2.1中国梦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一定的理想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现实而言,中国梦突出了理想的科学性和现实的实践性。一方面,中国梦是国家的理想、民族的理想和人民的理想,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把握了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前景,借鉴了古今中外的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具有其前瞻性、合理性、严密性、确定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中国梦并非脱离实际的“黄粱梦”、“白日梦”,中国梦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中,把握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特征,具有其必要性、真实性、导向性、可行性和成效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靠实干。

1.2.2中国梦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来看,实现世界大同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与美国梦、欧洲梦、亚洲梦以及非洲梦等相比,中国梦突出了人类社会共同的合规律性和中国特色的合目标性。中国梦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梦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并指导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

时代特色。从国内视野来看,各地可以在中国梦的引领下,通过有地方特点的实践使中国梦落地生根。

1.2.3中国梦体现了世情与国情的统一

在世情上,中国梦考虑到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推进,科技革命新突破,全球合作新拓展等

复杂背景和形势。在国情上,中国梦考虑到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考虑到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均衡的具体国情,考虑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梦根据世情、国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的基础上,勾画出宏伟蓝图。

1.2.4中国梦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统一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主张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要求同存异,倡导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各国都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增进人类共同利益。[8] 1.2.5中国梦体现了国富和民富的统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就是中国梦蕴含的强烈的国家情怀。一方面,国家富强是各族人民国家认同、民族自尊、共创幸福的强大根基。从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界,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有了根本希望。另一方面,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盛,以人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为条件和目的。[9] 2.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2.1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走“新四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推进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0] 2.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

要扎实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这就要求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4坚持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有机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11],不断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更多吸收到我们党内,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12]

2.5坚持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与“美国梦”等突出个人和金钱,强调个人奋斗和成功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社会(民族、国家紧密相连。个人的发展和命运,既是社会发展

和历史命运的映照,同时也汇成了社会发展的主流。[13] 3.我心中的中国梦习近平主席把“中国梦”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无疑是深 邃的。“中国梦”首先是强国梦、民族复兴梦。这是由中国近代以来积弱贫穷的 历史和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每个中国人的强烈愿望;而以传统文化来看,只有 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有幸福。其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发展 的最终目的是民

生的持续改善、人民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最主 要和最重要还是人民的梦,人民幸福才是“中国梦”的落脚点,才是梦想之基、复兴之本。“中国梦”落脚到人民幸福,植根于民生持续改善,就会使每个人拥 有实实在在的民生梦——“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 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正是“中国梦”的魅力、活力和凝聚力所在。[14] 中国梦,从改善民生开始。第一,统一祖国。这是中国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是与海峡两岸的广大同胞息息相关、密 不可分的。双方应妥协与勇气并存,才能早日迈出和平统一的第一步,因为“中 国梦”的实现,台湾无法缺席。第二,国富强军。强军梦是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坚 强后盾。第三,居者有其屋。坚决打击刘志军式的人物。土地公有就是每个公民 都应该有一份,不是权贵特有的。离开住房谈中国梦,是奢侈的。第四,学有所 教。即教育公平。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老幼平等的 接受教育。中国梦,公平求学的机会,学有所教是不可以少的。第五,老有所依。[15] 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没有钱看病的事情屡见不鲜,没有医疗保障,就很难实 总之,也许每一个人对中国梦都阐述不同,但两岸统一、国强民富、民生得 现中国梦。什么是幸福?对老百姓来说,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到改善应该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 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国家强盛,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去改善民生。亿万 中国人敢于做梦、勇于追梦,脚踏实地去努力圆梦,就一定能过上更加富裕、更 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凝聚起推进民族振兴的不竭动 力。当然,追梦之旅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 国力量,就能达到梦想的彼岸,就能点亮中国梦。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2] 李君如.阐释中国梦,设计中国道路[N], 中国经济时报,2011-6-17. [3] 十字路口的国家路径选择: 美国梦? 欧洲梦? 还是中国梦? ——专访中国社 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J].人民论坛,2011(9). [4] 梁仁.中国梦,关于一个情结的沉思与拷问 [M],郑州:中原农民出

篇3: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的界定不是关于理论个性的、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界定, 而是一种共性的、一般的、普遍的、抽象意义上的结构界定。明确这项界定, 我们既需要参考学界的研究成果, 也需要借鉴一些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模式, 还需要把握好开展界定的哲学依据, 以及关注这一界定能否满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概括和描述的需要等方面因素。

(一)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结构的研究情况

学界对于理论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早。逻辑经验论者很早就开始了对科学理论要素的研究。他们认为, 科学理论由形式系统、对应规则和概念模型三部分组成。这一思想最早是由坎贝尔物理学家N.R.坎贝尔 (N.R.Campbell) 提出的, 他在《科学的基础》一书中曾经对理论的结构做出如下界定:理论是相互联系的命题系统, 这些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假说 (hypothesis) , 另一类为辞典 (dictionary) 。他认为, 假说是由该理论所特有的那些观念的陈述所组成, 也可以分为公理和定义以及从中演绎出来的定理两大类, 它们构成了一个形式系统。[2]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接受并改进了坎贝尔的观点, 形成了关于理论结构的一种公认观点。卡尔纳普对“坎贝尔界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理论的形式化;二是提出了关于理论结构双层语言学说, 即科学语言可以分为理论术语和观察术语。[3]之后, 产生了以贝思·萨普等哲学家为代表的语义学理论观和以叔佩斯等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观。中国学人任鸿隽则认为, 科学理论的要素至少有两个:一是事实, 二是观念。其中, 事实是由外物的观察得来的, 观念是由内心的思想得来的。观察是属于官觉 (sense) 的, 思想是属于推理 (reason) 的。[4]也有学者认为, 成熟的或高级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公理 (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导出命题和科学定律、科学事实 (感觉经验和观察资料的科学陈述) 三大块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5]

学界也对思想政治理论结构开展了研究, 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论述。如杨伟清在《试析政治理论的三元结构》一文中指出, 一种完备的政治理论应呈现三元结构:一是理想理论;二是理想理论如何关联于特定社会或共同体的具体社会境况;三是理想理论与特定社会或共同体对同一政治哲学论题之理解的关系如何。[6]林志友在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规律研究》一文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自身有三个层次结构:一是它的理念层次,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环节;二是它的制度层次,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间环节;三是它的策略层次,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外部环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区别、各具特色, 又相互联结、相即相入, 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结构。[7]贺艳秋、渠长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的新视角:文本及其叙述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由“本我”———内在的思想内容、“自我”———作为外部肖像的文本和“外我”———文本被叙述 (阅读与诠释) 的过程及结果三个部分组成, 它们都是“全我”、“真我”的基本元素。[8]柳之茂、胡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三个范式分析》一文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从内涵上可分为“政治范式”、“经济范式”、“社会范式”三个范式。该文进一步指出, 三个范式的界定仅仅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理论概括, 并不具有排他性, 每个范式不只是指政治或经济某一单方面, 而是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价值的、社会认同趋向上的、社会评价标准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意义上的范式。[9]其他类似论述, 这里不再枚举。

从以上研究状况中可以发现, 学界对于政治理论结构的研究多是零散的, 反应了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至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开展一般的、普遍意义上的研究, 更是一片空白。

(二)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进行界定可以借鉴的一种模式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的研究界定, 有一种模式值得借鉴。2008年12月,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10]这段讲话清晰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包含理论的主题, 具体可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深入分析这些概述, 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 即它们都是围绕“是什么”与“怎么办”两个层面展开的。比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主题的界定所使用的方式:“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以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理论主题的界定虽然没有用“是什么”的语言进行表述, 但其表述的内涵却是“是什么”的意思。比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中“建设什么样的党”, 其本质上要回答的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主题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其本质上要回答的是“什么是科学发展”的问题。

一般认为, 理论主题是对这一理论内容的高度概括, 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一理论结构性的描述与划分。以此为借鉴, 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界定为“是什么”与“怎么办”两个部分。

(三) 用“是什么”与“怎么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进行界定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对其结构进行界定必然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这种哲学依据不仅体现了哲学与一般具体科学之间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更主要的是要体现出这种界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主要解决和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 主要解决和回答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事情“怎么办”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界定上看, 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进行“是什么”分析的时候, 必然从某一学科、某一角度、某种意义上回答“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基本哲学命题, 是对哲学世界观意义的集中体现与回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包含的理论主题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反应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坚持世界物质本源论, 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进行“怎么办”分析的时候, 必然要以理论“是什么”为指导, 即以某种世界观为指导, 提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对策, 其体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包含的理论主题内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怎样发展”, 反应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 始终如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方法论。

一言蔽之, 依据“是什么”与“怎么办”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进行界定, 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对应, 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原则, 是对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集中体现。

(四) “是什么”与“怎么办”结构界定能够满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概括与描述的需要

用“是什么”与“怎么办”能不能概括和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每个具体的、分支的命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用“是什么”与“怎么办”完全可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每个具体的、分支的命题。以毛泽东思想为例, 毛泽东思想由六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是什么”与“怎么办”的方式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和描述。比如, 我们可以把上述理论分别概括和描述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怎样开展革命和建设”……如此等等。对于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命题也同样可以使用这一模式进行概括。甚至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尝试用“是什么”与“怎么办”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概括和描述。如高奇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问题:七个是什么, 七个怎么办》一书中, 曾经分别以“走什么样的道路、怎么走”为标题对书中各卷标题进行了命名, [11]我们也许可以把这种尝试视为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界定的开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解读

依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的界定, 我们可以构建一种新的理论解读模式, 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核心问题依次展开。解读理论“是什么”, 主要是揭示理论的内涵;解读理论“为什么”, 主要是揭示理论形成的背景、原因和目的;解读理论“怎么办”, 主要是揭示理论在国家社会发展以及个人人生发展中的方法论意义。具体地说, 通俗易懂讲清理论“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的基石;深入浅出分析理论“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的关键;学会运用理论“怎么办”, 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的归宿和落脚点。

(一) 通俗易懂讲清理论“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容博大精深, 体系纷繁复杂, 逻辑科学严密。总体上看, 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主要包含两大理论成果和三大内容, 两大理论成果是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大内容是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三方面的内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上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又具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具体理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上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又被分别归类到多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 如《纲要》课、《原理》课、《概论》课、《基础》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虽然划分标准和体系各异, 然而从理论解读上看都需要从“是什么”开始着手。

需要指出, 在开展“是什么”的解读环节中, 要处理好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维度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知识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其中, 知识性是思想性的载体, 思想性是知识性宣传和教育的目的。一方面, 要认真引导受众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 进而对什么是中国革命、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般的、客观的、规律性的认识。它们既包含一般历史史实, 也包含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 还包含一定的政治学方面的术语。教育和引导受众完成对这些理论“是什么”的知识性学习, 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前提。另一方面, 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解读的思想性维度。对政治理论进行解读主要通过对政治理论一般知识的学习去把握理论中所蕴含的思想, 这些思想主要通过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情操体现出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解读主要是引导广大受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代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帮助广大受众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及政治情操。

(二) 深入浅出分析理论“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的关键

任何思想政治理论的提出都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也是如此, 它所包含的每一个具体理论都是特定世情、特定国情、特定党情的产物。通过解读“为什么”, 向广大受众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具体理论产生的前因后果, 向广大受众真实再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 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出发, 认识、分析、解决中国问题的伟大历程, 进而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 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什么”的环节中, 需要把握好理论解读的学术性和政治性统一问题。在理论解读过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原则是理论解读方向性原则, 学术性原则则是理论解读基础指导性原则。一味突出政治性, 脱离学术性, 其理论解读很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同样, 只坚持学术性而脱离政治性原则, 其理论解读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作为一门学科, 其理论宣传和解读过程中需要以学术性为基础, 通过对某一理论古今中外学者不同观点的剖析, 通过对当前学界某一理论研究存在争议的介绍, 揭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价值, 让理论宣传和解读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最终引导广大受众学习真理、掌握真理、追求真理, 进而树立科学的真理观, 这一过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然而, 任何思想政治理论都具有特定阶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也不例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学术分析的时候, 必须把握好理论解读的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学术性解读, 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作支撑, 需要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任何试图通过非马克思主义的、脱离中国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学说来验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的理论解读, 不仅没有坚持学术性和政治性辩证统一的原则, 而且更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解读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 学会运用理论“怎么办”、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的归宿和落脚点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各个组成部分, 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受众学习蕴含在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领会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理论应该“怎么办”, 把握住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的归宿和落脚点。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学习理论中蕴含的方法论非常重要。他说, 方法犹如过河的桥或船,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革命任务的完成也只是空话。[12]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论著中对方法论都有清晰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 就没有生命力了”。胡锦涛同志也曾经指出:“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贯穿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受众学习蕴含在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主要是通过“怎么办”环节的解读来实现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通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等细致的解读, 引导广大受众学会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智慧,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转化为关于学习、生活、工作、思想和发展的方法, 以解决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构建理论结构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开展界定究竟对提高理论解读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没有促进作用?中国古代庖丁解牛的故事在这方面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庄子·养生主》记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响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虽然这一成语故事比喻只有经过反复实践, 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做事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实际上, 庖丁解牛更多地体现了他对牛骨架结构的了解把握, 以及这种结构把握为他娴熟解剖牛所带来的益处。不难发现, 了解和把握牛的骨架结构是庖丁熟练解牛的先决条件, 其实理论解读又何尝不是如此?!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对提高理论解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本意;二是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走出困境提供某种借鉴。

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模式解读政治理论, 实质上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本意———掌握蕴含在理论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3]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 无疑地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14]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邓小平同志则强调指出, 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道路的具体方法, 它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力量。毋庸置疑,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然而, 政治理论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政治理论本身的价值, 关键是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能否通过分析解读, 把蕴含在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出来, 并为广大受众所接受、掌握和传播。马克思曾经指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5]可见, 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达到用理论去掌握群众的目的, 其本身就是对理论进行解读本意的还原。

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模式解读政治理论, 可以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走出困境提供某种意义上的借鉴。近年来, 高校校园里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是:“专业课认真听, 选修课随便听,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想听。”导致高校学生不想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一些老师或从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出发, 课堂教学不乏广泛而又严谨深刻的学术性探讨, 然而由于这种解读缺乏具体的、感性的典型案例材料作支撑, 加之他们在授课过程中既忽略了授课对象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的差异, 也忽略了任课课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性质的差异, 更忽略了对理论方法论意义的落实, 导致理论解读脱离了实际, 陷入自说自话、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而学生却不买账的窘境;二是也有些任课教师以深化课堂教学、加强理论解读为名, 大量地引用当前社会热点案例或者是故事, 而对这些热点或故事背后所运用的案例及方法不做深入分析, 不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引导和培养, 使得理论解读浮于表面, 课堂教学变成了新闻发布会或者故事会, 其结果是学生照样不买账。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解读, 需要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学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结构出发, 通俗易懂讲清“是什么”, 深入浅出分析“为什么”, 结合实际揭示“怎么办”, 引导受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及和传播过程中达到提升理论解读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目的。

摘要: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结构, 切实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解读方法, 是当前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而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结构, 既需要关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 学会合理借鉴理论界已有模式, 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支撑, 也需要满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概括和描述的需要。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 构建通俗易懂讲清理论“是什么”、深入浅出分析理论“为什么”、学会运用理论“怎么办”的理论解读方法, 才能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本意, 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走出困境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篇4: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三个理论问题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和中国梦的相关讲话,为理论界提出了如何认识雷锋精神与中国梦的相关关系的问题。要想搞清楚二者的相互关系,必须先明确如下三个理论问题:一是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二是雷锋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三是雷锋精神对中国梦三大路径的外在支撑。

[关键词]雷锋精神;中国梦;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59-02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对“中国梦”进行了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在接见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时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2]由此,总书记的讲话为理论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认识雷锋精神与中国梦的相关关系。笔者认为,如下三个问题是认识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理论前提。

一、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思想变革是时代变迁的动力,理论创新是实践创造的先导。作为雷锋精神的实践传承者和理论工作者,我们要想在实践层面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现实动力,必须首先从理论层面开展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

面对雷锋精神与中国梦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首先需要思考的是,雷锋精神对中国梦的实现有没有意义?如果有,它的意义又体现在那些方面?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无外乎两种:一是有意义,二是没有意义。显而易见,问题的答案肯定是前者,这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但是,如何定位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还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细观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虽然各自的理论表述存在差异,但实质内容基本一致。也就是说,这些回答似乎都将雷锋精神定位于“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观点强调的是,雷锋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了“精神伟力”,挖掘雷锋精神的精神源泉,高举雷锋精神的精神旗帜,必定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精神力量基础。

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历经时代变迁而永不褪色,穿越时空阻隔而历久弥新,把握理论脉搏而开拓创新,原因不仅在于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更为重要的是,雷锋精神具有紧跟时代步伐和回应社会热点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品质。作为雷锋精神的实践传承者和理论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回应当今社会的重大理论热点问题,即中国梦的实现问题。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梦。作为普通劳动者精神境界的典型代表,雷锋精神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作用。

我们完全赞同雷锋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伟力这种观点,但是,仅仅将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界定为精神层面是不够的,这只是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根据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及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它的重要意义还应该存在于另一个方面,即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推动作用。无论是“一颗钉”的爱岗敬业精神、“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还是“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都是雷锋精神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最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也必将体现在实现中国梦的具体社会实践之中。因为,实现中国梦,仅仅依靠理论总结和政治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现实的实践基础,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二、雷锋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

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之后,理论界讨论得最多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雷锋精神与中国梦是一种内在契合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凸显了雷锋精神与中国梦在理想信念层面的内在契合。实现中国梦,走的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自己的路,这是一条被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雷锋精神的首要内涵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如果偏离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任何的“梦想成真”,不仅会失去它的政治价值,也将同时失去它的实践价值。

第二,实现人民幸福,凸显了雷锋精神与中国梦在价值取向层面的内在契合。“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勾勒出的未来美好图景。在这幅美丽画卷之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民族振兴”,其根本落脚点都是“人民幸福”。换言之,中国梦的实现最终都要统一于“人民幸福”的历史语境之中。因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为人民共创幸福、共享幸福的中国梦。这是中国梦核心价值取向的最鲜明体现。饱含时代意蕴的雷锋精神价值取向的最终目标也是“人民幸福”。对于这个价值目标的追求,雷锋精神既有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的目的保证,又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新精神的手段保证。

第三,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凸显了雷锋精神与中国梦在精神实质层面的内在契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构成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中国精神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之中,早已凝聚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最为全面而又最为生动的诠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三、雷锋精神对中国梦三大路径的外在支撑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不仅明确地阐释了中国梦的三项具体内容,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且创造性地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雷锋精神不仅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而且其对实现中国梦的三大路径具有外在支撑的功能。

第一,雷锋精神是中国道路的文化支持和精神保障。当今社会,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世界和中国之间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现象不断激烈,交流、交融、交锋态势不断增强,因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愈来愈复杂多样。要在这种复习情况下实现“中国梦”,必须首先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在此过程中,雷锋精神以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中国道路提供文化支持和精神保障。这一理想信念,能够激励我们全党全社会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代表和集中体现。雷锋精神传达了一种人人都应该追求的人生态度,这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工作、对事业的敬畏和执着,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对物质欲望的克制和自律。由此可见,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代表和集中体现,它赋予中国精神以鲜活的人格魅力和生动的精神风貌。所以,在当代中国,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雷锋精神。具体说来就是:其一,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因素;其二,雷锋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实践;其三,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行为规范;其四,雷锋的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不竭动力;其五,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第三,雷锋精神是中国力量的力量来源和动力源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中国13亿人团结一心、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实现梦想的磅礴之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才能确保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雷锋精神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通过雷锋的日常小事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号召全国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使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中国梦而汇集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11/c_119718630.htm,2014-03-11.

篇5: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是一个拥有近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唐强宋富,我们曾经有过辉煌的时代;落后挨打,我们曾经遭受世界罕见的磨难;改革开放,我们摸索到了一条新的复兴之路。历史需要铭记,更需正视未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已经确定,这不仅是党中央的梦想,也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更应该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人的梦想之中,只有这样,中国梦这座高楼大厦才有基础,才有可能建成,两岸的统一才有更广阔的前景。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有梦固然是好事,但如何把梦想变为实现,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且道路不会平坦;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且任务艰难繁重。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首先要有坚定的梦想,梦想可能不是那么伟大高尚,但必须是正能量的,体现你对国家、社会,乃至家庭的一份责任,是有益于这个社会的;其次要有过硬的本领,无论是你是大厦的设计师,还是建筑小工,必须要有相应岗位的技能,不能无一技之长,更不能竽滥充数;最后,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有梦就要远行,有本事就要拿出来亮亮,不然梦想就是空想,有本领也只是花架子,要立足于本职工作的点点小事,用负责任的态度把事情做正确了、做扎实了,并结合实践经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创新工作流程或产品工艺,这样无论你岗位多么不起眼,成就多么不伟大,但是你做到了、做好了,你就是一个有益于时代的人。

篇6: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

关键词:概念图 探究式教学 解读

概念图(concept map)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Joseph D。Novak教授提出的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识结构中的意义联系的图表,它是以视觉再现认知结构、外化概念和命题的一种方法,又称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概念地图(concept maps)或概念网(concept webbing)。[1]研究表明,这种视觉图表容易被学习者快速识别并迅速掌握,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系统的整体理解力。[2]本世纪初,概念图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尝试把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如学科教与学、评估工具、远程教学系统及网络课程的开发、计算机人工智能、企业管理等等。

事实说明,概念图具有信息量大、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可读性强、易于理解,延展性强、填补修复容易等特点。[3]近年来,挖掘并利用概念图的功能的研究已成为概念图研究的热点。本文拟用概念图解读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界定

目前,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界定纷繁多样,角度不同、情境不同,解读也不同。虽然界定的角度不同,但均包涵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即“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4]我们从“学”的方面、“教”的方面和“科学研究”方面三个视角进一步细化,探析其内涵,见图1。

二、探究式教学的历史沿革

探究式教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鉴于此,我们以时间为脉络,追溯探究式教学的历史渊源,比较不同时期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如图2。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它是基于教学的可操作性而导向特定的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程序,它最显著特征是构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5]目前,常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自探共究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共同研究过程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从情景、协作、会话中,让学生建构知识;从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知识问题化和问题解决知识化的思想,以问题构筑教学的主题,以问题体现教学的精髓。

实施模式:见图3

2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吸纳“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之长,避其所短。双主模式主要包括:5E循环教学模式和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

(1)5E循环教学模式。

奥德瑞、乔潘等人的5E循环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科学课程发展研究计划》──70年代早期从幼儿园到6年级的科学计划,也是最原始的探究课程计划模式。[6]它包括五个阶段:吸引阶段(engagement)、探索阶段(exploration)、解释阶段(explanation)、融合阶段(elaboration)、评价阶段(evaluation)。5E循环教学就是在这五个阶段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完成探究课题。该模式从学生“做”科学,对学习的渴望,寻找机会协作并实现合作;通过做科学,修正自己的想法、承担危险以及展现正确的怀疑、批判等意愿方面体现了科学探究对学生的要求。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传授核心知识,学生主动应用知识、理论。

实施模式:见图4

(2)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

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是理查德·萨其曼(Richard Suchman)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之后,结合教学法因素概括而成。它训练学生组织资料,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以及建立和验证理论,是一种由事实到理论的训练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再现了科学家进行探索的进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6]

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这样的程序。具体实施如图5。

四、概念图应用于探究式教学的案例

将概念图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师生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我们开展“抽水马桶节水研究”的全过程。提出问题:如今进入楼房居住的人愈来愈多,家家都用抽水马桶,大量的自来水被用作冲洗马桶而流失掉了,怎样用适当的水完成冲洗工作,既对家庭经济实惠,又为国家节省更多资源呢?

探究问题:冲水马桶节水问题

制定研究方案:教师和研究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探究内容、探究步骤、时间进程、人员分工等等,并把所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及方案用宏观概念图全部拟订出来,形成完备的研究方案,以方便操作。

组织研究活动:按图7进行分工实施。

修正和完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五、结语

概念图是用简单的图示来表征知识的有效工具,是知识的高度浓缩。用它来解读探究式教学,可以使我们轻松地理解其内涵、历史发展及实践模式。将概念图引入到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可以使研究者思路明确,轻松地把握探究过程,清晰地展示探究成果,最终达到提升研究者探究能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Joseph。D。Novak & D。B。Gowin(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New York and 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Klein,S。P。,Kuh,G。D。,Chun,M。,Hamilton,L。,& Shavelson,R。(2005)。An approach to measuring cognitive outcomes acros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46,(3):251~276。

[3] Yin,Y。,Vanides,J。,Ruiz—Primo,M。A。,Ayala,C。C。,& Shavelson,R。J。(2005)。Comparison of Two Concept—Mapping Techniques: Implications for Scoring,Interpretation and Us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42,(2):166~184。

[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

[5]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80。

[6]廖伯琴。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8~99。

上一篇:中考零分作文500字下一篇:司法鉴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