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语故事带翻译

2024-04-30

英语成语故事带翻译(精选9篇)

篇1:英语成语故事带翻译

英语故事带翻译《海蒂》四: 爷爷的房子Grandfather’s House

Now Heidi was alone with Grandfather, He sat on the wooden scat, looking at the ground.He didn’t say a word.这下,海蒂一个人同爷爷待在一起。他坐在木凳上,两眼看着地上,一言不发。

Heidi walked round the outside of the house.xiaogushi8.com At one side there was a room for the goats, which was empty.At the back were three big, old fir trees, She could hear the wind going through them.The sound was like singing, and she stopped to listen, before going on round the house.海蒂绕着房子外面走了一圈。房子旁边有一个棚子是给山羊的,现在空着。房后有三棵苍劲的谷枞树。她可以听见风掠过树枝的声音。那声音就像唱歌一样,她驻足听了一会儿,然后继续绕着房子走。

Grandfather was still in the same place.Heidi went and stood in front of him.爷爷还呆在原地,海蒂走过去站在他面前。

“What do you want to do?” he said at last.“I want to see what you have inside the house.”

“Come , then.” He opened the door.“你想要做什么?”他终于说话了。

“我想看看你的房子里面有些什么。”

“那么来吧。”他打开了门。

There was only one room in the house, but it was large.In one corner was a big fireplace with a table and wooden chair near it.In another corner was Grandfather’s bed.There was also a big cupboard.It had everything in it that he needed: a few clothes;bowls and plates;bread, cheese and dried meat.He put in Heidi’s things, which Dete had brought.房子里只有一个房间,可是房间很大。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大壁炉,附近放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木椅。另外一个角落里是爷爷的床。还有一个大橱柜,里面放着他需要用的一切东西:几件衣服、碗、盘子、面包、干奶酪和肉脯。他把海蒂的东西放着里面,那是德泰带来的。

篇2:英语成语故事带翻译

A Woodman came into a forest to ask the Trees to give him a handle for Ax. It seemed so modest a request that the principal tree at once agreed to it, and it was settled among them that the plain, homely Ash should furnish what was wanted. No sooner had the Woodman fitted the staff to his purpose, than he began laying about him on all side. Felling the whole matter too late, whispered to the Cedar: ”The first concession has lost all. If we has not a sacrificed our humble neighbor, we might have yet stood for ages ourselves.“

有一个樵夫来到森林里,要求树给他一跟斧柄,看来他的请求非常谦虚,立刻得到了树的首领的同意。他们决定由平凡而朴素的白杨树来提供所需要的东西。樵夫刚安好斧柄,就开始到处乱砍,森林里最高的树都砍倒了,树林现在察觉大势已去,就小声对衫树说:“第一次的让步已失去了一切。如果我们不牺牲我们的小小的邻居,我们自己还可以活无数年呢。”

篇3:浅议英语成语的来源及翻译

成语是指一个整体意义无法由字面推论出的群体词组 (a group of words established by usage as having a meaning not deducible from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words) 。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所构成, 并在组合之后, 产生出不同于单独词义的新词。英语是世界上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 它包含大量的成语, 每个成语都具有深刻的寓意, 所能表达出的意象更是丰富多变。成语一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意义的习语性, 二是结构的固定性。成语的比喻意义赋予成语以习语性;成语的结构固定性, 就是一个成语就像一个词一样, 是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

2 英语成语的来源丰富多彩

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 成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用得好能使语言生色, 文笔增辉。然而, 要想正确地使用成语, 必须先要了解成语的来源, 有很多成语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英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源自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

英语中的成语主要源自古希腊, 古罗马等的传说。例如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 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阿基里斯呱呱坠地以后, 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 把他放在火里锻炼, 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浑身像钢筋铁骨, 刀枪不入, 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 没有沾到冥河圣水, 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 阿基里斯骁勇无敌, 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 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 太阳神阿波罗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 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 负伤而死。因此, the heel of Achilles, 常用以表示唯一弱点, 薄弱环节等意思;又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的意思是“珍珠投在猪猡前面”。这个成语源自《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由于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比喻确切, 在后世不断引用中而成为一个国际性成语, 常用来表示to offer sth.valuable or beautiful to those who can't appreciate it;to give what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unable to understand its value等意思, 含有轻蔑嘲笑色彩。按比喻意义, 它相当于“对牛弹琴”,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

2.2 来源于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的形式说明一定的道理, 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短小精练的一种形式。如the wolf and the lamb出自《伊索寓言》, 说的是一只小羊羔迷路了, 狼看见后顿生邪念, 可又不愿意马上下毒手, 想先找点借口证明自己吃小羊是正当的, 于是说“小家伙, 你去年骂过我。”小羊说:“我去年还没出生呢。”狼眼珠一转又说:“你吃过我草原上的草。”可小羊说:“我到现在都是吃的妈妈的奶, 还没吃过草呢。”尽管没有找到借口, 狼还是吃掉了小羊。所以现在用此寓言表示做坏事的人总能找到借口。

2.3 源于历史事件。

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著名历史故事或事件, 后人常用一简洁说法表达其内容, 用得久了就成了成语。例如英语成语burn one's boats (破釜沉舟) , 源自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便把船烧了, 以此向士兵表明后路已断, 后被用来比喻“下定决心干到底”。又如As goes Maine, so goes the Union (一叶知秋)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 那年九月美国共和党前身辉格党在缅因州获胜, 他们便以缅因州的情况为晴雨表, 判断11月全国大选的情况。

2.4 源于民间风俗。

如a bird of ill omen表示不祥之兆, 源出古代占卜风俗, 渡鸟嗅觉灵敏, 能确定远方死尸和腐尸地点, 因此渡鸟象征死亡。后人以此比喻“不吉利的人, 常带来不幸消息的人”。又如a feather in your cap, 汉译为“值得荣耀的事、荣誉”。源于广泛流行于亚洲和美洲印第安人当中的一种风俗: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在头饰或帽子上加插一根羽毛。古代吕西亚人和许多其他古人也有类似风俗, 均以此来显示战绩与荣誉。

2.5 来源于生活实践。

英语中这类成语数量很多, 是英语成语的主体。英国人以航海为生, 因此有关海洋渔业的成语很多, 如know the ropes (熟知其事) ,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使免于负债) , 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小庙里的大菩萨, 形容有本事的人) ,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另外, 西方人喜欢看赛马, 于是从这一体育运动派生出许多成语, 如a dark horse (一匹黑马, 比喻爆出冷门或实力难以预料的人) , neck and neck (并驾齐驱) , bet on the wrong horse (判断失误) , hold one's horse (沉住气) 等。

2.6 来源于名家名作的成语。

很多英语成语源于名家名作, 尤其是来自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例如:out of joint (“混乱”, 源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hit the mark (“达到目的”, 源出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 cry for the moon (“海底捞月”, 源出狄更斯《荒凉山庄》) 等。

2.7 来源于外来语的成语。

英语成语中还有一些来自外来语.例如:false step (“失足”, 源出法语) , psychological moment (“关键时刻”, 源自德语) , pure and simple (“纯粹”, 源自法语) 。

3 英语成语的翻译

成语简明通俗, 生动形象, 廖廖数字即可表达出深奥的含义。它反映了一个民族表达思想, 描绘事物独特的语言技巧及该民族的思想文化和风土人情。正因为此, 对成语的翻译, 令人颇感头疼。

3.1 借用法。

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 对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 在语言结构的深层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就有成语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一致, 它们不但有着相同的意思和隐义, 而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对于这一类型的成语, 可直接借用中文中的同义语来翻译。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汉语中有“一箭双雕”;又如“walls have ears”, 汉语中有“隔墙有耳”, 两句话字、义两合, 无懈可击。又如“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可借用汉语中的“说曹操, 曹操到”。另外有些英语成语虽与汉语成语喻体不同, 但喻义却一致, 此时也可以采用借用法来翻译。如: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 源于希腊寓言, 说的是曾有一个乡下人, 因为发财心切杀死了自己饲养的那只能下金蛋的鹅, 以为如此就可一次获得全部想象中的金块, 但其结果一无所获。现借比喻只贪图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打算。但汉语中不说“杀鹅取卵”而说“杀鸡取卵”, 喻体不同, 喻义却一致。还有如as industrious as an ant像小蜜蜂一样勤劳;rob Peter to pay Paul拆东墙补西墙。

3.2 直译法。

直译法, 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3.3 意译法。

在直译与借用汉语成语都不妥当时, 就得用通顺的汉语来解说英语成语的意义, 也就是意译了。比如Gordian knot源自于古希腊传说, 公元四年前小亚细亚的弗瑞吉亚有个农民叫Gordius, 由于得到了神的帮助而成为国王。他把拉车的一对牛贡献给主神丘比特, 用绳子打了个死结把牛系在横杆上。这个结谁也打不开, 后来神预言谁把这个结打开, 谁就可以称王亚洲。公元前3世纪, 亚历山大大帝来到此地听到这话, 拔出身上的佩剑, 斩断了此结。由此Gordian knot便用来指“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源语形象无法在汉语中找到与这相对应的形象替代, 用形象省略, 意译为“棘手的问题”, 直接点明喻义, 一目了然。又如a fly on the wheed可译为自以为有天大本事的人, by hook or by crook可译为不择手段的等等。

3.4 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 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 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 为保留原文形象, 并使译文畅达, 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 部分意译。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在这句成语后面, 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 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总之, 由于英汉成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因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只有通过文化转换, 求同存异, 既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 能尽量充分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又符合英汉各民族语言习惯, 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此外, 最好是系统地学习一下英美文学, 了解一点英美历史和风土人情, 掌握英语中丰富多彩的成语, 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中文修养, 才能形神皆备地翻译出原文。

参考文献

[1]何宏霞.英语成语的理解和翻译[J].黄山学院学报, 2003, 5 (1) .

[2]刘海静, 胡天恩.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4.

[3]邓海.英汉成语比较及其翻译[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8 (4) .

[4]谢元花, 魏辉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的比较与翻译[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14 (1) .

[5]聂振雄.英汉翻译中引申法的运用[J].外国语, 1978 (2) .

篇4:英语成语翻译

【关键词】英语成语 翻译

一、引言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英语以成语(idiom)丰富而著称,且变化性强,不但语言不同而相异,就是同一种语言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在对英语成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除了要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其个性特点。英语成语来源于文学名著、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名人轶事、风尚习俗等,它们的产生与存在受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所特有的民俗、民风等文化信息。

二、英语成语的翻译

成语难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本身有浓郁的、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翻译时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采取直译、套译、意译和加注等方法。

1. 直译。有些英语成语意思较为浅显,字面意义也就是它的实际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如:cold war(冷战)、sour grape(酸葡萄)、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等,这样既能使读者理解,又能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形式意义和神韵。

2. 套译。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感情、客观事物和社会经历等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英语和汉语中有少量的成语,不仅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而且隐含意义也相同。使用套译法不仅保存了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而且增添了文字色彩,更具语言表现力。如: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一不做,二不休。)、To fish in the trouble waters.(浑水摸鱼。),通过利用汉语中非常相似或相近的成语对英语中民族色彩不很浓厚的成语进行套译,能借助语言反映人类思维中的共性。

3. 意译。意译分形象性意译与非形象性意译,两者都能解决直译所不能解决的困难。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极其丰富的成语,其中许多是同义或意义相近的,但由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形式。

(1)在汉语中找到形象不同但意义相同或十分接近的成语来翻译英语成语。如“雨后春笋”就相当于英语的“to grow like mushrooms”。“笋”和“蘑菇”是两个不同的形象,但两个成语思维推理和联想却是一致的,都是用来表达“事物发展很快”这个概念。

(2)英语成语的形象不能翻(翻译出来不合适),汉语中又无适当成语可以类比,只好按照原文内含意思用词组或句子译出。如:against the grain(格格不入)——It goes against the grain to do it, but I have no choice.(这种做法不合我的本意,但我别无选择)。又如:beat the air(白费力气)——All you are doing is bear the air. Try to be practical.(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力气的,还是实际一点吧)。

还有一部分成语具有较深的文化背景,读者不能通过字面意义来理解它的比喻意义。这时,就要注重对比喻意义的翻译,必要时可以舍弃其字面意义。如: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凑合着过日子)。有些成语在字面上含有人名、地名,或出自寓言、历史典故,如果字面翻译无法为读者所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文化背景,译出成语真正的内涵意义。如: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纽卡斯尔是英国最重要的产煤中心,所有把煤运到那里是多此一举。)

在西方,很多人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圣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很多英语成语就源自于《圣经》。如:Cast the first stone.(率先批评或谴责,该成语源自《圣经》,耶稣说:“没有罪的人可以扔第一块石头”,后转为此义。)

像这样的成语,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真正含义的基础上,才能用意译的方法进行准确的翻译。

4. 加注。

(1)直译加注。有些成语直接翻译后,不能十分清楚地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这时可以采用这种译法。如:cut ones coat according to ones cloth(看布裁衣——量入为出)。

(2)意译加注。有些英语成语意译成汉语后,中国读者往往对其意义不甚清楚。因此,这类成语意译后还需加上必要的简略解释。如:throw in the sponge(towel)(认输、投降)(注:若拳击运动员的副手把擦身用的海绵或手巾抛向空中,则表示这个运动员认输而不进入下轮比赛)。

英语成语的翻译不管采用以上哪种译法都需要以理解原文为前提。另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注意感情色彩及文体格式上的对应。有些成语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有些成语则是中性的。在翻译时必须格外注意,要达到译文与原文在感情色彩上的对等。如下面两个成语:curry favor(阿谀奉承、巴结)和grasp the nettle(坚定地面对困难)。 前者带有贬义,后者则带有褒义。在翻译时,我们必须把这种感情色彩准确地表达出来,必要时可以加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中性的成语也应译成中性词。有些词虽然本身无褒贬色彩,但我们也可以根据上下文赋予它一定的感情色彩,这样能更好地表达原文。

除了感情色彩外,我们还要注意文体的一致性,即某一成语与整个句子、整段文章或整篇材料在翻译风格上的一致性。对于较正式的文体,文中的成语不能译得过于通俗;而对于口语化的原文也不能脱离它的模式,译成文绉绉的书面语言。如:I have almost forgotten what Jack is like, I see him in a blue moon.(我几乎快要忘了杰克的摸样了,我很难看到他一次)。

2)注意翻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同一个成语在不同的场合可能有不同的译法。我们要先理解该成语在句中或文中的确切含义,然后再去考虑相应的译文,不能因为知道了一种最常用的译法就不顾场合,一律套用。如:

a. be nuts(on)。The boy could read, write, and was nuts on figures.(那个男孩会读会写,又善于计算。)

b. after ones own heart

This is a home after my own heart, small, cozy and yet dignified in appearance.(这是一幢小巧、舒适而外表庄严的房子,完全符合我的心愿。)

三、结论

成语是语言中最难掌握的部分,它具有一般词汇无法比拟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恰当的运用成语可以使表达更精练、更生动。但是,若我们对这些成语理解得不深不透,望文生义,翻译出来的东西往往会给人以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感觉。我们只有系统的学习英美历史知识,了解有关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掌握英语中丰富多彩的成语,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中文修养,掌握翻译的技巧和规律,才能神形兼备的翻译出原文的深刻内涵,才能翻译出原文的文学灵光之美,才能翻译出神来之笔。

参考文献:

[1]杨丽敏.英语成语翻译[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2]朱志美.浅议应成语的来源及翻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庄和诚.英语成语典故[J].外语学刊.2003.

[4]杨翠霞.论英语成语的汉译[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

[5]郭占燕.英语成语翻译的信、达、雅[J].科技创新导报.2010.

[6]王玉芳.关于英汉成语的对译[J].皖西学院学报.2003.

[7]周海昕.如何避免英语成语和谚语的误译[J].辽宁师专学报.2001.

篇5:英语小故事带翻译

If you know this does not meet the propriety and justice, which would be quickly stopped, why should it wait until next year?

偷鸡 从前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篇6:六年级英语故事带翻译

一天,齐灵公心血来潮,喜欢看女扮男装,并且让内宫的女人都这样做。

Soon afterwards, all the women in the whole country followed the fashion and dressed like men.

不久,全国的女人赶时髦,都女扮男装。

Seeing the whole country follow this example. Ling Gong became angry, and gave orders to the officials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可是,灵公一看全国都这样,就生气了,又命令各地官吏:

“Whenever you see women dressed like men, you are to tear up their clothes and rip their waistbands.”

“只要发现女扮男装的人,就撕破她们的衣服,英语小故事扯断她们的腰带。”

But this trend among women to dress like men couldn’t be discouraged.

可是,这股男扮女装的风气,仍然没有能够刹住。

One day, when the prime minister Yan Zi came to court for an audience with him, Ling Gong asked him:

一天,宰相晏子朝见灵公,灵公问晏子:

“I ordered all the officials to forbid women to wear men’s clothes. Wherever they see them doing so, they are to tear up their clothes and rip their waistbands without exception. But this trend couldn’t be stopped. What exactly is the reason?”

“我让各地官吏禁止女人穿男人的服装,只要看到,就一律撕破衣服,扯断腰带,可就是禁止不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Yan Zi answered:

晏子回答说:

“Your Majesty, you allow the women in your harem to dress like men, but you forbid the common people to do so. This is like hanging up the head of an ox outside the door, but selling horsemeat inside. How can that be done? If women in your harm are forbidden to wear men’s clothes, then how would the people outside the palace dare to do so any longer?”

“大王,您让内宫女扮男装,却不让百姓这样做;这就好比门外那里挂的是牛头,而门里面卖的`是马肉,这怎么行呢?如果宫内禁止女扮男装,那么宫外的人怎么再敢这样做呢?”

Ling Gong nodded his head again and again, and said:

灵公连连点头,说:

“What you have said is right! What you have said is right!”

“你说得对!你说得对!”

Ling Gong ordered his officials to do according to what Yan Zi had said. Sure enough, in less than one month, the trend of dressing like men among women in the whole country was stopped.

篇7:英语寓言故事带翻译

A hungry crow spied a snake lying asleep in a sunny spot, and, picking it up in his claws, he was carrying it off to a place where he could make a meal of it without being disturbed, when the snake reared its head and bit him. It was a poisonous snake, and the bite was fatal, and the dying crow said, “What a cruel fate is mine!I thought I had made a lucky find, and it has cost me my life!”

一只饥饿的乌鸦暗中发现一条蛇正啊温暖的阳光下熟睡,便猛扑过去用爪子抓住了蛇,带着他飞到一个可以安然享受美食而不受打扰的地方,这时,惊醒的蛇回过头来,咬了乌鸦一大口。这是一条毒蛇,挨咬的乌鸦受到了致命袭击。将死时,乌鸦说:“我的命运多么不幸呀!我以为自己找到了美食,可是却因此而丢掉了性命。”

篇8:深度游带一个故事回家

对深度旅游者而言, 旅游不再是购买一些纪念品, 拍几张照片, 而是要带回来一个故事。在欧洲, 对那些从战后生育高峰中诞生的中年人而言, 他们努力的工作带来了产业的巨大发展, 面对休闲和假期, 他们比任何人都有享受的权利。

同时, 这些在年幼时就已经参观过欧洲最伟大的博物馆、亚洲最重要的历史遗址遗迹、非洲大草原的一代, 已经不再愿意用20天的时间去游览18个国家。而是将自身置于一个遥远、偏僻、陌生的角落, 参与当地人的生活、体验新奇的民俗, 这种经历的深度和质量比参观任何大牌景区都更吸引他们。

低碳假期——深度游的绿色性

反对乘坐飞机旅游, 不仅是反对快餐化旅行带给人们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 更在于选择火车、轮船、自行车乃至步行等环境友好型的方式旅行, 更环保、更绿色、更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家经营滑雪和自行车假期旅游的英国客栈旅行社 (Inn-Travel) 表示, 今年参与火车旅行的游客上升了50%, 火车公司也很快做出反应, 对外宣传乘坐火车旅游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世界旅游者组织 (World Tourist Organization) 的官员John Kester说:“慢游好像是去买天然的食物, 你这样做可能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 但是它的确味道要好得多。”

一提起旅游, 大多数人肯定会选择乘飞机, 既快捷又舒服, 三四个小时就可以从北飞到南。但是, 也有一部分人喜欢坐火车旅游, 为的就是那种在火车上看风景的感觉, 而这部分人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就拿“红色旅游”来说, 乘飞机一个人就得近3000元, 可是坐火车的价格只在2000元左右, 所以权衡之下许多老年人还是选择坐火车这种“慢游”。坐火车“慢游”的另外一个好处是, 同行的人大都年纪相仿, 车上有说有笑, 游景点时也步伐一致, 不像和年轻人在一起, “忙着赶路啥也看不着”。当然, 慢游的绿色性还在于它有效地去除了游客们因一次性旅游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短期行为。

坐上火车, 耳边听着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的“咣当、咣当”声, 心里憧憬着旅游地优美的景色……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乘火车旅行的“慢游”。北京铁路局提供一组数字显示, 今年已经有10万北京人选择乘旅游专列外出旅行, 享受那种人在旅途的闲适意趣。

奢侈旅游——深度游的奢侈性

从目前的情形分析, 慢游不意味着廉价和简易。一艘从豪华港口出发穿越荷兰的顶级邮轮缓缓一周的费用为1600英镑;到达意大利之前, 仅在托斯卡纳 (Tuscan) 景区的5天散步式旅游, 也将至少花费500英镑。就连从巴黎到布鲁塞尔一晚的火车宾馆 (train hotel) 都需要250英镑, 这个价格足以在凯悦饭店住一个很好的房间, 当然乘豪华火车旅游的魅力在于不用排队, 享受舒适的座椅和在宽敞过道上来回自由地漫步。

慢游兴起的同时也使传统的邮轮业享受复苏的快乐, 2012年全球邮轮预定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Maris Freighter邮轮老板Zunic就因船体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而烦恼, 这艘船搭载了支付1.4万美元去环游世界的一批退休者。“这些人厌倦了一般邮轮的常规化日程和娱乐, 在我们的船上除了吃饭时间, 他们自行安排一切。”

但另一方面, 慢游也不与背包旅游矛盾。因为, 背包旅游可能难度较大, 也可能面临压力、枯燥和风险, 背包客往往需要提前准备好一切, 但你却能获得一次异常丰富的挑战性体验, 这种体验的韵味正是来自“慢”。

值得玩味的还有奢侈的定义, 奢侈可以是住在好的酒店, 吃最好的食物和乘坐豪华的交通工具, 然而在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财富、就是名利的今天, 缓慢的、毫无时间概念的悠闲地旅行着, 从时间的角度看, 却也是最奢侈的行为。

接待家庭——深度游的随意性

一家专门从事前往非西方国家乡村旅游的瑞典旅游公司, 每年都可以接收到七成的回头客。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为旅游者在接待国家选择入住的接待家庭, 并提前为游客准备好大量的便携式资料, 以便于游客能在与当地人共同居住的过程中加强交流。这种深度的旅游方式得到了游客的喜爱, 该旅游公司的经理在总结游客意见后表示游客希望有更长的时间同当地人交流。有游客感言:“印度火车的二等车厢比有空调的旅游大巴更有意思”。

当然, 接待家庭只是慢游深度化的一个表现。在英国, 成功组织慢游的Andante旅游公司根据慢游者的意愿, 让当地人和专家将他们带入更深更特殊领域的心理需求, 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该公司推出了一款考古游, 由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担任导游, 旅游的目的不是参观知名的古迹遗址, 而是探寻未知的财宝。游客们在“导游”们的带领和指导下, 于英国史前文明地和古罗马城址之间穿梭挖掘, “整个旅程每天都在打开一个新故事”。

显而易见, 深度旅游无法在快速化背景下实现和完成。以“接待家庭”为代表的慢游, 在世界范围得到追捧的事实, 无不显示出人们对旅游本质精神回归的期盼。

慢游, 不再是为了赶场而来去如风, 而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我们驻足的细节;慢游, 也不再是为了证明匆匆足迹留下的数码影像, 而是带一个亲历的故事回家, 去体验最纯的旅游——深度旅游。专业人士认为, 深度旅游的策划思路中最好加入感官体验内容。

不经修饰和设计的景观与项目, 让游客一览无遗, 缺少神秘感和趣味性, 难以对游客感官有深刻冲击, 激不起游客的体验和参与兴趣, 或者游客在体验过后, 只会得出“不过如此”的评价, 正可谓“不游遗憾, 游了更遗憾”。

中国古代园林讲求曲径通幽, 指园林的布局须得巧妙设计和精心修饰;游客辗转其间, 移步品景, 陶冶情操。深度体验旅游与古代园林追求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 可以恰当引入和借鉴“曲径通幽”思想。

闲暇时间, 都市居民多热衷于到郊区农村体验一下农家乐, 相比于品尝已经被摘好、洗净、包装好的瓜果特产, 游客更乐意亲自到田地、果园去采摘, 边摘边吃, 边摘边娱乐, 边摘边采购。这种“亲历亲为”才能获得果实的过程正是游客乐于参与和体验的趣味过程。

著名旅游研究者谭小芳认为, 活动和项目越能调动游客多种感官, 表示其活动程序越复杂, 体验内容越丰富, 参与面越广泛, 对游客就越有诱惑力。

游客在一地旅游, 多喜欢去当地的旅游步行街观赏、购物, 而“前店后场”式的步行街尤具魅力, 因为游客不但可以欣赏、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 还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特有商品。整个制作过程是综合调动游客动眼观察、动脑钻研、动耳聆听、动手制作等多种感官体验的活动。

打造深度体验旅游不但要着眼于调动游客动眼、动耳、动手、动脚的体力刺激, 如运动赛事活动, 更要强化和融入对游客知识、经验、智慧、素质的脑力考验, 如文化民俗活动。比如, 江西景德镇的浮梁古城, 为了活化景区和增强游客的体验, 利用景区内的县衙, 推出了游客现场断案、审案活动项目, 颇受游客的喜爱。这类活动不单纯是娱乐活动, 更是游客开动大脑、运用智慧的集中表现。

竞争与挑战将激起游客更浓厚的参与兴趣, 因而, 在安全限度内, 增加感官体验的难度, 会让游客获得更深刻的印象和更显著的成就感。

篇9:浅谈英语成语翻译的灵活性

关键词: 成语 翻译 移植 灵活性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是用另一种语言成功地传递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的活动。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翻译时若能将成语处理得当,译文将会因之而增彩生辉;反之,则不免显得平淡,有失原文的神韵和特色。成语大都富于形象色彩,通过形象词语比拟事物、说明道理,而翻译要做到形象、喻意兼顾决非易事。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从语言角度来讲,译文要让读者看明白,不能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语句要流畅自然。从文化角度讲,中西方文化各成体系,观念、习惯、做法有很多不同之处,译者必须对原文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读者易于接受。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于成语的翻译方法,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有的从保持原文特色,输入异国情调,丰富本国语言的角度出发,竭力主张“移植”,不主张“替代”,“借用”。有的则侧重考虑译文的修辞效果和读者的感受,主张意译,“借用”,强调“异物归化”,不太赞成“移植”,反映在成语翻译上的这两种见解,各有道理,各有可取之处。

“保持原文特色,输入异国情调,丰富本国语言”的提法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把“移植”作为翻译成语的方法应该肯定下来。但是,译者必须注意到移植法的应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所有的成语都可以移植,并非所有的形象比喻都可以全盘照搬。也就是说,翻译时可以移植为主,但也不能排斥意译,借用,替代及其他方法的应用。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

那么,在翻译英语成语时,我们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是否涉及两个国家各自的传统观念

不同的国家,由于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各不相同,对一些事物往往持不同的观点看法,形成各自特有的传统观念。而这种带有鲜明主观因素的传统观念常常反映在其本国的成语或是习语中。这种情况下,翻译时就应该尊重其本国的传统观念加以适当处理,而不是照搬异国的观念。

例如,狗对于英国人来说,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视作人生的伴侣和宠物。所以英国人对狗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如英语里常以lead a dog’s life 比喻“过苦难日子”。翻译时要是全照字面意思译为“过狗的生活”,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含有贬义,如成语中的“猪狗不如”,“狗眼看人低”等,和原文的含义大相径庭(原文有同情、怜悯之意),显然直译是不妥的。中国人惯用“牛马生活”来比喻过苦日子,所以应该译为“过着牛马生活”,或是“过着非人生活”都比较贴切。

又如,as stubborn as a mule一语,若完全用移植法译为“固执得像骡子一样”,也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汉语中一般象征“固执,执拗”的是“牛”而不是“骡子”,例如我们常说“牛脾气”。因此,这个成语不宜直译,可以意译为“非常固执”即可。

从上文的例子可以看出,对那些与本国的传统观念相悖的说法依样移植是不足取的。至于那些不涉及传统观念的成语,只是客观反映某种自然现象或是说明某种情理的成语,即使两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说法,也不妨移植。例如英语中的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尽管汉语中有对应成语“雨后春笋”,也不必借用,可照样移植为“如雨后蘑菇”。因为两者都是反映自然现象,比喻“事物迅速蓬勃地发展”,移植过来可以增添异国情调,增添一种新的表现法。又如英语谚语You can take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也可以按照字面意义翻译为“你可以牵牛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以保持原文色彩,不必借用西方谚语“牛不喝水强按头”。

[HTH]二、是否符合两国国情和文化

英语里会经常出现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词语, 尤其是来自《圣经》。这些对于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人来说是很好理解的, 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不熟悉西方文化和国情,字面的意思就很难了解。

例如,英语里有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as poor as ob 和as poor as Lazarus这样三个与基督教密切相关的成语,都是比喻“极端贫穷”的,在形式上它们都属于明喻,很容易移植。但是我国国情不同于英美国家,我国的一般读者对于教堂,对于像 ob和Lazarus这样的人物不熟悉,就不了解字面的意思了。所以,翻译这类成语的时候,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译成“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穷得像约伯一样”、“穷得像拉撒路一样”。因此,可以把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译为“一贫如洗”, as poor as ob 和as poor as Lazarus当中的两个人物可以用普通名词“乞丐”或是“叫化”来代替,译为“穷的像乞丐(叫化)一样”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专为宗教界翻译,或者所译材料是有关宗教专题的文章,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也是翻译灵活性的一种体现。

因此,翻译成语时是否可以移植,还要根据国情文化和成语本身的形象色彩来考虑。也就是说,异国情调的引入,也要有所选择,不能盲目照搬。一般说来,那些包含有形形色色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成语,大都可以移植的。这类成语最富有异国情调,知识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移植过来不仅可以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法,还可以给读者带来新鲜感,使译文收到更好的语言效果。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也可以直译意译并用,先照字面移植,再根据含义和上下文添加一些说明。

英语中有不少典故都已经成功地移植到汉语中了,如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 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的脚踵,等等。这些成语很多已经落地生根,成为我国读者的惯用语,有的也收入了词典当中,被广泛运用。

[HTH]三、读者能否理解和接受

翻译归根到底是为了读者服务。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把译文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翻译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有的成语翻译起来很容易,但是读者读不懂,或是虽然懂了但是心理上有抵触,认为不合情理,那也算不上是成功的翻译。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译英时,“龙”被翻译成 Dragon。但是在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的有翼怪物,还有“凶暴的人,悍妇”等含义。在图画中,dragon 的身躯庞大笨拙,颜色是黑灰色的,长着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非常丑陋恐怖,和中国的龙完全两样。西方人把中国人称为“Dragon”或“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龙的传人(后裔)),中国的读者自然也是接受不了的。我们中国人看见“Dragon”想到的是吉祥的龙,但是外国人看见“Dragon”之后想到的却仍然是恶魔和悍妇。

另一例子,有句很流行的德国谚语,中文意思是“跟狼在一起,就得学狼叫”,曾被直译成英语“Among wolves one must howl” 但是英国读者不赞成不接受,他们认为正确的译法应该是“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相当于汉语谚语的“入乡随俗”。可见德国人常用的形象比喻,英国人就未必能接受。

上一篇:英文上课迟到道歉信下一篇:源于心中的爱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