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15天 0.1确定英语句子时态的三大诀窍

2024-04-10

争分夺秒15天 0.1确定英语句子时态的三大诀窍(精选7篇)

篇1:争分夺秒15天 0.1确定英语句子时态的三大诀窍

1.(2010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 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①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②③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诗歌开头描写了登高所见的景象,天地漫漫,群物被霜,旷野寒冷,描写了一幅凄冷的秋景图,为下文抒发自己对世事人生的伤感之情作了铺垫,因此A项“昂扬奋发的基调”表述有误。(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可采用提取法:荣华付诸东流,浮云遮蔽了白日,本来筑巢于梧桐的鸾只能栖于枳棘丛中。提取出了这些诗句,该题也就不难作答了。

答案:(1)A(2)要点: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2.(2010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第一问,首先“红”“翠”代指颜色,看出借代修辞的重要。其次“叠”和“斜”分别放在“翠”和“红”的前面起修饰的作用,对象清楚就是“红花”和“绿叶”,然后看它们前面的修饰成分,就能容易理解出是写“红花”和“绿叶”的形态。(2)结合注释中诗人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的背景,审清题干中“隐含”“伤感”的暗示,答题时注意由“伤花伤春”再到“伤人伤己”的变化,准确用语,精当概括。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3.(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3)题。

[越调]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 恽 [注]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霹雳: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3)“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句,是说社祭过后,社坛上的香火之烟渐渐变淡,大群争食祭肉的乌鸦,果腹后亦纷纷离去。此时轮到社祭的人们自己来饮酒作乐。“多稼”一词原指广种,后世常指丰收。据此总结出社祭之日,丰收之时,村民举杯,欢庆丰收。“霹雳弦声斗高下„„山如画”句,是说欢乐的村民抱着良琴弹唱,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于是琴声、歌声、笑语喧哗响成一片。(3)“日夕佳”出自高中语文课本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考生容易答出,可陶诗旨在抒写隐居之乐,本曲明言“致有”“西山爽气”,又“不羡日夕佳”,则可知二者旨趣有着明显不同。本曲透露出了积极的用世精神和安于古风淳厚的僻地而与民同乐的志趣。

答案:(1)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

(2)B 本句并没有暗示出祭祀活动的季节。暗示点在诗歌的题目中“秋社”两字。

(3)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4.(2011年上海春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②③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1)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水龙吟·》。(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C.下阕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作者吟诵《离骚》,夜深未眠。D.这首词情辞宛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3)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2)题D项,“运用典故”的说法错误,诗中虽然有“听读《离骚》去”,但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运用与《离骚》有关的典故。第(3)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词中所写的意象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如“读《离骚》”中寄寓的报国无门的忧愁;其次要结合词作的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将本词题为“独”;最后要注意结合词后注解,特别是注解①,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旨意,把握作者在词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案:(1)登建康赏心亭(2)D

(3)作者写青山明月,暗示自己高洁的品行;借读《离骚》,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注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注意诗歌描写的角度,诸如听觉、视觉等等。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云水苍茫、水上人、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7.(2011年东城区模拟)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②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此诗是诗人抗元战败被俘,在被押往元都燕京(今北京)途中,路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离宫即行宫,南宋初,高宗曾留驻金陵,建立行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诗人目睹之景,衰草遍地、行宫荒凉、夕阳残照,一幅破败景象,暗示着南宋朝廷已经覆灭。

B.

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元无异”“半已非”巨大的反差,写出了经战争摧残后城垣颓坏、人民离散的景象。

C.

五、六句融情于景,通过写满地芦花的凋落飘零和旧家燕子的无依无靠,表达的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叹惋。

D.此诗语言不事雕琢,抒情真挚自然,虽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慷慨高昂,却也沉挚悲壮。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从“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可以看出诗人对山河破碎、国家灭亡的悲痛之情;“从今别却江南路”化用《楚辞·招魂》中

“魂兮归来哀江南”这一诗句,写自己此行将一别无还,而“江南”是南宋家园的象征,眷恋故土之情可见一斑;“化作啼鹃带血归”运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抒发了以死殉国的决心。

答案:(1)C 不能只说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叹惋,还抒发了诗人的兴亡之感,失国之痛。(2)对山河破碎、国家灭亡的悲痛;对故国山河的眷念;虽九死而无悔的殉国之志(或以死报国的决心)。

8.(2011年南安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②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②维扬:即扬州。③海西头:扬州近海,所以说是海西头。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前四句写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发出鸣声、月光照见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这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借景抒情,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感。诗人何以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

答案: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的两句诗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不但要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本义,还要理解它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并分析它在全诗中的作用。(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评价能力。“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两句写的是空中景物,一忙一闲,形成鲜明的对比。“度鸟”“奔云”运用象征手法,作答时,还要注意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隐”“依”。“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

(2)“度鸟”“奔云”两句写空中景物: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飞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悠闲飘逸。同时融情于景:那横空而过的飞鸟,岂不是人生匆遽的象征?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

篇2:争分夺秒15天 0.1确定英语句子时态的三大诀窍

通过背句子来记单词

很多同学问如何速记单词,如何轻松背单词。首先提醒大家打消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学英语背单词不可能是轻松的,只有当你的词汇积累到相当大的量时,才有可能通过联想较方便地记住新词汇。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指出,汉语是字本位语言,而英语是形位本位语言,可译成词,也可译成字。英语词汇的数量至少有100余万。而且作为一种“谦虚”的语言,英语又在不断吸收其它语言中的词汇。中小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词根、词缀方面的知识对于背单词很有必要(比如-ment,-ion,-ness这样的后缀代表抽象含义的名词)。

建议大家平时多阅读,多背词典中好的例句。背单词不单单是记住词的音、形、义,更要注意使用场合、搭配等方面,而背例句恰恰能帮助掌握这方面的用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阅读时要扔掉字典

关于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方面要求大家多阅读,另一方面介绍了“寻读法”,用skim来抓大意,用scan来找细节。

对于很多同学喜欢边读文章边查字典,建议大家在阅读时丢开字典,要主动去猜词义。此外,他还建议少用电子词典,最好配备牛津、剑桥、webster等双解或英英词典。

自言自语练口语

篇3:争分夺秒15天 0.1确定英语句子时态的三大诀窍

【作文猜想一】寒门难出贵子?

一、作文素材

1.2011年8月3日,一位自称“做了15年老师”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发表《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一帖,掀起网上热议,甚至有网民表示“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的现象日趋严重。与此同时,新闻中的赵同学以如此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本应是人生大喜,却因不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而与校方发生误会,遭到北大相关负责人回应:考生家庭困难可及时与学校联系,没必要借此赚眼球。

2.“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结果表明,中国各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与之相反的是,兰州大学在2011年8月31日发布的新生生源结构结果显示,今年录取的4500名新生中,农村学生达2399名,占招生总数的53.3%。无论如何,城乡教育差距客观存在,它令我们深思:寒门到底能不能出贵子?穷孩子能不能有春天?

3.2012年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的“新百年计划”分为“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三个部分。而“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有媒体说,这一政策将“成就”寒门学子。

4.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的自主招生新政亮点也是关注经济贫困学子的“圆梦计划”。“圆梦计划”的招生对象是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高中毕业生,由中学校长实名向中国人民大学推荐,或者自荐。由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审核,审核时,将对与人大签有省校、市校共建协议的省、市所属中学和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学适当倾斜。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三代无大学生”迅速成为新闻热点,不管公众如何议论,中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向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倾斜的态度是明确的。

二、构思点拨

近年来,著名高校中农村子弟特别是寒门子弟比重逐年下降,一方面是农村城镇化过程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包含一些不正常因素,实际上形成某种教育不公平。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没有得到遏制,而且在向不良方向发展,带来社会阶层间流动性降低的问题,不仅涉及教育公平,也涉及社会公平,涉及到国家未来发展稳定的大问题。

社会上出现了“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那么“哪门”能出贵子?其实,对于众多花钱上课外班、钢琴班、奥数班„„的家长而言,其目的还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这种望子成龙的压力更多源自家长,而这些家长绝大多数是没有背景的平民,无权、无势,只有通过自己及孩子的艰苦努力才有可能平门出贵子。【作文猜想二】快时代与慢生活•快与慢的度

一、作文素材

今天是一个崇尚快捷的时代,“快”无处不在,信息有“快报”“快讯”“快信”,传递有“快递”“快运”“快件”,出行有“快车”“快艇”“高铁”,唱歌有“快歌”,摄影有“快照”,婚姻有“闪婚”,写作有“快枪手”,餐饮有“快餐面”,连购物都时兴“秒杀”。

“快”使得经济快速成长,潮流快步翻新,今天的社会呈现出全然不同以往的面貌。在这样的快节奏中,你还记得“慢”吗?你认为今天还需要“慢”吗?你怎样看待“慢”与“快”的主题。

二、构思点拨

品味当今时代万象,反思生活之本源。“快速时代”成名要快,致富要快,内心仿佛总有一个声音驱使着人们卖力地工作,拼命地赚钱,快餐果腹,行色匆匆。然而,人们的灵魂却往往跟不上身体的步伐,当大自然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人们越来越远,当过劳死、抑郁症、亚健

用心 爱心 专心

康开始笼罩职场阴魂不散,当急功近利的育儿方式开始剥夺宝贵的童年,当暴戾的情绪在整个社会迅速蔓延„„诸多不正常的状况,让有识之士不得不反省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从而遵从内心的需求,投身于全球“慢生活”潮流,慢慢吃,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思考,慢慢地享受人生„„

从国家发展的层面上看,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地抵过终点。

如何把握快时代与慢生活的“度”,既要提高速度,讲究效率,也要提升品位,有条不紊,是令我们深思的主题。

【作文猜想三】小悦悦的第19位路人•道德底线

一、作文素材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轧,随后肇事车辆逃逸。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对此冷眼漠视。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当时的悦悦已经像一个提线木偶般瘫作一团!

10月14日,小悦悦被撞后第二天,悦悦父母提了3箱牛奶,前去感谢广佛五金城新华劳保店的老板娘吴女士。是吴女士设置的电子眼,记录下了那段视频。18名路人、两名司机总共40只眼睛都没有发现或“视而不见”的人间惨剧,一只电子眼发现了,记录了。透过这只电子眼,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在血泊中孤独挣扎的小悦悦,很多人流泪了,我们的心流血了。

二、构思点拨

用心 爱心 专心

5年前一起彭宇案让国人对过马路扶老人的美德心生胆怯,今年6月卫生部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过马路扶起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只是举手之劳,如今却成了一桩桩道德缺失的事例。

我们习惯了在熟人社会怎么生存,怎么“守望互助”,怎么“远亲不如近邻””但却不习惯在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面前掏出爱心,传递爱心,我们学会的是要“明哲保身”„„遥想当年,雷锋叔叔帮助过那么多人,从不担心会被冤枉,他也从未被冤枉过。每一次,他和他帮助过的人都很愉悦,依依惜别,鱼水情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如今,我们甚至不敢伸手搀扶一下摔倒的老人。

佛山小悦悦事件,18位冷士的无情与冷漠,刺痛了亿万国人的心,民众的耻辱感被强力地唤醒,中国人对道德的反思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我们并不冷漠,我们仍然会有很多的人愿意去扶起过马路时需要帮助的人。就在小悦悦离世的那个月,24岁的刁娜在下班途中救起了一位倒在血泊中的女孩,但她也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撞断了小腿。她说:“一条腿换来了一条命,我只是希望小悦悦的悲剧不要重演。”

【作文猜想四】苹果PK诺基亚•创新的力量,发展的源泉

一、作文素材

1.诺基亚曾是欧洲上个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曾是欧洲人与硅谷进行技术竞争并因此创立企业巨头的典范;在2000年的时候,诺基亚也是美国投资者“皇冠上的珍珠”,它的股价一直相当坚挺,始终在上升;一直到3年之前,也还没有人能设想如此一头巨大的庞然大物会面临危机。

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爬到了事业的巅峰的诺基亚,在很长时间内都对市场的变化不以为然,固执地相信着自己的固有优势。当iPhone推出时,它一直对其发展势头置若罔闻。如今,当注重握在手里的时尚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心于iPhone时,诺基亚的风采也就不复存在。

用心 爱心 专心

2.动物园里新进一只剽悍的美洲豹,管理员每天给它准备丰盛的食物,还为它开辟了专用的活动场地。然而,美洲豹却总是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后来干脆连食物都不吃了。兽医来了,检查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什么毛病。有人说,也许美洲豹是怀念原有的生存环境和野生氛围了,不如在它周围放个美洲虎试试看。园长没有别的办法,就在美洲豹活动的场地上放了一只美洲虎,结果发现,每当美洲虎经过时,美洲豹都会站起来怒目而视,严阵以待、时时刻刻的警惕,令美洲豹焕发了活力,并恢复了威风。

二、构思点拨

诺基亚惨遭滑铁卢就在于自我陶醉,安于享乐,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面临杀机,危险必然悄然降临;对于生活方式的思考,美洲豹面对新生活环境,它也应该继续保持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而不是过分抱怨,悲观沮丧。由此可见,对于对手、对于未来,应一直心存谨慎,只有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才能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小到个人、团队的进取,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发展,无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通过他的科技产品把远在海外的万千中国人引向了他所构建的I时代:iPhone、iPad、internet和idea。乔布斯把他的企业变成了一个世俗化的宗教,I还代表着个人(individual)、想象力(imaginative),乔布斯在科技产品里倾注了艺术与人文思想,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趋势。他靠什么成功?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而创新力和想象力,不属于任何一门专业,是经典的综合素质能力。而在2011年他离开了人世,给世界包括中国制造了强烈的震荡,甚至在宁波市出台了培养“乔布斯式领军人物”的举措,乔布斯留下的I时代,将会改变更多人的价值观。【作文猜想五】北京精神•中国文化

一、作文素材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历时18个月,经293万北京市民投票选出的八字“北京

用心 爱心 专心

精神”日前公布。市民投票了,官方公布了,“北京终于有精神了!”果壳网友“小耿”说,他最欣赏北京精神的第四点:厚德,因为“整个场面要厚德(HOLD)住才对”!北京有“精神”了,天津、南京、武汉等地的网友“不服气”了,纷纷表示不玩“虚”的口号,要摆出最实在的“精神食粮”。对于官方的“精神”,网友就表示“不服气”,网友Kielboat仿发布体,自制了一条“北京精神”——烤鸭、卤煮、豆汁、仿膳,得到了一片支持。随后,成都、沈阳、香港、佛山等地也相继推出足具地方美食特色的“精神食粮”,如成都:兔头、蹄花、凉粉、米线;沈阳:烧烤、鸡架、来串、腰子;香港:虾饺、烧卖、叉烧、凤爪;佛山:飞鸿、无影、咏春、叶问等。

二、构思点拨

既然要提炼某一地方的精神,就要善于将共性要求寓于鲜明的地域特点之中。

正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城市也需要有精神。“城市精神”这个城市理念的提出,首先是由城市的功能和它的特征所决定的。城市是一个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实体,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组织系统。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和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乃至宗教活动,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其次是由“城市精神”本身的能动作用所决定的。“城市精神”本身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强烈的主观创造性和发展的前进性。“城市精神”这个价值理念是由于城市病的严重存在而提出的。城市无不具有二重性。进化伴随着退化,文明与野蛮同在,高雅与低级俱进,有城市必有城市病。因而必须研究城市病的症状、病灶、病因、病理,对症下药;要用先进城市精神替代落后的城市精神,要研究先进城市精神的载体,研究城市社会医生的水平、分布。总之,必须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克服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

“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东西。但是,精神是可以爆发、转化为物质力量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作文猜想六】让规则守望公平正义

一、作文素材

1.今天,如果有人大叫 “吃亏了,买到了注水牛肉!”别人一定会说他大惊小怪,因为国人已对注水肉见怪不怪了。事实上,从红心鸭蛋事件到不少食品行业被指添加苏丹红,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多家奶粉检测出三聚氰胺,从霸王洗发水被检出超标二恶烷,从药用胶囊使用工业明胶制作到日化行业秘密曝光„„仔细梳理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似乎每个行业都有着只做不说的公开秘密,这就是饱受诟病的“行业潜规则”。

2.2011年9月6日晚9时许,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在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因减速遭到后面一辆无照宝马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据《京华时报》记者证实,歌唱家李双江15岁儿子参与打人,并对围观的人群大喊“谁敢打110”。从披露的信息看,事发时李天一系无证驾驶。而据爆料,这辆宝马原本是李天一母亲梦鸽的白色宝马,后经改装,成为现在肇事车的模样。有关人士分析,即便没有此次的打人事件,李天一及其监护人也早已触犯了我国的现行法律。首先,在中国,不满18岁的公民是没有资格申领驾照的,而李天一才15岁,且不能确定这之前他到底开了多久的车。其次,无证驾驶无照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5、99条,可以处二百以上二千以下罚款。而非法改装机动车,按法律规定,则应当恢复原状,并予以罚款二百。

3.2009年1月10日14时20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科目开考。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微博)考点,一名身着黑色羽绒服的女生一路狂奔冲向考场,却被牢牢关闭的伸缩门拦住。因超过最后入场时间5分钟,保安拒绝让其进场考试,这名女生当即号啕大哭,“今年是我第二次考研(微博),求你们让我进去!”该女生称将入场时间错看成了14时30分。考场的值班保安称,如果违反规定让她进场,不但会影响其他考生,监考老师也不会同意。眼看考试无望,这名女生突然面朝值班保安,双膝齐齐跪下。在场工作人员不禁呆住了,现场一片寂

用心 爱心 专心

静。很快,保安将她扶起,该女生在考场外徘徊了约半小时后黯然离去。据该考点一位监考老师介绍,当时他们就此事向上级请示,希望让该女生破例进场,但未获得批准。

二、构思点拨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历来不缺少制度,更不缺少规则,但往往缺乏规则意识。受中国古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封建特权思想的影响,有一部分人是制定规则的“高人”,却是遵守规则的“矮子”,他们崇尚“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之类的论调。有人曾把欧洲人与中国人比较后得出结论:“欧洲人太死板,中国人太变通。”欧洲人有规则意识,游戏规则一旦制定并经大家认可,就要普遍遵守;而一部分中国人常常视规则如游戏,好有特权思想,总想在规则之外另搞一套。

出现李天一等各种“二代”问题,问题根源恐怕还在于社会转型期潜规则的盛行。秩序若不生病,“二代”在社会上是很难“嚣张”起来的。坏孩子不可怕,所谓“孺子可教”,但坏秩序却非一日之功可救。“嚣张”的“二代”事件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重整秩序,敬畏规则,迫在眉睫。

这位女生因看错时间而丧失考试机会,的确值得同情。但在考场规则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有人迟到跪地哭求就可以破例。拒绝下跪女生进场,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对考场规则的一种敬畏。

【作文猜想七】经营自己,命运舵手

一、作文素材

北京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间产权属于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我自己,每月我少了3000元收入,并不影响我的用心 爱心 专心

生活质量.我若闲下来没事干或干我不喜欢的事.我就受不了。我这儿是全北京唯一专修钢笔的铺面了.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这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我活了70多岁,知道我最需要啥。”

二、构思点拨

1.明确“经营什么”。审读提供的背景材料,从“理”的角度来看应为“自己认为‘最需要’的”,从“情”的角度来看应为“自己最‘喜欢’的”。《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诠释的正是此理。

2.明确“为什么”要去“经营”它。因为通过“经营”它,最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最能享受人生的真正乐趣,最能领悟生活的真正意义,最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进而才能够苦得其所,乐在其中。

3.明确“经营”它的路径。要“经营”它,就要摆脱“外物”的诱惑,挣脱“功利”的缰锁,心无旁骛,静如止水,以精神的丰赡笑傲物欲,以生活的诗意愉悦性情,爱我所爱,欢歌一生。

【作文猜想八】敬畏生命 感悟人生

一、作文素材

1.在韩国非常流行一种“死一把”的活动,参与者首先要进行一个以“生命的意义”为题的测试,留下肖像,写下遗嘱,然后穿上麻布做的寿衣躺进棺材里。体验者能在棺材中听到哭声,大约15分钟后,工作人员再打开棺材,体验活动结束。据主创人员介绍,“死一把”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反省过去,珍惜现在,更好地面对未来。很多参与者都有类似的感触:“在棺材里,我非常非常害怕,想起了母亲和逝去的亲友。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我要创造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

英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托里斯博士作过这样一次调查:如果意识到生命是一场租赁,你会对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有些什么样的再认识呢?“珍惜身边的一切!”这是35%的参与者的共同体会。“有了危机与压力!”这是24%的参与者的心态。“处处按规则办事!”这是26%的参与者的感受。2.美国加州的金门大桥,被誉为“自杀天堂”。大桥上挂着一幅标语:“花上三分钟想想家人,你就可以当作看风景。”在德国汉堡的阿尔斯特湖边的防止自杀标语上写着差不多的话,上面写着:“再给自己五分钟,你就有能力从这里重生!”

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个钢铁建筑的顶端挂着的标语曾写着:“用两分钟环顾美丽的巴黎,你的生活将不再黑暗。”在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因为环境优美而总是成为跳楼自杀者的首选之地,工作人员贴出了善意的标语,写着:“做一个深呼吸,你便转头回家。”一个深呼吸的时间不过十秒钟。

原来人一个生死抉择间转念的时间最长只需要短短五分钟,而最短可能只需要十秒钟。3.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的情节:李香山患上了绝症,正面生死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再见身边的亲朋好友,李香山在临终前办了一个人生告别会,和好友们一一告别,他告诉朋友,自己也怕死:“怕,像走夜路,敲黑门,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怕一脚踏空,怕不是结束而不是开始。”他告诉梁笑笑:“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而女儿最后为李香山朗诵了一首诗:“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这时候,不少观众已跟着抽泣不止。

二、构思点拨

1、敬畏生命是“人文”精神的重点之一,培养具有敬畏生命精神的新人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界的重要任务。敬畏生命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当前我国大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首先就要以生命为本,确立起生命至上的原则。目前,人们越来越注意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然而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不敬畏生命的现象:残害动植物、矿难不断、自杀、药品制假等,让人痛心疾首。社会迫切需要我们去敬畏生命,用心 爱心 专心

因此我们发出了“举国敬畏生命”的号召,我们自身也有必要去敬畏生命。

2、在生命中,忍受痛苦的磨练,往往能得到美丽的结果,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达到人生更美好的境界。挑战生存,冷静是绝望的出口,合作产生力量;敬畏生命,不轻言放弃;纪律,创造奇迹的保证。【作文猜想九】要做事,先做人

一、作文素材

一家著名的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前去应聘,她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二、构思点拨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尽管没有工作经验,但是面试细节反映了她具有一个财务人员所应当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我们可以从“良好的素质和人品,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的角度切入来构思作文。

另外,我们也可以探究女大学生应聘成功的原因,选择从某一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 1.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是做人成事的基础,对搞好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2.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开始便遭到拒绝,但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3.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以便改进。

4.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当然,也还可以从人事经理善当伯乐,能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人才的角度切入来构思作文,等等。

【作文猜想十】爱与害

一、作文素材

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于心不忍,便用剪刀剪开蛹壳,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二、构思点拨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如同破茧成蝶的过程。幼蝶在蛹内“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是正常现象,只有经历了这种磨难和痛苦,才可能成为矫健的蝴蝶。而材料中的蛹没有经过这一关,故而“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生命历程中的磨难有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对弱小者有时溺爱不得;爱有时是种害。小孩是因于心不忍才动剪刀帮忙的,可这种爱心却帮了倒忙,害得蝴蝶一来到这个世界便是一副病态。

当然也可以从尊重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角度分析,不可揠苗助长。由蛹化蝶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幼蝶在蛹内挣扎乃至咬破蛹壳,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孩的一剪,把这个过程“剪掉”了,使幼蝶失去了锻炼机会,其生命力、适应能力必然大打折扣。结果也是欲速则不达,幼蝶悲剧的发生就成为一种必然。

篇4:争分夺秒15天 0.1确定英语句子时态的三大诀窍

历届试题

1.在过去的几年里,这加工厂用塑料代替木头来降低成本。(substitute„for)(S99)

2.尽管有很多困难,我们仍将努力执行我们的计划。(in spite of)(Ss00)

3.小组讨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help)(S04)

4.他们的新房子离学校很远。(far)(S07)

5.各色阳伞给夏日街头平添了活泼的气氛。(add to)(S07)

6.前天我们订购了二十台洗衣机。(order)(Ss07)

7.网球运动在上海越来越流行了。(popular)(S09)

8.尽管山高林密,医护人员还是迅速地赶到出事地点,实施救援。(despite)(S09)

I.一般现在时

1.在公共汽车上李先生总是设法匆匆浏览一下报纸的标题。(glance at)

2.一条装有邮件和食物的小船一星期一次航行到那岛上。(go over to)

3.我根本不喜欢这个铜的框架。(not…at all)

4.晚饭后,我总是在厨房里洗碗碟。(wash up)

5.我认为你找到男生宿舍不会有困难的。(have trouble in)

6.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问候形式。(form)

7.我们中3/5以上的人喜欢田径运动。(love)

8.大多数学生住在学校附近。(a stone’s throw)

9.有了一台计算机,我们就能更快地做各种各样的工作。(all kinds of)

10.一艘现代化轮船可以在几天内横渡大西洋。(cross)

11.音乐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lay a … part in)

12.那些孩子中没有一个会演奏乐器。(instrument)

13.他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persevere)

14.你看起来很累,这音乐将有助于你放松。(relax)

15.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ack)

16.我们用无线电和电视和世界各国人民保持联系。(keep in touch with)

17.巴金全集主要由小说和散文组成。(consist of)

18.那家工厂提供我们各种各样的塑料产品。(provide)

19.每一个人,无论老幼,必须向周围的人学习。(old or young)

20.像英语一样,汉语也有许多谚语。(proverbs)

21.那些学生把大部分零用钱花在书上。(spend)

22.一定有人把我的自行车拿走了,我找不到了。(take)

23.这不仅是我们的卧室,事实上我们什么都在这里干的。(more than)

24.这些年轻人自愿贡献大量时间为老人服务。(volunteer)

25.电脑在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替代了人脑。(substitute)

26.我的丈夫和我对音乐有相似的爱好。(similar)

27.有些学生不理解这首诗的含义。(make out)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start)

29.尽管意见有分歧,他们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共同的利益。(in spite of)

30.旅游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形式,也为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重要手

段。(in addition to)

31.知识的共享将造福于四面八方的人们。(benefit)

32.他的运气,一时顺,一时逆。(by turn)

33.我们对老师的感激是无法能用语言表达的。(beyond)

34.那家超市给消费者提供许多货物可选择。(choice)

35.有学问的人并不总是明智的人。(wisdom)

36.在旧书店里,我经常买到价格便宜的书。(price)

37.我想在大学里主修管理。(management)

38.成千上万的来访者每年来到中国,特别是在旅游季节。(especially)

39.你最好留出一点钱,以备你儿子的教育。(set aside)

40.小李因为高烧病倒了。(be down with)

41.上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只是交通繁忙了些。(except for)

42.我们必须利用学校中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take advantage of)

43.你不一定要出席会议。(necessarily)

44.任何一个组织离不开好的管理。(without)

45.形势的发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independent)

46.我们不应该通过不诚实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aim)

47.上海的各大公司办公室大多数配有电脑和打印机。(equip)

48.我们必须弄清这件事的真相。(find out)

49.我们完全明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aware of)

50.除了英语之外,学生们还得学第二外语。(in addition to)

51.这汤里有番茄、肉和豌豆。(consist of)

52.通过这本小说,你可以了解到18世纪欧洲人的生活和风俗习惯。(have an idea)

53.长江从西向东蜿蜒5800千米。(wind)

54.这种型号的电视机在上海的售价从2200元至2400元。(range)

55.成千上万的方便连锁店给上海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bring)

56,通过因特网,张先生夫妇经常与在美国的儿子保持联系。(keep in touch)

57.报上登出广告,有许多小商店要出让。(for sale)

58.这个大厅既可以作食堂又可以作会场。(combine)

59.篇幅有限,不能对此详加描述。(1ack for)

60.上海的每一个市民都应该为2010年世博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do one’s bit)

61.作为一种良好的运动形式,游泳能增强人体的肌肉,并降低血压。(as)

62.宁静的乡村生活对我很有吸引力。(appeal to)

6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该国的经济。(depend on)

64.市民要养成不乱扔瓜皮纸屑的好习惯。(form)

65.世界上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提供某种形式的公共交通工具。(transportation)

66.健康取决于良好的食物,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睡眠。(depend)

67.经常参观历史遗址和博物馆能使人增长见闻和有帮助。(frequent)

68.和世界万物一样,语言也得与时俱进。(change)

69.原则上我们同意你的意见。(principle)

70.工厂领导应该对生产利润和环境保护一视同仁。(treat)

71.学生们对她的失败仍伤心不己。(sad)

72.尽管对外层空间进行过若干次探索,我们对其仍知之甚少。(in spite of)

73.目前,因为孩子的教育支出,许多父母负债累累。(expense)

74.中国在传统上以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famous)

75.一个小物种的灭绝也会严重影响自然界的平衡。(affect)

76.在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免费上网。(access)

77.成功由三个重要因素组成:天才、勤奋加上运气。(consist)

Ⅱ.一般将来时

1.这个商业中心的发展将继续到将来。(continue)

2.美国总统定于十月访问俄罗斯。(visit)

3.这工作两天以内我怎么可能完成得了?(within)

4.如果我们要在午饭前到那儿,我们就得马上动身。(1eave)

5.他在口语方面得到很好的训练,不久的将来就能用英语表达自如。(express)

6.他那深邃的哲理将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effect)

7.我打算高中毕业后主修电子工程专业。(major in)

8.对资源的大量消耗会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drain on)

9.明天他们将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这个题目。(further)

10.当地政府将努力向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provide)

11.我们将举行晚会庆祝他五十大寿。(in honor of)

12.我打算在明天的会议上发表我对这个事件的个人看法。(personal opinion)

13.在电视节的开幕式上,你们将可以看到来自十多个国家的艺术家。(opening ceremony)

14.老师的一句话能对我儿子起很大的作用。(effect)

15.按照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人们在除夕夜要守岁到半夜一二点钟。(stay)

16.在未来的工作面试中,雇员的诚信记录将成为老板关注的焦点。(focus)

III.现在进行时

1.我们正在安排上演这个戏。(arrangement)

2.医生正帮助病人恢复健康。(recover from)

3.他总是尽全力完成布置给他的任务。(strive)

4.许多高中生在寻找夏季的临时工作。(hunt for)

5.当今我国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正起着重要作用。(play … part in)

6.王教授此刻正在实验室里和他的两个助手一道做生物实验。(experiment)

7.你看你的钢琴越弹越好!熟能生巧嘛!(practice)

IV.一般过去时

1.他把玫瑰栽在花园中间。(grow)

2.她根本不认识那个人。(not … at a11)

3.他写给我一封信,里面附着一张照片。(with)

4.他的计划很快实现了。(an immediate success)

5.他们利用他年老,把他所有的钱都拿走了。(take advantage of)

6.他们年幼时经常在这小山上放风筝。(used to)

7.河里挤满了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船只。(fiu)

8.中国的长城在两千多年前筑成。(come into existence)

9.那些植物因缺水而枯死。(1ack)

10.直到本世纪初那个城市才开始有现代形式的学校。(come into existence)

11.苏珊的礼物总使她的父母感到高兴。(please)

12.男孩自愿把老妇人送到车站。(volunteer)

13.约翰所有的钱加在一起只不过5美元而已。(no more than)

14.他一路跑着,勉强赶上了末班车。(manage)

15.我就在一会儿之前看到汤姆在急诊室里,他不可能走远了。(go)

16.在漫长与艰苦的攀爬后,山顶已在望。(within sight)

17.我们的政府给水灾受害者救济。(relief)

18.事故发生后,医生很快就赶到现场。(on the scene)

19.他在美国逗留时学到了一些美国英语。(pick up)

20.使我们惊讶的是,在歌唱比赛中业余选手打败了职业选手。(amateurs,professionals)

21.尽管他身体不好,但是他仍把全部精力贡献给科学实验。(in spite of)

22.后来这位音乐家辞职了,并定居伦敦度过他的晚年。(resign,settle down)

23.总统任命布朗先生为办公室秘书。(appoint)

24.和他父亲的愿望相反,约翰从事了音乐生涯。(contrary to,follow … career)

25.法国队在上半场进两个球,下半场又进两个球。(score)

26.他利用那段时间看了那一篇报告,大致了解了一下其中的内容。(take advantage of)

27.那年,她刷新了亚运会的百米跑记录。(set up)

28.随着人口大幅度增长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污染产生了。(come into being)

29.她不可能回家去了,我刚才还在图书馆见到她哩。(just now)

30.顾客向经理举报,有个店员待客粗鲁。(complain)

31.那位网球运动员击败了所有的对手,赢得了锦标。(defeat)

32.他把自己最终的成功全都归功于他家人的支持。(owe„to)

33.警察以重金悬赏以求获得银行劫案的有关信息。(reward)

34.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科学家们陷入了僵局。(dead)

35.他太太对他新买的小车很不满意。(far)

36.我住在伦敦一直到最近才离开。(recently)

37.我没有吃午饭,而吃了两片面包。(not but)

38.十年前他去澳洲碰碰运气,结果他生意做得很成功。(try one’s luck)

39.三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他的新理论感兴趣了。(become interested)

40,参加告别晚会的每个人都祝贺那位法国科学家身体健康和长寿。(wish)

41.在会议的过程中,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了有趣的发言。(course)

42.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那个句子的意义。(explain)

43.警察抓住了小偷的手臂。(catch)

44.借助地图,我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动物园。(without any difficulty)

45.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他对待父母如此粗鲁。(behave)

46.最初,我们对这项实验只有粗略的了解。(idea)

47.他把毕生精力花在医学研究上,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devote)

48.他们今天提前完成了任务,弥补了昨天的损失。(make)

49.浦东的迅速发展给那些外国游客留下很深的印象。(impress)

50.那位有经验的科学家把毕生都献给了他的研究工作。(devote)

51.工厂满足了顾客的要求,以很低的成本生产了可以防水的布。(meet)

52.短暂的犹豫使他失去了赢得奥运会金牌的机会。(cost)

53.在会议开始的时候,他向全体出席会议的人作了自我介绍。(present)

54.在二战中,中国人民和其他亚洲人民为了和平与日本军队战斗。(fight)

55.老师的鼓励使彼得对前途充满信心。(confident)

56.范志毅在昨天比赛中的表现给每个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make an impression on)

57.孩子们为短短的假日野营活动带备足够的食品。(adequate)

58.在告别演出会上,他含着眼泪对观众们的支持表示感谢。(express)

59.那场大雾直到ll点钟才散去,延误了好几十个航班。(not … until)

60.在求职面试中她流利的英语给主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impress)

61.猎人从灌木林后面出来,瞄准奔跑的小鹿。(aim at)

62.在五十年代,这个地区遭受过多次地震灾害。(strike)

63.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科学探险队在三天内就走完全程。(cover)

64.在黑暗中,我们把穿灰色毛衣的男人误认为是玛丽的父亲。(mistake)

65.Albert成功的关键是努力而非天才。(rather than)

V.现在完成时

1.他们邀请我留下过周末。(invite)

2.由于价格低,这个商店生意很好。(because of)

3.这儿附近的旧建筑物大多数已不见了。(disappear)

4.随着超级市场的兴起,许多邻近的小商店消失了。(with the rise of)

5.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了医用心理学的价值。(recognize)

6.流行音乐得到了大多数青年人的喜欢。(win the hearts of)

7.我们当中谁也没有去过南极洲。(none)

8.我从来没看过比这更激动人心的比赛了。(exciting)

9.多年来,他在雷锋伟大精神鼓舞下,不计报酬地为他人服务,奉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爱

心。(devote)

10.由于粗心大意,汤姆错过了这个机会。(miss)

11.他们进步很快。相比之下,我们的进步就太慢了。(contrast)

12.总统先生,这是你首次访华吗?(the first time)

13.市府已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上海的交通。(take measures)

14.鸡蛋的价格下跌了百分之十。(decline)

15.他们的孩子已完全习惯于他们的新教师了。(be accustomed to)

16.电脑的发明对科学的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affect)

17.过去的两年来,我一直忙着考试。(busy)

18.这已不是我第一次来上海了。我第一次来上海时对所见所闻都觉得有趣。(seem)

19.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发现可以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discover)

20.在近几年中上海的房价几乎翻了一番。(double)

21.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宇宙探索成为可能。(possible)

22.大雪阻止了道路建设,大家都为此忧心忡忡。(hold up)

23.由于严格的训练,我们一个月里取得了两场比赛的胜利。(thanks to)

24.过去的几年里,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ole)

VI.过去进行时

1.昨天下午2时到4时你在做什么?(from„to)

2.我正在吃晚饭,电话铃响了。(ring)

3.我走进花园时,几个男孩在爬树。(enter)

4.真对不起,我没意识到你在这儿等我。(realize)

VII.过去完成时

1.他服药后,开始感到好多了。(feel)

2.汤姆上楼去他的卧室时,他的姐姐已把他的上衣改短了一英寸。(shorten)

3.彼得和玛丽约好在电影院门口相见,但玛丽来电说不能践约了。(make an appointment,keep one’s promise)

VIII.过去将来时

1.他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tell)

2.谁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举行下次会议。(know)

3.约翰说他总有一天将成为一个医生。(some day)

4.我知道他们会找到这幢古老的大楼。(find)

5.我们想这将是过夜的地方。(stay)

6.我没料到他第二天要来。(expect)

7.真对不起,我还以为你明天来的呢。(suppose)

8.他正要出门时电话铃响了。(be about to)

IX.现在完成进行时

1.“你在这儿工作很久了吗?”

“不,不很久。但是史密斯先生在这儿工作了相当长时间了。”(long)

篇5:电话求职的三大诀窍

诀窍一:事前准备很关键

记得要把简历、求职信、要应聘的职位描述打印一份放在文件夹中,并且把文件夹放在电话旁边。你还可以搜集一些招聘公司的资料、招聘人员的履历和你事先想好要问的问题。在做准备的时候可以想想要应聘的工作需要哪些资质,多假设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提前准备好答案。

诀窍二:放松方可从容应对

在回答问题时要尽量回答得完整、充分。千万不要招聘人员还没说完就抢着回答。如果接到电话时你正好说话不方便,或周遭特别吵闹,可以跟招聘人员约定下次电话测试的时间。在电话测试中,注意尽量放慢语速并保持吐字清晰。

诀窍三:大胆争取面试的机会

若你觉得自己表现良好,不妨拿出自信直接要求对方给你一次面试机会:“我们可以面对面继续交流一下吗?我希望能有一次面试机会。”如果对方拒绝,或是含糊其辞,你要问清楚接下来会是怎样的流程,以及如果你被淘汰了,他们是否也会告知,等等。问这些问题更能显示出你很自信。

热门文章推荐大家阅读:

求职暴露野心也未必是坏事

适当卖傻可提高求职成功率

求职者应具备的八大能力

篇6:争分夺秒15天 0.1确定英语句子时态的三大诀窍

1、制定独家计划

其实,成人高考的考题难度并不大,充其量是高二期终模拟考那水平,录取的分数线也不会太高。但是由于社会人没有升学压力,还有份工作护身,自然就没什么冲劲,难免十做九不成。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真为自己制订一份周详缜密的应试计划,不仅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在工作生活中运筹帷幄的锻炼过程。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需综合考虑自已的工作时间,以免学习与工作发生冲突,另外也要合理利用自己的作息规律,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赢得最好的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落实计划是关键

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能让人避开无序紧张的恐惧,但做出一份束之高阁的计划也是没有任何用处可言的。

计划只是帮我们阶段性细化的学习大纲,精髓则还是需要人按条款逐条落实,逐项加强。决心和毅力很重要,它是对个人自觉性和自制力的最大挑战,只有那些经受了艰辛挑战的人们,才有机会获得成功丰厚的馈赠。

当然,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必须做到具体明确,这样执行起来才不会感到茫然失措。

记得一个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是这样说的:“我有意将我长跑路线的每个地点都记得烂熟,所以,当我跑完一个里程时,我就在心里默念下一个里程的名字,这样一段漫长的路途就被我自己分割了好几块,而我所要做的只是一次一次全力跑完这么一些短的“路程”,当然就容易多了。

3、考前放松也重要

记得本人当年参加成考时刚好超过录取线2分。其实按我考前那股“拼命三郎”的冲劲,按理讲是不应该得低分的。可没办法,考试前几天我一直心神不宁,好象做什么都不是,一闲下来我就想看书,可把书捧在手里的时候,我又开始走神。

更可恶的是,考前一个晚上,我竟然失眠了,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生平没有失眠的毛病,当然也不会准备什么药,所以就挨到天明赴考,一进考场,精神极差,状态自然也不好,卷面倒也答得流畅,刷刷几下就交了卷,但总体的效果只能用普通来评价。

其实静下心来想,上补习班的时候该学的该复习的早已是袖里乾坤,你再给自己施加压力干着急也是白搭,所谓“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绝对是应试至理。平时多费点时间读书学习,临考前好好给自己放假,轻松的心情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1.成考备考查漏补缺三大诀窍

2.成人高考备考查漏补缺的三大诀窍

3.2017年成人高考备考指导:查漏补缺的三大诀窍

4.成考备考各科复习诀窍

5.成人高考查漏补缺的技巧

6.掌握考前冲刺备考的诀窍

7.2017成人高考备考指导

8.2015年成考复习各科备考建议

9.2017湖北成考备考经验分享

篇7:三大诀窍提高考研数学解题能力

谈到考研数学的复习效果,许多考生都会把解题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诚然,通过解题训练促进解题技能与熟练程度的提高,增加考试得高分的砝码,是大家都想要追求的目标。然而解题训练需要具有把握正确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高效利用复习时间获取快速稳固的突破与提高?我们提醒考生在进行解题训练的时候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一纲一本为基,脚踏实地

首先,从明确目标的角度而言,解题应当建立在熟悉考纲、参透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对考纲规定的考查知识点及相应的难度要求有准确的认识,也就避免了复习时盲目钻入一些偏题、怪题,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却收获甚微的现象发生。建议大家在开始做题之前应当认认真真重温一下教材,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将基本的概念、原理、常用定理、结论彻底吃透,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到了做题的时候使用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像很多同学遇到的考场上突然把某个公式、某个结论忘了,直接给解题造成了障碍,这其实还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扎实的表现。所以万万不可将做题作为复习过程中孤立存在的一部分,它必须是以用心看书、细致梳理数学理论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二、准确定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定位”在复习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解题训练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分层递进的全程规划,以解题能力稳步提高。然而,对题目的难度进行客观、准确的把握对同学们而言并不是很容易,这种情况下选择一本习题难度分层递进的辅导书,如《考研数学接力题典1800:通关、高分、夺冠必备》,就可以轻松自主地选择各章节、各难度层次的题目进行训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复习初期,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还是应当以巩固基础为重,通过基础性题目(“通关题”)的练习加深概念理解,熟悉定理的应用,而不宜过多钻研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的.题目。随着复习的持续进行,对知识点的掌握逐步加深,解基本题的熟练度有所增强,积累了一定的技巧,在这种条件下可以逐步向难度更深一些的题目(“高分题”)迈进,促进自己的解题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一下子把难度拔太高,反而效果不好;同时也需要及时查漏补缺,结合教材进一步加强薄弱环节的复习。在通过练习与针对性的加强训练的基础上,对具备一定难度与综合性的题目也形成一定的思路与解题招数了,才可以向“夺冠题”发起进攻,向难度和综合性都很高的题目挑战。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做到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务必将每一步的收获落到实处。踏踏实实按照上面的“三部曲”认真落实每一部分、每一章节的复习,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获得知识巩固与解题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注重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许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大家都倾向于把做题的正误情况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判断,这也使得很多同学做完题之后一对答案,对了的题直接放过,错了的题看看答案,知道应该怎样得到正确的答案也就罢了。其实这样做并没有从做题的过程中吸收最多的经验与收获。做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思考和总结,对了的题要知道它主要考什么,还没有可能有其他的问法和拓展;错了的就更要深入研究,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知识上的模糊,思路上不够灵活,还是求解的过程中不够严谨细心。要注意将做题中暴露出来的漏洞进行及时补救,并且对方法、技巧方面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总结与归纳,避免今后在同样的问题上再丢冤枉分。同时要注意对问题的认识要有深度及广度两方面的拓展,灵活运用解题中总结的思路与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上一篇: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大伟2013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