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复兴解说词

2024-04-12

走向复兴解说词(精选7篇)

篇1:走向复兴解说词

《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

引言:认识国家和这个国家的历史,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开始。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重新复兴道路的全景展现,民族过去的辉煌已经远去,我们在国家近现代过程中经历的封关锁国、落后挨打、艰苦革命、国家变革、社会建设等等所有的历程,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和未来,我们有必要知道,也应该将这种历史和现实的辩证思想沉淀运用到人生和生活的各方面去,这样我们就会更接近一个真实和厚重的自己。

第一集 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

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

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甲午战争后),这些探索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本集把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与种种救亡图存的探索相结合,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解说词: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读后感: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里,改朝换代似的封建国治轮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他的一些前进变化可以总体归结为自然发展现象(以及局部个体创造性)。当世界由各自封闭转变到四海通驿,这种理想上的均衡就破灭了。一个国家体制要变革需要内外的原因,他要有内在的思想变革为起点,思想基础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国没有需要借鉴先进的移植过来;还要有外在的环境为背景,中国近代的前期变革是被动的,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利益角逐中逐渐脱胎孕育的,那是一个在屈辱逼迫中成长起来的探索历程,路很多,但是能走到光明的很少,因为变革必须强大到强制国家体制的转换的地步才能继续下去……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年---1949年

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

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读后感:那是一个民族未来道路选择的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问题,问题是哪条路走得通。资本主义道路尝试了,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因为他不彻底,他和新封建势力军阀、国外资本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分连两可,使他最终沦落到代表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为什么会有共产党,因为那是另一条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是适时的一座灯塔(他展示了打破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新的发展导向),还是思想的变革和选择并产生了倾向性先进群体的产生,然后有了一个领导代表先进生产力(工人、知识分子)和绝大数人(农民和劳苦大众等)利益的革命性政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规律,代表更广泛人利益的、能够实现中国复兴需要的政党才是能够走向成功的力量,这也决定了中国命运发展的方向。当然这个规律首先要经历外部环境的考验(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主要政党的历史角色演变更加明确了我们自己的选择。历史没有如果,因为利益决定本质和方向。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个使中国摆脱历史兴衰周期率的新路——民主,有了民主才能有民权、民生和民强!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一直追求的第一项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使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开始了新的征程。

第三集 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年---1976年

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快速向工业化迈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解说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读后感:

新中国开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二项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如何建设一个国家,他内部来自于长期的积贫积弱、他门外面的世界逐渐进入新的的两极分化体系内,事实证明外界形势影响了中国前期的国家建设和政治决策。证明和维护自己的存在然后找到归属,然后才能发展。

那是一个充满红色纯情记忆的年代,是一个洋溢青春狂热激情的年代。那是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切身经历和体验了当家做主人的时代,而这些情感自然很容易演化成为对代表性领袖的精神崇拜。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是可以想象的而且让人自豪的!但是建设国家是没有经验下的探索,一切都需要思考、尝试,面对好的形势容易失去理性的东西和对未来困难客观的评价,所以错误和弯路不可避免。经济形势、社会意识风气以及国际形势的相互影响使得人民和国家情绪变得狂热而敏感,阶级斗争正好迎合了人民这种情绪。但是即使在那个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时期,我们都学会了很多,不仅是经验教训、思考和变革、现实和未来,还有那个时代留下的永远的印记,都那么真实而厚重,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年---1982年

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全社会的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

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说词:2007年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建。30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

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读后感:这是一个转折的时期,解放思想、事实就是、改革开放;客观总结过去、团结一致向前看。改革开放也是一个国家另一个创业的开始,初期的艰难和困扰,成绩带来的不断惊喜,以及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继续延续着。思想变革又开启了新的社会经济变革,这次政治变革要服务于经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又有了一位领着中国勇敢往前走的人——不要怕,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而渐渐的证明我们不仅仅是好猫。

第五集 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2年---2002年

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赞许的目光;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近。

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解说词: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读后感:我们这个年龄段(80后)的历史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演化的最新开端正是这个时代内发生的。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开始了新的发展快车道。电影《80后》为了我们勾画了我们成长的某些记忆,然而我们国家的变革比我们的童年大的多复杂的多,有人称为中国奇迹,就这样我们在这个急剧变革的年代的一些类似而不同的记忆中走向了成年(关于家庭、学校、农村、城市等等等等)。不是我们成长的太慢,而是社会变化的太快,不是不想长大,而是长大了之后我们如何适应?

这也是一个企业创始的阶段,我们熟知的一些企业和企业家都开始了他们的历史,而且他们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我们羡慕那个给予的创业和淘金的机遇。

第六集 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年---2007年

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

履新之初西柏坡之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抗击非典之战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恪尽职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傲人成绩,并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做出了重要决议。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解说词: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的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国内外的评论员留下了精干、务实、亲民的第一印象,13亿中国人和国际社会众多观察者注视着这个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如何管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领导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好民族复兴之路?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人员冒雪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他们履新不到一个月的首次集体行动,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在革命胜局已定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着新生政权,2002年的冬天新一届领导集体来这里重温历史,是对全党的警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

读后感:继往开来,仍然是改革开放的继续和深化,我们将继续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今天理解的深刻些了,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会有新的答案和追求。我们的经济继续高效增长,综合国力继续不断提高;我们的有了或者将会有更多自豪和成绩;

我们有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而我们的社会现在存在和将要面临诸多国内国际矛盾和难题;

我们每天所经历和耳濡目染的社会的大千万象,摇头而又点头的真实着; 我们说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也许这才是现在的中国,也许这才是征程中的我们;

也许正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样,我们还年轻,还有许多未来的未知需要面对,但是我们需要不骄不躁、坚持坚忍、艰苦奋斗、成就未来。历史说,每代人都有他的历史使命,我们呢? 我们的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历史现在时和将来时!社会的我们——是个人成长和认识与规划人生的现在时和将来时!

资料推荐:

中文名称:复兴之路

别名:《大国崛起》姊妹篇

资源类型:RMVB 版本:[YYTvO][全6集]

发行时间:2007年

电视台:CCTV1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类

型】:科教/历史/纪录

【集

数】:6

篇2:走向复兴解说词

——记北仑农行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 北仑农行庆祝建党90周年“走向复兴”文艺晚会已经圆满结束整整三天了,我的耳边却还时常响起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前进,前进,向前进”。文艺晚会上气势恢弘的大合唱,载歌载舞的表演,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波澜壮阔地开展革命、建设的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渴望复兴的不懈追求和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

为了准备此次晚会,新碶支行的同事们自觉自愿地放弃了休息时间留下来练习,大家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一系列准备都在紧锣密鼓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按照专业音乐老师的指导,跟着伴奏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努力唱出红歌里蕴藏的生命力,目的就是将贮藏在我们心中爱岗敬业的情操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在文艺晚会那天喷薄而出,唱出让领导、评委以及现场观众为之震撼的动人红歌,以表达我们的拳拳赤子之心。

篇3:走向复兴解说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的创编及组织过程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9班19名女学生为施教对象。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论文47篇、书籍3部, 了解相关成果的状况, 为研究收集理论依据和参考, 并结合研究形成观点。 (2) 访谈法。对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研究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就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的方式等问题进行磋商;对体操教研室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动作细节的修缮进行探讨;对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9班19名女学生进行访谈, 就学习的收获和满意度进行研讨。

二、结果与分析

1. 队列队形表演的创编。

(1) 设计创编目标和题材。本研究的施教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队列队形对于她们来说并不陌生, 本研究中她们既是练习者, 同时也是思考者和参与者。根据练习者的身心特点, 同时要考虑应富有时代气息, 具有流行元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映学生生活, 体现活泼、朝气、进取、健康向上的主题思想, 诠释团结奋进的文化内涵等因素。 (2) 选择和处理音乐。根据创编的需要, 经与有关专家、练习者进行商讨和慎重挑选, 最终选择《走向复兴》作为主题音乐。这首歌曲是进行曲, 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而创作的歌曲, 曲调昂扬向上, 富有时代特征, 歌词振奋人心, 极富号召力,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望民族复兴、期待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团结奋进的坚强决心。此歌曲的节奏是116拍, 由于节奏明快、节律清楚, 各个单元轻、重拍区分明显, 便于练习者熟记音乐特点, 也便于队列动作和队形变化的编排。选择好音乐后, 首先创造性地将整曲分作若干单元, 并记录每个8拍的特点, 以备选择动作和队形安排之用;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音乐进行剪辑处理, 采用了蓝光影音MP3剪切器软件, 保证剪辑后的音乐能够完整并保持其音质。 (3) 选择队列动作和队形。根据音乐的特点和练习对象的特点选择具体队列动作和队形。a.队列动作的选择和创新。进行曲所适合的动作应简单易行、刚劲有力。结合队列动作的基本元素, 本表演主要体现原地的站、坐、跪、蹲等动作;表现行进间的踏步走、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这四种步法和行进间三种转法。根据表演需要, 踏步走、齐步走、正步走改变了表达方式:当强调整齐划一的动作时表现的重点放在下肢, 而手臂的挥摆被弱化;当诠释歌词含义时表现的重点放到上肢, 脚步的幅度有意减小。这样, 队列动作的表现形式改变了其传统模式, 增添了艺术表演的光彩。集合后的队形散开改变了传统的散开方式, 采用齐步走和踏步走结合步法, 利用两个8拍的连续口令进行指挥, 行进过程中带有转身动作, 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这一创新性表演是师生共同讨论演练的结果。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教授对象采取启发式、研究式组织方法, 发挥练习者的想象力, 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表演观赏性。b.队形的选择和创新。由19人组成的团队其队形的变化应该是多样多彩的。可以创作成为微型团体操, 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的财富, 作为将来组织团体性活动的资料。根据主题歌曲的文化内涵, 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 在最初的10个队形中选择了4个进行排练。所采用的队形在简单明快中表达歌曲的文化内涵、紧扣音乐主题, 并且队形与动作风格相互匹配、富有新意。 (4) 绘图和注释。将构思以绘图和文字注释的形式记录下来, 绘图可以保证练习者的排练位置准确, 同时也便于其记忆和理解。研究采Adobe Illustrator CS3软件进行绘图, 在启发学生对所设计的队形进行绘图和设计注释的过程中, 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 设计表演服饰。对于表演服饰的设计应该贯穿在研究的始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表演主题的要求、学生经济情况等现实因素, 服饰应以简约朴实、整齐利落为佳。并且在发型和化妆方面做适当的修饰。对服饰的设计一直处在探讨中, 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地、灵活机动地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的较全面地锻炼。

2. 队列队形表演的组织。

(1) 进行练习动员。因此首先诠释本表演的目的和意义, 使学生充分理解表演任务的意义。然后宣传表演的特点和亮点, 本表演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新颖时尚, 亮点是将传统队列队形进行改善, 突出了学生个性色彩。最后强调练习注意事项, 每个班级成员都有其表演角色和分工, 这样既保证练习的顺利进行, 也督促学生积极学习技能技巧。 (2) 组织成套练习。在教学课的热身部分或结束部分抽出些许时间, 由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成套动作的串连,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 随时调整指挥方案。利用课下的业余时间, 由体操专修学生和普修骨干学生组织, 进一步巩固课上的练习成果, 并将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记载, 必要的带到下次课堂与教师共同探讨。 (3) 改进设计缺憾。在练习的过程中, 会发现动作与音乐风格不匹配、队形的变化与音乐的单元不吻合、队形的审美要求与练习者的身高排列或位置安排不和谐等具体问题, 经常遇到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与后一个动作的开始之前的衔接问题……这就需要大家一起研讨, 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落实。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在修善设计缺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锻炼意义尤其重大。 (4) 雕琢表演细节。当成套动作基本熟练之后, 练习的重点在于对动作质量的精雕细刻, 从动作路线、动作幅度、动作的节奏等方面严加要求。这一过程中“研究”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多次讨论, 共同就某一问题进行磋商、改进、反复演练, 灵感的火花迸发飞扬, 使得这个简单的表演题材充满了探究的色彩, 每位参与者都体会到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得到历练和增强。

3. 结果。

(1) 形成表演成品。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参与实践其创编和组织的全过程, 将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本研究形成了配乐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在期末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队列队形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们亲身体会了选择动作、创编队形、选择编辑音乐、进行文字和绘图记载、设计表演服饰、演练成套动作的每个环节, 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学生提高了认识和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本研究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 从被动地、不情愿地跟从到愉悦地参与思考和行动。对体操课的意义和价值加深了理解, 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主动, 收获越来越大, 消除了畏难情绪, 增强了自信心, 获得了成就感, 提升了满意度。

三、结论

1. 本研究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较全面地锻炼和培养。

2. 本研究进行了授课教师、体育专业体操专修学生和

普修学生阶梯式承接学习的模式探索, 具有重复操作性, 为其他术科课程提供了共性借鉴, 使之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开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摘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以体操教学中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的创编和组织为研究切入点,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结果表明, 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参与和实践创编和组织的全过程, 在确定表演主题、选择动作和队形、选择编辑音乐、进行文字和绘图记载、设计表演服饰、演练成套动作的每个环节中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锻炼和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体操教学,创新能力,队列队形表演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2]余华东.创新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篇4:BPM走向复兴

正因为如此,在由IBM举办的一年一度的WebSphere中间件大会Impact 2011上,BPM成为最闪耀的明星——IBM在会上隆重发布了全新BPM产品,流程和服务更是成为IBM高级副总裁兼软件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提及最多的词语,而这正是BPM的精髓。

在移动化、社交化趋势日益明朗的今天,增加企业IT架构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成为众多CIO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以流程控制见长的BPM再度迎来春天。4月11日,本报记者亲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在Impact 2011上见证了这一切。

流程掌控重提日程

Verizon Wireless是美国第一大无线运营商,在5年前,Verizon的客户服务仅仅来自呼叫中心和门店,现在,系统所要应付的交易量已经从日均3万个飙升至100万个。今天,在IBM的SOA架构下,Verizon每天从容地处理着540万个交易量。

海量业务的增值使CIO对业务敏捷度掌控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Own your process, own your day.(掌握了流程就掌握了今天)”。针对CIO们对IT架构的敏捷性需求,Steve Mills认为,流程对企业IT架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为以灵活见长的SOA架构提供了广阔市场,“SOA是一段旅途,最终它要走向业务灵活性。”

在西班牙马德里,应急联动系统对消防、医疗和警务进行了整合,将三大部门合成为一个,在SOA架构的支持下,流程控制变得顺畅起来,系统效率增加了81%。现在,只需要8分钟,三大部门就能在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往现场。

“现在,我们正处在异常复杂的商业环境。”IBM副总裁、BPM负责人Phil Gilbert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这更加能够说明为什么流程控制在今天显得特别重要——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因为流程不畅所引起的损失已达到4880亿美元;50%的企业正在寻求商业流程的重新梳理⋯⋯

其实,BPM自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专家提出后,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相较于风头正劲的ERP,BPM的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直到SOA问世,被业内称为“与SOA是孪生兄弟”的BPM才开始迎来高峰。

BPM和SOA,是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SOA是基于IT基础设施的一种架构方法,而BPM则是协调的业务流程活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倾向表明,BPM和SOA是相辅相成的,BPM加SOA,已经等同于塑造公司流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向在SOA处于领先地位的IBM势必将下一个发展重点锁定BPM。在此次Impact 2011上,IBM是这样诠释全新的BPM理念的:首先,BPM是一种方法论,它是自动化模式的最优方法,信息、合作、规划、事件、内容、分析和监控是BPM的七大因素,最终目的是达到流程的完全掌控。

应对社交危机

IBM并不是惟一一个对BPM敏感的厂商,事实上,自从SOA概念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主流厂商就开始了BPM与SOA的“争抢”。2010年,收购了BEA的甲骨文将原来由BEA收购的Fuego扩展到BPM软件;2月,惠普和甲骨文宣布,惠普的服务咨询和集成将把Fusion中间件加入SOA的组合以及HPOpenView管理软件;SAP也开始重新设计软件,以及面向BPM的中间件NetWeaver。

IT巨头们都很清楚,在移动化和社交化广泛发展的今天,BPM正在接受新的考验。

就在Impact 2011举行的前两周,Gartner也举行了一次BPM峰会,分析师Janelle Hill认为,BPM正在面临着社交危机——现在,有80%的企业是非结构化、动态的以及涉及社交运作的实体。如何要让这些快速多变的企业保证在适当的治理框架之内,是一个严峻挑战。

原始BPM 概念可以有效地模型化流程,因此在组织中产生效率和敏捷性,始终执行并重用最佳实践。然而,这种系统取决于高度集权的模型,很少有空间为用户生成流程,也没有框架用来移交流程设计,以一种足够宽松的方式来接纳外围的快速流程创新。

篇5:走向复兴串词

E:前进,前进,向前进,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B:青春似火,经典传唱,我们将用嘹亮的歌声,与祖国一齐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篇6:走向复兴 追逐中国梦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2013年,马云在卸任阿里集团CEO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天,我们每个人未必像马云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我们更是中国梦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住不起,二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但与过去相比,亿万劳动人民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稳定。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归根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篇7:高举信仰明灯 走向民族复兴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引导学员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守崇高信仰,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所留下的光荣传统;引导学员充分认识:动摇、丧失了崇高信仰是有的党员干部经不住诱惑,站不稳脚跟,最终成为历史罪人的根源。明了共产党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处在什么位臵,都必须坚守共产主义崇高信仰,一心想着人民群众,才不会精神上‚缺钙‛,才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进一步明白:只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一起高举信仰的明灯,才能找到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重点:正反两方面对比,得出结论:是崇高信仰的坚守铸就了历史的丰碑;信仰的动摇丧失,使能人堕落为历史的罪人;进而指出要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举信仰的明灯。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并用事实说明道理;如何将道理孕育于动情的讲解中,使人欣然接受并在实际行动中坚守崇高信仰。

教学方法:对比说理,多媒体教学。教学对象:所有的党员干部 教学过程:

引言导入:从1840年开始,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章程之后,中国,已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时处于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屈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917年,10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崇高信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虽然这个政党,只有区区50多人,但他们的手中却掌握着最有力的精神武器;怀抱着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了领导中国人民为信仰而奋斗的历史征程。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激荡着中国青年灵魂的信仰故事是否已经过时了呢?曾经鼓舞着无数革命志士奋不顾身的信仰真谛,能否再一次冲击新时代中国人的灵魂而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追求呢?让我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追寻她永恒的魅力。今天我参赛的题目是《高举信仰明灯 走向民族复兴》,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完成我的授课:

一、坚守崇高信仰 铸就历史丰碑

二、动摇丧失信仰 成为历史罪人

三、高举信仰明灯 走向民族复兴

一、坚守崇高信仰 铸就历史丰碑

‚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习近平因为坚守信仰,多少共产党人不畏严刑,不怕牺牲; 1927年,北京的春天,依然寒气袭人。

反动军阀阴森恐怖的绞刑架下,共产党人李大钊目光坦荡,慷慨陈词:‚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这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在敌人绞刑架下的从容表白!一个共产主义者倒下了,在他身后千万个后继者奋起。

面对敌人的叫嚣,共产党人夏明翰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壮丽诗篇。

15岁的女孩,在今天正读初二,除了学业的压力和刚跨过青春期的困惑之外,基本上不需要面对什么重大人生考验。然而68年前,15岁的刘胡兰所面临的却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她供出其他党员,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坚定地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反动派当场用铡刀铡死了六个人之后,再一次问刘胡兰‚怕不怕‛,刘胡兰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之后踏着烈士的鲜血从容就义。

‚怕死不当共产党‛!七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但却出自一个年仅15岁的小女孩之口。是什么让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诱惑而如此坚定!是什么让她面对血淋淋的铡刀全然不惧!是什么让她娇小的身躯却充满了强大的力量!是‚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的庄严宣誓让她如此坚定!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郑重承诺让她全然不惧!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仰让她充满了强大的力量!正是对崇高信仰的坚守,刘胡兰成就了‚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到过广东海丰的人都知道,这里出了个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领袖,他的名字叫澎湃。澎湃家中非常富有,是海丰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家中拥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但澎湃所目睹的却是:农民饥寒交迫,国家贫穷落后,民族饱受屈辱。面对这些现状,澎湃非常苦闷,渴望为国家、为民族找到救亡图存的良方。1917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澎湃,读到了《共产党宣言》,他心潮起伏,久不能寐,他深深感觉到自己触摸到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真理。1922年,学成回国的澎湃,怀揣着沉甸甸的信仰,用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冲破了一个大地主家四少爷与农民的隔膜,当着一万多农民的面,将一箱子田契全部烧毁,随着那一把火烧掉的是彭家折合成今天每年近4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在烈火中闪耀的,却是动员农民起来革命的信仰之光。此后,他领导了陆丰武装起义,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民族解放的革命洪流中,直至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澎湃的家境完全可以让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他的才华同样可以使他顺利地获取高官厚禄,无论家境还是才华都可以成就他作为‚四少爷‛的锦绣前程。是什么让他放弃荣华富贵,选择了与传统剥削制度彻底决裂?是什么让他放弃高官厚禄,选择了与自己原有的阶级分道扬镳?又是什么让他放弃了所谓的‚锦绣前程‛,义无反顾地走向革命道路?是信仰!一个共产党人舍‚小我‛成‚大我‛的信仰!一个共产党人弃‚小家‛全‚大家‛的信仰!一个共产党人胸怀国家存亡、民族大义的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这是非常罕见的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就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当年的语言,充分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的!周总理的一生始终坚守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家庭小事,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总理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的‚十条家规‛。

‚十条家规‛:

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

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我代付伙食费;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许请客送礼;

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作为国家总理,管理着一个‚大家‛,但周恩来同志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庭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总理的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培养干部家风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我们怎样坚守信仰,怎样做人民的公仆,怎样把好权力关、亲情关。

到过井冈山参加革命传统教育的人将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位革命女前辈:她15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参加湘南起义,当年就上了井冈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各种艰难困苦,土地革命期间,她的两任丈夫夏明震、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3个小孩或忍痛送人或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而被迫卖掉,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1935年春,因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她孤身一人辗转在汕头、衡阳、宜章、广州、上海等地寻找组织关系,打杂做工,经过20个月的艰难寻觅,才在上海与党取得了联系。延安整风时,她被诬陷为‚怕死鬼‛受到审查,始终抱定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讲一句假话,直到甄别平反。‚文革‛中,丈夫陶铸蒙冤被迫害致死,她再一次遭到批判并被遣送到粤北农村劳动。面对这种常人不能忍受的的磨难,她以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她就是我党革命斗争早期为数不多的女干部之一的曾志同志。

新中国成立,她一直身居要职,粉碎‚四人帮‛后,她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积极投入拨乱反正的斗争,为落实干部政策和平反冤假错案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曾志同志还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6万多元钱分87次,用87个信封,全部捐献给祁阳和宜章两县的‚希望工程‛。她的一生尽管遭受许许多多巨大的磨难,但她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依然毫不动摇,始终如一。她晚年对儿女坦 露心迹:‚只要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名战士‛,‚ 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

1998年,曾志走完了她87年的革命人生,在她生命即将熄灭之时,她用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做出的生命最后的交代。

下面请听(放录音——《留言——生命熄灭的交代》)

原本可以在北京八宝山安息的曾志同志,最后却选择了安静地回归井冈山,跟井冈山的革命烈士长眠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并时时关心着年轻一代进步、成长的革命老人,而她与蔡协民烈士所生的儿子蔡石红,直到她去世时,仍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务农。

正是这些革命老前辈,用他们的献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用他们的行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们坚定崇高的信仰铸就了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二、动摇丧失信仰 成为历史罪人

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够坚守信仰。历史以最严苛的方式淘汰那些投机和懦弱分子。有人在鲜血和死亡面前胆怯,在金钱或功名面前迷失,即使是参加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也要接受大浪淘沙的考验。其中的3个人,张国焘都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投身敌对阵营,甚至投靠外国侵略者。陈公博、周佛海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被压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张国焘后来投靠国民党,最终客死他乡。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大案中被处决时的刘青山,张子善。他们都是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1931、1933年),被捕前一个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一个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中,都曾进行过 英勇的斗争,建立过功绩。但在共和国成立后,在和平环境中,由于经不起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的诱惑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逐渐动摇、丧失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腐化堕落成为历史的罪人,最后被处决。

严惩刘青山、张子善的果断决定,是我党在建国初,用行动向全社会表明:中国共产党决不做李自成!决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决不让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因为少部分人丧失信仰的行为而改变颜色!

历史发展到今天,广大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坚定的,理想是崇高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出现了滑坡和动摇。有的认为共产主义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实现的;有的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优越,对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丧失了信心;有的认为马列主义过时了、无用了。由于动摇和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的党员、干部精神极度空虚,到处求神拜佛,烧香磕头;有的利欲熏心,信奉金钱、名利、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还有的党员、干部公开场合大讲理想信念,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而私下却认为理想信念是虚的,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行,他们当中有的人以阅读篡改历史本来真像的野史为乐(有人把‚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说成是为了政治宣传的虚构);有的人以谩骂、侮辱革命领袖为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精英对中国的领袖佩服得五体投地),;有的人以戏谑中华传统文化为耀(西方的学者却将中国的儒家文化称为拯救世界道德滑坡的最佳良药)。还有的人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却不知在全球金融海啸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把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当时唯一的圣诞礼物)。

这是厦门特大走私案首犯厦门海关原关长杨前线临刑时悔悟:‚领导干部的犯罪根源,我看都是大同小异,不外乎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贪图安逸享受,被金钱、美女、权力所俘虏,几句话就可以概括了。谁都知道这些,但许许多多人,包括我在内也还是无法抵御。‛

这是深陷囹圄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忏悔: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本应该为中国铁道、为中国梦做更多的贡献,但是因为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走到了这条道路。‛

这是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的原开封市组织部长李森林的忏悔。

‚我喜欢下围棋。如果把我这一生比喻为一局棋,我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又是党员,相当于命运让给了我两颗子,开局占足了优势。后来,我到河南南阳、开封两个市担任组织部部长,我的人生棋局进入中盘。在这个阶段,我贪图钱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而浑然不觉,棋局至此,不用收官就已经提前结束了。‛

‚回想我的过程,多么像温水煮青蛙啊。我就是水中的那只青蛙,水温慢慢升高自己却浑然不觉,开始时还觉得很舒服,等到水温高了受不了想跳出来时,四肢已经半熟,无能为力了。‛

综上所述,这些人走向犯罪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注重学习,不注重思想改造,信仰动摇最后丧失。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也是令人深思而警醒的忏悔!他们当中有的曾是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英雄,他们没有被拿着枪的敌人打倒,却败在了糖弹之下;有的曾经是困难时代的能人,他们没有被艰苦的岁月压跨,却被金钱、美色俘虏,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

一个人,没有信仰,会精神迷失,浑浑噩噩度过余生;党员干部如果丧失信仰,心中往往想到的只有一己私利,手中的权力就成了谋取私利,大肆揽财的工具,等到东窗事发,其结果小而言之是毁了自己,害了家庭;大而言之是败坏了社会风气,这种风气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失去党性,失去民心,失去执政的合法地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最终会因人民的强烈反对而亡党亡国(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就是从苏共动摇丧失信仰开始,走向失去民心,进而失去执政地位的);如果任由这种不良风气蔓延到我们的军队(像**、徐才厚等贪婪之徒),我们的军队就会丧失勇气,丧失斗志,最终丧失抵御外侮的能力。那么,自鸦片战争以来百年沉沦的屈辱历史的悲剧将会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重演,我们将会因外敌的入侵而再一次沦为亡国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要居安思危,牢记这一深刻教训。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仰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这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三、高举信仰明灯 走向民族复兴

中国共产党实践信仰的奋斗历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始终坚守信仰的共产党人拥有千千万万,他们的地位或其伟大,或其平凡,然而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守者,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推动着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滚滚向前。

坚守崇高信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胜利!高举信仰明灯,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1925年,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征询意见调查表时,毛泽东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之后,他和他的同仁们共同坚守这一崇高信仰,领导着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1985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正是坚守这种信仰,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

1999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正是坚守这种不变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顺利地推向了21世纪。

2006年,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臶,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的引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各种困难(非典、全球金融海啸、汶川地震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总书记曾经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四个能否‛为衡量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先进性提供了客观标准。

党性坚强,信仰才能坚定。正是对这种矢志不渝的信仰的坚守,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反四风,向慵懒散开战,干部作风迅速好转;反腐败,向信仰动摇者、丧失者宣战,老虎苍蝇一起拍,全国上下大快人心;……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理想。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具备了六个条件:

一是有信仰,这个信仰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坚守的共产主义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力求上进的勇气,就有了奋不顾身的力量!

二是有道路,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中国道路的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有灵魂,中国梦的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马列主义!

四是有根底,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基础、作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坚实的根底!

五是有人气,中国梦实现不仅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有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中国人的梦想正是在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中不断得以实现的!

六是有准备,中国梦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有足够的估计,早已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了迎接各种挑战的最充分的准备。

正是这些挑战时刻告诫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唯有矢志不渝地高举共产主义信仰的明灯,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下去。我们都是共产党人,在我们举起右手,开始入党宣誓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只有信仰共产主义,别无选择!

下面,是共产党员的请起立,举起你的右手,面对党旗,与我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共产主义信仰的神圣和庄严,再一次感受共产主义信仰给予我们不懈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入党誓词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宣誓人:

上一篇:奥尔夫找朋友音乐教案下一篇:开学第一课三年级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