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诗词

2024-04-11

郁达夫诗词(共10篇)

篇1:郁达夫诗词

郁达夫诗词

1.《南游吟草》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2.《病中作》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

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

3.《钓台题壁》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4.《赠鲁迅》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醉眼朦胧上酒楼,

彷徨吶喊两悠悠。

群盲竭尽蚍蜉力。

不废江河万古流。

5.《秋兴》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6.《钱牧斋》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虞山才力轶前贤,可惜风流品未全;

行太卑微诗太俊,狱中清句动人怜。

7.《乱离杂诗》

年代: 现代 作者: 郁达夫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

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

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篇2:郁达夫诗词

咏史三首其一楚虽三户竟亡秦,万世雄图一夕湮。聚富咸阳终下策,八千子弟半清贫。其二大度高皇自有真,入关妇女几曾亲?虞歌声里天亡楚,毕竟倾城是美人。其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当年若赂毛延寿,那得诗人说到今。晴雪园卜居元龙好据胡床卧,徐福真成物外游。望去山河能小鲁,夜来风雨似行舟。

有明梅影人同瘦,日夕潮声海倒流。猛忆故园寥落甚,烟花撩乱怯登楼。元日感赋逆旅逢新岁,飘蓬笑故吾。百年原是客,半世悔为儒。

细雨家山远,高楼雁影孤。乡思无着处,一雁下南湖。奉答长嫂兼呈曼兄四首其一定知灯下君思我,只为风前我忆君。积泪应添西逝水,关心长望北来云。其二昔年作客原非客,骨肉天涯尚剩三。今日孤灯茶榻畔,共谁相对话江南。其三垂教殷殷意味长,从今泥絮不多狂。春风廿四桥边路,悔作烟花梦一场。其四何须指日比长安,春水灵槎会岂难。删去相思千万语,当头还是劝加餐。村 居残秋天气最凄清,缓步池塘夕照明。看到白云归岫后,衡阳过雁两三声。奉 怀帘外风声过雁群,登楼遥望暮天云。行经故馆空嘶马,病入新秋最忆君。

知否梦回能化蝶,记曾春尽看湔裙。何当剪烛江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寄曼陀长兄悔将词赋学陈琳,销尽中原万里心。书剑飘零伤白也,英雄潦倒感黄金。

三年铅椠貂裘敝,一服参苓痼疾深。闻说求田君意定,富春江上欲相寻。寄养吾二兄与君念载鴒原上,旧事依稀记尚新。苜蓿未归蜒驿马,烟花难忘故乡春。

悔听邹子谈天大,剩学王郎斫地频。来岁秋风思返棹,对床应得话沉沦。寄曼兄谁从乱世识机云,兄弟飘零几处分。天下英雄群与操,富春江树幻耶真?

如今国事归经济,敢把文章托盛勋。记取当时灯下语,阿连有力诤诃纷。木曾川看花原野青青春事繁,鸣禽诱我出衡门。轻帆细雨刚三月,宠柳娇花又一春。

翠络金鞍公子马,绿罗芳草女儿裙。阻风中酒年年事,襟上脂痕涴泪痕。日本竹枝词十二首其一灯影星光绿上楼,如龙车马狭斜游。两行红烛参差过,哄得珠帘尽上钩。其二百首清词句欲仙,小仓妙选世争传。怜他如玉麻姑爪,才罢调筝便数钱。其三纨扇轻摇困倚床,歪鬟新竞赵家装。红绡汗透香微腻,试罢菖蒲辟疫汤。其四碧玉年华足怨思,珠喉解唱净琉璃。瓣香我为临川爇,掩面倾听幼妇词。其五名隶昭阳供奉班,宫词巧制念家山。劫来源氏人争说,曾使君王一破颜。其六蜃楼缥缈假疑真,四壁铜屏镜里春。为语汉王休怅望,碧纱笼得李夫人。其七纨扇秋来惹恨多,熏笼斜倚奈愁何。商音谱出西方曲,肠断新翻复活歌。其八扫眉才子众三千,万里桥边起讲筵。羡煞传经诸伏女,一时分得水衡钱。其九杏红衫子白罗巾,高髻长眉解笑颦。公子缠头随手掷,买花原为卖花人。其十闻说仙槎徼外回,十辉妙占出新裁。秦宫照胆悬灵镜,此后难歌赤凤来。十一黄昏好放看花船,樱满长堤月满川。远岸微风歌宛转,谁家篷底弄三弦。十二眉藏愁意额涂黄,广袖纤腰燕尾妆。十五云英初见世,犹羞向客唤檀郎。

八月初三夜发东京口占别张杨二子蛾眉月上柳梢初,又向天涯别故居。四壁旗亭争赌酒,六街灯火远随车。

乱离年少无多泪,行李家贫只旧书。夜夜芦根秋水长,凭君南浦觅双鱼。中秋夜中村公园赏月兼吊日故大将丰臣氏社鼓村讴处处同,旗亭歌板舞衣风。薄寒天气秋刚半,病酒情怀月正中。

废圃而今鸣蟋蟀,虚堂自昔产英雄。由来吊古多感慨,赋到沧桑句便工。寄曼陀养吾市师十载风尘一腐儒,暮云千里望皇都。紫荆庭外飞花未,银鲙江南入梦无?

衙散想曾参庙市,时平也合读阴符。却缘家有元方在,赢得人间说小苏。偶 成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复梦长安。脱樊野鹤冲天易,铩羽山难对镜难。

黄叶欲凋闻敕勒,苍生回顾足悲酸。秋来百事仍依旧,只觉罗衫日渐单。日暮归舟中口占再叠前韵归舟遥指石桥西,渔火空江一字齐。苹末风寒多刺骨,林梢烟淡半笼堤。

玉楼歌舞人初醉,曲岸牛羊路欲迷。向晚独寻孤店宿,青衫灯下涤春泥。席间口占醉拍阑干酒意寒,江湖寥落又冬残。剧怜鹦鹉中州骨,未拜长沙太傅官。

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悲出关难。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金丝雀》诗五首其一盈盈一水阻离居,岂不怀归畏简书。能向阿香通刺否,风云千里传雷车。其二白日相思觉梦长,梦中情事太荒唐。早知骨里藏红豆,悔驾天风出帝乡。其三客馆萧条兴正孤,八行书抵万明珠。知君昨夜应逢梦,问我前宵入梦无。其四浮槎客路三千远,回首家山一发青。犹忆前年寒食夜,与群联步上西泠。其五河桥灯火夜将阑,知汝深闺梦已残。心事莫从明月寄,中天恐被成人看。自题《乙卯集》两首其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轻狂小杜名。断案我从苏玉局,先生才地太聪明。其二著书原计万年期,死后方干倘见知。我亦好名同老子,函关东去更题诗。正月六日作回首家山路八千,烽烟横海浪连天。草堂明日是人日,客况今年逊去年。

泗上文章初识命,淮阴风骨亦求怜。飘零湖海元龙老,只合青门学种田。无题三首其一草堂春梦绝孤凄,悔放游槎到海西。正是牵衣伤去国,疏帘风过午鸡啼。其二绿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春水长天回首望,白云堆满海西头。其三书生风骨太寒酸,只称渔樵不称官。我欲乘风归去也,严滩重理钓鱼竿。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师日抱虫鱼伏茂陵,旁人争笑客无能。吟诗未就先研墨,看月初升故灭灯。

野泽夜深闻鹤唳,高楼春暖解壶冰。明朝欲待游仙去,自草蕉书约老僧。犬山堤小步见樱花未开口占两绝寻春我爱著先鞭,梢上红苞吐未全。一种销魂谁解得,云英三五破瓜前。归帆淼淼拥云烟,江上朝来霁色鲜。东望浣溪南白帝,此身疑已到西川。由柳桥发车巡游一宫犬山道上作三首其一田塍来往七香车,宛曲西行路几叉。今日始知春气息,一宫四月祭桃花。其二麦苗苍翠柳条黄,倒挂柔枝陌上桑。天意不教民逸乐,田家此后正多忙。其三春游无处不魂销,钞过苏川第二桥。白帝城头西北望,青山隐隐雪初消。访担风先生道上偶成行尽西郊更向东,云山遥望会还通。过桥知入词人里,到处村童说担风。病后寄汉文先生松本君大罗天上咏霓裳,亦是当年弟子行。今日穷途余一哭,同他才尽说江郎。梦逢相识两首其一相逢仍在水边楼,不诉欢娱却诉愁。三月烟花千里梦,十年旧事一回头。其二竹马当年忆旧游,秋风吹梦到江楼。牧之去国双文嫁,一样伤心两样愁。懊恼两首其一生太飘零死亦难,寒灰蜡泪未应干。当年薄幸方成恨,莫与多情一例看。其二百丈情丝万丈风,红儿身上可怜虫。荼蘼零落春庭暮,九子铃高倩影空。初秋杂感两首其一梧桐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无寄,岂有舟沉橹独浮。旧事厓山殷鉴在,诸公何计救神州。其二介推辞禄人争说,韩信称王事岂真。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关东羯鼓军旗振,塞上秋风野哭新。为语将军休逸乐,龙堆千里尚胡尘。不知两首其一王粲登楼伤此日,卢生逐梦悔当年。不知群玉山头伴,几到须弥第一天。其二红豆秋风万里思,天涯芳草日斜时。不知彭泽门前菊,开到黄花第几枝。微雨夜口占湿云遮路夜乌飞,瘦马嘶风旅客归。细雨小桥人独立,三更灯影透林微。春夜初雨小楼今夜应无睡,二月江南遍杏花。笑我浮生真若梦,年年春到苦思家。夜泊西兴罗刹江边水拍天,山阴道上树含烟。西兴两岸沙如雪,明月依依夜泊船。相思树三首其一吐雾含烟作意娇,好将疏影拂春潮。为谁栽此相思树,远似愁眉近似腰。其二江水悠悠日夜流,江干明月照人愁。临行栽取三株树,春色明年绿上楼。其三我去蓬莱觅枣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瑶池见,记取杨枝舞影斜。赠隆儿两首其一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人事萧条春梦后,梅花五月又逢卿。其二我意怜君君不识,满襟红泪奈卿何。烟花本是无情物,莫倚箜篌夜半歌。别掌书某君道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怜君亦为儒冠误,流落人间但掌书。别隆儿犹有三分癖未忘,二分轻薄一分狂。只愁难解名花怨,替写新诗到海棠。西归杂咏九首其一绿树青山数十里,思亲无计且西征。明朝应逐沙鸥去,独上楼船泣雨声。其二绿树荫中燕子飞,黄梅雨里远人归。青衫零落乌衣改,各向车窗叹式微。其三寺楼钟鼓洛阳城,人指前朝幕府旌。不向东山谋一醉,独遮纨扇过西京。其四熟梅天气海潮深,有客船楼夜鼓琴。十里和歌山下路,雨丝如剑割归心。其五嬉歌怒骂生花笔,泪洒青衫亦可哀。苏小委尘红拂死,谁家儿女解怜才。其六干戈满地客还家,望里河山镜里花。残月晓风南浦路,一车摇梦过龙华。其七昔年曾向鸳湖住,今日重来感慨多。最忆白头朱太史,满园红袖谱新歌。其八风月三年别富春,东南车马苦沙尘。江山如此无心赏,如此江山忍付人。其九去国今年刚四岁,离家当日是初秋。项王心事何人会,泣上天涯万里舟。谒岳坟拂柳穿堤到岳坟,坟前犹绕阵头云。半庭人静莺初懒,一雨荫成草正薰。

篇3:郁达夫诗词

一、诗意导入

独立于橘子洲头的毛泽东, 看到了“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读到了秋日的壮丽;登高望远的杜甫, 吟出了“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到了秋风的凄凉;徘徊于江岸的柳永, 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读到了秋雨的凄苦。

由此可见,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由情生。文学作品, 常常是情与景的统一体,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 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 我们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故都的秋》, 体会作者郁达夫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1. 听赏课文 (多媒体) :先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 欣赏一片秋景。

2. 诵读提示:这篇文章感情浓厚, 意味隽永, 文辞优美, 诵读时宜慢不宜快。 (幻灯片)

3. 根据刚才给大家的诵读提示,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来读一读。

这是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名作, 我们今天的学习将围绕两个话题展开:一是郁达夫的秋天;二是秋天的郁达夫。 (板书) (幻灯片)

三、郁达夫的秋天

1. 提问:郁达夫描绘了秋天故都的哪些景物? (拿上笔, 将它们圈点出来。)

明确:秋景———碧天、日光、牵牛花、秋草、落蕊、闲人、秋枣…… (看)

飞声、扫地、蝉声、雨声、人语、风声…… (听)

芦花、柳影、夜月、虫唱、钟声 (想)

2. 其中重点描绘了哪些景物?能不能将这些景物所在段落概括成五幅图画?

图景——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喜看秋枣 (板书) (幻灯片)

3. 提问:这五幅图画构成了郁达夫眼中的秋天的世界, 那同学们能否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呢?

明确:“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板书) (幻灯片)

4. 请同学们从上面列举的这五幅秋景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

幅, 然后在课文中找到它的位置, 告诉你的同桌, 这幅图画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幻灯片)

5. 写作训练:请同学们用一组排比句总结一下, 故都的秋在哪里? (幻灯片)

示例 (齐读) :故都的秋,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滴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的互答中……

四、秋天的郁达夫

卞之琳曾在一首《断章》中这样说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郁达夫陶醉在他所见的故都的清、静、悲凉的秋色之中时, 我们又分明在字里行间看到了郁达夫的影子。 (幻灯片)

借描绘景物来抒发感情, 是散文的一个普遍写法。王夫之也说:“烟云泉石, 花鸟苔林, 金铺锦帐, 寓意则灵。”所谓寓意, 就是融情于景。 (幻灯片) 下面, 我们来回顾一下, 上面我们探讨的五幅图画中, 当然, 你也可以联系这篇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 字里行间, 郁达夫表达着他的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

宁静的、清闲的、悲凉的、落寞的、 (同时, 也正是故都给人的这种宁静、清闲、悲凉、落寞的感觉很合他的口味, 让他深深地热爱着故都) 眷恋故都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体会体会他对故都的深切眷恋! (板书)

我们说, 情由心生, 文如其人, 那郁达夫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让他如此这般地迷恋着故都的清、静、悲凉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郁达夫。

郁达夫三岁丧父, 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种种艰辛, 养成了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 去日本留学十年, 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侮, 更添苦闷、消沉的心理, 所以他的文风有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 中国社会连年战乱, 民生凋敝, 读书人也衣食无安, 居无定所。为了谋生, 郁达夫辗转千里, 颠沛流离, 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

所以, 他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落寞、悲凉已经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 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 (板书)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 我们通过两个板块解读了《故都的秋》, “郁达夫的秋天”这个版块是引导大家抓住这篇文章的景物特征, 而“秋天的郁达夫”是想帮助同学们理解作者蕴藏在景物中的情。因为真正优秀的抒情作品, 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 (板书)

六、课后练习: (幻灯片)

用这篇散文中出现的景物, 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填首词, 尽量做到情景交融。

篇4:郁达夫在南洋

郁达夫于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七日生于浙江省富阳县,一九一三年从长兄郁华去日本学习,将近十年后回国和同班同学郭沫若等合办《创造季刊》,后改为创造社,除短时间在北京、安庆、广州任教外,主要从事文学活动,出版了《沉沦》、《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小说。进入三十年代后,先后发起和参加中国自由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上海人民抗日救国会、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一九三八年应郭沫若之邀,赴武汉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设计委员,曾去徐州等前线慰劳抗敌将士。同年年底应新加坡《星洲日报》社之邀,任该报副刊编辑。在此后三年间他除即兴而写的旧诗以及少数游记外,没有写什么文艺作品,几乎倾全力于编辑他主持的《星洲日报》副刊《晨星》和给日报、副刊写政论和杂文。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四日日本军队即将进占新加坡时,他才同胡愈之、汪金丁等逃亡到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上小城镇避难。

他在流亡期间,不会当地通行的马来亚话,而又被发现会说很好的日本话,便被日本占领军强迫担任翻译。在这期间他利用“职务”掩护和解救了许多爱国华侨和印尼的进步人士,同时也收集了日本占领军虐杀无辜的大量罪证。后来他虽摆脱翻译职务,做了一个小酒厂的老板,日本宪兵队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人证”活到对他们进行战罪审判的时间,就在日本天皇已宣告无条件投降、而战胜的联合国军队还没进驻苏门答腊他们所在地时的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晚,日本刽子手们从赵廉(郁当时的化名)家里把他叫了出去,杀死在那热带丛林中。

这个一代大文豪、伟大的爱国者,就是这样无声无迹地从人间消失了。当时郁达夫还不满五十岁。

对于文学家郁达夫的评价,在国内,凡是严肃的论断,都是比较公允的。这可以一九五二年出版的《郁达夫选集》编选者丁易为这书写的序为代表。他写道:“浪漫主义的感伤颓废是达夫先生作品中的一个主调。……但就他的初期作品来说,这感伤颓废与其说是个人的牢愁悲痛,毋宁说是对当时丑恶现实的反抗。”郭沫若在“历史人物”中的《郁达夫论》一文里也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发狂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作假的困难。”

然而就在他以“感伤颓废”为主调的早期小说里,一九二三年写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和一九二四年写的《薄奠》,已经表现了达夫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了;稍后写的《出奔》,更是对于国民党背叛革命的赤裸裸的揭露和无情的鞭挞。

尽管如此,但是人们从来没有充分估价郁达夫对于中国旧社会的冲击和对于新文艺的贡献,倒是牢牢抓住他的“色情”、“颓废”之类的污痕作为他的烙印。“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偏激攻讦方法,不是在一九五七年“反右”中开始的,早在中国左联成立之后不久,就作出对和鲁迅一道发起成立左联的郁达夫加以开除的决定。对于这件重大的错案,全国解放后至今没有给予平反的处理。只有当时左联常委之一的郑伯奇在一九六二年九月这样回忆过:“左联很少开会员大会,但在初期……记得在北四川路横浜桥附近一所小学里开过一次会,是临时召集的。会上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郁达夫对新月社的徐志摩说:我是作家,不是战士。向左联的敌人公然这样表示,等于自己取消资格,应该请他退出。一时群情激动,纷纷表示赞成。我主持会议,未经深思,遂付表决。达夫因此和左联一时疏远。这事我深感内疚,觉得做得欠妥。以后事实证明,达夫始终倾向革命,和党有联系。我们根据片言只语,仓促作出决定,殊觉不符合党在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政策。我主持这样的会议,应负主要责任。”(《左联回忆散记》,刊于《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如果当时代表党领导左联工作的同志们也能像郑伯奇同志这样作出真诚的检查,即使晚到全国解放以后,对于郁达夫的错案也会起到“平反”的作用。可惜没有。

另一方面,全国解放后郁达夫的作品出版和发行都很少,图书馆也很难借到他的书,现在四、五十岁以下的中国人几乎不知郁达夫为何许人!

鲁迅曾说过,既要论文,“就要顾及作者全人”。人们对于文学家郁达夫已经知道得很少,很片面,至于他后来放下小说写作,用他那支笔作为投枪和匕首来夜以继日地写出大量的政论和杂文,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自从他出国到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副刊编辑后,直到他离开新加坡流亡到印尼为止,在一九三九、一九四○和一九四一年内,已经知道他发表在《星洲日报》及其它报刊上的散文有四百多篇。

达夫的侄女、画家郁风经过仔细核正将他这三年左右在新加坡写的散文共二百二十二篇,分为三类编辑成书——政论、杂文散文和文艺杂论。这二百多篇散文给所有对郁达夫这个“全人”缺乏了解或只有曲解和误解的人,提供了极宝贵的认识。

达夫是在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生活环境中写的这些文章。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中国巩固和扩大它的占领,建立伪政权,威逼利诱蒋介石同它和谈妥协,中国共产党则在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中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国际上,德、意、日形成反共轴心,积极准备在中东会师。新加坡的华侨爱国抗日情绪是普遍的,但侨领宗派之间很不团结,而国民党的“海外部”又挑拨离间,排斥异己。在这个环境中的达夫,物质上虽然比较宽裕,精神上却是很枯寂的。比不上当时在国内的郭沫若和同样从文学家转上新闻战线的夏衍,他们有强大的共产党在那波谲云诡中斗争可得到及时的向导和后援。达夫在“万里投荒”的战场上却是孤军奋斗,没有依靠。他又不是一个善于靠剪贴资料和拾人牙慧来写文章的人。要他三天写一篇社论,两天写一篇杂文,是使他站在摇晃的擂台上和一群打手去拚搏。然而他凭着他的爱国主义激情,学生时代的社会科学素养,和横溢的文学家才华,下笔千言,写下了那么多政治诗篇!

现在回顾达夫在四十多年前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写的评论,有几点可以吸取永恒教益的。

一,对中国抗日战争,无论前方后方发生多少令人沮丧、灰心的事,他都保持高度的乐观主义,发挥了富有说服力的观点;

二,对于敌情的分析,他独具慧眼地揭露日本在每一个转折中的弱点,击中敌人要害;

三,在文艺领域中他不拘小节,顾全大局,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敌人,壮大自己。他扶持、奖掖青年华侨文艺工作者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郁风注:

关于郁达夫退出左联事,据郁达夫本人在《回忆鲁迅》一文中提到,他参加左联后由于“不适合于这些工作”而宣布辞职,并说“但是暗中站在超然的地位,为左联及各工作者帮忙,也着实不少。”所谓不适合的工作,当系指“飞行集会”、贴标语、散传单之类。在茅盾先生的回忆录中也提到当时他因不赞成这样的工作而不去参加左联的这些活动。又据夏衍同志说,他不记得左联有开除郁达夫的事,可能是郑伯奇主持的那次临时召开的会,他没有参加。

篇5:郁达夫诗词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作者:鲁迅朝代:近代体裁:七律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篇6:忆郁达夫

《沉沦》,五年前也是这样一本郁达夫的小说,可惜我未读下去。开篇便被一个整日哭哭啼啼,国破家穷万事哀的懦夫气的不行。

作为一个男人,没有尽到照顾妻儿的义务,没有担起拯救国家的责任,整日就知道抱怨在日本的日子受了多少委屈,自责自己的妻儿跟着自己受了多少苦,或者说自己又贫又病简直没得可活,让自己老婆想自杀,自己的孩儿又病不得治早早夭折,自己却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最常见的事,便是见他与妻子抱头痛哭,或是独自在什么河岸,又湿了眼角。

一年后,再读郁达夫。不能说我原谅了他的懦弱无能或者敏感,但是我多少能够理解,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国家,出生于那样的环境,又偏偏怀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郁文之所以成为郁达夫,也许是一种必然。

撇开郁达夫前期这些悲观,伤怀的作品。单看他搬回杭州后的游记散文,也能对他敏感柔软的心了解一二。搬回杭州后,房租少了很多,琐事也少了许多,加之回到了自己的故土浙江,郁达夫的心境转好了很多,也有闲情出游纪趣。他的游记里,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欣赏美的角度,写作的手法也如大户人家闺中少女般含蓄又精巧,他写峰写湖写书斋,字字隽永又形象生动,若是现在,大可以担任把浙江旅游大使试试。

篇7:郁达夫的情书

有25岁了——殊不知母亲祖母及女家的长者,硬是把我捉住,要我结婚。我逃得无可再逃,避得无可再避,就只好想了一个恶毒法子出来刁难女家,就是不要行结婚礼,不要用花轿,不要种种仪式。我以为对于头脑很旧的人,这一个法子是很有效力的。那里知道女家竟承认了我,还是要我结婚,到了七十二变变完的时候,我才走投无路,只能由他们摆布了,所以就糊里糊涂的结了婚。但我对于我的女人,终是没有热烈的爱情的,所以结婚之后,到如今将满六载,而我和她同住的时候,积起来还不上半年。因为我对我的女人,终是没有热烈的爱情的,所以长年的飘流在外,很久很久不见面,我也觉得一点儿也没有什么。从我这自己的经验推想起来,我今天才得到了一个确实的结论,就是现在你对我所感到的情爱,等于我对于我自己的女人所感到的情爱一样。由你看起来,和我长年不见,也是没有什么的。既然是如此,那么映霞,我真真对你不起了,因为我爱你的热度愈高,使你所受的困惑也愈甚,而我现在爱你的热度,已将超过沸点,那么你现在所受的痛苦,也一定是达到了极点了。爱情本来要两人同等的感到,同样的表示,才能圆满的成立,才能有好好的结果,才能使两方感到一样的愉快,像现在我们这样的爱情,我觉得只是我一面的庸人自拢,并不是真正合乎爱情的原则的。所以这一次因为我起了这盲目的热情之后,我自己倒还是自作自受,吃苦是应该的,目下且将连累及你也吃起苦来了。我若是有良心的人,我若不是一个利己者,那么第一我现在就要先解除你的痛苦。你的爱我,并不是真正的由你本心而发的,不过是我的热情的反响。我这里燃烧得愈烈,你那里也痛苦得愈深,因为你一边本不在爱我,一边又不得不聊尽你的对人的礼节,勉强的与我来酬应。我觉得这样的过去,我的昔楚倒还有限,你的苦楚,未免太大了。今天想了一个下午,晚上又想了半夜,我才达到了这一个结论。由这一个结论再演想开来,我又发见了儿个原因。第一我们的年龄相差太远,相互的情感是当然不能发生的。第二我自己的丰采不扬——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恨事——不能引起你内部的燃烧。第三我的羽翼不丰,没有千万的家财,没有盖世的声誉,所以不能使你五体投地的受我的催眠暗示。

说到了这里,我怕你要骂我,骂我在说俏皮话讥讽你,或者你至少也要

说我在无理取闹,无理生气,气你不肯和我相见,但是映霞,我很诚恳的对你说,这一种浅薄的心思,我是丝毫没有的。我从前虽则因为你不愿和我见面而曾经发过气,但到了现在——已经想前思后的想破了的现在,我是丝毫也没有怨你的心思,丝毫也没有讽骂你的心思了。我非但没有怨你讥消你的心思,就是现在我也还在爱你。正因为爱你的原因,所以我想解除你现在的苦痛——心不由主,不得不勉强酬应的苦痛。我非但衷心还在爱你,我并且也非常的在感激你。因为我这一次见了你,才经验到了情爱的本质,才晓得很热烈的想爱人的时候的心境是如何的紧张的。我此后想遵守你所望于我的话,我此后想永远地将你留置在我的心灵上膜拜。我这一回只觉得对你不起,因为我一个人的热爱而致累及了你,累你也受了一个多月的苦。我对于自己所犯的这一点罪恶,认识得很清,所以今后我对于你的报答,也仍旧是和从前一样,你要我怎么样,我就可以怎么样。你(以下两行字用墨涂了——编著者)。

映霞,这一回我真觉得对你不起,我真累及了你了。映霞,你这一回也算是受了一回骗,把我之致累于你的事情,想得轻一 点,想得开一点吧!

我还希望你不要因此而断绝了我们的友谊,不要因此而咒骂一班具有爱人的资格的男人。

这一回的事情,完全是我不好,完全是我一个人自不量力的瞎闯的结果。我这一封信,可以证明你的洁白,证明你的高尚,你不过是一个被难者,一个被疯犬咬了的人,你对我本来并没有什么好恶之感,并没有什么男女的私情的。万一你要证明你的洁白,证明你的高尚,你将这一封信发表的必要时候,我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抗议。不过若没有这一种必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你保存着,保存到我的死后再发表。

最后我还要重说一句,你所希望我的,规劝我的话,我以后一定牢牢的记着。假使我将来若有一点成就的时候,那么我的这一点成就的荣耀,愿意全部归赠给你。

映霞,映霞,我写完了这一封信,眼泪就忍不住的往下掉了。

郁达夫,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抗日战争时,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篇8:春风沉醉郁达夫

郁达夫对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始于少年时在家乡富阳,对邻居赵家少女的朦胧情愫,在他的作品《水样的春愁》里,记载了这段往事。那时候他就读于刚创办不久的新式学校富阳县里高等小学堂,里面多是当地的富家子弟。而郁达夫自幼家贫,家道中落,父亲早亡,寡母要辛勤劳作抚养兄弟二人。贫困往往使早熟的少年变得敏感,而敏感又使他常常陷于自卑,郁达夫这段时期的生活,发奋读书是主题。他自觉对同学中谈论的男女问题不感兴趣,甚至害怕跟女同学接触。“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最低能的人。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境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

处于发育期的青春少年郁达夫,慢慢对一位赵家少女产生了异样情愫,对这位美丽而富有的少女,郁达夫是这样描述的:“赵家的那位少女,皮色实在细白不过,脸形是瓜子脸;更因为她家里有了几个钱,而又时常上上海她叔父那里去走动的缘故,衣服式样的新异,自然可以不必说,就是做衣服的材料之类,也都是当时未开通的我们所不曾见过的。”可见在当时见识狭窄的县城少年郁达夫的心里,这是一位美丽而又摩登的少女,代表了他所不曾拥有的美好。后来这一颗包裹着爱慕的少年心终于被同窗好友识破,善解人意的同学于是邀请郁达夫去一位女同学家做客,赵家少女也受邀,于是他们顺理成章地熟稔起来。

在离开家乡到杭州考中学的前夜,郁达夫去和少女道别。她母亲和女仆恰好出门了,只剩她一个人在灯下练字,郁达夫故意吹灭了她的灯,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她只微笑着看看我看看月亮,我也只微笑着看看她看看中庭的空处,虽然此处的动作,轻薄的邪念,明显地表示。一点儿也没有,但不晓怎样一般满足,深沈,陶醉的感觉,竟同四周的月光一样,包满了我的全身。”离开家乡之后,他和这位少女失去了联系,少年时代懵懂情愫的怅惘,最后都化为了“水样的春愁”。

“沉沦”,青年时代性的苦闷

性,女人,民族,是郁达夫创作的主题。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所以很多素材都来源于真实生活。1921年在上海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沉沦》,写的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爱上了位日本少女,却因为民族造成的自卑心理不敢告白。饱受爱情之苦的主人公,最后选择了自杀。小说的主人公性格孤僻,长期封闭的生活和性压抑使他忧郁而性格扭曲。

郁达夫在日本的时候,考取了官费的留学生。正值青春期,性的刺激和诱惑使他苦闷。而身在当时已较为开放的日本,女子守贞观念淡薄,而淫业亦属合法,妓馆很多。远离父母兄长,突然没了约束,又在经济上有了自主,难以按捺蠢蠢欲动的情欲,郁达夫终于在一个彷徨的冬日,跳上火车来到一个陌生的小站。几瓶酒下肚壮了胆,便跳上了人力车,叫车夫直拉着他去了妓馆。“受了龟儿鸨母的一阵欢迎后,郁达夫选定了一个肥白高壮的花魁妓女,且歌且饮之后,便把童贞破了。”破处之后,郁达夫内心矛盾而又悔恨,曾经狠狠地自我批评:“太不值得了!我的理性,我的远志,我的对国家所抱负的热情,现在还有些什么呢?”但批评之后,心灵似是得到了救赎,他便继续流连于日本的妓馆,回来后兴奋地和同窗谈论在妓院的见闻,当然也少不了要在日记里自责一番。

郁达夫矛盾而优柔的性格,在纵情声色和内心批判的恶性循环中展露无遗。这既是他性格的特点,也是弱点。而内心道德感的谴责和情欲的召唤不仅让他备受折磨,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直至神经衰弱,将这种病态情绪不加掩饰地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也使他饱受诟病。《沉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中关于性的大胆露骨描写,如手淫、偷窥等,如同投进保守礼教深潭里的一颗“顽石”,激起了干层浪。道学家们指责他是颓废派,“如同街头的乞丐样,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浓糜烂的创伤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但青年们却奔走相告,甚至有许多外地青年特地赶火车去上海购买这本小说,郁达夫在当时的影响甚于鲁迅。二十几岁,便跻身当红作家之列,在当年,郁达夫这三个字,不知令多少女脸红心跳。

情史,“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一生中有三位夫人:少年结发的原配妻子孙荃,中年时期携手相伴的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以及流落异国时结识的华侨少女何丽有。

而他与王映霞的恋情,在当时所受关注绝不亚于今天的明星夫妻。王映霞当时被称为杭州三美,出生名门,祖父王二南是杭州的名士;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是一位现代的摩登女士。1927年,人到中年的郁达夫在同学孙百刚上海的家中,见到了当时才20出头的王女士,一见钟情之后神魂颠倒,在当天的日记里,他写下要“求得和她做一个永久的朋友”。此后穷追不舍,连接几天都邀请孙百刚夫妇和王映霞一同逛公园,吃饭,喝酒,听戏,看电影。朋友察觉到他的意图之后曾经相劝,觉得郁达夫不应该生出这样的心思,毕竟人到中年,有妻有子,而妻子孙荃虽是奉父母之命娶进门,但也是一位有才情的女待人。但艺术家的爱恋往往疯狂而又罔顾世俗,郁达夫大胆的追求甚至把王映霞吓到跑回杭州。可惜,烈女怕缠郎,文艺女青年实在难以抵挡仰慕的作家大叔的猛烈进攻——王女士最后还是“沦陷”了。

1927年6月5日,郁达夫和王映霞在杭州聚丰园餐厅正式宴客订婚,次年2月在上海结婚。柳亚子曾经作诗赞叹他二人是富春江上的神仙眷侣,是继徐志摩和陆小曼之后文坛又一佳话。似乎当时文坛有股风气,是要抛离旧式婚姻和妻子,找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来做红袖添香,譬如鲁迅,譬如徐志摩。实际上,生性浪漫的郁达夫直羡慕好友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他与王映霞的结合总算是如愿以偿。然而郁达夫一直没有和原配孙荃离婚,双方还保持着夫妻关系。孙荃也没有干涉郁达夫与王映霞的结合,郁达夫甚至在和王女士的婚姻生活中偶有争议,便躲回富阳老家去找孙荃。

王映霞曾经要求郁达夫和孙荃离婚,但郁达夫却称那是不可能之事,“我是一个既婚的人,我要离婚,谈非容易,而你竟然不谅我的苦衷,时时以不可能的事情来和我说,因而借口于此,想和我生疏。所以我一个人在无事的时候,前后想起来,就不得不怨你骂你了。”当初他在追王映霞的同时,也没有戒掉召妓的恶习。更戏剧的是,郁达夫在上海经常来往的朋友周竟豪的太太,正在热忱地为他介绍女朋友,这位女朋友是一位叫做徐之音的寡妇。而周太太也是知道郁达夫有家室且在追求王映霞——不得不让人惊叹郁达夫的私人生活之混乱。

郁达夫曾诗云:曾经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树大招风,情多累人。艺术家可以说是恋爱专业户,他们往往因为有才,在爱情里仿佛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豁免权。而爱才的女人,要随时准备着承受不平等的对待。王映霞终究是一位有些棱角的女人,结婚十年后毅然离开了郁达夫,为才情卓绝的他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背影。

篇9:郁达夫经典语录

2、 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 ——郁达夫

3、 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 《故都的秋》

4、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郁达夫 《故都的秋》

5、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 《钓台题壁》

6、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郁达夫 《故都的秋》

7、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 《故都的秋》

8、 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郁达夫

9、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郁达夫

10、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郁达夫 《故都的秋》

11、 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有饭吃,你这种定理,是哪本书上翻来的? ——郁达夫 《给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12、 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 ——郁达夫 《远一程,在远一程》

13、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郁达夫 《故都的秋》

14、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郁达夫 《故都的秋》

15、 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 ——郁达夫

16、 秋天这是美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 《孤独的秋》

17、 关于她,她们,不再说别的。一种东西一旦不能忘记,也就再不会被我提起。——郁达夫

18、 他觉得乐极了。便不知不觉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 “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月,

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吧。” ——郁达 夫 《春风沉 醉的晚上》

19、 烂熟的春光,带着了沉酣的和热,流露在钱塘江的绿波影里,江上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的泥沙地面,都罩着一层嫩绿的绒衣,有一种清新的香味蒸吐出来。

四月初的午后的阳光,同疾风雷雨一般,洒遍在钱塘江岸村落的空中。澄明的空气里波动着的远远的蜂声,绝似诱人入睡的慈母的歌唱,这正是村人野老欲伸腰偷懒的时候,这也是青年男女为情舍命的时候。 —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

20、 抬头起来,我便能见得那催人老去的日历,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但是我的事业,我的境遇,我的将来,啊啊,吃尽了千辛万苦,自家以为已有些物事被我把握住了,但是放开紧紧捏住的拳头来一看,我手里只有一溜青烟!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

21、 我对你的迷恋穿梭在这广袤的夜空, 你的梦如轻纱,缓缓掠过我满布皱纹的额头。体温隔着房间相互交融,你在均匀地呼吸, 我在寂静中劳作。爱人,这就是幸福。 ——郁达夫

22、 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看看他的同学们,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在那里听先生的讲义,

篇10:郁达夫:暴力与倾向

《明史》里有一段记载说:“燕王即位,铁铉被执,入见;背立庭中,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回顾。成祖怒,脔其肉纳铉口,令啖,曰:‘甘乎?’厉声曰:‘忠臣之肉,有何不甘!’至死,骂不绝口。命盛油大镬,投尸煮之,拨使北向,辗转向外。更令内侍以铁棒夹之北向,成祖笑曰:‘尔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内侍手皆烂,咸弃棒走,骨仍向外。”

这一段记载的真实性,虽然还有点疑问,因为去今好几世纪以前的事情,史官之笔,须打几个折扣来读,正未易言;但有两点,却可以用我们所耳闻目睹的事实来作参证,料想它的不虚。第一,是中国人用虐刑的天才,大约可以算得起世界第一了。就是英国的亨利八世,在历史上是以暴虐着名的,但说到了用刑的一点,却还赶不上中国现代的无论那一处侦探队或捕房暗探室里的私刑。杠杆的道理,外国人发明了是用在机械上面的,而中国人会把它去用在老虎凳上;电气的发明,外国人是应用在日用的器具之上,以省物力便起居施疗治的,而中国人独能把它应用作拷问之助。从这些地方看来,则成祖的油锅,铁棒,“割肉令自啖之”等等花样,也许不是假话。第二,想用暴力来统一思想,甚至不惜用卑污恶劣的手段,来使一般人臣服归顺的笨想头,也是“自古已然,于今尤烈”的中国人的老脾气。

可是,私刑尽管由你去用,暴力也尽管由你去加,但铁铉的尸骨,却终于不能够使它北面而朝,也是人类的一种可喜的倾向。“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中国圣经贤传里曾经提出过的口号。“除死无他罪,讨饭不再穷”,是民间用以自硬的阿Q的强词。可惜成祖还见不及此,否()则油锅,铁棒等麻烦,都可以省掉,而明史的史官也可以略去那一笔记载了。

上一篇:季节性传染病防控教案下一篇:心符美文随笔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