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2024-05-13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精选12篇)

篇1: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情景中大胆地学唱歌曲。

2、借助媒体,感受情景中不同的音乐,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3、体验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电子白板、电脑、课件。

幼儿准备:

看过《智慧树》节目。

活动过程:

一、媒体创设情景,导入活动。(幼儿自由表演进场)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智慧树吗?那让我们跟着智慧树的小朋友一起来跳个舞吧!

1、播放媒体片段一:智慧树歌表演一段,接着是红果果开场白。

师:这是谁呀?让我们和红果果打个招呼吧!

师:红果果告诉我,她的好朋友朋朋不见了,想请我们帮忙找找,你们愿意吗?

师:红果果说只要唱一首歌,朋朋听到了就会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二、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幼儿自由安静就坐)

1、播放媒体片段二:主页面上点击最大叶子,进入歌曲旋律。

2、结合幼儿的回答,老师清唱一遍。

3、鼓励幼儿跟着学唱歌曲一遍。

4、幼儿再次学唱歌曲一遍。

三、媒体创设情景,大胆练唱。

师:我们的歌曲练好了,下面就可以去找朋朋啦!让我们起来一起出发吧!

1、播放媒体片段三:山洞边。

分别点击红色、绿色两扇门,倾听不同的音乐风格

2、播放媒体片段四:小河边。

3、播放媒体片段五:森林里。

4、播放媒体片段六:朋朋出来了。

5、播放媒体片段七:智慧树歌表演《你好》,幼儿一起快乐地表演结束活动。

篇2: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1.教会幼儿在不同的树叶上涂不同的颜色,然后在纸上印出叶子的方法。

2.提高幼儿认识颜色的能力及玩色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叶子几盒;各种水粉颜色的调整色盘几只,及毛笔.垫板.抹布.纸盒.范例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叶子(有的是平时收集的;有的是带小朋友散步时捡来的),请小朋友讲讲叶子的形状及颜色。

出示范例画,让幼儿观察。教师讲解,这张画上的叶子,是老师将颜色涂在树叶上,再用纸放在上面按一下印出来的。看,有红颜色的叶子,有黄颜色的叶子......

2.讲解示范

将树叶放在塑料垫板上,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叶子上,涂好后将纸放在叶上面用手轻轻一按,有颜色的叶子就印在纸上了。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

3.幼儿动手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印得多,印得好,印过的叶子应放会盒子里。提醒幼儿颜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满,换颜色时应把毛笔洗干净,再涂其他颜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4.讲评。

篇3: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关键词:小班幼儿,折纸,循序渐进,形式多样,家庭折纸,节日折纸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精微的指尖活动、是幼儿喜欢的小工艺。它以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变化万千、生动有趣、吸引着幼儿从事这种智慧的游戏活动。看到从自己的“杰作”, 既能获得成就感, 又能促进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

小班孩子受年龄、经验等多方面的局限, 折纸活动的开展存在许多的困难。通过观察孩子的实际情况, 不断思考与探索, 我们班的折纸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 开展折纸活动的意义

1.1 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

折纸以纸张为材料, 通过折、拉、翻、压等技能, 制作出有趣的东西, 还需要胶水、剪刀等辅助物品。活动后对材料整理归类, 这对培养幼儿热爱劳动, 形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是十分有益的。

1.2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折纸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还能认识几何形状并辨别纸的方位 (边、角、中心、上下……) 有益于幼儿建立几何和数的概念, 增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

1.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协作能力

折纸遇到困难时, 同伴就会来帮助, 这是合作精神的体现。幼儿通过自己灵巧的手, 折出各种可爱的小东西, 会对自己的作品倍加珍惜, 使幼儿养成了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增强了自信心!

1.4 培养孩子的生活乐趣

幼儿的求知欲旺盛, 他们认识周围许多美好的事物, 会用自己灵巧的小手, 通过各种纸进行折叠, 制作各种生动的装饰品, 增添生活的乐趣。同时, 幼儿制作的过程就是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

2 培养信心从玩纸开始

教师要先了解小班孩子现有的折纸水平和经验。虽然三岁的幼儿身体动作已基本自如, 甚至掌握一些精细的动作, 但由家长的代劳, 他们的小手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使得他们在手工活动中显得笨手笨脚。常常是老师忙得满头大汗, 幼儿真正能自己动手完成的没几个, 大部分的纸已经撕破了。这样的活动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几次下来幼儿对折纸失去信心。

所以必须让孩子们自由的玩纸, 了解纸的特性。教师提供了大量玩纸的材料, 如:纸团粘画、撕纸拼贴……, 老师通过先观察、再分析, 从而确定本班幼儿的折纸水平。

3 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

环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蒙台梭利大力提倡环境带给孩子的教育作用。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空间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班从环境布置上下功夫给幼儿提供欣赏空间, 丰富的活动材料。

4 采取适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方法

4.1 从简入手, 体验成功乐趣

依据幼儿的手指动作发展规律, 考虑到动手能力以及是否能产生足够的信心。同时折纸都是在一定基础上, 进行千变万化构成不同的作品, 根据这些特点, 在实践中, 制定计划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4.1.1 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孩子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 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小班幼儿我们选择了对边折、对角折和集中一角对边折三种折纸基本形, 这样编排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 不至于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

4.1.2 分类归纳, 提高效率

笔者将折纸内容按基本形进行分类以后, 折法相近的内容如“小帽子、小帆船等”放在一块,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形式多样, 事半功倍

4.2.1 教师语言要有趣

在对角折时, 我们用游戏的口吻说:这是“尖角宝宝”在找朋友呢, 看看找到了吗?在有趣语言的提示下孩子们掌握了对角折的要领。又如:儿歌是孩子们的最爱。为了帮助孩子解决重难点, 老师创编了有趣的儿歌:“小剪刀手中拿, 沿着线条张嘴巴,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教师语言有趣一点, 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让智慧在手指间流淌, 趣味无穷!

4.2.2 材料提供要多样

折纸材料除了正规手工纸以外, 还可以选用广告纸、报纸、包装纸、挂历纸等。如在折“小狗”时, 开始笔者让孩子用了普通的废纸 (用过的A4纸) 。孩子学会后, 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彩色的纸再折。当孩子看见彩纸折出的漂亮的“小狗”作品时, 特别兴奋, 彩纸激起孩子继续折纸的热情。

4.2.3 媒体选用要适当

折纸教学是以视觉教学为主的, 通常教师的范例纸要比幼儿的纸大3—4倍, 要求色彩鲜艳, 富于美感。对于重难点, 要适当增加示范次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它独特的功能,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用实物投影仪放大演示折纸的步骤。用录像解决重难点……这对于长期以来接触传统教学方式的幼儿来说是一种新奇。

4.2.4 个别指导要全面

当幼儿有了一些折纸基础后, 笔者逐步增加稍难的内容, 引导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但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 笔者按动手能力分组, 以强带弱。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尽量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而能力稍弱的则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通过多次练习, 大部分幼儿都能主动探索, 独立完成作品, 交往能力也有提高。重要的是要把握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等, 灵活掌握时间适时指导, 让孩子在不同水平上得以发展。

4.3 表现形式要新奇

4.3.1 环境折纸

在班级中营造轻松的氛围, 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及提高孩子个人能力都是有好处的。现在布置教室不是老师的事儿了, 孩子们也参与了进来。“夏天真热”主题时, 孩子折成小扇子装饰班级环境。在区角中给孩子折纸的空间, 允许孩子经常性地折一折, 让孩子自由发挥、自主创作, 营造宽松的氛围是孩子经常性折纸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

4.3.2 家庭折纸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利用家园栏、QQ平台等向家长宣传折纸的好处, 展示折纸的内容与精彩掠影。学期末的“亲子折纸”中, 全家一起动脑动手完成作品, 孩子既能轻松地创作, 又能感受家庭和谐, 从而陶冶幼小心灵。家长们都十分支持, 还留下了自己折纸的体会, 成为孩子童年回忆最美好的一部分。

总之, 幼儿学习折纸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 制订合理目标, 提供折纸环境, 选择适宜方法, 把它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 使它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只有这样, 折纸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日本学习研究社, 著.幼儿园实用折纸[M].赵小明, 刘晓燕,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篇4:小班艺术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歌曲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出“小老鼠偷油遇猫”的情景。虽然是一首歌曲,但故事情节很完整,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借助灯台投影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灯台、聚光灯、小老鼠指偶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做小手游戏,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乐曲

(通过小手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进入了情境,开始了感知音乐节奏的学习。)

二、理解歌曲,初步感知

1.师:瞧谁来了!

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从我出生起,就听一位老奶奶抱着她的小孙子,唱着这样的歌谣。(说歌词)

我从来没有吃过油,这油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说歌词)

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谁来了?小老鼠吓得怎么样?

2.大花猫走了吗?小老鼠又出来了。(念儿歌)

(评析:以投影的方式让小老鼠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孩子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到投影屏幕上,他们迫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幼儿理解歌曲奠定了基础。)

三、学唱歌曲,动作表现

1.出示指偶,学唱歌曲。

我是小老鼠,小朋友们好!我们做个朋友好吗?

(1)谁来做我的大灯台?唱——

(2)还有谁愿意做我的大灯台?发手偶,都变成了小老鼠。唱——

2.肢体表现

(1)小老鼠们,我们一起去找油吃吧!唱——

(2)你的小老鼠有没有吃到油?我吃到草莓味的油,你吃到的油是什么味的?

(3)尝试用身体各部位当灯台演唱

除了手臂,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当灯台。比如头、腿、肩等。

(评析:通过让幼儿配上肢体、戴上指偶等形式让幼儿学唱歌曲。避免单一呆板的逐句教唱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四、游戏“找灯台”

1.第一次游戏。

听说外面有大灯台,走,我们一起爬大大的灯台去,走路要轻轻的,猫出现赶紧躲回家里。大花猫走了吗?我们再去找大灯台,好吗?

2.第二次游戏。

跳水沟,走小桥,哇,这里有一座好高的灯台,我们准备好爬大灯台了。

(评析:在这个游戏中,围绕“找灯台,大花猫来了”这一游戏情节来巩固学唱歌曲,幼儿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了“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教学效果分析:

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重、难点。将整个活动都贯穿于角色扮演与游戏当中。

活动体现了三大亮点:

1.通过投影方式操作小老鼠上灯台,这样更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往往更容易接受,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歌词的内容,突破了难点。

2.通过指偶表演,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篇5: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1、萌发对装饰画的兴趣。

2、培养用各种材料认真仔细的进行粘贴活动的能力。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装饰小花帽。

活动重难点分析:

重点:培养用各种材料认真仔细的进行粘贴活动的能力。

难点:装饰图案要粘贴的均匀。好看。大胆发挥。

活动准备:

1、教师范例一个;收集各种冬天戴的帽子。

2、各色颜色的小花和小粘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到教室里寻找秘密。

指导语:“今天呀,老师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昨天晚上圣诞老爷爷给咱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神秘的礼物,这些礼物就藏在教室,现在老师就请小朋友们睁大你们的小眼睛,到教室里去寻找秘密去咯~”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寻找秘密,大胆讲述。

指导语:“现在呀老师请找到礼物的.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2、播放PPT,认识多种多样的帽子。

指导语:“看到了圣诞老爷爷给小朋友送来的帽子,老师这里也有许多漂亮的帽子,小朋友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好不好啊?”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范画,教授粘贴方法。

4、请幼儿装饰自己的小帽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

1、点评幼儿作品。

篇6: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小手拍拍

活动目标:

1、能跟随伴奏有节奏地边唱边指五官以及身体的.其他相应部位。

2、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手拍拍》,播放器。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玩法:全体幼儿坐成半圆形,面向老师,一边唱一边拍手,同时身体随音乐轻轻摇动。两手握拳,唱到“手指伸出来”时,伸出食指。唱到“眼睛在哪里”时,教师边唱边问。唱到“眼睛在这里”时,幼儿回答,并用食指指出眼镜的位置。

(2)指导随歌词的指令指出相应动作,动作符合音乐的节奏。

2、幼儿初步熟悉动作与歌词后,尝试随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动作。

3、启发幼儿想出五官以及身体的其他各部位,编入歌曲进行演唱与游戏,想出的幼儿可以做“小老师”,在第⑤小节处问,其他幼儿答。

4、幼儿熟练后,自由两两结伴,听音乐边唱边相互问答与游戏。

5、利用多种形式来游戏。

篇7: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撕贴作品,感受作品中纸片叠加、组合的艺术美。

2、能双手合作协调地任意撕纸,并尝试运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纸片进行粘贴创作。

3、能大胆的想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过随意撕纸的经验,并玩过音乐节奏游戏。

2、物质准备:

三、教师材料:

幼儿撕贴作品PPT;一段有快慢变化的音乐;幼儿创作时用的背景音乐。

四、幼儿材料:

底板、蜡光纸、彩色打印纸若干、小篓子、抹布等。

五、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幼儿撕纸的兴趣,并感受撕纸的乐趣。

音乐游戏:快快做、慢慢做

师幼围坐在地垫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快慢做动作(如拍手、绕线、打气)

撕纸游戏:快快撕、慢慢撕

教师出示彩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彩纸宝宝也想来玩游戏啦,看看它玩的什么游戏?

教师示范撕纸,并随音乐的快慢变化撕纸的速度。

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撕纸游戏,并发出“丝丝”的声音。

2、探索将纸片贴在底板上的方法并欣赏幼儿撕纸作品。

教师示范将一张碎纸片粘贴在底板上,引导幼儿想象纸片像什么。

师:彩纸宝宝想到小舞台上跳舞,看看它像什么?

教师介绍材料,并请个别幼儿上前来示范粘贴,教师总结粘贴的方法。

欣赏幼儿作品,感受作品中纸片叠加、组合的艺术美。

师:好多的彩纸宝宝都来跳舞啦!有哪些彩纸宝宝?它们是怎样跳舞的?

3、幼儿集体创作表现,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选泽最喜欢的彩纸宝宝,粘贴在底板上。

(2)幼儿集体创作,教师给予个别儿童提示与指导。

4、展览幼儿的撕贴作品,体验创作的成功感。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画框里。

(2)幼儿欣赏作品,自由说一说。

师:你的画上有哪些彩纸宝宝?它们象什么呀?

六、活动延伸: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引导幼儿进一步用剪贴的方式去创作。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2

一、活动目的:

1、用各种形状的纸拼贴创作各种各样的鱼。

2、体验创作各种各样鱼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色纸剪成大小不一等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几何形状。

2、A4蓝色色纸。

3、胶棒、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拼贴好的鱼,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拼贴秘密。

1、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有几条鱼。

2、有小什么颜色的鱼。

3、鱼儿是什么变成的?

4、你想变一变吗?

二、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三、幼儿拼贴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每人去一张蓝色色纸,在上面用各种形状的纸拼贴成一幅有鱼儿的画,可以拼一条鱼,也可以拼出多条鱼。

2、帮助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3、完成拼贴后,请幼儿用水彩笔画上水草、鹅卵石等装饰物。

四、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五、集体分享、交流。

六、总结、评价、收拾、整理。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2、喜欢和同伴合作完成表演游戏。

二、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三、活动准备:

挂图:《小鱼,小鱼》。

CD:《小鱼,小鱼》。

歌曲:《小鱼,小鱼》。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1、你钓过鱼吗?钓鱼需要哪些工具?钓鱼要怎么钓?

2、小渔夫在干什么?(钓鱼)

3、鱼竿是什么样子的?

4、小鱼为什么会上钩?

5、小鱼在水里游啊游,忽然看见一条小虫子,小鱼好想吃呀,咬一口,哎呀,怎么咬不下来呀,小鱼更加使劲地扭动身体,扭啊扭,扭啊扭,一不小心就上了钩,被渔夫给钓走了。

三、播放CD请幼儿请听歌曲。

为什么说有的食物真可怕?这是什么食物呢?

四、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幼儿演唱歌曲。

五、再次播放CD,请幼儿跟随音乐表演歌曲。

1、幼儿两两一组,一人扮钓鱼人,一人扮小鱼。首先钓鱼人做出甩杆垂钓的动作,扮演小鱼的幼儿做在水里游和吃虫上钩的动作。当唱到“吃了你就上钩啦”一句时,钓鱼人做拉线的动作,扮演鱼的幼儿被钓上钩后站到钓鱼人身旁。

2、幼儿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六、小结。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画短直线和点来表现爸爸的胡子。

2、体验玩水粉颜色的快乐并能初步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二、重点难点:

用手指画短直线和点来表现爸爸的胡子。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爸爸长胡子啦》的儿歌

2、范画、水粉颜料、抹布。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爸爸胡子的图片,谈话导入:

今天我请了几位长胡子的爸爸来我们班做客,瞧,他的胡子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注意仔细观察胡子)

三、学画胡子。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爸爸的胡子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食指蘸一下,再到纸上点一点,点出爸爸的短胡子。(注意画短线的方法)

食指蘸一下,再到纸上点一点,拖一下,点出爸爸的长胡子。(注意画完后要记得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2、个别幼儿操作。(我们请XX来给爸爸长胡子)

四、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画出长短、粗细不一样的许多胡子。

五、展示作品,评价爸爸的胡子长的长长短短、一根一根。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5

一、设计意图: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一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

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

和爸爸一起游戏。在一个家庭中妈妈和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爸

爸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影响,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选择多种图案来装饰爸爸的领带,选择多种材料,运用绘画、剪贴、拓印等方式设计领带。

2.了解爸爸的服饰特点,喜欢爸爸,会主动关心爸爸。

3.体验给爸爸制作礼物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能选择多种作画工具装饰爸爸的领带。

四、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一条爸爸用过的领带,布置“领带展览会”。

2.水彩笔、油画棒、彩纸、胶水、拓印工具、简单的花纹图案。

3.幻灯片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对领带的兴趣。

1.出示领带,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呀?(领带)它是干什么用的呢?们来看一下这个戴领带的叔叔精不精神,帅不帅啊?小朋友的家里谁喜欢戴领带啊?(爸爸)哦,爸爸喜欢戴领带啊。戴领带的爸爸看起来很精神,还很帅。

2.领带有很多种,老师今天也收集了很多领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领带图片,老师带领幼儿逐条欣赏领带,并向幼儿讲解领带的样式。

3.看了这么多的领带,我们知道了领带有很多种,每一条领带的花纹和样式都不同,那小朋友喜欢哪一条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设计一条漂亮的领带送给自己的爸爸呢?

二、出示老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领带,并告诉幼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引起幼儿自己制作领带的欲望。

1.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给爸爸画一条领带,还可以用好看的彩纸给爸爸黏贴出一条领带,更可以用拓印的方法给爸爸设计一条领带。

2.幼儿自主选择设计领带的方法,老师平衡一下各组孩子的数量。

三、画一画,粘一粘,印一印,引导幼儿设计出自己的领带,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幼儿自己动手设计领带,老师巡回指导提示。

四、教师、幼儿一起展示作品,并评价。

小结:小朋友设计的领带都非常漂亮,马上就要过父亲节了,我们一起把领带送给自己的爸爸,作为父亲节的礼物好吗?

提问小朋友,送给爸爸礼物时,准备对爸爸说些什么呢?

六、活动延伸:

下午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领带带回家,亲手送给自己的爸爸,并亲手用双面胶黏贴在爸爸的领口处,体验成功的喜悦,表达对爸爸的爱意。(活动前告诉家长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父子间的相互关心,更加亲近,要求爸爸在收到礼物时表现由衷的欣喜和赞赏。)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2、大胆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画出短线、直线、曲线等不同线条。

3、喜欢绘画,萌发对教师的信任、喜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红黄蓝大蜡笔一套,红黄蓝小蜡笔若干。

三、活动建议

1、出示大蜡笔,激发幼儿喜欢和蜡笔做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向蜡笔宝宝打招呼,巩固对蜡笔名称的认识。

2、鼓励幼儿和不同颜色的小蜡笔对话,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兰溪正确的握笔方法。

(1)教师示范和小蜡笔打招呼: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蜡笔瞧一瞧。红蜡笔宝宝你好,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2)幼儿模仿教师跟小蜡笔打招呼。

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蜡笔色彩和握笔方法,如:你和什么颜色的蜡笔宝宝交朋友?应该怎样拿小蜡笔?

3、幼儿绘画,教师引导。

(1)请幼儿跟蜡笔宝宝跳舞,了解不同颜色的蜡笔能画出不同颜色的线条。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绘画: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蜡笔瞧一瞧。红色蜡笔宝宝快来跳舞吧,点点点,变成小雨点,转转转,转成小饼干。

请幼儿猜一猜,试一试,绿(黄)蜡笔宝宝会变出什么颜色的图画。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注意不要画到桌子上,衣服上。

用童趣的语言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哎呀呀,蜡笔宝宝说你5个手指一起用力,都把它捏疼了,我们念儿歌用拇指、食指、中指来捏住笔。”

(3)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变变变,感受师幼合作绘画的乐趣提问:你画的是什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握住幼儿的手,在作品上简单添画出幼儿想要的图案,给幼儿惊喜。

(4)把蜡笔宝宝送回家,跟蜡笔宝宝道别。

4、展示作品,鼓励幼儿把作品内容讲给大家听。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2、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二、重点难点:

重点: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难点:用手指表示6以内的数量。

三、活动准备:

1、歌曲《我家有几口》

2、钢琴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里有几个人。

1、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2、家里一共有几口人?(请幼儿掰手指数一数)

三、教师一边弹钢琴一边示范歌曲《我家有几口》,请幼儿掰手指数出歌曲里面家人的数量。

1、刚才歌曲里是怎么数我家人的啊?

2、家里有几口人啊?他们是谁?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四、幼儿跟随着教师学唱歌曲2~3遍,并在唱到“爸爸妈妈,还有我……、”时用手指表示其相应的数量。

五、小结。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8

一、教学准备:

1、音乐磁带《我爱洗澡》、《江南sty》、洗澡录像。

2、各类洗澡用品。

二、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洗澡兴趣。

1、幼儿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跳一跳。

2、热了怎样才会舒服?

3、看一看妈妈是怎么给宝宝洗澡的。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妈妈说:宝宝,该洗澡了!”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盆。“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扑腾扑腾!”宝宝乐得玩起水来了。

二、介绍洗澡的步骤。

娃娃是怎样洗澡的?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教师引导幼儿洗澡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打开水龙头,试试水温。

第二步:用水冲冲身,湿润身体。

第三步:打上肥皂,洗洗身体,洗洗头,搓一搓。提示:洗澡的时候注意不要让泡泡水流到眼睛里,耳朵里和嘴巴里哦!

第四步:冲干净,用毛巾擦身体,换上干净衣服。

师:洗好之后,还可以抹上香香,这样就更加舒服啦!

三、听音乐表演。

1、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一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幼儿跟音乐做洗澡,教师观察,及时给予肯定。

2、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用引导语带动幼儿。

3、注意洗澡时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四、跟音乐做律动,并总结。

1、洗澡都会用到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毛巾、浴花、沐浴露、洗头膏、肥皂”后老师分别出示实物)

2、为每个小朋友准备礼物。看!是浴花,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洗洗澡吧!

3、表演结束,教师给幼儿“抹爽身粉”,闻一闻,告诉幼儿“香极了”。

4、教师总结:天气热了,容易出汗。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朋友都要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孩子。

三、教学反思:

洗澡是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各种洗澡的动作,幼儿参与性高,对音乐的行进和停止掌握得很好,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有部分幼儿不能较好的跟着节奏做洗澡的动作,在节奏把握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采用趣味节奏语言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压准节奏。活动中,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提示,让幼儿在活动中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表现自我。

篇8: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一、创设自由的环境,提升审美能力育幼儿想象力

小班的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比如当老师播放音乐时,一些孩子会扬起小手,随音乐的旋律来回的摆动,表演歌词中的事物的动态,另一些孩子会用双手表演歌词中事物的形态,还有一些孩子不仅手动,而且身体也会跟着有节奏的摆动。每每在这个时候,我都会让孩子们充分展开他们的想象,随心所欲的为我播放的歌曲配他们自己所理解的动作,挑一些优美的动作编制音乐的配舞或者制作美术创作素材。

让幼儿处于轻松自由的环境非常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在孩子们“创作”活动的时候,教师不能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这样才能发现孩子的艺术细胞和天才创意,也能够保持孩子思路的完整。当然,如果教师对这些孩子们的创作进行整理,挑选那些天才般的案例,安排时间给孩子们再加以展示和固化,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水平,提升他们(她们)审美能力,才会使其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能够站在更好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创作,激发和提升他们更多、更好的想象力,避免他们(她们)在低水平徘徊。音乐活动中幼儿们手舞足蹈,自编自唱,绘画活动中幼儿们瞎涂乱画,信手涂鸦,有经验的老师对此不会概念性的以“不对”、“不行”等简单的方式去固化和限制他们,而是尊重幼儿的行为和想法,选择适宜的时机和适宜的方法,去发现幼儿天生本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足够的时间,经过时间的发酵,更能促进幼儿想象力培育。

营造恰当的自由环境,幼儿艺术教育才能更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进一步促发创造能力。

二、以幼儿为主体,提升审美能力促幼儿主动发现美

教育是一种唤醒,只有唤醒幼儿主体,而后才能实施教育,教育的材料,方法才能通过教育活动,激发孩子有目的去创造、感受和体验环境,提升他们(她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幼儿多看多听来丰富他们的感官,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眼界;另外,教师们一定要切记,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活动中的快乐和愉悦,以提升他们感受美的感觉。

主体性,在儿童那里是常常以“潜能”的形式存在,不容易显现出来,只有恰当的外在环境的刺激下,在主体活动中才能得以显现。而这种潜能的发现以需求来驱动,当孩子的内在需求得以满足,对美就会有真实的体验,也学会评价自己的活动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情感的丰富和充实,能够激发主动感受、领略美的积极心态,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好奇心更加多向,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去发现美、感受美。

三、寓美育于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壮幼儿审美自信

艺术的教育必须在活动中体现,这更符合幼儿活泼好动、好奇自信的特点。每每看到小班的孩子们在活动积极主动,善于表现,融入性强,内心总是获得极大的满足。但是也有一些孩子还是不那么自信,特别是那些插班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总是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有的时候也让“老”同学主动去邀请插班的孩子们参加活动,用同伴的鼓励来提升他们的自信。

将审美教育寓于日常活动中,让幼儿随心所欲、陶醉于活动中,用自己独特声音和动作,用自己独特的画作,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看到过就不会陌生,经历过就很难忘记,实践过就不会对未来的事物感到恐惧,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幼儿感兴趣的艺术活动,同时也尊重和保护他们各种各样的个性表达方式,在活动中要鼓励他们表达和宣泄,充分展现自我。

艺术活动是小班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同伴的鼓励,不但学会了知识、体验了技能技巧,而且也生成了成功、自信的体验。活动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次数也越多,幼儿对自己评价越高,能力和自信自然得以提升,他们不断踏着活动的台阶,拾级而上,眼界越来越高,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对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知识水平和能力,依据幼儿的特点来安排美育活动,还需要教师能够在幼儿的活动中不断的发现,根据适时收集反馈的活动来不断改进活动的策略、方式、结构和节奏。

篇9:小班艺术《碰一碰》

小班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在与人打招呼表示友好时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拍别人肩膀,捏别人小脸等,容易产生误会。音乐游戏《碰一碰》歌词简单,趣味性强,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编各种触碰动作,使幼儿在好玩、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主动与他人交往,强化幼儿之间的友好行为,体验与同伴默契合作、友好交流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熟悉《碰一碰》的音乐旋律,初步学会边唱歌边玩游戏。

2.借助对身体各部位的认知经验,尝试用鼻子、屁股、脚等身体不同部位与同伴“碰一碰”。

3.与同伴身体相碰时注意控制动作的力度,体验与同伴身体接触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学过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2.动物玩偶若干,MP3音乐《碰一碰》。

活动过程:

一、跟随《头发、肩膀、膝盖、脚》的音乐做律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二、利用玩偶,迁移歌词内容。

1.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今天我们这儿还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是谁?(小兔跳的音乐)小兔今天要找它的好朋友来玩一个“碰一碰”的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路上都碰到了谁,好吗?

2.手偶表演,教师示范念歌词。

提问:刚才小兔都碰到了哪些好朋友?它们在玩碰一碰的游戏时,碰了哪里?

三、尝试与同伴进行互动游戏,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介绍并示范游戏玩法。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首歌,歌中我也要用“头碰头”的方法来找一位好朋友。

师:刚才老师找的好朋友是谁?我是怎么去找好朋友的?我和好朋友表演了什么动作?是什么时候头碰头的?

教师小结:第一句我先走过去找我的好朋友,第二句我就找到她了并和她拉起手,然后她问我碰哪里?我用手拍拍碰的地方告诉她“头碰头”,就轻轻碰,一拍一下。

2.个别幼儿尝试。

教师请一位幼儿尝试,帮助幼儿一起哼唱歌曲,在提问、回答处暂停,以便让全体幼儿分清楚谁问谁答。

3.全体幼儿尝试。

师:这个游戏真好玩,你们想玩吗?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站起来,我们去找一个好朋友来玩“碰一碰”的游戏。记住先走路去找朋友,找到好朋友以后先边唱歌边走路,然后问“碰哪里”,听到老师发出口令“头碰头”后,你们才可以“碰一碰”。听清楚了吗?

四、探索各种用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游戏,学习听指令。

1.讨论交流。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那么现在我们想一想,除了碰碰头,我们还可以碰身体的哪些地方呢?

2.幼儿自由尝试。

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一起去想一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玩的方法,一会儿告诉大家,好吗?

幼儿两两结伴玩一玩、碰一碰,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MP3音乐轻声伴奏。)

3.再次交流。

师:刚才你和谁一起玩的,你们都碰了哪些地方?

幼儿每讲到一种游戏方法,教师就带领幼儿一起尝试,并强调规则。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学说“膝盖碰膝盖”“小脸碰小脸”“小脚碰小脚”等短句。

师: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游戏方法。我们的鼻子是突出来的,可以轻轻地碰一碰,不能太用力,不然的话会受伤、流鼻血。我们的膝盖如果弯一弯,也能够碰一碰。如果我们转个身,把屁股撅起来,就能玩碰一碰屁股的游戏了。这个《碰一碰》的游戏越来越好玩了。

4.听音乐集体表演。

五、结束环节:进一步体验用动作与同伴亲密交往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了“碰一碰”的游戏,我们碰了小手、小脚、小脸蛋,还碰了小屁股……真好玩、真开心。现在请你抱一抱你的好朋友,凑近他的耳朵轻轻地说一声:“谢谢你和我一起玩!今天我很开心!”我们身上还有好多地方也可以碰一碰。下次再来玩这个游戏,好吗?

教学反思:

《碰一碰》这个音乐游戏,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首先用动物手偶表演的方式来让幼儿熟悉歌词,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而在我示范找朋友的过程,孩子们有了急切地进行游戏的欲望,都纷纷想让我去找他们进行游戏。特别是在自己的表现环节,更是有丰富的想象力,碰了身体的很多部位:手、脸、肩、耳朵、鼻子、肚子、屁股、膝盖、脚等。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有趣地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开心地笑着,游戏着。刚开始时幼儿只记得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记了唱歌,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孩子们不但能很好地边唱边游戏而且更好地掌握了游戏的规则。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极有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體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耍”“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希望能找到我去碰一碰,所以当我提示孩子们找一个朋友碰一碰,很多的孩子都围到我身边,显得很兴奋,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高潮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

活动中有三个幼儿刚开始没有很好地融入游戏,可能是由于我们班孩子比较多,我一时没有很好地关注到他们;再有就是他们比较胆怯,刚开始不知道怎样去找朋友,也不知道该碰哪儿;还有一个孩子刚插班进来,和小伙伴还不是太熟悉。后来在配班老师和我的及时鼓励下,他们也很好地融入了游戏。

(作者单位 山西省阳城县水村幼儿园)

篇10: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1.感受混色的过程。

2.能够正确描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教案准备:

1.儿歌:《你好吗?》(请参见幼儿用书)2.实验记录表(附后)、水彩颜料(红色、黄色、蓝色)、塑料试管和塑料滴管若干。

教案过程:

1.和幼儿一起念儿歌《你好吗?》。

2.出示两种水彩颜料,请幼儿迁移上次面团混色的经验,猜测这两种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出示记录表,统计并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3.介绍操作材料。(没有试管就用小的塑料瓶子代替,滴管如没有就直接把水彩颜料剪一个小口,然后滴进空的瓶子里。)(再若没有人手一个水彩颜料,教师准备广告颜料,自己操作后让孩子验证实验的结果。)每人都有红、黄蓝三色中的两种水彩颜料(颜料分别放在不同的塑料试管中,每根试管配有一个滴管)。

给每个幼儿一个空的试管,请他们将自己的两种颜色用滴管各吸出一滴放进试管里,晃一晃,看看变成了什么颜色。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再次出示记录表,统计并记录幼儿的实验结果。

观察实验结果和所猜测的结果是否不同。

5.用棉棒蘸上自己调好的颜色,自由绘画。

6.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交流讨论会变的颜色。

活动评价: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进行调色,并能用语言表达。

篇11: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1.学习用不同刷子来回涂画的方法表现大鲸鱼的浴缸。

2.能够通过绘画、粘贴等方式,创造性地的添画大海场景。

3.体验多种方式表现大海的乐趣,感知大海风景的美丽。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大鲸鱼图片。

2.海报纸、蓝色颜料、刷子、牙刷。

3.噜啦啦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鲸鱼图片,创设“大鲸鱼要洗澡”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观察鲸鱼图片,请幼儿帮大鲸鱼洗澡,提问:你想带大鲸鱼到哪里洗澡?引导幼儿自由想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利用儿歌提示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习用刷子涂画的方法。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猜想绘画的方法和工具,提问:怎样能画出大鲸鱼的浴缸?

(2)利用儿歌学习用刷子涂画的方法。“拿起小刷子,水里打个滚,边上靠一靠,来回刷一刷”。

3.请幼儿用刷子涂画大鲸鱼的浴缸,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多种方式添画大海场景。

(1)作画要求:念着儿歌涂画大鲸鱼的浴缸,注意涂画均匀,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现大海的场景。

4.幼儿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欣赏。

将所有幼儿作品张贴在大海的背景板中,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你是怎样涂画大鲸鱼浴缸的?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整洁度、完整性,指导涂画时要来回刷一刷。

活动延伸:

创设“送大鲸鱼回家”的情境,师幼跟随音乐动一动,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想象鲸鱼在大海中的情景。

活动反思:

篇12: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小雨点按门铃》是一首很有画面感的叙事歌曲,它歌词简单、节奏欢快、富有童趣。传统的歌曲活动是以教师示范唱、幼儿重复演唱来学习歌曲,或者以教师出现简单的图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来演唱歌曲,幼儿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整个过程中教师累、幼儿乏的现象较严重。本次活动针对小班幼儿感知直观、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巧妙地运用简洁的教具(彩色卡纸制作的小雨点若干,背后贴上双面胶),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展音乐活动。

歌曲中由小雨点、小鱼两个角色组成,巧妙地运用简单的教具,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角色转换(一个一个地变成小雨点的角色),在有惊奇、有期待、有兴奋、有成功的游戏过程学会唱歌曲,体验快乐。

整个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来到鱼池,激发兴趣→小雨点找朋友,逐个变换角色进行游戏→“按门铃”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能完整演唱歌曲。

2.积极参加音乐活动,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鱼标志一个、“小雨点”小图片若干、门铃声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小鱼游,激发兴趣

师: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玩一玩吧! (跟随“郊游”音乐来到室内。)

师:看,这是什么地方?(幼儿椅子围圆成“鱼池”。)

师:我们跟着小鱼到鱼池里玩一玩吧! (跟着音乐“游一游,跳一跳”。)

【评析:切合主题的情景设置,把孩子很快带入游戏情境中,小鱼儿游一游,跳一跳,音乐声中,他们的.快乐开始了。】

2.熟悉并理解歌词

(1)门铃声引出小雨点。

师:小鱼游得好开心啊,我们坐下来歇一歇吧!(“叮咚叮咚”)

师:咦,什么声音?幼:门铃声

师:是谁在按门铃?幼:小鸟、小狗、大狗熊……

师:到底是谁呢?(出示小雨点指偶)跟小雨点打个招呼吧!

【评析:在日常游戏活动中,一般作客的都是小动物,“小雨点”的到来让幼儿有些出乎意料,对小雨点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

(2)小雨点作客,学唱歌曲。

师:你们知道小雨点来干什么了?(老师范唱歌曲)

提醒:小鱼儿到你家来做客了,你们高兴吗?那怎么迎接小客人呢?

幼:跳出水面把客人请。(带领幼儿一边有节奏地说歌词,一边学小鱼跳一跳,做邀请动作。)

【评析:“跳出水面把客人请”是倒装句,幼儿不太容易掌握,此环节让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是为了加强对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师:哎呀,小雨点滴到小鱼的哪儿了?(老师将小雨点自然地贴在一幼儿手臂上。)

师:小雨点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它还会去谁家作客呢?哪只小鱼跳得高小雨点就会到你家去。(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哎呀?这次小雨点落到了小鱼的哪儿呀?(额头上、衣服上)

师:咦!又落下来了三滴小雨点,这次小鱼不光要跳得高,还要对小雨点大声地说一句话:来吧,客人请!

(幼儿唱歌两遍,教师分别将小雨点落在小鱼的肩膀上、肚子上、小脚上。)

【评析:传统的歌曲活动是以教师示范唱,幼儿重复演唱来学习歌曲。教师通过小雨点三三两两地分别落在小朋友身上,让他们在期待中学唱歌曲,同时不感到重复唱歌的枯燥。最后在幼儿会唱歌曲的基础上渗透“来吧,客人请”的对白,使整个唱歌过程更流畅、更自然。此环节通过小雨点的到来巧妙地将幼儿分成两个角色,为后面的游戏做好铺垫。】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师:哪些小鱼身上落到了小雨点的?那你们现在就变成小雨点了,小雨点到小鱼家作客要先干什么?(按门铃)

师:小鱼家的门铃在哪儿?门铃的声音响不响呢?(按按幼儿的鼻子、耳朵、肩膀等,被按的幼儿同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 。

师:每个小雨点去找一条小鱼,看看它们家的门铃在哪儿,轻轻地按一按。

跟着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评析:幼儿对“按门铃”和“叮咚叮咚”这个互动环节充满了兴趣,让幼儿自由选择伙伴对唱、游戏,满足了他们自由表现的愿望。】

4.教师扮演小鱼,结束游戏

师:(把另一半的幼儿身上贴上小雨点。)现在你们都是小雨点,老师是小鱼,找找我的门铃在哪里?(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师:你们看,那儿有许多大鱼呢,我们一起到大鱼家作客,好吗?(跟客人老师做游戏结束活动。)(音乐一遍)

上一篇:信息流优化案例下一篇:七年级女子班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