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2024-05-06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共8篇)

篇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168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作者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近几年,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被企业寄予厚望,赋予的职能越来越多,但是随着“用工荒”、“涨薪潮”、“员工罢工”等事件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如何有效招募到适合的人才。

“用工荒”,原来只在春节后的沿海城市出现,但随着这两年经济的发展,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而且不仅仅局限在春节后,而是全年都有可能出现。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适龄劳动力供给逐年减少;二是一些原来的劳动力输出大省由于自身经济的发展需要,截留了大量的劳动力在本省就业;三是中西部等劳动力输出大省承接了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一些本来外出的劳动力“主动”在家门口完成了就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讲如何招募到合适的员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时招聘标准一降再降也不能招到足够数量的员工满足企业的需求。

还有一些情况是企业将用人标准定的过高,致使人力资源部很难招募到满足企业要求的人。笔者曾经所在的一家规模不算太大的房地产企业准备招募一名总工程师,老板要求此人要非常精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设计、景观设计等知识,具有甲级设计院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等等。人力资源部明知标准定的过高,但还是通过多种形式搜集到为数不多的几个应聘者,将简历提交给老板,老板看了简历后就全部淘汰。后来通过几家猎头来联系招聘事宜,猎头听了用人标准后也直摇头,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在人岗匹配方面出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者一方面要建立丰富的外联关系,为企业积累更多的招聘渠道;另一方面是与企业管理者的沟通,根据企业的实力招聘“门当户对”的人才。

二、如何留住人才。

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正加速优胜劣汰,企业的寿命却越来越短。新设企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员工能接触到的企业越来越多。新企业为了站稳脚跟,往往给出的待遇也比较高,对劳动者的诱惑挺大。新成立的企业也大多不愿意去培养人才,而是希望去挖一些其他企业成熟的人才,这样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越来越激

1烈。

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应该持续关注同行业企业,尤其是竞争对手的招聘政策。其次要持续关注关键岗位员工的心理动态,困惑和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需求肯定不同,一般员工更多的关注的是薪酬,高级管理人员更多关注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经常讲的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情感留人就是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制定出留住员工的方案,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留住员工应从企业的培训、薪酬、职业生涯、文化氛围等方面制定系统化的方案。

三、如何定位的困惑,是管理者和服务者。

很多人力资源教科书上将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定位为企业战略的合作伙伴,而现实是很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只是企业的高级办事员,工作仅限于初步搜集一些简历、初步的面试、办理保险等等。再次面试需要借助业务部门的帮助,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需要业务部门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者具体业务不熟悉如何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不能更深入?怎么深入?这是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每个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不一样,人力资源部在企业的地位也随之不一样,有人将人力资源部定位为管理部门,有人将人力资源部定位于服务营运支持部门。如果老板对人力资源认识比较深刻的话,人力资源管理者就会被赋予更多的职能,老板也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推动和改善其他部门的工作。如果老板对人力资源工作没有一定的认识的话,人力资源管理者就沦为高级的办事员,老板就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指挥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毕竟在任何一家企业,老板才是企业最大的人力资源总监。

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深入理解企业的文化,老板是怎样来看待人力资源部工作的,他对人力资源部的期望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性格,职业生涯规划等作出在企业的合理定位。虽然同是人力资源总监,但很可能从事的工作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是企业的高级办事员,有的则真的可能是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四、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困惑。

绩效管理是各位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比较头疼的问题。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的结果往往和员工的薪酬、升迁等比较敏感的事项连在一起。以至于很多企业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甚至有的老板就把绩效考核结果当做解聘员工的工具和幌子。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深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绩效管理也是企业重要的一个管理过程,按照PDCA理论,绩效考核只是其中一环,并且绩效目标计划在新的绩效考核周期前就应明确的制定,绩效考核人员应关注被考核者的工作过程。员工绩效的评定,他的主管最有发言权,而不是人力资源部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对各级拥有考核评价权的人员进行培训,并在在绩效考核中承担监督和指导的职能。

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案多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但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应由员工的直接领导提供,如果量化的指标比较多的话,绩效指标中涉及的量化指标则需要企业各种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和核算体系来支撑。普通员工的考核可以运用更多的量化指标,但是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有时却很难量化,而恰恰是这些人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怎么对他们做考核,怎么针对他们制定绩效管理方案,也是大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难题。由于老板的认识和各级管理者的认识不同,绩效管理的效果在各个企业都不相同。而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是体系的制订者、体系运行的培训者和协调着。

五、人际关系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人情化比较浓厚的国家,关系网谁都会面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有时需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有时又会夹杂与企业内部各种派别的斗争中。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讲从一个企业离职不是身体累而是心太累了。

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企业内部都存在帮派或小团体之间的争斗。俗话讲“不要站错队”正是告诫职场中人应关注企业内部的团体之争。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事的是人的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会触及这些,虽然自己不想卷进去,但有时也会身不由己被划分为某某派别,一旦被打上派别的烙印,工作势必会变得更加难做。工作中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有时是别人造成的,也有一大部分是自己导致的。

由于绩效考核工作是人力资源部门推动的,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惩处紧密挂钩,人力资源管理者很容易因为工作招致个别员工的嫉恨和误解,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感到身心俱疲。

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很强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很强的沟通能力和抗压力,在工作中尽量不要主动站到某一派别中。一视同仁,将工作关系和生活上的关系尽量分开,培养自己较强的职业性可以较好的应付人际关系的挑战。

六、劳动关系和处理劳动争议的挑战。

近年来,各国对劳动力市场立法都加强了,政府更多地介入劳动关系的各个领域。为了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政府制定出更多的政策需要企业遵守和执行。公司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出相应调整。政府的介入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强大的背景力量。在我国,政府更是承担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职责。近些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规,并且各地政府也相应颁布了一些更加具体的执行条例,劳动者维护自我权益的意识迅速觉醒。但是,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也迫使企业想法设法去降低成本,劳资双方的摩擦几率迅速上升,调节彼此关系的交易成本也随之上升。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劳资双方的代言人时刻面临着协调双方矛盾的责任,一不小心还可能在法庭上与过去的员工进行对峙。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尽量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去处理有关事宜。如果企业确实有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做法,也要妥善处理,要提前告知老板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做好员工的安抚工作。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很强的风险预控能力,对潜在的劳动争议风险作出预控,并制定应急方案;在工作过程中密切关注一些可能引发劳动争议的事件,提早解决。

七、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之间摩擦的挑战。

随着80后、90后进入职场,这些在家庭昔日的“小皇帝”门自小就非常具有个性,加上外来文化的熏陶,相比60后、70后,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则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充分接受企业的文化,抛弃自己部分价值观,融入企业的大团队中,接受企业统一的价值观。还有的企业一些外籍员工的加盟,来自不同文化的冲突也在所难免。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之间的摩擦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员工真实的心态更难把握。

原来,我们经常讲的评选优秀员工,树立员工榜样来带动其他员工,而现在评选一两个先进人物所起到的带动作用与原来相比大为削弱。过去可能相隔30年的人还具有相同的思想,而现在相隔不足5年的员工其思想也大不相同了。就

是相同年龄的人,其需求也千差万别,思想五花八门,价值观也大不相同。如何让员工的个性价值观统一到企业价值观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一种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训、拓展训练、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来营造企业的氛围,统一企业的价值观;另外也要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七、自身工作绩效不太容易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事的工作有很多是不能量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秀与否主要靠老板来评价,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对人力资源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工作的绩效不像一些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那样容易量化。比如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培训的成果、绩效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效果,这些工作都不可能在短时间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工作成果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篇3:新形势对文秘工作者的新要求

一、当代文秘工作新要求

﹙一﹚提高自身品质修养。

一是培养理论修养。文秘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 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时事政治, 了解国家的发展形式;二是思想作风要正。由于文秘工作较广泛复杂, 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作风, 对领导吩咐的工作认真完成, 提高工作的自主性, 注重工作时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遵守职业道德。

(二) 文秘工作的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文秘工作也逐步走入信息化。文秘工作往往离不开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反馈和调节。信息技术为文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收集的信息更全面、更准确。文秘每天都会收集、分类、筛选、处理各种资料, 把最具精确、简便的资料提供给领导, 有效地为领导做好辅导工作。

﹙三﹚超前意识。

文秘人员应具备超前意识, 超前意识是在上级领导还没作判断之前所产生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感受等, 一般情况下它受个人自身素质修养、思维、对新信息的接受与吸纳等因素影响。超前意识的文秘人员不仅可以准确快速吸纳信息, 还可以积极推动上级领导的决策。参与意识和效率观念则是文秘人员树立超前意识的前提。一是文秘工作者要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极参与和辅助工作, 不仅要满足上级领导, 还要服务群众, 打消“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的消极观念。二是文秘工作者树立较强的思想与效率观念, 事事走在领导面前, 成为领导的马前卒, 最早掌握全新资料, 并作出正确推断、大胆想象与合理评估, 更好地为领导作出参考。

(四) 创新意识。

以往的文秘工作者, 仅仅只承担大量文本资料收集工作、发布文本任务, 不是很重视创新工作, 使文秘工作止步不前。一方面, 文秘工作者成为领导无形的通讯员、传真机和翻译员, 自然起不到“参与政务”作用, 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领导者事必躬亲, 陷入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 影响了对全局工作的准确把握。在新形势的要求下, 要充分发挥文秘人员的创造性, 积极调动其工作的能动性, 使其尽全力为领导服务。

(五) 竞争意识。

现在, 越来越多的文秘工作者具有很高的学历, 文化层次不断上升。有些人学历高, 但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埋头苦干, 不断学习, 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这样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工作经验, 还增强了竞争力。还有的文秘工作者, 虽然工作经验丰富, 但学历与专业知识有限, 知识老化, 顺应不了时代要求。因此, 不管文秘人员, 有无学历与工作经验, 都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具备竞争意识,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顺应发展。

(六) 树立责任感。

文秘工作者对待工作的态度, 不仅影响着工作质量的好坏, 还影响一个企业的作风建设。每一个文秘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文秘的形象关系企业的荣誉, 务必对待工作认真、做事勤劳踏实, 为人处事果断, 不管任何事情都要认真面对, 从而提高文秘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二、文秘工作遵循的原则

(一) 尊重而不迎合。

尊重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文秘工作者不仅要尊重领导、同事, 还要尊重群众。但是尊重必须要个“度”。尊重领导很重要, 一方面要维护领导的威信和荣誉, 从内心里尊重领导;另一方面, 要帮助领导做好善后工作。

(二) 服从而不盲从。

文秘工作是为很好地协助领导, 大家的目标是相同的。因此, 文秘工作者需要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 对吩咐的任务必须有效地执行。但在工作中要做到服从而不盲从, 对明显的错误要不畏惧, 勇敢地指出, 才能真正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8页) 做好文秘工作。

(三) 参与而不干预。

文秘人员在参与意见中, 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 不能越界。若提出的意见被采纳, 也不能认为是自己的正确决策。文秘人员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不能产生思想错位, 不能来干预、影响领导的判断。

三、如何做好新时期文秘工作

(一) 要具有大局意识。

文秘是领导的助手、参谋、耳目和智囊, 所以考虑问题要全面, 以大局为重, 不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要从集体的观念出发, 避免把个人的情绪问题带到工作中, 才能有效地做到冷静、认真、准确地执行领导意图。

(二) 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

文秘工作事情比较多而复杂, 要从容不迫地面对复杂的任务与工作, 这需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排列好每日工作行程, 按序处理, 对于一些紧急事情要立即处理, 注意轻重缓急, 各种资料与档案分类存放, 便于查找。

(三) 要有敏锐的先觉意识。

文秘工作有时候会涉及外联、组织等活动情况, 对各种事情有应急处理的能力, 要沉着, 冷静地做好准备工作, 避免忙中出错, 影响工作效率。如出外见客户时, 准备好相关资料, 安排好场地等。

(四) 要注重细节。

文秘工作看起来简单、琐碎, 但每项任务都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一旦发生错误, 对企业影响很严重。因此, 要重视细节, 任何事, 多想多看, 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

篇4:与德育工作者的新形势新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与德育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人风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但是,近年来,在高校部分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政治观点模糊不清,法制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功利色彩、拜金主义、诚信缺失、信用危机,团队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缺乏等。上述问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赋予了新的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及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面结合多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德育工作实践,谈谈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4日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为主要内容的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指示。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德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采取灵活多样而又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成为强音,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教育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是大学生自身顺利成长、发展的必然需要

近年来,高校学生不断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件,如清华大学硕士生伤熊事件、马家爵杀害同学案、清华博士生伤害邻居案及高校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涉案学生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龄人中的“成功者”。而今他们却都成了“阶下囚”。究其原因,无不折射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淡漠或缺陷。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明确地把法律素质作为大学生的德育素质的重要方面提出来。可见,在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十分重要。

在法制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观念和意识:(1)法制观念。即人们在自由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法律所反映的价值观念的评判,认可已成立的法律规范,自觉遵从法律的至上权威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的意识体系。(2)权义意识。权利和义务规范是法律的基本内容只有能妥善处理自身权利与他人权利的关系、自身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自身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才谈得上具有完整的权义意识。(3)程序意识。即对法定程序的认可和遵从,对程序正义的信仰与追求。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高校校园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法律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事,而他们对于信用认识不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很容易被误导。同时,大学生涉世不深,关于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产生的重大作用以及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当前,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是:图书馆借书过期不还,论文从网上下载抄袭,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在择业过程中,使用假学历、假证件;在日常生活中,借钱不还,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款付息,使国家助学贷款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诚实守信,作为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在大学生中却被轻易地“忽视”了。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校园内开展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和实战活动,创建诚信教育的校园氛围。一方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体现诚信教育。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增设诚信教育栏目等等,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圈,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等正面舆论引导人。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校园诚信氛围。第二,开展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关注社会,关注诚信、解析诚信,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诚信。真正使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营造全校上下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第三,利用“两课”渠道,加强诚信思想的传播,培养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两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根本途径。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改进“两课”教学内容与手段。首先,要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诚信意识现状以及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以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其二,改进方法,浓郁氛围,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诚信道德行为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激发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兴趣性。第四,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诚信教育成效。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更重要的在于诚信行为的养成。学校作为教育者,其一,需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做出明确的要求和惩戒规定,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遵,增强诚信教育的规范性。其二,要严明校规,加强惩戒。对学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恶意欠款及日常生活等失信行为,给予及时、适度的惩处,从而

打消其侥幸心理。促使学生把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统一起来。总之,高校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

四、加强大学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既是大学生个体成才的需要,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背景下,团队与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一个成功的组织,往往是一个既敢于开拓创新,又善于团结合作的集体,虽然每个人在这个集体中所处的位置、职务有高低差别,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精诚团结,善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团队的目标,并促使团队中的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随集体发展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既有渊博知识,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为此,在学生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首先,把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列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贯彻。其次,在舆论宣传上,要营造一种积极而浓烈的气氛,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团队精神对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同时,应加强理论研究,探寻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第一,加强合作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组织进行“合作化”学习。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长组建“互学组”,引导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互学组”的合作化学习,加强同学之间的思想沟通、智慧交流、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学习竞争的“双赢”或“多赢”。第二,加强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协同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团队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团队合作精神既强调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又强调与人合作的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自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也消除了自卑、自傲等影响人际关系的不健康心理,更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为他们的人生积累了宝贵财富。

五、加强生命观教育,是决定高校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篇5: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关键词:思政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新方法

在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思政工作者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政工队伍的先锋性,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党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九十年来,我党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不断变化的实际,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从根本上讲,我党开创了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面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力量泉源。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认识上的问题。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是一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相脱离的理论;是由实践赋予活力并由实践来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理论。我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理论上的新发展和实践中的新创造,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就不会有今天。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应该学习掌握原理,把握完善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具体结论是把基本原理运用于特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或运用于考察特殊对象得出的结论,其有不同情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些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现在仍然符合实际;有些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但随着客观实际或对象本身发生变化,现在过时了;有的结论由于对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得不够透彻,甚至当时就有程度不同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具体结论的错误,就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产生失误。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它的创新精神。理论创新是建立在认真学习、正确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经验,从成功与失误、胜利与挫折中吸取历史的教训,引以为鉴。创新来源于实践,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只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就是我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

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经历着时间与理论不断运动的过程,实践产生理论,推动着理论认识的发展;理论又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深化,推动着实践运动的发展,又不断地更新着理论自身。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构成了它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指它与时代同步、与实践同进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性前提。它是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自身。马克思主义从不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封闭的、最终的体系。它始终把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任务提到自己前面,反对各种教条化的错误倾向,从而及时地关注和把握实际生活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勇于突破原来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框架,使自身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和更新。

实践的推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现实动力。它不是以书本为唯一载体,而是活跃在生存与现实中,通过群众的实践运动,走自我发展创新之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五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提出了无产阶级可能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从而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第二次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理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突破。第三次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对“城市中心”论的突破。第四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传统理论的突破。第五次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推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些突破都不是首先体现在理论上的变革,而是表现在先有实践再推动理论的突破。新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对原有结论的突破,不仅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光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标准。它是指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理论结构,更新自身的理论内容,同时,又坚持不懈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审视新经验,推动新理论。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根据经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怎样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对待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促进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怎样深入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更好地执行党的政策;怎样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怎样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依法治国与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持同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保持同时代进步的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其根本就在于能够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和历史潮流的前列。

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作风,更是党的思想路线,还是我们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金钥匙。在新时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细想,实事求是,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探索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才能使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和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设社会主义事业正在更加广阔、更加复杂的环境中开展。当今世界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深化;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在许多领域和更深层次方面去探索和开拓;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变和党的自身建设中的许多问题,也要有敢闯敢试的探索勇气。唯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发展,党的事业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推进。

现在,党内思想作风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有的不重视学习,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有的搞本位主义,不结合实际;有的热衷于西方教条;有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这些都是违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也影响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的贯彻执行。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统一思想,就是要将全党的认识运用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出的新观点、新概括、新判断上来,同心协力做好我党的事情。全党的思想越解放,认识越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思想就越易统一,反之,用一成不变、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待新事物新命题,思想就越难统一。

篇6: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日前,起点中文网出走团队打造的“创世中文网”正式上线,并宣布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入驻腾讯文学开放平台。据悉,创世中文网带走40余位原起点编辑人员,其中原起点内容运营副总监杨晨出任创世中文网总编。杨晨透露,创世中文网筹备时间约1-2个月,已签约了数百位作家,拥有上万文学储备。

此后不久,百度旗下百度多酷文学网悄然出现在hao123网址导航,至此,百度的文学平台正式上线。

随着两大文学平台的相继出现,关于网络文学的核心资源——最有经济价值和知名度的作者(业内称之为“大神”)的争夺,更成为新闻热点。据了解,百度为了吸引来白金作者(指至少有一本完本小说,且至少有一部作品的点击率过万的作者),可谓不惜重金,开出了“8∶2”的版权收入分成比例,其中作者拿八成。背靠财大气粗的腾讯,创世中文网以3000元/千字的高稿酬从老东家挖来了白金作者“猫腻”。

业内人士表示,移动阅读时代的到来极大地释放了网络文学的价值,不仅扩大了用户群体,更增加了阅读的便利性,因此,网络文学也已成为兵家的一块必争之地。而伴随着腾讯、百度杀入网络文学领域,曾经被盛大垄断、一家独大的格局将改变,网络文学版图或将重构。

争夺“大神”

据了解,创世中文网此前已成功挖角起点白金作家“苍天白鹤”,加上新加入的“猫腻”,创世中文网在上线几日后就给老东家“亮剑”。有消息称,他们还尝试以每千字4800元的超高稿酬挖角另外一名起点白金作家。

在创世中文网,“158名大神登录创世,持续更新中”的字样赫然出现在网站上。这158名大神包括,从起点挖走的37位排名靠前的作者,还有从起点及其他网站挖来的超过百名优秀作者。创世中文网总编杨晨表示,还有不少“大神”和作者正在协商和沟通中,接下来人数还将持续增长。

大神已然被视为网络文学的第一生产力。据称,起点中文网30位“大神”的稿酬占到每年总稿酬的30%,他们给起点中文网带来巨大的点击流量,其作品的游戏改编权、影视改编权等版权销售分成也让网站收入不菲。依靠这些顶级作者,2012年第1季度盛大文学首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03.6万元,毛利更是高达6693万元。

为了获得核心资源,金钱和各种福利是最有力的“糖衣炮弹”。据了解,在三家网站中,创世中文网的福利待遇最具优势。创世中文网的合约制度、版权归属和废除捆绑三项运营“新政”,突出“权力、版权、自由度”三大福利。在分成政策上,创世中文网一般采取“五五分”,其中无线收入和版权收入均对作者分成,这无疑对起点的作者具有吸引力。而在盛大文学,这两项收入是不与作者分成的,因为盛大一直强调全版权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创世中文网的域名——chuangshi.qq.com及其网站的备案信息,都表明该公司与腾讯具有密切关系,而这或许也是创世中文网能够加大价码的原因。

这自然让老东家盛大文学非常不满。

作为业内老大,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拥有行业内超过80%的一流作者,但其中能够赚钱的底层作者有1300人、中层作者有460人、高层作者有280人,白金作者只有30名左右。创世中文网的突袭让盛大文学CEO侯小强颇为烦心,他也迅速展开了反击,先是在起点成立11周年之际,就起点出走风波安抚旗下作家,并宣布将斥资亿元全面升级作者福利,包括基本收入保障、医疗保障、奖励制度、收益分成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以此稳定军心。

而百度其实也早在布局。据了解,从今年2月底开始,百度多酷平台开始在各大文学论坛大力招募作者、编辑。有内部人士向《IT时代周刊》透露,百度多酷将8成的收入给予作者,并快速垫付稿酬。其次,百度获得的仅是作品互联网和无线版权,游戏、图书、影视、漫画改编权仍归作者,作者可自行销售。

盛大盛怒:起诉“叛将”

就在创世中文网上线的前两天,有消息称原起点中文网副总经理罗立被拘留审查,原因是盛大文学举报罗立有违规经济行为,涉嫌倒卖、贱卖作者版权。而据接近罗立的人士介绍,罗立被捕是涉嫌在版权交易中受贿20万元。

盛大文学后来发布公开信称将以法律的手段解决起点原核心团队的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主要有两个,除了罗立涉嫌违规经济行为,还有离职团队都违背了之前签的竞业禁止协议。“别说你爸是李刚,李刚本人又如何?”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开信的激烈言语明显指向创世中文网的合作者——腾讯公司。

盛大的表态旋即遭到业界反对。起点原总裁吴文辉在微博上表示罗立是“清白”的。前述接近罗立的人士也表示,罗立并未和盛大签署再择业的限制性协议。“罗立在这个行业做了10年,盛大只能用这种方法对其加以阻止。”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罗立在创世中文网上线的时间点上被捕,显示出盛大文学试图阻止有经验团队加盟竞争对手,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提前开战。

实际上,起点创始团队在今年3月开闹离职风波时,就有腾讯投资起点出走团队的传闻。记者获悉,腾讯投资两千万,并提供平台上的资源,包括漫画、视频、游戏等。腾讯网络文学业务负责人张蓉在双方合作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合作基于腾讯原创文学开放平台,腾讯的用户资源、云服务、数据及架构服务都将对文学平台和业务作出扶持。

如何良性发展

“夺神”之争越演越烈,对行业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露。17K小说网总编辑刘英就表示,首先是网站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和运营压力。网络文学行业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网站仍未盈利,现在网站可以依靠大企业投钱抢资源、占市场,但如果长期不盈利,就会面临后劲不足的危险。

网络文学要走向良性发展,依靠砸钱的恶性竞争显然不行。刘英指出,随着各网站的发展,抢作者会越来越难。文学网站应该建立完善的作家培养机制,培养自己的顶级作家。另外,行业要建立一种共同认可的人才流动机制。

网络文学行业间的较量短期内或难以停息。截至发稿前,盛大文学宣布通过私募融资1.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高盛及新加坡投资机构淡马锡,盛大宣布这笔资金将用于盛大文学新的战略。其中起点中文网将允许作者自主上架作品,与签约作品同样享有分成和奖励,作者福利将得到提升。

篇7: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网络时代,新探索

我国著名新闻学研究专家陈力丹教授,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其他国际共运的领导人关于新闻传播、宣传工作的论述所体现的思想。”[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总的看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然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新时期, 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 传统的媒介生态结构被打破, 新闻工作者也面临着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变。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使得编辑记者队伍越来越年轻化, 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良莠不齐。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新闻人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工作态度浮夸, 甚至为了追逐利益, 弄虚作假。被几代中国新闻人奉为圭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在网络时代大潮的冲击下, 渐渐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

2013年6月中旬, 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联合印发《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意见》, 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特别是当以往的教育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 我们应该调整思路, 针对现实环境的变化, 做出适时地调整。

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脱胎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我们知道:“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 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 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 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 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质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2]所以,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把握, 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一) 坚持党性原则

通过研究西方新闻业的发展史, 我们知道, 近代报刊的发展经历了政论报刊、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三个时期。马克思, 恩格斯建立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的时间正是处于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变的阶段, 因此他们的理论建构也经历了由自由报刊思想向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的转变。1894年, 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中的通讯《瑞士报刊》中说:“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 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而这种情况也不会破坏论战的自由, 因为每一个派别, 甚至是最进步的派别, 都有自己的机关报。”[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没有绝对放弃政治的报刊。这是由党的斗争性所决定的。我们说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 首要前提就是要坚持党性。这就是要求广大的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在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 对党性原则的理解应当结合当前实际。随着网络的普及, 大众传播媒介受到强烈冲击, 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开始变得模糊, 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就应当做到两个“把关”。一是要以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把关”标准, 开展报道工作。二是坚守职业素养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以审慎的态度对报道信息进行“把关”。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 才能在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找准方向。

(二) 坚持群众性原则

马克思于1842~1843年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建立了“人民报刊”的思想。他认为人民报刊的实质就在于它体现人民精神, 应当是人民呼声的表达者, 是将人民和世界真实景象连接起来的纽带, 并且他认为, “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没有这种条件, 报刊就会萎靡不振”。[4]由此可见, 马克思在阐述自己的报刊思想时, 是将群众观点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今, 网络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最有效的发声平台, 这既让更多人的声音得以表达, 但同时也为滋生不理性的声音提供了土壤。所以, 如何践行群众性原则就要求当下的新闻工作者充分理解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 做到“倾听”和“反馈”。所谓“倾听”, 就是要积极利用多样化的网络平台, 收集不同的声音。中国有句古话,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先进的媒介素养, 从海量的群众表达中找到有效的线索, 掌握人民群众的意向。“反馈”就是增强互动性, 想群众所想, 说群众想说, 引导群众理性发声, 并赢得群众的信任。

(三) 遵循新闻规律原则

很多时候, 我们讨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会不自觉地将它和“资产阶级新闻观”这个概念相比较, 这是不科学的。事实上,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也是建立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优秀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之上。马克思在1843年阐述报刊性质时说:“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 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 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 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5]从这里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倡导的新闻工作的从业准则, 与世界新闻业的准则是一致的。这就是要求新闻要具备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的属性, 以及符合新闻价值判断。进入到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 我们依然要秉持新闻规律的原则, 特别是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有效的甄别, 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 新闻工作不是简单的政治宣教, 仅仅依靠封堵这样的办法来处理新闻传播活动已然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并且最终损害的将是党的威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当前新闻工作的迫切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变得更加重大, 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 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互联网开始成为舆论的主战场。与此同时, 新闻事业也依托新兴技术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年轻编辑记者的构成比重增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缺位造成了部分从业人员党性动摇, 专业素质堪忧, 这样的情况对加强采编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平衡网络传播秩序的有力杠杆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 使得网络传播秩序成为政府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同时, 网络秩序的安定与否也成为衡量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指标。新兴媒体, 如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以及丰富多样的网络论坛使得信息的流通突破了“把关人”的界限, 各种观点得到自由表达, 信息环境空前繁荣。但与此同时, 各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流通也变得更加迅速, 危害更加严重。谣言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追溯这些谣言的源头和发展, 可以发现, 网络成为其最大的幕后推手。

2011年3月爆发的“抢盐风波”事件, 起因仅仅是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普通员工3月15日在QQ群上发出的一则消息:“据有价值信息, 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 并不断地污染, 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 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随后, 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16日, 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即发生抢购食盐的现象, 产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这个案例让人们认识到网络传谣的强大力量, 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让一则普通的谣言在一夜之间形成燎原之势, 对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美国传播学学者拉斯韦尔在总结传播的社会功能时认为:“传播具有环境监视的功能, 自然与社会是不断变化的, 只有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 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塔’的作用。”[6]

在网络时代, 媒体发挥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显得更加重要, 一方面, 政府虽然针对网络传播的特征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框架, 但是面对巨大的信息量,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观测盲点, 而单纯地采用一刀切式的治理方式最终受害的将是治理者本身。另一方面, 经过长久的发展, 媒介机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信息过滤机制, 并且其本身也是信息传播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大众传播媒介在网络时代将担负起更加重要的引导作用。现实环境的变化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以真实性原则作为信息选择的核心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切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网络流传的信息要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让未经证实的信息绝没有被发布的可能性。同时, 也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甄别能力, 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虚假信息, 运用信用度高的传统媒体平台进行纠偏, 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抗西方世界意识形态输入的有力武器

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 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加紧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以无端指责的方式挑起争端, 引发国内舆论的动荡。例如, 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对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发难, 营造中国在人权、环保、气候等方面的负面形象, 利用“藏独”“疆独”“台独”等势力抹黑中国政府形象等等。与以往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商品、资本输出不同, 这种意识形态的输出具有新的特点, 它通常是打着“文明”的幌子, 以推进民主自由、促进人权为借口, 干涉他国内政, 侵犯他国主权。比之单纯的资本输出, 它的隐蔽性更强, 危害性也更大。网络技术给这种观念输出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传播途径。这些披着民主、自由外衣的错误观点, 有着极强的迷惑性, 经过网络平台的快速发酵, 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批非理性的网络拥趸, 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当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出现一些矛盾和争端是这个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 但是如果这些问题被恶意利用, 则会促使矛盾激化, 最终必将危害整个改革发展进程。面对这样的形势, 作为社会舆论主要引导者的大众传播媒介, 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协调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媒体必须坚定党性原则。只有我们的媒体自身建立起清醒的认识, 才能揭露这些所谓自由、民主言论的欺骗性本质。

(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纠正新闻工作者行为失范的重要手段

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原则之一。恩格斯对报纸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刊载真正的新闻、真实的报道。”[7]然而, 近年来, 新闻造假事件却层出不穷,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2013年10月, 引发中国新闻界震动的“陈永洲事件”就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案例。2013年5月27日, 《新快报》刊发了记者陈永洲采写的《中联重科再遭举报财务造假记者暗访证实华中大区涉嫌虚假销售》一文, 报道了上市公司中联重科2012年在华中大区涉嫌销售造假。2013年10月19日, 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被长沙市公安局跨省刑事拘留。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应, 《新快报》于头版呼吁长沙警方放人。网络舆论一度呈现出对陈永洲一边倒式的支持态势。然而之后, 陈永洲招供认罪, 承认收受钱财, 报道作假。“陈永洲事件”是对中国新闻界公信力的一次沉重打击。正是因为对新闻媒介的信任, 所以在事件发生后, 当事人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然而, 当事件的真相被揭露, 这份信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新闻媒介是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 然而, 当新闻从业者为一己之利, 公器私用, 跨越新闻真实性的底线, 则伤害的不仅仅是被报道的对象, 而是会导致整个行业形象受损, 最终失信于民。所以, 在新闻从业者队伍中要时时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让每一个新闻人时刻秉持专业素养,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底线,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

三、转变观念, 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我国新闻界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通过对《解放日报》的改版, 以及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等重要事件的总结,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 形成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前进路线,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后, 在几代党的领导人对实践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推进。

(一) 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在要求, 时代在不断进步, 技术在不断革新, 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新闻工作者, 不仅要适时强化自身的工作技能, 更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正确指导工作实践。

按照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 截至2013年6月底, 中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4.97亿。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背后是整个网络媒介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数量激增, 从业人员的结构不断趋于年轻化。很多年轻的新闻编辑记者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指导意义, 认为其说教意味浓厚, 然而, 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结果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失去原则, 对工作的持续展开贻害无穷。中央电视台记者柴璐在参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之后很有感慨, 她说:“初闻要集体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有点疑惑。我们在学校不都已经听过课、考过试么?学新闻、学电视的人, 哪个不是从这条河里趟过去才上了岸的?如今工作十几年了, 反要重学一遍, 所为何来?但回过头再想想, 对于这条河的样子, 自己真的还记得吗?不得不承认, 模糊了。除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八个字, 剩下的几乎一片空白。像个徒步者, 擎着个巨大的水囊上路, 以为万无一失, 可天干气燥、路途迢迢, 倏忽发觉水囊已经空了。那么, 重新找到这条河, 装满我们的水囊, 就显得十分必要。”“很多时候, 我们来不及停下来思考, 在混沌中往前跑, 跑着、跑着就把自己弄丢了。理论指导实践, 认真地重学理论、反思理论,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 更准确地找到方向。”[8]

建立常态的培训机制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当务之急。应当在媒介机构内部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 并且按照一定的周期有秩序地展开, 不能只是在出现问题后临时抱佛脚。这种机制应当建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之上, 同时可以尽量缩短培训的周期, 做到常讲常新。

(二) 创新教育和培训的方式

以往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通常采用理论宣讲, 思想汇报的方式, 这种方式在特定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但是在进入到网络时代的今天, 特别是当教育对象已经转变为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新闻队伍时, 这种教育观念就显得陈旧了。2013年4月起, 在中央电视台内部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 对于创新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次活动首先确立了“信念、理想、责任”的活动主题, 围绕该主题开展领导授课、专家讲座、分组讨论、业务交流、回答试题、撰写体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看到,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 理论讲授环节的比重大大降低了, 取而代之的是参与式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 不同的栏目频道, 让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来进行自主的讨论。最后分批组织编辑记者“走基层”,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终的归宿点在于指导实践, 提高培训中的参与性不仅能够强化培训人员的理论认知, 更容易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得到更加深入的领会。

(三) 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我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的早期就十分重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毛泽东则用自身的实践证明良好的政治文化修养是开展好新闻工作的基础。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极大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 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网络等平台的出现, 让大众得以直接参与媒介内容的生产, 所以面对传播渠道, 读者身份的变化就要求传统的新闻采编人员转变观念, 对自身的优劣势要有清醒的判断和认知, 在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技能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培训, 网络时代信息的收集和鉴别能力更需要采编人员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理念, 才能在纷繁的网络世界激浊扬清, 发挥好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1版,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9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1版, 第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1版,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9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97.

[6]See H.Lasswell,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yman Bryson (Eds.) ,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ew York, Cooper Square, 1964:3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1版, 第3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68.

篇8: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一、作者队伍的构建与优化

作者队伍的构建与优化,是保证优质图书出版的前提及必要条件。构建并维系作者队伍并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学术品牌图书,需要编辑长期致力于某一学术领域,明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发展动态、从业人员情况、专家出版意向及市场需求,潜心而为。

1.专业结构:学术图书的特点首先是学术性、专业性,这要求作者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学术背景。我们都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专业分工已经非常精细,而品牌图书的出版,要尽量做到相关学科不同分支的全覆盖,这需要编辑深入了解此专业的结构构成,对每一位作者的专业特点、专业水平及相关专业发展动态了如指掌,有意地拓展不同分支领域的作者,并根据不同时期的选题战略不断地调整、优化作者结构。

2.层次结构:对于品牌图书的出版,既要拥有一批在学术科研领域影响很大的、权威的、一流的专家学者,也要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写作水平较高但知名度不高的普通作者。这是因为不同专业层次的作者,其知识结构、学科研究、关注点不同,权威作者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全面、系统、尖端、引领作用,而普通作者则更注重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对年轻读者的需求、市场的把握更准确。层次结构合理而丰满的作者队伍,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需求,从而大大提高品牌图书市场的占有率。

3.年龄结构:从品牌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作者队伍应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老中青相结合,形成梯队,根据书稿的内容特点,选择不同年龄的作者。以神经外科领域来讲,年纪大的专家作者大多功成名就,且多身居要职,通常很难亲自撰写。中年作者拥有工作实践经验与写作经验,能很好地理解并把握出版意图,是中流砥柱,但迫于工作压力及家庭负担,书稿写作时间少则3年,多则5年甚至以上。而年轻的作者虽然在经验上不占优势,但更了解年轻人的需求,更能准确地捕捉到市场的信息。

二、作者队伍的维护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作者队伍的维系也是如此,只有拥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出版社才有可能出精品、出效益,才有可能让品牌图书延续并优中更好。那么,如何维系并拓展作者队伍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尊重作者,以诚待人。尊重作者,就是尊重作者的作品。编辑对待稿件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能不改的尽量不改,尊重作者的原创性。对于重要的修改,要与作者商量探讨,充分尊重作者的意见。尊重作者,就是要诚实守信,以诚待人,努力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合同,及时支付稿酬,寄送样书。对于读者的反馈意见和社会反响等,经组织整理转告作者。无论是赞扬的还是建设性的,对作者都是一种“鼓舞”和“动力”,也是增进与作者交流的一种方式。

2.优化作品,用优质的作品留人。编辑要凭借自身过硬的编辑素质及专业功底,最大程度地履行编辑责任、满足作者要求,用优质的作品让作者满意,留住作者,这也是尊重作者的最好体现。同时,编辑要加强对装帧设计及印装工艺的学习及应用,让图书在内容、装帧、印装等方面做到有机的融合与协调,以提升图书的品质与品位。

3.加强感情交流,促进深度合作。编辑平时要加强与作者的联系,了解作者的工作情况,定期给作者寄送出版社的最新图书目录,特别是那些对出版社做出重大贡献的作者,在其生日或节日时,以出版社的名义发去贺电或出版社领导亲自登门拜访,以联络感情。

4.提高出版社声誉,用品牌吸引作者。出版社的良好声誉,是靠较高的图书品位、较高的图书质量来树立的。出版社在品牌优势凸显并独领风骚后,专业作者就愿意将自己的书稿投给该社,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不断地发展壮大。

另外,出版社还可以设立“荣誉作者”“作者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对那些做出重要贡献的作者予以奖励,其目的是鼓励老作者,这对于维护和扩大作者队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5.增加与学者接触的机会,壮大作者队伍。出版社要尽可能多地为编辑提供与社会、与相关单位及学者接触的机会及平台。编辑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出版特点、人脉特点等,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系,并利用先进的组稿理念,将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学者纳入到自己的作者队伍中。

学术会议、外出调研、老作者的介绍是寻找新作者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学术会议,是学科专家学者的聚会,在这种会议上,常常会涌现出一批掌握各类科研新成果的专家、学者。编辑人员应积极参加此类学术会议,主动与他们接触并建立联系。

三、作者资源的管理

图书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作者资源的竞争。而对作者资源的管理无疑可以帮助出版社维持、优化已有的作者资源,从而提升出版社的图书质量和盈利能力。

1.建立作者资源库:出版社要加强作者资源的开发,建立出版社作者资源库,并由专人管理。通常情况下,出版社与作者的联系是通过编辑个人完成的,这种关系往往比较松散。从整体和长远看,出版社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完善作者队伍的管理。根据需要将不同层次的作者组织起来,成立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编辑委员会等,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编制出版通讯寄发给作者等。专职管理人员或编辑要不断跟踪作者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及新作品,不断更新和优化资源库,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作者资源的价值管理:这里所说的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包括无法用货币表示或衡量的社会价值,如作者本身的知名度、作者所属单位的知名度或作者具备创作重大选题的能力等。一旦出版社具备了品牌出版的能力,其品牌图书一定会收获双效益,而且是丰盈的。要充分发挥不同作者的不同价值所在,从而让出版社品牌价值最大化,让收获丰硕而誉满业内。

nlc202309021216

3.作者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作者资源亦是如此,也会经历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退化期的过程。考察是相互的,一方面作者希望了解出版社的相关情况及出版社对自己作品的出版意向,另一方面出版社也在考察作者稿件的质量、作者的背景以及出版经历等。经磨合,双方相互信任和依赖程度逐渐加强,合作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从而顺利进入稳定期。当然,有时也会因为出版社的定位问题、作者的需求变化或合作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等原因,无法进行下一次合作,而进入退化期。出版社要根据学科发展、技术应用、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掌控作者资源的生命周期,以延长稳定期的时间,让品牌之花常开不谢。

四、作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出版社在拥有丰厚的品牌图书作者资源后,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资源潜力并有效利用,这会给出版社带来更大的效益,使品牌出版弥久坚固、丰硕悠远。

1.组建专家学术委员会,科学有效地开发选题。作者不仅是选题的实现者,同时也是选题信息的提供者。品牌图书的作者大多是某学科、领域或行业的专家或学术带头人,他们往往更能把握科研动态和行业发展及现状,了解同行关注的热点及真正需求,提出的选题建议往往更独到、更有针对性。尤其是一些引进的项目,他们对国外原作者的学术背景、国际影响以及原著在国外的反响等比编辑了解得更全面,因此由他们推荐引进的项目更有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讲,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对于他们提供的图书市场需求信息要给予足够重视,并作为选题论证的重要依据。出版社可以组建专家学术委员会,聘请有关学者专家参与选题的论证与决策,从而科学有效地开发选题。

2.组建专家编辑委员会,确保稿件的专业质量。有许多专家长期从事一线工作,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且又经常出版论著,对稿件质量、出版要求非常了解,出版社可以组建专家编辑委员会,请专家本人或专家推荐编审人员,帮助出版社严把质量关,以提升稿件的学术水平。

3.参与营销活动,延伸宣传效应。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中,各家出版社都非常重视市场营销工作,针对不同图书的特点,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不同形式的营销活动。学术图书由于其专业性强、读者定位相对小众,加之作者工作繁忙且低调,其营销活动与科普图书、畅销图书有着完全不同的操作模式。出版社要充分掌握学术图书营销的特点,对于权威学者的作品,要突出其作品的权威性、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及国际性;对于普通作者,则突出其作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巧妙地借力发力、借势造势,从而提高宣传效果,促进图书的发行工作。

4.开辟专业销售渠道,使图书发行更顺畅。对学术图书而言,图书的销售除了新华书店主渠道外,专业渠道、系统渠道不可忽视。可以通过作者在一些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的影响和关系,请他们提供专业会议、展览会的信息,或开辟相应图书的专业销售渠道。这样做,由于针对性强,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图书可以直接送到潜在读者面前,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发行工作也更有的放矢。

总之,品牌出版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图书作者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品牌图书的出版,影响着出版社的发展。出版社只有不断地提高编辑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把作者当朋友,才能稳住老作者,发展新作者,使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永保品牌出版的王者地位。 (作者单位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中秋节答题下一篇:行车规章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