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4-05-05

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精选7篇)

篇1: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医疗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公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也是上升的趋势,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作为骨科护士,面对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如何去化解,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和骨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骨科医疗的特点

骨科患者的特殊性:一是骨科患者绝大部分为创伤所致,病程较长,治疗后往往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二是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普遍较高,一般很难达到,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争议,而且在诊治前后都有影像资料可查,预后如果出现问题容易查找原因。

二、骨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1、骨科患者本身的不安全因素:患者自身行为的安全虽然与医方无直接的责任联系,但是关系骨科患者预后的好坏,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时间的发生。1.1 跌倒 骨科患者特别是下肢骨折患者,往往需要借助拐杖行动,地面光滑潮湿、患者较多、病房内设施多、卧床时间长等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跌倒会影响患者的恢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

1.2 坠床 骨科患者由于骨折、外伤,活动不便,卧床后往往由于其平衡失调、起床活动姿势不当,或者烦躁、年龄大、纠正失衡能力降低,从险境中敏捷的回避反应减退等原因易发生坠床。

1.3 压疮 骨科患者因疾病原因要求特殊卧位和绝对卧床,易发生压疮。压疮的发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护士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护士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实施治疗前或是治疗中仔细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或是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对于患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进行的配合给予明确的说明和指导,否则,容易引发纠纷。对于医疗物品的使用,如果其本身性能存在缺陷或是准备不充分,极易使操作失误,出现纠纷。护理记录应当客观真实,以防范医疗纠纷的角度看,还应该符合病例的法律性要求,否则一旦产生诉讼,需要承担举证不力的责任。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都有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时间,而且时间较长,所以护理人员对病患者的心理和精神辅导十分重要。护士的临床护理需要执行《医疗护理技术常规》标准,因此技术违规操作或是简化常规操作,往往会被认为没有忠尽职守,成为医患纠纷的诱导因素。

3、与合法权益告知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骨科病人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多,稍不注意就侵犯了病人的合法权益。

3.1 护士技术操作欠熟练,如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各种插入性操作不能一次成功,不能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不能把所学的技术和理论灵活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治疗、饮食、检查报告不关心等,都会诱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情绪,产生过激言行,引发纠纷。

3.2 给病人进行备皮、导尿操作时,未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暴露了隐私部位,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3.3 忽视相关陪护制度的告知;

4、与护理记录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4.1 重做轻记,受传统护理记录模式影响,重操作,轻护理记录,实施护理措施后不能及时记,对发生病情变化的观察、护理效果记录不全或漏记。

4.2 记录缺乏专科特点 有治疗用药的记录,而缺乏对危重病人如何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记录,或描述的与医生不相吻合。

4.3 法律意识淡薄、病情记录简单、漏时间、记录的衔接性差,上班次有采取护理措施记录,下班无护理效果记录。

4.4 与急救药品设备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对不常用的仪器疏于管理,出现故障延缓抢救、治疗,以及护士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纠纷。

4.5 与病区环境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危险品的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电源插座等检查不及时造成操作不当。

4.6 与健康教育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忙,使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及时性。如脊柱骨折的病人需要绝对平卧硬板床,注意轴线翻身病员因各种原因未按要求执行造成不良后果等。

4.7 与医疗费用有关的潜在风险,由于医疗保险体系的问题,病区经常有欠费现象,催费的问题中不注意技巧,对所收费用不能圆满解释,等都会导致纠纷。

三、防范医疗纠纷,规避骨科风险

1、加强患者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诫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等威胁患者自身安全的危险因素,防范于未然。同时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以及将要进行的治疗方法,对手术的风险和预后的效果再三强调,在患者本人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时与其家属进行沟通。

2、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后果的认识,护士能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经常利用晨会、交接班,或业务学习组织学习讨论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医疗纠纷,从中吸取教训,并针对科内工作中的缺陷或患者不满意的方面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转变服务观念,优化护患关系 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开展语言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等知识培训,加强护患交流,正确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多与病人和家属交流,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认真履行各种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以取得病人或家属的理解和认同。科室配屏风,对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应进行遮挡。注重做好健康教育,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建立融洽友好的护患关系也是化解护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4、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培训、护理书写的指导,规范护理记录 有针对性的进行专科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训练,对科内抢救设备操作人人过关,请本科医生作专科理论知识讲课。规范化的护理文件既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有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重要法律依据,针对临床护理文件方面普遍存在的缺陷,可通过晨会、例会、业务学习等形式反复强调护理文件在举证例置的重要性,并注意医护沟通,记录一致,护士长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依法执业 骨科护理过程中,其对象一般多为一些因车祸、烧烫等意外事件而进行治疗的病患,这些病患住院时间较多,恢复较慢,行动不便,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护理。所以,在骨科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要结合医生的直接治疗和护理人员的专业、专门和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方式。护理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求,坚持懂法、学法和用法相结合,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确自身的护理范围与职责。

6、提升沟通技巧 骨科疾病的患者一定程度上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能够使用专业的沟通技巧,开导和安慰病患。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科学知识的人文培训,将服务理念教育制度化,使护理人员提升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在原则性基础上灵活变通,与患者进行病情通告与医疗效果及功能锻炼指导时,特别要时刻注意与医生保持一致,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猜想和家属的曲解。

7、加强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保证抢救物品的完好率,切实落实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对药品定期清失效期批号,严禁混装现象。

8、提供便捷查账系统,坚持按物价标准收费,对病人查帐后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一旦发现多收费,要如实退还并致歉,对医疗保险不能报销的费用,应预先告知病人,以免造成侵权而引发纠纷。

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是一项服务与人的工作,它与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为了保障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必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作为骨科护士不仅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还要加强专科知识、技能,相关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篇2: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幼儿园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同时也是维持校园正常运行的常规工作。因此对幼儿园进行科学管理,能够使幼儿园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生活。相反,如果安全管理方面处置不当,势必会出现安全事故,给幼儿和家庭造成伤害。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能力较弱,因此,幼儿园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幼儿安全,实现安全工作无缝隙管理。

一、保教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一)玩具柜、桌椅尖角无防护

幼儿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操作区间活动较多,特别是自由活动时,幼儿间互相追逐打闹,及有可能碰撞在尖角处,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幼儿造成伤害。

应对措施:一方面采购物品时,对玩具柜、桌椅要有明确要求,不仅要写清楚规格型号,还要附照片说明,保证物品质量,禁止幼儿园自采价格低廉的桌椅、玩具柜。另一方面,实行安全教育目标常规化,每天都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方法,最终实现管理规避和幼儿主动规避相结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通道处的安全隐患

幼儿园的通道处是发生意外事故最多的地方。比如:幼儿园的楼道、厕所通道、活动室门口通道、大门通道等处,在阴雨天、幼儿如厕高峰期、幼儿上下楼梯高峰期等时段,由于人员密集,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应对措施:恶劣天气,提前开大门,采取家长流动式接孩子离园,在厕所通道口和楼梯门口放置地毯,既警示家长和幼儿防滑倒,又能使楼道保持干净整洁;在幼儿如厕高峰期和上下楼高峰期,安排专人进行值岗,负责厕所和楼梯秩序,确保各通道畅通、有序。

(三)活动室顶面墙皮脱落

建筑物容易出现墙皮脱落现象,一旦脱落,会给幼儿造成伤害。

应对措施:安排专人定期用竹竿对活动室顶面墙皮进行检查,防范于未然,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对室内外活动的管理

室内外活动中,尽管安排多人安全值岗,但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应对措施:建立硬件设施检查和维修制度,确保设施的安全;教师组织活动时要合理组织与管理,确保幼儿安全。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

首先,实施安全责任制度,责任到人,实行一岗双责;其次,必须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加强对安全责任体系中的细节管理,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形成一种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通过每天的安全谈话活动和生动形象的幼儿情境表演活动,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幼儿远离危险,并进行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

(三)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安排专人定期对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找出潜在的危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

篇3: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中几个重要的风险点

针对高职院校目前的管理状况,以及在运行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现梳理高职院校主要业务活动和风险点。高职院校的业务活动主要有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活动,具体可以分为:教学、招生、采购、收费、科研、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后勤托管项目等。下面就选择几个目前相对薄弱且重要的环节作为重点,探讨相关的风险点。

1.1 学生收费风险控制点

学生学费是高职院校除财政拨款以外重要收入来源,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学费收取业务中存在较多的风险漏洞,导致财政资金流失。这些风险主要有:缺少定期核定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和学籍变动情况;缺乏对学生缴费单据的复核;未对学生收费标准的依据进行公示,缺乏收费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内部审核;没有具体核实学生是否住宿;没有对符合收费减免条件学生进行审查并实行统一公示;收费单据、注册学籍人数和实际应收费学生人数核对不清。

1.2 固定资产采购与报废的风险控制点

固定资产在高职院校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央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出台,固定资产的专项资金投入与日俱增,同时也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1.2.1 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存在的风险点

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单的详细信息列示不全,尤其是采买原因不予说明或理由不充分;资产采购流程简单化,没有设立专门的采购机构,采购申请———执行———审核职能未做到相分离;缺乏重大固定资产采购可行性论证和会议集体讨论记录;存在突击使用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购置后的重复率和使用频率不高等因素考虑不全;固定资产验收缺乏有效的组织实施,参与验收人员结构单一;采购合同、验收清单和实物资产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1.2.2 固定资产报废过程存在的风险点

资产报废时缺少专业的技术鉴定,对报废的依据和原因说明不清;资产报废清单上对需要报废固定资产登记的信息不详细;资产使用与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资产使用现状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清就进行审批;没有对资产处置形式和处置结果进行公示,处置环节的参与人员单一;缺乏重大资产处置的集体会议讨论记录和处置程序公开化。

1.3 教学活动风险控制点

教学是高职院校主要的业务活动,大量频繁的专业技术实习更是高职院校的特色体现,然而实习必然会涉及经费的支出,教学经费支出的合理与否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和高职院校办学声誉,因此构建教学活动内部控制时应注重以下风险点: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监督是否相分离;教学经费预算制定标准;教学质量评估考核机制;教学督导的独立性。

1.4 科研活动风险控制点

科研是高职院校逐渐开始重视并且投入经费也逐渐增多的业务活动,经费增加也加大了财务风险,因此科研活动内部控制应考虑以下风险点: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会聘请专家结构的组成;科研经费各项支出的标准,经费支出是否有票据的审核;科研经费支付与审核是否相分离;科研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验收制度;科研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1.5 货币资金支付风险控制点

大部分高职院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涉及的大部分支付业务都是银付和现付,因此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应该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那么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应考虑的风险点为:费用支付报销时的多级审核;支付流程的分项控制;资产耗材报销的验收记录;大额费用支出的可行性论证和特别审批手续;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绩效审计;培训、会议、公务用车的“三公经费”支出的特别审批凭据。

2 针对高职院校存在风险点的控制措施

高职院校性质上属于事业单位,但在业务活动方面又不同于事业单位,因此在内部控制方面不能照搬行政事业单位控制规范,而应根据自身特殊业务活动和存在的风险点,设置符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措施。

2.1 设置流程控制

设置流程可以帮助梳理每个业务活动存在哪些风险点,把风险点按照可能发生的先后顺序用流程的形式串联起来,将有助于识别风险并加以控制。

2.1.1 学生收费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学生处发出收费申请;②教务处整理注册学籍的学生名单,经由教务处负责人审批,财务处负责人复审,交学生处和财务处;③学生处通知学生缴费,并组织收集学生银行卡信息交财务处做划卡准备;④财务处安排人员以划卡为主要收款方式进行收缴学费;⑤收费会计申领票据、打印票据并发放票据,将票据存根交记账会计进行记账;⑥记账会计复核票据存根与学籍名单无误后进行账务处理,并登记学费备查账。

2.1.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1)固定资产购置内部控制流程设计。①资产使用部门相关经办人提出购置申请,提交处室负责人审核;②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对资产使用部门提交的购置申请进行可行性审核,报主管领导审核和单位负责人审批;③对于重大资产购置(例:单价超过10万元,批量超过20万元)需经校委会集体讨论通过,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进行公开政府采购;④资产采购部门(或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采购,交资产管理部门验收入库;⑤资产管理部门根据验收单登记固定资产卡片账。

(2)固定资产报废内部控制流程设计。①资产管理部门发出固定资产盘点申请;②各资产使用部门盘点固定资产,发现有需要报废资产,提出报废申请,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批;③资产管理部门汇总全部需报废资产,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鉴定,提交报废申请报告;④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报废还需提交校委会审议,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⑤已报废固定资产报财务部门销账。

2.1.3 科研活动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科研项目负责人编制本科研项目经费预算;②科研处汇总全校科研项目编制经费总预算,报主管领导审核;③科研处组织由财务处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校委会审议,并报相关部门审批;④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报销,科研处负责每个科研项目的经费统计;⑤课题结题时由科研处、相关专家、主管领导、财务处等进行成果鉴定及审查预算执行情况。

2.1.4 教学活动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各系任课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编制教学经费预算;②各系主任审核教学计划和教学经费预算的可行性;③教务处汇总教学计划,编制教学经费总预算;④各系任课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并使用经费;⑤教学督导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评估教学质量,财务处审查教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2.1.5 支付报销的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各系、处室业务经办人持待报销的原始单据先到财务处对票据的完整性、核算金额和财务可行性进行审核;②系、处室负责人审核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并签字;③经系、处室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原始单据再经主管领导审核签字;④对大额支出项目还需经校委会审批并签订合同;⑤最后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的票据到财务处复审,交出纳报销。

2.2 注重制度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规范内部活动的各项行为,为高职院校存在的风险查缺补漏。目前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南》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设置《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规范》《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南》,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业务特点及岗位设置情况,订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需订立的制度有:《货币资金岗位责任制度》《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非税收入征收责任制度》《支付结算细则》《会议费、差旅费和餐费报销制度》《票据管理办法》《收费管理办法》《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度》《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固定资产请购审批制度》《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等。

2.3 加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应该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通过编制预算可以控制各部门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支付金额合规性。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未建立各部门的预算控制,也就是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的各项支出没有相应的约束限制,只要领导审批同意了就可以支出,而没有考虑是否有该项目的预算。这也增加了整个学院资金使用的风险。那么加强预算控制可以规避财务风险,进而降低业务风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是两上两下的预算管理体制,两上两下主要是学院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上报数与下发的控制数的两上两下,是主管部门用来控制预算单位的。我们可把这种预算管理体制应用到整个学院与二级院系、各职能部门,用核批的控制数达到对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通过设定预算,控制二级院系和各职能部门的经济业务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高职院校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侯万能.构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会计师,2009(7):44-45.

[2]郭小宁.高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J].内部控制与审计,2011(1):76-77.

篇4:供应链管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效益风险措施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对于供应链管理,有许多不同的界定,如有效用户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VL)或连续补充(Continuous Replenishment)等。这些界定因考虑的层次、角度不同而不同,但都通过计划和控制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合作,实质上它们一定程度上都集成了供应链和增值链两个方面的内容。

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

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二、供应链管理实施方式

供应链管理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中枢式、平台式。

中枢式的供应链管理实施通常由重点的某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巨头牵头。这少数的几个企业往往是某行业或某地区的核心企业,在某些方面是具有领导性或是垄断性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原始目标或者是为了解决这几个企业间的协同作业问题,或者是为了解决核心企业与外围供应商及代理间的协作问题。核心企业通常是供应链管理的投资方,当然也是收益最大方,因为在协同作业的模式上往往由其主控。外围企业通过参与这种供应链管理也是收益方。这体现在:它们同核心企业协同作业带来信息共享、通过参与造成自身的管理提升。

平台式的供应链管理实施通常由某行业协会或行业联盟牵头。其采用的模式通常为ASP,即由第三方定义协同作业模式,由其实施,并由其进行管理。企业是这个平台的使用者,并按照服务协议缴纳服务使用费。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供应链的参与者不具有太强的垄断性、供应链管理模式由多方参与定义、ASP方作为经营者投入高额成本。

其实供应链管理实施的两种方式是各得益彰的,有时候在运作模式上也是相互借鉴的。比方说在东南亚的电子与半导体产业就两种模式都有。台湾的Liton、威盛OEM厂商同Intel和Dell的供应链协同就是用中枢式模式;同样在东南亚较有名的E2open就是采用平台式模式。

三、供应链管理的效益

PRTM(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公司进行的一项关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调查(调查涉及6个行业的165个企业,其中化工25%、计算机电子设备25%、通信16%、服务15%、工业13%、半导体6%)表明,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达到以下多方面的效益:

1.总供应链管理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降低10%以上

2. 中型企业的准时交货率提高15%

3. 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25%~35%

4. 中型企业的增值生产率提高10%以上

5. 绩优企业资产运营业绩提高15%~20%

6. 中型企业的库存降低3%,绩优企业的库存降低15%

7. 绩优企业在现金流周转周期上具有比一般企业少40天~65天的优势

而戴维德·霍尔(David Hole)认为通过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在进入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新分销渠道、改善售后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程度、降低库存、后勤成本、单位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获得满意效果。

四、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分析

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总是联系在一起。

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比如说,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合作方有较强的“败德”意识,将会导致在供应链运行中较大的风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道德风险。再如,委托代理之间形成的合同是否恰当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合作双方相互讨价还价、协商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供应商的交货状况会有不确定性、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也产生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是导致供应链管理中出现各种风险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道德风险的根源。因此,规避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非常重要的。

五、供应链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特征,应该采取不同的防范对策。对风险的防范,可以从战略层和战术层分别防范。

1.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要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有合作伙伴,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因此,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应与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它是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求供应链的成员加强信任。其次,应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第三,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2.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决策过程

供应链企业之间应该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来消除信息扭曲,从而降低不确定性、降低风险。

3.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

对供应链企业间出现的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是通过尽可能消除对信息不对称性,减少出现败德行为的土壤,同时,要积极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机制,使合作伙伴能得到比败德行为获取更大的利益,来消除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4.柔性化设计

供应链管理中存在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企业间在合作过程中,要通过在合同设计中互相提供柔性,可以部分消除外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传递供给和需求的信息。柔性设计是消除由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引起的变动因素的一种重要手段。

5.风险的日常管理

競争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风险,因此对于风险的管理必须持之以恒,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要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出预警信号。其中“临界值”的确定是一个难点。临界值偏离正常值太大,会使预警系统在许多危机来临之前发出预警信号;而临界值偏离正常值太小则会使预警系统发出太多的错误信号。必须根据各种指标的具体分布情况,选择能使该指标错误信号比率最小的临界值。

6.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在预警系统做出警告后,应急系统及时对紧急、突发的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给企业之间带来严重后果。针对合作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的应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考虑这个问题。通过应急系统,可以化解企业合作中供应链管理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出现的风险,减少由此带来的实际损失。

对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所做的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在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供应链的基本研究思路都是基于国外的研究体系,而我国的具体实情与国外的供应链管理结构体系有一定距离,照搬国外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多元化经济成分这一国情。今后一段时间有必要开展我国的供应链管理与目前经济运作需求的匹配度研究。

篇5: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特殊天气或道路条件下安全行车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6年修订)

为进一步提高我厂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化解交通安全风险,尤其是特殊天气和道路条件下的安全行车风险,在厂交通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对特殊天气和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点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具体的安全应对措施,请认真遵照执行,确保交通安全长治久安。

一、特殊天气和道路条件下的安全行车风险

(一)阴雨或大雨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

1、环境阴暗,能见度差,驾驶员视野不开阔,视线不清,对前方人、车、物和道路状况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2、道路湿滑,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减小,附着力也小,制动能力降低;

3、遇转弯或紧急情况采取制动措施时容易发生侧滑、跑偏或甩尾现象;

4、行人和骑车人容易发生与汽车争道抢行、违章穿越马路、闯红灯等;

5、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道路塌陷、损坏以及路面积水等问题;

6、路面积水使路面原有的凹坑、危险点段或障碍物不易被发现;

7、路面一般有积水,容易导致车辆侧滑和控制失灵;

8、雨水密集的造成视线障碍,能见度下降,视觉疲劳,无法正确判断前方车行驶趋向及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二)冰雪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

1、飞舞的雪花影响驾驶员视线,雪花的强烈反射作用造成驾驶员产生眩目的雪盲,视力下降,导致判断失误;

2、起步困难,车辆打滑;

3、路面湿滑坚硬,车辆行驶时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减小,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随之减小,刹车制动能力降低;

4、遇转弯或紧急情况时,易直接引起车辆侧翻、追尾相撞甚至连环相撞事故;

5、上坡路段起步,由于打滑有时还会使车辆向后滑溜;

6、车辆易发生冻坏现象;

7、大雪使路面原有的凹坑、坑洼路段等危险点或障碍物不易被发现,影响行车安全;

8、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出现因路滑摔倒;

9、冬季路面磨擦系数低,外部气温低,轮胎脆,轮胎老化加速。

(三)大风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

1、车辆行驶阻力增大,增加车辆负载,影响行车稳定性;

2、行人或骑车人经常会因尘沙进入眼睛或大风对帽子及头盔或衣物的干扰、前方的吹落物等而分散注意力;

3、骑车人容易偏离本方线路左右摇晃行驶,与机动车发生碰撞;

4、车辆在超越前方大型车辆时,两车之间容易形成对流干扰现象,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5、大风吹倒公路边的树木,容易导致交通堵塞。

(四)沙尘暴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

1、道路能见度低,驾驶员的视线不清;

2、车辆行驶阻力增大,影响行驶的稳定性;

3、行驶中的重心过高车辆,还有被强大的沙尘暴气流掀翻引发交通事故的危险;

4、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四处逃避躲藏,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引发交通事故。

(五)大雾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

1、大雾笼罩,行车能见度差,严重影响视线;

2、驾驶员视野不清,视线受阻,不利于对前方道路状况和交通环境的正确观察、掌握和判断;

3、路上车辆和行人由于视线不清会出现抢道占道或不在正常道路上行驶上;

4、路面潮湿有水,加上轮胎胎面受潮,两者之间摩擦力减小,造成制动效果差;

5、驾驶员行车时易出现急躁情绪;

(六)高温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

1、驾驶员容易疲劳瞌睡;

2、人的应变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容易判断失误;

3、沥青路面由于高温曝晒变软变滑,使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降低,附着力减小,车辆制动力下降;

4、高温和高速运转摩擦的双重作用,容易发生车轮软化而产生爆胎事故;

5、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以至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不易被电火花塞的火花点燃,使发动机难于发动;

6、汽车水箱的温度居高不降,容量散发不出去,影响发动机的功率,甚至可能引起“自燃”、“自爆”;

7、车辆零部件膨胀变形,轻者会加速部件磨损,重者会烧坏机件;

8、高温高压作用还会引起发动机“开锅”、润滑系统工作不良、机件受损等机械故障以及油电路故障等。

(七)低温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

1、驾驶室内外温差过大,室内的空气凝固于汽车挡风玻璃上形成一层薄雾气体,使挡风玻璃透明度降低;

2、驾驶员视线不清,驾驶员因寒冷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对前方道路状况和人、车、物的正确判,手脚僵硬麻木,反应迟钝,动作灵活性降低;

3、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水容易结冰膨胀、撑坏系统管路;

4、润滑系统阻力增大、启动困难,行驶途中熄火后难以启动等等机动车辆自身的技术性能故障;

5、桥面容易结冰。

(八)夜间行车交通安全风险:

1、能见度低,驾驶员有效视野变窄,视力下降和视距缩短;

2、对光线尤其是强光线照射特别敏感,会产生视线盲区(背光区),容易撞上视线盲区内停放的车辆、行人或障碍物;

3、增加驾驶员观察难度,时间较长眼睛负担重,会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延长,还会出现视觉误差;

4、夜间是人生理的低谷期,容易出现疲劳而打瞌睡,其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技能相对受到影响,不利于驾驶员的正常发挥;

5、夜间道路上车、人稀少,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开快车的心理;

6、夜间行人违章现象较多,不走斑马线,自由行走普遍,干扰车辆的正常行驶,容易造成事故。

(九)湿热天气交通安全风险:

1、睡眠不良,驾车时无精打采;

2、驾驶员情绪易急躁不耐烦;

3、易出现随心所欲、盲目开车,赌气开车现象;

4、身体出汗多,肢体行动不灵活。

二、特殊天气和道路条件下的安全行车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的不良天气,所采取的削减措施不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方法是遇不良天气时不出车或少出车。在必须出行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一)阴雨或大雨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遵守交通规则,及时开启雨刮器,必要时开启灯光;

2、集中精力,严密关注前方道路环境、行人动向;

3、降低车速,严禁急刹车;

4、严禁急打方向,需要转向时,先减速,适当加大转弯半径,慢打方向盘;

5、与前车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与路边行人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

6、山区行车时要严格控制车速,尽量低速行驶;

7、避免涉水行驶,尽量选择安全的路面行驶,时刻注意路基的疏松和可能出现的坍塌;

8、按自己的路线行驶,尽量靠中间位臵行车,不要在路的边缘行车;

9、遇路面积水,看不清深浅时,需下车查看,确保安全通过;

10、雨水特别密集时,尽量减少出车,如在行驶中,可在安全地带作短暂停留。

(二)冰雪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遵守交通规则,减速慢行,集中精力,谨慎驾驶;

2、准备好铁锹、防滑链、三角木等防滑用具;

3、根据需要及时使用防滑链;

4、控制车速和与前车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是冰雪路面行车的关键;

5、路面上禁忌急打方向盘;

6、当需要转向时,请先减速,适当加大转弯半径并慢打方向盘;

7、为避免侧滑,双手握住方向盘,操作要匀顺缓和,起步慢抬离合缓加油,离合器松开得比往常要慢,油门比平时起步时要小;

8、起步时出现车轮打滑的现象,可挂入比平时高一级的挡位,如小轿车可用二挡起步,货车空车时用三挡、重车时用二挡起步;

9、上坡时尽量不要停车;

10、及时添加汽车防冻液,并注意车辆保温,必要时轮胎相互交换位臵;

11、不清楚的路段行车时,如出现雪覆盖路面,要停车下来查看,确认路面上无坑洼危险物时方可行使;

12、注意观察路上行人动向,主动避让行人、车辆,礼貌让行,不要抢道行驶,始终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

13、检查轮胎气压。轮胎气压不可太高,但是更不可过低。

(三)大风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控制速度,平稳行驶,行车时要注意防侧风;

2、注意观察路上行人动向,不与行人抢道行驶,超越行人或骑自行车人时加倍小心,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

3、发现路边行人或骑车人异常时,立即停车;

4、风力大时严禁超车;

5、发现路边有杂物或树木、树枝时及时停车查看,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四)沙尘暴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尽量减少出车,遇沙尘暴较大时,可在安全地带停,留待风力小时再行车;

2、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始终保持平稳行车;

3、重心较高的车辆遇沙尘暴天气严禁出车,已经在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立即将车辆停驶在安全地带;

4、密切观察路上行人动向,与行人或骑自行车人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发现行人四处奔跑时立即停车。

(五)大雾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开启雾灯、近光灯和紧急闪光灯;

2、集中精力,高度关注前方车辆及路边动向;

3、行车要增大跟车距离,勤按喇叭,时刻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

4、不要盲目超车,最好不要超车,如要超越前方停放车辆时,要考察此车是否在等待对面来车,如没有要狠按高音喇叭从其左侧低速通过,再靠右行驶;

5、当能见度低于看不见前面路面时,要将车移到安全地方停放,同时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等待情况好转时再行;

6、要保持心静,切勿急燥不耐烦,小心谨慎,必须做到靠右行驶,各行其道,遇有盲目开车者不要赌气,急于追随;

7、当遇有团雾时,要严格控制车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超车。

(六)高温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驾车过程中出现疲乏立即停车休息;

3、出车前要有良好的睡眠,保持旺盛的精力;

4、遇沥青路面湿滑时,减速行驶;

5、及时检查轮胎、轮毂,发现轮毂发热时立即停车降温;

6、及时散热,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保持发动机冷却液充足;

7、及时检查车辆,确保各部件良好;

9、发现车辆发动机开锅时,立即停车检查,补充冷却液,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停车休息,避免发动机过热。

(七)低温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开启暖风吹扫玻璃,始终保持玻璃清洁干净;

2、驾驶室内注意保暖,控制行车速度;

3、及时检查发动机冷却液,必须使用标准的防冻液;

4、注意发动机预热,途中行车及时检查车辆;

5、路过桥面时需缓慢行驶。

(八)夜间行车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开启远光灯、尾灯,会车时及时变光;

2、驾车集中精力,密切观察道路及路边动向,发现有不清楚的人、物及时停车;

3、眼睛疲劳时立即停车休息;

4、按时休息,严禁疲劳驾驶,无特殊情况严禁深夜行车;

5、严格控制行车速度;

6、密切注意夜间行人动向,发现行人自由行走或违章行走时及时避让。

(九)湿热天气交通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注意休息,保持旺盛精力;

2、保持心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出现急躁时可短暂休息;

3、集中精力,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安全责任,不开赌气车;

4、注意降温,保持清洁卫生,及时休息。

(十)山区滑坡或发泥石流的应对措施

1、如行驶路线经过已经发生山区滑坡或泥石流路段,则禁止前往该路段,重新调整出车时间或行车路线,避开经行危险区域;

2、如在行车途中经过突发山区滑坡或泥石流路段,首先要集中精力,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安全责任,首先避免车辆和人员停留在危险区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上级汇报现场情况,听从现场抢险组织安排,迅速、有序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3、行车时若发现已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将车辆行驶至安全地带,通过手机拨打“110”等电话报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雷雨闪电情况下不要拨打手机。在有条件的地点,还可通过路侧紧急电话报警;

4、一旦遇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后续车辆应避开高边坡等危险地段靠右侧依次停靠,观察道路周边情况,采取合适的避灾措施。一是在山区行车遇暴雨时,车辆要尽量靠外侧行驶,避免山体滑坡砸伤车辆,如遇道路被阻断,应将车辆放在安全地区并及时报警。雨中和雨后在山路行驶时,如遇山石塌落在路上,不要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自行清理路障,以免后续山石滑落造成人身伤害。二是驾乘人员下车以后,应观察泥石流的走向,不要顺着泥石流可能倾泻的方向跑,不要在树上和建筑物内躲避,要向泥石流倾泻方向的两侧高处躲避。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衡下滑,应待在基底稳固的高处,另外逃出时应尽量多带些衣物和食品。

(十一)行车遇铁路道口的应对措施

1、车辆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指挥时,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2、严禁车辆在铁路道口内超车、掉头、熄火和空挡滑行;

3、坚决不准在铁路道口内停留,万一在道口内发生故障,首先报警、报告上级和有关人员,并立即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再尽快将车辆拖离道口至安全地带;

4、冬季和雾天、雨天通过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时必须下车了解通行条件,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十二)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1、在驾车行驶中觉察到有地震时,应保持高度的镇静,防止由于恐慌而引起的混乱,引发交通事故以及随之而来的火灾等二次性灾难的发生;

2、慢慢减速,把车辆停靠在右侧路肩,关闭发动机。为紧急通行的汽车让出行车道路并防止发生相撞车祸,注意驻车地点最好不是在桥上或挖土形成的高坡旁;

3、停车后必须打开收音机注意收听交通情报,在未接到交通指令前,不要独自行动。在万不得已需要人离车时,应当留下车钥匙,以便于有关人员在需要时能移动汽车;

4、发现公路上的异常情况或者交通事故时,应通过紧急电话与有关方面联系或报警;

5、如处于城市道路或周围没有宽阔地可以临时躲避时,应该立即打开双闪应急灯,减速停车,将车停靠在路边,然后下车观察周围情况并找一个相对安全的位臵等待,直到地震过后再上路行驶至安全地带。

6、如在高楼旁边,组织人员趴在两台车缝隙之间避险。如在停车场遇到地震,而这个停车场周围又是高楼林立的话,则一定要立即下车,组织人员在两车之间的位臵抱头蹲下或卧倒,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较大物体先会压在车上,不至于直接撞击人身;

7、地震时不要进入长桥、堤坝、隧道,如已进入,则要尽快离开,如果路过的地方出现路面下陷,那么同样要停车并迅速离开车辆,寻找附近安全的地方临时避难,如果在坡上,驾驶员要将前轮向右或向左转一定角度,以防地震时车辆溜坡;

8、组织人员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进行躲避时,应尽量选择平坦、无高建筑物的地点,最好选择人多一些的地方,这可为后期的搜救提供方便;

篇6:医疗风险防范的认识及应对措施

医疗安全防范的关键对策是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使各个科室(部门)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2]。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每年年初我院院长与各个科室主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承包责任书,科室主任作为科室医疗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全科的医疗安全负主要责任。科主任按照责任书目标制定保障本科医疗安全具体的措施,确保一年的医疗安全生产,科室医务人员则按照措施进行医疗工作,切实做到医疗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到位。 2 开展医疗安全教育

在所有行业的道德规范中,医德特别重要,它表明医务人员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作为临床工作者,应该时时处处自觉地遵守医德规范。我院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会、多媒体示教等多种教育形式增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对新职工进行医德医风的岗前培训,使其牢记良好的医德是对一个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对全院职工进行普法教育,特别是对《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全员培训,并可以组织考试。让每一位职工都清楚须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规范一切医疗行为,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使职工树立三种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维权意识。只有意识到位,我们的行动和办事方式才会提高到足够的境界。 3 加强医疗缺陷监控

不安全医疗事件均潜藏在日常的医疗缺陷中,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点。因此,必须时时处处进行缺陷监控,以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医疗缺陷预警制度,科室一旦发现医疗缺陷可能或已经发生,需及时向医务职能部门及主管业务副院长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或降低医疗缺陷造成的损失;医务处应深入临床科室检查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医疗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另外,我院特别设立了医院法律室,设置了律师专业人员进行医疗纠纷的处理,尽量降低医疗纠纷对医院医疗工作的负面影响。通过上述努力,医院的医疗纠纷事故和赔付事故率可以下降10%~20%[3]。 4 严格实行技术准入和人员准入制度

对高新、高难、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我院要求科室向医务处申报项目,由医务处组织医院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评估是否有效安全,费用效率比是否合理,以保证临床医疗质量。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各级医生不得越级手术,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承担与技术职称相对应的诊疗工作,确保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

对于医务人员、实习进修人员、返聘人员等,我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技术规范,严格人员准入,同时加强全面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制度,坚决杜绝违反医疗操作常规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高风险科室(专业)及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

高风险科室的患者通常都是急、危、重,病情变化大,抢救工作刻不容缓,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医疗纠纷。ICU、急诊室、手术室等是医疗高风险科室。加强对ICU、急诊科、手术室的管理,重视急诊急救工作,可以提高环节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我院成立了突发事件抢救小组,提高高危患者抢救成功率,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并制定《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要求相关科室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科室的医疗事故防范预案,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保证信息的畅通。医疗纠纷以外科居多,针对这种情况部署各外科间的科间协作,加强对一些危急重患者治疗的科间会诊、支援协作,加强诊疗护理的通力协作,尽量减少医疗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急诊急救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和急救能力的训练,着重强化应急能力和眼前急救;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快捷、畅通、方便的医疗服务。 在工作中,我们突出重点,强化监督管理,针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检查。对于ICU、新生儿病房、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高压氧舱等重点部门,麻醉科、外科、妇产科、骨科等医疗风险高科室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于节假日期间、非正常工作时间以及患者转出、转入等特殊时间段和特殊环节,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防范发生医疗安全事故,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下降了50%~70%[4]。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对患者健康危害极大,可造成群体发病,给患者和医院带来很大损失。我院严把医院消毒质量关,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为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制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备数名专职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并要求取得全国医院感染管理上岗证;医院感染科作为主要的监控科室,每月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尤其对重点科室,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反馈科室,并帮科室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目标性监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科室人员的专题研究工作会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 对于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耐药菌监测、高危科室(内镜室、手术室、麻醉科、ICU、中心供应室)的消毒灭菌管理等,每月定期监测一次,并将结果上报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我院同比情况下医院感染率下降了30%~50%。 7 加强运行病历环节质量管理

病历既能反映医护质量,又是患者指证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失的重要法律证据,因此须加强病历环节质量管理,保持病历的客观、真实、完整,为医疗事故的举证提供科学依据,在医疗纠纷中占据主动。我院组织了多次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其中的要求和内容,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及时、认真地书写病历;切实提高三日确诊率,入院三日不能确诊的病例及时疑难病历讨论,尽快明确诊断,并做好疑难病历的记录;要求医嘱内容要与病程记录相吻合。同时加大病历环节质量的监管力度。医务处每月检查门急诊、住院病历和出院病历,对不合格病历的书写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5]。医务处定期分别举办医师和护士大会,对病历环节质量和医疗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增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我院的病历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合格率达到99.9%,而采取措施之前仅为80%。 重视加强医患沟通,重视社会沟通

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让患者对医疗安全进行监督和反馈还存在不少困难。目前很多大医院没有反馈渠道,患者不知道去哪里、跟谁反映自己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门诊一个医生一天要看几十名患者,每名患者只能分到几分钟,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患者反馈上次治疗后的感受。对于住院患者,现在也很少有医院进行患者出院后访视,坚持出院访视的医院也多是出于科研的目的,而不是为了与患者沟通。因此,医院应该建立畅通有效地反馈渠道,倾听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担忧和对疾病预后的期望,帮助他们获得对疾病康复的指导,改进医院的医疗流程和服务,使患者真正能够参与到医疗安全中。我院通过电话咨询、网络答疑、现场沟通等手段有效地解决了此问题。

新闻媒体应是医疗纠纷依法解决的倡导者和宣传者。弘扬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永远是新闻媒体报道医务人员执业精神的主旋律。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新闻栏目的雇用“记者”,为提高节目的卖点及炒作,对现行一些医疗纠纷的报道有失偏颇,有的医疗纠纷在未经专家委员会鉴定前,就草率发表了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有的为了制造新闻效应,甚至做失实报道。这也是当今舆论媒体需要修正的一个方面。因此我院在医疗服务项目公开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医疗项目及药品价格的透明度,让广大患者都能对照国家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核查住院患者“一日清单”,检查自己的缴费情况。做到安安全全治疗,明明白白消费。与此同时,培训广大医务人员,加强其新闻媒体的沟通技巧,让新闻媒体与医务人员共同宣传探讨人类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及高风险性,了解不同的患者由于个体差异,决定了医疗服务具有比其它服务行业更多的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引导社会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的存在。 9 加强医院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 公示服务信息,增进医患信任。我院开展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坚持住院患者费用清单制,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生“五个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同时主动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学校、医学咨询、医务公开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重塑良好的社会形象。

篇7:医院财务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医院财务风险分析

(一) 筹资风险

为提升生存空间, 走外延式扩张的道路, 购置医疗器械设备、新建病房, 增加床位, 或者新购地皮, 设立分院, 扩大经营规模, 以便在市场中嬴得一席之地, 各个医院不得不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现阶段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从银行借款, 此举势必加大资金的使用成本, 给单位带来沉重的债务压力。如果医院的外延式扩张不能与内涵式扩张相协调, 只注重规模, 不注重质量, 没有量力而行, 盲目举债, 势必造成营运资金紧张, 加大债务风险, 不仅达不到经营目标, 反而陷入财务困境, 增加群众的医疗负担。

(二) 投资风险

国有医院的投资, 大部分是新建分院或新的病房、医疗中心。对于这些新建的医疗设施,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不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 是难以产生效益的。新建医院不是开餐馆, 没有强大的医疗技术做后盾, 没有高水平的医疗专家和护理人才, 医疗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这对于以技术做支撑的医院来说, 无疑是致命的。对于医疗行业, 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周到热情的护理水平, 是竞争的制胜法宝。在投资扩张的过程中, 能够吸引来更高水平的医疗专家和护理人才加盟, 保持一线医生的技术稳定提高, 充实医院的软实力, 自然提高医院的声誉, 让患者慕名而来, 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果忽视这一点, 将会产生投资风险。

(三) 经营风险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需要采购大量医疗设备、器械、耗材、药品, 品种多, 金额大, 价格昂贵, 是商业贿赂的高发领域。近年来披露的一些医疗系统的大案要案, 已经屡见不鲜。医疗单位领导层、采购科和手术室是该类案件易发的三大部门;因为对单位新技术设备的采购、新技术应用过程中使用的试剂以及日常大量手术耗材具有建议权, 所以药品、设备的采购环节和手术专科对药品、医疗设备的使用环节又成为极易出现漏洞的两大环节。这种变相利用单位资源套取现金的财务舞弊行为会带来经营风险。

近年来, 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由于医疗事故产生的医患纠纷, 经常发生患者家属围堵医院大门索要巨额赔偿金事件, 不仅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也给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而我国目前针对医疗业务保险制度尚属空白, 对这种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损失不能从容应对。

医院是技术人才的聚集地, 医疗技术的实力决定着医院的发展前景。如果医院没有制订合适的人才激励措施, 造成人才流失, 使医院建立不起来独特的技术优势, 没有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门可罗雀, 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四) 资产管理风险

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高效运作, 是医院正常经营的前提, 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收费项目、采购的药品、器械名目繁多, 医疗设备价格昂贵, 拥有的资产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分散的特点。每天的人流量大, 产生的现金流也很大。由于现阶段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或虽有制度, 但流于形式, 执行不到位;责任心不强, 资产购置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 甚至受攀比或利益驱动的因素影响, 盲目或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等, 造成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 甚至闲置;保管不善, 造成资产的丢失、私自处理;流转程序不健全规范, 造成账实不符;热衷于购置, 不重视维护和效益跟踪。由此产生资产管理风险。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 加强领导, 健全职能

在院长领导下设立各职能部门参与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及时识别医院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 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害程度, 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对待各种风险, 按照成本效益原则, 分别采取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的策略, 或主动进行风险承担。如对医疗事故产生的医患纠纷, 可采取购买保险或按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医疗风险基金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对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进行审议, 及时督促整改。

(二) 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 寓管理于财务核算体系之中

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保证医院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起到决策依据的作用, 从而有效避免决策风险。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核算体系, 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 而且将内部控制根植于其中, 起到管理职能的作用。目前医院比较常见的管理模式是医院领导是一级管理中心、决策中心, 各级科室是二级利润中心, 同时也是成本中心。因此, 从内部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务人员的岗位设置, 会计各个核算科目之间的合理设置, 收入、支出预算体系的设置, 都要围绕着这个管理模式展开。财务核算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有机整体, 融于医院财务活动各方面和全过程, 关系到财务工作的成败。因此, 在实践中医院不能仅强调某一方面, 忽视其它方面, 而应在财务控制目标统筹下加以综合设计, 通过有效控制, 使医院财务活动按预期方向和目标有序进行, 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在资本结构设计中, 要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 既能通过债务融资, 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又能通过权益融资,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单位价值, 避免财务危机。

(三) 加强资产管理

健全医院收费系统, 保证每天的现金收入及时、安全、足额的进入医院单位账户。设立资产考核指标体系,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例如对各二级科室设立固定资产使用率、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等指标, 来考核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并与相关负责人的绩效、晋升挂钩。建立健全资产的“领用、折旧 (摊销) 、处置、报废”制度, 做到领用有签字、处置报废有审批、使用有收益, 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 做到权责相一致。

(四)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新一届中央政府上任后, 采取的一项有利措施就是加强审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一是要独立、客观、全面、公证地审查医院各项经济业务, 同时了解、监督、测试、评估医院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有效, 保证经济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业务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二是要评价医院是否达到了财务目标, 及时向管理层揭示、反馈医院当前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风险、薄弱环节与制度缺陷, 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以便进一步完善财务核算体系, 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综合效益。

(五) 建立全面预算制度

预算方案的编制要合乎实际, 从医院发展需要出发, 合理编制预算方案, 坚持以收定支、定额控制、指标考核、超支自补原则, 避免或减少计划外、无计划使用资金, 大力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围绕“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实行“全收全支”原则, 努力降低医院消耗成本。对于“三重一大”事件, 必须采取集体审议联签, 落实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于重要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采购, 应进行公开招投标, 增加财务操作的透明度, 避免暗箱操作。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相关文章:

骨伤科医案分析范文06-10

骨伤科考试范文05-19

骨伤科医院范文05-19

骨伤科病历范文05-19

骨伤科简介范文05-19

中医骨伤科范文05-22

骨伤科护理工作范文06-10

骨伤科汇报材料范文06-10

骨伤科诊疗方案范文06-10

骨伤科操作规范范文06-10

上一篇: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惩防体系框架构建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安全整改通知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