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24-05-25

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用10篇)

篇1: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造就一支业务精炼、业绩一流,富有科学理论、具备一定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成为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创造条件,同时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发展,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格局。

二、培养对象

各部青年教师

1.各部分配4个名额,建议自荐与推荐相结合。

2.近1~2年评过一级或二级的老师各半。

3.专业课与文化课老师各半。

三、培养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团结、民主、平等的思想,创新意识和改革热情。

2.过硬的班级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会做学生思想工作,能够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学风浓厚、积极向上、和谐民主的先进班集体。

3.扎实的业务基本功

(1)基本的学科教学要求:较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掌握学科教材教法,撰写出规范的教案,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2)细致的学法指导方法。要求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够与学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学法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爱学、乐学,继而能够自主学习。

(3)较高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在工作中总结,研究中反思,继而大幅度的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形成一个工作、反思、研究、提升的良性循环。

四、具体实施办法

1.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供有力的物质和精神保障。

2.确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3.选定指导教师,先由青年教师自主配对,再经教学领导小组审核。

4.指导老师和青年教师制订具体的指导计划和成长计划。

5.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加强同知名学校的交流,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尽量多地给培养对象提供听课学习的机会。

6.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每学期开展教学汇报展示活动,优先考虑培养对象参加县、市级评优课及两课评比。

7.建立考核制度,一学期指导工作结束,由指导老师提交本学期完成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具体材料,听课记录,修改的教案,以及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等。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业绩作为其本人年度考核、评优及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学校对指导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每学期末予以一定的补助。学校每学期召开一到两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经验交流会,对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双方职责

(一)被培养教师职责

1.认真贯彻师德规范,自觉执行师德标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主动争取指导老师的帮助,虚心学习,有疑必问。

3.每周至少听2节课。其中1节为师傅的课,1节为其他老师的课。提倡多听课,特别是同教材的课,做到取一家之本,采众家之长,创自己风格;

4.每月请指导教师听一次汇报课,确定具体时间通知教研室,教研室参与听课。

5.每学期在指导教师辅导下上一次部内或校级汇报课,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篇。

6.主动请指导教师协助分析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多向指导教师请教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7.学年结束时作好一份工作学习的汇报总结。

(二)指导老师职责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榜样。

2.学期初指导青年教师订出学期教学计划,每周检查青方一次教案。一学期随堂听徒弟课10节以上,课后及时评析,共同研究改进教法的措施;指导青年教师上汇报课1节以上。

3.每月为徒弟上1节示范课,每学期指导青年教师结合实践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指导青年教师每学期在部内或全校上一次汇报课,具体时间写入工作计划。

5.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竞赛和交流活动,并作好必要的指导

6.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分析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管理措施,传授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7.每学年写好一篇关于做好青年教师业务培养的专题总结。

六、过程管理

1.每学年进行一次师徒结对仪式,借此进行敬业爱岗和为人师表教育。

2.加强对实施过程中的抽查,严格考评环节,谨防走过场。

3.在青蓝双方完成考核工作后,及时进行青蓝工程总结。

篇2: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纲要为指导,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专业型教师为目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强化培训、检查和指导,使他们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力军。

二、培养对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三、培养目标:师德修养高,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改革的学习型、开拓型教师。

四、培养内容

学习意识、师德修养、文化素养、教育教学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

五、培养策略及具体安排:

1、注重师德建设,倡导诚信教育。

师德师风建设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坚持学习,认真贯彻《公民基本道德纲要》和《师德规范》,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成为“对教育忠诚,对工作热忱,对家长真诚,诚心诚意服务每位学生。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育人,真真实实提高,打造学校优良教育形象”的排头兵,成为对家长、对社会实现“诚信教育,文明育人”承诺的带头人。比工作,比奉献,求发展,尽早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2、突出阶段性培养重点,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青年教师从中师、专(本)科毕业到发展成为一名骨干或优秀教师,大体经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个重点:

(1)入门期(教龄0—3年)是基础性培养阶段。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

(2)成才期(教龄4—5年)是成就性培养阶段。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方向发展,在这个阶段可以培养更多的教学能手或教坛新秀。

(3)发展期(教龄6—8年)是发展性培养阶段。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具体分成四种类型:一是培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学术型教师,使这部分青年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发展;二是培养有正确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渊博知识的学者型管理人才;三是培养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理论、很强的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四是培养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高层次自我发展的其他优秀教师群体成员。

篇3: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1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

民办教师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因为他们的所处环境差别大,要想培养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根据他们自身特点和现状来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

1.1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同于普通高校,有着自身特点。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步普及,民办高校师资水平也基本达到了硕士研究生以上。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比重往往比较高,且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高,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教育,思维活跃,充满活力,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创新意识。青年教师也承担着来自社会方面的重压,大部分都有巨大的经济压力,例如,房贷、车贷、养育下一代、赡养老人等。这使得青年教师无法轻装上阵,把空闲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上来。民办高校的科研平台与普通公办高校也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民办青年教师学历高、理论知识全面,但缺乏具体的授课经验和技巧。

1.2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2008 年开始,民办高校发展的速度惊人,但是,民办高校自己的专职教师却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其他学校的兼职教师,而且年龄和职称配置也不够合理,存在“两头大”现象,即55 岁以上的老教师和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较大,35 岁至55 岁的青年教师比例特别小。这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也影响了民办青年教师的进步。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比重很大,基本上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一到学校就成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因此,要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以点带面,先培育青年教师骨干,以骨干带领青年教师队伍。要以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整体青年教师团队,以点带面,迅速改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质量,指引青年教师前进的方向,提高整个青年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青年骨干教师可以近距离接触教师团队,并起到监管、引领的作用。

2 民办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对策

2.1 给予青年骨干教师相应的管理行政岗位

青年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具有拼搏上进的劲头,给予青年骨干教师相应的管理行政岗位,会使青年骨干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和事业心,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这对其他青年教师也是一种激励,会使其竞相加入到青年骨干教师的队伍中去,从而不断加强自我、武装自我、完善自我。

2.2 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工资待遇

青年教师背负着重大的经济压力,提升工资待遇,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有利于使他们一心向前,以感恩的心回馈学校。当今社会,青年教师因为背负着巨大压力,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这更容易激发青年教师们不断前进,应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专业化程度越高,就应该获得更多报酬,同样,付出更多心血和智慧的岗位,也应得到更多回报。这样一来,青年骨干教师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在队伍最前面,引领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向前发展。

2.3 提升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要不断翻新,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要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站在专业领域的前沿。学习新知识、新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学校要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来调整各个专业的招生数量,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因此,民办学校在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时要多向定位、多向发展。青年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适应专业方向的调整和学科内容的变更,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应时人才。

民办学校要给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更多途径和平台。一般来说分两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以高等院校为主的学历提高教育,非学历教育是以高等院校、地方教育学院及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为主的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另外,青年教师自己也可通过网络媒体等现代继续教育的新途径来满足知识更新的要求。

2.4 提高实践能力

当前,国家对民办高校的定位发生了改变,转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而且近年来国家教育不断尝试转型,要转向应用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便适应工作岗位的各种需求。作为教师要走在学生前面,除了书本的理论知识,也要锻炼和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学以致用,给学生以启迪,以及正确的指导。要培养理论实践技能都过硬的教师,就要有计划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学校要在课程和时间上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和实践任务,让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前提下,深入实践,参加实践管理工作。可以把实践作为教师后续教育的一种,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缩短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教师要起好桥梁作用,不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完成教育变革,跟上社会教育前进的步伐。同时,民办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沟通合作,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相关人员来校讲学或乃至兼职任教,要周周有讲座、天天有实践。把校外人员请进校园来,把成熟的实践经验教授给青年骨干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学第一线并且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学工作者。要努力寻找校企合作的立足点,寻找双方共赢的基点,在此基础上再签订合作协议,达成共识,把教师实训锻炼基地落到实处。

2.5 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转让,是国内外高校科研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虽然现阶段达不到这个水平,但是可以以此为目标、为动力,逐步加强和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如果没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就不能使科研成果很快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从而影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所以要积极建立科研平台,给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更多机会。要以老教授带青年骨干,青年骨干带青年教师的金字塔似的传动,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何应林,陈丹.论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校因素[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4).

[2]宋宏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及培养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2).

[3]王斌华.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篇4: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2年)

一、指导思想: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保证。为此,我们认真贯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精神,并以实际出发,严格制订和实施我校骨干教师管理条例,为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区级骨干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骨干教师评选条例》规定执行。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制订学校骨干教师管理条例。

我校主要从骨干教师条件、骨干教师的义务和权利、骨干教师产生的程序等方面,认真具体地制订学校骨干管理办法。

2、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

(1)“严”字当头,宁缺勿滥。

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我们平时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和业务培养,把政治素质好、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研意识先进的青年教师及时吸收进骨干教师队伍。对已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要求敢于挑重担,具有创新手发展的目光,不能吃老本,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协作,在学术研究上有敢试、敢闯、敢于担风险的勇气,在本校起带和示范作用。

(2)分式协作,统一管理。

具体由教导处严格把好骨干教师的推荐、考核、审核关。党支部负责思想政治和师德修养方面教育,教导处主要负责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教研组负责教育科研方面的管理,由校长室统一管理。

3、努力创设条件,“铺路搭桥”,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的快慢与否,除教师的主观努力外,学校的铺路搭桥很重要,所以要千方百计地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成长机会,给青年教师搭好舞台,让他们很快成长。

①我们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即请一些教育专家、学者来我校作讲座,指导教学教研活动,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评课等,让青年教师从中汲取更多更好的“营养”。

②又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即让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或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听讲座、参观学习、培训进修等,不断地给他们“充电”,拓展其视野,开阔思维,使各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最终向高层次发展。

4、“压力化动力”,让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成才。

千锤百炼才成钢,让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挑重担,在不断实践中得到锻炼。

①采用“推出去”的方法,即让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基本功竞赛或评课活动,让骨干教师上好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

篇5: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总体目标

本计划旨在吸引、稳定和培养数以万计的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在提高教师队伍全面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制定青年骨干教师专门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实施原则

1.学校主体原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等学校负责。

2.项目引导原则。教育部将通过项目引导各地和高等学校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全面提高素质原则。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优先遴选、推荐业务突出同时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4.向中西部高等学校倾斜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养计划项目。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和重点高等学校为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培训青年骨干教师。

三、加强政策引导,切实使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1.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结构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列出专项经费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使各校每年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本校青年教师总数的10%。

2.将高等学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成绩和效果作为高等学校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高等学校进一步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在职学位提升,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及早参与主干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3.追踪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情况,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进行表彰,并作为今后资助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4.高等学校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整体学位层次,在招聘新任教师时主要招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5.要加大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努力扩大高等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规模,积极吸引出站人员充实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并积极安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全面锻炼,提高全面素质。

四、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教育部每年从列入国家有关重点建设工程的高等学校中选择若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作为开展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工作的培养单位,并根据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情况和学科优势,提出该校承担培养任务的学科、专业和招生计划。5年内为高等学校培养上万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水平。

2.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设立“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每年支持80名左右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对每个资助项目的年资助金额一般为5至15万元,资助期为五年,由教育部和高等学校按1:1比例配套支持。具体资助金额按申请项目的性质、申请资助金额预算和专项资金资助能力确定。

3.继续实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通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支持更多的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到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每年资助1000人左右,资助金额平均为4万元/人。资助对象为在国外留学三年以上并在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获博士学位后在外留学一年以上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4.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鼓励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加大力度选派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教育部通过“访问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项目以及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每年资助5000名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博士后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其中,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和学校按1:1配套资助;3000人以国家留学基金的名义派出并提供旅费,学校提供其他费用或争取对方免费。

5.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设立“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金”。在学校申报基础上,遴选国内重点高等学校的重点科研基地、优势学科、专业接收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教育部宏观调控的方式,每年选拔1000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高等学校参与科研工作,跟踪学术前沿。

6.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各区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举办“学科前沿和专业知识高级研讨班”。每年培训教师2000人。

以名师巡讲和精品课程推广使用为主,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教师培训(讲习)班;围绕“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举办“两课”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每年培训2000人。

五、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日常实施工作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牵头负责。

篇6:兰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我校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的展骨干后备力量。

为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水平,造就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以“让教师与时代一起进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

二、实施范围

1、在我校任教,年龄在40周岁以下,重点是有培养青年教师。

2、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学科教育教学带头人、先进工作者优先。

3、师德优良,敬业精神强,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秀者。

三、总体培养目标:

1、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尊师爱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改革意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培养骨干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教学的发展趋势,熟悉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性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

3、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青年、骨干教师学科的专业素养,提升新理念下学科教学水平,创新教学设计,为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4、通过培养,使青年、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成为我校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的典范。

5、通过培养在使他们在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中成为我校一线骨干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够独挡一面。承担起我校教学的主要重担,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6、使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较强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能独立完成各自学科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课题和教改实验。

7、促使青年、骨干教师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提升自己,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共同成长的远景。

8、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心得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

通过努力,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

四、分级培养目标

(一)、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2、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为青年教师的校内外培训铺路搭桥,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力度。

3、明确具体工作和努力目标,对青年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求青年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保质保量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4、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落实培养规划,为他们聘任思想作风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基本的教学关。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严格把关继续开展导师带教工作。使广大青年教师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和提高。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每周集体备课。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多交流,在工作、生活上多关心指导,督促青年教师爱岗敬业,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骨干教师。

5、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科研,树立“教学即教研,问题即专题”的意识,积极投身新课程教学研讨,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努力培养教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论文等。

6、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办法。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

7、抓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常规,通过组织竞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同时,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8、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支持与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针对某一学科进行进修学习等,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骨干教师的培养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钻研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等方式。

培养分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主要以校内培养为主、教研组培养为重点和校外培养为辅导,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性与专业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采取跟踪问效的形式,有效管理,及时指导,重点考察,全面考核,保证培养的质量。

(一)校外培养。

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

1、鼓励骨干教师采取不同方式提高自己学历,目标是越高越好。

2、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3、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研讨会、观摩会,拓展教师的视野。

4、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

5、鼓励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

6、与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撰写心得体会。

(二)校内培养。

立足于工作实际,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前瞻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统一标准和按需施教相结合,整体提高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1、第一阶段:确立培养名单、培养内容和方式。根据我校的特点,结合学科特色,由各教研组推举骨干教师名单,教导处进行考核、筛选,然后通过听课、座谈,全面考核,最终确定骨干教师名单。

2、第二阶段:通过自修、参加讲座、教学实践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水平。

骨干教师校内培养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

(1)有针对性的讲座。(2)上好示范课与观摩课。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动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扎实落实。每期在本专业或本教研室开展一次示范课或观摩课,真正达到骨干教师的示范性。示范课应强化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对教师备、讲、批、辅、考等环节都应规范、科学、合理。教研组听后,应进行集体研讨,加以反馈,指导。

(3)加强听课、评课。骨干教师听课应有硬性指标,每周都要听课,做到听课有记录,有建议。通过他们的带动,要在教师中掀起互听互评,互相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热潮,让新老教师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4)加强自修。

每位骨干教师要加强自修,要有实际的自修内容,有定期的自修笔记。(5)开展优秀教案、优秀课等评比活动,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使其在实践中,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第三阶段:培养评估与成果交流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骨干教师所上的示范课、上交的材料,如教学论文、心得体会、读书笔记进行评审考核。对优秀的成果进行观摩、交流,适当时候进行公开展示。

4、骨干岗位要求:

A、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B、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本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C、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D、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和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主动承担一般教师、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和提高。

E、每学期至少在本教研组开设1次示范课或观摩课,或在全校开设1次公开课或观摩课。

F、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写作等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教改和课题研究,主动申报教研课题。

G服从学校安排,主动担任班主任等职务。每学期撰写骨干教师工作总结,主动配合学校对骨干教师的考核。

五、定期抓好几项工作:

(1)开展四查:查对《新课程标准》的熟知程度,查备课,查作业批改,查辅导学生。

(2)抓业务培训:抓教学“六认真”工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情况。

(3)利用教研组活动,为青年教师创设教学平台,抓好一些活动。如:钢笔字、粉笔字比赛,创优课评比,说课、研讨课等等。

六、主要活动安排:

1、制订工作计划。

2、教师上岗前培训(结合每年区教育局教研室:新教材培训、新教师培训)。

3、随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4、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请专家、校级交流)。

5、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七、管理和考核:

骨干教师考核是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制定、管理,各教研组密切配合、落实。培养过程采取动态管理,定量考核,做到有标准,有落实,有检查。

篇7: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高专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以自我为中心, 极其缺乏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学校在科研的要求力度也不够造成了教师除了教书外, 对其余的包括科研在内的工作缺乏热情和兴趣。这使得整个教师队伍在业务上的合作太少, 缺少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企业中所强调的团队精神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有极大的借鉴作用的。

中青年骨干教师则是建立这样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 是各学科教学研究的领头雁, 是学校教育的大梁。因此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使他们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 积极进取, 锐意创新, 带动起培养青年人才和学校教育发展的重任,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意义

1.1 是高专院校以及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所决定

1999年, 我国仅有高专院校161所。到2007年, 数量已经达到1 109所。以高专院校为载体所承担的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高专院校的发展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相比较, 在总体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从政府对其财政投入的力度上看, 还是从其自身发展的水平上以及社会对其的认可度看, 高专院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处于劣势。这使高专院校对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很多制约因素, 如经济条件、教学科研环境、培养渠道等。但有困难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停止不前。整体水平上不去, 可以局部先发展。集中力量先培养教师队伍中热情高, 脑子活, 接受新事物快, 急切想向国内外高水平看齐, 敢于挑战自我, 自强向上的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教师。以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1.2 以点带面, 抛玉引玉

近几年高专院校对教师的需求持续增加, 补充的教师大多数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科生、研究生。工作经验不足, 又疲于应付教学常规, 教师队伍涣散, 各学科以邻为壑, 缺少联系, 缺乏有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 青年教师的成长缓慢。这种状况的改观有赖于形成一个气氛和谐、融洽, 又积极向上的教学科研环境。一个关键性的举措就是培养一批不甘现状, 愿意继续发掘自身潜能, 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且能无私的带动整个队伍一起上进, 能使教学科研活动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用他们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 气氛活跃, 信息畅通的教学科研氛围。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灵魂、核心人物, 成为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

2 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方案

2.1 确定骨干教师

一方面, 由于高专院校短时间内不能克服制约其迅速发展的各种因素,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没有条件全面展开;另一方面, 要能起到骨干、带头的作用, 也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有这样的潜质。所以必须得从教师中选取能但当此重任的理想人选去培养, 才能达到培养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 还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科、学校的发展。

基于骨干教师自身所承担的责任, 在人员的选配上一定要制定一套公平合理、严谨科学的筛选标准, 藉此能将有才气的人推上需要他的位置, 以尽其用。

(1) 年龄应控制在45岁以下。

这是人自身生理的限制所决定的。

(2) 有一定的科研基础。

包括专业基础扎实、科研成果突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独特见解和成就, 在本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有一定的威望。

(3) 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具体体现为热爱自己的专业, 有开拓创新的思维, 有自强上进的品质和热情。

(4) 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有一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能产生激励和导向作用, 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 能组织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围绕在自己身边, 干成一番事业。

2.2 确定培养方向

可根据教师自己已有的的专业方向和兴趣, 结合院系学科建设的需要, 确定好培养方向。属于基础研究的教师, 尽可能送往在其专业研究处于领先水平的科研机构去学习;属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考虑送往和其技术相对口的知名企业学习等。根据专业选择适合自己培养方式, 且所送往的院校、机构应该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内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准, 学术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在社会上有很好的知名度。这样接受培训的教师本身的起点已经较高, 在这样有成熟经验的机构中能迅速切入正题, 少走很多弯路。不管从教学、科研, 还是从为人处事上都能受到严谨、良好的教育。

2.3 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大学学习进修

为了能及时掌握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 学习其新知识、新技术, 了解新设备, 应该尽可能多的听取兄弟院校举办的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 参加讲习班, 和学术会议。

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一方面, 学校应该及时的给予通知, 另一方面, 教师自己也应该注意建立本专业领域的人际网、信息网, 相互之间能及时沟通, 传递咨询。一般, 一些著名院校在假期都会请一些国际知名人士来本校讲学, 如果专业相近, 都应该去学习。

通过这些交流, 不仅可以迅速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 还可以通过个人创造机会增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1) 资助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大学或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著名教授、研究员处做一定时间的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学位。

(2) 选派教师到著名院校参加合适的学习班, 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

(3) 鼓励教师和兄弟院校的教师联合申请项目, 搞科研。

从以上方面的学习, 不仅可以在专业上更上一个台阶, 更重要的能学到一些新思想, 新理念。

2.4 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进修

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学术领域本来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领域。不论从其发展的出发点还是从其发展的目的看, 都和沟通交流分不开。同时, 社会的发展给学术的交流提供了许多快捷方便的渠道。这也使得学术的沟通交流以以往无比的速度和便捷的方式进行。西方人和东方人在好多事物的处理方法和思想都有很大的差异。在科研上也有好多值得借鉴之处。比如国外高校的教师之间有一个很好但不成文的习惯, 就是喝下午茶。当然, 喝下午茶并不是仅仅为喝茶而喝茶, 而是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很重要但非正式的方式。据说很多震惊学术届的学术结果都是在喝下午茶交流时产生的灵感的结果。

(1) 支持青年骨干教师争取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2) 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以单位公派出国 (境) 进修、合作科研和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

2.5 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实践, 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专院校的骨干教师一定不是只会口若悬河的做纸上谈兵, 遇到真刀实枪的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的文弱书生;他必须是既能深谙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 又是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行业的较为资深的行业技师。这样的要求也是专搞职业教育的高专院校无可质疑, 也不能推脱的必需要有的东西。一个没有行业背景的职业教育院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当是可想而知。

必需要派送教师到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实践。学校可以考虑联合社会力量来办学, 选择合适的企业、公司,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分批的选派教师到合作单位见习, 也可以请企业中的优秀技师直接到学校讲学, 对教师进行面授;另一方面, 企业若有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可以交付学校进行研发、改进。甚至有可能单位还可以成为学校毕业生实习的可靠基地, 而学校可以为单位提供直接可以进入生产线的优良的毕业生。既解决了单位进人的人事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互惠互利, 双赢的目的, 形成一个供需和谐互动的良性循环。

2.6 完善培养机制, 唯才是用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 以保证教师能及时有效的, 保质保量的得到进修, 形成教师培养的一个良性循环。

2.6.1 资金来源

(1) 学校每年在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中安排作为派出培养的基金。

(2) 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3) 鼓励学院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合作科研、联合带研究生等途径争取国 (境) 外单位资助, 落实青年教师学习、进修等费用。

2.6.2 鼓励政策

每年要有明确的培养计划, 包括选派专业、人员选拔、选派人数、培训期限, 费用使用等情况。

对有突出成就的骨干教师应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包括在年终考评、津贴分配、住房、解决配偶子女工作学习等方面给予倾向。甚至在评定职称上可以打破常规。青年教师有很大经济压力, 应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2.6.3 教师回馈学校, 学校给教师提供用武之地

培养教师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学校, 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学成归来的教师应该积极发掘科研课题, 创建实验室, 带动其他年轻人一起合作, 在做科研的同时, 逐步形成一支思维活跃, 群策群力, 能取长补短, 互相体谅, 互相帮助, 集思广益的科研队伍。在这个过程中, 骨干教师应充分发挥他的骨干作用。包括:

(1) 才思涌现, 发掘好的科研课题;

(2) 部署工作, 合理安排课题任务;

(3) 组织协调, 维持好科研的内外环境;

(4) 集思广益, 及时交流思想, 调整科研手段、方法;

(5) 任劳任怨, 带领好科研团队的大方向。

搞科研需要经费、设备, 在学校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学校也应该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所需的设备、经费, 尽可能保证科研、实验的顺利进行。使教师所学的东西尽快落到实处, 投入的能有所产出。一句话:知识本身不是生产力, 使用和应用知识才会变成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教高厅.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 (高专) 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2]5号.

[2]张爱华.论高专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途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

[3]刘茄, 赵军.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1 (11) .

[4]张甜.对建设“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之我见[J].希望月刊, 2007 (6) .

篇8: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6

赵 戈 小 学

2009年2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中青年骨干教师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5%,在中青年教师中,本科毕业6人,专科毕业16人,中师毕业1人。由此看来,学校中青年教师文化水平高,能胜任小学学科教学。工作中,这些教师热情高,精力充沛,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为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在全市工作的前头,学校必须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有步骤的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创辉煌的先锋队。

二、培养目标:

1、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通过培养进修,使这部分教师更加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培养新世纪的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真正走出一条富有开创性的教改之路。

2、努力丰富专业知识,在教学工作上要长流水,做到明确大纲,吃透教材,熟悉所教学科的有关知识。

3、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要发扬创新求实的精神,勇于探索,虚心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实行分工责任制,并定期进行培训。

2、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方式,让他们出去学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优质课,观摩课,教材教法培训,回到学校再举行公开课,教材教法培训等形式传达到全体教师,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积极支持,大力帮助。学校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做到精神上鼓励,时间上保证,经济上扶持,妥善解决教材在培训进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篇9: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申报 材料整理要求

一、材料包括:

》(一)《申请书》件(附件 2)

1、用 A3 纸正反双面打印和复印、骑缝装订,申请表格式、大小不能改变;

2、封面上学科名称: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附件 4)中的一级学科填写; 3、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按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填写; 4、近3 年代表性科研成果:指 2016 年 7 月至今的成果,请按代表性论文、论著、项目、奖励的顺序填写; 5、表格中所填写的内容请使用楷体,以区别表格原有字体。

(二)附件 材料 1、学位证、专任技术任职资格证目录 序号 证书名称 页码(重排页码)

学位证、专任技术任职资格证的复印件。

2、科研项目目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何时何单位鉴定结项(立项)

名次 页码(重排页码)

科研项目(校级以上教改项目和厅级以上科研项目)需要提供立项通知(证明)、结项证

书。

3、论文/专著目录 序号 论文题目/专著名称 何时何刊物(出版社)发表(出版)

刊物类别(核心、SCI、EI、CSSCI 等)

名次 页码(重排页码)

论文须是在 CN 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不含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代表性论文复印全文,一般性论文复印首页。

4、获奖目录 序号 获奖名称 何时何单位颁奖 名次 页码(重排页码)

获奖需要提供证书复印件。

二、材料排放 、装订顺序 1、《申请书》单独装订 1 份。

2、附件材料按下列顺序排序,分别装订成 1 份:封面(按照《申请书》封面的样式制作,“申请书”3 字改为“附件材料”)→学位证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复印件目录→科研项目目录→论文/专著目录→获奖目录→项目立项、结项证书复印件→代表性论文/专著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

复印件逐页标上页码(需按照顺序重新编页,不是原有页码),目录的“页码”一栏中要标注出重新编排的复印件所在页码。

三、报送材料时,需提交 纸质 《 申请 书》(附电子版,单独装订各)及附件材料各 1 份 份。

报送材料时,要用厚牛皮纸袋分装,将《项目申请书》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

表分别贴于袋的两面。

篇10:张集中专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培训项目基本情况

商洛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2012年初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于2012年10月20日开班, 2013年1月20日完成培训, 历时3个月。培训之前, 陕西省国培办下达的培训计划为50人, 实际报到46人。其中, 中共党员11人, 民主党派1人;男学员28人, 女学员18人;初级职称30人, 中级职称13人, 高级职称3人;高中学历1人, 专科学历9人, 本科学历35人, 研究生学历1人。学员来自陕西省10个市的46个中学。

二、培训项目实施的主要环节

1. 做好培训准备

首先是分析学员需求。受训学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 与培训应达目标之间存在哪些差距, 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可以解决受训学员知识、态度、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培训前对这些都进行了认真分析, 为开展培训活动提供了依据[2]。

其次是制定培训方案。该院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出了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培训方案, 明确了培训的时间、地点、主题、目标、原则、课程、模式、师资、教学计划、过程考评与成果考核等重要内容。

最后是做好后勤保障。该院后勤部门加班加点对10套公寓重新装修, 配备空调、台式电脑、沙发、茶几、席梦思床等生活设施, 每月发给每位学员生活补贴500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给学员公寓接通互联网以及校内办公网;成人教育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学员的接待、食宿、学习、生活等工作, 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 分工协作, 为“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严格培训管理

一是出台管理制度。及时制定了《培训学员考勤暂行办法》《培训学员考核暂行办法》《“国培计划”班主任职责》《优秀培训学员评选办法》等制度, 为加强学员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与此同时, 在培训中竭力培养学员学习的自觉性, 增强学习的内动力, 提高学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二是遴选优秀学员组建班委会。在班委会组织下, 成功开展了“羽毛球赛”“篮球友谊赛”“乒乓球赛”、参观考察等活动, 学员自己编排的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参加了学校元旦文艺晚会演出。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又陶冶了其情操, 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学校、学员与其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使他们很快融入商洛学院这个大集体之中, 强化了学员的归属感。

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训学员中有中共党员11人, 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经组织批准, 成立了商洛学院“国培计划”研修班学员临时党支部, 推选了支部书记。研修班的党员们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认真过好组织生活, 同时, 还带领全体学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广泛开展各种特色活动, 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 创新培训模式

在培训中该校对传统培训模式进行了突破和创新, 在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取舍和调整等方面, 充分体现了高端、新颖、贴近中学一线教学、贴近课堂、贴近受训学员实际的理念, 以提高学员教学技能。

其一, 科学设置课程, 优化知识结构。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学员需求, 开设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数学方法论选讲》《数学教育学》《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等6门课程, 为优化学员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

其二, 领略专家智慧, 开阔学员眼界。在遴选校内高水平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的同时, 先后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三阳教授,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数理系主任张雄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罗新兵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光明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罗增儒教授, 咸阳师范学院陈宝安教授, 省级“教学名师”、镇安县永乐中学张莉, 市级“教学名师”、商州区中学赵来智等给学员讲课。学员普遍认为, 这些教育专家的教学、讲座给他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 让他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解决了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开阔了学习视野, 更新了教育理念, 受益匪浅。

其三, 理论联系实际, 开展教学研究。基于教研相长的理念, 培训中授课教师引导学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要求每位学员除了结业考试外, 必须撰写一篇代表个人最高水平的数学研究论文。学校选派专家一对一进行选题、规范指导。截至结业时, 学员撰写论文49篇 (其中3名学员各完成了2篇) 。《商洛学院学报》为“国培计划”培训班学员编印一期专辑, 刊发了他们的教研论文, 学校将专辑寄送给省“国培”办、相关市、县教育局和学员所在学校, 扩大了教学研究成果的影响。

其四, 抓好实践环节, 提高教学技能。2012年12月6日至12月19日, “国培计划”研修班全体学员在商州区中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教学实践活动。商州区中学优秀教师以“影子教师”的身份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教法指导, 并为他们做示范教学。对“影子教师”的示范课, 学员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纳、总结, 并召开讨论会, 将通过培训和示范课教学所学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与“影子教师”的示范课对应, 学员们还进行了汇报教学, 提高了教学技能。

三、研修效果

培训结束之际, 我们就研修效果对培训班46名学员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参训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12个方面的“非常满意”值达到了88.67%。在住宿条件与服务质量、项目管理团队服务态度与质量、研修成果与收获、研修方式与方法选择等方面“非常满意”达到了95%以上。在教学设施与条件、研修资源、研修课程和活动安排等方面“非常满意”则达到了80%以上。

通过研修学习, 来自陕西省内各地的学员们汇聚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他们最大的感受首先是对课程改革的重新认识。以前一直觉得新课程改革没有必要, 通过培训后学员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他们认为, 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技能很差, 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获得技能, 正如古人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 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 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挫折, 他们都会去探索、解决, 而不是躲避。其次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反思。当前,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员们思考较多的问题。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所谓的“无定法”就是要求每位教师“教到老, 改到老”,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根据教学的实际情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不断完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存在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 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还没有达到100%, 尙存在不满意的方面, 培训的质量和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培训的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

在培训过程中, 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部分学校选派的学员与培训专业不符。“国培计划”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为青年教师, 但有些学校选派的教师年龄偏大, 甚至有个别的学校将不能正常工作有病的教师选派来参加培训,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训质量。而且, 由于多种原因, 有4名学员未能按时报到参加培训, 致使培训未按计划人数完成任务。

五、结论

通过调研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科学设置课程是搞好培训的关键。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和培训目标的实现。商洛学院成立了“初中数学国培课程设置”调研组, 深入到农村中学一线, 了解初中数学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进行反复论证, 科学地设置了培训课程。6门课程涉及的知识体系, 充分体现了更新教育理念、传递最新信息、探寻获取途径、掌握最好方法的培训目标, 在培训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第二, 遴选优秀师资是搞好培训的基础[3]。好的培训方案必须要由好的教师来完成。该校授课的一线优秀教师达到专家团队的40%, 聘请省内外专家10余人, 达到了专家团队的1/3, 他们都是相关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 不仅给学员带来先进的教学方法, 而且带来新的信息、新的教育理念, 为提高培训质量奠定了基础。

第三, 突出特色环节是搞好培训的生命。该校根据党章规定成立了“国培计划”研修班学员临时党支部, 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每位学员完成1篇数学研究方面的论文, 并在《商洛学院学报》上公开发表。这些独具特色的做法深受学员欢迎, 也强化了培训效果。

第四, 坚持服务到位是搞好培训的重要保障。该校将10套学生公寓重新装修, 配备空调、台式电脑、席梦思床等生活设施, 供学员居住, 并及时发放生活补贴, 千方百计为学员提供满意的饮食服务。图书馆为学员办理阅览证, 全天为学员开放, 给他们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成人教育学院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协调服务保障事宜, 及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 解决存在问题是培训可持续开展的有效保证。尽管商洛学院组织实施的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国培计划” (2012初中数学学科) 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要针对学员满意度相对不高的研修资源、教学设施与条件、主讲和指导教师水平等方面,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完善。同时, 要加强与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 解决参训学员不符合条件、不按时报到甚至不派人参训问题。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通过多方协商, 及时研究解决。只有这样, “国培计划”才能得以持续开展, 培训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克军.对提高“国培计划”实施水平的几点建议[J].教育探索, 2013 (5) :70.

[2]余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以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 2012, 24 (4) :39.

上一篇:学前班安全下一篇:学校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