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24-05-23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精选8篇)

篇1: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参考人数:47平均分:44.05 最高分:90.5 最低分:11.5 优秀率:4.26% 及格率:19.15%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考查内容上看,所学课文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视图能力为主。重点关注了地理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了地理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至第三章。试卷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连线题,第四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以读图填空为主,包括填空题、读图分析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形式比较多样,有所创新。共4小题,共计42分。从卷面知识点分布及能力要求来看,较为全面,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等高线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40分,20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50%,计20分。其中第7小题、第9小题、第10小题、第19小题得分率较低。第4、10、11题考察学生对比例尺的灵活应用,答题出现问题,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把握不准。第19、20题这两题考查地球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判断。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是:(1)对经纬网知识掌握不牢固。(2)教学中,两点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讲解不到位。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特征。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认真思考,白白跑分。第2、6题:本题考察地球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不少得高分的学生与认真审题并仔细分析是分不开会的。失分的学生原因是:(1)没掌握做题方法;(2)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没掌握。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计15分,每空1.5分,学生得分率为70%,计10.5分。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导致失分。较突出的有24题,学生记忆不准;25题,对比例尺的表达欠准确。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27题等高线地形的有关知识,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三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9题,考查的是经纬网知识,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6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该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1)该知识点难度较大,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欠佳。(2)平时练习不够,没能及时反馈。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

四、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同比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从这次成绩看临界合格生有9人,优秀生2人。

五、反思与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注重审题,特别是在相应图上填出有关信息,有部分学生漏掉题而不得分。

2、学生基本读图能力较差,如综合题的第27题和第28题是看图填空题,学生得分不高。

3、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29题得分低。从教师角度:

1、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3、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今后采取的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4、对于临界合格生,他们还是有一定地理基础的,在个别知识点上有欠缺,不扎实。我要找他们个别谈话,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和不足,予以弥补。他们距及格只有半小步,在失望之余我想他们也满怀希望,也许这半小步就是他们今后的动力,只要教师及时给与他们帮助、鼓励和指导,我想下次他们完全可以及格。再有注重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考试。这次考试反映出的一个弱点就是学生认为答案必须是他们平时背过的知识,其实有些答案就隐藏在题中,而他们却看不出来(也就是搜集信息能力不强)。

5、临界优秀生,他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的。他们错了一些本不该错的题,反映出答题时有些大意或是答完后没有检查。有的是在个别知识点上掌握不扎实,知识学得不灵活。对于临界优秀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改变死记硬背的学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适当地拓宽一下他们的地理知识面。同时也要强调他们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篇2: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郑小生

本次考试评卷工作已经结束,我对所任班级地理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及时总结了考试中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总结经验,查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地理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现结合本次考试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

本卷结构整体稳定,形式内容有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保持了连续性,体现了过渡性,突出了新课程特点。试题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和地理改革方案,灵活新颖,难度适中。本卷考试内容与已往有了更大的改进,紧紧围绕课本结合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大事件,综合考查学生析图、识图能力;判断、分析能力。

考试情况:平均分64.5分,优秀率10.7%。

二、题型及答卷分析

本次题型分二大题:单项选择题、综合读图题,单项选择题占50分、综合读图题占50分,相对较为科学合理。与往届试题比较,难度有所增加,部分内容还要涉及到上册的基础知识。

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分类分析如下:大部分学生一看到就有些不知所措得分的很少。与理想中的成绩尚有一定差距。结合日常教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客观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学中教师对所任班级每一节教学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效控制课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克服农村中学学生存在的所谓副科的错误观念影响,及时引导学生调节自我,全面认识地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课程观。综合部分学生答题得分一般,在答题中失分率不高,这与考题难度系数不大有一定关系。综合学生解答情况分析得出:学生对中东、东南亚等有关地理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缺陷。结合本学科教学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把课程目标分解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认真落实好学期工作中的教学规划。综合分析题有一部分失分率也较高,这与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有一定关系。结合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教材熟悉不够,读图和用图基本功较差,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其中大部分学生审题不细,在解答中表达语言辞不达意,甚至差的学生在做第13小题需要结合图形以及生活阅历来表达的更是不会分析。

三、今后教学建议

1、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辩论,少一些评判”“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篇3: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学科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命题)

试题难易分布情况:容易题88分,占73.3%;中档题21分,占17.5%;难题11分,占9.2%。比例约为7∶2∶1。参照哈尔滨市考试试题难易程度比例的要求,本试卷设置非常合理。

二、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由此表可看出此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占80%以上,题型全面,覆盖面较广。其中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各部分分值比为25∶8∶37∶50,比例合理。

三、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及最高的4道题分析

1. 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

(1)第14小题丢分原因是学生还没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知识不熟悉,平时的训练少。特别是这种说明文语言分析类型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不易答准。

(2)第15题仍然是考核课外的说明文知识,原因大体同14题。

(3)第17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掌握程度,这方面并没有超出范围,可是本题属于贬义词褒用的灵活题型。

(4)第21题是一道课内阅读题,本题答案是文本中表明主旨的句子,学生似乎能理解,可是找出的句子不够精练。

(5)第22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法。但出题者用逆向思维考查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平时训练少,学生遇到这种题有些措手不及。

2. 通过率最高的4道题。

(1)第2题考查字形,题比较简单,都是课内的。但本题本来有两个错别字,结果试卷只显示来一个,这就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

(2)第8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默写,也是课内的,因为平时训练多,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3) 第12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是此题简单, 二是练过多遍, 所以学生掌握得非常扎实。

(4) 第20题是课内阅读, 比较浅显。这类问题比较贴近生活, 学生感兴趣。

四、各层次成绩统计

分析:本次考试及格率较高,但高分段的学生太少,特别是四班的高分率较低。

五、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型

第6题:听着你的嘱咐,我体会到了温暖;,;想着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坚韧。下辈子希望你还做我的父亲。(要求:仿写句子,要求与前后两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此题是从歌词中节选出的,既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组织语言时更强调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本题的亮点就是渗透了情感教育。

第22题:(《散步》)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学习和借鉴,请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此题颇具创意,如果学生读不懂文本就说不出来,如果学生理解了课文但不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也说不出来。所以此题不单单考查一个知识点,还是一个综合型题。此题先说出写作手法再让学生举例子进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提醒教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这一要求。

六、学年前10名、后10名学生成绩状况分析(略)及提高对策

前10名提高对策:要求他们夯实基本功,提高字词方面答题的准确性,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扩大他们课外阅读量,积累美文。提高答题能力和速度。

后10名提高对策:强化基础训练,把重点放在记忆的扎实性和书写的工整性及准确性上,在教学中体现一定的梯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其学习能力。

七、今后的教学措施及对策

1. 注重基础字词的积累。

利用课内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古诗词背诵训练,使学生克服笔误现象。

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课内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并组织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督促学生多做阅读训练,尽量每天做一个课外阅读,并养成认真阅读、反思错误的好习惯。

4. 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

保证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赏读佳作, 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并积累好的写作素材。

5. 对学年前50名学生给予关注。

培养他们良好的竞争意识,并使他们稳扎稳打,逐渐缩小与学科最高分的距离。

6.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质疑、释疑、倾听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关于试卷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2.充分体现高中招生考试的选拔功能。

3.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际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所编的语文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让学生在学习中既学会动口又学会动笔,既要分析又要表达,既要重视课内知识,又要注重课外阅读。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分积累运用、阅读分析、作文三大块共28个小题。统一编号,每一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下面是编制试卷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表:

难度预测:容易题58℅;中等题26℅;难题16℅。

知识覆盖率:初中语文知识点约40个左右,编题的知识点为30多个,占80℅。重要的知识点基本覆盖,这些重点知识是:字的音、形、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应用,名著的基本知识,仿写,语言的综合运用,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思考,文言文字词积累,翻译句子,内容的理解,现代文的阅读,作文。

2.各板块知识所占比例。

四、试卷蓝图

1.突出基本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考查。

中学生学习语文不但要积累词汇,运用词语和句子,更要提高写作等综合能力。不但要会写会说,还要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这就要求中学生兼具课外阅读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试题时充分把握了这一点。

2.注重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考查。

文言文阅读以课内为主,强调理解和词汇积累;选取的文言文材料,难度适当,有积累价值。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外,要求文质兼美,篇幅在500字左右。选材于课外的,考点在课内。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

课内文言文考查如下所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亡居。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不筑,必将有盗; (2)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3)文中的父亲每次的想法都与他人不同,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注:(1)、(2)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3)、(4)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

现代文阅读考查如下所示: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2)第 (7) 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4分)

注: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不但易于理解,可读性强,又是一篇情感教育的很好材料。(1)、(2)题考查的知识点不但突出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突出教材的知识点。

3.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1999年开始,各地根据教育部关于中考语文改革指导意见,对中考作文题的命制采取了不设审题障碍、不限制文体的做法。几年来,作文题的命题更为科学,越来越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命题形式更加强调表现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以下作文题目: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注:两个文题任选其一,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两个文体都都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选取材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文题的宽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并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

五、提高编制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1.关于编制探究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来了。作为探究性试题是对原有的考试形式的一种挑战,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这对考试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语文的“探究”题如何编制呢?“课程标准”中“探究”一词是这样出现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考虑让学生探索什么,怎样探寻,最后可获得什么结果。可见,编制这种试题应遵循三大原则:有问题可发现,有问题可探究,有问题可得结论。

有问题可发现。即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必须让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应当是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同步的,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材料或背景中有所发现。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注: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读表格,根据表格中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把发现的问题作为结论总结出来填在横线上,即是本题的答案。此题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探究的空间。

编制此问题遵循三大原则。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解题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

例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注:此题源于课内阅读例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父亲指导主人公爬下悬崖,使主人公脱险的经过。父亲没有直接把孩子抱下来,而是指导孩子怎样往下爬。不但教会孩子的方法,也交给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这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探讨。

探究题不同于以往一般试题,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放飞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同时也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信息,教师可矫正教学。对于此题的回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检测了学生的认知情况;既是对知识的探寻,又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2.关于编制综合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方面内容,目前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3:下面是一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其中有200名学生参与调查。请根据调查情况,回答问题。(3分)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注:本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查。第(1)小题考查学生,根据调查统计就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写出结论。即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第(2)小题考查了学生说话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却使试题考查的指向性更明确。同时,这道题还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学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4:你还能举出类似“狼与鹿生死相依”现象的例子吗?请用文字叙述下来。

注:本课选自课外文章《狼与鹿的传奇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世上真有狼与鹿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美国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经过32年的科学考察,亲眼目睹了这一独特的现象。

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耳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为驼鹿生长繁殖需要吃掉大量的绿色植物,仅仅10年功夫,驼鹿由1 500只左右猛增到3 000多只,洛耶耳岛灌木稀疏,一片凄凉了。为了拯救洛耶耳岛上的植被,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实验———依靠四只幼狼来改变这种状况。起初,这四只幼狼遇到的是一个强壮而庞大的驼鹿“兵团”。面对强大的对手,狼队并不惧怕,而且还想出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攻击弱者。它们先在驼鹿群旁窥视,并不贸然出击,当发现有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变得孱弱的驼鹿出现时,它们便一哄而上。奇怪的是,周围强健的驼鹿并不惊慌,也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肆意地攻击可怜的驼鹿。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猛然朝一只饿狼冲去,最终被扑倒、撕裂、啃啮起来……此时,那些自私、无义的驼鹿群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当洛耶耳岛上的狼群达到65只时,驼鹿数量下降到650只,于是生物界平衡的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这时的洛耶耳岛又被绿色笼罩,草叶肥荚,得到充足食源的鹿群又开始强大。虽然狼的数量增加了16倍,驼鹿数量只有从前的两倍,但狼群的攻击力却大打折扣,它们贪婪地望鹿兴叹,几乎无从下口。

注:本题是在阅读中设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能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目的设计有新意,对于教学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3.开放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所谓开放性试题就是指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的试题。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例5: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前后语意连贯。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昼短夜长;,;冬飘瑞雪,新年在望。

注: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在结构上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多角度进行思考,不但考查其积累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彰显个性。

例6:第 (3) 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出男孩的“一番思考”的内容来。不超过100字。(3分)

注:此题为课外阅读,内容是写一个小男孩为妹妹勇敢献血的故事,表现男孩的无私无畏。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

总之,这种开放性题目不仅能考查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多向思维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4.实践应用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在试题中,要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注重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以写作为例。写作题将会更贴近当代生活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写作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在写作题的设计中不主张设置审题障碍,不会限制体裁(诗歌、戏剧除外,体裁不限),在写作内容上和写作体裁上给考生以更大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选择。考查的重点是,根据写作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立意新颖,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要富有个性,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鼓励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选题写作的可能性较大,题型上命题、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皆有可能,后三种的可能性较大。

例7: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本次作文不但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关注学生平时对语文的积累和运用,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开拓创新的空间。

注:两个题目,任选其一的出题方式,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此命题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继续增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遵循“课程标准”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体现基础性、应用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总之,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学科的命题思路应顺应时代,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真正使考试成为评价语言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

篇4:七年级(上)期末测试

A)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 Brad can play basketball. He wants to j____ the basketball club.

2. F____ is the second month of a year.

3. Jack Chen is Mike’s f____ movie star. Mike likes his movies best.

4. The runners are very strong. Because they eat a lot of h____ food.

5. We want to play tennis after school. But we don’t have tennis r____.

B)选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put, get, take, do, speak

1. “What ____ your brother ____ in the evening?” “He watches TV at home.”

2. He ____ on his jacket and goes to work.

3. “Can you ____ a little Chinese?” “Yes, I can.”

4. Which bus shall I ____?

5. He ____ to the bus stop very late. The bus leaves.

Ⅱ.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____” “Nice to see you, too.”

A. Nice to see you.B. How are you? C. How do you do! D. See you later.

2. “____. Can you spell ‘tiger’?” “____, I can’t.”

A. Sorry; SorryB. Excuse me; Sorry C. Sorry; Excuse meD. Excuse me; Excuse me

3. “Is the clock on the dresser?” “____. I can’t see it.”

A. No, it isB. No, it isn’tC. Yes, it isD. Yes, it isn’t

4. “When do you have P.E.?” “We have it ____ Monday and Friday.”

A. inB. onC. atD. for

5. “What time does Bob go to bed every evening?” “____.”

A. At tenB. In the eveningC. On MondayD. February 3rd

6. ____ Lili and Yaoyao have lunch at school?

A. DoB. DoesC. IsD. Are

7. “Joy, can you sing for the school concert?” “Sorry, I can’t. ____ I can play the guitar.”

A. AndB. SoC. ButD. Or

8. “I like that red T-shirt. ____ is it?” “It’s fifteen dollars.”

A. How oldB. How manyC. How muchD. How long

9. “What’s your sister’s favorite ____?” “Red.”

A. movieB. fruitC. foodD. color

10. “Where are the socks?” “____.”

A. They’re $5B. They’re on the bedC. I’ll take themD. I can’t find them

11. Lily plays ____ piano well, but she doesn’t play ____ tennis well.

A. /; theB. /; / C. the; /D. the; the

12. “____ the man?” “He is Kate’s father.”

A. What’sB. Who’s C. Whose’sD. How’s

13. “Let’s play soccer.” “____.”

A. Yes, I doB. That’s a good ideaC. Sorry, I don’tD. No, I don’t

14. “May I help you?” “____.”

A. No, you can’tB. Yes, pleaseC. Yes, you canD. Sorry

15. “____?” “Yes, I like action movies.”

A.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B. Do you like what kind of movies

C. Do you like thrillersD. Do you like action movies

Ⅲ.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 woman is going shopping. She is going by boat. The boat is going across(穿过) the river. Her basket is __1__. Oh dear!Look!Her basket is in the __2__. “Help!” she says. “Look!My basket is in the river.”

A boy sees the basket. He says. “Don’t worry! I can __3__ it!I am a very good swimmer.” He takes off his shoes and shirt. “Look __4__ my shirt and shoes, please!” he says and then jumps into the river.

A __5__ sees the basket.“I can go by basket!” it thinks. It gets to the basket. The boy __6__ in the river. “Where’s the basket?” he calls. “It’s over there!” calls the woman. “It’s behind you! It’s __7__ that duck!”

The boy gets to the basket. “Go away!” he says to the duck. The duck __8__ out of the basket and swims away. The boy takes the basket to the land.

“Oh, thank you!” says the woman. “Thank you very much!”

“Not at all!” says the boys. “__9__ you have my shirt and shoes, please?”

“Yes, here you are. Oh, what’s in the basket? It’s a duck’s __10__!”

1. A. cheapB. heavyC. fullD. empty

2. A. water B. boat C. ship D. land

3. A. cleanB. carryC. doD. get

4. A. after B. at C. for D. like

5. A. dog B. chicken C duck D. monkey

6. A. is fishing B. is swimming C. is playing D. is flying

7. A. next to B. under C. on D. behind

8. A. climbs B. comes C. jumps D. walks

9. A. Are B. Do C. Would D. Could

10. A. meat B. hair C. leg D. egg

Ⅳ.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1. Judy Robert is going to have ____ party.

A. a Teacher’s DayB. an EnglishC. a birthdayD. a Chinese

2. Judy’s telephone number is ____.

A. 87652390B. 88340921C. 86743169D. 23346156

3. You can buy a red T-shirt for ____ yuan.

A. twentyB. fifteenC. fiftyD. thirty

4. You play basketball well and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team. Please call ____.

A. 86743169B. 88340921C. 87652390D. 23346156

5. The movie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is very ____.

A. funnyB. tiringC. excitingD. scary

(B)

Tom and Mike are good friends. They are kind to children. They want to find summer jobs. One day, Tom tells Mike that Beidaihe Kids Summer Camp needs help with sports, music and computers. They are both very glad to hear this.

Tom can play basketball and volleyball, and he can swim, too. Mike can play the violin, the trumpet, the drums and the guitar. Tom and Mike like computers very much. Can they join the Summer Camp?

1. What does the Summer Camp need help with? ____.

A. SportsB. Playing games

C. Sports, music and computers D. Drawing pictures

2. Mike can play ____.

A. the drumsB. volleyballC. basketballD. football

3. Tom can play ____.

A. ball gamesB. the guitarC. musicD. the violin

4. What do Tom and Mike like? ____.

A. FootballB. ComputersC. SwimmingD. Sports

5. Tom and Mike want to ____.

A. help with sports, music and computersB. be good with children

C. get help from the camp D. join the Summer Camp

(C)

Dear David,

How are you? I’m fine. I’m in London, at the International(国际的) School of English. I’m in Class 3 with eight students. They’r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Spain(西班牙), Japan, Argentina(阿根廷), Switzerland(瑞士) and Thailand(泰国). Our teacher’s name is Henry Briscall. He’s very nice. He’s a very good teacher.

I’m living with an English family. Mr and Mrs Brown have three children. Thomas is fourteen, Catherine is twelve, and Andrew is seven. They are all very friendly, but it isn’t easy to understand(懂) them!

London is very big and very interesting. The weather is cold but sunny and the parks are beautiful! Hyde Park, Green Park, and St. James’ Park are all in the city centre (市中心).

English food is OK, but the coffee is horrible(讨厌的)!

Write to me soon.

Love,

Paul

1. The letter is from ____.

A. DavidB. PaulC. Paula’s classmateD. Not A, B or C

2. The writer’s (作者的) class has ____.

A. many studentsB. nine students C. eight studentsD. eight girls

3. The writer lives ____.

A. at schoolB. in a hotel C. with her classmatesD. at Mr. Brown’s home

4. What’s the writer’s teacher’s name? ____.

A. Henry BriscallB. ThomasC. AndrewD. Catherine

5. How old is Andrew? ____.

A. 14B. 12C. 7D. 9

(D)

Hank lives in a small town, but then he finds a job in a big city and begins to live there with his wife and his two children.

On the first Saturday in their new house, Hank takes his new red car out of the garage and washes it. A friend comes. When he sees Hank’s new car, he looks at it for a minute. Then, Hank turns and sees him.

The friend says, “That’s a nice car. Is it yours?”

“Sometimes!” Hank answers.

The friend is surprised. “Sometimes?” he says. “What do you mean?”

“Well,” answers Hank slowly, “when there’s a party, it belongs to my daughter Jane. When there’s a football game, it belongs to my son, Joe. When I wash it, and it looks nice and clean, it belongs to my wife. When it is not clean, it’s mine.”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T)误(F)。

( ) 1. Hank is Jane and Joe’s father.

( ) 2. Hank lives in a small town but he works in a big city.

( ) 3. Joe goes to watch football games in the car.

( ) 4. Hank’s wife can’t drive a car.

( ) 5. Only Hank washes the car.

Ⅴ.句型转换。(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I can see a nice bird in the tree.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he photo isn’t new. (改为同义句)

It’s 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Her coat is orange.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That woman is Jim’s mother.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here are two boys in the room.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比尔不会唱歌和跳舞。

Bill ____ sing ____ dance.

2. 请把这些课本拿到教室里去。

Please ____ these books ____ the classroom.

3. 我们的生物老师很严厉,但他的课确实有趣。

Our biology teacher is very ____, but his class is ____ ____.

4. 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That is a ____ ____.

5. 我们有各种颜色的外套。20美元一件。

We have coats ____ all colors ____ only $20 ____.

Ⅶ.补全对话。(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Lucy: Mum, can you see my pen?

Mother: No, I can’t. __1__ that on the desk?

Lucy: Let __2__ see. It’s my pen.

Mother: __3__ is your pencil-box?

Lucy: Oh, my pencil-box is in my bag.

Mother: Where is your bag?

Lucy: I can’t see.

Mother: Is it on your desk?

Lucy: __4__, it isn’t.

Mother: Look! Lucy. It’s __5__.

Lucy: __6__?

Mother: Behind the door.

Lucy: Oh, it’s here. I can __7__ it.

Mother: Lucy, you must look __8__ your things.

Lucy: Thank you __9__, Mum.

Mother: You’re __10__.

Ⅷ.书面表达。(A节5分,B节10分,共15分)

(A)

寒假即将来临,Mr Edward来长春举办一次假期活动,招聘具有体育、音乐、美术、电脑等专长的中学生志愿者。请你帮助Mr Edward完成下面的招聘广告。每空一词。

Volunteers Wanted

Are you good __1__ children? Do you like sports, music or __2__? Can you help kids learn __3__ to use computers? Come and __4__ us as soon as possible! Please __5__ Mr Edward at 5666888.

Bird Flying Activities

(B)

假设你是王英,你的美国朋友Jane给你发了一封e-mail, 介绍了她的生日,以及她喜欢的颜色、运动、食物等信息,请你给她回复一封e-mail,谈谈你的类似情况。

篇5:七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试题设计为两部分:选择题(60 分)、填空题(40分)。试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难度适中, 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试卷与去年相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二.学生成绩情况分析

七一班为例:90分以上有1人,80分以上的有0人,70分~80分的有1人,60分~70分的有9人,60分以下的有56人,不及格人数较多。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6、9、13、15、17、21和22题错误较多,其中6题的错误是由于没看清指向标的方向(虽多次强调指向标的作用,但学生容易忽略)。8属于没记清各大洲的轮廓。13 题属于补充内容,对于学生较难,此题错误较多。15题错在混淆什么是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17题把范围最广和人数最多没分清。21和22题属于拓展知识。总的来说,选择题不难,做的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强调的不够,另一方面是部分同学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二)、填空题第32题错误较多,此题涉及的知识,是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多错在没看清题要求。

四、从答卷情况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填空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为讲过就能记住的问题,不用强调了,但是从第 6、9、26和32小题来看,在教学上要进一步加强易考的知识点和读图能力的训练,尽可能的把图上所反映的知识找出来。并再三强调。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够,欠缺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有待加强,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也有待增强。

教学中应该多进行实例分析,不能纯理论教学。如世界地图的教学中,我多次强调了七大洲的界限,但讲解中我大多强调以两个大洲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而在考试中出现的却是以亚洲为中心的地图。由此看出,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不够灵活。通过这次考试成绩,我总结了之前教学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今后的教学我要继续采用学校倡导的三八教学模式,并且抓紧课余时间进班,随时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上做到精讲精练,每节课都要讲到、练到。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做到一切知识点都要落实到图上。通过平时的讲解、练习做到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地图。

篇6:七年级期末地理试卷分析工作总结

本次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考试的范围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试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题目难、中、易比例恰当,对地理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全面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考试内容都是七年级上学期教学的基础知识,涉及面广,有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气候特点及分布、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地图判读、经纬网的判读、五带的分布图等。如:第一大题的选择题。

二、注重运用图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本试卷充分运用文字和图像双重语言,突出学科特点,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原理或规律、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如,综合题中的第19题,根据所给天气预报图分析全国的`天气情况,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和过程的评价:

1、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理解资料、地图及画面信息等能力考查。如,综合题18题,根据所给的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记录,进行分析回答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解决所学的气候基本知识;第17题的判读等高线图,考查学生对有关地图知识问题的解决。

2、注重对地理知识灵活的运用。本次考试题,灵活性很强,即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第17题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2)判读河流流向和(4)选择从哪处爬山更容易。第20题根据所给资料在经纬网上,判断两点经纬度和方向。

3、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如第17题计算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和实际水平距离,是生活常见现象,将地理知识、测量和计算能力融合到一起对学生进行考查。开放性上表现在开卷部分试题,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问题。

本次测试的地理题,总体难度不高,有些题很简单,但从学生卷面来看,学生得分率并不高,如第16题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第21题填写地球五带的名称和分界线。从学校学生总体成绩来看,平均分为79.4,优秀率35.6%,及格率达到95.8%。

四、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注重审题,特别是在相应图上填出有关信息,有部分学生漏掉题而不得分。

2、学生基本读图能力较差,如第16题大洲和大洋有关知识,学生得分不高。

3、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第19题,读天气预报图分析天气情况,因为本题涉及到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内容,学生对我国地区分布不清楚,此题得分很低。

五、今后应解决的问题:

篇7: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试题覆盖面较大:本次试题覆盖了七年级下册的所有章节内容。分数分布较为均匀、考点全,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引领学生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

2、题量较大,小题分值较小。整套试题分三大类型,选择题25小题,配对题2小题,综合题4小题。考点全面,分数较细,其目的是使学生尽可能少失分,多得分。

3、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察:本试题以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但也对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推断能力进行考察。目的是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引领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试题的考点基本上出于教材中的叙述性文字,但也有读图活动题或教材以外的极少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主,但知识面要适当拓宽,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试题布局合理,易于学生答题:试题共四页。选择题25小题,占两页半;配对及综合题占一页半。

二、学生答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部分:第1、7、12、15、18、22、23题,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还没能够掌握一些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只是面还不够宽。

2、配对题部分:学生得分率很高,说明学生能记住相关知识。

3、综合题部分:第29、31小题得分率不高。综合题都是有图题目,但学生读图能力不强,读图不认真,如第29小题中第(2)、(3)小点,要求学生填写美国农业带的名称,有部分学生没注意题目要求,读图不认真,记忆不牢;第31小题中第(2)小题,最后一个空“船舶经我国南海向B处航行时,在相同条件下夏季比冬季航速要____(快、慢)一些。”有很多学生,没能读出题目具体意思,对季风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凭个人认知就作答了。

三、反思教与学中存在问题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较差。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机会。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

篇8: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1.6.3737……精确到十分位是 ( ) , 保留两位小数是 ( ) 。

2.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0.36, 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 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 积现在是 ( ) 。

3.6.5小时= ( ) 小时 ( ) 分4m5cm= ( ) m

5.6kg= ( ) kg ( ) g 0.72km= ( ) m

4.请你根据上面的算式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5.去掉3.14的小数点, 也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 ( ) 位, 它的值相应扩大了 ( ) 倍。

6.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7.把1.1616……、1.1666……和1.16三个数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

( ) > ( ) > ( )

8.根据运算定律填一填。

9.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 , 如果a=2m, b=1.5m, 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 ) m2。

10.1个面包0.8元, 买a个应付 ( ) 元

l1.《故事会》每本2.5元, 《故事大王》比《故事会》贵x元, 《故事大王》每本 ( ) 元。

12.图书角有a本图书, 借走b本, 还剩 ( ) 本。

13.妈妈买了4kg苹果, 每千克y元, 付给售货员50元, 应找回 ( ) 元。

14.三个连续自然数, 中间一个是a, 较小数是 ( ) , 较大数是 ( ) 。

15.小明读一本a页的故事书, 已经读了5天, 平均每天读b页, 剩下的c天读完。

(1) 5+c表示 ( )

(7) 5b表示 ( )

16.小明住在南湖花园10号楼3单元的2楼02室, 记作:10-3-202。小英家住在13号楼4单元的1楼01室, 应记作: ( ) 。

17.四年级爬竿比赛, 前5名的成绩是5m、7m、6.5m、4m和4.5m, 他们的平均成绩是 ( ) m,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

18.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 用 ( ) 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较合适。

19.转动指针, 停在3号方格的可能性是 ( )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 指针大约会有 ( ) 次停在1号格上。

20.有四张卡片2 3 4 5, 从中抽出一张, 有 ( ) 种可能, 可能性都是 ( ) 。摸出卡片的数字大于3的可能性是 ( ) 。

二、请你判断对错

l.6x-4>是方程。 ( )

2.x=5是方程3x+5=20的解。 ( )

3.当m=3时, m2+7的值是13。 ( )

4.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6.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7.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 )

8.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 )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cm, 底的长度是高的5倍, 它的面积是180cm2。 ( )

三、择优录取选一选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4cm2, 高是0.9cm, 底是 ( ) cm。

(1) 0.6 (2) 6 (3) 12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底边的长度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cm, 三角形的高是 ( ) cm。

(1) 6cm (2) 12cm (3) 3cm

3.将用木条钉成的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它的面积比长方形 ( ) 。

(1) 大 (2) 小 (3) 相等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0cm2, 底是8cm, 它的高是 ( ) cm。

(1) 10 (2) 5 (8) 20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6dm2, 把这样的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 dm2。

(1) 32 (2) 16 (3) 8

四、计算我能行

1.直接写出得数。

2.根据要求填表。

3.列竖式计算。

4.脱式计算。 (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5.解方程。

.看图列式并计算。

五、动手画高, 并进行相应测量, 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测量时, 保留一位小数, 单位:cm)

六、观察物体我仔细

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是从 ( ) 面看到的。

七、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请你画一画

八、解决问题看我的

1.《少儿童话》每本价格为5.40元。五 (1) 班订阅了55本, 五 (2) 班订阅了45本。这两个班共花了多少钱订购《少儿童话》?

2.李老板购进200米彩条, 卖出108米, 剩下的准备扎成花篮出售, 每个花篮需用彩条2.5米, 一共可以扎多少个这样的花篮?

3.玩具厂计划生产2600只机器猫。前5天每天生产18只, 为了赶在交易会前交货, 余下的要在8.5天内完成, 每天应生产多少只机器猫?

4.小青买了2本日记本, 付出10元, 找回4.4元。每本日记本多少元?

5.南山广场种樟树365棵, 比柏树棵数的4倍还多13棵。柏树种了多少棵?

6.甲、乙两地相距350km,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5km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 行驶几小时后, 汽车距乙地正好80km?

7.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 底是20m, 高是35m, 共收小麦840千克, 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多少千克?

8.一个梯形的高是4.8cm, 比上底长1cm, 下底比高长1.2cm, 它的面积是多少?

9.一张等边三角形卡片的周长是18cm, 高是4cm, 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0.一块长方形平面钢板, 长1.5m, 宽0.8m, 从这块钢板上截下一块底长0.4m、高0.5m的三角形钢板, 剩下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桌子上摆着9张卡片, 分别写着2 3 4 5 6 78 9 10各数。如果摸到单数小明赢, 如果摸到双数小红赢。

(1) 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2) 小红一定会赢吗?为什么?

(3) 你能想出一个什么办法使这个游戏公平。

12.下表是五 (1) 班七名同学投垒球的成绩。

(1) 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 为什么中位数比平均数小?

13.

(1) 求出中位数。

上一篇:认识红黄绿小班教案下一篇:新疆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