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红黄绿小班教案

2024-05-23

认识红黄绿小班教案(共11篇)

篇1:认识红黄绿小班教案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认识红黄绿》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主题优秀教案《认识红黄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活动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探讨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更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更加丰富。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认识红黄绿》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43字。

篇2:认识红黄绿小班教案

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爸爸妈妈的用品

活动目标:

1、尝试着将爸爸妈妈的用品分类并学着模仿爸爸妈妈的日常行为,关注亲近我们的爸爸妈妈。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现,由一定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老师一家的照片

收集爸爸妈妈用的物品放在娃娃家中

爸爸妈妈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我的爸爸妈妈”

出示教师一家的照片,向幼儿介绍教师的家人,告诉幼儿教师最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

二、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爸爸妈妈。

三、寻找、分类爸爸妈妈用的物品。

1、小红家里有许多爸爸妈妈用的东西,你们去帮小红把爸爸妈妈藏起来的东西找出来好吗?

2、幼儿将爸爸妈妈用的物品按爸爸妈妈的标志分别摆放。

3、找找摆放的是否正确。

4、说说自己找到的东西是爸爸用的还是妈妈用的,并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用用看。

四、幼儿装扮爸爸妈妈

今天爸爸不在,妈妈也不在,你们想不想也来做爸爸妈妈呀,那我们就用爸妈妈用的东西来到娃娃家来扮爸爸妈妈。

五、你们愿不愿意把做爸爸妈妈的样子拍下来,如愿意,教师为幼儿拍照片。

六、整理爸爸妈妈用的物品。

篇3:颜色对对碰(认识红黄绿)

活动名称:颜色对对碰

活动目标:训练孩子正确分辨红、黄、绿三种颜色,发展孩子的注意力及反应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各色牌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颜色配对

1、游戏前对辨色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与父母一起练习颜色配对。

2、对辨色能力强的幼儿在他们父母的引导下指认颜色。

3、家长和孩子相对而站。家长先举颜色的牌子,稍等一会儿放下牌子,孩子根据家长的牌子颜色,去拿相应颜色的圆点。

二、捉小鱼

1、家长带领孩子观察小鱼的颜色,并引导孩子看看说说。

第一层次:只说出颜色

第二层次:说出:“x颜色的小鱼”

第三层次:说出:“这是x颜色的小鱼”。

2、家长带孩子捉小鱼,并把各种各样的小鱼送回自己的家。

注:家长引导孩子边捉小鱼边学说儿歌:“捉小鱼,捉小鱼,捉到一条x小

鱼,我来把你送回家。文档仅供参考

1.5-2岁亲子活动 揉纸球(3)主要目标:

(1)训练宝宝手部肌肉的协调配合与控制能力。

(2)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材料:旧报纸,包装用的网兜。

指导要点:

教师出示旧报纸和做好的纸球,家长和孩子一起把报纸揉成圆球。妈妈说:“宝宝的小手真能干,能和妈妈做大纸球”,边说边带宝宝找一张报纸,边做示范动作边带领宝宝把报纸揉成团,塞进网兜。

建议:

篇4:《红黄绿,找朋友》教案

1、撕纸游戏

(1)教师拿出一张大方纸,提问。

师:老师手里有一张纸,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它变成许多张纸么?(引导幼儿动脑想办法,并大胆说出想法。)师:老师有个办法,你来看一看。

师:老师在做什么啊?(撕纸)原来的一张纸变呀变,变成了许多张小纸片,你想来变一变么?

(2)教师讲清要求,幼儿操作撕纸,并进行验证及纠正。

师:请你拿一张自己喜欢颜色的纸,先看看你的纸是什么颜色的,请拿红(黄、绿)色纸的宝贝举起你的彩纸给老师看看。(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若有幼儿错误,教师及时纠正。)

要求:选择一张自己喜欢颜色的彩纸,(引导幼儿感知“1”),每桌有三个盒子,分别是红黄蓝三色,可以随意撕纸,按颜色给纸片找家。

教师总结:小纸片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真棒,刚才每个小朋友拿了1张纸,就是“1”,小彩纸,撕一撕,你们看盒子里变出多少小纸片了?(引导幼儿说出“许多”)。

2、红黄绿,找朋友

(1)师:小朋友们,现在每个桌子上都有个大玩具箱,里面是五颜六色的玩具,我们来玩个红黄绿找朋友的游戏。

玩法:教师拿出一个红苹果,请第一桌幼儿从玩具箱里找出和苹果同样颜色的玩具,再拿出一个香蕉,请第二桌幼儿找出和香蕉颜色相同的玩具,最后拿出一根黄瓜,请第三桌幼儿找出和黄瓜颜色相同的玩具,教师给予指导与纠正。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都找对了,请每桌的小朋友把你们的玩具插一插,变成一个大玩具。(锻炼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2)展示每组的插塑玩具,然后送玩具宝宝回家,有红黄绿三个盒子,按照颜色把玩具送回。

3、教师进行验证,并做总结。

篇5:考研专业选择:标准红黄绿专业

6月9日,《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报告称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4%,比届略有上升。在本科专业中,法学、动画、艺术设计等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而成为就业“红牌”专业。

建筑学无疑是2013届大学生最幸福的专业,无论是就业满意度、就业率还是毕业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第一绿牌”专业。此外,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越发重视,城市规划、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的就业满意度、就业率均名列前茅,而环保类职业的毕业生收入增幅最大。

看就业率本科学建筑最好找工作

调查显示,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就业率均超过了全国本科平均91.8%的就业水平。建筑学以98.3%的就业率高居榜首。而排名前五位的建筑学、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都是理科专业。

就业率较低的前10个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90%,这些专业以基础学科居多。物理学专业以85.3%的就业率排名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热的法学、动画学以及艺术类的音乐表演专业,此次都入围了就业率最低的10大本科专业。

就业率最高的前5个高职专业,有三个和轨道交通有关,其中第一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达97.6%,而排在第三名、第四名的`电气化铁道技术和铁道工程技术,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也都超过了96%.就业率最低的十大高职专业中,法律事务上榜。

看月收入学建筑和软件挣钱最多

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建筑学以毕业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其次是金融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它们都超过了4000元。全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560元。而收入最低的10大专业中,学前教育以2673元排名最末。

毕业三年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平均月收入可达8275元,排名第一。排名前十的专业有8个是理科背景,只有第七名和第八名的金融学和日语会招文科生。排名最低的10大专业中,体育教育以4413元平均月收入排名最低,这个收入远低于596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在薪资涨幅方面,从毕业后半年到毕业后三年,薪资涨幅最大的是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从2988元的平均月收入上涨到7038元,涨幅比例高达136%.同样,涨幅最快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9个是理科背景。

看离职和转行外语专业学生最爱“转行”

调查显示,动画学专业以40%的半年内离职率成为最容易离职的本科专业。而从毕业三年内转换职业的职业转换率来看,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最爱“转行”,职业转换率高达45%.

职业晋升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70%的学生都得到了晋升。排名前10的专业中,管理类专业就占到了6个,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纷纷上榜。

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排名前50的专业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前五名甚至全部为理工科专业。建筑学以99%的相关度排名第一。而在职业期待吻合度方面,建筑学以70%的吻合度排名第一,城市规划以61%的职业期待吻合度排名第二。

看职业从事环保职业涨薪最快

金融学成为高薪职业最不可或缺的专业。在排名前10的高薪职业中,出纳员、金融服务销售商、新账户办事员、信贷面谈员和办事员等四个专业都有金融学专业的需求。

大学生毕业三年以后,薪资最高的前10大职业以计算机、金融、销售等职业为主。互联网开发师这一职业以高达9446元的平均月收入高居榜首。

或许受到了今年来公众对环保的极大关注,调查显示,环境保护类职业的2013届毕业生比大他们一届的师兄师姐,平均月收入从2931元增加到3361元,多了14.7%,涨幅最大。

职业门槛最高的前三个职业都出现在医护领域,注册护士和有从业许可证的执业护士,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100%,内科医生的相关度为98%.而社会及社区服务经理,工作和专业相关度只有20%.

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前五大职业类别中,公检法职业以60%的满意度排名第一。

看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最爱搞教育

调查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10大行业,排名第一的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所占比例达7.8%.毕业后三年自主创业的行业中,比例最高的依然是中小学教育机构,比例仍有4.6%.

【名词】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篇6:小班美术教育-认识颜色红、黄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两种颜色

2、学会把相同的颜色放在一起,能够辨认出来

二、活动准备: 1.颜色标志牌(红、黄、)若干,2.《认识颜色》的ppt课件。

3、两种颜色的瓶子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颜色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呀,老师要给你们变魔术,不过是请小朋友来变,老师说颜色,小朋友就拿瓶子把这个颜色给摇出来,哪个小朋友最棒,能够帮老师把颜色给变出来 教师请小朋友来变魔术 教师说红色,小朋友变摇瓶子变红色,变出来后,让小朋友辨认 教师说黄色,小朋友变摇瓶子变黄色,变出来后,让小朋友辨认

二、找颜色 出示ppt,欣赏图画(1)请幼儿观看第一副图:红色,观赏图画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2)请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是红色的?(3)请观看第二幅图:黄色,观赏图画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4)请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是黄色的?(5)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黄、)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三、熟练掌握红、黄、三种颜色 1.游戏魔术箱:请幼儿拿出颜色并按照所拿颜色贴入黑板上所对应颜色上。2.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红色、黄色,在颜色王国里还有更多的颜色宝宝哦!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颜色王国的颜色宝宝给我们装扮了美丽的世界,小猪也开心的去玩了,下次让我们也排排队跟着小猪一起去寻找更多的颜色宝宝吧!活动结束。春天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认识红、黄两种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巩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儿能运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3、培养幼儿涂色的兴趣,使幼儿养成作业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 1.颜色标志牌.红、黄未涂色的小花图片若干,油画棒若干。2.教师头饰、花姐姐头饰、音乐。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头饰扮色彩妈妈,邀请幼儿做颜色宝宝,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妈妈和宝宝的角色使幼儿感到亲切,以游戏的方法导人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立刻被 调动起来。)教师:我是色彩妈妈,你们是什么呀(色彩宝宝),春天到了,开满了各种颜色的小花,你们看,多美呀。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这朵花是什么颜色?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花的颜色,并给予奖励。

二、游戏环节:

1、请幼儿带上颜色标志牌,相互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是X色宝宝。颜色标牌帮助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幼儿在相互观察和讲述中分享经验,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则可从旁观察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情况。)玩游戏《妈妈宝宝抱一抱》,巩固对四种颜色的认识。玩法:教师唱“x 色宝宝;你在哪里?”戴相应颜色标志牌的幼儿边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妈妈抱一抱,边走向教师和教师互相抱一抱。和妈妈一起游戏总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动作既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帮助其明确每种颜色的名称。

3、引导幼儿看图片说一说哪些东西是红、黄色的,感知色彩的美。(从观察颜色、找相同的颜色到讲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儿对红、黄两种颜色的认识。

在讨论中幼儿的思维得到扩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时,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涂色活动。巩固涂色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美。

1、花姐姐以忧愁的样子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花姐姐的裙子上贴有许多未涂色的小花

2、引导幼儿用涂色的方法帮助花姐姐给小花穿上漂亮的衣服。请幼儿对黑板上的小花刷上红黄两种颜色,教师提示幼儿刷颜色时应注意的事项:选用恰当的颜色刷满;刷上去要均匀、涂满、干净。

3、放轻音乐,幼儿练习刷颜色。教师巡回指导。

篇7:番茄红了小班教案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差,没有生活经验,对一切充满好奇,喜欢围着老师提问,有时老师也无言以对,非常尴尬。为了让孩子走进生活,走进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我设计了本课,让孩子来了解番茄的生长过程和儿歌带给孩子们的美感。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童趣和优美的意境。

2、推测果子变色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孩子能吟诵儿歌,了解番茄的成长过程。

难点:能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

活动准备

熟了的番茄、绿番茄、魔法箱、各种会变颜色的蔬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番茄。

老师的魔法箱藏着一个神奇的东西,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那谁来摸一摸?(圆圆的很光滑)对了是西红柿,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番茄。

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可这个绿绿的番茄怎么会变成红色?(教师总结让幼儿感受语词中的音韵节奏与“番茄急得脸都红了”的关系。)请幼儿念一念,用声调表现“番茄等着等着,急得脸都红了”的情形。

三、欣赏儿歌,感受诗歌的童趣和优美的意境。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讲讲变色的蔬果。

那你曾经吃过或见过的什么蔬果还会变色?在区域中展示其他会变颜色的蔬果。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趣味性浓,容易让幼儿对课堂产生兴趣。

2、在课堂环节设置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渗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幼儿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学习积极性浓厚,因而很快熟悉了儿歌内容,在此基础上,能在老师的引导与启发下自编动作,激发了孩子的想象能力,还课堂给孩子,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篇8:认识红黄绿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让孩子感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初步学习按颜色分类。

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绿三种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小组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每个小组活动的要求进行操作。

3、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4、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一种颜色各占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绳若干,每根绳头拴一个木珠(如红色木珠)作为分类的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头上各系一种颜色的彩带做头发,作为分类的标记)。

4.纸盒做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红、黄、蓝三色的小纸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指导幼儿尝试按物体的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游戏:颜色碰碰乐。

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

游戏3—4次,同种颜色的小朋友还可以做做鬼脸等。

2.分组做分类练习。

玩“穿珠”游戏。

如:绳头拴红色木珠,这根绳上就穿红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戏。

如:黄头发的`瓶娃娃给他喂黄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戏。

如:蓝色的纸片回蓝家。

建议:

1.分组活动时,幼儿可自由选择。

2.将本活动的材料放在益智区,供幼儿操作。

活动结束:

1.能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篇9:托班美术教案 认识红黄蓝

1、初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并听音乐按此行动。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手卡(每人一个)。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区。

3、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周围的颜色。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我们周围的什么东西是红色的?什么东西是蓝色的?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幼儿观察周围的物品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幼儿:“花是红色的,桌子是黄色的柜子是蓝色的”。

2、幼儿告诉大家自己手卡的颜色。教师:“小朋友们看看,我手上的什么颜色的手卡?小朋友们说的很好,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三种颜色,现在老师给你们套手卡,套手卡的小朋友给大家讲,你套了什么颜色的手卡,你的名字改成了什么?比如:老师手上套了红色的手卡,名字改成红红了,小朋友们明白了吗?”。幼儿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并一个一个的套手卡,套手卡的小朋友站在大家面前说:“我手上套了蓝色的手卡,我叫蓝蓝”或“我手上套了黄色的手卡,我叫黄黄”等。

3、幼儿听音乐找相同颜色的区。教师:“小朋友们都说的挺好,现在我们玩颜色找家的游戏,玩游戏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老师播放音乐,让小朋友们跳舞,音乐停了,小朋友们赶快去找自己的相同颜色的家,红色,黄色,蓝色都有家,小朋友们明白了吗?”老师播放音乐后,小朋友们自由的跟老师一起跳舞,音乐停了小朋友们赶快找自己颜色相同的家。(手上套红色手卡的幼儿去红色的区,手上套黄色手卡的幼儿去黄色的区,手上套蓝色手卡的幼儿去蓝色的区)。

4、幼儿换手卡游戏重复进行。教师:“小朋友们玩的开不开心,那我们换手卡再玩好吗?” 幼儿互相换手卡进行游戏。幼儿换完手卡后,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教师:“老师看,小朋友们玩的特别开心。小朋友们累了吧,我们到外面去,做放松运动好吗?”。幼儿跟着老师出去做放松运动。

篇10:幼儿园小班红黄蓝绿的教案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四色彩条若干、四种颜色的标志多个、小篮子若干、好听的音乐。

活动目标

认识红、黄、蓝、绿四色以及与这四种颜色相关的标志。

通过认识颜色来拓展幼儿的社会认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好,老师见到你们真高兴,见到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的时候我们就要跳一跳,好,让我们跳起来,可是老师觉得手里空空的不太好看,我们来拿点道具吧。(放音乐与幼儿一同来舞蹈)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孩子们认一认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自己手中都拿到了什么颜色的彩条呢?幼儿回答(每幼儿说出一种颜色就让相同颜色的`幼儿举起自己手中的彩条抖动一下。共说出四种颜色。)

2、通过说一说来拓展幼儿的社会认知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能够准确的说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那老师想问一下小朋友,你们都见过哪些东西是这些颜色的那?那我们先来说说红色宝宝吧,你见过的什么东西是红色的?(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来拓展幼儿的社会认知)

3、在分享中来认识标志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多,老师不但见过小朋友们说的这些还见过许多这些颜色的标志那,今天也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出示课件来认识安全标志

(1)教师提问:有小朋友认识这个标志吗引导幼儿说出(着火,并试着让幼儿说出这个标志的含义)红色的标志表示危险(禁止烟火、火警119)

(2)出示绿色标志与幼儿一同来认识。(观察安全通道的人跑的方向与箭头的方向是一致的,学会看出口标志)(安全通道、过街天桥)

(3)出示黄色标志让幼儿观看图片同学们带着小黄帽过马路,了解小黄帽的用途,

(4)与幼儿观看蓝色标志图了解蓝色标志(飞机场、)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标志的用途可大了,不管在哪里都能看到他们今天老师告诉你们,红色的标志表示不可以,绿色标志告诉你这里是可以通行的遇到不知往哪里走的时候就要找绿色标志了,黄色标志是提醒标志提醒大家要注意,蓝色标志是指示标志是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用的,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标志,还有许多标志老师没有带来,在以后大家可以自己寻找,找到了就告诉你的好朋友来一起分享。

4、动手撕一撕玩一玩

我觉得你们真是太棒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给小朋友来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来大家看好我的手中什么都没有来123变,教师用一只手将彩条截断一节,(来暗示幼儿怎样来撕彩条。)

教师将撕下来的彩条撒出去并说出儿歌:小小彩条真淘气,飞上飞下落哪里,落在我的手心里,(来提高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想不想来撒一撒,想的话我们一起来把彩条变出来。(教师与幼儿一同到活动场地来撕彩条)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来来来我们看看谁撕得多,我们来撒彩条了,一边说儿歌一边撒彩条。(放音乐教师与幼儿一同来撒彩条自然结束。)

篇11:认识红黄绿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童趣和优美的意境。

2、推测果子变色的原因。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孩子能吟诵儿歌,了解番茄的成长过程。

难点:能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

活动准备

熟了的番茄、绿番茄、魔法箱、各种会变颜色的蔬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番茄。

老师的魔法箱藏着一个神奇的东西,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那谁来摸一摸?(圆圆的很光滑)对了是西红柿,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番茄。

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可这个绿绿的番茄怎么会变成红色?(教师总结让幼儿感受语词中的音韵节奏与“番茄急得脸都红了”的关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幼儿念一念,用声调表现“番茄等着等着,急得脸都红了”的情形。

三、欣赏儿歌,感受诗歌的童趣和优美的意境。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讲讲变色的蔬果。

那你曾经吃过或见过的什么蔬果还会变色?在区域中展示其他会变颜色的蔬果。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趣味性浓,容易让幼儿对课堂产生兴趣。

2、在课堂环节设置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渗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幼儿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学习积极性浓厚,因而很快熟悉了儿歌内容,在此基础上,能在老师的引导与启发下自编动作,(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激发了孩子的想象能力,还课堂给孩子,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童趣和优美的意境。

2、推测果子变色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孩子能吟诵儿歌,了解番茄的成长过程。

难点:能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

活动准备

熟了的番茄、绿番茄、魔法箱、各种会变颜色的蔬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番茄。

老师的魔法箱藏着一个神奇的东西,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那谁来摸一摸?(圆圆的很光滑)对了是西红柿,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番茄。

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可这个绿绿的番茄怎么会变成红色?(教师总结让幼儿感受语词中的音韵节奏与“番茄急得脸都红了”的关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幼儿念一念,用声调表现“番茄等着等着,急得脸都红了”的情形。

三、欣赏儿歌,感受诗歌的童趣和优美的意境。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讲讲变色的蔬果。

那你曾经吃过或见过的什么蔬果还会变色?在区域中展示其他会变颜色的蔬果。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趣味性浓,容易让幼儿对课堂产生兴趣。

2、在课堂环节设置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渗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幼儿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学习积极性浓厚,因而很快熟悉了儿歌内容,在此基础上,能在老师的引导与启发下自编动作,(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激发了孩子的想象能力,还课堂给孩子,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上一篇: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下一篇: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