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妆

2024-05-08

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妆(通用8篇)

篇1: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差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作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在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篇2: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妆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生命化妆》阅读题目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

①以化妆闻名:

②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

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 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篇3:林清玄散文的情趣理探讨

四、构建开放情境, 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 要构建开放的情境,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究, 鼓励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 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教学二年级《认识厘米》一课, 学生认识了厘米后, 教师让学生用直尺去量铅笔的长度。有位学生上来量时, 却引起学生们的哄堂大笑, 大家都说他量错了。原来他把尺倒过来量, 用20厘米处作零刻度。我没有以一个简单的“错”字堵住学生的嘴, 而是给他提供解释的机会。这个学生说:“我从20厘米量到11厘米处, 中间正好隔了9厘米, 我就知道铅笔是9厘米长。”这时, 教师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其他同学, 问:“可以吗?看到他的这种创造性的测量方法, 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可以。用他的尺从11厘米的地方开始量, 量到20厘米处, 铅笔的长就是20-11=9 (厘米) 。有的说:如果从10厘米的地方作起点就更容易量了。像这样提供宽松、开放的教学情境, 能使学生克服障碍, 主动探索, 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教材, 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 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材料, 创设“开放的情境”, 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 自主发现的活动中, 从而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 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世界、关注人生, 以或深或浅的佛语禅趣提点众生, 以明晰的哲理启悟人生。本文从林清玄文章的选材和独特视角, 浅析林清玄散文中折射出的真情、佛趣和哲理以及它给人的提点和引领作用。

一、充满温馨的人文情怀

林清玄的散文多取材身边的小人物, 有流浪汉、街头艺人、小商贩、种树人等, 用他独特的视角关注这些小人物, 从他们身上发掘人间的真善美。例如在《好雪片片》中写了一个衣着污秽、行动不便的街头流浪汉, 这样一个生活困顿的老人, 却有着一颗感恩的心, 为所有买他奖券的人套上一个“祝君中奖”的红色封套;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用不灵便的手, 为作者扣扣子。这暗示读者无论处境如何, 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浴着光辉的母亲》则写在公共汽车上, 一个母亲因担心弱智的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不断疼惜呵护儿子,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作者因此想到, 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 可惜, 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林清玄正是用他独特而真实的笔触和眼光来写这些普通的小人物, 呼唤起人们内心最美好的感情, 从而引领读者感悟人间最真最淳最美的人情, 享受人间醇美真情带来的温暖。

二、佛语禅趣的妙用

林清玄的散文尤其是“菩提系列”的散文有大量的佛语禅趣的妙用。有对佛经的引述、注释, 有对佛门典故的介绍、解说, 还有对高僧、名师、居士的言行的阐述赞许。这些佛语禅理, 用得恰到好处, 有的是点明主旨, 有的是深化主题, 有的是对人的困境的点化———或醍醐灌顶, 或发人深思。如在《好雪片片》的结尾处引用居士庞蕴的话“好雪片片, 不落别处”, 就是对人无论何时何地, 无论境况如何, 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一主题的深化。他告诉人们, 美好的事物到处都有,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美好的东西就在眼前。又如在《空出我们的杯子》中写道:“如果眼睛向外追寻, 脑子里就会充斥纠缠的识见, 就无法做自我的反省与开启了。”在《两个汤圆》中谈到人的贪欲时, 引用吕洞宾收徒弟的典故。吕洞宾化身卖汤圆的老人, 在摊前放着“一文钱吃一个, 两文钱吃到饱”牌子。摊前吃汤圆的人络绎不绝, 都吃两文钱的。突然, 一个年轻人吃了一文钱的。吕洞宾赶忙问原因, 年轻人说:“可恨啊, 只剩一文钱了!”由此推知贪欲是人的本性, 而人却浑然不知。这些佛语禅理的运用, 看似信手拈来, 实则是匠心独运。这是作者对生活的认知、理解、感悟, 借佛语禅趣对众人的提点、开导。

三、哲理性的思考感悟

林清玄的散文常常从一个现象、一个场景、一个小故事中幻化出玄妙的哲理, 或是对人生偶遇、生活片断、自然万物经他巧妙点染, 迸发出智慧的感悟。例如在《天堂的位置》一文描绘了一幅纯真洁净的儿童心理图画, 在孩子们单纯幼稚的心灵中, 天堂充满了美好与欢乐, 地狱弥漫着苦难与不幸。作者对孩子们的忠告却是:“人间不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人间既是天堂, 也是地狱。当我们心里充满爱的时候就是身处天堂, 当我们心里怀着怨恨的时候就是住在地狱!”他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引导着孩子们摒弃怨恨, 用爱心建造属于自己的天堂。《黄金鼠》一文则是看到街头卖黄金鼠而引发的哲理性的思考。文章感慨道:猫鼠原没有固定的价值, 只是由于人的好恶而显出贵贱。当我们买高价的老鼠之际, 我们是真爱那只老鼠, 还是重视那个价钱?进而引申到“在人世里, 我们重视一个人不也如此吗?往往重视的是附加在人身上的名利、权位, 甚至衣服, 只有一个人能看透外在的虚妄, 进入内在的照见与品质, 才是真正的智者呀!”在《桃花心木》一文中, 种树人说:“如果我每天浇水, 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 树木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根就会浮在地表上, 无法深入地下, 一旦我停止浇水, 树木就会枯萎得更多。”作者由此引申到“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总之, 真情、佛趣、哲理在林清玄的散文俯首皆是, 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给人以正面引导, 教人向善, 引领人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 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这种引导不是牵强生硬的说教, 而是水到渠成的提点引领。这种自然流露的善良的人性的力量, 远胜于刻意的说教。

篇4:林清玄散文生命的化妆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他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一、由此及彼,声东击西

林清玄的散文,一般从比较细小的事物切入,娓娓而谈,体贴人生,关注人事;用细微的禅理智慧,唤醒每个人内心的觉悟。他非常善于运用隐喻性符号,大多选择具体的人、事、物,“构成一种隐喻情境”,引发主体通过想象和情感体验,巧妙地将言外之意传达出来,水到渠成而又妙不可言。

比如在《可以预约的雪》中,可以预约的不是雪,而是如雪一样的菅芒花,然而文章真正谈的又不是菅芒花,而是现实人生。

冬天的雪可以预约,秋天的菅芒花可以预约,然而人生却是无法预约的。两年间的物是人非,朋友和自己的人生遭遇,无不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常与变”,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导致我们的人生难以预约。

我们习惯于生活的安逸不变,向往着生命的“常”;但生命的“变”却无时不在地侵扰着我们,生活并不按人的意愿前进,人就陷入了困局,这几乎就是人的宿命。为了摆脱这种宿命,林清玄强调:对“常”,要有祝福之念;对“变”,要有宽容之心,不悔不忧,无怨无尤。这样一来,由花及人,人与花交相辉映;可预约与不可预约,对应着人生中的“常和变”;未来预约的理想,对应着现实里的遭遇;前文的伤感,对应着后文释然之后的乐观。整个文章逻辑清晰,针脚绵密。完成了林清玄式文章的出其不意,指东打西。

此类文章常常曲径通幽,匠心独运,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原文]

可以预约的雪

文∕林清玄

(1)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2)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惟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3)他说:“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4)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看菅芒花。

(5)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6)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7)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8)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

(9)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10)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11)才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12)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13)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来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14)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这是对于生命“常”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我们逐渐地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15)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16)我们也许可以预约得更远,例如来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相约的精魂呢?

(17)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验,也曾有过与十年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验,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那是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18)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19)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21)当然,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endprint

(22)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叠,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二、巧用意象,意在象外

美国著名诗人庞德认为:“真正的天才是处于这样一种幸福的关系之中,他能够把某一概念转变成审美的意象,并把审美的意象准确地表现出来。”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位擅于创造散文意象的天才艺术家。

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关怀、一点善意、一点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

林清玄的散文,就常常借助“花、水、佛”三大意象,来透视其心灵深处开启的精神之花,融合了他对禅理与现实人生的思考。

比如他以水的包容万物来比喻母爱的伟大。

“妈妈是最怕下雨了,她爱叮咛我撑伞,我瞒着她将伞丢在家里,跑到澳畔去玩水,看一条水涨成一片水,我们舞成许多水花。回家又喜欢撒谎,说是忘了带,说是出来时刚好没有下雨,甚至抱怨那把纸伞已经那么破旧了,因此屁股上常是一片红云。每下雨被淋到,就想到那把破旧的油纸伞,在没有人通知撑伞时,才深切觉得妈妈的爱。”

童年无知,偏偏要和母亲对着干,瞒着母亲丢掉伞,然后冒雨疯,母亲则反复叮嘱,母爱的宽容博大,孩子的顽皮粗疏,经过作家的细心点染,跃然纸上。水与母亲都是生命的母体,母爱像水一样泽惠人间,深沉,绵远,永无止尽。

在《心田里的百合花开》中,作者这样写到: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努力,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就是野百合的信念。

但这仅仅是野百合的信念吗?如果仅仅是百合花的信念,那么,这个信念与我们何干呢?其实,百合花这里明显是一种意象。百合谷所处的环境,就是艰辛社会的缩影,花开,就是生命的打开和绽放。野百合的遭遇充满着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以花来证明”。

野百合是我们整个人类的隐喻,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野百合,但只要有一颗开花的心,经历艰难生长的丛林法则,刻苦磨练的生命法则,我们才能认识自我,看清自我,坚定自我,才能一花独放,以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原文]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文/林清玄

(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2)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3)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4)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5)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6)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7)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佛光普洒,精神高贵

林清玄是佛门弟子,禅理是林清玄散文的“精神家园”。但林清玄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禅理作为一种背景,一种价值底座,以宗教的平和之心,来看待俗世生活中的精神惨淡和颓废,并且用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来净化我们的心灵。

林清玄说:“禅不是要离开生活,而是为了醒着生活。”出家并不等于“出世”,而是为了更好地“入世”。而要入世,而要醒着生活,就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乐观的态度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面对纷纭的大千世界,唯有冷静处之,内心超脱,才能真正把握社会的底蕴。林清玄说:“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是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镜子,使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

正因为如此,林清玄写的是人世间最常见的事物,却从中摸索到智慧的光芒;他不将自己局限于佛家教义的程序,严格清修,脱离俗世,而是将自己放到情这个海洋中,去磨练自己,启迪旁人。endprint

《心中的天鹅》中,林清玄借助天鹅不会飞为由头,探究天鹅失去飞翔功能的三大原因。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豢养了天鹅,使得天鹅成为了贵族的玩物。

“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起跑线,飞不起来。”

天鹅乃是鸿鹄,有远大志向振翅高飞的鸿鹄,现在沦落到连燕雀也不如了,岂不悲哉?

作者由此联想到心中的天鹅,思想的天鹅。

尽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天鹅,但是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就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自由。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这种禅理充满着机智,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万物都遵循这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那该是多美的一种景象啊。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索》一文中说:“近些年来,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即以抒情的笔调,在宛如漫不经心的叙事中,浸透出一番使人发思的哲理来。抒情地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也当作如此论。

任何时候,对于林清玄的散文,只需一眼,就会拂去久落的风尘。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自然可以获得诸多写作上的启明。

[原文]

心中的天鹅

文/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2)“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3)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4)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

(5)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6)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7)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8)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9)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10)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会自由地飞翔吗?

(11)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12)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13)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14)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15)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16)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17)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18)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9)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作者:陈玉驹,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写作例话写作例话endprint

《心中的天鹅》中,林清玄借助天鹅不会飞为由头,探究天鹅失去飞翔功能的三大原因。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豢养了天鹅,使得天鹅成为了贵族的玩物。

“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起跑线,飞不起来。”

天鹅乃是鸿鹄,有远大志向振翅高飞的鸿鹄,现在沦落到连燕雀也不如了,岂不悲哉?

作者由此联想到心中的天鹅,思想的天鹅。

尽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天鹅,但是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就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自由。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这种禅理充满着机智,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万物都遵循这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那该是多美的一种景象啊。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索》一文中说:“近些年来,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即以抒情的笔调,在宛如漫不经心的叙事中,浸透出一番使人发思的哲理来。抒情地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也当作如此论。

任何时候,对于林清玄的散文,只需一眼,就会拂去久落的风尘。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自然可以获得诸多写作上的启明。

[原文]

心中的天鹅

文/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2)“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3)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4)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

(5)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6)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7)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8)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9)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10)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会自由地飞翔吗?

(11)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12)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13)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14)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15)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16)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17)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18)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9)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作者:陈玉驹,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写作例话写作例话endprint

《心中的天鹅》中,林清玄借助天鹅不会飞为由头,探究天鹅失去飞翔功能的三大原因。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豢养了天鹅,使得天鹅成为了贵族的玩物。

“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起跑线,飞不起来。”

天鹅乃是鸿鹄,有远大志向振翅高飞的鸿鹄,现在沦落到连燕雀也不如了,岂不悲哉?

作者由此联想到心中的天鹅,思想的天鹅。

尽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天鹅,但是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就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自由。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这种禅理充满着机智,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万物都遵循这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那该是多美的一种景象啊。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索》一文中说:“近些年来,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即以抒情的笔调,在宛如漫不经心的叙事中,浸透出一番使人发思的哲理来。抒情地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也当作如此论。

任何时候,对于林清玄的散文,只需一眼,就会拂去久落的风尘。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自然可以获得诸多写作上的启明。

[原文]

心中的天鹅

文/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2)“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3)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4)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

(5)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6)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7)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8)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9)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10)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会自由地飞翔吗?

(11)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12)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13)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14)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15)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16)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17)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18)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9)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篇5:林清玄生命散文

这使我想到,即使是植物,也各有各的特性:甘蔗是头尾皆甜,柠檬则里外是酸,苦瓜是连根都苦,辣椒则中边全辣,它们这种特性,经过长时间的藏放也不失去,即使将它碎为微尘粉末,其性也不改。还有一些做药材的植物,不管制成汤、膏、丸、散,或经长久的熬煮,特质也不散灭。

我们生活中的心酸、甜蜜、苦痛、辛辣种种滋味,不亦如植物的特性吗?一旦我们品尝过了,似乎就永不失去。在我们的生命情境中,有很多时候,是酸甜苦辣同时放在一桌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挑甜的吃,偶尔吃点苦的、辣的、酸的,有助于我们品味人生。

在酸甜苦辣的生命经验更深刻之处,有没有更真实的本质呢?

若说柠檬以酸为本性,辣椒以辣为本性,甘蔗以甜为本性,苦瓜以苦为本性,那么人的本性又是什么呢?

我们常说“这个人本性不良”,或“那个人本性善良”,可是,我们常看到素性不良的人改邪归正,又常见到公认本性良善的人却堕落了。这种本性似乎是“可转”、“能改变”的,因此我们语言上所说的“本性”,事实上只是一种“熏**”,是**气的长期熏染而表现在外的.,并不是最深刻的自我。

**气,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偏执,正如嗜吃辣椒与柠檬的人,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但人生的一切烦恼正是由这种偏执而产生,偏执是可矫正的,矫正的方法就是中道,例如柠檬虽是至酸之物,若与甘蔗汁中和,就变得非常的可口。去除**气只有利用中和的方法,人最大的**气不外乎是贪、瞋、痴,贪应该以“戒”来中和,瞋应该以“定”来中和,痴应该以“慧”来中和。一个人时时能中和自己的**气,就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不至于被**气所左右。

我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民间传说,相传汉朝有一位孟姓女子,幼读儒书,长大学佛,普遍得到乡里的敬爱,年老以后被称为“孟婆”。她死后称为幽冥之神,建了一座“酝忘台”,在阴阳之界投胎必经之路。孟婆取甘、苦、酸、辛、咸五味做成一种似酒非酒的汤,称为“孟婆汤”,投胎的人喝了这种汤就完全忘记前世,然后走入今生甘苦酸辛咸的旅程。

传说每一个魂魄入胎前,各种滋味都要尝一点才能投胎,这是为什么人人都要在一生尝遍五味的缘由。传说又说,有的人甜汤喝多了,日子就过得好些;有的人苦汁喝得多,这一生就惨兮兮。

“孟婆汤”的传说非常有趣,启示我们:既然投生为人,就不可能全是甜头,生命里是有各种滋味的。甘、苦、酸、辛、咸既是人生的五味,我们就难以只拣甜的来吃,别的滋味也多少会尝一些,如果是不可避免的,就欢喜地吃吧!

篇6:散文《生命的化妆》阅读答案

②生命的化妆:通过多阅读一流的文章,多欣赏艺术,多思考,从而改变气质,变得对生活乐观,对生活有信心,心地替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2. 好奇轻视 → 刮目相看 → 感叹 → 致敬 → 惭愧 → 体悟

3.“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是:“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我”感到惭愧的原因是:①化妆师的话充满了智慧;② 改变了我最初对化妆的看法。

4. 不矛盾。这两句话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化妆的。

前者是从改变表相的角度来谈的:后者是从改变人的体质和气质的角度来说的,改变容颜等外表的化妆,作用不大。

篇7:林清玄《生命的出口》阅读答案

【小题2】略

【小题3】略

篇8:生命的化妆

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了,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汪雪梅的妈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她一直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女儿汪雪梅:“最近我女儿越来越爱打扮了,偷偷买了口红,天天学着明星的样子化妆,甚至还要烫发、扎耳洞。前几天,我在她抽屉里又发现了她偷拍的艺术照,气得我一下子把照片撕个粉碎,打了她一顿,让她立即改掉爱打扮的坏毛病,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可她……”我心里暗想,母女的矛盾已彻底激化,要解开汪雪梅的心结,还得从教育家长开始。于是我们从汪雪梅的学校表现谈到在家的言谈举止,从粗暴教育的利弊聊到教育孩子的“堵疏结合”……面对一脸无奈又焦急无助的学生家长,望着那双求助于我的眼睛,我又何尝不是缕缕愁绪笼罩心头呢?

虽然我刚刚接手这个小学毕业班,但说起汪雪梅,我早就从其他老师那里略有耳闻。她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女孩子,纪律意识差,上课随便讲话,做小动作,吃零食,爱打扮,追赶时尚,一个女孩子竟比男孩子还难管。开学当天,我就看到,许多女孩子把她围在中间,她手拿一瓶香水,在手腕上洒点,伸出手臂让同学们闻了闻,神气十足地问:“怎么样呀?这香水闻起来是不是很香?”以后的几天,我发现同学们对她的穿着打扮叽叽喳喳地议论不休,有的对她投去艳羡的目光,有的则嘲笑她“臭美”。开学典礼那天,她是全班唯一一个不穿校服的学生。我本来想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她,但谈话刚开始,她就用“校服找不到”来搪塞,又用“大人们可以乱穿衣服,小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来向我发难。同学们也频频反映她吵架、骂人、不做值日,等等。说实话,汪雪梅的行为已经对她本人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而且对班级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在深入思索,该怎样引导她去美化自身,怎样打开她的情感世界。

我知道,青春期的少年正处于花季,正是诗一般的年龄。爱美本是一个女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正确引导,绝不可用冰冷生硬的态度对待,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天,我以“树立自我形象,从现在开始”为主题组织了班会。我首先注意循循善诱:追求美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希望看到的。想象一下,做一个举止优雅的人该是怎样一种情形,又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那么,怎样才算得上“举止文明优雅”?什么是“学生之美”?一个学生该怎么做才算作美?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说,做人要讲心灵美;有的说,应该多学习改变自身形象;有的说,外在美也很重要,如漂亮的名模、影星、代言人等。说到这里,汪雪梅冒出一句:“漂亮小姐谁不喜欢?”顿时,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这让我始料不及,此时她却神采飞扬。但我迅速调整思路,接过她的话茬:是呀,谁不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呢?干净、美丽的外表的确比蓬头垢面更惹人喜爱,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算会打扮吗?接着,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人向一位著名的化妆师探问化妆的秘诀:“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这位年华渐已老去的化妆师露出微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改变生活方式,保持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人的皮肤就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如果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即使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所以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至于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中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我进一步对同学们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真正的美、永恒的美在于内在的品质。此时教室内一片沉默。汪雪梅已由刚才的兴奋转变成静静地倾听,不敢对视我的眼睛,而这正是我要的效果。接着,我请每个人拿出纸和笔,写下“美容计划”,给自己立一个“美的军令状”,来一次真正的“美容”。

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我比平时更关心她,曾在她的日记里写下这样的文字:“你给世界增添了色彩,生命的旋律里有你的贡献。不过唯有美丽的心灵才是生命春天里最美丽的花朵,老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心灵和外表一样美丽的人。”“父母没有时间陪伴你,也是爱你的。你知道吗?在外做生意的父母很辛苦,你知道吗?那次撕碎你的照片,你妈十分后悔。”

而且我在班级内开展“比一比,谁的心灵美”“改掉一个坏毛病,养成一个好习惯”“聊一聊我的课余生活”“走进父母”等主题活动。我与家长达成共识,多次家访。虽然她在“打扮”问题上仍然不松口,但可喜的是她少了一些不良习惯,已经能够按时做值日、及时交日记等。她陆陆续续敞开心灵,说出了许多尘封的往事和对生活的感悟。

由于她父母忙于做生意,一天到晚与她呆在一起的时间极少,除了给她钱,根本不可能花时间来陪她。从有记忆起,她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家,从那时起她就学会用打扮来打发时间,久而久之,便学会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并且是社会上女孩子穿什么,她就跟着穿什么……这让我了解到她所有这些“爱好”主要源于家庭,源于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第二学期的开学典礼大会上,我欣喜地看到,汪雪梅穿着崭新的校服,一脸朝气蓬勃的样子。一天,我忽然看到她的一则日记:“妈妈,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班同学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回报妈妈的养育之恩。我拿什么献给你?自从收到你的那封道歉信以来,我心中一直不能平静。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你知道吗?我只要每天一照镜子,你就生气地说我‘臭美’。你知道吗?妈妈,你撕碎我照片的刹那,也撕碎了我们的母女感情,当时可以用‘义愤填膺’来形容我。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在故意气你。一切都过去了,妈妈,你为我改变了许多,从现在开始,我也不能辜负你和老师的厚望。我已开始实施我的‘美容计划’了,不要紧张,是生命的美容。”

我在她的日记下面写道:“一个人的美丽,不仅来自她的外表,还来自她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老师、同学们和你妈妈相信你的未来定会阳光灿烂。”

时间过得真快,毕业在即,女同学们都换上自己鲜艳的裙装,像一只只快活的小燕子,在校园拍照留影,此时的她却穿着一身素装。有个同学风趣地说:“大美女,怎么没把你的时装穿来呀?”“难道这不漂亮吗?我是在用内在的东西赢你们。”说完,同学们笑了,那笑声飞出校园。

据汪雪梅的妈妈说,她有时候为了穿得朴素一点,甚至翻箱倒柜,把几年前的旧衣服都拿出来穿上一遍。甚至已经开始讨厌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

上一篇:大学区英语教研活动方案下一篇:我去春游番禺宝墨园小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