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2024-05-24

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共6篇)

篇1: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有效防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能有效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事故应急预案。2.适用范围

发生在本公司或现场以内及其周边的污染物排放,交通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等因素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时,启用本预案。3.组织机构

公司特成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XX担任,副组长由副总经理XX担任、组员由各部门领导组成。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加环境污染事故的排险、减害工作;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处置、具体做出排险减害(救助)方案、并组织实施。4.报告制度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作出适当的认定:

(1)凡属轻微环境染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补漏,及时清理污染源;

(2)凡属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除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外,应立即向区应急办及区相应主管部门报告。5.本预案的实施

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或即将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或即将受到严重危害,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可能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时,实施本应急处理预案。其做法如下:

1)接到事发报告后,立即组织小组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同时报告区应急办及相应主管部门。

2)事故第一时间内除组织抢救外,应如实报告区应急办及相应主管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程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污染源的处理。

3)对有可能污染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4)对发生有毒物质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人员撤离。

5)查明原因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及当事人共同拟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措施。

6)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措施确定后,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7)危险或危害物排除后,召集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扫尾工作。6.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篇2: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我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公司在发生环境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尽可能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对公司财产及周边环境的危害和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四、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本公司位于金井镇金井工业区。

2、周围环境:本公司东邻中兴路,西邻新市溪,北邻天福洗车场,南邻金井地税。本公司所在地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现状良好。

3、项目概况:本公司主要从事服装生产,年生产服装15万件。

4、主要原辅材料:面布、里布、拉链、线、扣子、罗纹、松紧带。

5、主要生产设备:电脑平车、打枣机、四线机、五线机、平眼机、纽门机、下兰机、电锅炉。

6、生产工艺流程:裁剪-车缝-检验-打扣-整烫-包装

7、相关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生活污水排入化粪处理,生活垃圾由镇环卫站处理,生产废料由废品收购商回收。

五、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发生时: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六、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阎书武 电话:*** 成员: 禹卫华 电话:*** 成员: 刘红金 电话:*** 成员 :吴承华 电话:*** 成员:许 建 电话:***

2、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公司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改。(2)根据危险源的实际情况,统一安排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3)指定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一般由组长本人负责。(4)指挥成立各应急救援小组。(5)检查督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负责定期检查公司各区域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有效。(2)组织学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开展模拟演示工作。(3)组织事故后现场的保护及事故调查工作。(4)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4、事故救援现场总指挥职责(1)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2)指挥协调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之间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职务全面开展工作。(3)需要社会救援时,迅速向有救援和消除事故危害能力的组织和单位联系。(4)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并组织队伍实施。(5)在整个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始终和现场主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报事故现场的形势。

七、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事故报警

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领导小组组长,由组长组织各领导组成员,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救援程序(1)组长在接到报告后,及时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等情况迅速向镇、市级政府报告,并通报交通、环保、安监等部门,并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向119、110报警。向公安、消防、环保、120急救中心等单位请求救援。(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指派专用车辆的驾驶员专门负责引导各专业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3)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根据现场客观情况,疏散人群,2

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控制具体实施方案,指挥布置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职责迅速全面开展救援工作。(4)所有到达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展开处置和救援工作,同时,领导小组应积极配合各专业救援队伍的救援工作。(5)事故得到控制后,在专业人士或环保部门的指导下,立即组织进行现场清洗或整理工作。(6)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各专业救援队伍的配合下,对事故展开调查,并处理善后工作。(7)事故原因查明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1)终止程序。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承担事件处置工作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现场指挥部,需将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报告按照事件等级上报镇办事处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或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请委员会主要领导批准后,做出同意应急结束的决定。(2)宣布应急结束。(3)解除警戒。(4)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善后处理、消除影响。

八、相关单位联系电话

市环保局:85625110 火警:119 110联动电话:110 医院:120 金井镇政府:85381065 市安监局:85611135 市公安局:85682315

晋江市海丝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篇3: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通过分析石化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论述了环境污染控制在应急预案中不可或缺地位以及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或最大程度降低事故损失的不可替代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石化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普遍性问题,以天津某石化企业的环境污染应急预案为例,提出完善建议,增强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使其更好的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1 “吉化爆炸”事故

2005年11月,中石油吉化公司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事故应急处理中,消防部门喷冷水进行灭火,大量含有高毒性苯类物质的消防用水未经处理即流入雨水管道,致使100 t苯类物质进入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松花江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引发渔业资源枯竭;哈尔滨等城市用水困难;中国与俄罗斯国际纠纷等,转变为一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3]。事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带给人们的恐慌、防控中付出的代价以及善后工作的难度远远超过一般性的灾难[4]。

从安全生产事故角度看,短时间扑灭大火,避免厂区发生连环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应急处理得当。但从环境污染事故角度看,应急处理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消防部门处理苯类物质起火的方法不当,虽然大火被扑灭,但产生了大量受污染的水,另一方面厂方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受污染水流入松花江,由此导致一系列连锁危机。

应急救援部门将扑灭大火和防止连环爆炸作为首要任务,忽略了苯类物质泄漏的潜在危害,最终演变成一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事故应急处理中,如能选择恰当的应急措施,即避免产生如此严重后果。具体地说:如果消防人员喷雾状水减少苯类物质蒸发,用沙土、干粉二氧化碳扑灭着火点,就不会产生大量受污染水;如果厂方及时建立围堤收容泄漏污染物,并进行转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就不会造成松花江水体的污染,后续危机均可避免。可见,考虑环境风险的应急措施作为事故应急预案中一项内容必不可少。

“吉化爆炸”事故反映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在石化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与不可替代的地位。石化企业中普遍存有大量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事故,不止有火灾、爆炸危险还会伴随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因而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坚持环境污染控制和灭火救灾同等重要的原则,不能只关注眼前经济利益得失,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社会形象的破坏。

1.2 “大连原油泄漏”事故

2010年7月,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造成超过1500 t原油泄漏入海,污染数百平方公里海域。事故没有造成连环爆炸和人员伤亡,新港短期内恢复生产,但从环境污染事故角度看,这是一起极为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事故。原油属危险化学品,溢油极大的破坏了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将导致海洋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并且随着食物链累积,通过海产品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原油具有流动性,它造成的污染海域还会不断扩大,污染可能持续10年以上,对当地近岸养殖业、渔业、旅游业等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5]。

新港的环境风险早已存在,但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事故发生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预防和处理溢油事故,新港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在“实战”中,暴露出应急预案极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达到预期目的[6]。可见,漠视环境风险,缺乏完善的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才是此次事故达到无法挽回地步的真正原因。

科学合理的石化行业应急预案体系决不能忽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应急预案编制时,应该把安全预防和环境污染控制作为重中之重,做好环境风险辨识与评价[7]。同时,还要增强预案可操作性,定期演练,不断完善,力争在完善预案的过程中杜绝一切安全漏洞。

1.3 “兰化系列爆炸”事故

近年来中石油兰化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频发:2006年2月,助剂厂发生闪爆;5月,有机厂发生爆炸,引发火灾;6月,炼油厂发生泄漏,引发火灾;2007年2月,合成橡胶厂发生闪爆并起火;2010年1月,303厂发生燃烧爆炸。尽管事故频发,但兰化拥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得当,将事故损失和危害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没有演变为影响恶劣的环境污染事故。

兰化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采取了较好的预防措施,将生产装置和罐区与水源隔离,事故发生后的受污染水可以集中处理不会流入江河,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可见,石化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1.4 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意义重大

安全预防和环境污染控制都是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坚持灭火防爆救人与环境污染控制同等重要这一原则,根据石化企业自身生产特点,针对不同的环境危险源,把环境污染控制作为重要内容编入应急预案中,应急救援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才能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 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完善建议

目前石化企业的环境污染应急预案中普遍存在应急能力不高、应急行动不明、应急培训内容不详、应急演练方案不周、应急预案修订步骤不清及预防环境污染措施不力等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旦事故发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以天津某石化企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简称:“预案”)为例,结合环保部编制的《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提出多方面完善建议,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在应急处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1 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主要通过应急救援的人力和物力来衡量[8]。“预案”中提到“严格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天津公司有关标准规范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做到组织、人员和物资准备”,属于照搬照抄,无针对性可言。

石化企业应将救援物资、器材、人员等分门别类详细记录,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例如:石化企业发生火灾时,多使用干粉二氧化碳、干粉和沙土进行灭火,这三种消防物资的存量、存放地点、保管人员等情况应详细记录。

2.2 应急行动

可操作性是应急预案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9],缺乏可操作性已成为当前预案编制中的通病。“预案”中提到“迅速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和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和各抢险专业组”,未说明谁来做、何时做,未明确紧急联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预案”中还提到“按照本预案中所设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具体现场应急行动内容”,规定不具体、工作流程不明确、执行主体不准确。

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每个具体应急措施做出具体、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2.3 应急培训

应急培训是应急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全体员工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预案”中提到“应急处理培训以分专项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培训与安全教育或活动相结合、化工部培训与基层部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纸空文,成为“预案”中的最薄弱环节。

事故发生后每个人干什么、怎么干,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让所有的人都掌握。石化企业应急培训内容应包括应急资源和能力、员工应急职责、现场应急程序、紧急事件处理措施、疏散路线、人员急救、危险化学品特性等。同时,应急培训还应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形成长效培训机制。

2.4 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地实施离不开演练,演练也是最好的培训方式之一。“预案”中提到“由相关部门组织每半年演练一次”,没有实施机构,没有演练方案,效果可想而知。

演练工作要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决不能走过场。石化企业应急演练要按照预案全过程进行,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在演练过程中,指挥机构、救援队伍、社会公众要全方位参与,协同进行,检验并完善联动机制。演练后要进行总结评价,要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修订预案。

2.5 应急预案修订

应急预案具有时效性,通常只适用于一个特定阶段。“预案”中提到“本应急处理预案由安全环保部会同相关部室每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未提及何时需要修订、如何修订等实质性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

石化企业应急预案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评估、调整、修改预案内容,以使其更加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2.6 预防环境污染

“预案”只说明了事故发生后如何控制环境污染,未考虑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缺少危险预防措施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应急预案[10]。

石化企业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应包括:(1)建立企业环境污染物名单、重点污染源分布及其应急监测技术方案;(2)建立危化品仓储档案,并根据其性质一一对应写明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标准应急处置措施;(3)将危化品和关键地区分离,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发生源的周边设置一定距离的防护带;(4)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环境隐患。

3 结束语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不当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坚持灭火防爆救人与环境污染控制同等重要的原则,以安全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控制为主要内容,“防控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保护环境,减小损失。

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和时效性。通过培训、演练、修订等途径不断完善,事故发生时,才能快速正确的处置。

摘要:从环境污染角度分析了“吉化爆炸”、“大连原油泄漏”和“兰化系列爆炸”三个典型石化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论证了环境污染控制在应急预案中的重要地位和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避免环境污染事故或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石化企业的环境污染应急预案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以天津某石化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为例,从应急能力、应急行动、应急培训、预案演练、预案修订和环境污染预防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增强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以期在应急救援中发挥更好的功效,避免安全生产事故次生环境污染事故。

关键词:应急预案,环境污染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石化企业

参考文献

[1]沈郁,于风清.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0):99-104SHEN Yu,YU Feng-qing.Present situation of emergencyresponse rescue plan for accidents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their improvement recommendation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4,14(10):99-104

[2]佟瑞鹏,王起全.企业重大事故引发环境事件现状分析和应急工作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6):14-18TONG Rui-peng,WANG Qi-quan.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in China:current status and emergencysuggestio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6):14-18

[3]孟凯中,王斌.“吉化爆炸”事件对编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启示[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22(4):198-203MENG Kai-zhong,WANG Bin.Inspiration from“Jihuaexplosion”to laying the emergency plan for pollution ac-cidents[J].Energ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2006,22(4):198-203

[4]冯振民.吉化公司爆炸事故中应急预案的经验与教训[J].劳动保护,2006,(2):54-55FENG Zhen-min,WANG Bin.Lessons of experience onemergency plan from“Jihua explosion”accident[J].Labour Protection,2006,(2):54-55

[5]唐少曼,沈婷婷.大连新港漏油事件[J].海洋世界,2010,(8):12-14TANG Shao-man,SHEN Ting-ting.Oil leakage accidentin Dalian New Harbor[J].Ocean World,2010,(8):12-14

[6]朱童晖.大连新港海域原油污染处置的反思与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8):34-38ZHU Tong-hui.Reflection and revelation on treatingcrude oil pollution near the sea of Dalian New Harbor[J].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10,(8):34-38

[7]张兆康,何玉川,冯权.海域溢油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海事,2010,(12):22-24ZHANG Zhao-kang,HE Yu-chuan,FENG Quan.Con-sider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after the oil spill pollutionincidents[J].China Maritime Safety,2010,(12):22-24

[8]杨芳,储胜利.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难点及应急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127-130YANG Fang,CHU Sheng-li.Research on difficulties and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mpilation of emergency plan ofenterpris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7(1):127-130

[9]时训先,钟茂华,付学华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135-137SHI Xun-xian,ZHONG Mao-hua,FU Xue-hua,et al.Study on evaluating technology of major accident emergen-cy plan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1):135-137

篇4:寻找“重污染日应急预案”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是发起“我为祖国测空气”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前一晚还在酒吧自测PM2.5浓度的王秋霞很疲惫,眼睛里充了血。问到为什么要对《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提起信息公开申请,王秋霞说:“原因很简单,我们多次在新闻报道里见到过这个预案,但内容细则,谁都没见过。”

“传说”中的应急预案

2012年春节后,王秋霞看到了一条“完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新闻。来自2月9日《京华时报》的消息称:“近日,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获得原则通过,《工作方案》首次提出北京PM2.5的治理目标,并给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八大类具体措施。”在八大类具体措施中,“应急类”措施如此表述:“本市将完善空气质量重污染日应急预案。遇重污染天气,本市将暂停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和渣土运输,部分企业停产、减产,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停驶部分机动车。”具备初级汉语知识的人都可以得出结论,既然是“完善”空气质量重污染日应急预案,想必之前,已有一个应急预案。“内容是什么,从来不知道,我们也想了解了解。”王秋霞这样想,便开始搜索以往的新闻报道。

经过网络检索,王秋霞很容易便找到了关于北京市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媒体报道。最早的一篇发表于2005年10月10日,来源于新华网的新闻标题为:北京将启动“重污染天气预报应急预案”。在这篇报道里写道:“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9日表示,针对10、11月重污染天气多发的特点,市环保局和有关部门、企业已经制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将在出现连续重污染天气时启动。据介绍,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主要包括:道路清扫、洒水;排放大的企业自行减排、启动企业应急措施等,一般在连续2天出现重度污染天时启动预案。”

这篇报道也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在2005年10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已经制定,内容且比较详细,不但用启动预案的条件——连续2天出现重度污染天便可启动预案;也有一些具体措施。

两年后,类似的报道再次出现。2007年2月1日,《法制晚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北京制定启动《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报道。这篇报道的开头如此叙述:“2007年内,北京如再逢沙尘、雾霾等重污染天气,中小学生将会被告知暂停户外活动,市民应尽量避免外出。市人代会上,市环保局接受代表咨询时表示,2007年将制定并启动《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在这篇报道里,时任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的王大卫称:“重污染天气是指空气质量达到和高于4级。正在制定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将更着重考虑静稳型重污染,即持续无风、污染物累积形成雾霾的天气情况。”

这篇报道与之前的报道实有冲突,2005年就制定出来的应急预案,到了2007年变成了“将制定”。不过,在这条新闻中,北京市环保局开始关注雾霾引起的大气重污染。四年后,PM2.5的概念被普及后,人们才知道它是形成雾霾的重要成分。

在王秋霞检索各种消息时,她发现应急预案的名字时而叫“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时而叫“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有时又叫“空气质量重污染日应急预案”。可无论什么名字的预案,都没有公布过详细内容。他们到底是一个预案,还是不同的预案?如果是一个预案,到底这个预案制定出来了吗?为什么不公布?如果不是同一个预案,为什么要在一个问题上制定多个预案?又为什么不公布?

仅在网络上检索,显然得不到答案。

寻找预案

就在王秋霞向北京市环保局发出信息公开申请两天后,7月5日,她接到了市环保局打来的电话。对方告知王秋霞,“重污染应急预案”目前还在制定中,具体公布日期需要询问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在王秋霞追问到底有没有过这个预案时,对方回答:国家没有规定要求各地必须要做这个预案,为了迎接奥运,北京市环保局曾研究过类似于恶劣天气应对的措施。

7月10日,星期二上午,《中国周刊》记者拨通了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的电话。接电话的张姓工作人员听说记者询问“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情况,“呵呵呵”干笑了三声。他说,“最近怎么总有人问重污染应急预案的事儿啊。”该工作人员告知记者,他做不了主,无法回答记者的问题,需要向管理处的于建华处长汇报,希望记者下午再打来电话给予回复。

当日下午,记者又打去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并不知情,记者留下手机号码,等待回复。直到周五,记者每日给大气环境管理处打电话,均无人接听。

在此期间,记者联系上新华网、京华时报以及法制晚报报道“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三位记者。三人均表示没有见过“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细则。一名记者说:“私下里曾经问过环保局,他们说有过一个预案,但级别太高,从来没有启动过。”另一名记者表示:“在会上,只是见到预案名称,大方向都有,就是不见下文,根本没法监督。”

经过一个周末,7月16日,周一上午,《中国周刊》记者终于拨通了大气环境管理处的电话。接电话的正好是张姓工作人员,他表示,如果想了解预案的相关内容,必须通过北京市环保局的宣传教育处。

记者与宣传教育处取得联系。接电话的刘姓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发送采访提纲的传真过去,“等领导在的时候汇报,再给您回复。”

第二天一早,记者发去采访传真,等待回复。同天下午,记者找到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的电话,并与之取得联系,方力说:“北京市在奥运期间,曾经有过一个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但并未向外公开。”至于具体情况,方力称当时不在此工作,并不了解。“目前制定中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会有所继承,但主要针对目前的天气情况。至于什么时候制定出来还不好说,这需要多部门共同协商,不是一拍脑门就出来的。”

nlc202309031820

一个多小时后,北京市环保局宣传管理处打来电话。一名姓翟的工作人员告知记者,因为“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无法接受采访请求。记者表示,可以就之前的应急预案谈一谈,该工作人员表示:“应急预案不是环保局一个部门能够制定的,也不是环保局能出的。之前的是内部的,详细内容没法说。”

《中国周刊》记者提出希望采访2007年曾经在新闻报道里提到“制定并启动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王大卫。宣教处翟姓工作人员称,王大卫已不在这个部门工作,不能联系采访。

其后,记者找到王大卫的电话,但王大卫拒绝了采访请求。

7月19日,在一个“科技传播沙龙”上,记者向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提出寻找预案的问题。于建华表示,该预案正在制定当中,之前在08年奥运会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草案,并没有向外公布。“那只是个草案。没有正式发布的都不算。客观的说,还没有这个预案。空气这个事情,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多,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和征集很多部门的意见。”

至于新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何时能够公布,于建华说:“我们会尽快,但应急预案不是由市环保局来发布,发布和实施最终都要由市里统一牵头做的。”与于建华一同前来的北京市环保局宣教处王小明也解释说:“应急预案出来以后,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你们也能体会,目前咱们的社会管理成本,是很高的。”

环保局官员未能解释的,是行政成本,从2005年提出“重污染日应急预案”概念,到现在,7年过去,这一预案仍未完成,且至今何时完成、公布,仍是一个未知数。

是草案,而不是正式预案,所以没有公布——就在本刊记者认为自己获得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时,一名北京市环保系统的官员则告诉了另一个版本的解释:北京奥运之前,外国提出应该有重污染日紧急预案,环保局就做出了一个。至于为什么不公布?“我们能保证空气质量,具体内容不用发布。”

王秋霞依然在等待北京市环保局的正式书面回复。她的执拗来源于两点,一,人们希望了解,在重污染天气中,政府该做什么,自己该做什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章第十条规定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

封面

一名北京市环保系统的官员则告诉了另一个版本的解释:北京奥运之前,外国提出应该有重污染日紧急预案,环保局就做出了一个。至于为什么不公布?“我们能保证空气质量,具体内容不用发布。”

篇5: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电力公司(2×**MW机组)位于**省**市**,距市区约** km,距市约** km。厂址南侧为**、西侧为**、东侧为**、北侧为**。厂址东侧、**河以西有一新建的从**公路至**村的村间公路。公路从厂址中部东西方向通过,将厂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为主厂区、南侧为煤场区。

工程建成后同时承担市区60%的民用热负荷,以及市工业区的部分工业热负荷和城区的民用热负荷。

**电力公司“上大压小”新建工程建设装机容量2×**MW超超临界双背压抽凝式机组,日运行时数20h,年运行时数**h。

主要由卸煤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发电、烟气脱硝除尘脱硫系统、除灰渣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等组成。

电厂发电用煤采用铁路、公路运输,经输煤系统和破碎系统将煤破碎送至锅炉燃烧。锅炉所加热的蒸汽送入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汽轮机排汽经凝汽器冷凝后重新送入锅炉加热循环使用,凝汽器冷却介质为循环水,被加热的循环水经冷却塔冷却后重新送入凝汽器循环使用。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变压器升压后并入电网供用户使用。锅炉燃烧产生的炉渣经干式排渣机排至渣仓冷却储存,由渣仓排到输渣汽车外运综合利用。锅炉产生的含尘烟气经SCR脱硝系统脱硝后进入静电除尘器除尘,进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进行脱硫,由210米高烟囱排入大气。副产品粉煤灰由气力除灰系统贮存于干灰库综合利 用,炉膛底部的渣由除渣系统外运综合利用,脱硫副产品石膏全部综合利用。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规范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突发环境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态及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公司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以及相关文件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识别本企业环境风险的基础上,分析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现有风险防控和环境应急管理差距,编写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划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公司位于**省西北部,北依**,南临**,西部与**省**接壤,北部与**毗邻,东部与**搭界,南部与**相望。地理位置在北纬34°48′-35°30′,东经112°02′-113°38′。

公司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黄河冲积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自然平均坡度为2%。最高海拔1955m,为王屋山顶峰;最低海拔90m。区内主要地貌特征有山地、丘陵与平原三部分,其中山地占33.3%,平原占56.1%,丘陵占10.6%。

区域地貌单元属太行山前冲积平原,除最上层耕土外均由第四系冲洪积物组成,主要为粘性土、砂土,大部分为中层缩性土层。周边附近未发现断裂、地裂缝、古河道、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属稳定场地。地下水深0.6m,地震烈度为7级。

公司所处位置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的特点。

为防止公司生产对大气、水环境造成影响的风险。为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有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指导善后处置工作,特此编制本应急预案。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4、《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5085.1)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

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

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5085.4)

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5085.5)

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

1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

12、《危险废物鉴别规范》(HJ/T 298)

13、《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源辨识》(GB 18218)

1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2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24、《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环发〔2015〕4号;

2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

2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1月24日;

27、《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保部令第17号);

28、《河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豫政〔2010〕41号);

29、《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评估现场监察指南和备案管理的通知》(豫环文〔2013〕75号);

30、《焦作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焦政办〔2012〕100号,2012年8月30日修订;

3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

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修订);

3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修订实行);

3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

36、《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救援物资装备要求》(GB3011-2013);

37、《焦作市涉危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8、《华润电力焦作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区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企业负责处置或者参与处置的重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由安全事故引起的相关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本预案应与其他安全应急预案以及当地县市环境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衔接实施。4 编制过程

篇6:公司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XXX自来水公司 2015年10月13日

XXX自来水公司水厂水质污染应急预案

为保证市民用水安全,预防突发水质事故,保证安全优质不间断供水,根据突发性水质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要求,结合水厂生产和水质管理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实施的原则

取水口或厂区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水处理构筑物或制水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出厂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管网水污染等突发水质事故时,值班人员根据本预案进行应急处理,以保证市民安全优质用水。

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职责 2.1、供水水质污染指挥部: 总指挥:X 组 长:X 副组长:X 2.2、供水水质污染应急小组: 组 长:X 副组长:X 成 员:X X 2.3 水厂突发水质事故应急小组职责:

负责准确及时地执行公司应急处理系统指挥部或其授权部门公司办公室、水质化验室的通知;组织应急抢险组到达现场排除水质事故或设备故障;做好加压、配电室、氯气间等设备停产前期工作;组织化验、值班人员对原水、出厂水进行不间断监测,及时提供水质数据;及时准确向公司应急处理系统指挥部反馈所采集的信息。

2.4 抢险组职责:

在水厂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应急小组领导下开展应急措施,负责水质检测,设备维修和检查,为小组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供水水质防范的措施

(1)每天对水源水质以及清水池、出厂水进行常规分析,浑浊度、余氯量每一小时检查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水质污染小组汇报。

(2)水质发生变化,对水源井以及清水池、出厂水进行检测,每隔十分钟检测一次,同时向供水水质污染指挥部汇报。

(3)为保障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水厂化验室对四项常规化验每日取样化验,其他理化指标按照《生活饮用水生活标准》[GD5749—2006]规定进行化验。特殊情况下,加强化验力度,每小时对各水源井及水厂出水口取样化验。化验任务由水厂化验室负责,除厂内自身监控化验外,必要时委托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环保监测站、防疫站进行水质化验。

四、如果水源污染影响供水,将采取以下步骤处理:(1)供水水源厂的水质如果影响供水时,及时停加压泵,保护现场,并马上通知公司值班领导及保卫科,同时向市委、市政府、主管局、市防疫站、环保监测站汇报,通过新闻媒体告知所有用水户,同时迅速组织力量泄水、清洗,水厂化验室立即从清水池和各水源井中取水化验,必要时请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环保监测站和防疫站进行水质化验,直到化验合格达到饮用水标准后方可恢复供水。

(2)根据检测的水源水质数据,如能进行预处理的,会同环保、卫生等专业部门研究,在水源处或清水池进行预处理,投加适当的缓冲剂(小苏打粉、活性炭以及氧化剂等)。

(3)根据检测的水源水质数据,如预处理解决不了问题,经市政府同意后,采取必要的停水措施,排放清水池及供水管网内不合格的自来水。同时开启市区的1号水源井(应急备用井)供居民临时应急用水。

五、应急交通及通讯联络:

突发水质事故发生后,公司车辆和驾驶员随时待命,办公室根据预案应急等级通知水质污染小组成员和抢险组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应急人员全部到位,手机全部开机以便联络。

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一:

事件:突发地震或是洪水,造成深井、深井输水管道、供配水管线无法供水,使城市供水中断,市民生活受到影响。

解决办法:

1、及时启动应急水源井,安排应急水源。

2、在配水管道无法供水时,请求消防部门配合,用消防车向市民供水。

3、尽快派抢修人员对完好的深井、输水管道、配水管道进行检查和修复,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水。

预案二:

事 件:水厂发生氯气大量泄露,原因是氯气瓶出氯阀失灵或拧断,值班人员无法靠近。

解决方法:

1、其他值班人员尽快拨打119和120,向消防部门和急救中心求救;同时停止供水并通知水厂与公司有关领导。

2、在佩带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尽快打开氯气吸收塔及通风风道,进行中和处理,减少危害,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

3、对已经被熏倒的人员,将其抬到氯气泄漏的上风口,采取紧急救护措施,迅速脱去其外衣,解开其衣裤的扣子,用5%的苏打水或是凉的浓茶水、酒精冲洗其眼、鼻、口,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4、待事情得到处理后再进行加氯工作。

器具及材料:防毒面具、应急工具、小苏打粉、茶叶、酒精。

预案三:

事件:水源井、清水池、管网遭遇恶性投毒事件受到严重污染,影响水厂供水,可能造成全市停水。

1、处理应急措施:此类事件分为两种应急情况:一是水源井、水厂出现投毒或严重污染并未影响城市供水主管网水质;二是水源井、水厂、城市主管网同时出现污染。

2、处理原则

1>、水源井或水厂出现投毒或严重污染并未影响城市供水主管网水质;

在水源井受到污染、水源井或清水池遭遇恶性投毒事件时,当日带班人员应及时报告水厂厂长及公司领导,水厂厂长在确认无误后可先命令停止供水并关闭出水口阀门。应急指挥部和有关人员立即现场指挥处理,应急小组人员迅速到位展开工作,排除水源井、清水池内被污染水体,加注药剂、氯气进行消毒,同时安排化验人员对主供水管网内的水质进行采样、监测确保水质合格,应急指挥部针对事件进展情况,尽快恢复部分供水直至正常供水。

2>、水源井、水厂、城市主管网同时出现污染; 按照情况1>的处理方法对、水源井、清水池进行处理外对供水主管网内出现污染的管内污水利用主管网预留泄洪阀尽可能多地排放,尽量减少影响范围和缩短延续时间。管网负责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判断水质污染的规模、发展情况、管线分布迅速制定排污消毒方案,同时组织维修队现场多处排污。每个排放点连续排污,直至水质监测中心取水样进行化验,确定水质合格后才能关闭。

上一篇:2020邮政职工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