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好”作文第一步

2024-04-12

“跨好”作文第一步(精选6篇)

篇1:“跨好”作文第一步

作文教学起步要早,这从一年级的写话要求上就有体现(见《新课标》)。要使他们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如何起步?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在小学低年级,由于侧重识字教学,而忽视了作文的早期训练,特别是一年级,写不写、写什么、怎么写?这些重要的问题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给中年级作文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会降低中年级学生作文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根据低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情况,把一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起步期,在识字教学的同时,注重说话和表达的训练,这样,就在低中、年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为学生跨好作文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跨好作文第一步,我认为应从以下己方面入手:

一、结合课文,培养学生运词说话的能力

一年级课文中有些词语是让学生口头造句的,造句是小学生语文练习的内容之一。通过用词造句,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词语的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而让学生进行书面造句,就为学生提供了写话内容。如学了《我不认识你》这一课,我让学生理解"有名"一词后,让学生练习用"有名"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有话可写。

二、续说课文,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想象,想象能力较丰富。根据这一年龄特征,我在教学中每当遇到有趣的课文,都要求学生续编课文,续说故事。如学完了《小鹰学飞》一文后,我问:"小鹰后来学飞行了吗?怎么学飞行的?结果怎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小鹰后来每天都学飞行,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鱼,都坚持练飞行,一年后,小鹰终于成了飞行能手,飞行本领可高啦!"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此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并指明学生读出写话的内容,让大家评议哪些地方写得好。这也是对学生修改作文的教学渗透。像这样的情况,一学期进行十次八次,是完全可以的,必要的。

三、结合实践活动,积累写话内容

在生活中,在实践活动中,在学生身边,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有趣,有的有意义。而我们教师应当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多看,多留心,记忆生活中的事。可以是自己家里的、班上的、校内的、社会上的、大自然中的、从电视上看到的。让学生知道蜘蛛是怎样结网的、捉虫的?种子是怎样发芽长大的?今天我是怎样做值日的,今天我的妈妈做的饭菜为什么特别香?我是怎样到外婆家做客的.?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这样学生知道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写话内容,回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其观察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心里的事和想法却不少。有的学生说话有条理说话完整,有的说话结巴,断断续续,而且不完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打报告"的学生身上。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让学生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用词尽量准确。

在班会和中队会上,让学生尽情而有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我"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学生有感而说,说出的内容会具体,有真情实感。总之,跨好作文第一步是重要的,只要我们教师认真而有心地去做,这作文第一步一定能跨好的。

篇2:“跨好”作文第一步

正文:第一步

记得史铁生曾说过:“生命是跨越距离的过程。”那么我想跨越时的第一步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

都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开脚,跨出第一步,相信你我都会彷徨。该不该跨?如何跨?你是否无数次问过自己。

认清时势,找准时机,迈出恰到好处的第一步方是聪明之举。

第一步

香港TVB前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就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他率先创造了香港电影的神话已属奇迹,但更可贵的是,他竟在电影蓬勃发展之际,看到无线电视业的商机,勇敢迈出第一步,领先于同行。事实证明他的分析是正确的。这样的第一步帮助TVB坐稳龙头宝座之位,至今无人可撼,开创了邵逸夫时代。

的确,这样清醒的头脑,敏锐捕捉商机的能力,让他迈出勇敢的第一步,既出人意外,又恰到好处,从此他一马当先,事业蒸蒸日上。可若是找不准机会走出那第一步,他就永远困缩在小角落里,最终被人遗忘。

可仅仅做到如此,就一定可以吗?我想远非如此,要走好第一步,更应在冷静判断之后,义无反顾地踏出第一步,不再退缩。

由此不由得想到日本女足界的大和抚子——泽穗希。在日本女足陷入低迷之境时,泽穗希放弃了原本可以上大学的机会,她创业的第一步竟是投身女足。在那样惨淡的境遇下,根本无人看好她的第一步。是的,没有好的足球场,计分甚至是人工翻牌,可那又怎样,她热爱足球,无悔于自己事业的第一步的选择,毅然撑起整个日本足球。越是身处荒芜,她越是能看到不远的将来会春色满园。

事实证明,她的义无反顾,永不退缩使她的第一步开始了一个传奇的宣言。德国女足世界杯赛上她率领着日本队书写了一个不朽的神话。无退路可逃的第一步选择,注定了她以艰辛的奋斗去铸造辉煌的胜利。

事实,无论是邵逸夫还是泽穗希,他们果断坚定迈出的第一步都是对未来人生的一个庄严的宣誓,是旭日刚刚跃出海平面,踏响壮阔的波涛,是山鹰刚刚晾翅,开始蓝天的恋曲。每个人要取得日后的成功,都必须选好走稳这第一步。

张洁说:“只要你无悔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你是入不敷出的傻瓜。”朋友,请相信你的选择,坚定你的信念,勇敢地迈出你创业的第一步。不管日后成败如何,这样的第一步,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因为这契合天地生命律动的节拍。

篇3:“跨好”作文第一步

笔者所在的地区, 对新任教师考评的方式是多样的, 但最主要的还是落在课堂教学实践上, 因为, 教学、课堂始终是教师生涯的生命线。近几年, 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片段教学测试———就是没有学生在场的, 由应聘者根据教材自选或按指定的内容进行15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现场模拟, 呈现某一教学内容的教与学的“亦真亦幻”的情状。接着, 应考者还要接受专家的提问———进行即时答辩。

由于应考者都非常珍惜与重视这样的教师招聘考试, 大部分考生都会去寻找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经验传授”, 再加上, 现在的资讯发达, 各路名家的精品课、示范课, 只要“百度”一下, 便可找到众多的学习资源, 因此, 笔者担任过不少招聘考试的评委, 越来越发觉, 近两年, 这些应考的应届毕业生的片段教学水平已越来越高了。这是可喜的, 能够让我们从中发现优秀的教学能手苗子, 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输送优秀的、优质的人才资源。

但, 高兴、欣慰之余, 我又不由地有些担忧。忧什么呢?不久前听说过一件事, 笔者并没有去考证它的真实与否, 说的是, 目前社会一些办学机构也瞅准了“这份蛋糕”——有专门培训新教师如何进行片段教学的机构, 并承诺“包进多少钱”, 要是没能“挤进教师圈”的, 届时可以按一定的百分比予以退款。假若此事真存在, 那至少说明一个问题, 这种选拔新教师入岗的考核项目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 模拟上课毕竟迥异于真实的课堂教学, 片段模拟教学“全靠教师一张嘴”, 想怎么预设, 想怎么生成, 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控”中。但一旦落实到具体真实的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等, 并不一定是顺着教师的“既定思路”走的, 也正因为课堂具有不可完全预测性, 课堂才具有了别样的魅力。

可见, 课堂片段教学模拟, 考量的只能是这位考生的“显性特征”与教学基本功, 诸如板书、语音语貌、亲和度、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能力等, 对于“隐性特质”, 诸如文学修养、逻辑思维、性格气质、应急能力、创新锐度等, 则无从考量, 于是, 有些区、直属校又增加了答辩、现场作文等的面试项目, 也是很有必要的。

严格把好新教师的入岗选拔关, 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教育质量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师德师风等又与教育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经过层层考核, 新教师终于走向了岗位, 进入到了三尺讲台的“实战操练”中, 开始在向“圆教师梦”的高地迈进了。然而, 严格把关后选拔出来的新教师“履新”了, 不少新教师其实还处在混沌之中, 并没有真正领悟由刚走出象牙塔向教师身份转变的要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学校在对新入岗教师的栽培上还存在着这样的弊端:

1.草草集训。虽然学校安排有新教师的入岗培训, 市里也组织了相应的培训, 新教师也人手一本《见习期培训手册》, 但往往是“集中几天下场暴风雨, 分散之后基本风平浪静”的状态。新教师虽然是考录进来的, 但很多东西仅存于“纸上谈兵”阶段, 短期的培训无异于“走流程、走形式”, 学校又匆匆忙忙给新教师安排工作, 有点操之过急之嫌, 也给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埋下了“先天营养不良”的隐患。

2.匆匆“上马”。由于受教师编制的限定, 学校的工作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学校不可能有“闲人”, 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满工作量的。要是不满工作量, 教师自身也会去向学校请求增加课时, 因为职称评聘“卡”的工作量是一道评判的“杠杆”, 哪位教师敢掉以轻心?新教师一入岗, 学校方面就会“不把他当新人看待”, 而是以在职教师的身份来看待这些新教师, 在工作量安排上也没有任何照顾的余地———否则多出来的工作又要谁去承担呢?过于仰仗那集中式培训的“成效”, 使得新教师失却了从学生朝教师角色变换的“磨合期”, 匆匆“上马”, 与赶鸭子上阵无异。无怪乎, 一所学校的领导告诉我, 去年刚招聘一位素质良好的语文教师, 由于承受不了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学校还没看到她的“发展”, 今年就向学校提出申请, 希望调出该校到较轻松的岗位上任职。一位本被学校看好的教学好苗子, 却因为抗挫、抗压能力的“虚弱”, 导致了好苗子并没有朝茁壮成长的方向发展。个中除了新教师自身的心理因素外, 难道校方就没有责任吗?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3.“弱弱”引带。学校也认识到, 要想让新教师谋得发展, 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还必须有师傅“领进门”。一般情况下, 学校都会为各位新教师安排具体的指导教师, 也编印了《导师工作手册》与《徒弟工作手册》, 各自的任务、职责、要求等“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印刷在上面。但现实情况是, 指导教师自身也是满满当当的工作量, 除了上课、批改作业, 还有无法预知的各种繁杂的、临时性的工作在“伺机而动”, 指导新教师的工作又成了一种“负荷”, 虽然在职评时有要求必须担当指导教师, 还要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然而, 这项师带徒工作又是一件“良心活”, 负责任的、有公心的指导教师就会上心, 毫不吝啬地指导新教师, 让他们能少走弯路, 尽快适应教学实践的新环境;责任感、事业心欠缺的指导教师, 可能更热衷于“做文字游戏”———填手册还不简单, 有没有真指导并不重要, 当指导教师将已经写好的“指导证明”摆在新教师面前时, 他们怎么可能敢不签呢?另外, 校内教师之间, 特别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必然存在着教学质量方面的竞争, 指导教师难免会有“留一手”的私心, 否则就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担忧, 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引带工作监管机制的缺位, 导致了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在岗培训的机会被弱化了。

4.顺顺转正。一年见习期满, 只要新教师不违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本本分分教育教学, 学校汇总各个部门的考核意见, 一般情况下, 新教师一年见习期满后都可以如愿如期地转正。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问题是, 新教师转正了, 但他 (她) 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战能力的增强是否呈“正值”, 与入岗前新教师自身的底子相比, 一年后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值几何”, 恐怕是少有人问津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无奈的情状———几年过去了, 那位当年进来时还略显青涩的新教师, 除了外表给人“成熟”了的印象外, 在专业技能上并没有几多的成长, 连对外公开教学这样的“分内活”都难以担当。试问, 出现这样状况的“板子”又该抽在谁身上?这究竟是谁之过呢?

俗话说, 要想马儿跑, 必须有草吃。既然这些新教师的苗子是通过考录“淘洗”出来的, 学校是用人之场所, 理所应当承担起新教师的培养工作, 那是实现学校新老交替, 永葆学校活力的重要资源。作为用人单位的学校该如何来精心培养这些新鲜的力量呢?

1.身边的“标杆”作指引。每一所学校, 在她的发展进程中, 总会涌现出一些师德师能方面的先行者, 他们已经将教育教学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把教育教学当成了毕生的事业来追求并且正努力朝着德艺双馨的方向奋进。这些先进者、优秀者是学校的重要财富, 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教师入岗前, 对于报刊杂志上报道宣传的全国名师、模范教师等, 也一定有所了解, 但毕竟是从文字中来的, 难免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憾意, 不如身边看得见的“标杆”教师来得亲切与有说服力。当新教师一进入学校时, 学校就要有充分的准备, 让身边的教师来介绍这些优秀的“标杆式”教师群, 再让这些教师群与新教师一同分享自我的成长历程。同样是教师, 为何成长的速率和效果有差异, 关键取决于自身。“标杆式”教师就是新教师要追赶的目标, 这样的见面会, 至少有两层意义———“标杆”教师看到新教师, 激励自己又有新人在期待着自己能从优秀走向卓越;新教师看到这些现实中的优秀教师, 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有了更加鲜明的奋斗目标。

2.舒缓的课务作基础。新教师刚入岗, 学校不宜急于安排具体的课务。尽管学校的教师编制紧张, 宁可像俗语说的那样, “慢装担, 快走路”。新教师尽管经过院校学习, 经过选拔考核, 尽管也曾经实习过一段时间, 还是缺乏必要的必备的教育教学“常识”。就如医学院的毕业生毕竟与临床实践之间还隔着“一层膜”一样, 要想将书本所学转换成教育教学能力, 唯有依靠实践。一线教师在一长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摸索探寻出了教育教学的一些“常式”, 这是他们用时间和践行累积起来的宝贵经验, 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而这, 又恰是新教师急需的营养。学校要明白个中的利害关系, 宁可“苦自己”, 也要腾出时空来, 让新教师全面听课, 听早会课, 听不同学科教师的推门课, 听班主任的队会课, 听兴趣组教师的训练课, 听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课等, 全校教师将自我的课堂全开放, 成为没有“围栏”的课堂, 让新教师在观课、听课中了解课堂的基本常式, 明了教育的一般方式, 渐渐地熟知学校管理的各个流程与具体要求, 明晰一位合格教师应该在师德、师风、师能方面有怎样的底线要求, 避免了单纯的说教, 在旁听、旁观中, 理清思绪, 明确教育教学的内涵等。

3.尽责的导师作保障。优秀导师的无私引领, 可以让新教师少走弯路, 更快地融入担当的角色。一段时间的听课、旁观、交流后, 学校教导处就应该为新教师安排一定量的课务, 并指定相应的指导教师, 导师可以两位, 一位负责教学业务, 一位负责班级管理与建设。有的学校还引入了“导师竞标制”———承诺在一年的时间里, 导师要将新教师培养到怎样的程度, 并罗列一定的量化指标。这种做法值得推崇, 便于发挥导师的工作主动性, 当然, 一年期满后, 学校经过考核, 导师所带的新教师若各项考核指标均优秀的话, 学校也必须给导师以一定的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在课务的安排上, 建议新教师与导师的课务应错开, 如导师上第一节, 新教师就安排上第二节, 保证让新教师能听上导师的课。刚引领时, 新教师的课重在模仿, 力求上出较规范的能抓住重难点的教学目标正确的课, 新教师上课之前, 教学设计必须经过导师的审读与签字, 导师要对新教师的课堂实施“紧逼盯人”法, 一遍遍地研课、议课, 督促新教师把每一节课上出“规矩”来。笔者所在的区域, 有些学校条件允许的, 还聘请了刚退休的老教师担纲导师, 每天就在“守望”着新教师的课堂, 让他们在实践与调整中逐渐地步入教育教学的正轨。

导师还要关注新教师的作业批改与“导优辅差”工作, 要经常性地抽查新教师的作业批改、试卷批阅、“导优辅差”日记、教后反思等, 从手把手到抽查指导到改良促进, 一点一滴都要到位指导, 以助新教师在导师的敦促下, 从一入岗起, 就以严格、规范来要求自己, 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

导师也要关心新教师的身心健康, 严要求不等于苛求, 对新教师出现的问题, 导师要耐心诚恳地指导, 不吹毛求疵, 不颐指气使, 不以盛气凌人的口吻对待新教师, 要以朋友的口气真诚地提供帮助, 关注新教师的思想动态, 培植阳光、向上、积极、昂扬的心态。

4.多样的活动作平台。人, 都有受尊敬、尊重的期待, 新教师一入岗处处都“被培训”, 感觉上多多少少有点别扭。因此, 学校要做好一项工作———告诉新教师, 优秀教师也曾年轻过, 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一般方式方法外, 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出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被培训”是一种幸福, 是学校重视的一种直观反映。其次, 学校还要围绕新教师的栽培工程 (有些学校称之为“青蓝工程”) 积极地开展多样的活动, 如推荐读物, 举办新老教师的“读书沙龙”, 举行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赛, 举行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 带新教师外出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等, 为新教师搭建各种锻炼与展示的平台, 让新教师感到教学是充满乐趣的, 只要你努力工作, 就有可能展现出亮丽的风采。

一年的见习期满后, 学校要为新教师举办专场的汇报会, 展示导师的培养成果, 展现新教师一年来的成长履迹, 学校教导处与办公室要将新教师一年来的教育教学成效的资料进行存档。有条件的学校, 笔者建议将见习期满一年的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拍成VCD予以保存, 待三年之后, 请新教师来回头看看, 追昔抚今, 感悟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促进自身的尽快发展, 这是弥足珍贵的镜像, 在自我观照中敦促向前跨越。

篇4:“跨好”作文第一步

笔者所在的地区,对新任教师考评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落在课堂教学实践上,因为,教学、课堂始终是教师生涯的生命线。近几年,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片段教学测试——就是没有学生在场的,由应聘者根据教材自选或按指定的内容进行15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现场模拟,呈现某一教学内容的教与学的“亦真亦幻”的情状。接着,应考者还要接受专家的提问——进行即时答辩。

由于应考者都非常珍惜与重视这样的教师招聘考试,大部分考生都会去寻找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经验传授”,再加上,现在的资讯发达,各路名家的精品课、示范课,只要“百度”一下,便可找到众多的学习资源,因此,笔者担任过不少招聘考试的评委,越来越发觉,近两年,这些应考的应届毕业生的片段教学水平已越来越高了。这是可喜的,能够让我们从中发现优秀的教学能手苗子,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输送优秀的、优质的人才资源。

但,高兴、欣慰之余,我又不由地有些担忧。忧什么呢?不久前听说过一件事,笔者并没有去考证它的真实与否,说的是,目前社会一些办学机构也瞅准了“这份蛋糕”——有专门培训新教师如何进行片段教学的机构,并承诺“包进多少钱”,要是没能“挤进教师圈”的,届时可以按一定的百分比予以退款。假若此事真存在,那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这种选拔新教师入岗的考核项目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模拟上课毕竟迥异于真实的课堂教学,片段模拟教学“全靠教师一张嘴”,想怎么预设,想怎么生成,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控”中。但一旦落实到具体真实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等,并不一定是顺着教师的“既定思路”走的,也正因为课堂具有不可完全预测性,课堂才具有了别样的魅力。

可见,课堂片段教学模拟,考量的只能是这位考生的“显性特征”与教学基本功,诸如板书、语音语貌、亲和度、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能力等,对于“隐性特质”,诸如文学修养、逻辑思维、性格气质、应急能力、创新锐度等,则无从考量,于是,有些区、直属校又增加了答辩、现场作文等的面试项目,也是很有必要的。

严格把好新教师的入岗选拔关,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教育质量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师德师风等又与教育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经过层层考核,新教师终于走向了岗位,进入到了三尺讲台的“实战操练”中,开始在向“圆教师梦”的高地迈进了。然而,严格把关后选拔出来的新教师“履新”了,不少新教师其实还处在混沌之中,并没有真正领悟由刚走出象牙塔向教师身份转变的要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在对新人岗教师的栽培上还存在着这样的弊端:

1,草草集训。虽然学校安排有新教师的人岗培训,市里也组织了相应的培训,新教师也人手一本《见习期培训手册》,但往往是“集中几天下场暴风雨,分散之后基本风平浪静”的状态。新教师虽然是考录进来的,但很多东西仅存于“纸上谈兵”阶段,短期的培训无异于“走流程、走形式”,学校又匆匆忙忙给新教师安排工作,有点操之过急之嫌,也给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埋下了“先天营养不良”的隐患。

2,匆匆“上马”。由于受教师编制的限定,学校的工作基本上是“一个萝h一个坑”,学校不可能有“闲人”,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满工作量的。要是不满工作量,教师自身也会去向学校请求增加课时,因为职称评聘“卡”的工作量是一道评判的“杠杆”,哪位教师敢掉以轻心?新教师一入岗,学校方面就会“不把他当新人看待”,而是以在职教师的身份来看待这些新教师,在工作量安排上也没有任何照顾的余地——否则多出来的工作又要谁去承担呢?过于仰仗那集中式培训的“成效”,使得新教师失却了从学生朝教师角色变换的“磨合期”,匆匆“上马”,与赶鸭子上阵无异。无怪乎,一所学校的领导告诉我,去年刚招聘一位素质良好的语文教师,由于承受不了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学校还没看到她的“发展”,今年就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调出该校到较轻松的岗位上任职。一位本被学校看好的教学好苗子,却因为抗挫、抗压能力的“虚弱”,导致了好苗子并没有朝茁壮成长的方向发展。个中除了新教师自身的心理因素外,难道校方就没有责任吗?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3,“弱弱”引带。学校也认识到,要想让新教师谋得发展,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还必须有师傅“领进门”。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为各位新教师安排具体的指导教师,也编印了《导师工作手册》与《徒弟工作手册》,各自的任务、职责、要求等“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印刷在上面。但现实情况是,指导教师自身也是满满当当的工作量,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还有无法预知的各种繁杂的、临时性的工作在“伺机而动”,指导新教师的工作又成了一种“负荷”,虽然在职评时有要求必须担当指导教师,还要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然而,这项师带徒工作又是一件“良心活”,负责任的、有公心的指导教师就会上心,毫不吝啬地指导新教师,让他们能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教学实践的新环境;责任感、事业心欠缺的指导教师,可能更热衷于“做文字游戏”——填手册还不简单,有没有真指导并不重要,当指导教师将已经写好的“指导证明”摆在新教师面前时,他们怎么可能敢不签呢?另外,校内教师之间,特别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必然存在着教学质量方面的竞争,指导教师难免会有“留一手”的私心,否则就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担忧,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引带工作监管机制的缺位,导致了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在岗培训的机会被弱化了。

4,顺顺转正。一年见习期满,只要新教师不违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本本分分教育教学,学校汇总各个部门的考核意见,一般情况下,新教师一年见习期满后都可以如愿如期地转正;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问题是,新教师转正了,但他(她)~年来的教育教学实战能力的增强是否呈“正值”,与人岗前新教师自身的底子相比,一年后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值几何”,恐怕是少有人问津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无奈的情状——几年过去了,那位当年进来时还略显青涩的新教师,除了外表给人“成熟”了的印象外,在专业技能上并

没有几多的成长,连对外公开教学这样的“分内活”都难以担当。试问,出现这样状况的“板子”又该抽在谁身上?这究竟是谁之过呢?

俗话说,要想马儿跑,必须有草吃。既然这些新教师的苗子是通过考录“淘洗”出来的,学校是用人之场所,理所应当承担起新教师的培养工作,那是实现学校新老交替,永葆学校活力的重要资源。作为用人单位的学校该如何来精心培养这些新鲜的力量呢?

1.身边的“标杆”作指引。每一所学校,在她的发展进程中,总会涌现出一些师德师能方面的先行者,他们已经将教育教学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把教育教学当成了毕生的事业来追求并且正努力朝着德艺双馨的方向奋进。这些先进者、优秀者是学校的重要财富,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教师入岗前,对于报刊杂志上报道宣传的全国名师、模范教师等,也一定有所了解,但毕竟是从文字中来的,难免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憾意,不如身边看得见的“标杆”教师来得亲切与有说服力。当新教师一进入学校时,学校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让身边的教师来介绍这些优秀的“标杆式”教师群,再让这些教师群与新教师一同分享自我的成长历程。同样是教师,为何成长的速率和效果有差异,关键取决于自身。“标杆式”教师就是新教师要追赶的目标,这样的见面会,至少有两层意义——“标杆”教师看到新教师,激励自己又有新人在期待着自己能从优秀走向卓越;新教师看到这些现实中的优秀教师,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明天,有了更加鲜明的奋斗目标。

2.舒缓的课务作基础。新教师刚入岗,学校不宜急于安排具体的课务。尽管学校的教师编制紧张,宁可像俗语说的那样,“慢装担,快走路”。新教师尽管经过院校学习,经过选拔考核,尽管也曾经实习过一段时间,还是缺乏必要的必备的教育教学“常识”。就如医学院的毕业生毕竟与临床实践之间还隔着“一层膜”一样,要想将书本所学转换成教育教学能力,唯有依靠实践。一线教师在一长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探寻出了教育教学的一些“常式”,这是他们用时间和践行累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而这,又恰是新教师急需的营养。学校要明白个中的利害关系,宁可“苦自己”,也要腾出时空来,让新教师全面听课,听早会课,听不同学科教师的推门课,听班主任的队会课,听兴趣组教师的训练课,听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课等,全校教师将自我的课堂全开放,成为没有“围栏”的课堂,让新教师在观课、听课中了解课堂的基本常式,明了教育的一般方式,渐渐地熟知学校管理的各个流程与具体要求,明晰一位合格教师应该在师德、师风、师能方面有怎样的底线要求,避免了单纯的说教,在旁听、旁观中,理清思绪,明确教育教学的内涵等。

3.尽责的导师作保障。优秀导师的无私引领,可以让新教师少走弯路,更快地融入担当的角色。一段时间的听课、旁观、交流后,学校教导处就应该为新教师安排一定量的课务,并指定相应的指导教师,导师可以两位,一位负责教学业务,一位负责班级管理与建设。有的学校还引入了“导师竞标制”——承诺在一年的时间里,导师要将新教师培养到怎样的程度,并罗列一定的量化指标。这种做法值得推崇,便于发挥导师的工作主动性,当然,一年期满后,学校经过考核,导师所带的新教师若各项考核指标均优秀的话,学校也必须给导师以一定的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在课务的安排上,建议新教师与导师的课务应错开,如导师上第一节,新教师就安排上第二节,保证让新教师能听上导师的课。刚引领时,新教师的课重在模仿,力求上出较规范的能抓住重难点的教学目标正确的课,新教师上课之前,教学设计必须经过导师的审读与签字,导师要对新教师的课堂实施“紧逼盯人”法,一遍遍地研课、议课,督促新教师把每一节课上出“规矩”来。笔者所在的区域,有些学校条件允许的,还聘请了刚退休的老教师担纲导师,每天就在“守望”着新教师的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与调整中逐渐地步人教育教学的正轨。

导师还要关注新教师的作业批改与“导优辅差”工作,要经常性地抽查新教师的作业批改、试卷批阅、“导优辅差”日记、教后反思等,从手把手到抽查指导到改良促进,一点一滴都要到位指导,以助新教师在导师的敦促下,从一人岗起,就以严格、规范来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

导师也要关心新教师的身心健康,严要求不等于苛求,对新教师出现的问题,导师要耐心诚恳地指导,不吹毛求疵,不颐指气使,不以盛气凌人的口吻对待新教师,要以朋友的口气真诚地提供帮助,关注新教师的思想动态,培植阳光、向上、积极、昂扬的心态。

4.多样的活动作平台。人,都有受尊敬、尊重的期待,新教师一人岗处处都“被培训”,感觉上多多少少有点别扭。因此,学校要做好一项工作——告诉新教师,优秀教师也曾年轻过,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一般方式方法外,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出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被培训”是一种幸福,是学校重视的一种直观反映。其次,学校还要围绕新教师的栽培工程(有些学校称之为“青蓝工程”)积极地开展多样的活动,如推荐读物,举办新老教师的“读书沙龙”,举行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赛,举行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带新教师外出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等,为新教师搭建各种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让新教师感到教学是充满乐趣的,只要你努力工作,就有可能展现出亮丽的风采。

一年的见习期满后,学校要为新教师举办专场的汇报会,展示导师的培养成果,展现新教师一年来的成长履迹,学校教导处与办公室要将新教师一年来的教育教学成效的资料进行存档。有条件的学校,笔者建议将见习期满一年的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拍成VcD予以保存,待三年之后,请新教师来回头看看,追昔抚今,感悟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促进自身的尽快发展,这是弥足珍贵的镜像,在自我观照中敦促向前跨越。

新教师入岗,这教学生涯的第一步非常紧要,学校要立足新教师的岗位实际,精心栽培,想方设法引领提高,竭尽全力辅助、提携新教师跨好这教育生活的第一步。起步好了,基础夯实了,新教师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才有可能在“常式中寻找变式”,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后起之秀。这,才是学校真正所需求的——优质的人力资源才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

篇5:第一步作文

我们陷入无边黑暗之时,抬头,乌云正在渐渐散去,重新冒出头的阳光从一个亮点变得越来越耀眼,可能这整个过程只是一瞬间,但在我的记忆里,却能清楚地记得阳光由弱变强的全过程,那么用力,那么有力量。阵阵暖光照射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脸庞,也灼热了我们的心头。我们铜管乐队的人永远都这么默契,心里想着:连老天爷都如此眷顾我们,也是时候拼一把了!我坚定地抬起了头,和同伴们一齐迈出了我们整齐而慎重的第一步。

我们换上了精美的服装,虽然手中微微发汗,但还是向前走去。来到舞台中央,一首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我们迅速站定位置,开始了我们的表演。音乐缓缓流淌而出,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我仿佛看见宝石蓝的天空中绵白的云朵漂浮,大地的一草一木都随风摇摆舞动,天上的太阳散发出炙热的光辉鼓励着我们。当《小叮当》的最后一个音落下时,我们的表演也随之结束。在这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自信与骄傲,我感到热血沸腾。

原来,一切都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有绝对的自信和不凡的实力,成功就会向你招手。这次,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篇6:第一步作文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走好自己第一步的道理。正如故事所述,开始,轿夫尚在“留意地躲避着泥水”,力求一身清白;然而,当他“一不留意一脚踩进了泥坑”之后,便破罐子破摔,“不再爱惜自己”,直至“全身上下也没一点干净之处”。可见,这“一不留意”的“一脚”最终造成了多么恶劣的后果。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要留意谨慎地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个性是第一次的一步。

人的一生,是有很多第一次的。它们有的是有好处的,是值得纪念的,如第一次考试、第一次义务劳动、第一次受表扬等;也有的是“泥坑”,是堕落的开始,像第一次开小差、第一次偷窃、第一次打牌赌博等。而且,分清第一次的是与非,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知识,只在于他的本质品性和良知。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上要对得起苍天和父母,下要对得起黄土与众生,他就就应慎重地走好自己的第一步。

上一篇:猫_动物的作文400字下一篇:雪中情作文10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