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幼儿园音乐计划

2024-04-07

4幼儿园音乐计划(共8篇)

篇1:4幼儿园音乐计划

幼儿园下学期班级计划

一、班况分析:

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班的第二学期。现如今,我们班的新生经过两周的学习生活情绪基本已稳定,个别孩子还有哭泣行为。原来的幼儿在经过一学期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之后,都愿意上幼儿园,同时能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生活自理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自己动手吃饭,并注意将餐具轻轻放,午睡时在教师的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在学习、游戏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规。上课时,能安静坐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动脑;游戏时能听教师的指示进行游戏,主动参与活动;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孩子们很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做游戏。但毕竟还是小班幼儿,同伴之间由于年龄的差异和能力的强弱,所以自控能力较差,卫生习惯也不好,争抢东西现象时有发生。幼儿在上课时插嘴现象也比较严重,针对幼儿各方面的表现,制定新的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计划:

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努力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把五大领域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日常生活,以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和卫生习惯。对年龄较小的幼儿进行特别的爱护,多鼓励和帮助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结合其特长给予其适当的指导,坚持保教结合,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细致耐心的做好个别幼儿工作。培养幼儿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发现每位幼儿的特长,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开展各类游戏,让幼儿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班集体生活,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喜欢上幼儿园。

三、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1、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巩固独立进餐和入厕的习惯,学习洗脸、刷牙、能自己穿脱衣、裤、鞋、袜;学习坐、站、走的正确姿势。

2、了解简单的保健卫生知识,认识五官及主要功能,懂得并学习保护;乐于接受疾病预防和治疗,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3、爱吃多种食物,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4、知道并学习避开日常生活中的电、火、车辆等不安全因素。

5、愉快参加体育活动,发展走、跑、跳、钻、爬等动作。

(二)语言领域:

1、学习注意倾听,理解日常用语;继续学习用普通话,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别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听懂日常用语并能按语言调节自己的行为。

2、喜欢读儿歌、听故事、看表演、看图书,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说普通话,学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4、在语言活动中学会大声表述,在日常活动中不叫喊。

(三)社会领域:

1、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关注他人的情绪并作出安慰、关心、助人等简单行为。乐意招呼熟悉的人,学习有礼貌地求助和感谢他人的帮助。

2、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学习分享、等待和交流,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3、逐渐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示,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4、观察周围生活环境极其变化,能接触新鲜的事物。

5、喜欢参与各种节日活动,体验节日快乐的氛围。

(四)科学领域:

1、喜欢操作、摆弄,能坚持较长时间,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2、乐意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物品、现象,感知事物的特征,学习进一步的分类、比较。

3、引导幼儿在熟悉的生活中形成初步的数概念。

4、亲近大自然、喜欢并学习爱护周围的动植物。

(五)艺术领域:

1、在成人的引导下,能注意和亲近周围环境中熟悉的花草树木、小动物、交通工具等美的事物,并产生愉悦的情绪。

2、喜欢听音乐和观看美术作品,能借助动作、表情、语言等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3、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材料工具进行美术活动,学习用画、折、搭、剪、贴、撕、揉、捏等技巧,只有大胆的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

4、用正确、自然的声音唱歌,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情绪。

四、具体措施:

(一)健康领域:

1、组织各种户外活动、体育游戏等培养幼儿对活动兴趣,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初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其体质。

2、在组织一日活动中保证幼儿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提供多种运动器具、自制玩具,引导幼儿会玩、爱玩。

3、注重平时的观察,发展和提高幼儿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一些基本技能。

4、通过各种体育游戏逐步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

(二)语言领域:

1、培养幼儿能坚持说普通话,并使用正确的普通话,通过个别谈话,自由活动,指导个别幼儿进行一些听说练习。

2、通过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话,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3、各个教学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讲话。

4、鼓励幼儿能较大方地在众人、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社会领域:

1、利用节假日让幼儿感受、观察家人劳动的辛苦并学会尊重成人的劳动,学会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成人。

2、逐渐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示,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四)科学领域:

1、知道春、夏季节的名称及一些显著特征,初步了解季节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2、利用散步、春游等活动初步让幼儿学习使用感官,感知季节的变化,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

3、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初步探索观察简单的科学现象。

4、通过各种活动和智力游戏、角色游戏等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五)艺术领域:

1、利用各种绘画手段与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初步学习用印章、棉签、手指、油画棒等作画。

2、学习粘贴、撕纸和简单的折纸技能,用搓、团、压等技能塑造简单的物体。

3、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一句一句地唱。

4、通过各类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五、日常生活:

1、为每位幼儿提供表现自己优点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2、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3、充分利用家庭、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郊游、游戏,使幼儿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工作、产生爱爸爸妈妈、爱幼儿园、爱老师、爱同伴的情感。

4、丰富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谢谢、不客气等。

5、通过教师提醒和教育,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六、家长工作:

1、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变化和异常,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寻找原因,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方法,并达成共识。

2、利用孩子接送的时间,与家长进行面对面地交流,真实反映孩子在园情况,了解孩子在家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

3、出好《家长园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孩子在园情况、成功育儿经验、本班孩子的成长摘记等,增强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可看性,发挥横向互动作用,使《家长园地》成为教师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4、本学期向家长开放一次半日活动,安排教学活动观摩等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亲眼目睹自己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从而优化家庭教育行为。

七、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继续做好幼儿的情绪稳定工作。

2、召开小班级段家长会

3、结合季节特点开展环境创设活动

4、开展亲子种植活动。(种大蒜)

5、安全教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不抓人、不咬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四月份:

1、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动物

2、继续开展一日常规管理活动

3、安全教育:他为什么肚子疼?药片宝宝的话 五月份:

1、开展主题:“千字文体操比赛”.2、结合季节继续调整环境创设

3、“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

4、准备庆“六一”节目 六月份:

1、开展庆“六一”活动。

2、节日教育:端午节的来历。

3、认识夏季的各种水果。七月份:

1、学期班务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2、幼儿假期安全教育。

篇2:4幼儿园音乐计划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儿能对音乐抱积极态度,而且要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呢?

1、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的学起解放军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的摆动身体------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2、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我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为幼儿 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学: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韵含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每当我们拿过来一节课,分析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篇3:4幼儿园音乐计划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

体态律动在幼儿园作为一种基本训练, 常常为舞蹈或音乐游戏中的某些新动作做准备, 有时也作为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手段, 在进出活动室的时候用进行曲走步或作为某种舞步。由于体态律动和律动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以形象思维和动作记忆为特点的幼儿, 特别容易在体态律动中享受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对具体动作的掌握, 或者说是对优秀体态律动教师的教学模仿。由此, 在自我教学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消化不良”的现象。最后使得幼儿虽然对体态律动感兴趣, 但是却对体态律动教学产生了厌倦。这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原理的不熟悉。

这次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幼儿体态律动教学培训, 笔者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节奏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 使他们能够掌握一种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 并且带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来自各地区学前的音乐教师亲身参与了大量的体态律动, 我们学员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音乐的呼吸和情绪起伏的律动, 充分体验到每一个身体的动作都不是机械的动作, 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律动的体态。

二、从最简单的步态开始, 引领幼儿走进音乐

体态律动教学法不对体态的身体姿态或者外表形式作要求。因此, 即便是一个音乐资质非常普通的幼儿, 都可以用他所认为的最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而达尔克洛兹将这种最简单的动作还原成步态, 并设计了一系列步态练习, 达到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而这样的步态绝不给幼儿造成音乐学习的负担, 恰恰相反, 这些步态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做到的, 它包括行进、走、跳、跑、跃、单脚跳、摇摆、奔腾等自然的体态动作。

当幼儿的步态与所听到的音乐逐渐协调, 那么这两方面相互协调所产生的舒适感会逐步引起他的注意。随着这种特别经验的积累, 幼儿慢慢会产生追求这种经验的意识。随着这种意识的逐步积累, 幼儿开始渴望挑战更高难度的步态练习。因此, 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步态练习的进一步拓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步态与空间的关系

不同的步态对应不同的空间设定。“人的知觉结构与外部世界物理结构的一致, 使得人对自身心理的高低体验与外部物理世界的空间高低体验相同步。所以音乐的频率变化———我们称之为音高变化也带给人以空间位置的变化。”[1]当幼儿步态与音乐达到和谐时,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步态与空间关系的体验需要。教师要清楚的是幼儿这种体验是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师不宜一开始就选择兴奋度高、幅度大的步态来让幼儿感受空间上的变化, 这样容易使幼儿因过度兴奋而游离于空间之外, 也存在着潜在的人身伤害的危险。教师应当在幼儿可以达到在行走中做出对空间反应的能力时, 才选择将这种能力迁移到跑、连步跳、奔腾、摇摆与之相对应的空间体验中去。教师在使用音乐时可以改变音乐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 如节奏、音区、速度、力度等, 以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

2. 步态与同伴的关系

幼儿一开始的步态练习以自我为中心, 还无法考虑到自己的步态对他人的影响。然而随着步态练习的深入, 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幼儿提供机会, 使他们逐步学会与其他同伴的相互配合, 同时能够学会改变动作的姿态、幅度以及行进的方向或速度来避免相互干扰。例如, 在这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导师选用了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主题与变奏》主题和肖邦的《前奏曲》第四首带领学员进行步态练习。导师选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队形图, 这就需要每个学员之间都要考虑到自己的步态、空间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员之间不能用语言提醒对方, 而是要靠眼神交流来一起完成直线、对角线、方形、圆形等不同队形的变化。当然, 导师提醒我们, 在实际操作中要随时观察幼儿的配合情况, 当幼儿在同伴配合过程中, 显得手足无措、紧张且毫无乐趣感时, 那么教师应立刻降低活动难度, 以保证幼儿始终处于大脑的最佳唤醒状态。

三、将抽象的音乐要素转化成具象的身体运动

长期以来, 我们把审美价值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 并将审美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幼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是的, “艺术教育之所以存在和必须存在, 就在于其审美的本质与特征, 就在于其审美的价值和作用。这一点, 我们不能怀疑, 也不要动摇”。[2]然而, 一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任主要托付给了音乐听赏活动, 而忽略了幼儿身体对音乐的感受。另一方面, 在人们的思维中, 身体充其量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模糊、混沌的感觉, 知觉或其他感性经验, 而不能给人以理性的秩序和清晰的信息, 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对人复杂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思维定势禁锢了教师, 不敢承认音乐带给幼儿感官的快适和满足。

然而, 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理论重视通过动作对音乐进行体验和感受。身体的运动和表现使得抽象的音乐要素成为了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可以说, 用身体来感觉音乐中的动态和变化, 也是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引向音感的学习的。在此次国培过程中, 导师便让学员利用身体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节奏和韵律、动作的协调平衡以及即兴创造。下面概要地介绍一个培训案例———舞动我们的丝巾。

第一步:导师强调丝巾不仅仅是道具, 更应是我们身体的延伸。学员手持丝巾, 站成圆圈。导师边做动作边说:“我的丝巾可以这样飘动……还可以这样飘动……”导师示范了一两个动作后, 对学员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舞动丝巾。”各学员丝巾在舞动中有的有力, 有的飘荡, 有的舒展, 有的急促。导师鼓励学员创造出不同的感觉。第二步:导师在钢琴上弹奏不同的音乐, 要求学员的即兴表演既要保持稳定的律动, 又要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情绪和奏法 (例如断奏、连奏等) , 通过动作寻找并适应音乐的感觉和特点。整个过程中导师没有使用过多的语言, 而是让学员自己感受音乐中不仅有稳定的音乐恒拍, 同时也有很多细微、细致的节奏运动。学员要随时根据这些音乐中的变化, 来调整自己身体律动的稳定与协调。

因此, 导师强调, 动作促进了幼儿对抽象的音乐要素的理解, 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开始与结束, 也为幼儿的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提升幼儿体态律动的表现性与创造性, 关键在于钢琴的有效运用

此次体态律动培训过程中, 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那就是导师出色的钢琴即兴弹奏, 可以使幼儿始终处于新鲜的音乐感受之中, 那些出其不意的变化更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听觉注意和敏锐反应。培训中导师通过琴声的渲染, 使整个体态律动教学充满了音乐的气氛。导师对音色的控制以及对演奏技巧的变化处理, 都让学员的体态律动变得自然而富有美感。下面我们以一个培训案例予以呈现。

“感知三拍子的音乐”———第一步:学员10人一组, 地上摆着5个有一定间距的呼啦圈。导师要求学员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自己经过这5个呼啦圈的行进方式。第二步:导师开始弹奏三拍子的音乐, 每一个学员要仔细听着音乐选择行走、跑、连步跳、跑跳步中的一种。当然, 学员的行进方式同时还要跟着导师弹奏音乐的力度、音量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当音乐中出现某种信号, 如规定出现一串颤音或静止时, 下一个学员迅速做好准备, 开始进行。第三步:导师开始时的音乐是一拍一音, 学员熟悉和适应了以后, 导师的即兴弹奏逐渐增加了新的变化, 音乐可以时而快速, 时而慢速;时而在高音区, 时而在低音区;还可以有不规则的停顿等。学员需要跟着导师在钢琴上的变化做出在圈内或者圈外的行进改变。在导师弹奏出很短促的声音或是跳跃的声音时, 学员应是脚尖触地且也是短促有力或是轻快跳跃;导师弹奏的音乐连贯舒缓时, 学员应是脚跟触地且应该缓慢柔和。第四步:导师进一步让学员在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的比较中练习。导师不间断地即兴弹奏三拍子音乐和四拍子音乐, 请学员认真听辨, 迅速反应。如果想增加一些难度, 导师的弹奏可以取消左手的伴奏音型, 让学员只凭导师右手弹奏的单旋律听辨三拍子或四拍子的变化, 这需要教学双方都要有很好的音乐感觉。

这个培训案例说明, 体态律动教学中钢琴的即兴演奏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钢琴即兴演奏, 它必须与律动教学互通, 通过有特征的琴声来刺激幼儿的身心, 并激发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应, 从而获得音乐感受。

此次, 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承办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骨干教师培训”, 其培训理念是力图将达尔克洛兹、奥尔夫、柯达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相融合, 形成适合于我们当下音乐教学的新体系。因此, 它给我们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传递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我们不是要模仿培训导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 而是要将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音乐体验与感受牢记于心,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生发、创造。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音乐何需“懂”——面对审美困惑的思辨历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1.

篇4:4场“聆听”音乐会

“自然”音乐会

自然界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天然声音,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千奇百怪的音响:汽车喇叭声,公园里人们的欢声笑语,猫狗相互追逐的叫声,晚风吹动树梢沙沙作响……这些都组合成为大地的交响乐,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永远也抹不去的美妙音符。

从大环境的各种变化中,孩子们可以经历所有高低、大小、强弱的自然音律,对声音、音色、音高和音量这些组成音乐的要素,产生基本的认识。

可以这样做:

* 在生活中捕捉和感受各种声音,同时告诉孩子,那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 天气不好时,可以坐在窗边听听风声和雨声,并让孩子模仿这些声音。如,模仿雨声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模仿风声发出“呜——”的声音等。

* 把孩子在户外听过的一些声音录下来,再放给他听。让孩子自己来辨别,耳朵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可以边放这些音响边有表情地,慢慢地读这些童谣。如《风爷爷》:那是什么声?呼呼呼,风爷爷发怒了。

“咿呀”音乐会

孩子天生就对人的声音感兴趣, 他们喜欢听自己的歌声, 也喜欢别人给他歌唱。父母为孩子不经意地哼哼唱唱, 往往是让他感到最温馨的一段时光。

可以这样做:

避免太过于强调音准和音乐技巧。 就歌唱技巧而言,3 岁前的小孩常常会误以为大声、小声就是代表高低音的区别,甚至到四五岁,孩子还是不能够准确地找准音高。所以,在孩子歌唱时,父母应该避免太过于强调音准和音乐技巧。

轻松自在。0 ~ 6 岁的孩子,需要的是轻松自在地陶醉在音乐世界里,而不是接受任何严肃正式的教学。所以,引导孩子如何仔细聆听自己说话与歌唱的声音,才应是最先考虑的重点。

与孩子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根据大部分3 岁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分析,他们对生活化的“说唱”、流行音乐、电视广告歌曲等都有特殊的偏好。

在游戏中加入节奏。孩子在玩耍时喜欢哼一些短歌,试图唱他们听过的歌,或者经常重复某些词、短语或旋律……总之,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加入节奏。在很多时候,当别人和他一起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时,他会很高兴。

最容易学的,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这些“小小孩”喜欢不同种类的歌曲,包括幽默的歌曲和安静的歌曲。为他们选歌时,最好选择歌词简短,节奏和旋律不断反复的歌曲。这些歌曲一般可在民歌中找到。

总之,选择适当的歌曲素材,必须考虑孩子的喜好、能力和程度,将所选出的歌曲让孩子听一遍,观察他的反应以后,再加以节选。

父母必读相关链接声音的“黄金储备”

匈牙利有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名叫柯达伊。柯达伊非常强调,音乐教育的根基应首先扎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之中,进而在更广阔的领域接受人类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

柯达伊强调要给孩子提供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几十年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深入生活,收集民歌、童谣、民间故事等,以民族音乐为基础为不同程度的孩子所写的上千首歌唱作品,在匈牙利被称为“黄金储备”。

这些都是5 声音调且最大音域不超过6 度的歌曲,适合孩子稚嫩的嗓音;有的歌词是优秀诗人专门为儿童所写的抒情小诗,因而曲调的感情效果和吸引力较强。

“节奏”音乐会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一段可以称之为音乐的东西,也许没有和声,也许没有旋律,但绝对不能没有节奏。

每个孩子都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只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还在摇篮里的孩子就喜欢靠在妈妈的胸膛,感受着妈妈的心跳进入梦乡,因为这种生命的节奏是他早在胎儿期就已经熟悉的。从节奏进入音乐,是最自然、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一种方式。

可以这样做:

探索声音的音乐。在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声音”,可以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地分辨自己身边各种声音的能力。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各种物品都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们探索、创造各种发出声音的方法,即演奏方法。

打击乐游戏音乐。《盘子交响曲》是根据非洲音乐元素创作的一首独特新颖的打击乐作品,由大鼓、板子、盘子、弦乐等多种打击乐音色,层层叠加而形成的1 分钟多的音乐。

音乐中的这些音色可以很容易让孩子联想到生活中的盘子、碗等敲击的音色,形象鲜明、生动有趣;节奏简单明快、结构简单。

父母可以和孩子创编类似的简单的节奏,如“ta ta”“ta ta”“ta ti ti ”“ti ti ti ti”“titi ti ti” 等。把碗、盘子、筷子、调羹当做打击乐器,在欣赏《盘子交响曲》(适合三四岁的孩子)的同时,使用创编的节奏为《盘子交响曲》伴奏。

节奏节拍较明显的歌曲。比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是一首三拍子歌曲,也是一首古诗词歌曲,歌词选自苏轼的同名诗。三拍子是四五岁孩子应该重点掌握的拍子,音乐中采用鼓来表现强弱弱的变化。

“表演”音乐会

结构鲜明的欣赏类音乐。音乐中的结构就是曲式,它是表示音乐中存在的各种结构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交互作用。所谓的理解音乐的关键就是在于对曲式的理解力。比如,《回旋的游戏》一曲,用的是ABACADA 的曲式进行创作的,结构鲜明。欣赏时你们还可以进行即兴的律动或舞蹈。

能表演故事的音乐。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三只小猪……和孩子一起创作故事或找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加以改编,如果配上音乐会更加感人,增添戏剧的气氛与张力。

父母必读温馨提示 给宝宝听音乐的讲究

1.选择没有嘈杂浑浊声音的音响设备。否则,再好的音乐,不仅不能使宝宝产生美感,还有可能伤害孩子们的听觉,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育。

2.不要把音响放在婴儿的床头。距离太近会使音乐变成噪音,磁场过大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3.在家里播放音乐时,最适宜的音量范围是 40 ~ 60 分贝,而且不要同时打开电视等其他电器。还要注意音乐不要太重、速度太快,否则对孩子的听力、身体、情绪都不利。

4.给 1 岁以内的宝宝听音响设备里播放出的音乐时间不宜过长,每天15 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5.超过 90 分贝的声音就可能对孩子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小喇叭约110 分贝,挤压玩具约110 分贝,那些闪着灯会唱歌和跑动的电动玩具约130 分贝,所以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音乐启蒙的好玩具,而是孩子的听觉“杀手”。

篇5:七年级下音乐教学计划4篇

(527字)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对唱歌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因此,对七年级的学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946字)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注重教育目的,突出素质教育中音乐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我校的实际,力求做到以审美为核心,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注意对学生情商、智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工作任务:

1、七年级(1234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学措施:

1、七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六、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 4 4

(1)中国娃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孤独的牧羊人

(4)长城谣

第二单元 我的好朋友 2 5-6

(662字)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254班、255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

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 3 课时 第四单元 3 课时 第二单元 3 课时 第五单元 3 课时

篇6:4幼儿园音乐计划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勾、绷脚。

2、初步学习在2/4拍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勾绷脚练习。

3、体验在欢快的音乐中自由舞蹈的愉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娃娃一个 脚丫图片 2/4拍的音乐(欢快、跳跃)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体验2/4拍的节奏。

1、教师带着幼儿随着音乐边开火车边走进活动室,坐成圆圈。随着音乐声联系拍手点头。要求第一拍在左肩前拍手,第二拍在右肩前拍手,第三、四拍在胸前拍手三次,训练幼儿不同的节奏感。

2、集体练习一遍,请1-2名幼儿站起来带领集体练习。

二、活动导入:布娃娃做早操

教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布娃娃方方早早地起床了。(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她刷好牙、洗完脸,伸了一个赖腰,(边说边让幼儿跟着做)开始做早操了:儿歌《做早操》”(幼儿已会,大家边念边做,活动身体。)

三、引出勾绷脚动作练习

1、导入,师以布娃娃的口稳说:“小朋友们,我好累呀,你们呢?”“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安静幼儿,围着圆圈坐下。)

2、师:“刚才我的头、手臂、腰,还有大腿都做了早操,它们都得到了放松,可是我们身上的有一个东西有意见了,猜猜它是谁?”

3、出示小脚丫图。师:“原来是我们的小脚丫,它们也向来做早操,它们是怎样做早操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4、教师边数拍子边示范。

(1)准备姿态:坐地、双腿伸直、绷脚背,两臂在身旁两侧,用中指着地,立腰、头正视。(教师脱下鞋子,并在袜子上天有眼睛和嘴巴,为的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准备拍:5-8拍不动 1×8拍:两脚从脚趾开始向上跷起。2×8拍:整个脚面勾起。3×8拍:脚背慢慢下压。4×8拍:脚背绷直。

四、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勾绷脚。

1、师:“刚才两只小脚做早操时,它们俩一会儿慢慢上来,一会儿慢慢上去,它们像在做什么呀?”幼儿:点头、弯腰。

2、师:“对了,它们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它们俩手拉手,站好了,慢慢地抬起头,对太阳公公说:‘Good morning’,然后慢慢地弯下腰,对太阳公公敬个礼。”

3、师:“小脚丫说,‘我抬头的动作叫——勾脚,我们敬礼的的时候叫——绷脚’。”

4、师:“哎,小脚丫做早操也有名字,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呀?”幼儿——勾脚、绷脚。

五、听音乐,练习勾绷脚。

1、师:“赵老师知道,你们的小脚丫,也想来做广播操对不对?”

2、师:“好的,现在请你们把小鞋子轻轻脱下,藏到自己的背后。”

3、师:“好的,现在让我们准备好。”

(1)跟着拍子练习

(2)和着音乐联系。提出注意点:绷脚时脚尖往下压。

4、和着音乐自由舞蹈。师:“我们的小脚丫真棒也学会了做早操,让我再来活动活动身体吧!”

六、结束活动:

教师出示毛绒玩具方方:“宝宝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要上学去了,让我们坐上车子准备出发。”——放音乐“ride in my car ”。

教学反思:

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练习了音高、节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体验了歌曲的情感。在探索中学习了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在自由舞蹈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师幼共舞活动中,孩子通过稚嫩的动作表达了对老师、同伴和幼儿园的爱,使得活动达到了高潮。

篇7:幼儿园大班保育计划4篇

这个学期是大班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幼儿园加强作风建设的一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作风建设,我园提出了一系列的活动计划,我组成员将本着认真学习、理解贯通、努力实施、不断提高的原则,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现提出班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园部提出的“服务、发展、创新、育人”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努力做到善解人意、和蔼可亲、热情大方、和谐快乐。

二、主要任务

1、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认真学习园部关于作风建设活动计划,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参加园部组织的各项学习,关心时事、了解时政、理解时局、信任政党,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多看报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做到微笑服务、爱心服务、耐心服务,让家长、幼儿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服务热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增强专业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按照园部提出的“提高学历、培养能力、增强实力、开发潜力”的师资建设要求不断努力。通过看书、参观、教海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将生态式教育观念融会贯通,并且不断总结教育教学心得,撰写论文和教师随想,提高科研水平,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操作和总结相结合。

3、做到保教结合、提高保育水平。

保教结合一直都是幼儿园工作重点,教师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调工作、共同进步。保育教师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的基础上,也多加强学习,了解班级教育工作,书写保育笔记,做到保教在观念、工作上真正的结合,提高保育水平。

三、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

(一)认真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认真参加园部组织的各项学习,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识,完善作风建设的认识,提高作风建设的能力,将提高服务质量做为工作重点,树立正确的服务观。

2、以园部提出的“提高学历、培养能力、增强实力、开发潜力”的要求为目标,参加学历考试、学习幼儿园英语口语、学习制作课件、学习新的教育观念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认真参加各教研组活动,及时吸收新的信息,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并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切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1、继续开展主题活动,各班根据主题内容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做好主题与环境相融合,主题与区域相融合,主题与游戏相融合。

2、不断加强《纲要》及“生态式”教育活动的学习,深入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鼓励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操作和总结相结合,注意收集和积累资料,反思和总结成果,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每学期出一本主题夹。

3、根据各班特色,开展《叶子》、《龟兔赛跑》、《小马过河》、《旋转乐园》、《毕业了》等主题活动,教师注重收集素材,运用灵活多样地教育模式,活动前有计划有准备,活动中有对话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有反思。

4、开展区域和主题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创设游戏氛围,丰富区域材料,满足游戏需求,促进幼儿发展。

5、按时开展丰富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确保幼儿的一日活动量,促进幼儿身体各机能协调的发展。

6、运用家长园地、家长会等方法与家长交流、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动态、教学活动、幼儿在园情况,更好地配合班级工作。开辟每日教学公布栏,展示班级教学动态。

(三)真正做到保育教育结合,提高保育质量。

1、加强保教结合意识,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

2、保育老师严格遵守卫生清洁制度,坚持天天清洁,周周小扫,月月大扫,为幼儿提供卫生、整洁、明亮的环境;坚持每天消毒制度,毛巾、餐具、茶杯定点消毒,寝室、教室定期消毒,为幼儿提供无菌、无害、无污染的环境。

3、保育老师通过学习岗位工作细则、清洁消毒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并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相互提高的工作氛围,坚持书写保育笔记,记录心得。

(四)不断增强科研意识水平,提高科研质量。

1、继续开展“生态式”和“蒙式”教育研究,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和水平,注重学习、注重思考、注重探索、注重反思,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积极探索“生态式”和“蒙式”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相结合,主题活动和操作活动相结合,主题活动和亲子活动相结合等教育内容。

3、深入地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每周坚持主题研讨,并通过外出学习、专家讲座、组内观摩等活动促进教科研水平。

4、要善于积累不断总结,每学期设计主题夹一本,每学期撰写论文一篇,并接受开课、观摩、参观等任务。

大班组是一支团结进取、努力好学、勤劳善良、主动热情的队伍,在园部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各种质量的今年一定会再创佳绩!让我们用真挚的情感、真诚的微笑、真心的服务做到让家长、孩子、社会真正的满意。

篇二:幼儿园大班保育计划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我们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工作,现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认真做好新生家访工作。

2、认真执行幼儿园制定的规程,做好本职工作。

3、认真协助教师帮助幼儿稳定情绪。

4、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所用的标志和物品,管理好日常生活常规。

5、认真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6、认真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保健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自理生活能力、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晨间锻炼、进餐、教学、睡眠、离园等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晨间锻炼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擦嘴、漱口。饭前、便后要将手洗干净,不吃不干净的东西。2.幼儿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向伙食委员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学会节约用水,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3.继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物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所用的标志和物品,管理好日常生活常规。幼儿进了幼儿园很多物品都是相同的,例如;书包、被子、衣服等。正确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物品放到有自己标志的位置上,以免放错拿错。逐步进行幼儿常规教育,教幼儿如何使用餐巾、餐具、茶杯和喝水,教幼儿吃饭不要汤滔饭、不要大声说话要保持安静。

4.在午睡时间,精心照顾好幼儿午睡,做到不离岗,对体弱多病的孩子特别关注,及时帮幼儿盖被子等。

5.认真协助教师帮助幼儿稳定情绪,因为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的第一步是最困难的,幼儿情绪不稳定会对幼儿园、老师产生抗拒感。所以要把抗拒感变成归属感,就首先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

(二)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汗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在保教中要做到有机结合,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争抢玩具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习惯。

(三)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安全。对玩具、桌椅、床、玩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作详细记录。坚持早、午、离园时的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体弱幼儿的护理,按时填写出勤报表,做好各项卫生保健的记录工作。

(四)认真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保健工作。做好季节性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配合班上老师每天观察幼儿情绪、食欲,对体质较弱多病的幼儿特别照顾。观察幼儿每天的大便并做好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追逐、不随意离开集体,要注意安全。

(五)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室内物品的定点摆放,窗明地净,走廊、楼梯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并培养幼儿节约的好习惯。

篇三:幼儿园大班保育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主要由刘雅琴、胡小兰、杨菊花三位老师负责大二班的工作,我主要负责语言、社会、奥尔夫、数学方面的教学,胡小兰负责识字、科学、艺术、健康方面的教学,杨老师负责班级的保育保健工作,本班孩子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孩子在自控能力及大担、完整地表达方面还有所欠缺。本学期将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三位老师将团结协作、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

1、保育工作

每天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执行幼儿的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整理好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细心呵护幼儿成长。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关爱幼儿,特别是能力稍弱的孩子。对于体质较弱易感冒的幼儿和大小便次数较多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关爱。培养幼儿一个良好的进餐常规,教育幼儿不挑食。在日常活动中细心关注孩子的精神面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幼儿良好睡姿的培养,对幼儿的睡眠情况做好记录。

2、教育教学:尊重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目标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制定好每月、每周、每日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进行语方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的发展。进行赏识教育,留心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对于那些较内向、安静的幼儿多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对他们的进步更应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继续加强幼儿的常规培养。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秩序,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通过晨间谈话、随机谈话等,向幼儿讲清常规、要求,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训练,严格检查常规执行情况,逐步培养幼儿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之间的友爱、谦让、协作精神。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引导幼儿自主解决在活动遇到的问题。

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将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生成教育活动。在了解、分析幼儿特点的基础上,挖掘幼儿的潜能,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作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儿阅读、认字、书写、运算等方面加强练习,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独立生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与家长共同配合,提醒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时间,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不拖拉。

二位教师继续学习教改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理论去分析实践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做到老师之间真正成为一体,积极创造团结向上、让幼儿向往、让家长满意的、温馨的班级氛围。

3、品德教育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品德教育,创建宽容、理解、鼓励、支持的班级环境,与家长、幼儿建立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采取多鼓励、多树立榜样的方法使幼儿自觉、自律遵守各项常规要求,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激励幼儿向他人学习、争取进步的竞争意识。关爱每个幼儿,特别是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要做到不舍弃,争取家长的配合,不断的加以矫正、强化,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常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时刻提醒幼儿意外就在身边,结合幼儿自身生活经验进行有目的教育,提高和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力。

4、安全工作

加强日常活动中的安全管理。重视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晨间安全检查、餐前餐后、午睡前后及午睡间的巡视,户外活动,保证幼儿一日活动不脱离老师的视线。在日常活动中穿插安全教育、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心,细心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我们要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5、家长工作: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平时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家访、电访。通过班级博客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及班级动态,并及时回复家长的留言。每月及时了解本月工作重点,并向家长介绍育儿经验。

三、每月工作重点:

总之,我班三位教师将继续努力、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把班级工作做好,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九月份:

1、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2、布置班级环境,开设区域活动,丰富材料。

3、开展“我们爱祖国”的主题活动。

4、开展“教师节”、“中秋节”活动,加强幼儿思想道德教育。

5、完成各类计划的制订。

十月份:

1、省级示范园对外开放观摩活动。

2、开展亲子活动。

3、组织幼儿参加绘画比赛。

十一月份: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开展庆“元旦”大型运动会。

2、开展大班幼儿毕业典礼活动。

一月份:

1、组织好奥尔夫音乐、英语的汇报活动。

2、幼儿学习情况评估。超越自我,展示精华,这是我们大二班全体师生新学期的共同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独特的魅力,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篇四:幼儿园大班保育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我继续担任大班保育工作。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虽然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新学期我将把好的一面继续发展下去,将不足的方面努力做好。根据新学期的目标,制定计划如下:

一、做好班内卫生消毒工作,护理好班中幼儿

随着冬春的季节交替,也是幼儿传染病高发季节。作为保育员要严格遵守保健医制定的卫生消毒制度,对幼儿接触的物品及时消毒。天气转暖,增加通风次数及时间,加强户外阳光消毒。加大对工作的责任心。

二、主要工作

1.清洁卫生习惯

做好班内卫生消毒工作,护理好班中幼儿。

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是洗手的习惯,学习自己卷衣袖,在老师的指导下会用香皂,不咬手指,不把玩具放入口中,用毛巾洗脸,保持衣服整洁。

2.良好进餐习惯

篇8:4幼儿园音乐计划

《4分33秒》是约翰·凯奇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首无声的钢琴作品, 这首无声作品甚至影响和波及二十世纪舞蹈、绘画、电影和诗歌等整个艺术世界。笔者最近欣赏了BBC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版的《4分33秒》, 真是感慨颇多。细细评来, 它的美学意义极其深远。在我看来, 约翰·凯奇真正要实践的就是“生活即音乐, 音乐即生活”这个观念, 应该说《4分33秒》是二十世纪音乐艺术发展的产物, 并非行为艺术, 是一首绝妙的创新性的音乐作品。

《4分33秒》的创作尽管是对音乐美学观念的革新, 是对传统音乐的反击和挑战, 但它仍旧没有脱离音乐艺术的审美轨道。

“音乐作品在历史和现实中存在, 方式各有不同, 大致上包括乐谱文本、音响文本和意义理解三种类型。”《4分33秒》同样也存在这三种形式, 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 并且在演奏的过程中, 指挥和演奏家们会在约翰·凯奇规定的三个乐章每段结束时翻乐谱, 这显然具备传统音乐作品演奏时典型的特点;其二, 它虽然没有音符, 没有声音, 但仍然需要通过指挥和演奏家的表演才能完成。BBC乐团的演奏家们在演出前精心排练多次, 而且演出时并不轻松, 一方面他们要庄重地坐在舞台上手拿乐器不能发出任何音响, 另一方面还要保持清醒头脑控制好时间, 这和传统音乐作品的演奏没有本质的区别;其三, 《4分33秒》虽没有传统音乐作品的曲式技法, 但“曲式作为创造目的和想象力的最高体现, 作为所有手段的统治者, 是在控制、规范和更高层次的艺术统一中实现万千变化并恣肆纵横的” (约瑟夫·马克利斯:《20世纪西方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杜晓十编译) 。由此可见, 约翰·凯奇创作的这首作品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 真正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而并不是极端的行为艺术。其四, 行为艺术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视觉来体验其艺术内涵, 音乐作品的本质不在于表演, 而在于聆听, 《4分33秒》目的就在于让所有的听众在那一片寂静的时刻聆听个体自己心灵深处的律动和声音, 去品味生活与生命的价值。另外, 《4分33秒》的艺术效果同样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和“沉默是金”的审美意境。这种无声作品的魅力给予人的是一切天籁之音所无法比拟的震撼和触动, 它的思想价值更为生动地体现为“音乐即生活, 生活即音乐”的美学追求。

《4分33秒》在音乐艺术上的创新是符合音乐艺术发展规律的。

从远古时期的弓弦贝壳音乐到庄严的教堂圣歌,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 从“印象主义”再到具有多元化模式的二十世纪音乐,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音乐是一门发展的艺术, 不同时代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标准是不尽相同的。音乐评论家对音乐艺术的评论主要在于音乐作品的思想价值, 听众主要在乎音乐作品的表演艺术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习惯, 而作曲家最关注的是对音乐作品本体的创新性。“音乐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音乐创新的基础。”无疑, 具有全新音乐艺术理念的《4分33秒》是二十世纪文化发展的产物, 是音乐艺术追求更高层次的结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兴起于欧洲的行为艺术, 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 其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自由活动, 并且艺术表达方式极端, 而《4分33秒》是符合音乐艺术发展规律, 是音乐艺术发展的自然结晶。

“因为出新和创造一向都是音乐的历史传统, 也是现代音乐的灵魂, 新的音乐最重要的价值。”约翰·凯奇在现代音乐上的成就, 并非技法上的突破, 而是他对音乐本质的改变及理论的创新。传统的“音乐是作曲家以声音为媒介向听众表达某种理念、情感或思想状况的艺术” (《大美百科全书》, 1994年第一版, 第十九卷, 第405页) 。《4分33秒》向人们证明无声的形式同样可以表达情感内容。从有声音乐到无声音乐这种本质的革新是彻底的, 是对传统音乐理念的最后一击, 似乎触犯了传统音乐的“天条”, 遭受众人“非议”和“唾弃”是“理所应当”了。

《4分33秒》在音乐创新上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就音乐作品描写内容而言, 也有质的变迁。传统音乐作品是记录作曲家个人情感的体验, 其内容是永恒的, 无论演奏家怎样二度创作也不会改变的, 听众只能被动地去感受;在《4分33秒》里, 约翰·.凯奇只是扮演一个引导的角色, 演奏家们的表演是为了设定环境, 真正的能“书写”作品内容的是听众自己, 而且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同, 作品内容也随之改变, 听众的审美体验永远是主动的、积极的;传统音乐作品的主题相对单一, 《4分33秒》主题因众多个体的参与而包罗万象。就鉴赏而言, 传统音乐作品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或被触动的, 而《4分33秒》是听众自己在解读自己。就音乐作品表演而言, 传统的作品是需要技术精湛的演奏家们去表演, 《4分33秒》真正表演的也是听众自己, 不仅不需要技术, 而且诸多风格并存于一起。就作品的思想而言, 《4分33秒》更贴近生活, 因为“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应该被抹平”是约翰·凯奇创作这首作品所追求的目标。平凡之处见真情, 这正是约翰.凯奇作品的“真”“善”“美”的真实写照。

行为艺术另一个特征就是不易被人接受, 同时具有“自曝”“自残”“自虐”的倾向, 而《4分33秒》不仅具有音乐作品的基本特质, 而且像传统的音乐作品一样创造出一定的音乐意境, 并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现在, 《4分33秒》逐渐被人们接受, 不少电台也在录制节目, 很多乐团把它作为必演曲目, 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而且被民族化, 出现了像古筝风格等众多的版本。

黑格尔告诉我们, 艺术的研究是在于改变人们的逻辑联系和世界观。《4分33秒》真正的美学意义是在于创新, 在于启迪人们的智慧。当我们再次聆听到《4分33秒》的时候, 我们将还会感悟到大师在遥远的地方带给我们对艺术追求的那份惊喜。

摘要: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 (John Cage) 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先锋派大师。他创作的无声的钢琴作品《4分33秒》被人们称为“行为艺术”, 本文从《4分33秒》所具有的音乐特性和它在音乐艺术上的创新是符合音乐艺术发展规律的两个方面阐述了它不是“行为艺术”, 而是一首创新意味明显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4分33秒》,约翰·凯奇,行为艺术,创新音乐

参考文献

[1]、约瑟夫·马克利斯.《20世纪西方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杜晓十编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99连载.

[2]、《大美百科全书》.外文出版社 (北京) .1994年第一版.第十九卷.

上一篇:安全生产费用落实报告下一篇:中国人民银行溧阳市支行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