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

2024-04-17

幼儿园音乐(精选8篇)

篇1:幼儿园音乐

9音乐《迷路的小花鸭》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

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图片《迷路的小花鸭》

(一)(二),图谱

(一)(二),哭笑脸谱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5个音阶)

(评析:开始部分的练声,既是为下面的歌唱活动作好准备,同时,也让幼儿在歌唱喜爱的小动物时自然地表达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

(一),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A:我看到有一天,一只小鸭子在池塘边玩。

幼B:我看到小鸭子哭了。因为它想妈妈了。

幼C:我还看到了柳树。

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了,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它的妈妈。

(评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打破了传统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有谁?”等问题带来的局限性,它使幼儿能充分表达他们对画面意思的理解,使图片变活,也便于幼儿理解教师讲述的故事。)

3、教师随旋律跳一段舞,让幼儿猜猜老师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幼A:我看到老师做这个是水波的意思(做手指波动状)。

幼B:我看到树在摇摆(手臂挥动)。

幼C:我看到小鸭子在叫,这样是哭(做擦泪动作)。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让幼儿在欣赏舞蹈的同时熟悉旋律,同时也给下面的歌表演一个示范性的启发。)

4、师生合作填充完成图谱

(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1)出示图谱,了解每一格表示一句歌词。教师唱,幼儿按序指图,师:碰到了什么问题?

幼:第1、2、3格是空格,没有小图片。

(2)指4、5、6三格,师:你听到老师刚才在这几个地方唱了什么?

幼A:这是鸭子的嘴巴,我听到(唱):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幼B:第6格画的是鸭妈妈,(引导唱):哭着叫妈妈。

幼儿指图学唱4、5、6句。

(3)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

幼:在池塘边,柳树下。

边听老师唱,边随幼儿的回答填充1、2、3格,幼儿学唱1、2、3句。

(4)师生一起看图谱唱歌,检查贴得是否正确。

(5)请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

(评析:以前都是让小朋友看着图谱学习记忆歌词,这次让小朋友听着歌词学习制作图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先采用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图谱的方法,既让幼儿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又教会了幼儿在贴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5、学习制作图谱

(二),创编第二段歌词。

(1)出示图片

(二),师:小花鸭迷路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时谁看见了它?

幼:是小朋友看见了它。

提示幼儿在小图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贴进1、2两格,学唱1、2两句。

(2)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幼:把小花鸭抱起来。

引导幼儿贴第3格,连唱1、2、3句。

(3)师:小朋友很高兴,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应该贴哪幅图片?

幼:啦啦啦

引导幼儿贴第4、5格,连唱第1~~5句。

(4)引导幼儿将小房子贴入最后一格,并检查是否正确。连唱第二段。

(5)边看图谱,边试着唱出歌曲第二段。

6、边指图谱,边完整演唱歌曲。

7、体会歌曲不同情感,学习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两张表情脸谱,请幼儿分别贴到图谱前,该如何贴?为什么?

幼:哭的脸贴上面,因为小花鸭找不到妈妈就哭了,笑的脸贴下面,小花鸭回家了很高兴。

师小结:第一段讲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妈妈,心里很难过,我们要用轻柔的、伤心难过的声音来唱,第二段讲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小花鸭心里很高兴,所以我们要用高兴的、跳跃的声音来唱。

听琴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遍。

(评析:纯粹的语言提示也能让幼儿用不同的感情来唱两段歌词,但如此采用贴脸谱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歌曲所表情感的理解,而且将脸谱贴在段前也能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这符合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

8、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请幼儿边唱边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每一句歌词。

(2)请幼儿找个空位子进行歌表演。

评析:这是一首富有情节性的儿童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内容丰富,如同讲述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我首先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理解歌词的内容,接着利用舞蹈动作引起幼儿的思考,同时让幼儿初步熟悉旋律。然后尝试用制作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创编学习歌词,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愉快、主动地学习唱歌,并从歌曲中感受到人与动物间的美好情感。最后的歌表演把幼儿的情绪推向高潮。

10音乐《小树叶》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注意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地歌唱。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秋天》

3、扫帚一把。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秋天》。

幼儿扮成小树叶,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树叶”四散地蹲在活动室里,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清扫落叶。师生共同开展游戏活动1—2遍。

2、学习歌曲《小树叶》。

(1)倾听教师讲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将《小树叶》歌词编成连贯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树叶》。

(3)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伴奏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3、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在空中飘荡,小树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2)带领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讲述了勇敢的小树叶,它在说什么呢?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4)带领幼儿用断顿、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完整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4、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

(1)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2)根据幼儿的建议,带领幼儿采用分男、女声唱第一和第二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环节中我是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落叶》,感知小树叶飘落以及与树叶妈妈之间的亲情,然后再清唱歌曲《小树叶》,让幼儿感知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反思:

在欣赏歌曲《小树叶》时,我引导孩子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我富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启发孩子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飘飘”的美景,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树叶飘的动人画面,使孩子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刻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与意境美。

由于之前开展“拾落叶”、“我眼中的落叶”等相关活动的经验铺垫,孩子立马对“小树叶离开妈妈”该句歌词,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创编了许多树叶飘落的动作:有螺旋飞舞式、有慢悠悠飘落式、有轻盈起伏飘扬式、有狂飞乱舞式„„通过创编表现叶子飘落的不同状态,孩子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很快地学会演唱。

反思本次歌唱教学,给我留下的启示:歌唱活动不应只将掌握演唱技能作为最终学习目标,通过整合社会、语言、游戏等相关课程领域内容的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充实音乐活动,让音乐更具生气与活力。这样,孩子在整合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心、开口、开窍,获得情绪情感,从而快乐地学习。

11《理发店》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12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课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词下载

2、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

3、图片-园地和孩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高兴吗?

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去干什么呢?

(启发幼儿想象。)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

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13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动目标

1、感受舞蹈欢快的情绪,体验跳双人集体舞的快乐。

2、能在舞蹈中能协调配合做动作,并正确变换位置,动作协调性及配合能力。得到发展。

3、初步学会舞蹈并完整表演。

活动准备 课件;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儿歌MP3下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点点头,高兴的转个圈。

2.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音乐,你们知道小熊跟洋娃娃是怎样跳舞的吗?

二、展开

1.欣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 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熟悉歌词。2.按乐句学习舞蹈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将动作串联起来。-咱们一起来学学洋娃娃和小熊是怎样跳舞的?(两个人面对面站好。)-这么好的天气,洋娃娃和小熊见面后高兴的拍起手来,两个人对着“拍拍手”。-他们在跳圆圈舞呀”圆圈舞怎么跳?两个小朋友拉起手来,小跑步转一圈再回到自己位置上,“拍拍手”。小熊小熊点点头,洋娃娃也跟着点起头来。“小洋娃娃笑起来呀”谁学学洋娃娃是怎样笑得,谁能做一个更漂亮的动作?-咱们跟她一起学一学,两只手的食指指着自己的小脸蛋。小熊呢,微笑的看着你对面的洋娃娃,“拍拍手”。(2)欣赏老师跳一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舞伴,老师也邀请了一个舞伴,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把我的舞伴请出来。

交代:老师扮演洋娃娃,我的舞伴扮演小熊(3)教师哼唱幼儿完整跳一遍。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会跳的非常好的,咱们一起来试一试。(4)听音乐完整表演。

提醒:前奏时,按节奏左右点头。3.学跳双圈舞。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个双圈舞蹈,如果站在圆圈上表演,会更有意思。

(1)幼儿站好双圈。现在,就请小朋友站好圆圈,找自己的舞伴面对面站好。(2)学习怎样变换位置,交换舞伴交代:里圈的小朋友不动,外圈的小朋友,小碎步移到前面一个舞伴位置,找到一个新舞伴。师喊口令,幼儿练习换舞伴,三四遍后保证所有孩子都会交换舞伴。(3)听音乐完整跳2-3遍

三、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操场上继续练习,自然结束孩子们,今天天气多好呀,咱们到操场上站成一个大大的双圈,在温暖的阳光下继续跳,好不好?

14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

一、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2、幼儿能够自由大胆的进行创编。

3、引导幼儿学做勤快人。

二、活动准备: 图谱、钢琴

三、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小朋友,柳老师想听你好听的声音了,听音乐。”〈我是这样唱〉

2、游戏练习节奏。

“你们呢的声音真好听,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学的快〉”

3、引出歌词。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可真勤快呀,还有一些人呀他们也很勤快,小朋友仔细听,这些勤快人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唱《勤快人》

“还有一些人,他们比较懒惰,小朋友听听这些懒惰人在干什么?”教师唱《懒惰人》

4、情感渗透。

“小朋友都喜欢谁呢?”“为什么喜欢勤快人?”“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勤快人呢?” “你想学习谁呢?”

5、说歌词、打节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勤快人和懒惰人》我们先来一起打一下节奏。” “小朋友真棒,我们来打着节奏说说歌词吧。”

6、学唱歌曲。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首歌吧。柳老师唱一句小朋友唱一句。”

7、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

“勤快人干起活来非常有精神,小朋友唱勤快人的时候想用什么声呢?”

“懒惰人不爱劳动,而且也慢腾腾的,小朋友唱懒惰人的时候想用什么声音呢?”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8、分组演唱歌曲。

9、创编。

“小朋友,勤快人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懒惰人会不会做这些事呢?” “我们把这些编进歌里好不好?

10、活动结束,请幼儿喝水休息。

15音乐《小鱼的梦》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让幼儿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歌词,运用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

3、体验歌曲中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亲情。准备:课前熟悉旋律,图谱一张;幼儿人手一副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理解歌词。

1、幼儿欣赏歌曲旋律,并在想象音乐中的故事。

2、幼儿交流自己的想象。“刚才那段音乐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你觉得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教师在音乐伴奏下讲故事。

4、教师范唱歌曲,然后提问:这首歌里讲了个什么故事,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二)、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谱的填充。

1、教师出示有空缺的图谱。

“你看到的了什么?你发现图谱有什么问题?”

2、教师再次演唱,幼儿对应观察图谱,再次请幼儿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刚才有小朋友说图中空的地方应该有内容的,老师再唱一遍,给你们听,请你们边听边看图谱,想象空白的地方应该是什么呢?”

3、教师运用有快慢变化的范唱,引导幼儿逐步用画图的方法把图谱中的空白部分填满。

4、教师引导幼儿看着完整的图谱演唱歌曲。

“在大家的合作 下,我们的图谱做好了,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一唱。”

三)、幼儿尝试替换角色,并思考在歌词的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1、“小鱼做了那么甜美的梦,还有那些小动物也会做梦?它会在那里做梦呢?

教师出示四张“妈妈”图片(草地妈妈、大海妈妈、大树妈妈、花朵妈妈),让幼儿把小动物放上去,然后唱一唱。

2、幼儿拿出小图片放到相应的“妈妈”图片上,然后围着图片演唱。

3、与同伴交换后再次演唱。

4、拿着图片与客人老师一起演唱。

16音乐《泼水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结束活动

篇2:幼儿园音乐

活动名称 买菜(音乐)

日期04、11、执教者 周 洁

参加人员 吴丽娟、李英、王芳、陈卫锋、李桂芹

活动情况记载

李桂芹:可以布置一个菜场,进行情境表演,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能够大胆的表述;

陈卫锋:图谱可以准备成可以替换的,这样对歌曲进行创编时,就可以更换图谱了;

吴丽娟:可以设计一个节奏谱,一句一行,让幼儿一看就知道音乐有几句。

王芳:课前让家长带领小朋友去菜场观看买菜;

李英:在导入部分可以做一些韵律,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1)次讨论

第一稿

买菜(中班音乐)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

周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菜。

2、尝试创编歌曲买菜,体验改编歌词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菜场的布置

三、活动设计:

(一)、导入:韵律活动;

(二)、学习歌曲;

1、教师随乐舞蹈,幼儿观看教师去菜场买菜

2、说说老师买了什么菜

3、说一说菜是什么样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词,幼儿跟随教师清唱歌曲;

5、幼儿齐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1、复习歌曲《买菜》

要求:(1)用轻轻的声音演唱

(2)听琴声到最后一句话时,声音渐轻

2、说说歌曲里的菜

3、创编一句歌词

鼓励和别人编的不一样的[1][2][3][4]下一页

幼儿

4、创编二句歌词

5、将幼儿创编的歌曲演唱一遍

结束: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要求:在音乐结束后做出各种不同的滑稽动作,不能重复。

大新中心幼儿园“一课三议”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买菜(音乐)

日期 04、11、执教者周 洁

参加人员吴丽娟、李英、王芳、陈卫锋、李桂芹

活动情况记载 李桂芹:教师可以随乐做买菜的动作;

吴丽娟:在让幼儿感知音乐时,要指导幼儿分清每一个乐句,加强幼儿音乐的节奏感,以便在表演时能较快的转换动作。

李英:这首歌曲很有节奏性,可以先跟图谱学念儿歌;

王芳:在让幼儿整体表演时,可以先集体表演一遍,然后分组表演;

陈卫锋:在活动中,可以丰富一些常用的词汇,比如长又长呀、圆鼓鼓呀等,让幼儿感知。

第(2)次讨论

第二稿

买菜(中班音乐)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

周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菜。

2、尝试创编歌曲买菜,体验改编歌词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菜场的布置

三、活动设计:

(一)、导入:韵律活动;

(二)、学习歌曲;

篇3:幼儿园音乐

众所周知,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甚至一些资深的儿童教育专家将游戏称为儿童的“工作”。这些论断, 也得到了一些经典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比如, 英国斯宾塞的“游戏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的目的就在于游戏过程本身, 因而游戏是无功利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由于游戏是无功利的, 故而游戏之目的在于获得游戏过程所能够给人带来的愉悦感。这一点同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是相通的, 故而, 游戏是达成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审美的必由之路。

瑞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同化外界刺激的一种自然活动, 在游戏中, “同化”作用远大于“顺应”作用。皮亚杰认为, 儿童就是在反复的同化与顺应模式交替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同化外界刺激的一种自然活动, 这就表明游戏是儿童内化外界刺激并在心理结构层面同化外部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天生具有“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审美”、“求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多个层次的需求, 而这些需求绝大部分都能够通过游戏的过程而得以满足。因而, 游戏也是幼儿成长及认知世界、认知自己的必由之路。以上我们所列举的心理学经典理论, 无不阐明了游戏对于儿童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功用, 故而我们可以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甚至是儿童的“工作”。那么, 用游戏的形式来展开对儿童的教育, 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然而, 具体到音乐教育, 则游戏更可能发挥出其特殊的功效。这是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特点, 但幼儿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幼儿接触到音乐时, 往往不知该如何去有效地应对、观察、理解、同化这种外界刺激。而高度符合儿童“观察——模仿”的认知心理反应机制且又天然相通于人类审美心理的游戏活动, 能够更为有效地帮助幼儿逐步找到正确处理音乐信息刺激的方法和途径, 进而更为有效地帮助儿童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 初步培养起音乐审美的意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幼儿来说, 音乐游戏是最适宜开展的教育活动, 当然也就是全面整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的首选方案。

二、从教师方面来说

从第一章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的论述可知,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师幼之间缺乏互动, 关系趋于僵化、淡漠。因而, 如何有效增强师幼之间的互动就是整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而音乐游戏, 恰恰能够为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 令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引导和支持、扶助, 帮助师幼之间建立起融洽生动、教学相长的互信、互动关系。进而通过在游戏中观察、模仿教师的歌唱、表演等行为,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于音乐的感受和审美能力, 甚至学习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故而, 从强化师幼互动的角度来说, 音乐游戏也将是整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的有力措施。

三、从教育媒介方面来说

上文已经谈到, 幼儿园音乐教育媒介包括各种针对或关涉幼儿音乐教育的教材、教辅资料、益智读物及网络资源、广播电视资源等各种媒介因素。由于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薄弱阶段, 故而虽然某些针对幼儿的音乐教材、益智读物等力求内容及形式的形象生动和简单易懂, 但对于小班、中班幼儿来说理解起来恐怕也并非易事。而网络资源、广播电视资源等媒介因素多数并非针对幼儿来编创, 所以幼儿可能更加难于理解。因此, 各种教育媒介因素难以顺利地转化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生产力, 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音乐游戏, 因其符合儿童“观察——模仿”的认知心理反应机制而对幼儿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如果将幼儿音乐教材、益智读物乃至网络资源、广播电视资源等各种媒介因素创编成音乐游戏, 则可有效地增进幼儿对这些教育媒介的理解能力, 同时也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对上述媒介材料的利用率, 促使上述媒介材料更多、更快地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四、从教育条件方面来说

就政策法规方面来说, 现行幼儿园教育政策文件无不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见, 以音乐游戏来整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 是顺应国家相关教育规范文件的科学、合理举措。就资金及设施条件方面来说。由于音乐游戏符合儿童“观察——模仿”的认知心理反应机制而对幼儿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能够有效地增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就开展教育的策略方法来说, 目前相当多数幼儿园已经引入诸如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国外先进的幼儿音乐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显得比较生硬, 缺乏策略性和灵活性, 陈陈相因, 久而久之也难以维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 如果能够将上述先进的幼儿音乐教学方法融入到音乐游戏当中, 就能够与之形成合力, 增进幼儿园音乐教育对这些先进教学方法的利用效率, 并有效地丰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论暨方法体系。

篇4:幼儿园音乐

关键词 音乐;游戏;教育;整合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曾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及其情感原理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音乐审美的感知与领悟”。幼儿音乐教育可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提供非常独特的非文本学习的形态,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动作和头脑,通过在声音世界的徜徉和体验而丰富、发展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其中,幼儿的音乐游戏就是一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农村幼儿音乐活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目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还停留在教几首歌,跳几支舞,在黑板上打几个叉用手拍就是打节奏,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幼儿艺术感受力下降,审美经验缺失,不但掌握不了学习音乐的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表现音乐的天性。

2.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强调了音乐与生活联系,明确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总以提问“好不好、美不美”来让幼儿作划一评价,束缚了幼儿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现在,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发挥所有的机会。

三、在农村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应更新观念

1.从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观念

以往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意识只停留在需要提供给幼儿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上,意识不到幼儿发展是整体的、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更别说从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考虑,每学期计划中有唱歌、舞蹈的内容就行了。现在新课程中的音乐活动目标则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通过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透过提供的音乐活动,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让幼儿成为一个能享受音乐、自主欣赏、积极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者。

2.从“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

当前,农村私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跳不出幼儿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学活动由教师支配,幼儿只能在里面打转,幼儿只能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探索行为。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权威型”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从“重视技能的模仿”的观念转变为“审美教育”的观念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

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轻结果重过程。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景。当幼儿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

2.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1)角色游戏。

(2)听觉游戏。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

(3)体育游戏。当我们提到“体育”二字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累”,其实体育当中一些趣味的游戏,对我们的音乐课堂很有帮助。如在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及其音响效果,可以选用《捉尾巴》的游戏,每个幼儿身后吊一条“尾巴”,听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开始捉,一边游戏一边体验音乐快速的节奏、紧张的情绪,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幼儿对十六分音符时值的理解难度,让幼儿在“玩”当中,理解这些乐理知识。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BG《2009》GO996。

参考文献:

[1]雷默.音乐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許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篇5:幼儿园音乐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如何培养幼儿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言,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呢?多媒体技术与欣赏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学丰富

而生动

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形象塑造载体,它需要欣赏者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在聆听音乐时自发地产生一种联想。由于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有限,所以在幼儿园里,音乐欣赏过程中那些无法捉摸的音乐形象经常令老师尽管费尽口舌,小朋友听起来也如坠入云雾之中。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便可将欣赏时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特定画面的引导下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如在欣赏《卡门序曲》时,音乐作品中所塑造的威武的斗牛士的形象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和遥远。于是,笔者制作了西班牙马德里斗牛场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当马德里斗牛场的画面一出现时,孩子们都不禁被斗牛场雄伟、奇特的建筑所感染,“哇”的一声惊叹起来。而当斗牛士斗牛时的精彩镜头合着音乐播放出来时,孩子们更是变得跃跃欲试,不由自主地随着震撼的音乐跟着影像模仿起来。于是威武的斗牛士的形象在幼儿面前一下子变得清晰、直观起来,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而有趣。将“道具”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幼儿感

受音乐意境

爱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一样物品在大人手中也许不觉得有趣,但到了孩子们手中,便如同一件宝贝,能生出不少的玩法。采用合适的“道具”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也不失为一种化抽象为直观的好办法。于是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体验音乐连绵不断的、轻柔的、抒情的意境,笔者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条彩带,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挥舞纱巾,引导他们一边倾听音乐,一边观察彩带飘落的形态。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创造性的玩着彩带,有的向上抛,有的旋转甩„„玩得不亦乐乎。笔者又加以语言进行引导:“让我们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在月光下跳舞是很美的„„”,孩子们挥舞纱巾的动作变得越来越轻柔,与音乐也越来越和谐。看得出孩子们已沉醉在音乐中,他们已体会到音乐中延绵不断的、轻柔的美。又如在欣赏德立勃的《拨弦》时,笔者事先和孩子们一起利用小纸盒、橡皮筋制作了简单的“六弦琴”,在欣赏音乐时,孩子们合着音乐兴致勃勃地有节奏地拨动自己的“弦乐器”,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正是这小小的“道具”,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弦乐器中的拨弦技巧,引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无限的遐想,开启孩子们想象的闸门。将游戏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幼儿认识音

乐结构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欣赏活动,能使幼儿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地掌握音乐知识。在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时,笔者和孩子们玩起了捉蝴蝶的游戏:找蝴蝶——捉蝴蝶——找蝴蝶——蝴蝶四处躲藏——找蝴蝶,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在孩子们熟悉了游戏玩法后,笔者用《单簧管波尔卡》的音乐指挥孩子们玩游戏,引导他们仔细聆听音乐,按照音乐中乐段的转换来玩游戏。音乐伴随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虽反复聆听,仍乐此不疲。随着游戏次数的不断累积,孩子们对音乐的回旋曲式结构也就了如指掌。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的音乐知识,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认知记忆,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中获得提高。将色彩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帮助幼儿感知音

乐情绪

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调性、音区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在历史上就曾有人把不同

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在欣赏活动中,笔者尝试通过将色彩与音乐对应,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根据蒙古民歌改编的管弦乐《森吉德玛》,具有诗画一般的气质,由于对同一旋律在速度、力度、配器上做了不同的处理,便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第一段音乐淡雅、柔和绵长;第二段音乐明朗、热烈。于是在活动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浅蓝和红色两种色纸,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选颜色,在听音选色的过程中,孩子们选择了将浅蓝来对应第一段音乐,将红色对应第二段音乐。颜色的暗示使孩子们很快感受到了乐曲的两种不同的情绪。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手段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学习为幼儿所喜欢,教师应把握好这种优势条件,除知识技能的教学之外,还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对幼儿实施有效教育。

篇6:幼儿园音乐

一、设计意图:

我们新贝艺术幼儿园,是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除了与其它幼儿园一样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学习、实践、研讨外,在园中开设了乐器、合唱、舞蹈、美术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项目,而我们规范加特色的办园宗旨也一直让我们寻求着现在的主题活动怎样与二期课改大环境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指向“即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已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和快乐的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在幼儿园的孩子中几乎有四分之一幼儿在学习乐器,在一年多时间培训下,许多幼儿从不认识乐器,到现在能弹奏多首乐曲,从而在孩子们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而幼儿园又十分重视幼儿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每学期都会进行艺术专场活动,这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那些学乐器的的幼儿,总在其他幼儿们面前骄傲的说,我会弹琴。从中,不少幼儿在学乐器的过程中产生了自信。而我们在平时的艺术熏陶中, 使许多孩子会在平时的自由活动中,相互讨论着学习的内容,唱着歌谱.模仿着演奏的方法。看孩子们对乐器这么感兴趣,结合中班及本班实际,于是我进行了在主题活动中进行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旨在让幼儿借助探索主题活动,自主探索,获得艺术经验,萌发审美情趣。“我身边的民族乐器”活动,就是这样一种形式的活动。正如《纲要》所说“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二、活动要求:

1 、通过经验分享,初步感知民族乐器的种类、演奏方法、演奏风格。

2 、体验摆弄乐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的民族乐器

2、欣赏过一些民乐

材料准备:

1、各类民族乐器的图片

2、幼儿的表征记录图

3、幼儿收集一些民乐的有关信息

4、磁带、vcd

四、活动过程:

1、自由摆弄民族乐器

师:小舞台上有好多民族乐器,让我们一起去弹一弹,拉一拉,听听它们能发出什么样的动听声音。

幼儿自由摆弄,教师随机丰富一些简单的演奏方法。

2、经验分享

师:刚才你们弹的这些民族乐器都是我们幼儿园里有的。我们身边的民族乐器可真多呀,那么你还看见过什么民族乐器呢?(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介绍民族乐器的种类:

弹奏类、吹奏类、拉奏类、击奏类(拓展提升经验:什么是民族乐器)

师小结: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民族,有许多民族乐器,除了今天我们所说的,以后大家再发现其它的民族乐器,我们再一起介绍给大家听。

﹡体验演奏方法:

幼儿根据自已的观察记录表征本进行介绍民族乐器演奏的方法

重点:逐一请学乐器的`小朋友进行演奏二胡《小星星》(总结:二胡的声音非常悠扬)、演奏扬琴《外婆的澎湖湾》(总结:扬琴的声音非常清脆动听)、演奏古筝《花非花》(总结:古筝的声音是很婉转很清丽)

师小结:乐器演奏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拉,有的弹,有的敲击,有的用弓,有的用琴竹,有的戴假指甲。幼儿园小班教案案例[音乐] 音乐教育 相关内容:美丽的春天快乐的小雪人(美术)嬉水游戏童话表演:房顶上的大蘑菇小班第四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周五)美丽的花布(美工)幼儿园小班教案案例[音乐] 小鸡小鸡在哪里秋风和小树叶(音乐)查看更多>> 小班教案

3、欣赏民乐:

﹡民乐独奏

笛子:让幼儿感受意境

二胡:欣赏名曲《二泉映月》片段

琵琶:欣赏名曲《汉宫秋月》片段

古筝:古筝的基本演奏方法刮奏

﹡民乐合奏

介绍国内最近比较有名的民乐合奏队:女子十二乐坊

整合幼儿的经验:可以模仿演奏动作,并选取择民族乐器听音乐进行合奏。

4、活动延伸:

篇7:幼儿园音乐羊羊音乐会教案

活动目标1.能看懂节奏卡和图谱,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2.尝试和同伴合作演奏,增强合作意识。

3.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对打击乐感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到音乐的不同节奏,能分声部演奏。

难点:能分乐器分声部演奏。

活动准备各种打击乐器、节奏卡、图谱、音乐、羊羊头像、乐器标记

活动过程

一、乐曲导入1.教师播放音乐,孩子感受旋律和歌曲节奏。

T:小朋友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你想到了谁?用你的小手跟着一起拍一拍吧!

二、感知歌曲的节奏,并能拍出图谱上的节奏。

1.了解歌曲中的几个节奏型。

T:你刚刚是怎么拍手的`?有不同的拍法吗?

教师出示相应的节奏卡,让孩子一起来拍一拍。

T:看到“×”我们要怎么做?“××”该怎么来拍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出示图谱。

T:今天有几只羊羊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它们想请小朋友们来帮个忙。

T:(出示图谱)它呀也有自己名字,你还记得它叫什么吗?

T:慢羊羊村长交给喜洋洋他们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这张节奏图谱演奏出来,你们能来帮帮忙,和它们一起来演奏吗?

3.尝试看着图谱,拍出图谱上的节奏。

三、跟着音乐拍节奏,并能分组分段表演.

1.整体跟着音乐看着图谱拍出节奏。

T: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看着图谱来拍一拍吧!

2.尝试分组、分段拍出节奏。

T:小朋友们拍的很不错,但是喜洋洋希望能给慢羊羊村长一个惊喜,你们愿意帮喜洋洋吗?

T:你们看,羊羊们自己各自选择了一种节奏,一会儿呀他们就只拍一种节奏。(对应小组的小朋友拍一拍对应的节奏。)T:我们就看着节奏图谱,轮到哪一组哪一组就把你们的节奏来拍一拍!

3.跟着音乐分组、分段拍出节奏。

四、用乐器分组、分段跟音乐进行演奏。

1.出示乐器。备注活动过程T:喜洋洋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请你们拿出小椅子下面的东西吧!

T: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它要怎么发出声音呢?

2.用乐器分组、分段进行演奏。

T:羊羊们也各自选了一种乐器,你们来猜猜他们都会选择什么乐器呢?为什么?

T:那让我们看着图谱,一起来试着表演一下怎么样?注意哦,要看好是哪一组在演奏歌曲哟!

3.跟音乐完整进行分组、分段演奏。

T:现在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奏吧!

五、交换小组进行演奏。

T: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其它的乐器来演奏歌曲?那请小朋友们交换一下。这次可要注意了,你拍的节奏和之前不一样了哦!

六、活动结束。

篇8:幼儿园音乐

一、音乐源于生活

“音乐源于生活。”我们的周围无时无刻都充斥着音乐,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现实生活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各种各样的音响。有鸟儿愉快的叫声, 大风呼呼的怒吼, 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闹市喧哗中夹杂的歌声, 等等。这些不同的声音传递到幼儿的耳朵里, 这些声音在大人的世界是平凡无奇的, 然后传递到幼儿的耳朵里都是神奇又美妙的。一次次的好奇, 引导幼儿去倾听声音, 去寻找声音, 去推开音乐殿堂的大门, 丰富他们对于声音的感性经验, 为他们学习音乐, 欣赏音乐奠定生活基础。

此外, 音乐中的音乐形象是一种广泛的对音乐意境的生动想象。而浸润式音乐教学正是通过让幼儿倾听音乐, 唤起幼儿对相关的视觉印象、听觉印象以及有关事物的联想和想象, 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例如, 当幼儿们听到轻快悦耳的乐曲, 就会自然地把它跟小鸟的叫声和跳动的形象联系起来, 想象出小鸟在翠绿的树林里跳跃欢唱的情景, 乐曲中多种声音的不同表现力, 都可以引起幼儿的多种遐想。同时, 幼儿也可以随着旋律激起的感情去感受, 并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进一步发展想象, 理解接受音乐。

二、音乐源于活动

铃木先生曾说:“音乐的功能并非仅仅是给儿童以精神的愉悦和性情的陶冶, 更重要的是, 学习音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手段。”从铃木先生的阐述中, 我们看到了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幼儿身心的愉悦和放松, 更重要的是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 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让幼儿在日常的活动浸润中丰富自己的感官感受, 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进而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浸润式欣赏教学, 可以使幼儿通过音乐浸润式教育环境, 自然地去倾听和欣赏音乐, 而这种浸润也不说盲目和随意的, 它是一种有目标的潜移默化式教学方式, 它使得儿童以音乐为环境, 在幼儿每日的生活中都贯穿和渗透音乐旋律。同时, 教师再配合着音乐旋律为幼儿讲授音乐背景, 并随时回答幼儿对于音乐的提问, 这就使得幼儿像学母语一样自然的沉浸其中, 无意识的欣赏和学习音乐, 让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悟音乐, 让音乐伴随幼儿一起成长。

三、音乐源于课堂

为了体验音乐浸润式教学, 我们结合我园实际进行实验。为了鼓励幼儿自己参与音乐, 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在课堂区域游戏中进行儿歌游戏教学, 给语言赋予音乐的节奏, 让幼儿即兴朗诵学过的诗歌。我们发现, 幼儿会逐渐自己加入节奏进行朗诵, 有时还可以变换节奏。音乐有不同种类, 我们让幼儿自己挑选, 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对于音乐真实的感受。这使得我们看到了音乐浸润式教学的简单成效。然后, 我们引导幼儿打击乐器创造声音, 让他们感受音乐或缓慢或欢快。幼儿逐渐也自己掌握, 有的幼儿竟可以无意识地自己打击出一段美妙的音乐, 这就是音乐浸润式教学的魅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乐器摸一摸、拍一拍、玩一玩、听一听, 各自体验自己的奇妙音乐感受, 其中不乏提出许多问题。例如, 此款乐器为何会发出这种声音。而教师就会耐心给幼儿进行解释, 无论幼儿是否听懂, 潜移默化的语言会留在他们脑海, 成为他们懵懂的音乐知识启蒙。通过这次实验, 我们看到幼儿的心情是愉悦的, 他们在一场游戏中尽情地表达着自己。虽然他们可能不会意识自己表达的就是音乐, 可是在没人约束他们的场景里他们自己不成熟的进行音乐创编, 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倾听音乐以及即兴表演的兴趣和能力。我们还在游戏中投放CD机, 让幼儿自己感受, 自己表达。在整个游戏中, 我们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每一个想法, 每一种富于创造力的声音。我们惊讶于幼儿竟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嘴巴进行声音的表现。他们在无意识中创造出很多新鲜的动作。他们的想象力是无尽的, 这使我们惊讶和振奋。没有我们的干预, 幼儿自己依然可以很好的甚至超出我们想象的表现自己、表现音乐、表现他们的声音。

四、音乐浸润式的优势及要求

(一) 优势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 音乐浸润式教学的确是通过无意识学习来倾听音乐, 对于儿童学习欣赏音乐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如下。

1.音乐欣赏可以愉悦幼儿身心, 带给幼儿愉快的审美体验。

2.幼儿可以自由且轻松愉快地接受音乐洗礼, 学习音乐内容, 进而完成对于音乐的想象。

3.音乐欣赏同其他娱乐活动联系, 会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

4.教师讲授音乐背景, 引起幼儿好奇心, 引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5.引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进而使得幼儿的音乐表达更加趋于完善, 也领引幼儿学习乐器, 加固音乐兴趣。

6.能够引导幼儿主动进行音乐技能练习。

(二) 要求

音乐浸润式欣赏教学强调的是艺术教育的综合性, 它是语言、音乐、节奏和律动的结合, 它在无意识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游戏或者其他方式, 让幼儿喜欢上音乐活动, 并引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而相对的, 在教师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主动进行音乐技能练习, 让自己沉淀更多的音乐知识, 能够运用自如地将自己掌握的音乐背景知识传授给幼儿, 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指导。

2.教师要涉猎诸多乐器, 并要喜欢所学的乐器, 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幼儿乐器知识。

3.教师要对幼儿音乐浸润式教学方法更加了解, 而且要努力把这种教学方法充分渗透到各种音乐教学中, 并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4.要与家长进行结合, 在家长面前肯定音乐浸润式教学方法, 鼓励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从而和家长一起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

音乐是幼儿生活的灵魂。幼儿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我们采用音乐浸润式欣赏教学是为了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渗透式地让幼儿愉快学到音乐知识, 帮助其愉悦身心, 全面发展。音乐浸润式教学使得幼儿自主倾听音乐, 自己想象音乐意境, 从而自然而然地唤起他们对于音乐的试听印象。当他们听到欢快悦耳的音乐时, 他们就会自然而然想到愉快的事物。幼儿根据乐曲中传递的不同声音在自己头脑中构建相似的场景, 引起他们的各种遐想。随着旋律的响起, 他们会更容易理解音乐, 更容易审美音乐。

上一篇:菏泽市战略规划下一篇:桐城中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方案